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学案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学案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学案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学案

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学案

姓名:学号:完成时间:

一.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引入、转化

1.引入卤原子的方法

2.引入—OH的方法

3.引入醛基、羧基的方法

4.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

5.官能团的转化

(1)官能团种类的变化

(2)官能团数目的变化

例1:由CH3CH2OH HOCH2CH2OH

(3)官能团位置的变化

例2:由CH3CH2CH2Br CH3CHBrCH3

6.官能团的保护

例3:以BrCH2-CH=CH-CH2Br为原料合成药物CH3OOC-CH=CH-COOCH3的路线为:

A、B两步能否颠倒?设计

B、D两步的目的是什么?

例4:工业上以甲苯为原料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一种常用的化妆品防霉剂),其生产流程如下:

设计1、2两步的目的是什么?

二.逆合成分析法

1.正合成分析法

例5:已知:

试写出下图中A →F 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例6:化合物A 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 在某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 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试写出:

(1) 化合物A 、B 、C 的结构简式: 、 、 。

(2) 化学方程式:A →D ,A →E 。

(3) 反应类型:A →D ,A →E 。 练习:(2013?天津)已知:

水杨酸酯E 为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E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R-C=O R'+HCN R'R-C-CN OH RCN H +

RCOOH HBr A NaOH H O B [O]C HCN D H 2O H +E ?¨H 2SO 4F C 14H 20O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元醇A 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则A 的分子式为 ;结构分析显示A 只有一个甲基,A 的名称为 。

(2)B 能与新制的Cu (OH )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 有 种结构;若一次取样,检验C 中所含官能团,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写出所用试剂: 。

(4)第③步的反应类型为 ;D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水杨酸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 .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 .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包括水杨酸具有的官能团.

(6)第④步的反应条件为 ;写出E 的结构简式: 。

2.逆合成分析法

例7:以CH 3CH 2Cl 为原料合成乙二酸乙二酯,其他无机原料自选,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例8:已知下列两个有机反应:RCl +NaCN →RCN +NaCl

RCN +2H 2O +HCl →RCOOH +NH 4Cl

现以乙烯为唯一有机原料(无机试剂及催化剂可任选),经过多步化学反应,合成二丙酸乙二酯。设计正确的合成路线。

例9:选择适宜的合成路线:

例10:已知: 以丙烯、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

CH 3C=CH

2CH 2=C-COOH

CH 2=CH-CH=CH 2+CH 2=CH 2Cl CH 2CH=CH 2 500Cl 2CH 3CH=CH 2COOH CH 3

例11:由2-甲基-1丙烯、甲醇等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写出有机合成设计思路。

例12:以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CH 3CH 2CH 2CH 2OH )。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生成的3-羟基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

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写出反应条件)。

例13:J 是一种合成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图: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③ ,反应⑥ 。

(2)写出结构简式:A ,F 。

(3)写出反应条件:反应④ ,反应⑧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5)E 属于链状酯类的同分异构体除了:CH 2=CHCOOCH 3、HCOOCH =CHCH 3、CH 3COOCH =CH 2外,还有 , 。

(6)1mol I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最多 mol 。

H R —CH 2CH —CHO → R —2C CHO RCH 2CH = C —CHO R R (I ) (II ) (III )

△ -H 2O

练习1:(2011?海南)PC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合成PCT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C的化学名称为;(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

(4)D的同分异构体中为单取代芳香化合物的有(写结构简式)(5)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写结构简式).

练习2:(2013?北京)可降解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羧酸a的电离方程是。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

(4)化合物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中,D的结构简式是。

(5)E→F中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6)F的结构简式是。

(7)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是。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配套备课资源】第一章1.1.3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一、基础过关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f ′(x 0)不存在,则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就没有切线 B .若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有切线,则f ′(x 0)必存在 C .若f ′(x 0)不存在,则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 D .若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没有切线,则f ′(x 0)有可能存在 2. 已知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A )与f ′(x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f ′(x A )>f ′(x B ) B .f ′(x A )

第五课春的消息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第五课春的消息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荣成市实验小学 二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5、春的消息 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并讲述自己还捕捉到了哪些春天的消息,与大家一起交流。 3、让学生感受到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用有意义的行动充实整个春天。 教学 方法 设 计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根据诗歌特点和儿童情感的特点,采用“走进春天——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回味春天——再找春天——写写春天”的教学思路。首先以“寻春启示”为导入,激起寻找春天的兴趣。接着在不断的品读中感悟春天的美丽。再阅读课外春的文章,使得对春天的感知更加丰富。在课后拓展中,让学生给春的朋友回信的形式,去当一当小收藏家,小作家,小歌手,小画家,让课堂无限延伸,让孩子们在课后还能去寻找春的消息。 这首诗歌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 象,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让自然界的一 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表达了作者对春 全诗共六个小节,描写了孩子们从殷切地盼望了“ 中寻找、感受春的消息,直至尽情地嬉戏、玩耍,将喜 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第二小节总写换了春装的孩子们欢笑着投入大自然 第三小节至第六节诗歌为我们“推”出四幅戏春图 是珍惜;问候开放的雏菊,是欣喜,更是朋友般的亲密 明丽的太阳、搔痒面颊的嫩草……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息之中。 诗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欢笑,于是,读诗的孩子 有了大自然般博大的情怀,浓浓的爱意,从而更加热爱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处理设计

