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勇军进行曲》教学设计

《义勇军进行曲》教学设计

《义勇军进行曲》教学设计
《义勇军进行曲》教学设计

《义勇军进行曲》教学设计

临淄区凤凰镇路山中学姜春晖

教学内容: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旗飘飘——《义勇军进行曲》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弱起起唱,并能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人文教育目标:通过学唱国歌、介绍聂耳、讲述国歌

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意

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三连音与弱起起唱在歌曲中准确唱法。

教材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

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的表现歌

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钢琴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按要求听录音走进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基本训练

发声练习

1、教师弹奏C调音阶,学生模唱

2、1=C→F 2/4

1 2 3 4 5 4 3 2 1-

演唱时要求有弹性、饱满。

三、新授

1、听录音《红旗飘飘》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听歌曲,老师问:通过听到的歌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想到了为祖国争光、要热爱祖国……这时教师引导出国歌——切入正题。

2、讲故事:老师问: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介绍国歌的由来,《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战题材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人大会通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由国歌的由来,介绍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坚强决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由《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卖报歌》等。

3、听国歌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播放课件,动画中出现了哪些人物?(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国家领导人)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你知道新中国是如何成立的吗?

4、唱国歌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唱这首歌。

5、分析作品认识三连音、弱起起唱。通过屏幕上的显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一拍里包含三个等长时值的音,在进行曲速度中显得矫健雄壮,仿佛行进的号角、铿锵的军

鼓声)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

6、想一想国歌在什么情况下演唱?它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并进行表演。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祖国和国家做贡献呢?

五、下课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目标是演唱国歌,国歌大家都会唱,所以在学唱时我只把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三连音、弱起等)重点讲述、练习。通过演唱国歌,表演升旗仪式或运动员上台领奖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意教育,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绪。

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 2、了解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 3、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体会《国歌》表达的爱国情感。 4能理解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音乐表现作用,并将其用歌声恰当表现。 教学重难点: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理解与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学过程: 1、导入:考一考 我们的国旗是什么? 我们的国歌是什么? 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国家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集结很多市民,他们都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欣赏《升国旗》视频 2、唱一唱 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唱唱《国歌》 那么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吗? 3、国歌探秘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是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是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1)重音记号“>”“中华民族”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用带和不带记号来进行演唱对比,体会歌词及重音作用。 运用重音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用意。2)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学生唱“起来,起来,起来”的歌谱,并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 讲解上行知识 为什么聂耳在这里运用上行手法? 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感受。 加上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歌词的情感表达。 3)认识三连音 找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 简介“三连音” 想想“三连音”在战场上像什么声音。 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节奏?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比较后回答。

国歌教案

《国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 能力:初步掌握弱起小节、三连音、附点节奏,并唱准 情感: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方法:启发式 重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难点:三连音附点节奏与休止符在演唱时要准确 教具学具: 光盘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新年的问候、希望、要求 2、启发谈话:你和你的父母及家人组成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同学们聚在一 起有班主任、任课老师组成了一个班、你们还有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构成了我们的学校,。很多人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体中国人民组成。每个国家除了有国名之外,还有国旗、国徽和国歌。 2、出示国旗、国徽,并作简要的图案说明。 国旗::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 五颗五角星相互的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国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二.新授 1、展示介绍: 国歌简介:学生看屏幕资料:《义勇军进行曲》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创作于1935年。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此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为正式国歌。 2、唱国歌 ①学生齐唱歌曲 ②分析歌曲 拍号: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跟着划拍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曲作者 聂耳(公元1912—1935年) 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在校学业成绩出众,又喜爱音乐,课余从民间音乐家学习演奏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熟悉传统乐曲。1922年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为该校“学生音乐团”的活跃成员。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文组,参与该校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的活动,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8年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为逃避搜捕,于1930年7月潜离昆明,经越南转赴上海。1930年11月,聂耳在上海加入“反帝大同盟”。1931年3月,任明月歌剧社小提琴手,师从普杜什卡接受严格的小提琴训练,还自修钢琴、和声学、作曲法等。1932年4月,他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建立了与左翼文艺界的联系,进一步坚定了走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心。和田汉的友谊与合作,对聂耳的艺术成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32年8月前往北平,积极参与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的演出活动和组织建设,并师从外籍教师托诺夫继续学习小提琴。11月重返上海。聂耳回上海不久即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他以炽烈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多方面的工作,积极从事创作和评论活动。同时还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随后又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1934年4月,聂耳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与任光共同主持音乐部,组织录制了一些进步歌曲唱片。1935年1月,他转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任音乐部主任。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他决定出国拟经日本前往苏联学习。他于4月18日抵东京。在日本,聂耳考察了日本音乐、戏剧、电影等方面的动态,向日本文艺界介绍了中国音乐的新发展,并加紧学习外语和音乐。7月17日,在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3岁。 聂耳一生共创作有37首歌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从事多方面活动的同时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 词作者 田汉(1898.3.12-1968.12.10) 湖南长沙人,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出版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被选为校长,此时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办艺术鱼龙会,会上演出他的剧作《名优之死》获得成功。同年冬成立南国社及南园艺术学院,1928至1929年率南国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各地举行话剧公演和其他艺术活动,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同时期他也创作了大量剧本。1930年加入“左联”,写下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教学内容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义勇军进行曲(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3.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在听到国歌时行注目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义勇军进行曲》,参加过升旗仪式。 物质准备:搜集与国歌背景有关的资料;音乐《义勇军进行曲》;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片断;天安门升国旗时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初步了解国歌创作的背景。 故事:在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

