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表现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表现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表现

导语:一氧化碳中毒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在做完饭之后都忘记关掉天然气,如果门窗全部紧闭的话,就容易出现天然气泄漏的现象,所以也会出现

一氧化碳中毒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在做完饭之后都忘记关掉天然气,如果门窗全部紧闭的话,就容易出现天然气泄漏的现象,所以也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短时间内人体会出现缺氧的现象,对肾脏等器官的损伤严重。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表现,一起看看具体介绍吧!

轻度中毒:正常情况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小于0.01%,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4%-0.06%时,就可出现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站立不稳,有短暂的意识模糊。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颜面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步态蹒跚,嗜睡,甚至昏迷。

重度中毒:除昏迷外,主要表现有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苍白或紫绀,大汗,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瞳孔缩小、不等大或扩大;呼吸浅表或出现潮式呼吸。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休克、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等。

迟发脑病:又称神经精神后发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

从上面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表现,可见其危害还是很大的,而且一氧化碳中毒有轻度中度之分,不同级别的中毒对人的健康危害不同。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证了家里的环境通风,做饭之后一定要记得关煤气。

食物中毒的一般处理

食物中毒的一般处理 内容提要:一般来说,进食短时间内即出现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往往是重症中毒。小孩和老人敏感性高,要尽快治疗。食物中毒引起中毒性休克,会危及生命。 1、想吐的话,应让其吐出,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 一般来说,进食短时间内即出现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往往是重症中毒。小孩和老人敏感性高,要尽快治疗。食物中毒引起中毒性休克,会危及生命。 1、想吐的话,应让其吐出,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 2、在呕吐中,不要让病人喝水或吃食物,但在呕吐停止后马上给补充水分。出现脱水症状要送医院。 3、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着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4、如腹痛剧烈,可取仰睡姿势并将双膝变曲,有助于缓解腹肌紧张。 5、腹部盖毯子保暖,这有助于血液循环。 6、当出现脸色发青、冒冷汗、脉搏虚弱时,要马上送医院,谨防休克症状。 7、不要轻易地给病人服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8、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食物中毒的分类 食物中毒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民不清楚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无法做到安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因此,导致农作物药害频繁发生,致使农作物减产减收。为此,笔者整理出农业生产中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主要症状表现及农作物药害的预防措施. 一、农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1)药剂种类。不同类型的农药对不同植物的药害程度不同。如有机氯杀虫剂对瓜类易产生药害,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易对高粱产生药害。(2)药剂剂型和使用浓度。一般来说,不同剂型的农药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但无论何种剂型,如果加工质量差都会增加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如油剂、乳油等分层,出现沉淀;可湿性粉剂结块,悬浮率低,粉剂结絮。另外,农药的使用浓度越高,越易产生药害。(3)药剂使用方法。农药使用方法种类较多,若使用方法不恰当就会造成药害,其主要表现为误用农药、错混农药、稀释农药过高、所用的水质不同、残留药害、漂移药害、喷雾器清洗不彻底等等。(4)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亦不同。(5)农作物的生育期。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药剂敏感度亦不同,一般地说,植物在幼苗期、开花期、孕穗期比较敏感,易产生药害。(6)环境方面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随着气温的升高,农药的药效增强,但药害也同时增大,湿度高时利于药剂向植物体内渗透,提高药效,同时也易造成药害,所以在多雨、多露的天气不宜喷药。(7)光照。阳光照射强烈易发生药害。(8)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对土壤使用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和药害产生有明显影响。 二、农作物药害的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农怍物药害发生后.常表现出以下几种症状:(1)斑点。在作物施药后较短时间内,其叶片及茎甚至果实上产生黄斑、褐斑、枯斑等。(2)黄化。幼嫩新叶新梢变黄,影响正常生长。(3)畸形。作物受农药危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新叶丛生、根肿、穗部及果实畸形等。(4)枯萎。除草剂使用不当产生的药害,致使作物枯萎甚至死亡。(5)停滞生长。生长调节剂、除草剂使用不当会出现作物停滞生长。(6)不孕。开花期用药不当,常造成不孕和不结实现象。(7)脱落。用药不当,常会造成落花、落果、落叶等现象。(8)劣果。结果期用药不当产生药害,常表现果实生长异常,外观及品质变劣。 三、农作物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1)浇水排毒。对一些施用除草剂而引起的药害,可适当浇水或灌水洗药排毒,减少根部积累的有害物质。(2)喷水冲洗。叶片遭受药害,可在受害处连续喷洒几次清水,以清除或减少作物叶片上

