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青岛德式建筑

浅析青岛德式建筑

浅析青岛德式建筑

摘要:德国在侵占青岛之前,通过营建建筑群体来控制青岛。青岛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德式建筑,至今仍有多数在使用,这些德式建筑的存在也是青岛城市风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将对至今犹存的德式建筑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德式建筑;建筑群;建筑文化

一、青岛的历史概况

青岛原系一渔村,旧称胶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派兵驻防胶州湾,于青岛设立海上防役,此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自建置到1949年6月2日,青岛分别受统治于清政府、德国、日本、国民政府,直至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才进入了新时代。

二、青岛的建筑概况

青岛自1891年建置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中式风格的建筑在青岛占据少数,德式风格的建筑占比最多,这些异国风格的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和记忆。

德国占领时期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形成期,出现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是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其时间跨度是123年,在这百年间,青岛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三、青岛德式建筑发展概况

青岛在1897年之前的中国建筑遗留不多,也较分散,市镇房屋店铺多为青瓦平房,未形成近代城市规模,保留到今天的更是凤毛麟角。

青岛地区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始自德国侵占之后。青岛得天独厚的临海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优美的地形地貌,使得德国建筑师竭尽所能将青岛的建筑群建

设成一个既由中国特点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德式建筑群体。让生活在中国的德国人

有生活在本土的感觉。

在建设之初,德国建筑师在青岛划出一片居住区域,规定此区域只有在华的

欧洲人才可以使用,这个区域就选在了现在栈桥附近的沿海区域。行政区域结合

了青岛地貌,选在了背山面海的关海山南麓。

在1897-1914年的德国殖民统治的17年期间,建有胶澳总督府行政大楼、

胶澳法院大楼、胶澳警察署大楼、监狱、教堂、医院、银行、公司洋行、观象台、邮政局、商店、大中小学校、公寓、别墅等建筑,同时还兴建了码头、港口、灯塔、发电厂、啤酒厂等各类建筑。一套完整的城市建设体系被引入到了青岛,一

座全新的城市出现了。

建设之初,德国建筑师学习了印度的英国殖民地的建筑形式——“殖民地外

廊式”,但这种建筑形式比较适合广州这种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并不适合青岛

这种冬冷夏热的气候,再加上德式建筑的建筑风格比较丰富多彩,与“外廊式”

相差较大,所以在20世纪初就不再继续使用。

20世纪以后,德国在青岛设计的建筑群体风格逐渐统一,建筑的屋盖逐步使

用红砖来代替20世纪之前的青砖灰瓦,外墙颜色逐步使用黄色,此后红瓦黄墙

绿树碧海逐渐变成了青岛的新名词。1913年《青岛时报》报道了德国人对青岛新

建筑形式的规定:“新城市应该强调各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

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

德国的文艺复兴建筑式样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盛行,并延续到二十世纪,这是一种复古主义的倾向,这种被称为“新文艺复兴”的建筑也同样在青岛盛行。在城区较为重要的路段或道路对景区大都是这类建筑的式样,如:青岛火车站、

警察署都具有陡坡屋顶、尖塔等特点。

四、小结与思考

建筑作为凝固的音乐,青岛这座城市的建筑则是一首宏伟的交响乐。古老又

年轻的德式建筑风格给予了青岛特殊的味道,它承载了青岛这座城市浓厚的历史

文化,并赋予它艺术气质,就是这些老旧的房子和街道,才使这个百余年历史的

青岛拥处处可见历史文化的符号标志,每一处都充满着对过往的回忆。

任何一处文化遗产是否能够长存下去,终究还是要取决于多数人的意愿的,

多数人的意愿大致是有以下几层含义的:

其一,这个建筑群是美的。大家由衷的喜爱她、爱护她。

青岛德式建筑群之美,美在黄墙红瓦之建筑色调与海天的和谐共溶,在于纯

正的展示了德国风格建筑中的教堂、官邸、别墅等高级建筑。

其二,这个建筑是可以给后世某些启示的。

有一种倾向,一说起近代某种西洋风建筑群,大家首先想到其建设历史与当

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其次再谈其建筑本身的艺术风格,又有人由此谈到西

风东渐对本土建筑风格的冲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对此,我以为,不妨把建

筑样式、风格等问题区分出来而谈,譬如谈我们自己的故宫、长城等,不必时时

想着建造过程中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压迫,毕竟故宫、长城等所表现出来的,更

多的是我们先民的智慧与审美趣味。

对于青岛德式建筑群这样的西洋风建筑群,我们首当其冲的的问题是:在这

个以“孔孟之乡”闻名于世的土地上确实存在这样一个欧风小城,而“孔孟之乡”的父老乡亲也确实接受并喜爱她,这其中必定有着某种深层文化因素。就像《保

定地区古建筑漫记》一文中记述保定天主教堂时描述道:“无论我们是否崇尚基

督教,我们都应该承认我们有所不及之处”,今天面对青岛德式建筑这样的西洋

风建筑群,我们应该继续重复这句话,起码对于建筑的风格方面,我们无法改变

过去的历史,但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建筑中学习其智慧。

其三,这个建筑群是可以给当代某些借鉴的。

青岛德式建筑群在当初并不声称百年大计,也不硬性扩大规模去守株待兔般

的等候该地区未来的发展变化和人口膨胀,却历经百年风雨仍可从容应对;其或

朴素或奢华的建筑面貌,虽世事沧桑而愈显其艺术生命之历久弥新。

那么,看到青岛百年前的建筑及设施至今仍在正常使用,抚今追昔,我们现在的规划建设究竟缺少了些什么?是缺少整体规划的长远目标、雄心大志,还是因地制宜的务实作风?是该为追紧国际时尚而无顾忌的打破一切条条框框,还是该在慎重保持一个固有传统中稳步更新?

