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伟大艺术成就的总体比较和评论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伟大艺术成就的总体比较和评论

外国文学史之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史之莎士比亚 一、简介:威廉·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十四行诗;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还是戏剧,其戏剧一般被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 二、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喜剧及其代表作: ⑴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10部历史剧。除《亨利八世》写于逝世前3年以外,其余9部都写于早期。如果把《约翰王》和《亨利八世》去掉,其余8个剧本正好构成两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部)《亨利五世》,是写金雀花王朝家族的;另一个四部曲为《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是写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家族的“红白玫瑰战争”的。 ⑵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亨利四世》。 ⑶《仲夏夜之梦》标志着莎士比亚喜剧创作高峰的到来。《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威尼斯商人》等都安排了3条以上的故事线索,显示了莎士比亚驾驭喜剧情节的水平已经成熟。⑷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通常以“四大喜剧”著称。其中《威尼斯商人》浪漫主义色彩较浓,同时社会讽刺意义也较为强烈,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吝啬鬼”夏洛克形象。《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三、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传奇剧及其代表作: ⑴莎士比亚不朽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在莎士比亚所有的戏剧中,思想内容最深刻、反映时代最广泛、主人公性格最复杂、争论最多,也为人们评价最高者,当推《哈姆莱特》。 ⑵《奥赛罗》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受到打击、人性中恶的力量的侵蚀而导致的破灭。主人公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都是人文主义者的正面形象,伊阿古是剧作家塑造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野心家、阴谋家的形象一个十足的利己主义者和伪善者。 ⑶《李尔王》从剖析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家庭细胞入手,形象的说明了当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在剧中塑造了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考狄莉亚。 ⑷《麦克白》是一出关于野心家的悲剧。 ⑸《雅典的泰门》直接揭露了世态炎凉、趋炎附势的社会,批判了金钱主宰一切、决定一切的丑恶现实。 ⑹1602—1604年,莎士比亚连续写出了3悲喜剧《特洛伊勒斯和克瑞西达》《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 ⑺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其中《暴风雨》描写了米兰公爵普罗斯丕罗的社会地位失而复得的经过。 四、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和主要特征:⑴主题:莎士比亚的喜剧主要表达的是人文主义的正面理想,“爱”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喜剧围绕着由爱引起的冲突展开,表现了爱所具有的神奇力量,体现了爱在人类心灵中所引起的种种微妙变化,最终给沉浸在爱的世界的人们以幸福和圆满的结局;⑵主要特征:莎士比亚的喜剧往往情节繁复交织,但主线鲜明,其它线索与剧作的主要情节线索相辅相成,每条线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紧密。 五、莎士比亚悲剧的主题和主要特征: ⑴主题:莎翁的悲剧,揭露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种种矛盾,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的本性,展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 ⑵主要特征:随着莎翁剧作批判力量的加强,其悲剧风格也逐渐转为沉郁、悲怆和激愤。他在剧作中还采用了多条线索并进的结构,一出戏中包含了多个繁复交错的故事。尤其是在悲剧中又加入了喜剧成分,达到了悲喜交织、突出悲剧色彩的艺术效果。 六、哈姆莱特的形象分析: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1)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作者:刘美青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王羲之书法成就和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掌握顾恺之及绘画作品和石窟艺术成就。 二、预习导学: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大放光彩的时代。与,造就了许多书画名家,更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石窟艺术。 2、时,王羲之在学习前人书法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美称。他的行书代表作是。他以杰出的书法成就,被后人称之为“”。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名家辈出。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人。他的画中珍品现存有摹本和。他主张画人物要“”。 4、石窟艺术综合了和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它是随着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北魏时期北方 凿窟造像之风盛行,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 的,河南洛阳的等。 三、合作学习与探究: (一)知识重点归纳: (二)知识难点突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书法、绘画、雕塑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的特点、渊源,你不想了解一下吗? 四、达标训练: (一)知识过关: 1.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汉书》 B.《兰亭序》 C.《女史箴图》 D.《水经注》 2.其书法被称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是()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顾恺之 D.祖冲之