农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

农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 农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 引起植物药害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药剂、植物、环境等三方面的因素。 1、药的种类。不同类型的农药对不同植物的药害程度不同。如有机氯杀虫剂对瓜类易产生药害,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易对高粱易产生药害。 2、药剂的剂型和使用浓度。一般来说,不同剂型的农药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大小不同,通常是油剂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乳粉颗粒剂。无论何种剂型,如果加工质量差,如油剂、乳油等分层,出现沉淀,可湿性粉剂结块,悬浮率低,粉剂结絮等都会增加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农药的使用浓度越高,越易产生药害。 3、农药使用方法。农药使用方法变化多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药害。由于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药害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用农药。由于农药标签不清或记错药名或认为只要是除草剂什么草都能用,往往会造成严重药害。如把除草剂当杀虫剂使用,或把单子叶作物田除草剂用于双子叶作物田等都会引起严重的药害,甚至绝产。 (2)错混农药。两种或多种农药之间混用不当,也易产生药害。如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不能混用,两者配合使用时也应间隔一段时间。取代脲类除草剂与磷酸酯类杀虫剂混用能严重伤害棉花幼苗。 (3)稀释农药所用的水质不同,对农药理化性质影响不同,有时会提高药害。如硬质水用于稀释乳油农药,易产生破乳现象,从而导致乳化性能差,喷洒不均匀,易造成药害。 (4)二次药害。当季使用的农药残存到下茬作物的生长期,对下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用莠去津会对下茬作物如大豆或小麦产生药害。 (5)残留药害。由于长期连续单一使用某种残留性强的农药,由于逐年累积会对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6)飘移药害。使用农药时粉粒飞扬或雾滴飘散会对周围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如小麦田喷洒2,4-滴丁酯时造成邻近大豆田药害,或喷洒敌敌畏时造成周围高粱田药害。 (7)喷雾器清洗不彻底,喷洒过2,4-滴丁酯的喷雾器,如果清洗不彻底再用于棉田施药,残余2,4-滴丁酯会造成棉苗药害。 4、植物的种类和品种。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亦不同。如高粱对敌百虫、敌敌畏敏感,铜制剂可使桃叶穿孔。棉花、大豆、瓜类等双子叶植物对2,4-滴丁酯类除草剂敏感,因为这类除草剂只对单子叶植物,如小麦等安全,不能用于双子叶植物。使用除草剂时尤其要注意不同种类的除草剂所适用的作物种类以及敏感作物的种类,避免盲目使用。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及处理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及处理 摘要介绍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及主要症状,并提出处理措施,以为防止农作物药害提供借鉴。 关键词药害;农作物;原因;症状 在生产中,很多农民不清楚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无法做到安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因此,常导致农作物药害频繁发生,致使农作物减产[1]。该文就农作物药害的发生原因、症状、防止药害产生的方法、发生药害后应急措施、出现药害后的补救措施进行阐述,以为农户提供参考。 1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 1.1药剂方面的原因 1.1.1药剂种类。不同类型的农药对不同植物的药害程度不同。如有机氯杀虫剂对瓜类易产生药害,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易对高粱产生药害。 1.1.2药剂剂型和使用浓度。一般来说,不同剂型的农药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但无论何种剂型,如果加工质量差都会增加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如油剂、乳油等分层,出现沉淀;可湿性粉剂结块,悬浮率低,粉剂结絮。另外,农药的使用浓度越高,越易产生药害。 1.1.3药剂使用方法。农药使用方法种类较多,若使用方法不恰当就会造成药害。由于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药害的情形主要有:误用农药、错混农药、稀释农药所用的水质不同、二次药害、残留药害、飘移药害、喷雾器清洗不彻底等等。 1.2农作物方面的原因 1.2.1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亦不同。 1.2.2农作物的生育期。不同生育期对药剂敏感度亦不同,一般地说,植物在幼苗期、开花期、孕穗期比较敏感,易产生药害,不宜喷药[1-2]。 1.3环境方面的原因 一是气温。一般情况下气温升高,农药的药效增强,但药害也同时增强。二是湿度。湿度高有利于药剂向植物体内渗透,提高药效,但同时也易造成药害,所以在多雨多露的天气喷药易造成药害。三是光照。阳光照射强烈易发生药害。四是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对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和药害产生有明显影响。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7.阴部潮湿。 湿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湿: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

