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行业基础知识要点说明

纺织行业基础知识要点说明

纺织行业基础知识要点说明
纺织行业基础知识要点说明

纺织纤维基础知识

一、纤维

1、棉纤维

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部有中空管,按生长地区的不同分为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其中海岛棉又称长绒棉,品质最佳,国产长绒棉中以长绒棉最著名。是家用纺织品的主要原料

棉纤维的分类:

* 细绒棉:又叫陆地棉。世界上95%以上种植的都是细绒棉,我国大量种植的也是细绒棉。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1mm之间。

* 长绒棉:也叫埃及棉,又叫海岛棉,棉花又白又细又长,光泽又好,是最优棉。一般用于高档织物。埃及长绒棉和普通棉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比普通棉更细更长,其纤维长度一般都大于33mm,可达60-70mm;比细绒棉更柔软,更滑爽;能纺棉的支数更高。光泽度

好。

②、棉纤维特征

棉纤维的色泽通常为白色或乳白色、淡黄色,光泽度差。比较耐碱性,抗无机酸能力较弱,耐热。横截面为腰形状,有很大的空腔。棉纤维是纤维素纤维,纤维上富含油脂。

③、棉纤维优点

棉吸湿性和透气性好、隔热性好、穿着舒适、坚实耐用、保暖性好、表面光洁、不起静电、易洗涤、手感柔软

棉纤维优点:

* 吸湿性: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 保湿性:由于棉纤维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热传导系数极低,又因棉纤维本身具有多孔性,弹性高优点,纤维之间能积存大量空气,所以,纯棉纤维纺织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性,使用纯棉织品使人感觉到温暖

* 耐热性:纯棉织品耐热能良好,在摄氏110℃以下时,只会引起织物上水分蒸发,不会损伤纤维,所以纯棉织物在常温下使用、洗涤、印染等对织品都无影响。

* 耐碱性: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棉纤维在碱溶液中,纤维不发生破坏现象,该性能有利于使用后对污染的洗涤,消毒除杂质.

* 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

④、棉纤维缺点:

缩水、易皱、湿度过大易发霉、虫蛀、耐碱不耐酸、色牢度低、弹性差

2.麻纤维

①、优点:吸湿性好、易洗涤、耐磨、强度较大、透气性好、穿着凉爽、不易霉

变、无静电、耐水浸浊。

②、缺点:弹性差,不经过特殊处理,手感硬,无垂感、染色差。

3.蚕丝:

蚕丝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其蛋白质和人体皮肤的化学成份组成相近,与皮肤接触时柔软舒适,无异物感。蚕丝光滑柔软,富有光泽,穿着舒适,夏季凉爽,冬季暖和的性能被称为纤维皇后。耐酸性小于羊毛,耐碱性稍强于羊毛,耐光性差。

、优点:吸湿性、耐水性强、易干、光滑、细腻、光泽度好、悬垂性好、舒适凉爽、耐热性较强手感好,细软轻薄

②、缺点:耐酸不耐碱、易皱、易起静电、怕强光照射、透水性差、抱合力差

4.毛纤维

毛纤维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常用的为绵羊毛。由于羊的品种、产地和羊毛生长部位等的不同,品质有很大差异。澳大利亚、前联、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和中国都是世界上产毛大国。其中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毛是世界上品质最为优良的,也是产毛量最高的羊种。、

、、等地是我国羊毛的主要产区。

①、性能特征:

羊毛的天然色泽从奶油色到棕色,偶尔也有灰色、黑色。羊毛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湿功能。羊毛耐酸不耐碱对氧化剂也很敏感。

②、优点:保暖、透气性强、有弹性、吸湿性好、光洁、手感柔软、

挺括,舒适,质感强。

③、缺点:耐酸不耐碱、易虫蛀、易起静电、不能水洗、强力较弱、

耐热性较差。

5.涤纶纤维

涤纶纤维是化学纤维中的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再聚合的产物,料易得,性能优良,是应用广泛的纺织原料。

