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公式,对其中一种资源的量进行估算

和计算。对于自然资源储量的计算通常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

矿床特性、勘探程度等。

一般来说,储量计算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计算和定量计算两种。定性

计算是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的了解,进行判断和估算储量的

方法;而定量计算则是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下面介绍一些常

用的储量计算公式:

1.储量估算公式:

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

这是最基本的储量估算公式,适用于大部分资源的储量计算。其中,

面积是指矿区的有效面积,厚度是指矿床的厚度变化范围,含量是指矿石

中目标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回收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目标元素或化合

物的百分比。

2.矿石储量计算公式:

矿石储量(Reserves)= Ore量(Ton)×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 平均密度(Density)

这个公式适用于矿石储量的计算,其中矿石量是指矿床中矿石的总量,含量和回收率的含义与上述公式相同,平均密度是指矿石的平均密度。

3.煤炭储量计算公式:

煤炭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

碳量(Carbon)× 回收率(Recovery)/ 煤炭特征常数(Coal constant)这个公式是适用于煤炭储量计算的公式,其中面积和厚度的含义与上

述相同,含碳量是指煤炭中含有的可燃烧碳的百分比,回收率是指从煤炭

中提取出可用的煤的百分比,煤炭特征常数是根据煤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

分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出的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储量计算只是对资源量的估算和计算,并不能完全反

映实际的资源量。由于地质勘探的难度和成本,矿床中一部分资源可能被

遗漏或无法探明,因此实际开采的资源量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

另外,不同类型的矿床和资源可能有特定的储量计算方法和公式,以

上提到的公式只是一些常用的例子。实际的储量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地质、

勘探、开采、经济等多个因素,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评估,以得出较

为准确的储量估算结果。

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计算

第2章 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模板1) 2.1 井田境界及储量 2.1.1 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的走向长度为8km ,井田境界的倾斜宽度为3.5km ,井田境界的井田面积为28km²。(还应该以大断层等地质条件给出井田边界的描述) 2.1.2 储量 根据储量计算公式:Q=S·H·D/cosα可得出井田内的地质储量以及井田内的工业储量。本设计井田面积为28km 2,井田内包含五层煤,第一层煤厚3.5m ,第二层煤厚2.7m ,第三层煤厚3.2m ,第四层煤厚4m ,第五层煤厚1.6m 煤层总厚15m ,煤层倾角12°。 6 5891704911233 1152793125612.)cos(.)cos(=⨯⨯=⨯⨯= ︒︒容重煤厚井田面积井田工业储量 t 4.578985960=-=井田边界损失煤柱工业储量矿井设计储量 t 井田边界损失煤柱=10184531.2 t 巷道保护煤柱=9655966.4 t 采区保护煤柱=77794497 t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16008484.5 t 区段保护煤柱=5053221.5 t 两个风井保护煤柱=2397981 t 75%⨯⎪ ⎪⎭⎫ ⎝⎛-----=两个风井保护煤柱区段保护煤柱带区保护煤柱巷道保护煤柱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5351056857. =t 2.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2.1 矿井工作制度 设计年工作日:年设计工作日为300天,四班作业,班工作时数:六个小时,“四六”交叉。 2.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Mt/a,日产量8280t/d,本矿井设计为年产3Mt,为现代 大型矿井,矿井设计服务年限70年,由于选择了靠近工业广场的煤层作为首 采区,其距离井底车场较近,所以本矿井预计在三年内可以达到设计产量, 且超产的可能性较大。 第2章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模板2) 2.1 井田境界及储量 2.1.1 井田境界 2.1.2 储量 1.矿井地质储量:勘探(精查)报告提供的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2.矿井工业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A、B、C三级储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炭资 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 3.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 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 损失量后的储量; 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的保护煤柱,矿井井下 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1]。 截至2005年9月30日,东海煤矿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煤炭资源储量总量