凡此种种,涉及到一座或大或小的城市的建筑生命力,更涉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时难有定论,正需要我们对照青岛德式建筑群这样的成功经验,做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郭迈科.青岛德式建筑山墙设计手法的转译[J].城市建

筑,2020,17(35):95-97.

[2]段明伟. 德式建筑风格的革命纪念馆——青岛党史纪念馆[N]. 中国文物报,2020-10-23(008).

[3]吴兵,焦健.从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看青岛德占建筑[J].中外建

筑,2020(07):33-35.

[4]杨波,郭静.漫谈青岛湾畔德式建筑[J].山东档案,2020(03):33-34.

[5]李鉴秋.舶来建筑文化介入青岛地区民宿设计的研究——以德式建筑为例[J].设计,2019,32(13):156-157.

[6]曹德利,董岩.德式建筑的中国化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7(40):144-145.

[7]刘庆.青岛啤酒博物馆刍议[J].兰台世界,2011(17):49-50.

[8]赵炜. 青岛早期建筑的地域性热工特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

[9]刘庆. 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华(1994-),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建筑学硕士在读,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建筑技术科学。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080511243 应婷婷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班 摘要:德国占领青岛的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是青岛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开始,青岛城市的建筑风格渐趋一致。早期采用的青砖灰瓦被红砖红瓦取代,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后涂以明快的黄色。“新城市应该强调德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 关键字:青岛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1、青岛地理位置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与西面的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马耳他岛,东面日本东京、美国西部旧金山的纬度大致相当。东北与山东省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市内七区,所辖五市,总人口为720.68万人,其中,市区面积为1102平方公里,人口246.77万人。青岛东依崂山、西伴胶州湾、南面黄海。其地势东高西低,有山地、丘陵和平原。青岛海域辽阔,海产资源丰富,胶州湾不淤不冻,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四季变化明显,但夏无酷暑,冬无严冬,春长、秋爽。市内到底起伏,几座高60至130米的丘陵不仅将城区分为数个区域,而且还给与城市个性。 2、青岛的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青岛自1891年建置至今天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的城市,1949年前,近代青岛老城区里的大规模城市建筑是随着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开始的。德国占领青岛的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是青岛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2. 1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风格 20世纪开始,青岛城市的建筑风格渐趋一致。早期采用的青砖灰瓦被红砖红瓦取代,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后涂以明快的黄色。由于建筑法规禁止用瓦楞铁皮作屋顶材料,红瓦屋顶变成了青岛独有的特色。花岗岩石在青岛一代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价值当时在德国国内也流行以花岗石作建筑外墙装饰,所以,在青岛“花岗石”便成为典型的建筑材料,被广为使用。“新城市应该强调德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这是当时殖民者对青岛新城建筑形式的规定。所谓“新风格”是指当时德国国内流行的建筑复古主义思潮—“新文艺复兴”和“新罗马风”式样。这明确反应了德国人在青岛城市建设中的建筑理念,也不可避免的使许多德国建筑的元素移植到了青岛。由于建筑材料来源不足,使用前期的建筑材料多为中国式的青砖灰瓦,建筑装饰上也较为简陋,石雕刻装饰也较少,外形较规整。“新文艺复兴”的建筑在青岛盛行,如:青岛火车站、警察署都具有陡坡屋顶、尖塔等特点。同时并行的流行样式还有德国“新罗马风”建筑,许多建筑喜用粗花岗岩为主要建筑材料,大量采用浮雕装饰,建筑又呈现出罗马风的流风遗韵。青岛的德国总督官邸就具有皇宫雄伟的气势。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派”,当时的青岛优秀或美观的建筑都参杂着新罗马风式样与青年风格派的装饰语法,总督官邸、医药商店、基督教堂等都具有青年风格派的特点。 2.2 青岛德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 在青岛,中国人居住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大鲍岛、台东、台西和小港码头北部一带,以住宅和小商店为主。除鲍岛区外,殖民当局对建筑图样不加限制,所以建造质量以鲍岛区稍好,其他较差。楼高2-3层,砖木结构,迎门有影壁,内部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 青岛八大关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的海滨地带,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青岛的重要历史遗迹,“八大关”一词源于1898年德租期间,当时 德国人在这里修建了八个炮台,用以守卫青岛港口。在这片区域内, 还留存着许多近代建筑,展现了青岛作为德国租借地时期对建筑艺术 的影响。 一、区域概况 青岛八大关区域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的南部海岸线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整个区域包括了八大关公园、海水浴场等景点,以及众多 的近代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建于20世纪初,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成为青岛独特的文化符号。 二、建筑特点 1. 德式建筑风格 在当时德国租借地时期,青岛的建筑受到了德国建筑风格的影响。 所以,在八大关区域内可以看到许多德式建筑的痕迹。这些建筑外立 面多采用石材或砖石结构,风格优雅庄重,体现了欧洲古典建筑的魅力。 2. 融合中西风格 除了德式建筑,八大关区域内还有许多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在外立面的设计上,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如剪枋、

琉璃瓦等,同时又融入了西方喷泉、柱廊等元素,使得建筑具有独特 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 3. 建筑保护与修复 近年来,为了保护这些独特的近代建筑,青岛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 的整修和修复工作。他们致力于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确保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三、重要建筑物 1. 德国总督府 德国总督府是八大关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这座建筑建于1901年,是仿照德国普鲁士王宫建筑风格修建的。建筑外观豪华,气 势雄伟,如今已经成为青岛市博物馆。 2. 抚顺路49号 抚顺路49号是八大关区域内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这座建筑建于1905年,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建筑外观保存完好,是研究青 岛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3. 海军大楼 海军大楼位于八大关区域内,是为纪念青岛海军而建的。这座建筑 建于1908年,是法式建筑风格,如今已成为青岛市纪念馆。 四、建筑意义与影响