201x-202x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2、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2)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研讨探究: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又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2(参考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2(参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2(参 考文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4)积累有关谚语。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说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2、教学难点: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不知道“云”字的繁体?请一个同学来写好吗?学生写“云”字的繁体“雲”。很好!我们能不能从这个字看出点什么呢?(有“雨”字。和天气有关。我觉得天上有云时,可能快要下雨了吧?)我们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云和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看云识天气》,看看云与天气有什么样关系。(播放视频: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篇 1 ○教学目标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②理清文章的思路。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天气的科学小品文。在讲课之前,先让老师来讲个故事: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多媒体显示:小鸡叫不停不久雨淋淋小燕钻天蛇过道不久大雨就来到蚂蚁搬家山戴帽必定大雨到蚂蚁搬家蛤螟叫燕儿低飞大雨到突出显出:同时,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二、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 1、整体感知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2、找出课文中心句。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识天气可以看云。二(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1、观察云的形态来判定天气 2、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三(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讨论:这一课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中心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三、云是天气的“招牌”,那么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可以看云来预测天气了。好,同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说课内容: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 2、理解本文的说明思路及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语: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识别天气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飘浮的云彩。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课文中心句。 中心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一)(1)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识天气可以看云。 (二)(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学生自由诵读,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词 是什么? (2)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标出说明角度变化的语句。 (3)文中第2段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一句是揭示云的形态和天气关系,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说明了什么?后面的三个语段与它有什么关系? (4)相形课文主体部分对云和天气关系的具体细致的介绍,第1段的概述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特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试具体分析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招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准确而形象地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 (2)第6段的中心句“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标示说明角度的变化。 文章从云的形态、云的光彩两个方面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 (3)“往往”“常常”这两个词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纲”。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云层分为“卷层云”“高层云”

17看云识天气学案及练习题

17 看云识天气学案及练习题 学习目标 1. 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思路。 2. 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观看自然的爱好和留心自然现象的适应。 一、研讨交流 1.按照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预 zh d o )纱 )波 崩t a( )漫 月晕( )形 2.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白的陵纱。( ) ( 2)因此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讲法。 ( 3)这时卷层云差不多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 4)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3.指出下列各句的讲明方法。 ①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的绫纱。( ) ② 人们常讲:“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讲,虹在东方,有雷无雨; 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 4.分类讲明。 《看云识天气》一文提到了卷云、卷积云、积雨云、高积云、积云、 高层云、卷层云、雨层云等八种云。请写出晴朗天气和阴雨雪天气遇到的 分不是哪几种云?各有什么特点? 点 zhu 1( 峰峦( 弥( 一霎( 匀称( 弧( 有时像一块洁 有时像一块洁白

(1) 晴朗的天 种类: (2) 阴雨雪天 种类: 5.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看起来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C. 天空慢慢显现一层薄云,看起来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D. 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看起来都藏了起来。 6.阅读课文 2-6 自然段,完成下列咨询题: (1)划分这部分的结构层次。 ( 2)请选择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介绍。 提示:① 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 ② 让不人明白你将会带来 如何样的天气 示例: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不看我身子专门单薄,可我最轻巧,站得也最高, 阳光能够透过我照到地面。我专门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伙儿带来晴朗的 天气。 7.请写出有关天气的谚语。 二、阅读明白得( 30 分) 阅读下 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 天上的云,真是姿势万千,变化无常□ ②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 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 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 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口 ③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专门漂亮,有时又把 特点: 特点:

《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集体备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识记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加深对看云识天气知识的了解。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 分析法、表格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板书课题) 二、玩味文题 板书课题之后,问: 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明确: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明确: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三、解读课文 1.速读课文。 要求:思考——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抓住关键句来回答,即第1段最后一句。 2.通读全文。 要求: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3.精读课文。 (1)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①这一段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总分总。 ②如何分层? 明确: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③第1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明确: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2)阅读第二部分。 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 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 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课文类型:讲读课 教法设计: 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列图表,明确文章结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三、讨论全文结构。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层次及语言特色。(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朗读首句提问什么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朗读指出修辞手法? 4.这一节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三年级美术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三年级美术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设计应用 课题 校徽设计 课时 2课时 执笔人 教学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色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方法设计 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启发导入 抢答游戏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希望小学校徽设计征稿启事》 设计闯关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校徽的构思和设计 (-)课前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搜集关于学校历史和特色的资料、各种小学。校徽图片、彩色绘图颜料 <-)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新课标第一网 读一读,看一看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标志设计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同时,启发学