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图片]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 计算步骤: 1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 2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 3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 块段编号资源储 量级别 块段 面积 (m2) 平均厚 度(m) 块段 体积 (m3) 矿石体重 (t/m3) 矿石储 量(资源 量) 平均品位 (%) 金属储 量(t) 备注 12345678910 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 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 (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c)、(d)—立体图 1—矿体块段投影;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 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几种常见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固体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是几何法和统计分析法。 一、几何法 (一)断面法(剖面法) 原理就是当矿体被一系列勘查断面横切为若干块段,就可以以这些断面图为基础,估算相邻两断面间的矿块储量乃至整个矿床储量。分为垂直断面法和水平断面法。 第一步:计算体积 1、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相对面积差(S1-S2)÷S1小于40%时,用梯形体积公式V=(S1+S2)×L÷2。其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 2、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相对面积差(S1-S2)/S1大于40%时,选用截锥体积公式,即V=(S1+S2+√S ×S2)×L÷3。其 1 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 3、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不同,不论面积相差多少,除油一对应边相等时,可用梯形体积公式外,其余均应选用似角柱体(辛浦生)公式,即V=[(S1+S2)÷2+2S m]×L÷3 =(S1+S2+4S m)×L÷6。其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S m为似角柱体的平均断面面积。 4、当在相邻的两剖面中只有一个剖面有面积,而另一剖面上矿体已尖灭,或矿体两段边缘部分的块段只有一个断面控制时,其体积计算可根据剖面上的矿体面积形状或矿体尖灭特点不同选择不同公式。 (1)当矿体作楔尖灭时,块段体积用楔形公式计算。 V=L×S÷2

(2)当矿体作锥形尖灭时,块段体积可用锥形公式计算。 V=L×S÷3 第二步,计算两剖面间块段的矿石储量Q=V×d。其中Q为块段矿石储量,V为块段的矿体体积,d为块段矿石平均体重。 第三步,计算出两剖面间块段的金属储量P=Q×C。其中P为块段金属储量;Q为块段矿石储量;C为块段矿石平均品位。 (二)块段法 思路是在平面图上将矿体划分成若干块段,每一块段的面积可直接测定,其厚度、品位和矿石体重等参数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求得。 某一块段的体积(V i)、矿石量(Q i)及金属量(P i)按下式计算:V i=S i×m i Q i=V i×d i P i=Q i×C i 其中,S i为某一块段的平面面积;m i、d i、c i分别为某一块段的厚度、体重和品位的平均值。 (三)其它方法 主要包括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三角形法、等高线法、等直线法和算术平均法。 1、最近地区法是将形状不规则的矿体简化为若干便于计算体积的多角形柱状体。应用很少,一般只用于砂矿及层状矿床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2、三角形法是在估算平面图上所圈定的矿体范围内,以直线连接各相邻勘查工程,把矿体划分为一系列紧密连接的三角形块段,再依据三角形块段定点勘探工程资料,分别计算各块段的储量。 3、等高线法是以矿层顶板或底板等高线图为基础,把矿层分为若干倾角相近的部分,然后按一定的公式分别计算其体积和储量。 4、等直线法是利用矿体等厚线图或厚度-品位等值线图,把形状复杂的矿体变为一个体积相同、底面平坦而顶面高低起伏的几何体,然后用一定的公式分别计算各等值线之间块段的体积和储量。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一、矿体厚度计算 1、单工程矿体厚度 a 、真厚度m : m =L(sinα·sinβ·cosγ±cosα·cos β) 或 m =L(cosθsinβcos γ±sinθcosβ) 式中: m ——矿体真厚度; L ——在工程中测量的矿体假厚度; β——矿体倾角; α——切穿矿体时工程的天顶角(工程与铅垂线的夹角); θ——工程切穿矿体时的倾角或坡度(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 γ——工程方位角与矿体倾斜方向的夹角。 注:上列两式中,凡工程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此处用“+”号,反之用“-”号。 b 、水平厚度m s : m s =m/sinβ c 、铅垂厚度m v : m v = m/cosβ 2、平均厚度 a 、算术平均法 如果揭露矿体的勘探工程分布均匀、或者勘探工程分布不均匀,但其厚度变化无一定规律时,块段或矿体的平均厚度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n m n m m m n ∑= ++= 21cp M 式中:M cp ——平均厚度; m 1、m 2……m n ——各工程控制的矿体厚度。 n ——控制工程数目。 b 、加权平均法 当厚度变化稳定并有规律的情况下,如果勘探工程不均匀时,平均厚度应用各工程控制的长度对厚度进行加权平均:

n m l l l l m l m l m n n n ∑= ++++= 212211cp M 式中L 1、L 2……L n ——各工程控制长度(相邻工程间距离各一半之和)。 二、平均品位的确定 1、单项工程平均品位计算 a 、算术平均法 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取样的情况下,若样品长度相等,或不相等,但参予计算的样品较多,且样品分割长度与品位间无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尽可能的使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品位: n n ∑= +++= C C C C C n 21cp 式中:C cp ——平均品位; C 1、C 2……C n ——各样品的品位; n ——样品数目。 b 、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 在坑道、探槽或钻孔中连续采样的情况下,若样品分割长度不等,且样品数量不多或分割长度与品位之间呈一定的依存关系时,应以取样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 ∑∑= ++++++= L CL L L L L C L C L C C 212211cp n n n 式中:C 1、C 2、……C n ——各个样品的品位; L 1、L 2、……L n ——各个样品的分割长度。 c 、取样点矿体厚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 在沿脉工程中,当样品的平均品位与矿体厚度有一定的依存关系,但取样间距相等时,应用取样点矿体厚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 ∑∑= ++++++= m m m m m m m m n n n C C C C C 212211cp 式中:C 1、C 2、……C n ——各取样点的平均品位; m 1、m 2、……m n ——各取样点的矿体厚度。 d 、取样点的控制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平均 在沿脉工程中,当矿体厚度变化很小,如果取样间距不等且品位变化较大时, 应用取样点的控制长度对品位进行加权(参照公式9-12): 式中:C 1、C 2、……C n ——各取样点的平均品位; L 1、L 2、……L n ——各取样点的矿体控制长度(相邻工程取样点间距各一半之和)。

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利用各种方法、各种技术手段获得大量有关矿床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计算储量的原始材料。计算储量通常的步骤如下: (1)工业指标及其确定方法: 1)工业指标: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时的标准。主要有下列个项: 可采厚度(最低可采厚度):可采厚度是指当矿石质量符合工业要求时,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可以被开采利用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矿体厚度小于此项指标者,目前就不易开采,因经济上不合算。 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平均品位):工业品位是工业上可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工业品位时,才能计算工业储量。 最低工业品位的实质是在充分满足国家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并使矿石在开采和加工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尽可能合理的前提下寻找矿石重金属含量的最低标准。所以确定工业品位应考虑的因素是:国家需要和该矿种的稀缺程度;资源利用程度;经济因素,如产品成本及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技术条件,如矿石开采和加工得难易程度等。 工业品位和可采厚度对于不同矿种和地区各不相同,就是同一矿床,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有变化。 边界品位:边界品位是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的最低品位。矿体的单个样品的品位不能低于边界品位。 最低米百分比(米百分率、米百分值):对于品位高、厚度小的矿体,其厚度虽然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因其品位高,开采仍然合算,故在其厚度与品位之乘积达到最低米百分比时,仍可计算工业储量。计算公式为:K=M×C。(K-最低米百分比(m%);M-矿体可采厚度(m);C-矿石工业品位(%))。 夹石剔除厚度(最大夹石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实质矿体中必须剔除的非工业部分,即夹石的最大允许厚度。它主要决定于矿体的产状、贫化率及开采条件等。小于此指标的夹石可混入矿体一并计算储量。夹石剔除厚度定得过小,可以提高矿石品位,但导致矿体形状复杂化,定得过大,会使矿体形状简化,但品位降低。 有害杂质的平均允许含量:有害杂质的平均允许含量是指矿段或矿体内对产品质量和加工生产过程有不良影响的成分的最大允许平均含量,是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些直接用来冶炼或加工利用的富矿及一些非金属矿(如耐火材料、熔剂原料等)更是一项重要的要求。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公式,对其中一种资源的量进行估算 和计算。对于自然资源储量的计算通常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 矿床特性、勘探程度等。 一般来说,储量计算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计算和定量计算两种。定性 计算是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的了解,进行判断和估算储量的 方法;而定量计算则是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下面介绍一些常 用的储量计算公式: 1.储量估算公式: 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 这是最基本的储量估算公式,适用于大部分资源的储量计算。其中, 面积是指矿区的有效面积,厚度是指矿床的厚度变化范围,含量是指矿石 中目标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回收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目标元素或化合 物的百分比。 2.矿石储量计算公式: 矿石储量(Reserves)= Ore量(Ton)×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 平均密度(Density) 这个公式适用于矿石储量的计算,其中矿石量是指矿床中矿石的总量,含量和回收率的含义与上述公式相同,平均密度是指矿石的平均密度。 3.煤炭储量计算公式:

煤炭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 碳量(Carbon)× 回收率(Recovery)/ 煤炭特征常数(Coal constant)这个公式是适用于煤炭储量计算的公式,其中面积和厚度的含义与上 述相同,含碳量是指煤炭中含有的可燃烧碳的百分比,回收率是指从煤炭 中提取出可用的煤的百分比,煤炭特征常数是根据煤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 分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出的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储量计算只是对资源量的估算和计算,并不能完全反 映实际的资源量。由于地质勘探的难度和成本,矿床中一部分资源可能被 遗漏或无法探明,因此实际开采的资源量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 另外,不同类型的矿床和资源可能有特定的储量计算方法和公式,以 上提到的公式只是一些常用的例子。实际的储量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地质、 勘探、开采、经济等多个因素,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评估,以得出较 为准确的储量估算结果。

剖面法计算储量公式

剖面法计算储量公式 剖面法,又称“切割法”,是以油藏剖面为基础计算油藏储量的方法,是集物理测量、仪器数据、形态和形状参数于一体,采用软件计算实现油藏储量的一种方法。剖面法通过对地质剖面的测量,不仅能够求出油藏的体积,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确定油藏的容量等。 二、剖面法计算储量公式 (1)剖面法计算储量的基本公式是: 储量=质体体积 *油饱和度 (2)剖面法计算油藏储量时,地质体体积的公式为: 地质体体积=面面积 *面高度 (3)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公式为: 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层厚度/层厚度 三、剖面法计算储量的步骤 (1)先,选择合适的剖面,进行剖面的测量; (2),根据地质剖面进行测算,求解出油藏的体积; (3)后,根据地质图、剖面图和测井资料,确定剖面上能够储藏油气的油层厚度及水层厚度,结合油层厚度和水层厚度,计算出含油饱和度; (4)后,将以上2步计算出来的数值带入剖面法储量计算公式,得出油藏的储量。 四、剖面法计算储量的优点 (1)快速、准确:采用剖面法计算储量,能够有效提高计算的