3.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独创一家,关键是() A.擅长多种书法、多才多艺 B.创作《兰亭集序》闻名天下 C.注重吸取前人书法精华 D.具有书法艺术的天赋 4.顾恺之绘画作品中成就最突出的是() A.山水画 B.人物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5.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是() A.书法 B.绘画 C.雕塑 D.石窟艺术 6.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最能说明的是() A 南朝的寺庙最多 B 南朝的雨水最多 C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D 南朝的寺庙都浸泡在水中 (二)能力提升: 融入情景,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材料二读下图 请回答: ①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②这一现象反映在文化艺术方面出现了哪些成就?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列举出王羲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以及著名的石窟艺术代表。 引导学生了解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了解顾恺之的绘画风格,了解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王羲之、顾恺之、石窟艺术的有关资料,使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王羲之博采众长,持之以恒、苦练书法、终有所成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好习惯,并锻炼自己刻苦勤奋、不懈追求的意志。 引导学生了解书画石窟艺术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增添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难点:这一时期书法绘画艺术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间有没有练习书法的同学啊? 生:有。 师:书法是大家喜闻乐见,非常爱好的一种艺术,它是以中国特有的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的,中国的汉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所学过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商代)甲骨文 (西周)铭文 (秦朝)小篆 (秦朝)隶书 师:根据这条线索可以看到汉字经历了篆书、隶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形成了楷书、行书和草书。这就是汉字的五种书体,同学们能辨认出这些书体吗?(投影“汉字的五种书体”让学生辨认) 师:篆书、隶书我们已经讲过了,那么楷书、行书、草书各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又叫正楷,特点就是结构端正,但写起来较慢。草书笔画相连,写起来快,但不易辨识。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书写既快又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伊丽莎白时代的莎士比亚是西方戏剧天才,而中国明代的汤显祖则被人称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他们二人生活的年代相近,但所受的中西方文化相差甚远。因此,他们的戏剧美学观也是同中有异,异中见同,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将运用中西方美学原理,来分析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之异同。这对于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戏剧大师作品的理解,有深刻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中西方文化的多角度比较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层交流。本文分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绪论从时代背景、宗教影响和哲学伦理基础这三方面来全面介绍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的背景知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都生活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封建王朝江河日下,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具有民主性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冲击着封建礼法和秩序。这种社会大背景对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刚刚从黑暗的欧洲中世纪走出的莎士比亚,不可避免的带有基督神学的印记:而明代中后期的汤显祖所接受的是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封建教育和与佛道相容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不仅明显的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在他们的戏剧美学理论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如果不从他们所受的宗教文化的角度来全面考察、评论他们的戏剧美学理论,就无法进一步认识他们理论的深度和特色。莎士比亚在剧作中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新的伦理观,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存在、人的视野和认知能力。这样,其伦理观中“善”的范畴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汤