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发生食物中毒该如何处理

发生食物中毒该如何处理 食物中毒是常见病症,如果处理不当,轻者会腹泻、腹痛、浑身无力,重者会由于呕吐造成休克,甚至死亡。那么食物中毒怎么办?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120呼救。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医学教育`网整理,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如何判断是否食物中毒 判断食物中毒主要有四条标准: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有共同的进食史;不吃这种食物不发病;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 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10小时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医学教育`网整理,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

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 发布时间:2008-4-22 被阅览数:95 次作者:摘录 1、农药方面 (1)农药的理化性质。在一般情况下,农药对作物都有一定的生理影响。一些广谱性的除草剂,喷施到作物的绿色部位,吸收后干扰植物的苯基丙氨酸的生物合成,使植物茎叶枯黄,根基腐烂而枯死。 (2)农药质量。使用质量差,含杂质或变质的农药是引起药害的重要因素。 (3)混合使用不当。农药之间混用不当也是造成药害的一个因素。 (4)药液浓度。农药的使用剂量和喷施浓度超过了植物的承受能力,也可产生药害。 (5)喷施次数。重喷和连喷会引起药害. (6)施药方法。施药方法同作物药害有一定关系. 2、作物方面 (1)作物种类和品种。不同作物对每一种农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和敏感性。 (2)作物生育期。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药剂的敏感反应有较大的差异。 (3)植株部位。作物各个部位之间对药剂敏感性差异较大。 (4)作物长势。作物长势弱,抗药性差也会产生药害。 3、环境方面 (1)温度。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药的活性,也关系到作物的安全性。在高温环境下农药的活性高,而导致有些农药产生药害。气温高于35度时不宜使用,另外低温条件下施药,虽然农药活性低但作物抗性也低,也易产生药害。 (2)湿度和降雨。湿度过大,水分过多是引起药害的原因之一。 (3)风力和风向。在喷施除草剂时,风可导致除草剂产生雾滴飘移,造成敏感作物药害。 (4)土壤质地。粘性重,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农药粘附力较强扩药剂在土壤中移动性小,不易产生药害,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沙质土壤上的农作物易产生药害。

果树农 药药害 解救四 法 农药对植物的药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害在喷药后几小时至数日内即表现出 来,如叶面(果实)出现斑点、黄化、失绿、枯萎、卷叶、落叶落果、缩节簇生等。慢 性药害得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如光合作用减弱、花芽形成及果实成熟延迟、 矮化畸形、风味色泽恶化等。一旦发现果树遭受药害,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救: 1、喷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多种化学物质都具有氧化分解作用。 喷洒6000倍高锰酸钾溶液,可有效地缓解药害。 2、用清水冲洗。多数化学药剂均不耐水冲洗,如果施药浓度过大造成药害,要用喷 雾器装满清水,朝果树叶片反复喷洗,以冲刷去残留在叶片表面的药剂。 3、暂停同类药。在药害尚未完全解除之前,尽量减少使用农药,特别是同类农药要 停止使用,以免加重药害。 4、紧跟施肥水。果树发生药害后,要结合浇水补充一些速效化肥,并接着中耕松土, 可促进果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叶面喷施0.3%~0.5%尿素、0.2%~0.3% 磷酸二氢钾以改善果树营养状况,增强根系吸收能力。(沛安) 农药药害的补救措施 一、补救措施 1、排灌措施。对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排灌也可减轻药害程度,如农利来引起的药害可通过排灌减轻。 2、追肥补救。一般对产生叶部药害,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 3、喷水淋洗。若是由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农药后而发生药害,而且发现早,可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洒清水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洗刷掉,并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恢复能力。 4、激素补救。对抑制或干扰植物赤霉素的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D-丁酯、乙希利等药剂,可喷施赤霉素缓解药害程度;如农作物受到氧乐果等农药的药害,可在受害作物上喷洒0.2%的硼砂溶液。