效率,可以根据不同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剖面测量,精确计算出油藏的储量; (2)省时省力:剖面法计算储量可以省去传统计算储量的大量时间,因为它可以自动计算出储量结果,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 (3)可以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剖面法计算储量,可以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油藏的资源性和开发性等。 五、剖面法计算储量的不足 (1)因地质环境的原因,剖面法计算油藏储量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2)剖面法计算油藏储量时,必须要以地质剖面为基础,而地质剖面的测量和对油藏属性的描述,都需要地质人员充分调查,这样就会增加计算储量的难度。 六、总结 剖面法是一种采用软件计算实现油藏储量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精确计算出油藏的储量,然而也存在计算误差的问题。剖面法计算储量的基本公式是:储量=质体体积 *油饱和度。此外,地质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地质体体积=面面积 *面高度,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公式为: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层厚度/层厚度。剖面法计算储量的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剖面,进行剖面的测量;求解出油藏的体积;确定剖面上能够储藏油气的油层厚度及水层厚度,结合油层厚度和水层厚度,计算出含油饱和度;将以上2步计算出来的数值带入剖面法储量计算公式,得出油藏的储量。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 1. 原始油储量计算公式 原始油储量是指油田中可采储量的总和。根据容积法,原始油储 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原始油储量(OOIP) = 面积× 厚度× 孔隙度× 饱和度× 体积系数 其中, - 面积:指油藏的地面范围面积,通常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 厚度:指油藏的有效厚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 - 孔隙度:指油藏中的孔隙空间所占的百分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饱和度:指孔隙空间中被油填充的百分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体积系数:指 原油的体积增加系数,常用表示。 例如,某个油田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厚度为15米,孔隙度为10%,饱和度为80%,体积系数为,则该油田的原始油储量可计算为:原始油储量= 1000m² × 15m × 10% × 80% × = 120,000立 方米 2. 可采油储量计算公式 可采油储量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以提取出的原始油储量。可 采油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可采油储量(OIIP) = 储量导数× 原始油储量 其中, - 储量导数:指对原始油储量进行调整,考虑开采效率、油藏压力等因素得到的调整系数,通常为~之间。 例如,某个油田的原始油储量为100,000立方米,储量导数为, 则该油田的可采油储量可计算为: 可采油储量= × 100,000立方米 = 30,000立方米 3. 采收率计算公式 采收率是指油藏中可采集的油与原始油储量的比例。采收率可以 用以下公式计算: 采收率 = 可采油储量 / 原始油储量 例如,某个油田的原始油储量为200,000立方米,可采油储量为60,000立方米,则该油田的采收率可计算为: 采收率 = 60,000立方米 / 200,000立方米 = 总结 容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油藏的面积、厚度、孔隙度、饱和度和体积系数等因素来估算油田的原始油储量。根据原 始油储量可以计算出可采油储量,再通过采收率可以得到油田的采收率。这些计算公式在油田资源评估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 1. 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计算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用于确定油气田中可采储量的大小。根据反映储量计算公式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工程计算法和统计计算法。 2. 工程计算法 油气储量计算公式 油气储量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和估算油气田的可动用储量。根据压力变化规律,常用的动用储量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 •Arps公式:用于自然驱动油藏的储量计算,公式如下: q t= qi (1+bDi∗t)1/b 其中,q t为任意时间t处的流量,qi为初始时刻的流量,b为不同油藏类型的指数,Di为初始时刻的动用储量。 举个例子,当初始时刻的流量qi=1000,指数b=,初始时刻的动用储量Di=10000,求t=5时的流量q t。代入公式计算得: q5= 1000 (1+∗10000∗5)1/ =

气藏储量计算公式 对于气藏储量的计算,常用的公式有: • 统计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气井产量和气井动态特性,得到动水驱 动气化储量。 • 黄氏公式:用来计算气井的产气量,公式如下: G =⋅Q ⋅√T P 其中,G 为产气量(百万立方米/天),Q 为气井日排气时间(小时),T 为气体温度(摄氏度),P 为井口压力(兆帕)。 举个例子,当气井日排气时间Q =24小时,气体温度T =30摄氏度,井口压力P =2兆帕,求气井的产气量G 。代入公式计算得: G =⋅24⋅√302 = 3. 统计计算法 总储量计算公式 总静态储量是指地质资源中可观测到的储量总量,常用的公式有: • 线性外推法:通过计算井底不可动用储量,然后用地质学方法进 行推算。

•径向外推法:通过计算不同层位储量数据,推算出整个储层的总储量。 油藏储量计算公式 对于油藏储量的计算,常用的公式有: •体积法:通过计算油藏中的有效储存体积和储集系数,得到油藏的储量。 以上只是储量计算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实际中根据不同油气田的特点和数据,可能会有其他更复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在进行储量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以准确估算油气田的可动用储量。

储量计算公式

储量计算公式 储量计算公式是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确定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储量。储量是指地下岩石中所蕴藏的可采储量。准确地计算储量对于能源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储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首先,要计算一个油藏的储量,需要准确地了解该油藏的几何结构、岩石物性、脆弱岩石和非脆弱岩石的比例、裂缝的存在等。然后,通过实地勘探、地震、测井等方法获得有关数据,并应用储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常见的储量计算公式有体积法、含量法、比率法和历史数据法等。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1. 体积法:体积法是根据岩石的几何结构和物性,通过计算油藏的体积来估算储量。其公式为:储量 = 体积× 饱和度× 孔隙度× 储层厚度× 孔隙储层效应系数× 有效井密度。其中,体积是储层的几何体积;饱和度是指油气的占有比例;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空间比例;储层厚度是指岩石的有效储层厚度;孔隙储层效应系数是指孔隙度和饱和度的组合效应;有效井密度是指油井的裂缝密度。 2. 含量法:含量法是根据岩石中油气的含量来估算储量。其公式为:储量 = 含油气面积× 面积× 厚度