显祖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贵生说”。他第一次把淹没在神圣庄严的封建礼教模式中的个人的人性欲望作为一种合理的存在,提升到可以令人正视、令人崇尚、令人反省的高度,推出了一个值得几代人去为之奋斗的人生主题。正文分四部分:以情越理的观念,爱情至上的主题,女性形象的塑造,浪漫主义的情调。情是人的本性和欲望,它的力量是不可遏止的。在西方传统的审美意识中,理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审美情趣中。莎士比亚戏剧美学中情与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青年男女主人公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与宗教禁欲主义、封建家长包办婚姻制度、封建贵族世仇及门第观念之间的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争。汤显祖戏剧美学中的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基本社会意识形态。他敢于将,’J清”和“理”对立起来,敢于肯定“情”是生活的客观规律,不同于封建统治思想的“理”。在当时程朱理学甚嚣尘上的时代,汤显祖敢标新,能立异,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斗士。由于宗教信仰的终极目的有的在来世(彼岸),有的在现世(此岸),基督教的目标在来世,而儒家思想的信仰在现世,两者完全不同。儒家为入世说,基督教为出世说;儒家重视始而不注重终,基督教顾及彼岸而不顾及此岸。儒家文化是世俗文化,基督教文化是宗教文化。受此影响莎士比亚的“情”表现为一种出世文化,即灵的追求;而汤显祖的“情”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入世文化,即欲的追求,正所谓“幸福就在人间”。父权制的社会中的性别系统有利于男性的个人发展,在男性看来,女性的全部价值就是女性的性功能。女人的操行,因夫权家庭性质而归结为一个“贞洁”,成为女人安身立命的基本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但思想性深刻,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如《哈姆莱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后两位的复仇,一个是尽孝道,一个是为争得骑士荣誉,他们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的复仇行动,更突出了哈姆莱特复仇的社会意义。莎士比亚还非常善于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安排剧情,冲突的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且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如哈姆莱特与奸王克劳迪斯一开始互相试探没有直接交锋,通过“戏中戏”,进入斗争的正面交锋,哈姆莱特摧毁了奸王的心理优势,但由于误杀波罗涅斯,便由主动转为被动,奸王借机将他遣送英国,重新控制局势。哈姆莱特粉碎了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回到丹麦后,却又落入另一个借刀杀人的阴谋——“友谊比剑”。全部剧情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跌宕起 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 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如哈姆莱特既是个脱离群众的封建王子,又是个满怀抱负的人文主义者;奥赛罗既是一个忠于爱情的情种、奋勇杀敌的勇士,同时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统帅、杀害无辜的凶手;夏洛克一方面诗歌凶残吝啬的高利贷者,一方面又是个虔诚的教徒。剧作还写出了同一人物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发展轨迹,如哈姆莱特从一个抱有崇高信念的快乐王子到对人与社会悲观失望的忧郁王子,这样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莎士比亚还善于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主人公性格。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人对待复仇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哈姆莱特作为先进人文主义者的特点。哈姆莱特与霍拉旭同样都是人文主义者,但是遭遇不同、地位不同,霍拉旭理智冷静,哈姆莱特热情深沉,更加反衬出哈姆莱特精神世界的深刻性。莎士比亚也擅长用内心独白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重要独白有六处之多,每次都推动剧情发展,为完成人物性格塑造起了关键作用。最著名的是第三幕第一场的那段:“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苦闷与彷徨。 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的特点。莎翁是语言大师,他的词汇特别丰富,据统计他剧中用到的词汇量达29000个,远远超过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他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且贴和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人物的戏剧动作相衬相依。如哈姆莱特清醒时是典雅的语言,符合王子的身份,在装疯时用的是逻辑混乱、晦涩难解的语言,符合疯子的特点。他还善于使用恰当的比喻、双关语、成语和谐语,不仅丰富了表现力, 而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完整版)汤显祖与《牡丹亭》巩固练习

汤显祖与《牡丹亭》 巩固练习 基础积累 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集思广益鞭长莫及夙兴夜寐敛声屏气 B.变本加厉秣马厉兵良莠不齐再接再厉 C.各行其是枉费心机焕然一新闲情逸致 D.刻不容缓欢心鼓舞迫不及待良晨美景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牡丹亭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曲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是历来的名曲,简直可与唐诗宋词的名作相媲美。 ②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③四十年后再到母校,他的记忆被激活了,许多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④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提出疑问,可刘老师却说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的问题。 A.传诵品位淡泊质疑 B.传诵品位淡薄置疑 C.传颂品味淡薄置疑 D.传颂品味淡泊质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幅剪纸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可是个细致的手工活儿,手稍一哆嗦,就可能。虽说难,但学生们乐此不疲,最后终于开心地向我秀出剪得千奇百怪的蝴蝶。 ②十年,有人漂洋过海,定居国外,他却选择抛下一切,执意回国;十年,有人安于现状,乐享生活,他却心无旁骛,埋头研发;十年,有人,退居一隅,而他却执意进取,愈战愈勇。 ③报复性涨价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高投机性的本质特点,这几乎已经伴随着调控全过程,并一次次使得调控成果,毁于一旦。 A.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B.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功败垂成 C.功败垂成前功尽弃半途而废D.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半途而废 4. 下列句子文学常识表述正确,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他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有喜剧、悲剧、悲喜剧(正剧)等不同种类,被马克思赞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也有著名的《牡丹亭》问世,其思想性、艺术性亦达到极高的境界。 D.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属章回小说。《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水平。 5.完成下列填空。 (1)汤显祖,()代()作家。字义仍,号(),又号若士,别署(),江西临川人。 (2)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叫《》,和《邯郸