青岛城市建筑调研报告

青岛城市建筑调研报告 青岛是一座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青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城市风貌。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青岛的城市建筑特色,以下是对青岛城市建筑的调研报告。 一、城市建筑的历史背景 青岛的城市建筑景观主要受到德式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影响。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青岛曾作为德国的租借地,德国殖民 政府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典型的德式建筑,例如八大关、栈桥等。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德国建筑师所钟爱的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风格。而后,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发展,现代化的建筑也在青岛快速崛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保护和修复德式建筑也成为了青岛城市建筑的重要工作。 二、德式建筑的特色 1. 保留完好的德国老洋房: 在市区的八大关和栈桥附近,有一 批德国老洋房保存较好,是青岛城市建筑的重要景点。这些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外观色彩鲜艳,立面上有半圆形和拱形窗户,表达出德式建筑的典型特色和浪漫情调。 2. 独特的花园建筑: 德国人非常注重花园和绿化的布局,因此 许多德式建筑都有精心设计的花园。这些花园常常有小径、喷泉和雕塑等元素,让人们可以在建筑内外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融合。

3. 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德式建筑给青岛带来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这些建筑成为了青岛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建筑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现代建筑的特色 1. 创意设计和高端材料的应用: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青岛的现代建筑设计日趋创意和多样化。许多建筑采用了玻璃幕墙结构,使得建筑外观光滑通透,内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现代建筑常常选用高端建筑材料,突出建筑的质感和现代感。 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青岛的现代建筑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建筑利用太阳能、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 塑造城市形象和特色: 青岛的现代建筑以多功能性和大型建筑为主,例如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和青岛奥帆中心等。这些建筑不仅提供了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也成为了青岛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具有重要影响。青岛的德式建筑和现代建筑共同构建了青岛独特的城市风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这些建筑也为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摘要:1897年起德国人开始营建青岛港,直到1914年一战战败,这段时间正是德国的青年风格派在德国以及欧洲的鼎盛时期。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岛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1、青岛总体特色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康有为先生对青岛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传神描绘也成为青岛城市形象的生动写照。青岛地处沿海,是我国较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它所特有的地形、气候、文化、历史特点使得该地区形成了有着与西欧德式建筑特色相融合的建筑风格。 2、青岛德占时期主要建筑风格 1897~1914年,青岛作为德国殖民者独占的殖民地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较早地开始了近代城市的历程,使青岛在城市风貌上的独特性表现为德占时期建成的高质量的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等风格的建筑。而时值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探求新建筑运动的影响,所以青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在此时期的建筑思潮和特色,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 2、1殖民时期风格 即日本学者所称“外廊样式”。当时德国殖民者仿效了英国在其印度殖民地颇为成功的这一建筑形式,每层均有遮荫的大面积敞廊环绕。然而德国殖民者不久就发现这种热带建筑形式特别注重通风避热的建筑模式不适合青岛,因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又因其三面环海,在海洋环境的调节作用下,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于是许多“外廊样式”被改造了,以适应青岛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居住习惯,不久又舍弃了这种形式。如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讲解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讲解 一、引言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是青岛著名的历史建筑,其深厚的历史底 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本文将对青岛德国总 督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收藏品及相关故事进行介绍,带领读者 探寻这段历史的瑰宝。 二、历史背景 青岛德国总督楼,最初建于1903年,是由当时的德国总督为了提升青岛的城市形象而兴建。这座豪华别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 艺闻名于世,成为了青岛的城市地标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座建 筑也见证了中德两国的友好交往以及青岛城市的发展历程。 三、建筑特点 青岛德国总督楼是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典主义建筑,建筑外观气势宏伟,富有欧洲贵族风范。楼内的装饰艺术也是一大特色,漆器、铁艺、木 雕等工艺精湛,展现了当时德国的建筑和工艺水平。而楼外的花园设 计更是精致,仿若欧洲贵族府邸一般,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四、收藏品及故事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反映德国在青岛时期的历史 文物和图片,展览内容包括总督的办公设施、当时的居家生活用品、

德国在青岛的治理情况等,这些收藏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画卷。博物馆内还有一些展板和叙述,讲解了德国总督楼的建筑历史以及周 边环境的变迁。博物馆还有许多关于德国总督楼的传奇故事和历史典故,这些故事为青岛德国总督楼增添了神秘色彩,更让人想要深入了 解其背后的故事。 五、总结与回顾 青岛德国总督楼作为青岛的古典建筑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收藏品及故事的介绍,我们能够 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段历史的瑰宝。青岛德国总督楼也是中德友好 交往的见证,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六、个人观点 从青岛德国总督楼的讲解中,我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座 建筑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城市的名片。通过对青岛德国总 督楼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更 珍惜这些文化遗产。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惜我们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通过对青岛德国总督楼的深入讲解,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我们站在这座历史建筑前,除了感叹其宏伟与精致,更应该思 考它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希望青岛德国总督楼能够长久地保存 下去,为后人留下更多关于历史的珍贵资料。