①、优点:涤纶纤维织品的保形性良好,撕破强力高,耐磨、光泽度好、表面光滑,并且不易缩水。

②、缺点:其织品吸湿性、透气性均不比纯棉纤维织品,因而很少用涤纶纤维制作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而是多将其作为填充物。

6.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是粘纤的全称。

以棉为原料制成了纤维素黄酸钠溶液,由于这种溶液的粘度很大,因而命名为“粘胶”。粘胶遇酸后,纤维素会重新析出。1893年发展成为一种制造纤维素纤维的方法,这种纤维就叫做“粘胶纤维”。粘纤又分为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

①、粘胶纤维特点:

* 粘胶纤维出于棉而优于棉

粘纤耐日光、抗虫蛀、耐热、耐化学药品、耐霉菌,在主要纺织纤维中,它的优

良性能最全面。因此,粘纤具有“棉的本质,丝的品质”,是地道的生态纤维。它源于天然而优于天然。

* 粘纤纤维最符合人体皮肤含湿率的生理需求

粘纤的回潮率最符合人体皮肤含湿的要求。天热时透气、吸汗;天冷时能保湿,不产生静电,柔软舒适,特别符合人体皮肤生理需求。因此,被大量用于衣、睡衣、T恤、衬衣,也用于旗袍、唐装等的制作。

小资料:有专家称人体皮肤表层水份在12-15%时,皮肤就很光滑、有弹性,一旦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随后粗燥,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皱纹。

各种纤维的回潮率:

涤纶:0.4—0.5%;棉:8—9%;蚕丝:9—11%;粘胶:12—14%

* 粘纤的抗静电性能优异

小资料:冬天空气干燥时,人体皮肤和面料间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危害,持久的静电可使血液中的碱性升高,血清中的含钙量减少,对老人、小孩、孕妇都有直接的伤害。同时,静电在人体的堆积会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燥、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要消除静电,最重要的一条是让皮肤接触电阻值高的物品,从纤维电阻值来看,粘胶纤维、棉、羊毛的电阻值都非常好,远高于涂纶等合成纤维。

* 粘纤纤维有非常独特的滑爽感觉

* 粘纤的染色性能是12种主要纺织纤维中最优良的

小资料:在放大500倍以上的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发现,粘纤的表面有许多不规则沟漕,这些结构有助于印染时吸收染料和固色,因而,相比之下,粘纤布料印染时更容易达到艳丽的效果,而且色牢度高。

②、粘胶产品的特点简要:

在12种主要纺织纤维中,粘纤产品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

求,除此之外它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性好、抗静电、色彩亮丽,绿色环保等优良特性。它有棉的本质,丝的品质,它源于天然,优于天然。

二、成品布

1、提花:利用制造过程中的经纬纱的交织方式的不同组合产生的图形即提花。* 小提花:为所织出的花型中有90度直角,并具有一个规则性,如格子、条形、方块等。

* 大提花:为所织出的花型为不规则图形。

此两种在织造的难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大提花的成本高于小提花。

* 素色提花:是指在提花之后再进行染色过程,此类面料的色彩单一,图案不明显。

* 色织提花:是指在织造之前就已经把纱线染成不同的色彩再进行提花。此类面料不仅提花效果显著而且色彩丰富柔和,是提花中的高档产品。

2、交织布:经纱与纬纱的纱线的成份不同。(如:丝棉交织布)

织物的规格表示方法:包括成分、纱支、密度、幅宽、组织。

如:100%棉60S 173*124 105”2/1斜纹。

3、染色:是将纺织纤维或其制品染上均一颜色的加工过程。

4、印花:将一种或多种染料印在布上,实际也称局部染色。

按染料:涂料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

按设备:丝网印花辊筒印花轧花印花平网印花圆网印花

涂料印染:(物理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但易掉色、手感硬。不容性颜料借助于粘合剂,将颜料用机械设备固定于织物表面。

活性印染:(化学方法)工艺流程复杂,是通过一定温度使分子扩散到所印染布料中,它受温度、时间限制,但色牢度高,稳定,不会褪色。是使用反应性基因的染料固着织物,经102-104度高温汽蒸后,水洗去浮色还原。