生对标志设计有初步的了解。 2、发展阶段 1)、教师让学生根据上面例举出的标志,谈一谈,一个完整的标志由哪些要素组成?(图形、色彩、文字) 2)、教师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标志,既能体现图形、色彩、文字三要素又构图合理、造型美观的标志图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抢答游戏:在老师的描述中,学生抢答教师描述的是什么一一它基本是一个圆形:由红色和金色组成; 外环是由麦穗和齿轮组成的;中上方有一大四小五颗星星;下而是庄严的天安门……学生:国徽 2、向学生阐述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引申出标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出示多幅标志,学生辨认。如2008年奥运会标志、绿色食品标志、交通标志。学校标志一一校徽。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实验小学校徽设计征稿启事》,解释实验小学是由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捐助而建立起来的学校,它而向社会发出征稿启事,征集校徽设计。现在老师设计了三个智慧难关,同学们闯过去就可以为这所学校设计校徽,把你们的爱心传递给远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初一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

初一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Lesson plan of watching clouds and recognizing weather

初一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 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 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 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 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四、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学案2 新人教版.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学案2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理清本文的结构,体会本文层次清楚、有纲有目的结构特点。 3.学习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知识链接】 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⑵空间顺序;⑶、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3、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式递进式。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查工具书): 峰峦( ..lu..á.n.)点缀.(zhuì)一霎.间(shà)匀称.(chèn )预兆.(zhào ) 轻盈.(yíng )崩塌. ( tā ) 弥.漫(mí)谚.语(yàn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峰峦:又小又尖的山或连着的山 轻盈:轻巧优美 预兆:事情发生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弥漫:布满。 征兆:预感到的或即将出现的迹象。 【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主要介绍了云的形态、色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揭示了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看云识天气的方法。 2. 根据文章内容,列出云及光彩的种类、特征和他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晴天云简表 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 卷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 卷积云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无雨雪 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 000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 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 000米左右较薄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 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 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 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 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 云的光彩简表

完整版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 2015高中化学人教版

电化学基础第四章原电池第一节了解2.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目标要求 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利用氧化还原反半反应、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3. 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1原电池定义:.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2实质:3简单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内进行,以适当方式连接起来,获得电流。以铜锌原电池为例:+2进入溶液,Zn形成即Zn被氧化,锌原子失电子,1.在ZnSO溶液中,锌片逐渐溶解,4从锌片上释放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2从铜片上得电子,还原成为金属铜并沉积在铜片上。CuSO溶液中,Cu4+-2;-2e===Zn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 ===Cu。+2e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总反应式为Zn+CuCu===Zn 闭合回路的构成:2.外电路:电子从负极到正极,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溶液。溶液,阳离子移向CuSO内电路: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ZnSO44盐桥 3.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当其存在时,随着反应的进行,Zn棒中的Zn+++222获得电子ZnCu过多,带正电荷。原子失去电子成为ZnZnSO进入溶液中,使溶液中4+-22过多,溶液带负电荷。当溶液不能保持电中性时,将阻过少,SO沉积为Cu,溶液中Cu4-止放电作用的继续进行。盐桥的存在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中Cl向ZnSO溶液迁移,4+K向CuSO溶液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可以继续进行。4 知识点一原电池 )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1. B 答案 解析A、D项中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不发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B项符合原电2,2H+

最新整理三年级语文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最新整理三年级语文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程序设计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2、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②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标本复原、动画展示)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对词语的理解。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注意引导关键词: “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1、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3、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4、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做好知识储备。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20、看云识天气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课文以云的变化为线索,以怎样看云识天气为重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如果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很容易上成地理课,因此应该以学习文章的阅读规律为重点,把握这一类文章的特点。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能力目标:培养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比喻的作用。 学习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的天气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二、朗读,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三、研读,理清层次 1、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教师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2、学生发言 3、重点研讨 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

12、《看云识天气》学案

12、《看云识天气》学案 《看云识天气》学案班级姓名 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速读课文,能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学习重难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资料准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食物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一知识。 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一看标题;二看首尾总结句;三看反复出现的词句。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作引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等。 语言特点一一准确、严密、简明、科学。 常见结构方式:总一分一总;总一分;分一总。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预zh co __________ ②轻y ing ___________ ③l ing _________

