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你如何通过Excel-VBA编写测量坐标计算程序文件

教你如何通过Excel-VBA编写测量坐标计算程序文件

教你如何通过Excel-VBA编写测量坐标计算程序文件
教你如何通过Excel-VBA编写测量坐标计算程序文件

教你如何通过Excel VBA编写测量坐标计算程序

发布日期:2013-01-11 来源:网络作者:未知浏览次数:1704

摘要:认识VBA、理解VBA,并利用Office Excel VBA编写测量坐标计算程序。

关键词:Excel VBA 程序坐标编写

了解:VBA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一种自动化语言,它可以使常用的程序自动化,可以创建自定义的解决方案。可以用Excel的宏语言来使Excel自动化运行等……Microsoft让它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共享一种通用的自动化语言——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V BA),可以认为VBA是非常流行的应用程序开发语言Visual Basic的子集,事实上VBA 是VB应用程序的版本,尽管存在有些不同VBA和VB在结构上仍然十分相似。如果你已经了解VB会发现学习VBA非常快。相应的学完VBA会给学习VB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由:选择Excel VBA编程的理由是因为它的计算功能非常强大,是现今任何编程计算器无法逾越的。它运用围广,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合理化显示等。或许很多测量人员对Excel VBA还有些陌生,主要是大家寄托于计算器、电脑、手机PDA等系列软件使用。Excel VBA对于大多数测量人员而没有系统学过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的人群来讲有一定含糊,不过只要有基本数学知识、测量常识和逻辑理解的人,都能通过Excel VBA编写设计出称心如意的测量程序。

目标:基于Excel VBA的测量坐标计算程序的设计目标是将繁琐计算过程转入到计算机中,利用程序语言的重复性原理,在计算机中可将坐标计算得出更精确的结果,使坐标计算更加可靠。最终目标是让用户可以通过Excel VBA自行完成坐标计算程序设计。

认识:学习VBA到底需要什么基础和了解些什么?

学习VBA需要认识英文字母、一般的单词(如:函数所用的过程)、数学基础知识、测量常识、逻辑性思维即可。

在VBA中需要了解VBA的过程、变量、属性、方法、事件、语句等。

Excel VBA程序可以分为“录制宏、自定义函数”,由于录制宏编写计算类程序它限制了计算涵式过程,而无法达到自定义数据直接运算的目的,所以大家可以通过按钮式点击进行自定义函数过程(还可以通过窗体定义过程)。

基本常识:

1、类型:常用类型分为Integer(整型)、Single (单精度型)、Double (双精度型)、String(字符串型)、Variant(数字)、Variant(字符)。

2、变量:Dim 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例:Dim A As Double

定义变量除了可以使用Dim语句外,比较常的还有:static语句,Private语句,Pu blic语句。

3、常量:Const 常量名 As 数据类型=常量的值。例:Const PI =3.98

常量声明后不可对它再进行赋值。

4、If语句:

If 逻辑表达式 Then ┆ If Q<0 Then

语句块1 ┆ Q=-1

Else ┆ Else

语句块2 ┆ Q=1

End If ┆ End If

5、Do循环语句:

Do Wihle 循环条件┆ Do While Cells(j, 1) <> Empty

语句块1 ┆ X = N + (Cells(j, 1) - D) * Cos(F)

[Exit Do] ┆ Y = E + (Cells(j, 1) - D) * Sin(F)

语句块2 ┆ j = j + 1

Loop ┆ Loop

6、调用单元格数值:

With Sheets("单元格名称")┆ With Sheets("坐标计算")

N = .Cells(行, 列)┆ N = .Cells(3, 2)

E = .Cells(行, 列)┆ E = .Cells(4, 2)

D = .Cells(行, 列)┆ D = .Cells(5, 2)

F = .Cells(行, 列)┆ F = .Cells(6, 2)

End With ┆ End With

说明:这里的.Cells(行, 列)表示调用Sheets("坐标计算")单元格中指定数值。

7、MsgBox事件语句:

Private Sub Workbook_Open()┆ Private Sub Workbook_Open()

MsgBox "提示语句" ┆ MsgBox "欢迎使用直线坐标计算程序!"