[其他论文文档]谈急性河豚毒素中毒1例急救护理

谈急性河豚毒素中毒1 例急救护理 河豚是一种肉质鲜美,但含有剧毒的鱼,沿海居民因食用河豚中毒的并不少见。急性河豚毒素中毒是指进食河豚后发生中毒的一种急症。河豚毒素( TTX) 是一种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属于小分子非蛋白神经毒素,其毒力比剧毒的氰化钠大1 000 倍,摄入0. 5 mg 即可致死。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卵、脾脏、肝脏、肾脏、血液、眼睛、腮、皮肤等,其性质稳定,日晒20 d 或盐腌30 d 均不能被破坏,一般烹煮也不易被破坏,只有高温加热30 min 以上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被分解。根据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将TTX 中毒分为四度:Ⅰ度- 患者感觉麻痹( 口唇及口周、舌尖) ,恶心、呕吐; Ⅱ度-患者感觉迟钝( 皮肤知觉、本体感消失) ,共济失调,味觉消失,腱反射正常; Ⅲ度- 患者运动障碍( 骨骼肌麻痹) ,言语障碍( 声带麻痹) ,咽下困难,青紫,血压下降,意识尚清楚; Ⅳ度-患者意识不清,血压明显下降,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简单地说,轻症TTX 中毒者( Ⅰ~Ⅱ度) 出现感觉神经麻痹症状,重症者( Ⅲ~Ⅳ度) 出现运动神经麻痹、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TTX 中毒尚无特异性解毒剂,应尽早彻底清除胃肠内的残留毒物,患者出现呼吸机麻痹时早期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15 年1 月,我科收治1 例重症急性TTX 中毒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37 岁,因进食河豚后全身麻木乏力、恶心、呕吐1 h步行入急诊科求诊。患者于2015 年1 月26 日进食河豚( 约250 g) 1 h 后,出现全身麻木、乏力,渐进性加重,伴恶心、呕吐,自觉轻度呼吸困难( R 18 次/min) ,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无腹痛、腹泻,无头晕、胸闷,无肢体偏瘫。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心电图正常。初步诊断: 急性TTX 中毒。接诊后迅速评估患者,安排入抢救室。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书面告病重,中流量吸氧,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床边备好呼吸机、吸痰机、洗胃机、除颤机等抢救设备。迅速清除毒物,快速予以催吐、留置胃管、温开水洗胃。洗胃要彻底,呼吸心搏停止时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心脏按压,同时也不能放弃洗胃。迅速开通两条静脉通路、抽血行相关检验,大量静脉补液,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护胃、静脉滴注维生素C 抗氧化、肌内注射苯巴比妥抗惊厥等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意识、瞳孔、呼吸和四肢肌力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即使心搏骤停,也应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本例患者洗胃至13 000 ml时突然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立即停止洗胃,同时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药物强心升压、纠酸等处理,5min 后患者呼吸心搏恢复自主,复苏成功15 min 后患者意识转清,呼之可睁眼,但不能言语,疼痛刺激下四肢肌肉未见收缩运动,床边监护示: BP 124 /82mm Hg( 1 mm Hg=0. 133 kPa) ,HR 87 次/min,SpO2 100%,自主呼吸5 ~ 6 次/min,双瞳孔散大固定,直径7 mm,对光反射消失。10 min 后患者呈深昏迷状,疼痛刺激无反应,GCS 3 分。因病情危重,转入ICU 进一步监护治疗。1 月27 日患者意识转清,生命体征平稳, 10: 00 停用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次日转出ICU 至中医科继续观察。1 月29 日17∶ 00 患者症状痊愈出院。随访1 个月,无后遗症。 2 护理 2. 1 病情监测严密监测病情、瞳孔,严重中毒患者中枢神经麻痹,脑干麻痹,导致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深昏迷及一切反应消失,但中毒发生迅速,排泄亦较快[4]。瞳孔

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苍耳子的功效和作用 蠲痹止痛 本品味辛能行散,苦可燥湿,性温则散寒,偏入肺,肝,脾,肾四经,“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常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风寒头痛,头风头痛及牙齿疼痛等证。 宣肺通鼻 风寒袭肺,肺失宣降,邪阻鼻窍,浊涕不止或鼻塞不通,可用苍耳子宣肺通鼻,止鼻渊,通鼻塞。 发汗解毒 风寒乘虚外侵、肺失宣肃,表卫不和。卫阳被遏,而致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疼痛,鼻塞不通或流多量清涕,咽痒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质润,脉浮紧。若风寒夹湿者,困遏卫表,痹阻经络,又见头重如裹,肢体骨节瘦重疼痛,苔白腻,脉濡等,苍耳子辛温解表且宣肺,疏风散寒能发汗,苦温故兼可祛湿,故可用于风寒或风寒夹湿之感冒。 疏风杀虫 苍耳子辛行疏散,苦可燥湿杀虫,常用于疠风,疥疮,皮肤瘙痒等证。 祛风散湿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即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苍耳子功长疏风祛湿散寒,走肌肤而宣开腠理,入筋骨可通利关节,尚兼行气血、舒经络,实为治风寒湿痹的一味佳品。 抑菌作用 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菌作用。 对呼吸、血压及心脏的作用 苍耳子注射液静脉注射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压下降,并明显增加呼吸幅度和频率。对清醒状态的家兔也具有兴奋呼吸和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出现短暂的抑制作用。 镇咳作用 用苍耳子煎剂给小鼠灌胃对二氧化硫(so2)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对血糖的影响 苍耳子中的甙类物质aa2能使正常动物的血糖下降,但不能降低四氧嘧啶所引起的大鼠高血糖。苍耳子中所含甙类性质的鼠李糖,不但不能增加动物肝糖元的形成,反而促进糖元减少。如果先注射鼠李糖,以后再注射肾上腺素,则后者的血糖升高反应减弱或消失。这可能是由于鼠李糖已使肝糖元减少所致。 苍耳子的禁忌 过量服用苍耳子治疗鼻炎会引起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肚子疼、不想吃东西、解不出小便、面色苍白、脸庞浮肿、双目无神、浑身无力等症状,医院查就是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需要透析,严重的可致肾衰竭。