× 有效井密度× 饱和度。其中,含油气面积是指地震资料中的含油气面积;面积是指地质剖面中含油气的岩性面积;厚度是指岩石的储层厚度。 3. 比率法:比率法是通过将某一指标与已知油气田的数据进行比较来估算储量。常用的比率有原油富集系数、含油气比、采出率等。 4. 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法是通过对已开采油气田的生产动态、损耗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来估算储量。根据历史数据,结合生产阶段的地质信息和经验值,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推算,如Arps公式、Hubbert公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储量计算常常会结合多种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准确度。同时,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以及储层特性的差异性等因素。 储量计算公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指导了能源企业的开发决策,也对国家能源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储量计算公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和地质勘查资金的合理使用。因此,对储量计算公式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储量替代率计算公式

储量替代率计算公式 以储量替代率计算公式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储量替代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一、储量替代率的概念 储量替代率是指一种能源储量可以替代另一种能源储量的程度。在能源领域,储量替代率通常用于衡量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在能源转型中的可行性。 二、储量替代率的计算方法 储量替代率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储量替代率 = (可替代储量 / 总储量)× 100% 其中,可替代储量指的是一种能源储量可以替代另一种能源储量的数量,总储量指的是两种能源储量的总量。 例如,假设某国家的煤炭储量为10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50万亿立方米,而1亿吨煤炭可以替代10亿立方米天然气,那么该国的煤炭储量可以替代的天然气储量为: 可替代储量 = 100亿吨× 1亿吨/10亿立方米 = 1000万亿立方米 储量替代率= (1000万亿立方米/ 50万亿立方米)× 100% =

2000% 这意味着该国的煤炭储量可以替代其天然气储量的2000%。 三、储量替代率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储量替代率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它可以用于评估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例如,在能源转型中,储量替代率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哪些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及替代的程度。 储量替代率还可以用于评估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例如,在某个国家的石油储量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该国可以通过计算其他能源储量可以替代其石油储量的程度,来评估其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储量替代率还可以用于制定能源政策。例如,在某个国家的煤炭储量丰富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计算煤炭储量可以替代其他能源储量的程度,来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以促进煤炭的利用和开发。 储量替代率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评估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以及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在未来的能源转型中,储量替代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西南石油大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 专业年级:油气开采技术2011级 学生姓名:李桥学号:11105030105 指导老师:刘柏峰职称:讲师 指导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自考本科 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3月23日 摘要 油气储量是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它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映。油田地质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地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家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计算储量,这是油田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问题。 正因为油气储量计算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油气储量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储量,方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水驱曲线,产量递减······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 (1) 1.2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的发展 (1) 1.3中国油气储量工作的新进展 (1) 1.4油气田储量计算的发展现状 (2) 1.5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意义 (2) 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7本文研究的思路 (2)

第二章概述及储量分类 (3) 2.1油气储量的概念 (3) 1.油气储量 (3) 2.地质储量 (3) 3.可采储量 (4) 4.远景资源量 (4) 2.2工业油气流标准 (4) 2.3 储量分类 (4) 1.探明储量(也称为证实储量) (4) 2.控制储量(也称为概算储量) (4) 3.预测储量(也称为估算储量) (5) 第三章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5) 3.1静态法 (5) 3.2动态法 (5) 第四章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 (6) 4.1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示 (6) 1.油层岩石总体积 (6) 2.油层孔隙空间体积 (6) 3.地下油气体积 (6) 4.油气地面体积与质量 (7) 4.2油藏地质储量计算 (7) 1.石油储量计算公式: (7) 2.溶解气储量 (8) 4.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地质储量 (8) 第五章物质平衡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 (9) 5.1物质平衡法概念 (10) 5.2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假设条件 (10) 5.3油田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1) 1.未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2) 2.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