End Sub ┆ End Sub

主题:通过以上认识相信大家对VBA编程稍有认识与了解,现在将进行测量坐标计算程序设计。给大家讲解的是“直线坐标中桩计算”的程序如何编写与运算。

思路:根据单元格输入的已知数据并由With过程调用,建立Do循环计算模式自动填充待求点单元格坐标。

准备:本表需将安全级别设置为“低”,否则运行时点击计算按钮没有反映。

Office Excel 设置方法如下:

Excel 2003版:工具>>>宏>>>安全性>>>选择较低的安全级别>>>重新打开文件即可运行。

Excel 2007版:Office按钮>>>Excel选项>>>信任中心>>>信任中心设置>>>宏设置>>>启用所有宏。

版本:程序测试演示版本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直线坐标计算原理:

如下图所示,已知直线的起点坐标、起点切线方位角ao、直线长度L。

直线的止点坐标、止点方位角az计算如下:

已知计算数据:

输入直线要素

起点坐标xo3378605.445

起点坐标yo453648.704

起点桩号O7586.707

计算方位角ao98.565562

程序操作步骤:

1、设置表格框架(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设计),图示如下:

2、在菜单栏上面点击右键弹出下拉式对话框选中“Visual Basic”。

3、调用后的Visual Basic菜单栏显示如下。

4、插入命令按钮(按钮主要用于鼠标点击时触发函数运行)。

5、插入命令按钮后样式,在上面点击右键→命令按钮对象→编辑→输入“坐标计算”名称(可以根据自己要求输入)。同样方法添加“数据清除”按钮。

6、在“坐标计算”按钮上面点击右键→查看代码,即可进入代码编辑区域。同样方法编辑“数据清除”按钮代码。

7、代码输入区域,在蓝色线条位置粘贴“VBA主要源码”代码然后点击左上角Excel 图标即可返回Excel电子表格界面。(这里还可以在VBAProject上面点击右键→插入模块→将代码粘贴到模块过路径指引,但是在这里就直接将代码粘贴在按钮部减少了添加模块的繁琐)。

VBA主要源码:

Option Explicit '显式声明模块中的所有变量

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1_Click()'按钮下粘贴以下代码:

Dim j As Intege

r ' ═╮

Dim Ai, Bi, Ci, Di, Ei, Fi, Gi, Hi As Doubl

e ' ║

Dim N, E, D, X, Y, F As Doubl

e ' ║定义变量

Const Pi = 3.979 ' ═╯

With Sheets("坐标计算")

If Trim(.Cells(3, 2)) = "" Then MsgBox "请输入“起点坐标X”!", vbInforma tion, "提示": Exit Sub ' ═╮

If Trim(.Cells(4, 2)) = "" Then MsgBox "请输入“起点坐标Y”!", vbInforma tion, "提示": Exit Sub ' ║

If Trim(.Cells(5, 2)) = "" Then MsgBox "请输入“起点桩号K”!", vbInforma tion, "提示": Exit Sub ' ║检测数据

If Trim(.Cells(6, 2)) = "" Then MsgBox "请输入“起点方位角F”!", vbInfor mation, "提示": Exit Sub ' ═╯

N = .Cells(3, 2) ' ═╮

E = .Cells(4, 2) ' ║

D = .Cells(5, 2) ' ║调用已知数据

F = .Cells(6, 2) ' ═╯

Gi = Int((.Cells(5, 2) + 10) / 10) * 10 ' ═╮

Hi = .Cells(5, 2) + .Cells(7, 2) ' ║

Fi = Abs(F) ' ║

Bi = (Fi - Ai) * 100 ' ║

Bi = Int(Bi) ' ║

Ci = (Fi - Ai) * 10000 - 100 * Bi ' ║六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Di = Bi + Ci / 60 ' ║