青岛的建筑风格

青岛的建筑风格 青岛,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从1898年开始,成为德国在中国 的租借地,至1949年,归属于中国,这段时间内留下了大量的欧式 建筑,为青岛的建筑风格奠定了基础。 青岛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但以欧式建筑风格最为著名,这是因为青岛曾经是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德国人在青岛建造了大量的欧式建筑,因此,青岛成为了中国最具有欧洲特色的城市之一。 青岛的欧式建筑风格,主要分为德国式和英国式两种。德国式建筑以红砖瓦屋顶、尖顶、花窗玻璃、铁艺栏杆、木制窗户等为特点,英国式建筑则以白色石灰石墙、石柱、石雕、拱形门廊、玻璃穹顶等为特点。这两种风格的建筑在青岛城市中随处可见,如八大关、小鱼山、栈桥等地都有德国式建筑,而天主教堂、圣弥额尔大教堂、圣保罗教堂等则是英国式建筑。这些建筑物的建筑风格精美,造型独特,给人一种浓郁的欧洲风情。 除了欧式建筑外,青岛还有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如德国街、中山路等地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物以红墙黄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等传统元素为特点,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青岛本土特色。 在青岛的建筑风格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建筑——啤酒文化建筑。青岛啤酒是青岛的一张名片,而啤酒文化建筑则是青岛啤酒文化的代表。啤酒文化建筑以青岛啤酒为主题,建筑造型和装饰均与啤酒有关,如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啤酒节主会场、青岛啤酒厂等。 青岛的建筑风格多样,不同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建筑物见证了青岛的发展历程,也是青岛的文化遗产。青岛的建筑风格也是青岛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年都有众多游客来青岛欣赏青岛的建筑风格。 青岛的建筑风格多样,但都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些建筑物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和文化,也是青岛的文化遗产。青岛的建筑风格是青岛的一张名片,也是青岛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共3篇

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共3篇 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1 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 20世纪初期,青岛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迅猛起步,其中德 租时期的建筑风格成为青岛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德国侵占青岛后,将其作为租借地,利用当时时下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兴建了城区中许多规整、精致的现代欧式建筑。这样的建筑在今天仍然是青岛城市风貌的核心,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也为研究该时期青岛的建筑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的主要风格是现代欧式建筑,其中许多建筑体现了新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这些建筑通常具有流线型的外形,严谨的对称装饰,以及经典性突出的柱廊和拱门。其中的一些专用建筑,如天文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常常在建筑风格和功能的设计上融合了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的许多民用住宅,在建筑外观和内部布局上也具有现代欧式建筑的特点。这些房屋通常装饰简洁,环境优美,功能明确。 德租时期的城市规划还给青岛带来了许多公园和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美丽,恬静,适宜散步的公共休闲场所。这些公园和绿地的建设,不仅为青岛的城市规划带来了美学上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彰显了德式城市规划对人民生活品质的关注。“露西亚园”、“张裕公园”等,到现在仍是青岛市民

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因此,德租时期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建筑,体现了德国人在沿海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上乘技术和专业素质,给青岛的现代化发展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德租时期青岛建筑文化进行研究,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和懂得历史文化的意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指导。由于该时期青岛建筑风格显著,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因此,对借鉴当代城市规划和建设还有保存文化遗产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以往在研究城市建筑文化方面,常常只注意到建筑的风格和艺术性质,却忽视了这些建筑带来的空间和人的关系,人文关怀等其他重要文化元素。因此,对德租时期青岛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其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总的来说,德租时期的青岛建筑不仅具有美学和历史意义,更是一种文化遗产,一种文化精神。它不仅是德国规划和建设技术的展示,更为重要的是,它引领了青岛的现代化文化进程。因此,对该时期的城市建筑进行研究和保护,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部分,更是弘扬家国文化、践行人类文化共同体理念的现实需要 在德租时期,青岛得以融合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具有独特价值的城市建筑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具有美学和历史意义,更是一种文化遗产,一种文化精神。对该时期的城市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更是践行文化共同体理念的现实需要。在今后的城市规

青岛八大关探寻德式建筑的独特风情

青岛八大关探寻德式建筑的独特风情青岛八大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的小 瑞士”。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德国殖民时期建筑,展现出独特的德式风情。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探寻八大关的风貌,并了解其中的德国建筑文化。 一、简介 青岛八大关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毗邻青岛市中心,总占地面 积达100公顷。这里包括了德国殖民时期的领事馆区、商业区和居住区,被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八大关之名由来自清代中德租借的《好望角条约》而得名。这里的建筑以德国建筑为主导,展现出独具 一格的德式建筑风情。 二、德式建筑风格以及独特之处 1. 德式建筑特点 德式建筑以其独特的特点而闻名,其中包括了巴洛克风格、新古典 主义、折衷主义等。在青岛八大关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元素 的运用。比如,建筑立面常常采用浅色石材或砖块,外立面装饰丰富,拱形门廊和尖顶是德国建筑的独特标志。此外,建筑内部也十分注重 对称和对比效果,给人一种华丽典雅的感觉。 2. 青岛八大关的建筑特色 青岛八大关的建筑鳞次栉比,各有特色。克里特别墅是一个德国式 的别墅,以其精致的建筑风格和独立花园而著名;华丽的魏家大宅展

现了折衷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完美结合;世界瞩目的十八尖顶庙舍是 一座巴洛克式的教堂,雄伟壮观。这些建筑物无一不彰显出德国建筑 风格的独特风情。 三、德国建筑文化的影响 1. 彰显历史渊源 青岛八大关所展现的德国建筑文化,体现了中德两国交流与历史渊源。德国在青岛的殖民时期,带来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理念,为青岛 的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之后的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2. 文化交融 青岛八大关的德式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青岛 文化。建筑物不仅保留了德国建筑的特点,还融入了中国的元素,形 成了一种新的风格。这种文化交融不仅在建筑上可见,还体现在艺术、音乐等方面,使得青岛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四、保护与发展 1. 文物保护 青岛八大关作为青岛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于保护和修复这些建筑物,使其得以延续至今。同时,对八大关的开发和利用也需要有限度地保护,以免过度商 业化对建筑物本身造成损害。 2. 旅游发展