转移印染:化学方法把颜料或染料印刷在纸、橡胶或其它载体上,然后移印到

待印的商品上称转移印花;

转移印花图案特点:具有花型、逼真、花纹细致、层次清晰、立体感强;转移印花的环保性: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干法加工,不需水洗、蒸化、烘干等工序,因此无废气和废水排出;

转移印染的特点:耐光晒,耐水洗,环保,无污染,色彩丰富;

平网印花:印花模具是固定在方形架上并具有镂空花纹的涤纶或锦纶筛网(花版)。花版上花纹处可以透过色浆,无花纹处则以高分子膜层封闭网眼。

间歇式工艺: 类似于盖章,因此速度较慢,成本较圆网高。但成品花回更大[ 最大能达到240*240 ]因为印花时坯布机器都处于静止状态,因而对花精度高、花纹细腻,色彩鲜艳;花型: 高贵、雍容;

面料: 60支纱,精梳纯棉贡缎;

款式: 新颖、独特,欧化大气;

圆网印花:印花模具是具有镂空花纹的圆筒状镍皮筛网,按一定顺序安装在循环运行的橡胶导带上方,并能与导带同步转动;采用连续式作业,生产速度最快。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印花方式;不受布幅长度限制

6、织物的缩水率

定义:缩水率即织物在洗涤浸水后织物收缩的百分率,称缩水率。

①织物的原材料不同,缩水率不同。一般来说,吸湿性大的纤维,浸水后纤维膨胀,直径增大,长度缩短,缩水率就大。如有的粘胶纤维吸水率高达13%,而合成纤维织物吸湿性差,其缩水率就小。

②织物的密度不同,缩水率也不同。如经纬向密度相近,其经纬向缩水率也接近。经密度大的织品,经向缩水就大,反之,纬密大于经密的织品,纬向缩水也

就大。

③织物纱支粗细不同,缩水率也不同。纱支粗的布缩水率就大,纱支细的织物缩水率就小。

④织物生产工艺不同,缩水率也不同。一般来说,织物在织造和染整过程中,纤维要拉伸多次,加工时间长,施加力较大的织物缩水率就大,反之就小。7、织物优、良的简易识别

织物的手感是人们用来鉴别织物的品质质量的一项重要容。具体地说,

用手触摸织物的感觉在心理上的反应,由于织物的品种不同,质量高低也各

有差异,织物的手感效果,也就有较大区别。

8、织物优、良的简易识别手感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织物身骨是否挺括和松弛;

②织物表面的光滑与粗糙;

③织物的柔软与坚硬;

④织物的薄与厚;

⑤织物的冷与暖;

⑥织物对皮肤有刺激与无刺少激的感觉(手抚摸着真丝纺品有凉的感觉;纯毛织物有暖的感觉;手感细而平滑的棉织品多由高支纱织制成;手感粗糙的多为低支纱的织品)。

9、常见名词解释:

* 高支:纱支代表纱线的粗细,高支是指单根纱的粗细程度大于或等于40s。

* 高密:指单位平方英寸经纱与纬纱之和大于或等于200根。

* 精梳:指除去纱线杂质的工艺过程(除去布料16mm以下的绒毛)

★精梳和普梳:

精梳棉纱:在纺纱工序的梳棉和并条工序中加入条卷、并卷、精梳三道工序,通过对棉卷反复并合牵伸、梳去16mm以下的短绒改善纱条的平均匀度而纺成的纱称精梳纱。

普通棉纱:相反,省去上述工序而纺成的纱称普梳纱。

通过精梳工艺纺的纱,纱条中纤维平行顺直,条干均匀、光洁、纱支高,品质好。精梳纱所制成面料,有布面光洁、条感好的明显特点。

精梳:总的29mm以上条梗很均匀,光洁平滑。

普梳:条梗大一点、小一点不均匀(细的细,粗的粗),有疵点。

* 丝光处理:又称碱处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浓度的碱溶液中进行浸泡的过程。它可以使布料保持永久光泽,并可以增加布料的垂感,防