Ei = Ai + Di / 60 ' ║

If F < 0 Then ' ║

F = -Ei ' ║

Else ' ║

F = Ei ' ║

End If ' ═╯

F = F / 180 * Pi

End With

j = 9

Do While Cells(j, 1) <> Empty ' ═╮

X = N + (Cells(j, 1) - D) * Cos(F) ' ║

Y = E + (Cells(j, 1) - D) * Sin(F) ' ║坐标计算核心

Cells(j, 2) = Round(X, 3) ' ║

Cells(j, 3) = Round(Y, 3) ' ║

j = j + 1 ' ║

Loop ' ║

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2_Click()'按钮下粘贴以下代码:

Range("B9:C65536").ClearContents

End Sub

VBA源码说明:

Option Explicit'显式声明模块中的所有变量;

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1_Click() 'Private外部,可供类或是模块自身调用;Sub过程(不返回值)和函数(返回值)可将其视为类的方法;CommandButton1_Clic k() 计算按钮名称。

Dim j As Integer'定义整型变量;

Dim Ai,Bi,Ci,Di,Ei,Fi,Gi,Hi As Double'定义双精度变量;

Const Pi=3.979'定义常量;

With Sheets("坐标计算")'介词;

If Trim(.Cells(3,2))=""Then MsgBox"请输入“起点坐标X”!",vbInformation,"提示":Exit Sub'Trim删除字符中空格;.Cells(3,2)调用表中的第三行第二列数值;MsgB ox弹出窗口提示框;vbInformation弹出窗口类型;Exit Sub退出程序;

Gi=Int((.Cells(5,2)+10)/10)*10'Int将数字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

Fi=Abs(F)'Abs绝对值;

If F<0 Then

F=-Ei

Else

F=Ei

End If'当F小于0则F等于-Ei否则F等于Ei结束判断;

End With'结束介词语句;

j=9'循环定义,表示从第九行开始执行;

Do While Cells(j,1)<>Empty'Do While循环控制语句,用于首先执行一次循环体语句,然后开始测试循环条件,当条件为‘真’时继续循环的处理过程;

X=N+(Cells(j,1)-D)*Cos(F)

Y=E+(Cells(j,1)-D)*Sin(F)

Cells(j,2)=Round(X,3)

Cells(j,3)=Round(Y,3)

j=j+1'逐句循环,每成功运行一次即为循环一次,然后继续执行下一行。

Loop'当条件不满足时结束循环语句。

End Sub'退出Sub程序过程。

PrivateSubCommandButton2_Click()

Range("B9:C65536").ClearContents'清除区域B9:C65536中的容。

End Sub

粘贴后的代码区域显示:

8、返回Excel表格后点击顶部按钮“退出设计模式”即可正常点击按钮。

9、在单元格中输入已知数据。

10、点击“坐标计算”按钮即可计算出以下坐标。

注:新建空白表格时需将单元名称“Sheet1”改为“坐标计算”。

程序源码文件下载地址:vba_zxzb.rar

结论:

通过实践证明,在工作中知道已知测量数学模型并结合编程技术写一些程序对常用的数据处理能够高效的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在这里或许有朋友要问为什么不编写和演示复杂的曲线坐标计算程序?其实编写简单的和复杂的都一样,因为教你的只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而不是里面的公式运算,所以如

果你只要用心去学就算告诉你一个简单的过程你就会理解里面的意思。当然功夫还得靠大家自己多加练习才能迈入编程的正常轨道。

提醒大家一句话:人人都是天才,只是你能否把空闲时间利用到有价值的基础之上?