青岛德国建筑

青岛德国建筑 花石楼 花石楼位于八大关,1932年由白俄人格拉西莫夫修建。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 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称之为“花石楼”。 青岛天主教堂 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处设有平台,两侧有两座对称而又高耸的钟塔,高度为60米,塔内上部悬有4个巨大铜钟,钟声悠扬和谐。大门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两侧各耸立起一高4.5米的十字架。 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二提督楼 江苏路12号建于上世纪初的这座住宅楼最初的住户有人考证是德国总督的副官,所以又叫“二提督楼“。它的外立面非常复杂,错落有致。红橙相间的色调更像一座卡通建筑。1949年后直至现在,为检察院办公地点。 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它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青岛迎宾馆原是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沂水路11号德国总督府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03年始建,1906年竣工,该楼是一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建筑,呈"凹"字形。该楼建成后为德国总督办公之地,故名"总督府",又称"提督楼"。为历届政权所在地。199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迁新址,这座大楼成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办公处。 沂水路9号海军营部大楼旧址,始建于1899年。初为德国高层官员官邸,亦称“十一号官邸”,1912年改称“营部大楼”。 岛基督教堂 江苏路15号为青岛基督教堂又名德国礼拜堂、福音堂、总督教堂。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建筑风格属青年艺术派和新罗马风格 的结合。室内装修的某些样式可见拜占廷时期的痕迹。 江苏路9号总督府童子学堂,今江苏路小学,1900年12月至1901年8月建造,原建筑90年代重建。

青岛德国建筑群

青岛德国建筑群 青岛,这座坐落在中国东海岸的城市,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迷人的 海滨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而在青岛的城市风貌中,一个独特 而迷人的存在,那就是青岛的德国建筑群。这些德国风格建筑,见证 了青岛的百年历史,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 青岛的德国建筑群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青岛被德国租借为租界,成为了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将青岛打造成了一个典型的欧洲风格城市,从建筑到规划都呈现出浓厚的德国特色。而这些建筑群的特点正 是它们的独特魅力所在。 首先,这些德国建筑群以其建筑风格独特而出名。从宫殿式的大楼 到小巷中碎石铺地的小房子,每一座建筑都展示了德国精细的建筑工 艺和对细节的追求。这些建筑采用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等流 派的元素,使得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给人一种置身于欧洲 小镇的错觉。 其次,这些建筑群所处的位置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德国建筑群大多 位于青岛的海滨地区,与青岛的风景相得益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 到蔚蓝的海水和绵延不绝的海岸线,同时又可以在德国建筑中感受到 欧洲浪漫的氛围。这种结合,使得德国建筑群成为了青岛的一大亮点,也让人们更加向往这座城市。 此外,这些德国建筑群不仅仅是建筑物,更是一个个历史的见证。 它们承载了青岛从渔村到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历程。而且,这些建筑也 见证了青岛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曾经是日军侵略的殖民地,

又在解放后成为了中国的开放之窗。这些历史给了这些建筑不同的意义,也让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对青岛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德国建筑群也面临着保护和利用的问题。由于青岛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很多德国建筑遭到了破坏和改建。因此,保护和修复这些建筑群成为了当务之急。同时,如何将这些建 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不仅要保留建筑本身的价值,还要展示其在城 市生活中的新价值,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回顾青岛的德国建筑群,这是一段充满历史、文化和生活气息的故事。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地理位置吸引人们的目光,让他们沉 醉于欧洲风情之中。然而,这些建筑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让它 们继续为城市增添魅力,同时也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相信在 未来,青岛的德国建筑群会在更多人的努力下,继续发展壮大,并成 为青岛城市文化的代表和标志。

浅析青岛德式建筑

浅析青岛德式建筑 摘要:德国在侵占青岛之前,通过营建建筑群体来控制青岛。青岛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德式建筑,至今仍有多数在使用,这些德式建筑的存在也是青岛城市风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将对至今犹存的德式建筑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德式建筑;建筑群;建筑文化 一、青岛的历史概况 青岛原系一渔村,旧称胶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派兵驻防胶州湾,于青岛设立海上防役,此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自建置到1949年6月2日,青岛分别受统治于清政府、德国、日本、国民政府,直至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才进入了新时代。 二、青岛的建筑概况 青岛自1891年建置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中式风格的建筑在青岛占据少数,德式风格的建筑占比最多,这些异国风格的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和记忆。 德国占领时期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形成期,出现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是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其时间跨度是123年,在这百年间,青岛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三、青岛德式建筑发展概况 青岛在1897年之前的中国建筑遗留不多,也较分散,市镇房屋店铺多为青瓦平房,未形成近代城市规模,保留到今天的更是凤毛麟角。 青岛地区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始自德国侵占之后。青岛得天独厚的临海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优美的地形地貌,使得德国建筑师竭尽所能将青岛的建筑群建

设成一个既由中国特点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德式建筑群体。让生活在中国的德国人 有生活在本土的感觉。 在建设之初,德国建筑师在青岛划出一片居住区域,规定此区域只有在华的 欧洲人才可以使用,这个区域就选在了现在栈桥附近的沿海区域。行政区域结合 了青岛地貌,选在了背山面海的关海山南麓。 在1897-1914年的德国殖民统治的17年期间,建有胶澳总督府行政大楼、 胶澳法院大楼、胶澳警察署大楼、监狱、教堂、医院、银行、公司洋行、观象台、邮政局、商店、大中小学校、公寓、别墅等建筑,同时还兴建了码头、港口、灯塔、发电厂、啤酒厂等各类建筑。一套完整的城市建设体系被引入到了青岛,一 座全新的城市出现了。 建设之初,德国建筑师学习了印度的英国殖民地的建筑形式——“殖民地外 廊式”,但这种建筑形式比较适合广州这种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并不适合青岛 这种冬冷夏热的气候,再加上德式建筑的建筑风格比较丰富多彩,与“外廊式” 相差较大,所以在20世纪初就不再继续使用。 20世纪以后,德国在青岛设计的建筑群体风格逐渐统一,建筑的屋盖逐步使 用红砖来代替20世纪之前的青砖灰瓦,外墙颜色逐步使用黄色,此后红瓦黄墙 绿树碧海逐渐变成了青岛的新名词。1913年《青岛时报》报道了德国人对青岛新 建筑形式的规定:“新城市应该强调各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 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 德国的文艺复兴建筑式样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盛行,并延续到二十世纪,这是一种复古主义的倾向,这种被称为“新文艺复兴”的建筑也同样在青岛盛行。在城区较为重要的路段或道路对景区大都是这类建筑的式样,如:青岛火车站、 警察署都具有陡坡屋顶、尖塔等特点。 四、小结与思考 建筑作为凝固的音乐,青岛这座城市的建筑则是一首宏伟的交响乐。古老又 年轻的德式建筑风格给予了青岛特殊的味道,它承载了青岛这座城市浓厚的历史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提纲: 1. 德占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 2. 德占时期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3. 德占时期在青岛的具体表现和建筑代表作 4. 德占时期建筑对当代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5. 德占时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1.德占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 德占时期指的是1898年至1914年德国对青岛及其周边地区的殖民统治时期。德国可以视作青岛现代城市的创建者。德国作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家,将先进的城市规划、建筑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引入青岛,推动了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德国的殖民政策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习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德占时期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德占时期的建筑风格可以概括为欧洲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两种风格。其中古典主义风格受到希腊罗马建筑的影响,建筑充满了对比鲜明的对称和纪念意义的象征。新艺术运动是德国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注重艺术感官上的表现,充满了变形的曲线和几何形体。 3.德占时期在青岛的具体表现和建筑代表作