止起球。(棉织品一般情况下耐碱不耐酸)

* 轧光处理:是使织物经过物理变化,它可以使织物保持一次性光泽,当多次洗涤后便不在使织物保持光泽。

* 无纺布:不经传统纺织工艺,而由纤维铺网加工处理而形成的薄片纺织,

纺织基础知识全集

纺织基础知识大全 常用概念: 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 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4、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6、色织——日本称做“先染织物”,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经过染色,然后使用色纱进行织布的工艺方法,这种面料称为“色织布”,生产色织布的工厂一般称为染织厂,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衬衫面料都是色织布; 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

(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2、选择换算公式: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 (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 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 (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2007-06-10 22:16:11) 转载▼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 我们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与家长、老师、同学谈话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用口尝,用鼻闻,用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二)信息处理 我们随时在接受(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例如老师读:“wo shi ge wen ming de xiao xue sheng ”,同学们通过耳朵,输入这些声音信息,从大脑的记忆中,知道这是“我是个文明的小学生”九个字,把这九个字写(输出)在纸上。这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三)电脑是信息处理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种重要资源。 轧钢机、缝纫机等是加工物质材料的机器; 蒸汽机、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机器; 电脑是处理信息的机器。 我们给电脑输入各种数据,经过电脑的处理,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亚克(ENIAC),学名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由18000多支电子管组成,重达30多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运算速度是每秒3千次。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小巧,运算速度却比埃尼亚克快了成千上万倍。 电子计算机有很多种,根据它的外观,可以分成微型机、便携式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等;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一般用来处理一种数据;超级市场用的收款机,记考勤用的打卡机,以及比较流行的游戏机、学习机等都属于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只能做一件或几件工作,而办公和家庭用的计算机基本都属于通用计算机。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是多媒体通用计算机,它除了具备普通计算机具有的文字处理、数据计算等功能外,还能够听音乐、看影碟、玩游戏和漫游网络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五)电脑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软件是计算机工作时需要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存储设备等组成。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很重要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 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 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 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 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 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 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 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 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 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 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 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 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 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 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 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 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 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 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 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 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 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 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 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 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 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 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 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 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 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 查范围。调查项目和调查 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 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 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 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 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 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

纺织基础知识大全献给纺织新手

纺织基础知识大全献给 纺织新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定长制计算公式: (1)、旦尼尔(D):D=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2)、特克斯(号数)[tex(H)]:tex=g/L*1000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3)、分特克斯(dtex):dtex=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2、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S=L/(G*84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二、纺织单位选择换算公式: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 (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K值:纯棉纱K=583.1纯化纤K=590.5涤棉纱 K=587.6棉粘纱(75:25)K=584.8维棉纱(50:50)K=587.0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dtex=10K/SK值:纯棉纱K=583.1纯化纤K=590.5涤棉纱K=587.6棉粘纱(75:25)K=584.8维棉纱(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 (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201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教程

目录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纲 (1)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2)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 (19)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 (23)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3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纲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戎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公共基础的考试方式为笔试,与C语言(V isualBASIC、V isual FoxPro、Java、Access、Visual C++)的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 公共基础部分占全卷的30分。公共基础知识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一、内容要点 (一)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即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且是明确的,没有二义性,同时该规则将在有限次运算后可终止。 1)算法的基本特征 (1)可行性 由于算法的设计是为了在某一个特定的计算工具上解决某一个实际的问题而设计的,因此,它总是受到计算工具的限制,使执行产生偏差。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管理学基础》试卷(A)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A) 一、单选题 1.对大多数企业主管来说,最令他们困扰的不是如何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而是如何找到、训练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对高技术企业尤其如此。请你为这些主管在下几项中找出最佳的一种方法。(C) A.提供诱人的薪水和福利 B.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C.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D.提供自由工作的便利 2.实施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C): A.有临时观念,且双重领导 B.最高领导者一旦退休,后继无人 C.可能发生内耗,难以协调 D.多头领导,削弱统一指挥 3.某企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出现了以下四种分歧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比较正确(D): A.劳动定额主要是为了考核用的,所以应选择最先进的标准。 B.为使绝大多数员工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应该选择最低的定额标准。 C.考虑到员工操作水平的差异性,定额标准宜取最先进与最低标准的平均值。 D.定额标准的确定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并考虑有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4.决策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但人们对起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较为完整?(C) A.出主意 B.拿主意 C.即出主意又拿主意 D.评价各种主意 5.不少人分不清管理和领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其实,领导是[C] A.对下属进行授权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B.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C.通过沟通,影响组织成员,使他们追随其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D.通过行政性职权的运用,指挥组织成员按既定行动方案去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6.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D)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7.某高科技公司一段时间来人员流失日益严重,一年中包括公司若干名技术骨干在内的近三分之一的员工相继跳槽。总经理开会讨论对策,与会管理人员提出以下方案,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C) A.实行员工内部持股,形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B.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员工待遇。 C.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针对员工主导需求采取措施。 D.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对违反合同者依法追究其责任。 8.下列几项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管理活动?(C) A.部队中的班长与战士谈心。 B.企业的主审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