农作物发生药害的原因

农作物发生药害的原因、症状及预防 蔡朋飞 (辉县市植保植检站,河南,新乡,辉县453600) 引言 近年来,由于农药质量或农民用药不当等问题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直接损失,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在生产中农民朋友往往对药害认识不清,容易与病害弄混淆,现把农药药害发生的原因、症状及与病害的区别加以总结,以便农民朋友在农业生产中借鉴。 1、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 1.1农药方面的因素 一是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药害的发生与农药使用不当,即不合理使用、施药控制不严、剂量不准、误将药剂相互混杂,甚至滥用、错用或者误用了除草剂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当前发生药害最常见的原因。 二是超范围使用农药造成药害。有的农药经销商本身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对地情、苗情、草情及农药药理作用的了解,不严格按农药包装标签上“适用作物”(登记作物)要求向农民推荐,而是超范围推荐用药或者超量用药,误认为浓度高防治效果好,误售误用,结果造成药害。 三是使用的农药质量差、杂质多及农药过期或假冒伪劣造成药害。使用劣质农药、假农药是引起农药药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1.2作物及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作物的敏感阶段使用农药造成药害。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药剂的抵抗能力不同,一般种子耐药力最强,多数作物苗期、花期和细嫩组织部位比较敏感,耐药力差,易发生药害。禾本科作物孕穗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分蘖期至孕穗前对药剂敏感性低。 二是药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和土壤等不良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时,易发生药害。例如石硫合剂在32 ℃以上高温天气使用时极易发生药害,也有少数药剂在低温情况下使用易发生药害。 2、药害的主要症状表现 2.1斑点型。这类药害主要表现在作物叶片上,有时也发生在茎秆或果实皮上。常见的药斑

如何缓解农作物药害

如何缓解农作物药害 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已经普及,农药的使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但是如果农药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的农作物药害。不光是农药使用不当,农药质量或其他问题导致农作物受害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直接损失,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农作物药害的发生是由于农药使用不当,即不合理使用、施药剂量不准、误将药剂相互混杂,甚至滥用、错用或者误用了除草剂有很大关系。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用错了农药,使用假冒农药、过期劣质农药或者是超范围的使用农药也是造成药害的常见原因。 以下是农作物环节药害的几种办法 喷洒清水,冲洗、分解、稀释药物浓度 由于喷洒某种农药使植株和叶片发生药害,可反复喷洒大水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冲洗掉。还可在喷洒的清水中加入0.2%的碱面或0.5%的石灰水,由于目前大多数农药遇到碱性物质易分解减效,因此可加快药剂的分解。同时喷清水增加了作物细胞中的水分,稀释了作物体内的药液浓度,也可减轻作物药害 针对性地喷洒缓解药害的药剂 当农作物发生药害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地喷洒能缓解该药物的药剂,可以大大减轻药害损失。例如,氧化乐果、对硫磷等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可在受害作物上喷0.2%的硼砂溶液缓解:硫酸铜、波尔多液引起的作物药害,可喷施0.5%的石灰水缓解药害。 迅速追施速效氮肥 对叶面病斑、叶缘焦枯或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可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长势状况,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5-12公斤,还可适当增施磷钾肥,补充植株营养,并结合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药能力,对受药害较轻的种芽、幼苗效果极为明显。 除去药害部位 在果树上采用灌注、注射、包扎等方法施药过量、过浓而造成药害时,应将受害较重的树枝迅速剪除,以免药剂继续传导和渗透,并要及时灌水,防止药害继续扩大。 武圣俊中国农村科技