汤显祖VS莎士比亚

汤显祖VS莎士比亚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这实在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大奇迹。 第一战:社会背景: 汤显祖(1550-1616)生活在明朝晚期,身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莎士比亚(1564-1616)历经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斯一世时期。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方面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文主义的崛起对传统势力形成了挑战。在晚明时期的中国,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把人们的思想从程朱理学中解放出来,引发了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和博爱主义思潮。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洗礼下,重新审视和评价中世纪的传统,逐渐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梦者,在各自的国度试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走过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却都成了不朽的戏剧家。 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汤显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试图在政治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刚正不阿,与日益腐败的社会格格不入,最后退出官场,回到家乡江西临川,专心从事诗文戏剧创作。而莎士比亚主要是一位戏剧家,在伦敦的戏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与汤显祖的政治活动相比,莎士比亚几乎与政治无涉。汤显祖满怀“治国平天下”的踌躇之志,梦碎之后在诗文和戏曲中宣泄愤懑;相比之下,莎士比亚英国的舞台上却左右逢源,名利双收。尽管境遇不同,两位天才仍有不少共同之处。 第二战:相同之处: 1.两位戏剧大师都在早期作品中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而在后期作品里展现了悲观失望的世界观。 其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曾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尔后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汤显祖在创作前两部戏剧作品期间,尽管对社会现状不满,但仍梦想着有一天能得到朝廷重用,大展宏图,对未来满怀希望;而后两部戏剧作品是在他对朝廷绝望、辞官回乡以后创作的,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他初入伦敦剧坛之时,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民族自信空前高涨。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和喜剧大多洋溢着乐观奔放的热情;后期以悲剧、浪漫剧为主,重在揭示人类的贪欲,流露着悲哀和无奈的心境。两位大师的作品先是讴歌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对传统的反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转而表现不受节制的欲望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除了社会原因之外,他们个人的悲剧一丧子之痛无疑也是他们由乐观转向悲观的重要原因。再次,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相同点:在各自的作品中运用了梦境。汤显祖的四部戏剧作品都包含梦境,被称为“四梦”;莎士比亚在其约四十部戏剧作品中有近一半与梦有关。两位大师通过表现梦幻,使自己的戏剧作品更加哀婉动人、荡气回肠、发人深思。 2.汤剧和莎剧中青年男女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常常与以“父亲”形象所代表的传统势力发生激烈的冲突,然后通过“梦”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3.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运用了超自然的精灵来促进爱情之梦的实现,如《紫钗记》和《牡丹亭》中的花神、《仲夏夜之梦》中的仙王和《辛白林》里的朱匹特。 4.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在其作品中表现了情对生死的超越。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说,《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哈姆雷特》里的奥菲丽娅在追求爱情中都经历了“朝向死亡的存在”。 “生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语)。汤显祖的《牡丹亭》和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特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原创天地> 杂文原创 浅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肖旭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 思想内容,而且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发展 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十分赞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称他为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 金根》时,曾告诫人们“不应该为了观点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 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土比亚”。那么,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奥秘何在?为什么 它具有永不衰退的艺术魅力?这是与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紧密相联的。 莎士比亚在类型众多的剧本(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励,传奇剧)中,塑造 了数以千计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丰富了戏剧艺术的人物画廊。上自高贵的 国王大臣,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性格各殊:面貌各异。即使是同一阶层 的人物,如莎氏所创造的帝王将相凯撒、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麦克佩斯、李耳王等,既有其作为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更有其不同的个性, 可以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相似的。再以莎氏笔下的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 性形象而言,朱丽叶、鲍西娅、考狄莉亚、黛丝德蒙娜、奥菲利娅等,也 决非用善良、真挚、热情等词语所能概括的。至于一些被公认的突出的艺 术典型,如汉姆莱特、奥瑟罗、夏洛克、福斯泰夫等,更是人各一面,呼 之欲出。仅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为例,他不是单一的凶狠的吝啬 鬼,旧式的高利贷者,而是被作者赋予丰富的思想感情,复杂的性格特征。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在把夏洛克同莫里哀创造的吝啬鬼形象作 分析比较时指出,“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只是吝啬——如此而已;莎士比 亚笔下的夏洛克则是吝啬。机警、复仇心重、对女儿慈爱、机智等等”,收藏文章 阅读数[10373] 周访问排行 月 访 问 排 行 总访问排 行 ?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收割 ?多色调的性爱小说----说说张资平的《苔莉》 ?浅谈《周易.系辞传》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庚辰丙午游华南植物园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修辞趣谈(二)?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史荣东的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出版 ?中国书院与当代中国社会