纺织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纤维|纱线

纺织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纤维|纱线 一、纺织纤维 1、定义: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纺织布的纤维。 2、纺织纤维特点: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例如:棉花、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是理想的纺织纤维。 3、纺织纤维分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①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A 植物纤维如:棉花、麻、果实纤维。 B 动物纤维如:羊毛、免毛、蚕丝。 C 矿物纤维如:石棉。 ②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A 再生纤维如:黏胶纤维、醋酯纤维。 B 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晴纶、氨纶、维纶、丙纶等。 C 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 4、常见纺织纤维的纺织性能: ①羊毛:吸湿、弹性、服用性能均好,不耐虫蛀、适酸性和金属结合染料。 ②蚕丝:吸湿、透气、光泽和服用性能好,适用酸性及直接染料。 ③棉花:透气、吸湿、服用性能好、耐虫蛀、适直接还原偶氮、碱性媒介、硫化、活性染料。 ④黏胶纤维:吸湿性、透气性好、颜色鲜艳、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性质接近天然纤维,适用染料同棉花。 ⑤涤纶:织物、挺、爽、保形性好、耐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适用分散染料,重氮分散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 ⑥锦纶:耐磨性特别好、透气性差、适用酸性染料,散染料。

⑦晴纶:蓬松性好、有皮毛感、适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 二、纤维的鉴别 1、鉴别方法: ①鉴别的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以及红外光谱法等。在实际鉴别时,常常需要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和研究以后得出结果。 ②一般的鉴别步骤如下: A. 首先用燃烧法鉴别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B. 如果是天然纤维,则用显微镜观察法鉴别各类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如果是化学纤维,则结合纤维的熔点、比重、折射率、溶解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逐一区别出来。 C. 在鉴别混合纤维和混纺纱时,一般可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其中含有几种纤维,然后再用适当方法逐一鉴别。 D. 对于经过染色或整理的纤维,一般先要进行染色剥离或其它适当的预处理,才可能保证鉴别结果可靠。 2、常见纤维的燃烧性质: 纤维 近焰现象 在焰中 离焰以后 气味 灰烬 棉 近焰即燃 燃烧 续燃有余辉 烧纸味 灰烬极少柔软黑灰 毛 熔离火焰 熔并燃 难续燃自熄 烧毛味 易碎脆蓬松黑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第一章 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 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⑤改变现行的政策。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 答: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化技能。④诊断技能。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

的工作经验。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 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⑨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 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第三章 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战略管理可视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公理的基本特征: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纺织基本知识大全