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湿

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 湿: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祛寒湿的方法 ·血足是祛寒湿的根本。 身体内血液充足,肾气就足,就能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全身就会温暖舒适。寒湿在充足的血液、流动畅快的血流面前是无立足之地的。没有了寒湿,就不会出现这疼那疼,也就不会长斑、长痘、长癣。 ·运动后全身感到温暖。 经常运动、经常体力劳动及做家务的人,会感到体内的热量大。这是因为运动生热,起到了驱散寒湿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运动而体内的血液不足,运动后就会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湿会乘虚而入,身体仍会虚弱多病。 ·适当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适当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运动后出汗,吃了温热食物而出汗,还是泡脚后微微发汗,都可以达到祛寒的效果。 ·饮食祛寒。 常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祛寒。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各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的祛寒饮食习惯。

如北方喜欢吃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高热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欢麻辣;贵州人喜欢酸辣;还有的人喜欢喝祛寒的药酒等。虽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湿、保暖。·热疗祛寒。 热疗祛寒是自古人们就使用的古朴、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石蜡热敷;有的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贴上姜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可以说在医院、民间都有不少祛寒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缓解和治疗因寒湿引发的各类疾病。 ·自制外用祛寒药酒。 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55度)中浸泡。整粒的花椒要浸泡一周后再用,如果把花椒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状,泡1~2天就可以用了。(花椒要买质量好一些的,以防假冒伪劣,影响疗效。)花椒性温,温中散寒能除六腑寒冷,并能通血脉、调关节、暖腰膝。用花椒酒擦在疼痛的部位,上下来回搓,搓热后用青艾条熏,也可隔着衣服焐上热水袋,这种方法对治疗腰痛﹑膝关节肿痛﹑肩周炎等非常不错。 ·自做祛寒棉垫。 民间有一种偏方:在夏季的伏天,将生姜挤榨成汁,取棉花放在其中浸泡,稍稍挤压一下,不要拧,直接到太阳下晾晒,晒干为止。然后用布将棉花包好,缝成小棉垫。到了冬季,哪个部位疼痛,就将小布垫缝在贴身衣服里面相应疼痛的部位,一直穿在身上,一般使用半个月后,再换一个新的。使用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姜汁棉花垫的外面再焐上热水袋,效果就更好了。(注:小棉垫在冬天也一样可以。) 生姜性温,有温经散寒、温胃止呕等作用。这种方法除了能治疗颈、肩、腰、腿等部位疼痛,还可以治疗老年人冬季最易犯的老慢支﹑哮喘。患有老慢支及哮喘的老人,背及腰部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将姜汁垫放在背后及腰部,再放上热水袋焐,还可以给热水袋做个袋子,背在背上或系在腰上。 ·快速祛寒湿法。 这是我用得最多的,祛寒湿最快的方法,只限成人使用。方法如下: 1.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待用。 2.夏季用6~8根青艾条(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买一个大夹子,夹住艾条,或用胶带将艾条捆成一排,点燃。 3.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当感到疼痛时可试着离远一些。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经络是畅通的,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熏完后拿掉姜片,如果姜片下的皮肤上是湿的,而且生姜片也是湿的,就说明身体内的寒湿重。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在用大量的青艾条熏烤几十分钟后,生姜片应该是干脆的,皮肤上也是干爽的。 4.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5.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10~20下。 6.在双手臂外侧,外关穴的上下来回熏20~30下。 一般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全身艾熏后,因为艾灸的温热使血液循环加快,患者会感到全身温暖、舒适、放松,脸上及手上因寒湿重、经络淤堵造成的暗灰色都会有所减退,脸色变得明快、光泽一些。 全身熏艾条的方法活血明显,身体内血少的人熏后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不适。所以,年纪大的以及有严重疾病的人都不适宜熏。身体虚弱的人每次熏的时间都要减少。用做保健只能一个月熏一次,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只做腹部的艾熏为好。因使用的艾条多,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一、药害症状 1、斑点: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如丁草胺在水稻田初期施用造成水稻叶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水稻叶边缘枯斑,杀虫双浓度高引起白菜叶产生枯斑。 2、黄化: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梢发黄;适用于麦田的苯磺隆飘移到其他作物上出现黄化等;抑太保喷施于白菜,引起幼苗菜心发黄。 3、畸形: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番茄喷洒高浓度的萘乙酸会出现卷叶;2,4-D施用不当出现空心果、畸形果;纯度不高的三十烷醇易使番茄嫩叶卷曲等。 4、枯萎:这种药害一般全株表现,主要是除草剂药害。如西瓜苗受绿麦隆药害出现嫩叶黄化、叶缘枯焦、植株萎缩;高浓度的草甘膦、百草枯喷施杂草上如药液飘至作物上,定会引起植株枯萎。 5、生长停滞:生长抑制剂、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枯死:DDV用于高梁、玉米上,如果药害严重,会引起高梁、玉米枯死。 7、不孕: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如在水稻抽穗时施用稻脚清会造成空秕粒。 8、脱落:在果树和其他双子叶植物上常发生,有落花、落叶、落果等。如桃树施用水胺硫磷和花期施用氧化乐果造成落叶;山楂施用乙烯利不当引起落果、落叶。 9、劣果: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果面异常、品质变劣。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高温(气温大于30℃)施用高浓度早瓜灵,会引起瓠瓜产生异味。 二、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 1、施用药剂过量。有些农民存在着用药越多,防效越好的观念,使用时不看说明不相信推荐剂量,往往成倍增加用量,造成药害。如粉锈宁使用过量,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干枯;玉米田超量使用“莠去津”成份的除草剂,可导致下茬小麦受害,表现为年前出苗不整齐,叶发黄,年后生长缓慢,不分蘖或少分蘖,穗粒数明显减少,千粒重下降。 2、错用农药。一是农民对农药保存不善,造成农药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二是农药经营者业务素质差,给农民拿错药,农民在使用时又不注意认真核对,造成错用农药。如大豆田使用的除草剂“氯嘧磺隆”,错用了小麦田除草剂“氯磺隆”,施用后造成大豆绝收。 3、盲目混配农药。有些药剂混配可以提高活性,如杀草隆与草枯醚混合使用,在稻田中可同时杀死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莎草科杂草。但有些药剂混用会产生药害,如脲