纱 ④l in _________ 波⑤崩t a ___________ ⑥点zhu i ___________ .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峰峦②弥漫③月晕 ④霎间⑤匀称⑥弧形 释义: 峰峦:一霎间: 预兆:轻盈: 弥漫:征兆: 出示目标 活动设计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 理清思路: 部分。 第二部分。 第1层:写和天气的关系。 第2层:写和天气的关系。 第三部分。 课堂检测 《看云识天气》,作者___________ ,是一篇__________ ,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及不同

的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运用 了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 阅读段,回答下面问题。 理解填空。①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 “ _______ ”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 “ _______ ”来说明的。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的 意思是__________ 。这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 本文的中心句是。 本段运用了、和修辞手法。 本段文字在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方法?课后练习完成练习册“基础演练”题。 【课后反思】 X||B|1.c|o| 第二课时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掌握并学 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 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预习检测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 本文介绍了哪两种方法的看云识天气? 你记住了哪些云的名称?其中哪些云象征晴天,哪些云 象征阴雨?你还记住了哪些光彩现象的名称?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案

宣城市阳光中学教师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李玲玲学科:语文授课地点:七(8)班 课题:《看云识天气》时间:2013.10.20第四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的有益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分析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不想学会看云识天气呀?那么同学们快打开书,自由朗读,注意把字的音读准,同时注意下面问题(出示课件),。 听后回答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云与天气的关系? 2、文中介绍了几种云?几种云上的光彩? 3、看云识天气有什么意义?有何方法?有什么注意事项? 4、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为什么?并作分析 听后回答 三、分析学习云的形状 学生介绍,老师逐个指导。 1、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2、开始识图 下面是各种不同的云图,根据我们刚学过的知识,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云,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进行识图 四、分析语言

1、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它除了讲知识之外,也不人乏生动的描写语句,你们到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非常生动,非常的精彩,找出来读读,看看表达效果。 2、本文除了比喻之外,在介绍云的特征和光彩时,还引用了谚语,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谚语: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东虹轰隆西隆雨” 同学们,你们读过这些谚语之后,有什么感觉: 五、课外延伸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并留意身边的天气现象,写一处观察日记,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上。 板书设计 22、看云识天气 总云招牌天气 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分形态 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光彩晕、华、虹和霞。 总意义及局限 .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 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理解本文“总说一一分说一一总说”的结构形式。 【教学设想】 2、第二部分,一层层具体说明云的形态、光彩变化同 天气变化的关系,应为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列表,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放映有关云的彩色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 3、预习要求: ⑴认真看“阅读提示”,把握本文学习的两个重点。 ⑵掌握课文注释中的字、词语。 ⑶朗读课文,注明段的序号。 【教学和步骤】 、解题 问:从课题看,本文说明的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 阴晴风雨。 二、朗读课文

、正音、正率和解词

峦山霎盈缕晕朦胧连绵不断解释词语:姿态万千点缀一霎间预兆轻盈弥漫四、统观全文,了解结构提示:联系前面课文,《苏州园林》是“先总说后分说 的结构;《我国的气候》是“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思考这一课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本文是“总说一一分说一一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课文段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总——分——总”的结构。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 省略号后,“有时” “有时”“刚才” “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看云识天气”,弓I出全文的中心。 问:从段,看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你可以举哪些 例? 学生先自读,再发言,归纳。 1、为了具体写“姿态万千”,用了八个比喻。结合课 后练习二,说明这些描写准确而生动,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 为了具体写“变化无常”。作者用“有时……美丽”,有时……阴森”,阳光灿烂,一霎间……大雨 倾盆?进行对比。 例:各种云运动时有不同的特征,有的“飘”在空中, 有的整齐地“排列”着,有的“来来去去”,有的满满地“盖” 住了天空;写天气变化用“点缀”、“笼罩”邙日光灿烂”“乌云密布” “大雨倾盆”;用“招牌”作比, 五、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问:第2段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 用? 学生发言,归纳。 “薄云” “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 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 关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第3. 4、5、6段。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教师版)

17.《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及文章的思路。 3.运用比喻的妙处以及相关说明方法的学习。 4.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教学难点: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整体感知,疏通文脉。 二自学指导 1.让学生听课文范读后,(点击课件第2张)并思考如下问题: (1)、文中第一自然段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如何理解(2)、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3)、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吗? (4)、用方框“□”框出依次介绍的那些云和光彩的名称(即对云和光彩的分类),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效果,引导学生更正 1.重点字词:(见课件第3张) 2.更正自学思考题: (1)文中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基本经验:第二自然段。 (3)2-6自然段。(2、3、4、5是从形态,6是从光彩。) (4)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晴天) 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阴雨天) 光彩:日晕、月晕、日华、月华 根据完成自学指导学生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理清说明顺序:(总——分——总)见课件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当堂训练 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1、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 2、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