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提高点位平面放样精度的措施有很多,请列举三种措施盘左盘右分中法、归化法放样,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 2、线路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类型,产生线路断链的基本原因主要有外业断链和内业 断链; 3、隧道贯通误差分为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 4、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单导线、导线环、交叉导线(4、主副导线)等导线形式。1.导线控制点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合法,导线测量法),位移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2。当路基填挖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之间不通视的情况,可以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合法)或 (导线测量法)确定。 3。隧道洞内施工时以(隧道中心)为依据进行的,因此需要根据(隧道中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4。路基横断面的超高方式:(线路中线,分隔带边缘线,线路内测)等。 5。曲线隧道洞内施工时需要注意(线路中线)与隧道结构中心线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隧道结构中心 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6。要建立路基三维模型,需要从(线路平面中心线,线路纵断面,线路横断面)等三个角度去建立。根据设计资料提供的(路基横断面、设计纵断面)等资料,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可以绘制任意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再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测量方法可以得到该路基横断面。 7。导线控制点的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会法、导线法),移位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 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8。当路基填挖到一定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点之间不通视情况,可以选 择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会法或导线法)方法确定。9。列出两种提高桥涵结构物平面点位放样精度的方法有(角度分中法放样、归化法放样)10。路基施工施工时,列出三种电位高程放样的方法(水准放样法、GPS 高程放样法、三 角高程放样法) 简答题 1。简述全站仪进行横断面地面线复测的方法: 自由设站,采集横断面地面线特征点三维坐标,路基横断面自动带帽。 2。简述线路断链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路段分区段设计,线路改线。 3。简述计算机软件在路桥施工测量技术中作用和地位: 内业计算简单化,规范化,高效率,减少错误发生,内业计算的发展方向。 4。简述全站仪确定线路横断面方向的方法: (1)计算给定桩号的中桩坐标及距离为2 米的边桩坐标(2)将全站仪架设在横断面附近的某一控制点上(3)坐标放样法放样出中边桩,根据放样的中边桩可以确定横断面的方向

公路测量卡西欧5800万能程序

一、前言本程序是《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中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的升级改进版本。原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程序只基于道路的单个基本型曲线,有效计算范围仅包括平曲线部分和前后的两条直线段,使用时需要输入平曲线设计参数,无坐标反算桩号功能。改进后的程序名称为:道路中边桩坐标放样正反算程序(全线贯通),增加了可实现全线贯通的数据库功能和坐标反算桩号功能,主要是: 1.使用道路平面数据库子程序,可将一段或若干段道路的交点法格式平面参数(可容易从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获得)以数据库子程序形式输入计算器,程序在计算时省却了输入原始数据的麻烦; 2.坐标正算方面,输入桩号即可进行道路的中、边桩坐标计算,若输入了测站坐标,还可同时计算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数据(拨角和平距); 3.坐标反算方面,输入平面坐标,即可计算对应的桩号和距中距离(含左右信息); 4.对于存在断链的道路,可分段分别编写数据库子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添加一个路段选择的功能即可实现(可参照立交匝道程序中匝道的选择)。程序的特点: 1.可进行中桩坐标的正、反算,程序代码简洁,便于阅读和改写; 2.主程序通过调用数据库子程序,省却了使用时输入平面参数的繁琐; 3.使用数据库子程序,换项目只需改写数据库子程序,程序通用性强。二、道路示例项目基本资料基本资料同《CASIO fx-5800P计算与道路坐标放样计算》第6章HY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合同段起止桩号: K4+800~K9+600)。这里摘取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资料如下.

.

. 三、程序代码 .

. .

. .

角度、坐标测量计算公式细则

计算细则 1、坐标计算: X1=X+Dcosα, Y1=Y+Dsinα。 式中 Y、X为已知坐标,D为两点之间的距离,Α为方位角。 2、方位角计算: 1)、方位角=tan=两坐标增量的比值,然后用计算器按出他们的反三角函数(±号判断象限)。 2)、方位角:arctan(y2-y1)/(x2-x1)。加减180(大于180就减去180(还大于360就在减去360)、小于180就加180 如果x轴坐标增量为负数,则结果加180°。如果为正数,则看y轴的坐标增量,如果Y轴上的结果为正,则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两点间的方位角,如果为负值,加360°。S=√(y2-y1)+(x2-x1), 1)、当y2-y1>0,x2-x1>0时;α=arctan(y2-y1)/(x2-x1)。 2)、当y2-y1<0,x2-x1>0时;α=360°+arctan(y2-y1)/(x2-x1)。 3)、当x2-x1<0时;α=180°+arctan(y2-y1)/(x2-x1)。 再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算距离(根号下两个坐标距离差的平方相加)。拨角:arctan(y2-y1)/(x2-x1) 1、例如:两条巷道要互相平行掘进的话,求它们的拨角:方法(前视边方位角减后视边方位)在此后视边方位要加减180°,若拨角结果为负值为左偏“逆时针”(+360°就可化为右偏,正值为右

