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

基础训练

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飘拂(fúfó)差不多(chāchà)

直奔(bēn bèn)电钮(liǔniǔ)乘车(chén chénɡ)二、比一比,再组词。

┌协()┌瞻()┌佛()

└胁()└檐()└拂()

┌钮()┌徐()

└纽()└涂()

三、选词填空。

宣读宣布宣告

1.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陆续连续继续

4.步兵、炮兵、骑兵()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5.一万支礼花()射入天空。

6.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进行。

四、根据词意写词语。

1.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2.恭敬而庄严地站着。()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4.恭敬地看。()

五、把下列意思相近的词用线连起来。

徐徐汇合安静雄壮举

汇集缓缓雄伟肃静擎

六、缩句。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七、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

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后的方法,重点写了、,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

3.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和比作和。

4.如果把文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

八、课外阅读。

聂耳

聂耳是我国着名的音乐家。

聂耳很聪明,学习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聂耳拉小提琴常常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一切。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阴沉沉的,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

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悠扬的琴声透过蒙蒙细雨,飘荡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后来,聂耳成了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聂耳万分气愤,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战斗的歌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用“”画出第2段的段意。

2.解释下列词语。

(1)察觉:

(2)全神贯注:

3.聂耳写的最有名的曲子是,这支曲子所起的作用是

,这支曲子后来被定为。4.根据短文内容,请简单介绍聂耳。

拓展提升

九、照样子,写词语。

1.例: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写4个带数字的词语)

2.例:注视凝视(写4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参考答案:

三、1.宣告2.宣布3.宣读4.连续5.陆续6.继续

四、1.开国大典2.肃立3.排山倒海4.瞻仰七、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2.概括具体工人队伍农民缩影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人群红旗大海波浪4.不好。因为“直奔”会场比“走向”会场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八、1.聂耳很聪明,学习非常刻苦。

3.《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歌

九、示例:1.五湖四海三心二意五花八门七上八下

2.环视扫视俯视瞻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建国前的资料,把建国艰辛及旧中国的苦难以及建国时的喜悦告知 学生,可通过相应学习的课文进行合理沟通; 2、预习要求:(1)标好自然段,查字典了解词语意思,尤其是生字词; (2)读熟课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给每一自然段概括内容; (3)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激动心情,抓住词句自行理解; 说课: 认知起点,生本文本 言为本,语言的课堂;情为重,情感的课堂;法为真,艺术的课堂。 方法:抓住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感知形象;抓关键词感悟情感,突出人文;抓住关键词想象意蕴,强化融合。 板块设计与线性推进的设计思路。 追求着是痛苦的,不追求我将更加痛苦。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第二次见面,你想想怎样对我打声招呼?在内容与方式二方面引导, 营造气氛) 1、张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想先请同学们来观看一下!(南湖一大、南昌起义、会师井岗山、长征、抗日、解放战争) 2、看了这组图片,你想说什么?(来之不易、浴血奋战、艰苦卓绝……) 过渡导语:这里的每一幅图片都应该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烙印走进课堂,上课吧! 二、出题 1、来欣赏一幅油画(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2、谁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从画面上你感受到了什么?(一二句话) 过渡导语:这幅油画的名字就叫《开国大典》,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是《开

国大典》,3、板书:开国大典,一起书空典 4、看着开国大典盛大的场面,谁来读课题?(顺势点:大典的气势与开国的气魄) 三、初读 1、画家用他的画笔,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一瞬间,那么作者用他的语言又为我们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内容呢?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思考问题。 2、学生交流归纳 (1)典礼主体部分的归纳,顺学生回答点明相应自然段。 (2)作者就是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主要记叙了典礼主体、阅兵式、游行三个重要场面。 (3)典礼前,作者还写了参加人员、会场布置及入场情况。 四、研读 1、过渡导语:开国大典场面复杂,作者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你是画家,会选择哪个场面来构思你的画?说说你的想法? 好,就先来学习这个部分,一起走进大典主体部分,自由轻声朗读5——10自然段。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整体感知,交流归纳:(不必作评价,由着学生谈。心情——激动、兴奋、喜悦、幸福……;规模——盛大;仪式——隆重;气氛——热烈……) 交流四五人 3、重点体会 (同学们从这些语句中,不仅仅感受到场面的热烈与隆重,还从语言的背后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心情,真不容易啊!如果进一步研究,你觉得哪一个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人民群众激动兴奋与喜悦的心情?(把它划下来) 板块A(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激动)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抓关键词体会) (1)学生先简单谈体会 (2)谁还有自己的体会?(从这个句子的哪些地方体会到激动与兴奋?) 比较:欢呼——一齐欢呼——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点: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是深入体会的好办法)(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似乎听到了怎样的声音——……?)顺势读出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_的伟大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理解文章叙述顺序。 2、体会重点词句所包含的情感。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一段,训练学生的朗读和阅读速度。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国歌引入: 同学们,这是一首,听着她雄壮的歌曲,老师眼前不由浮现出了新中国刚成立的场景。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揭示课题 1、板题,读题。 2、释“开国”:新中国刚刚成立。 三、检查复习 1、指名开火车读生字词。 2、师指导生字词。 3、课文讲了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 4、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谁还知道有关这一天的哪些事? 四、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正确。 2、思考: 课文写了几个场面?哪几个场面?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五、自悟课文 1、自然第一段: ⑴你读懂了什么?在书的空白处写出简要文字。 ⑴你还有什么不懂? 2、讨论学生不懂的问题:

小学五年级4《开国大典》人教版

4《开国大典》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教案 4《开国大典》|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

4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 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画线的字注音) 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订正读音。 聂荣臻乐声直奔 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读课文。 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背诵6-8自然段。 课前准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读题。 ◆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a.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b.画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C.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 d.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三、交流。 ◆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自由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书写生字及词语。 ◆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二部分 ◆学生默读,理清典礼的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心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开国大典》 席、 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qíng)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

的。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niè)荣臻(zhēn)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 在《中 。接着 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接着一个*。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

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就在这时候开始。*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dǎng)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 子,” 委员、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的伟大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理解文章叙述顺序。

六年级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 一、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领悟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 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3、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3)、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汇报 1、开火车读文 2、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再次“历史再现”,围绕四个场面,写出课文梗概。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部编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开国大典

26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 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 (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 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 学生讨论: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

《开国大典》教案优质课完美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之七 第一课时 ↘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②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a.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b.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檐瞻 qǐnɡqínɡ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②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①练习分段。 a.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b.学生讨论。 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阅兵式盛况。 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②披文入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③合作研读。 请选拍相同镜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给这些照片配上解说词(口头准备)。

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带点的字注音) 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订正读音。 聂荣臻乐声直奔 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读课文。 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4、追问: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 四、分部分朗读课文。 五、朗读汇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修改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通过对典礼前、典礼中、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四个场面的描写,再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全文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虽然文中,对毛泽东的直接描写虽不多,但是通过对其言行的描写和庄严的会场环境以及人们激动的欢庆场面的烘托,能够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也能感受到他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他的伟大形象历历在目。 【学情分析】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比较长,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熟读课文,做好充分的预习。另外开国大典距离现在已有60多年的时间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这段历史不够了解,因而这段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陌生的。带着这种陌生感,要想让学生很好地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开国大典当时庄严、隆重而又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对新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让学生在课前了解相关的知识,搜集有关的资料,并在课前交流,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文中的重点语段反复研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恰当运用影像、文字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引起他们的共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擎着、 汇集、瞻仰、飘拂、宣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是按照典礼前à典礼中à阅兵式à群众游行这样的顺序来记叙开国大典的,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背景资料、朗读等方法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5、学习场面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阅读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及相关资料,并进行讨论交流,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有大概地了解。 2、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准备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 谁能说说,“典”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典礼)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6课开国大典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qíng zhe xié shāng gāo sǒng dàn shē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guǎng bōdiàn n iǔzhān yǎng piāo f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奏________ 协________ 潮________ 捡________ 檐________ 闸________ 奉________ 肋________ 嘲________ 检________ 瞻________ 阅________ 3.写出近义词。 汇集—________ 擎着—________ 提着—________ 幽静—__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宣告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掌声________的帽子________的欢呼________的火花________的灯火________的语调 ________地前进________地挥手________地高呼 5.查字典填空。 (1)“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2)“副”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聚集 ①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那儿也________着许多爱鱼的人。 ②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出生 ③小明于1989年6月________了。 ③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了。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欣赏课文插图(《开国大典》油画)。2.看图说话: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情景?3.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4.根据画面,朗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比较引疑:画家用他的画笔留下了历史的光辉瞬间,那么作者用他的语言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内容?自由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2.生交流归纳三、重点研读1.整体感知大典主体部分:自由轻声朗读5—10自然段,从文章的语句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3.重点体会:板块A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1)引导学生抓住欢呼、欢跃等重点词体会人民群众激动与兴奋的心情;(2)提问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朗读、理解)板块B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2)质疑(站),出示背景资料写话释疑。板块C (1)抓住某一处描写人民群众掌声的语句;(2)引导找出另外的语句;(3)以读促悟。4.观看宣布成立电影视频,随机采访学生观后心情。5.激情朗读重点语段6.质疑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重点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进一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理解重点语句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