常见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发表于2010-4-11 22:21:25 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的种类与剂型也不断推陈出新,农药的使用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趋于专业化。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药害,轻者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重者则颗粒无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1.农药药害的预防 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药害的发生。 1.1注意购买农药的质量 在购买农药前,首先要弄清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对症下药。购买农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免购买假药,造成损失。 一是所购农药必须有四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号、产品合格证。 对四证不全者,要防假冒伪劣。 二是注意农药使用有效期,一般水剂农药有效期为1年,粉剂2年,乳油3年,可具体看一下商标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变质的农药易造成药害,乳油类农药要求药液清亮透明、无絮状物、无沉淀,加入水中能自行分散,水面无浮油。粉剂类农药要求粉粒细、匀、不结块。可湿性粉剂类农药要求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并均匀的分散。请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买保质期内的产品,不要购买超出保质期或者生产日期不祥的产品。 三是要看一下农药,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溢漏,粉剂农药无结块,乳剂农药无分层,水剂农药无沉淀,颗粒农药符合标准,颗粒大小匀称。 四是最好选择有兼治性(多效性)的农药,达到一药多治效果。 1.2注意用水的质量 稀释农药时使用的水要求是干净的软水,不要使用含杂质多的脏水和含钙镁离子的硬水。这种要求好像高了,在我国广大农村还做不到,但能保证用洁净的水来稀释农药就可以了。 1.3注意施药浓度要适当 用浓度过大是导致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每种农药在不同的作物上使用都有一个安全的浓度范围,千万不可以错误地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而人为的超出这个范围。因此,配药前必须认真阅读该药的使用说明,准确计算,严格计量,严禁随意配药。 1.4注意用药要做到随配随用