德占时期在青岛的典型建筑代表作包括:著名的德国街、兴隆山夜景、爱华别墅、宁夏路、岛城别墅区等,这些建筑代表着德占时期的建筑面貌和风格,也是青岛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 4.德占时期建筑对当代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德占时期的建筑风格在当代建筑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它的代表性建筑充满了艺术性、纪念意义和功能性的结合。这些建筑对于我们现代建筑的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思考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可以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5.德占时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由于岁月的侵蚀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德占时期的建筑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坏和改建,保护和传承德占时期的建筑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学科专家应齐心协力,一方面加强对德占时期建筑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开展有关德占时期建筑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岛的历史和文化。 案例: 1.德国街 德国街是青岛德占时期城市规划的核心部分,东起湛江路,西至海泊桥。这条街道作为德国殖民统治时期政治、商业、文化

青岛的标志性建筑

青岛的标志性建筑 青岛,这座位于山东半岛的城市,以其迷人的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 化而闻名于世。除了青岛啤酒和美丽的海滩,这座城市还有许多标志 性建筑,象征着其繁荣和发展。在本文中,我将向您介绍一些青岛的 标志性建筑,带您一起探索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迎宾馆”。这座建筑位于石老人公园附近,是青岛最早的欧式建筑之一。迎宾馆建于1893年,是当时德国殖民者 的行宫。这座建筑拥有独特的德国建筑风格,其外墙由青岛当地的花 岗石砌成。迎宾馆的立面上还镶嵌着德国的历史人物雕像,如浮雕凯 撒大帝和歌德等。迎宾馆的精美外观和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青岛重 要的旅游景点。 除了迎宾馆,青岛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是“八大关”。八大关是指青 岛的八条历史名街,因其位于青岛何厚桑旧居周围而得名。这些建筑 大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德国风格建筑的特点。这些建 筑精美而独特,保存完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沿着八大关散步,人们可以欣赏到青岛独特的历史风貌,感受到不同的文化融合。 青岛另一座著名的建筑是“崂山”。崂山是青岛的象征,被誉为“东方瑞士”。这座山位于青岛市区以东,海拔约为1133米,是青岛市最高 的山。崂山以其险峻的山峰和独特的自然美景而闻名,吸引了众多登 山爱好者。此外,崂山还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碧霞湖、太清宫等。登上崂山,人们可以俯瞰整个青岛市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青岛的著名建筑之一还包括“青岛大剧院”。这座建筑位于山东路上,是一座现代化的艺术殿堂。青岛大剧院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达5.2 万平方米。建筑外观灵感来自石老人,呈现出船帆状的设计。这座建 筑不仅是青岛重要的文化场馆,还是举办国内外大型演出和活动的首 选地点。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音乐会、舞台剧和芭蕾舞 等精彩演出。 除了上述建筑,青岛还有许多其他标志性建筑,如青岛奥林匹克帆 船中心、青岛奥帆中心等。这些建筑都是青岛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展示了城市的现代化与先进性。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代表了城市的 历史和文化,还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通过探索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人们可以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多样性和 魅力。这些建筑既展示了青岛的独特历史,又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和 国际化。无论是迎宾馆的历史沧桑,八大关的文化底蕴,还是崂山的 自然风光,都是青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建筑的存在,为青岛增 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游客提供了难忘的体验。在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痕迹,体验到中国与国际交流的 成果,领略到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魅力。无论何时何地,青岛的标志 性建筑都将继续为我们展示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青岛八大关历史建筑的风情街区

青岛八大关历史建筑的风情街区青岛是一座经济繁荣、风景秀丽的城市,而青岛八大关历史建筑则 是这座城市的瑰宝所在。这些历史建筑座落在青岛市市南区的八大关 风景区内,是青岛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游客们探索青岛历史和文化 的重要目的地。 一、毓璜顶 毓璜顶是青岛八大关的核心景点之一,位于大石老道山顶。这座历 史建筑由德国建筑师所设计,在1897年至1898年间建成。毓璜顶是 一座典型的德国风格城堡,建筑宏伟典雅,内部装饰精美。从城堡的 顶层,我们可以俯瞰整个青岛市区以及壮观的海景,尤其是美丽的栈桥,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 二、石老人 石老人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八大关历史建筑中最受欢迎的景 点之一。这座历史建筑建于1900年,由德国建筑师所设计。石老人的 形象以碧海蓝天下的青岛市长海峡的一个巨岩为原型,造型独特、雄 伟壮观。石老人所在的公园内还有众多的花坛、绿地和休闲设施,是 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德国总督府 德国总督府是八大关历史建筑中的一颗明珠,也是青岛最大的历史 建筑之一。总督府是青岛八大关区域内的最高建筑物,建立于1901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总督府气势恢宏,外观金碧辉煌,内部则充满欧