2.初步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 师指导语:你们在哪里听过这首音乐?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中国的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这一首国歌是很庄严、神圣的。 3.欣赏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师指导语:这段视频里,对你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小结:这首国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情怀。 4.再次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尝试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师指导语:你听了这首乐曲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引导幼儿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2)师指导语: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正式播放国歌吗? 小结:教师出示各种播放国歌场合的图片,升国旗时、奥运会颁奖时开各种正式会议时、接待外国友人时……都会播放国歌 5.欣赏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知道听到国歌时要行注目礼。 (1)讨论:你们看天安门升国旗时,解放军叔叔是怎么做的? (2)回忆自己每次在行注目礼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3)全体幼儿与教师一起举行升旗仪式。

国庆节国歌的由来.doc

国庆节国歌的由来 国庆节少不了唱国歌,你知道国庆节国歌的由来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国庆节国歌的由来,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国庆节国歌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因其奋进的词文和优美的曲调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并远播海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经历了一段有趣的过程: 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义勇军进行曲》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1949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得知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代表团有些为难,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没有代表新中国的国歌,于是,大家在一起研究,决定唱《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 1949年6月,第一届全国政协筹备会设立"国歌初选委员会",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鸿等人组成。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7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集体填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xx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国庆好去处 阿尔山森林公园面积有10万公顷,我们十一前往,也没感觉游人过多,可能真的是公园太大,人一分散就感觉不到了。公园以森林和火山地貌、火山天池、冷水河为主要景观。还是以自然景点为主,人工痕迹相对较少,大概是为保护环境和植被,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义勇军进行曲(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3.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在听到国歌时行注目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义勇军进行曲》,参加过升旗仪式。 物质准备:搜集与国歌背景有关的资料;音乐《义勇军进行曲》;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片断;天安门升国旗时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初步了解国歌创作的背景。 故事:在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 2.初步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 师指导语:你们在哪里听过这首音乐?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中国的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这一首国歌是很庄严、神圣的。 3.欣赏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师指导语:这段视频里,对你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小结:这首国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 .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 .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 .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 .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 .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 .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法: 1 .听: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较欣赏。 2 .奏:选择用大小军鼓、钹和合适的打击乐器为军乐《国歌》伴奏。节奏型可按课本要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没乐器的同学可演唱。 3 .创:依照上面的谱例模拟一支鼓号队。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做到人手一个军鼓、钹是不现实的,并且音响也不美。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先用嘴巴、身体发出声响来代替乐器,这是一个十分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国歌》和介绍曲作者聂耳,使学生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等要求,知道三连音、附点节奏以及 休止符给以音乐的力量。 3、了解国旗、国徽图案的含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唱准国歌、唱好国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1、用音乐声进行师生问好 2、组织学生练声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 3、唱音阶,听单音听节奏。 二、创设激情,导入课题(5分钟) 师: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旗帜,体现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气质,是国民奋勇前进的号角,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和国歌,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关于国旗的知识。 1、法国:国旗以“三色旗”著称,由蓝、白、红、三个竖条组成,国歌《马赛 曲》。 2、英国:此旗是由英格兰的白地红色正十字旗、苏格兰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 爱尔兰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国歌《神佑女王》 3、美国:国旗是星条旗旗面左上角为蓝色星区,区内共有9排50颗白色五角星, 以一排6颗、一排5颗交错。星区以外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国歌《星条旗永不落》 4、韩国:太极旗,中央的太极象征宇宙,蓝色为阴,红色为阳,4个角落的卦 代表天地水火,父母男女之意,也正象征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发展。国歌《爱国歌》。 三、感受国歌 1、听《国歌》的管弦乐演奏和人声演唱两种版本。 2、初步感受歌曲,找出歌曲调号、拍号、速度要求、词曲作者。 3、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 4、讲解新知(三连音、弱起小节、附点节奏、渐强和强音记号) 5、分组完成歌曲旋律简谱视唱。 6、集体订正分析旋律、节奏特点。 四、演唱国歌 1、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跟琴演唱歌曲