纺织基本知识大全 1、棉:棉纤维是棉花种籽上覆盖的纤维,简称棉。除去棉籽的棉纤维被称为皮棉或原棉。 品种:根据纤维的粗细、长短和强度,原棉一般可分为长绒棉、细绒棉和粗绒棉三类。 结构:棉花纤维为一端开口的管状体,成熟干燥后瘪缩成空心带状。棉纤维壁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聚合度 很高的纤维素,干燥的成熟棉纤维中,纤维素的含量在95%以上,是自然界中纯度极高的纤维素资源。 性能:棉纤维一般较细且柔软,皮肤触感较舒适。它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一般情况下,棉纤维的湿强 大于干强。弹性较差,可对纤维素作防皱整理使之具有较好的保型性。棉纤维保暖性较好。高温 时,可塑性较好。棉纤维如长时间与日光接触,强力降低,纤维会发硬变脆:如遇氧化剂、漂白 粉或具有氧化性能的染料,纤维强力也会下降,并发脆变硬。 2、麻:麻纤维是人类最早做衣着的纺织原料。 品种:苎麻和亚麻 结构:苎麻纤维的化学成分中纤维素一般为65%~75%。脱胶后的纤维洁白而光泽又好的纤维,称精干麻。 在日本,又称苎麻织物为绢麻织物。亚麻的纤维素占70%~80%。 性能:麻织物手感硬挺,折皱回复性很差,耐磨差;耐热性差,耐水洗;吸湿放湿性好,透气性好染色性差。 3、毛 品种:棉羊毛---在纺织上羊毛的狭义常专指棉羊毛。山羊绒---又称开司米,是一种贵重的纺织原料。 结构:羊毛纤维属于蛋白质纤维,主要有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 性能:羊毛纤维的强力较差,但弹性较好,毛织品挺括、不易皱,可塑性强。羊毛纤维的保暖性优于其 它纤维,吸湿性和透气性都较好。耐酸性较好,耐碱能较差,日照时间不宜过长。但易虫蛀和霉变。 4、丝:丝纤维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长纤维。 品种: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等,以桑蚕质量最好。 结构:丝由丝素和丝胶组成。 性能:桑蚕丝---吸湿性、耐水性好,透水性、耐光性和耐热性差。柞蚕丝---染色性差,易产生水渍。 双宫丝---光泽差,面料厚重,别具风格。绢丝---以废丝、

2017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完整

2017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完整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经过对部分考生的调查以及对近年真题的总结分析,笔试部分经常考查的是算法复杂度、数据结构的概念、栈、二叉树的遍历、二分法查找,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 1.算法的概念、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定义 3.栈的定义及其运算、线性链表的存储方式 4.树与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完全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遍历 5.二分查找法 6.冒泡排序法 1.1 算法 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 考试链接: 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考核的几率为30% ,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了解算法中对数据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要素:

(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一个算法由两种基 本要素组成: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 法的控制结构。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 和操作有以下4类: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 和数据传输。 (2)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 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考点2 算法复杂度 考试链接: 考点2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70% ,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识记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 法所需要的计算 工作量。 同一个算法用不同的语言实现,或者用不同的编译 程序进行编译,或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效率均不 同。这表明使用绝对的时间单位衡量算法的效率是不合 适的。撇开这些与计算机硬件、软件有关的因素,可 以认为一个特定算法" 运行工作量" 的大小,只依赖 于问题的规模(通常用整数n表 示),它是问题规模的函数。即算法的工作量=f(n) 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 、RAM 、软盘、 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CPU (中央处理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文字.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象.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 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 管理学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

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 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 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 管理及其性质 1、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 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 系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 3)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理论;六西格玛理论;标杆超越法理论 * 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 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管理是一个过程;

纺织基础知识

纺织基础(化纤篇) 1.原料分析 2.织物组织以及常规织物介绍 3.规格计算以及上机工艺 4.原料用量计算以及坯布报价 一.机织物 机织物:经纬线按一定规律垂直交织而形成的织物 1.经向和纬向的区分,一般情况下: (1)细经粗纬 (2)经线密度﹥纬线密度 经线密度:单位长度的经线的根数,(根/cm,根/英寸,根/10cm) 纬线密度:单位长度的纬线的根数。 二.纺织原料 纺织原料:又称纺织纤维 纺织原料的特性:(1)具有一定的强力 (2)可伸长,可回弹,可弯曲 (3)可以染色 (4)环保 (一)涤纶(PET):聚酯纤维 1. 涤纶特性:挺括不皱,水洗可穿 2. 性质:(1)强力大,耐磨性好 (2)吸水性差,公定回潮率%,易产生静电,易起毛起球公定回潮率%:100g涤纶吸水0.4g 湿重-干重 回潮率=——————(备注:湿重-干重=水重) 干重 (3)耐酸不耐碱 减碱量:一定浓度的碱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可以破坏涤纶纤维表面,织物手感显得松软 (4)耐腐蚀性好 (5)耐光性好 (二)涤纶的纺丝形式 (长丝) FULL DRAW YARN 全拉伸丝 特性:单纤维平行排列光滑匀直 (低弹丝) DRAW TEXTURE YARN 拉伸变形丝 特性:低伸缩,蓬松状 大有光有光半光消光 —————————————﹥ 依次光泽越来越弱