洲宫廷风格的装饰。如今,总督府已经成为一座博物馆,展示着当年 的历史照片、文物和德国传统艺术。 四、法租界 在八大关风景区内,还有一片奢华的法租界建筑群。这些建筑建于20世纪初期的法式建筑,包含了别墅、公馆和商业楼宇。法租界的建 筑设计充满了欧洲风情,带有法国浪漫主义的氛围。漫步在法租界的 街道上,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过去的时代,领略了浓郁的欧洲风情。 五、德国风情街 在青岛八大关风景区还有一条著名的德国风情街。这是一条仿照德 国小镇而建的商业街区,街道两旁建筑保持了德国风格的外观,给人 一种置身于德国的错觉。德国风情街上有各式各样的商店、咖啡馆和 餐厅,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德国啤酒和美食,并购买到精美 的纪念品。 六、栈桥 栈桥是青岛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八大关风景区南端。建于1892年,栈桥是一座德国式木结构栈道,横跨湛蓝的大海,与远处的毓璜顶形 成了壮观的景象。在栈桥上漫步,可以感受到海风的抚慰,眺望远方 的船只,让人心旷神怡。 七、日晷广场 日晷广场坐落在青岛八大关风景区的中心地带,是一个融合了中西 方文化元素的公共空间。广场上有一座德式风格的大型日晷,象征着

青岛八大关德国风情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

青岛八大关德国风情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青岛八大关:德国风情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 青岛八大关是一处集德国风情与中国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它位 于青岛市市南区,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观之一。这里是中 德友好交流的见证,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下面,笔者将从建筑 风格、文化活动和风景名胜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青岛八大关这一 充满魅力的景区。 一、建筑风格 青岛八大关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德国殖民时期的影响。在19世纪 末20世纪初,德国占领了青岛,并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这段 历史为青岛留下了许多德国式建筑,这些建筑成为了八大关的主要特色。 八大关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德国总督府。德国总督府是按照德国 巴洛克风格建造的,它的设计灵感来自德国普鲁士宫和柏林新教堂。 建筑外观庄重大气,内部装饰华丽精致,展示了德国建筑的独特风采。 此外,八大关还有许多德国建筑,如德国教堂、德国监狱和德国学 院等。这些建筑各具特色,凝聚了德国的建筑艺术和文化魅力,与中 国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二、文化活动

青岛八大关不仅是一处具有建筑风格的景区,还是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这里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中最著名的活动是“德国啤酒节”。这个活动模仿了德国的慕尼黑啤酒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加。届时,人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德国啤酒,欣赏到来自德国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德国风情。 此外,八大关还举办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传统戏曲演出等。这些活动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彰显了青岛的多元文化。 三、风景名胜 除了建筑和文化活动,青岛八大关还拥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这里有著名的栈桥,是青岛最受欢迎的观光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栈桥上漫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和整个八大关的壮丽景色。 此外,八大关周边有许多公园和花园,如海水浴场公园和中山公园等。这些公园环境优美,植被茂盛,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八大关附近的景点,如青岛奥帆中心和海昌极地海洋世界等。这些景点与八大关相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路线,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总之,青岛八大关是德国风情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它的建筑风格、文化活动和风景名胜各具特色,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

青岛百年德国建筑

青岛百年建筑 青岛,建城仅仅100多年的历史,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唯一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中重要一个方面是众多的德占日占时期的一批优秀的老建筑承载着历史文化。它们或宁静或活泼,掩映在绿树之中,构成了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特色,到青岛旅行,一定要看看这里的“红房子”。 德国总督府 德国总督府位于沂水路11号,观海山南坡,系胶澳殖民地统治机构所在地,为总督所用,故名“总督府”。系一座砖石与钢混合结构的建筑,采取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四角与中间稍作突出,整座建筑的俯视图呈“凹”字形。建筑面积为4083平方米,高度为30米,厚达60多厘米的外墙以黄色为基调,局部以花岗岩石料作装饰,石面加工粗朴,正门墙饰以淡绿色、淡灰色花岗岩石,顶部石料雕以美丽的图案,于粗放之中见精巧。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绿色牛舌瓦铺设的楼顶,使大楼更加精美别致。 胶澳帝国法院旧址 胶澳帝国法院旧址,位于德县路2号,原胶澳总督府前广场右侧,主入口亦朝向广场。该建筑建于1912 年春至1914年4月,建筑为两层,呈E形平面,并设地下室与阁楼,砖石木结构,主要包括厅堂建筑体与侧翼办公楼两部分。使用花岗岩砌基与粗蘑菇石勒脚,

折坡屋面上覆红牛舌瓦,黄色拉毛墙面饰浅壁柱,开三联长窗并采用长条剁斧石间隔装饰,通过其竖向与横向分隔提供了良好的遮阳条件。 青岛圣弥爱尔大教堂 青岛圣弥爱尔大教堂位于肥城路、浙江路口。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30年代建成。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亦是中国惟一的祝圣教堂。本名圣弥爱尔大教堂,本地人习惯称之为“天主教堂”。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通体以黄色花岗岩加钢筋混凝土砌造,入口处为青岛花岗岩。其表面雕以质朴精美纹饰,屋顶以舌头红瓦覆盖,使整座建筑于气势恢宏中更显古朴典雅。教堂四周窗户呈半圆拱形,正面大门上方为一巨大玫瑰窗,中央高30米处设有平台。56米高的两座钟塔对称地分列于平台两侧,高4.5米的两个巨大的十字架耸立于锥形塔尖之上。西侧钟塔内上端悬有一只铜制巨钟,东侧钟塔内悬着的三只铜钟规格则要小些,逢星期天教堂弥撒之前,四只铜钟便会同时敲响,奏出1351的悦耳与弦,声传数里之外。教堂大厅面积1896平方米,高18米,可容千人。 青岛福音堂 青岛福音堂又名基督教堂、德国礼拜堂、总督教堂,位于江苏路15号。福音堂建于1908年4月--1910年10月。福音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这座单钟楼式的教堂建在一座小山包上,位于数条