7.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汇集、宣告、旗帜、检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3.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学习文中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场面描写。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2.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课件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自学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阅兵式盛况。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的情况。 第五部分(第15自然段):开国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3.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典礼开始,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 4.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指名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先讲了典礼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接着讲的盛况,最后讲。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总结读后感受。 2.积累文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 1.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段。谈一谈影片中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全场人们一齐欢呼的场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 2.今天,我们一起穿梭时空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的壮观场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盏、栏”等12个生字。 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梳理文章脉络。 3.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绣红旗》,请同学们欣赏。 2.这首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绣红旗的情景。歌曲里有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

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 3.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那一天,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课件1】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 5.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6.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 7.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A.出示生字词。【课件2】 生字:盏栏汇爆宣帜阅制坦距隆射 词语:灯盏、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 B.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C.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D.理解疑难字词。(学生互助解词) E.开火车轮读生词。 三、感知整体,梳理脉络。1.过渡: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怎样才能把当时那种宏大的场面写出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盛大的典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毛主席的伟人风采。 2、比较透彻地理解点面结合的概念 3、初步掌握点面结合的写法 4、学习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核心目标: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1、比较透彻地理解点面结合的概念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上对称的语言进行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开国大典》的第一课时,知道了课文主要是通过描写一个个场面(板书:场面)来写出开国大典的隆重、盛大,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毛泽东的领袖风采的。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场面呢?(典礼开始前的场面、开国大典的场面、阅兵式的场面、群众游行的场面)在开国大典这个场面中还包括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场面,升国旗的场面,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场面。 2、这么多的场面、作者是怎么把他们写清楚的呢? 是的,我们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才能写清楚。(板书:清楚有序) 二、品读词句,体会气氛,感悟方法 这节课我们直接走入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课文的5到10自然段一起去感受那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 1、自读文章5到10自然段,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你读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3|、过渡:读着这部分文字,我们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开国大典的盛况清晰浮现在我们面前,毛主席那伟人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作者是怎样把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展现在我们

面前,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探索答案。 (一)理解“点面结合” 1、请孩子们默读“升国旗”的场景,看看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呢? 2、读着这部分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毛主席:你是读到哪些句子读出这样的画面的呢?你真会读书,来,孩子,你把这句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画面中去。 群众:你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了这样的画面的呢?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那神圣的场面。 4、读着这部分文字,这样的两幅画面出现在我们面前。你们发现作者在写这两部分内容时,观察的视角有没有什么不同? 5、小结:作者首先把目光聚焦到毛主席这个重点人物上,对毛主席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描写,使毛主席的这个重点人物形象一下子就突显出来,这毛主席就好比是一个点。(板书:点)而对人面群众的表现是从整体上进行概括描写,表现出了典礼整个的氛围即可,这三十万人面群众这就好比是一个面。(板书:面)在一个场面描写里边,既有对面的概括描写,又有对点的具体描写,这样的写法就叫做点面结合。(板书: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法是场面描写常用的方法,它既能很好地体现出场面的氛围,又能使重点突出。 6、现在,你知道什么是点的描写?什么是面的描写了吗?我们来试试。快速浏览宣读公告的这个场面,你能分清哪是对点的描写,那是对面的描写。 7、真是能干的孩子,其实呀,课文中好多场面都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些句子都是写面的,我们全班一起读一读,读出典礼隆重,盛大的氛围。 这些句子都是写点的,我们分别请四个孩子来读,读出毛主席的伟人风采。 小结:孩子们,你看作者采用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既写出了氛围,又突出了重点,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三|、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过渡:点面结合的方法那么好,孩子们想学会吗?要想学会点面结合的方法呀,首先就要学会怎样写点和怎样写面。写好点和面其实一点都不难,好方法都隐藏在刚才我们读的哪些句子里,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谁就能找到它。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带点的字注音) 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订正读音。 聂荣臻乐声直奔 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读课文。 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 原文及教案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

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文本分析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展开叙述,突出了场面描写。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赶赴广场的场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大典的过程;再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简介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另外,教学时要利用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去感受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汇集、鼓舞、肃静、排山倒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盏、栏、汇”等13个生字,理解“政府、委员、协商、排山倒海”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3.初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的过程,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望着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爱国情怀。那么,你们知道是谁在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