音乐赏析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聂耳,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他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码头工人》、《新女性》、《毕业歌》、《飞花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梅娘曲》等。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部不朽的音乐名篇,是聂耳的代表作。它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并于1949年9月27日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入民代表大会通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继续鼓舞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歌曲开始是进军号角似的前奏,其三连音节奏立刻把人们带入战斗的气氛中去。歌曲从后半拍起句,上行的旋律走向,表现出亿万人民群众面对民族危亡的严竣形势而发出急切呐喊,和立即行动的昂奋情绪。歌词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前两句昂奋情绪的进一步发展,是全部歌词中最重要的警句。当出现全曲中最高、最强音和突然休止时,即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像发出最后的警报一样,提醒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而突出了形势的严重性。接着引出第四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于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进发出来了,既是更响亮的号召,又是立即行动起来的决心!连续三个“起来”处理得一个比一个高,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歌曲也逐渐推向高潮。在重复过最后一句后,用“5l”从属到主的四度跳进,坚定有力地唱出三个“前进”,并且在最后又以十分肯定的语气,画龙点睛地添上了一个“进”字,从而加强了进行曲的战斗性和勇往直前感。

义勇军进行曲曾是国民党军歌

义勇军进行曲曾是国民党军歌? 1949年9月28日的《人民日报》发布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消息,从此这首歌响彻新中国。当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以“新华社答读者问”的方式回答为什么采用这首歌为国歌时,用了个简洁的说法:“《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 成为国歌前,聂耳的这最后一首作品就已是中国最流行的歌曲了吗?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史册,寻找当年的记录—— 到了全面抗战的第三个年头,1939年,国际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当年写成的《人民之战》一书里以这样的言辞形容这首抗日歌曲的流行程度: “东北人民为摆脱日本的枷锁而英勇斗争,在他们那勇敢精神鼓舞下,产生了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使举国奋起,众志成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就是抵抗日本侵略的浪潮不断高涨的历史。这首歌的曲和词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之中。 从前线到大城市,从城市到最遥远的乡村,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首歌,都会唱。” 同样是在1939年,著名音乐家李抱忱先生应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之约,主持编辑了英文版的《中国抗战歌曲集》。他于次年写了《编辑英文版中国抗战歌曲集的经过》一文,发表于桂林版《新音乐》1940年4月1卷4期。文中指出了编此歌集的目的是“使外人知道我们广大的民众都在唱些什么歌”,“选择的条件主要有两个:第一必须流行,第二必须优良”。那么,这本歌集选出的“广大的民众都在唱”的许多首歌里面,是否注明了哪首最流行呢?答案正是《义勇军进行曲》。歌集的注解是这样写的: “此歌原用作电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激动人心的…痛苦和愤怒的呐喊?像大火席卷全国,现在仍然是中国最流行的抗战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甚至还成为别的抗战歌曲流行程度的标杆,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注解这样写道:“此歌的普及程度可能仅次于《义勇军进行曲》”——如果套用时下的网络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义勇军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情感互动,组织教学: 1、学生在老师富于激情的引导下,边听歌曲《歌唱祖国》边做军人行走的动作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考考你: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播放课件)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揭示课题 三、新歌教学,体验快乐: 1、初听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体会音乐情绪。 2、师边弹琴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考考你: 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演唱时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听完后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4、分析曲调结构,随琴学唱旋律。 5、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6、学唱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师重点指导部分: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乐句。 ﹥﹥﹥﹥ 6 5 | 2 3 | 5 3 0 5 | 3 2 3 1 | 3 0 || ·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 ·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歌曲内涵。 B、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课件) ·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 ·唱一唱:加入力度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C、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并加重音记号?(课件) ﹥﹥﹥﹥﹥﹥﹥ 5 1 | 5 1 | 5 1 | 1 0 || ·学生讨论、回答。 ·完整演唱最后一句。 7、学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加深体验 1、运用不同的表演唱形式进行表现歌曲。 (1)学生讨论自行排练节目。 (2)教师可提示学生用:绘画、舞蹈、齐唱、合唱、等形式。 2、播放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学生展示表演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想想,那些场合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1.思考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国歌