青岛八大关浪漫的德国风情

青岛八大关浪漫的德国风情青岛,作为中国东海岸的一个美丽城市,因其迷人的海滩和充满风情的德国建筑而闻名于世。在青岛的八大关,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德国风情,这里是一个充满了浪漫氛围的地方。 青岛的八大关位于市区的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街区。这里保存着德国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物被修复得如同新生一般,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走在八大关的街道上,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小镇。 在八大关的街道上,有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充满了德国风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德国驻华大使馆旧址,它是仿照德国哥特式建筑风格建造的,充满了浓厚的欧洲古典气息。在这里参观,你可以了解到德国历史和文化,并且欣赏到建筑师们的精湛工艺。 除了大使馆旧址,还有一些德国风格的别墅和教堂也是八大关的亮点。这些建筑物多为砖石结构,外表典雅精致,内部装饰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塑,给人一种庄重而又温馨的感觉。在这些建筑物前,你可以拍照留念,也可以上内部参观,了解到更多关于这些建筑物的故事。 除了建筑物,八大关的街道上还有许多德国风情的小店和咖啡馆。在这些小店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德国啤酒、香肠和面包,体验到德国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店内的装饰和环境也都充满了德国特色,你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不一样的异国风情。

在夜晚,八大关的街道被灯光装饰得更加迷人。街道两旁的建筑物 亮起了温暖的灯光,给人一种浪漫而又祥和的氛围。在这里散步,手 牵着爱人一起欣赏夜景,定会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总的来说,青岛八大关是一个充满德国风情的浪漫街区。这里的建 筑物和街道散发出浓郁的欧洲味道,仿佛把人带到了远离喧嚣的德国 小镇。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八大关都散发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浪漫的德国风情。如果你来到青岛,一定不 要错过这个充满浪漫氛围的地方。

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史与现状的调查

青岛农业大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 专业班级园林1102 姓名(学号) 实践时间 2021年8月1日至8月11日 2021年 8 月 20 日

一、实践背景 ㈠、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这是我来到青岛的第四年,正像许多人所说的“来到青岛是因为海的魅力,离开青岛带走的却是一座城的想念”,这座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已经悄无声息的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青岛地域历史悠长,文化遗产丰硕,从多个方面展现的富有特性的青岛城市文化特色和历史文脉,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资源优势和财富。青岛德式老建筑是青岛闻名的旅行景点,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从历史意义上看,德式老建筑是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在对中国殖民入侵中在所建的,历经百年风雨,是历史建筑文物的至宝也是城市化的见证,另外,还表此刻其建筑自身和城市整体计划的美学意义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可否爱惜好这批老建筑,不仅关乎青岛市的经济文化利益,更关乎中德友好关系的良好维持。 ㈡.实践时刻: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11日。 ㈢.实践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㈣.实践人: ㈤.实践方式:查阅文献、查阅近期杂志、网上查资料、实地考察 二、实践内容 ㈠、研究对象的选择及说明 由于青岛德式老建筑比较多,我选取了5个进行实地详细调查。 1)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 2)青岛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完工利用。原是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 3)鱼山路5号俾斯麦军营旧址,德式建筑,建于1903-1905年,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楼。 4)花石楼,位于黄海路18号,是八大关中最闻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由于是用花岗岩和建成,故得名花石楼。 5)红屋子,泛指青岛市广西路与安徽路口3栋相连的红色建筑。 1905年所建的“红屋子”是医药商店旧址,又名橡树饭馆。

青岛八大关西式建筑的历史遗迹

青岛八大关西式建筑的历史遗迹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以其独特的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名。其中,八大关是青岛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该城市历史 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大关以其西式建筑而闻名,这些建筑物见证 了青岛过去的辉煌和洋人的足迹。本文将介绍八大关西式建筑的历史 背景和独特之处。 青岛的西式建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青岛成为德国的租 借地,德国人开始在这里建造建筑物。八大关的西式建筑是这一时期 的产物,它们展示了德国建筑风格的特点。这些建筑物包括别墅、官邸、教堂和商业建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 在八大关的西式建筑中,最著名的是毛泽东旧居。毛泽东曾在青岛 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居住过一段时间。这座建筑是典型的德国风格,具有浓厚的欧洲风情。它是青岛历史遗迹的重要象征之一,吸引 了大量游客。 除了毛泽东旧居,八大关的西式建筑还包括蕃茄红楼、浸锁园、德 国总督府等。这些建筑物在外观和内部装饰上都保留了德国建筑的特征,展示了德国人在青岛的建筑才华。走在八大关的街道上,仿佛回 到了百年前的德国小镇,这种独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这些西式建筑的保存状态良好,部分建筑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和社区组织积极参与保护工作,确保这些历史遗迹得以保留 并向公众开放。游客可以自由漫步在八大关的街道上,欣赏这些古老 建筑的壮丽风貌。

八大关的西式建筑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象征。它们反映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成为青岛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建筑物还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和欣赏的机会。 总的来说,青岛八大关的西式建筑是该城市历史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德国风格和独特的历史意义而受到赞赏和保护。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建筑物,了解青岛的历史和文化,并欣赏其独特的魅力。青岛的八大关西式建筑是必游之地,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