第二十四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第二十四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主备人:郭汉锋复备人:周惠远审核人:林丽华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和艺术特点并列举其代表作;了解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和特点并列举其代表作;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过程与方法 根据内容特点,本课应采用综合课型。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短时间内展示大量信息,为学生形象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创造条件;采用历史情境复现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的亲切感,其中角色扮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收集有关王羲之、顾恺之刻苦学书作画的故事,并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改变教学空间组织形式,将班级分成八个小组。通过分组学习,使小组成员关系密切化,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果丰硕,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雕塑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能够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通过学习王羲之苦练书法、终有所成的事迹,培养刻苦勤奋、不懈追求的意志品质。 石窟艺术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学习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感受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1. 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具备的能力以及对古代艺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方式方法等。 初一学生对于古代的艺术缺乏足够的兴趣,这是因为缺乏艺术鉴赏方面的知识。因此,本课通过多媒体展现大量的形象、直观的图片,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创设多种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古代艺术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浓厚兴趣。 2. 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时期有关的资料。

面对选择的阅读与答案。

篇一:面对选择的阅读与答案。 《面对古老的选择题》的线索(用原文回答)《面对古老的选择题》的线索(用原文回答)笑看浮华b梸 2014-10-11 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篇二:面对选择的阅读与答案。 李弘冰月满冰轮,人约黄昏。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姗姗而来。2月14日,元宵节与情人节碰头。不少年轻人陷于甜蜜的烦恼,面对亲情与爱情选择题:当汤圆遇上玫瑰,陪佳人还是陪家人?鲜红的玫瑰与雪白的元宵迎头撞上,这并非文明的冲突,而是一段东西方节日相互融合的佳话。细看古老的元宵节,两千年来正是在各种文化浸润下才渐渐圆润而璀璨。元宵节从秦汉的祭太一神发端,佛教称其为参佛吉日,道教以燃灯来愉悦天官,民间信奉元宵节时能散百病,清代加入舞龙、跑旱船、踩高跷等百戏元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更是古已有之。平时不出闺门的大姑娘,借上元观灯之机与有缘人互通情愫。玫瑰与元宵,原本就佳偶天成。有网友戏言,今年的2月14日,是十九年一遇的绝佳上门节,何妨带着恋人见父母,捧着玫瑰吃元宵?值得关注的,还不是洋节与传统节日的交融,而有节日中文化味道的探寻。不独元宵节,像端午节,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如今却几乎只剩下吃粽子。再如七夕,有鹊桥相会的浪漫传说,也是姑娘们乞巧、展示女红作品的女儿节,而今成了商人的促销良机。中秋节在古代更像民间狂欢,深夜弦重鼎沸,儿童连宵游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何等兴奋热闹!祖先是在用怎样一种轻松的、活泼的、健康的心境,设计并享受节日带来的快意人生。在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正在全球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如果将这样的美妙节日,拱手让给商家设计,让浩然的中国气派、丰富的文化信息精气神,被一个吃字填满、一个钱字主宰,甚至还成了一些人暗度陈仓的送礼佳期,把个月白风清的雅事,弄成了焚琴煮鹤的荒唐,岂不让人扼腕?反思过节方式的单调、苍白甚至恶俗化倾向,媒体、商家及公众的文化修养与健康生活理念,都需重新补课。过节,咱要吃美食,也要品味中国人那活泼昂扬奋发的文化气韵,品味那缕来自文化传统中的绵绵远香。我们过着没有线装书、没有长袍马褂的现代生活,但是,我们仍然拥有唐诗宋词、孔子屈原、京剧昆曲、长江长城汤圆与玫瑰,国产电影与好莱坞大片,民歌与交响乐,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类似的碰撞与选择层出不穷。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安然倚靠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稳住改革开放30年的浩荡底气,敞开纵横九万里的广阔胸怀,更借着互联网与掌上移动终端的普及,如此切近、全面、多元地感知世界的丰富、展示自己的独特。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节日。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的我们,开始享受从容的闲暇时光和快乐节日。我们一方面向老祖宗求取文化薪火,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沐浴着欧风美雨,包括年轻人喜欢的圣诞夜礼物与情人节玫瑰。上元、端午、中秋,近年来重新被国人仔细端详的这些中国节,承载的是融入国人骨血的天人合一、重情重义、锦绣文章、风流蕴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有对先人遗泽蹈厉发扬的自信,有对民族文化真正的鉴赏能力,也需有对时代潮流的感知和融入。(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2月14日,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元宵节遇上情人节,不少年轻人陷入了亲情与爱情的艰难选择,似乎陪佳人就无法陪家人,这是一种人为的对立,其实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b. 元宵节是在融合古代祭祀、佛教、道教活动和民间习俗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包含百戏元素,也有与有缘人互通情愫的浪漫,这和西方的情人节有相通之处。c. 端午节是除秽祛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如今却几乎只剩下吃粽子,这种将传统节日恶俗化的倾向值得反思。d. 我们向老祖宗求取文化薪火,汲取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天人合一、重情重义、锦绣文章、风流蕴藉,同时也可以喜度洋节,敢于沐浴欧风美雨,感知和融入时代潮流。11、文中说要感知世界的丰富,展示自己的独特,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12、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传统节日?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