农药药害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

摘要介绍了农作物药害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农药药害事故的处理方法,并提出药害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农药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药;药害;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 农作物药害是指因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的作物反应出的各种状态,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近年来,由于农药质量或农民用药不当等问题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直接损失,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如何开展农药药害事故鉴定,及时公正处理药害纠纷,正确提出处理意见,是农业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为探讨出一套综合性农作物药害事故分析、处理方法,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鉴定、处理调解药害事故纠纷的经验,并借鉴其他区县的实践经验,就农药药害事故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1药害发生原因 1.1农药方面的因素 一是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药害的发生与农药使用不当,即不合理使用、施药控制不严、剂量不准、误将药剂相互混杂,甚至滥用、错用或者误用了除草剂有很大关系[1]。这也是当前发生药害最常见的原因。二是超范围使用农药造成药害。有的农药经销商本身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对地情、苗情、草情及农药药理作用的了解,不严格按农药包装标签上“适用作物”(登记作物)要求向农民推荐,而是超范围推荐用药或者超量用药,误认为浓度高防治效果好,误售误用,结果造成药害。三是使用的农药质量差、杂质多及农药过期或假冒伪劣造成药害。使用劣质农药、假农药是引起农药药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1.2作物及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作物的敏感阶段使用农药造成药害。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药剂的抵抗能力不同,一般种子耐药力最强,多数作物苗期、花期和细嫩组织部位比较敏感,耐药力差,易发生药害。禾本科作物孕穗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分蘖期至孕穗前对药剂敏感性低。二是药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和土壤等不良环境条件密切相关[2]。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时,易发生药害。例如石硫合剂在32 ℃以上高温天气使用时极易发生药害,也有少数药剂在低温情况下使用易发生药害。 2农药药害事故处理方法 2.1成立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组 农药药害的认定和处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了规范、公正和及时处理农药药害事故纠纷,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由农药检定所、植物保护站、农技推广等单位相关专业专家组成的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开展药害事故的鉴定及损失评估工作[3]。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牵头主持日常药害受理、鉴定及损失评估工作。 2.2药害事故鉴定的工作程序 一是及时告知政府。遇到重大药害事件,应告知药害事故发生地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必要时要求政府给予协助。如2004年因除草剂“油侠”的使用不当,造成江宁区水稻大面积不同程度的发生药害,由于及时向区政府和市农委(当时的农林局)汇报,在后面的药害事故处理中,得到了政府和上级的支持与协助。二是药害事故的受理。由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提出书面申请,一般在2 d内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派2名以上执法人员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进行实地查看,初步了解情况,对造成药害的农药进行抽样取证和登记保存,作询问笔录。调查人员根据实地观察情况,确定受害的原因,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申请人应缴纳有关鉴定费用。三是药害事故的鉴定。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根据调查人员初步了解的情况,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农药药害鉴定小组。鉴定小组的人数可根据受害作物的面积和程度确定,一般为3人以上单数,确定1名组长。鉴定小组进行实地勘察,对受害作物的受害过程开展调查,对受害作物的受害症状进行描述认定,并制作药害现场勘验记录。对农药来源、施药

如何缓解农作物药害

如何缓解农作物药害、肥害?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协会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八一农垦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员王险峰 摘要 经垦区多年联网试验示范及使用,解除农药药害最佳药剂及混用配方如下: 水稻苗床发现药害应采用0.13%碧护10克+益微200毫升/100m2加水1~升喷雾。 水稻本田药害还可用圣丹、丰业等生物肥2.5~3公斤/亩撒施。 旱田和水稻本田发生药害采用0.13%碧护2~3克/亩+益微20~30毫升/亩喷雾,用水量7~10升/亩 除草剂药害解救原则 农药、肥料对作物的药害(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害多表现为抑制作物生长,缺乏营养。解除药害、肥害对作物的抑制可使用促进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生长素等,不能用抑制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否则会加重药害;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激素,与作物没有亲和性,用量不好掌握,用量过大会加重药害。除草剂药害发生后,不应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芸苔素、复硝酚钠、吲哚乙酸、多效唑等和含有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 将中华五千年养生文化与现代生命科学完美结合,用功能性植物营养剂缓解药害、肥害,使植物滋养细胞,激活细胞的功效,全面调整作物机体,使作物恢复生理机能。 使用功能性植物营养剂,它们一般含有植物化感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内源激素、也称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作物有亲和性,使用过量,作物吸收后能自身调节,对作物安全;植物营养剂,如矿物质、氨基酸、酶类(如异黄酮、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 根据近代研究成果和多年生产实践,缓解除草剂药害、肥害建议使用功能性植物营养剂如碧护、益微、禾生素等混用。 1、植物微生态制剂-益微(增产菌) 它是从植物体内分离出来的芽孢杆菌,其代谢产物有一定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吲哚乙酸、玉米素等,以及维生素B1、B2、B6、B12、叶酸、尼克酸、淀粉酶、蛋白酶、乙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SOD酶等,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内源激素,对作物安全,并且益微在植物体内能繁殖,拌种一个月达到高峰期,叶面喷洒半个月可达高峰期,通过占领和分泌抑菌物质具有防病作用、抗逆、抗旱、抗盐碱、解

湿气会让头发爱出油(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7.阴部潮湿。 湿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湿: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

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