偏“顺时针”。 2、在图上标识方位的方法:就是导线边与Y轴的夹角。 3、高程计算: 目标高程=测点高程+?h+仪器高—占标高。 4、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 (直角坐标用坐标增量表示;极坐标用方位角和边长表示) 1)、坐标正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及该点至未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方位角,知A(Xa,Ya)、Sab、αab,求B(Xa,Ya) 解:?Xab=Sab×COSαab 则有Xb=Xa+?Xab ?Yab=Sab×SINαab Yb=Ya+?Yab 2)、坐标反算,已知两点的坐标,求两点的距离(称反算边长)和方位角(称反算方位角)的方法 已知A(Xa,Ya)、B(Xb,Yb),求αab、Sab。 解:tanαab=?Ya b/?Xab 所以。Αab=tanˉ?Yab/?Xab;则有: Sab=?Yab/SINαab=?Xab/COSαab=√?X2ab+?Y2ab; 5、缘和曲线的方位角和坐标计算公式: S12=sqr<(X2 -X1)2×(Y2-Y1)2> =sqr( ?X221×?Y221)。 A12=arcsin((Y2-Y1)/S12)。 S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距离, A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坐标方位角。

公路测量坐标计算公式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计算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 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 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 的坐标:x Z ,y Z 计算过程: y y ⑼y x x ⑻x αSsin y ⑺αScos x ⑹90 ααα⑸y x ⑷S 180n x y arctg α⑶l 3456R l l 40R l l y ⑵)K R 336l l 6Rl l (x ⑴Z 1Z 11111012 0200 040 49202503307 03 0+=+===-+=+=?+=+-=-=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 的取值如下: ?? ? ??=<?? ? ??=>>1n 0y 0x 1n 0y 0x 2n 0y 0x 0n 0y 0x 00000000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 为到点HZ 的长度 α为过点HZ 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 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 Z ,y Z 为点HZ 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2Rl l β0 2 =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 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 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 的坐标:x Z ,y Z 计算过程: y y ⑿y x x ⑾x αSsin y ⑽αScos x ⑼90α αα⑻y x ⑺S 180n x y arctg α⑹m Rsinα'y ⑸p]K )cosα'[R(1x ⑷34560R l 240R l 2l ⑶m 2688R l 24R l ⑵p Rπ)l -90(2l ⑴α'Z 1Z 11111012 0200 0004 5 23003 40 200+=+===-+=+=?+=+=+-=+ -=- ==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 的取值如下: ?? ? ??=<?? ? ??=>>1n 0y 0x 1n 0y 0x 2n 0y 0x 0n 0y 0x 00000000 当只知道HZ 点的坐标时,则: l 为到点HZ 的长度 α为过点HZ 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 值与知道ZH 点坐标时相反 x Z ,y Z 为点HZ 的坐标

电子表格Excel VBA测量程序分享

电子表格Excel VBA测量程序分享2012-2-13 11:16阅读(6977) 简介:Microsoft Excel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Visual Basic forApplications(VBA)是一种VisualBasic的一种宏语言,是基于Visual Basic for Windows 发展而来的,主要能用来扩展Windows的应用程式功能,特别是Microsoft Office软件。也可说是一种应用程式视觉化的Basic Script,VBA的使用可以达成执行特定功能或是重复性高的操作。 适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办公软件 NO.1: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说明:本程序适用于Office Excel运行,属于多交点坐标正算、反算程序,包括:多交点曲线要素、坐标正算、坐标反算、放样计算、竖曲线高程等。