的故事、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学生讨论回答,教室补充讲解。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3.播放国歌,学生聆听,体会反思 (三)、作业 收集关于国歌的音乐知识 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1、播放国歌,思考 (1)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国歌的来历

国歌的来历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为了解国歌的诞生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为更准确地唱出国歌,我们特刊登有关国歌由来的专题文章并同时刊发《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这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家政权不断更迭,国歌也几度易换 回顾历史,中国在清代以前,闭关锁国,对外交往不多,也就没有国歌。中国最早的国歌的产生,缘于1896年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国作礼节性的访问。按当时的外交惯例,在欢迎仪式上是要演奏国歌的。为此,清政府只好临时编了一首,被后人称为《李中堂乐》,此后10多年清政府在对外交往和国内大典中一直沿用此歌。20世纪初,清政府又颁布了一首名为《巩金瓯》的晦涩难懂的国歌。不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这首国歌也随之寿终正寝。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征集国歌,并在公报上刊登了一首歌词拟稿,歌名为《五旗共和歌》,这首国歌反映了资产阶级立国的理想。1915年5月,袁世凯政府把一首名为《中华雄踞天地间》的歌曲作为国歌。1920年,段祺瑞政府又以名为《卿云歌》的歌曲作为国歌。 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把国民党党歌作为代国歌,1943年正式定为国歌。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理解,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3.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课前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歌曲\原唱\一音下国旗国旗真美丽_1.flv 1.考考你: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2.教师说说国歌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集结了大批市民,他们都是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然而生。 3.唱一唱: 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歌曲\原唱\国歌.mp3 4.考考你: 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 5.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二、寓教于乐,引导体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材分析: 《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知道号角音素和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以及休止符给以歌曲音乐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重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合作式、比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引入中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想想,那些场合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思考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国歌的故事、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义勇军进行曲》国歌背后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国歌背后的故事 国庆10周年,解放军观礼团东北义勇军的代表。 我家有个四尺多长的大照片,这是父亲刘凤悟在共和国十周年大庆时,作为解放军观礼团东北义勇军的代表,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提起这个合影,就不能不提到当年的观礼活动。当父亲与全体国庆观礼代表站在观礼台时,他一下子就被一个熟悉的乐曲所激发,“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这是国庆观礼的奏国歌,升国旗仪式,雄壮的乐曲和那嘹亮的军歌,一下子把他又带到了战火纷飞的长城抗战。 那是1933年初,父亲所在的东北义勇军二军团辽西骑 兵1团,根据北平(北京)地下党的指示来到了热河。热河由冀东、辽西和内蒙东南部的部分地区组成,省会承德,是东北沦陷后的最后一个省。日本鬼子占领了东三省后,就在长春成立了满洲国,于是满洲国就成了一个国家的概念,已经不属于中国的版图。父亲回忆说,当日本鬼子占领了热河后,就用枪指着当地的老百姓说,你们是满洲人,还是中国人?如果他们回答是中国人,马上就会被射杀,日本鬼子就是这样强占的东北。 热河也是华北的东大门,它的崇山峻岭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相连,我们熟悉的万里长城就屹立在这里。当时日本