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

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P148 1)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但是,它们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A 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 B 他认为艺术是现实的反映,而且要真实地反映本时代的本来面目。 C 他的现实主义并不与浪漫主义隔绝,相反,二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莎士比亚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 如:《哈姆雷特》中写了三个人为父复仇,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挪威王子福丁布斯拉。 莎士比亚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 3)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A 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鲜明生动,像生活中的人物一样丰富多彩。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 B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人物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 C 莎士比亚还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斯拉三人对待复仇问题的态度形成对比。又如:哈姆雷特与霍拉旭也是对立关系,虽同是人文主义者,但遭遇不同,地位各异。,又如: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一为假疯一为真疯,一个在精神危机中成长,一个在精神失常后灭亡,也是一种对比关系。(还可以举老王和新王的对比。) 4)莎士比亚在语言上的成就不可忽视。 A 他的语言丰富多彩,词汇量达到两万以上。 B 他的语言又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 C 他的剧本主要用诗体写成,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 D 他塑造的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他的高度成就之一。 5)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提出了“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我们的文学艺术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要求我们像莎士比亚那样,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创造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让作品的进步的思想倾向通过高超的艺术创造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而不是把人物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教学设计1.doc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和艺术特点,列举其代表作品及其风格,并知道他被尊称为“书圣”的原因; ②了解顾恺之的成就,能说出他的绘画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③知道石窟艺术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的最高体现及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并能列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王羲之、顾恺之作品的观摩和比较,体会这两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②通过搜集有关王羲之、顾恺之以及石窟艺术的资料,学会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艺术美的鉴赏水平,促进对艺术美的追求; ②学习艺术家们刻苦勤奋,不懈追求,终有所成的意志; ③认识到书画石窟艺术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共同创造的,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增添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教学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一般都缺乏书画鉴赏方面的知识,所以要很快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学习法谈话法图表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班级的同学哪个字写得最漂亮呢,大家现在也在学习一门书法课,有没有认真钻研书法的同学呢?书法是大家喜闻乐见,非常爱好的一种艺术,它是以中国特有的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的,中国的汉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前面所学过的内容。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回答:(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商代)甲骨文(西周)铭文(秦朝)小篆(秦朝)隶书 师:根据这条线索可以看到汉字经历了篆书、隶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形成了楷书、行书和草书。这就是汉字的五种书体,同学们能辨认出这些书体吗?