市场上一般半光的多 大有光丝是丝加了发光剂,有光丝是指三角异形丝,半光是指丝的表面是圆形的,消光是指丝的表面的别破坏,粗糙,不反光的 网络丝(低弹网络丝) 网络丝分轻网,中网和重网 它们的划分依据是根据网络点的多少划分的 轻网 30~40个/M 中网 60~70个/M 重网 90~100个/M(重网是免浆丝的) 涤纶的特性:遇火收缩熔化,充分燃烧时,冒黑烟,有芳香味,充分燃烧后为黑色物体,易压碎成粉末。 75D/72F F为单纤维的根数 D表示丝线的粗细程度 D(旦尼尔):9000米的丝线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克数 D=9000×G(克)/L(米) dtex分特克斯 dtex =10000×G(克)/L(米) tex特克斯=1000×G(克)/L(米) D= dtex 预取向丝(未完全拉伸丝) 特性是:可拉伸,但不回弹 (不能单独做经纬线,须与其他丝进行复合) 捻度:T/CM 单位厘米丝线的回捻数一个捻回一个360度 捻度分左捻和右捻 区分方法为:两手各持一端右手向怀中旋转越来越紧的是左捻 如果是越来越松的是右捻 捻度的强弱区分: 弱捻 0~8T/CM 中捻 8~18T/CM 强捻 18T/CM以上的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1.栈按先进后出的原则组织数据,所以入栈最早的最后出栈,而队列是先进先出的线性 表。 2.循环队列有队头和队尾两个指针,但是循环队列仍是线性结构的线性表。 在循环队列中只需要对头指针与队尾两个指针来共同反映队列中元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3.当有序线性表为顺序存储时才能用二分法查找。可以证明的是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 表,在最坏的情况下二分法查找只需要比较log2n次,而顺序查找需要比较n次。 4.链式存储结构既可以针对线性结构也可以针对非线性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结点都由数据域与指针域两部分组成,增加了存储空间。 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5.数据流图中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数据流,即沿箭头方向传送数据的通道一般在旁边标 注数据流名。 程序流程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控制流。 6.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的工具有数据流图DFD图,数据字典DD,判定 树与判定表。 7.“对象”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标识唯一性,分类型,多态性,封装性,模块独立性好。 8.数据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其中最后一个阶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逻辑性强,物理性少,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最好,一直占据数据库领域的主导地位。 9.自然链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 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10.内存又称主存,是CPU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由半导体器件制成。内存的特点是存取 速率快。所以微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内存。 11.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 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的设计者通过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赋予计算机的操作功能。机器语言具有灵活,直接执行和速度快等特点。 12.1MB=1024KB=1024*1024B=220B 13.Internet的四层结构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4.有序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15.栈支持子程序调用。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的线性表。 16.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度为0的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 个。 例如:某二叉树有五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是5+1=6个。 17.冒泡排序与简单插入排序与简单选择排序法在最坏情况下均需要比较n(n-1)/2次,而堆 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是nlog2n,即在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最少的是堆排序。 18.软件按功能可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19.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并不涉及改正错误。 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有:错误定位,修改设计和代码,以排除错误进行回归测试,防止引进新的错误。程序调试通常称为Debug,即排错。 20.软件测试的基本准则有:所有测试都应追溯到需求,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 意性,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穷举测试不可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