国的兵力还不到20个师团,可是他们先后却调动了5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5个可以随时增援的(预备队)师团,在坦克、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长城的前沿阵地——热河发起了进攻。 长城一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象征。那么,面对如此强暴的敌人,它能阻挡的住吗?在民族矛盾迅速的上升的情况下,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向蒋介石发出了,停止内战,组织义勇军,共同抗日的诉求,可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并没有理会,他继续加紧了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和进攻。 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义勇军的主张终于在东北实现了,这就是她领导的抗日救亡力量——东北义勇军。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现在还很难想象,在当时还不是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东北义勇军进行抗日的。这个问题一提出,可就有点专业的味道了,也就是说她的领导方式是怎样的? 我把视角放到了1933年的大公报,这是个年代很久的报纸,在黄黄的报页上使用的还是民国纪年,要不是我还有点古文的基础,简直就看不惯这报纸上的竖排版、繁体字和文言文。上面说,北平侦缉队在北大抓获了十五名共党分子,罪名是非法进行抗日活动。看到这个消息我有些茫然了,既然是抗日的,怎么还是非法的?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蒋介石这时推行的还是“攘外必须安内”的卖国主义政策,他认为与共产党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与日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人教版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一.教学目标 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大家街道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1、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吗?” 活动2【活动】学习思考 学生:“聂耳”“冼星海”“聂耳” 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和冼星海都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但这首《国歌》是由聂耳所创作的。 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拋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就会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我校每周一早上都要升国旗,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却会看见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升旗过程中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 而已,有些同学甚至还手插在口袋里,不行注目礼,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唱国歌是表达爱国感情的一种神圣行为,奏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立。我们不仅要学会唱国歌,而且应该唱的准确,唱的有情感。(通过欣赏和提问导出课题“聂耳”) 活动3【讲授】学习新课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简介

曲作者 聂耳(公元1912—1935年) 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 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在校学业成绩出众,又喜爱音乐,课余从民间音乐家学习演奏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熟悉传统乐曲。 1922年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为该校“学生音乐团”的活跃成员。 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 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文组,参与该校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的活动,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8年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为逃避搜捕,于1930年7月潜离昆明,经越南转赴上海。 1930年11月,聂耳在上海加入“反帝大同盟”。 1931年3月,任明月歌剧社小提琴手,师从普杜什卡接受严格的小提琴训练,还自修钢琴、和声学、作曲法等。 1932年4月,他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建立了与左翼文艺界的联系,进一步坚定了走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心。和田汉的友谊与合作,对聂耳的艺术成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32年8月前往北平,积极参与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的演出活动和组织建设,并师从外籍教师托诺夫继续学习小提琴。11月重返上海。聂耳回上海不久即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他以炽烈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多方面的工作,积极从事创作和评论活动。同时还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随后又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1934年4月,聂耳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与任光共同主持音乐部,组织录制了一些进步歌曲唱片。 1935年1月,他转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任音乐部主任。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他决定出国拟经日本前往苏联学习。他于4月18日抵东京。在日本,聂耳考察了日本音乐、戏剧、电影等方面的动态,向日本文艺界介绍了中国音乐的新发展,并加紧学习外语和音乐。7月17日,在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3岁。 聂耳一生共创作有37首歌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从事多方面活动的同时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 词作者 田汉(1898.3.12-1968.12.10) 湖南长沙人,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出版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被选为校长,此时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办艺术鱼龙会,会上演出他的剧作《名优之死》获得成功。同年冬成立南国社及南园艺术学院,1928至1929年率南国

国歌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结合作品,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结合练习指挥,感受体验节奏特点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并运用较有力度的声音来演唱《国歌》,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难点:掌握“三连音”和“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三、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春,田汉词,聂耳曲,原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曲是G大调,2/4拍,一段体,乐曲弱起进

入,音乐中用了一些三连音同时乐曲上还有一些表情记号,在演唱中要注意,才能表现歌曲的内涵,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升国旗的录像) 这首号召性很强、激荡人心的歌,从新中国诞生的第一天起,他的雄壮、激昂、高亢明亮的旋律,曾无数次伴随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在祖国东西南北中的上空激荡,在各个边境的上空激荡,在我们学校的上空激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民的心中激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国歌: 1、作品简介 2、词曲作者简介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更重要的是要唱好这首歌,用我们的歌声把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唱出来。(二)歌曲学唱: 1、欣赏男女声齐唱的《国歌》(边听边看乐谱) 2、节奏训练: A、三连音:把一拍平均分成三等份 3 ×××=×(学生跟着老师念三连音节奏)B、附点音符: x .x C、休止符: 0 X ①学生在乐谱中找出带有上面节奏的小节。 ②学生划拍自由试读节奏。 ③全体随教师边划拍边读节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