下载: 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1.0(单交点坐标正算) 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2.0(单交点坐标正算、反算) 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2.3(单交点坐标正算、反算、自动化) 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3.0(多交点坐标正算、反算) 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4.0~4.9(交点法、线元法、竖曲线等一体化程序)2012-11-15 更新 测量坐标计算程序 V5(交点法、线元法、直线、竖曲线等多种计算程序) 2013-07-27 更新 NO.2:测量计算程序集成VBA 1.6 说明:本程序适用于Office Excel运行,通过VBA编写的测量集成程序,属于单交点曲线,包括:坐标正算、坐标反算、坐标放样、角度转弧度、任意切线方位角、坐标展点、边角后方交会、坐标面积计算、无定向平差、水准平差、竖曲线高程、导线观测手薄、线元法坐标正算、线元法坐标反算、直线坐标正反算等。 下载:点击下载 NO.3:线元法坐标正反算VBA 说明:本程序适用于Office Excel运行,是线元法坐标正算、反算一体程序,可以计算多线元数据,适用性广(包括:复曲线、S型曲线、匝道)等。 下载: 线元法坐标正算VBA 1.0(单线元正算) 线元法坐标正反算VBA 2.0(单线元正算、反算) 线元法坐标正反算VBA 3.0(多线元正算、反算) NO.4:结构物坐标计算程序VBA 1.0 说明:本程序适用于Office Excel运行,该程序可计算任意矩形边角点,适用于涵洞基础、桥墩承台等矩形、平行四边形角点坐标计算,本表为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4.0改进版,属于多交点要素含坐标正算。 下载:点击下载

坐标反算程序

// 坐标反算.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include "stdafx.h"//vs2010需要加的头文件 #include #include //调用math函数 #define PI 3.1415926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angle { int du; int fen; float miao; }; //定义角度的格式 double hdtodu(double hudu) { double jiaodu; jiaodu=hudu*180.0/PI; return jiaodu; //此时的角度不是度分秒结构 } //定义弧度转角度 struct zuobiao { double x; double y; }; //定义坐标的格式 double xx;

struct angle zbfs(struct zuobiao zb1,struct zuobiao zb2) //坐标反算{ struct angle fwj; //方位角 double dx,dy,jiaodu; dx=zb2.x-zb1.x; //x方向变化量 dy=zb2.y-zb1.y; //y方向变化量 if(abs(dx)<=0.001) //设置精度为0.001 { if(dy>0) { jiaodu=90; } else { jiaodu=270; } } else if(abs(dy)<=0.001) { if(dx>0) { jiaodu=0; } else { jiaodu=180; } } else { jiaodu=atan(dy/dx); //由于在c++中atan返回值为弧度制