莎士比亚的戏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

三、莎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比较 首先我们来讲第一个问题,有些评论者认为“莎剧是西方的戏曲”,这意味着莎剧和中国戏曲非常接近,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写人性。中国戏曲是西方的莎剧,这两次莎剧节都有这样的议论,我是同意的。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与我国宋元明以来的传统戏曲,有相同之处。比如我们提到的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他们出现在同一时期即16世纪到17世纪,莎士比亚是1564—1616,汤显祖是1550—1616,他们是同时去世的。虽然他们地分东西,都在作品形式与表现方法上有相同之处,在趣味上也有异处可循。譬如,《牡丹亭》写意多于写实,属于“四梦之一”,是浪漫主义为主。《罗密欧与朱丽叶》写实多于写意,两者虽然重点不同,但都有写意的地方,都是表现曲折离奇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也都含有死去活来的传奇情节。两者的结局蕴含着美学理想,也有同和不同的地方,从美学高度来看主要相似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假定型的戏剧美学观,二是开放型的舞台美学观。中国的戏曲文学和伊丽莎白的莎剧都是戏曲假定性舞台美学观营养而开放的奇异花朵,决定了它们舞台时空观的绝对自由,决定了它们在构思和布景上的写意风格,决定了它们在表演上的象征性特点。两者都没有“第四堵墙”,自我表白,自报家门。汤显祖1599年在信中说:“凡是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都到的时候,颇有意象。”所以《牡丹亭》写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实际上是有理论支撑的。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里说:“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就是说要使人物多变,沟通时间,制造幻想,台上台下,神情交融,这是汤显祖的观点。而莎士比亚在剧本中说道“舞台上想出现几个士兵,就象征着成千上万的士兵”。从两位的观点来讲,可以看出身分东西但意见是一致的。我们古典戏曲和莎剧都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特点,只是某些时候侧重不一样,有时浪漫主义为主,有时现实主义为主。那么作为“开放型”的舞台戏剧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暴风雨》等都有这个特点,和“封锁型”是不一样的。“开放型”结构的莎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一般有三大特征:多场次、可延续性、告诉观众,隐瞒剧中人。封锁型结构有利于体现逼真的舞台性,开放型的结构有利于体现假定型舞台观。《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一开头就介绍了剧情和主人公,这是它们相同之处。接下来要说莎剧与中国戏曲的差异,必须从同中的异处,异中的同处切入。第一、思想深度有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是一对情人双双死去,两家和解;《牡丹亭》的结局是悲喜剧,杜丽娘死而复生,柳梦梅高中状元后与杜丽娘双宿双栖。有人就说,《牡丹亭》的结局不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结局使人更痛恨现实社会,因此莎士比亚高于汤显祖。在此我想提一点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是两国国情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比如杜丽娘要求个性解放是很强烈的,生生死死的爱情,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斗争是很激烈的,希望杜丽娘和柳梦梅成其好事是一个审美的乌托邦,又有什么不好呢?人们有这种美好的希望有何不可呢,何必非要苛求。当然莎士比亚的写作时期又有不同,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要取代封建主义的愿望已经很强烈很普遍了。从时代来看,汤显祖作这样的处理是可以理解的,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希望,是一个审美乌托邦。第二,作品主人公的身份不同。莎剧作品中上层、中层、下层都有,而且下层居多,主人公身份有变化;中国戏曲中的人物以帝王将相为主。第三、艺术形式有区别。莎士比亚以无韵诗的对白和独白为主,有韵诗只占次要地位,它是诗剧但是是无韵诗,以对白为主,比较接近我国的话剧。元曲以唱腔曲艺为主,比较接近我国的歌剧。

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特点

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分析语言的特点 莎士比亚被后人称为是语言大师,这不当因为其用的词汇量多,还在于它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的语言艺术手法。 一、戏剧语言注重诗意 19世纪末之前的西方戏剧大都是以诗歌写成的,剧作家十分讲究语言文字的精练优美,注重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中的一段台词是用无韵体诗写成的,短短的几行文字便细腻生动地刻画出奥赛罗在杀妻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叩人心扉,感人至深。 二、戏剧语言讲究修辞 1.讽刺 讽刺意味着字面意义是所想表达的意义的反面,旨在嘲笑讽刺或者幽默。一般的可以分为词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景反讽三种。这里我们从《朱利叶斯·恺撒》巾选一例为证,当布一托斯杀死了朱利叶斯·恺撤后,他允许·安乐尼面对凯撒的尸体做一祭文,安乐尼很好的把握这次千被难逢的机会,煽动大众情绪,发生了惊天逆转,当布鲁托斯出去时,人们还拥戴他为英雄,安东尼演讲后,他被罗马民众赶出了城。但是安东尼所佐证的事实却反映的是反面的情况,所以慢慢的听众就发现恺撒是一个诚实的人,而布鲁托斯则证明是野心勃勃的。最后就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大出布鲁托斯和读者想象,从这个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演讲的神奇力,有时真的是如赞巧舌,胜过雄兵百万。 2.大量使用双关,创造出无比幽默的效果 在他的作品中使用双关的频率很高,这里就举一个作品《哈姆雷特》里的例子: 国王:好好利用你的时间,雷欧提斯,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吧!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姆莱特:(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国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姆莱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新王克罗迪斯,哈姆雷特的叔叔,现在的继父,问哈姆雷特为什么如此的不开心?哈姆雷特很有讽刺意味的说道:“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含义既是皇家的恩泽我已沐浴的太久了,又是我做你的儿子已经够了,在这个对话中,莎士比亚还巧妙的运用克罗迪斯称呼哈姆雷特儿子,做了一个文字游戏,哈姆雷特旁白道: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3.巧妙的运用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是一种将表面矛盾的词汇放在一起以产生一种寓言隽语的效果。即”莎士比亚经常将互相矛盾的一些词放置在一起来表达人物的非常复杂的心情。我们来看下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段话。 朱丽叶: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样的心!那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样清雅的洞府里?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魔鬼!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豺狼一样残忍的羔羊!圣洁的外表包覆 着丑恶的实质!你的内心刚巧和你的形状相反,一个万恶的圣人,一个庄严的奸徒! 这里是当罗密欧不小心在斗殴中杀死朱利叶的表兄时,朱利叶所说的一段话。作者将那么多的互相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生动的表达了朱利叶当时对她的爱人爱恨交织的感情。 三、语体特色、 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运用英语是如此的轻松自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上自国王、王后、王子,下至盗贼、小丑、掘墓人。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所有的话语都适合人物的身份,并且每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也不一样。莎士比亚有时运用优雅正式的语言,因为说话者来自社会的上层并且是处在正式场合,有时也有来自社会下层的戏谑甚至使用俚语,有时甚至不惜破坏禁忌,这是为了适应普通观众的娱乐品味。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哈姆雷特的语言和掘墓人的语言截然不同。在剧本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鲍西娅和夏洛克,亨利四世和福尔斯塔福,这个特别的肥肥的“骑士”一定以他的幽默和恶作剧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没有人会否认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以自己的行动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在当时社会和英语语言处于大变动的时期,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积极回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召唤,并且以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变革时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没有人会否认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以自己的行动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在当时社会和英语语言处

七年级历史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练习题及答案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书法端庄秀丽、绚丽华贵,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美称。他的行书代表作是《兰亭序》。??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特点。??答案:飘若浮云矫若惊龙??2.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_________》,他以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称为“_________”。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王羲之的代表作和艺术成就。??答案:兰亭序书圣??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名家辈出,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的??_________??。他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都是古画中的珍品。??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东晋时期顾恺之的绘画成就。??答案: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4.山西大同的_________石窟、河南洛阳的_________石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精品。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代表。??答案:云冈龙门??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下列哪位书法家的赞誉( )??A.王羲之 B.王献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思路解析:东晋时,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誉。??答案:A?? 2.下列有关王羲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王羲之生活在三国时期?? B.王羲之对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都很擅长?? C.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兰亭序》?? D.王羲之以他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尊称为“书圣”??思路解析:东晋时,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誉。??答案:A?? 3.下列属于顾恺之的绘画作品的是( )??①《兰亭序》②《洛神赋图》③《女史箴图》④《黄庭经》??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思路解析:东晋人顾恺之的画,现存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些都是古画中的珍品。??答案:C?? 4.《女史箴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钟繇 C.王献之 D.王羲之??思路解析:东晋人顾恺之的画,现存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些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主讲:刘咏梅 教学目的:通过精讲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段《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教学重点:杜丽娘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深入理解这段唱腔的内在含义。 2、《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建议: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同一时代的两个中西方戏剧代表人物作一横向比较,简要分析二者在创作艺术风格上的不同。 教学时数:一大节。 一、正反两方的矛盾冲突: 提问: 1、正方阵营是哪几个人物?丫环春香在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性格如何? 2、反方阵营是哪几个人物?各自代表哪些阶级?各有些什么言论? 二、《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 提问: 1、《牡丹亭》是悲剧吗?杜丽娘的悲剧意蕴何在? 2、《牡丹亭》诞生于16世纪末,对于今天的中国有何特殊的文化意义?

明确: 1、以情反理,反对程朱理学,提倡情感价值。 2、以梦反理,反对禁欲主义,崇尚人性解放。 3、以柳反理,反对封建道德,鼓舞青春理想。 小结: 《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 一体的复合戏。 “其款置数人,笑者真笑,笑即有声;啼者真啼,啼则有泪;叹者真叹,叹则有气。”――――王思任 《牡丹亭》的悲剧意味也着实令人伤感: 原来做官是要以六亲不认、牺牲情感作为起码代价的! 三、《牡丹亭》与《哈姆莱特》之比较: 1、作者生平汤显祖――――莎士比亚 (1550—1616)(1564—1616) 2、时代背景中国明朝———英国文艺复兴 3、人物性格杜丽娘――――哈姆莱特 不同点:杜敢说敢做,敢爱敢恨 (重于行动)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哈苦闷矛盾,犹豫不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