线元法万能坐标计算程序

线元法万能坐标计算程序(适用于CASIO fx-9750GⅡ计算器) 论文https://www.doczj.com/doc/d58969465.html,/:本论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本站仅作合理转载,原作者可来邮要求删除论 文。 摘要: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经常要使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施工放样、高程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手工计算速度慢,失误率高,工作效率极低。利用CASIO fx-9750GⅡ编程函数计算器强大的内存(可诸存63000个字符)和编程功能,编写各种计算程序,能够在2秒钟内计算出施工放样、桩点坐标等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资料,同时也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挑战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关键词:坐标放线线元测量程序 1、前言 本程序采用Gauss-Legendre(高斯-勒让德)五节点公式作内核,计算速度(太约2秒)适中,计算精度很高。在此之前,本人曾用过以下公式作内核:①积分公式simpson法②双重循环复化高斯2节点③高斯-勒让德3节点④求和公式复化simpson法⑤双重循环复化simpson法⑥高斯-勒让德4节点,⑦高斯-勒让德5节点,经过测试③计算最快,⑦代码稍长但计算速度只比③⑥稍慢,精度最高,可满足线元长小于1/2πD 的所有线形的精度要求。⑦作内核分别计算圆曲线长1/4πD、1/2πD、3/4πD、πD处的精度,1/4πD时偏差为0.001mm,1/2πD时偏差为0.55m m,3/4πD时偏差为31.63mm,πD时偏差为968mm,偏差按半径倍数增大,如线元长大于1/2πD(1/2圆周长)时,可将其拆分二个或多个线元单位,以确计算保精度。 2、程序特点 事先将所有的平曲线交点的线元要素诸存到计算器内,测量时只输桩号、边距等程序会自动寻找各类要素,一气呵成地完成施工测量任务,中途不需人工转换各类要素数据,本程序可诸存几百条线路的要素数据,计算时可按需选择线路编号进行测量。测量时不需查阅及携带图纸,仅一台CASIO fx-9750GⅡ编程函数计算器即可。 本程序含一个主程序:3XYF,五个子程序:GL(公式内核)、QD(线路选择)、XL(线路要素判断)、GF(坐标反算)、File 1 (要素存放的串列工作簿)。可以根据曲线段——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完整或非完整型)的线元要素(起点坐标、起点里程、起点切线方位角、终点里程、起点曲率半径、止点曲率半径)及里程边距或坐标,对该线元段范围内任意里程中边桩坐标进行正反算。 3、计算公式及原理 如图:BC 间为一曲线元,曲线元上任一点的曲率随至B 点的弧长作线性变化。设起点B 的曲率为KA ,终点C 的曲率为KB ,R 为曲线半径。±表示曲线元的偏向,当曲线元左偏时取负号,当曲线元右偏时取正号,直线段以1的45次方代替(即半径无穷大)。 式中:αΑ=起始方位角l =p 点到B的距离lS=曲线总长αp=p 点切线方位角 R1=R5=0.118463442528095 ,R2 = R4 = 0.239314335249683 , R3 = 0.28444444444444 V1=1-V5= 0.046910070 ,V 2= 1-V4 = 1 0.2307653449 V3= 0.5 利用上面公式及CASIO fx-9750GⅡ编程函数计算器可编写下列计算程序。 4、程序清单 (1)、3XYF(主程序) "1→XY2→FS"?→V:V=1=>Goto 1:V=2=>Goto 2↙(选择计算功能) Lbl 1:File 1:”XLn”?→S:Prog “QD”↙(选择线路)

CASIO万能坐标计算程序

程序:MC W“1.JS 2.SZ”:W=1=>Z[2]=0:Goto 1 ΔW=2=> O“KOU LING”:O≠123456=>O= 0: “OUT” ◢Goto 5ΔO=0:Defm 42:Z[1]=0:Goto 0←┘ Lbi 0←┘ {ABCREFGU}:A“X0”:B“Y0”:C“F0”:R“R0”:E“RN”:F“D0”:G“LS”:U“G” ←┘ Z[Z[1]*8+3]=A:Z[Z[1]*8+4]=B:Z[Z[1]*8+5]=C:Z[Z[1]*8+6]=1÷R:Z[Z[1]*8+7]=1÷E:Z [Z[1]*8+8]=F: Z[Z[1]*8+9]=F+G: Z[Z[1]*8+10]=U←┘ A=0=> Z[2]=0:Goto 1ΔIsz Z[1]: Goto 0←┘ Lbi 1←┘ {DZ}:D:Z:Z[2]=0:Goto 2←┘ Lbi 2←┘ D≤Z[Z[2]*8+9]=>A=Z[Z[2]*8+3]:B=Z[Z[2]*8+4]: C =Z[Z[2]*8+5]:R=Z[2]*8+6]: E= Z[Z[2]*8+7]: F=Z[Z[2]*8+8]: G=Z[2]*8+9]: U=Z[Z[2]*8+10]: Goto3:ΔIsz Z[2]:Got o 2 Lbi 3←┘ P=U(E-R)÷Abs(G-F):Q=Abs(D-F):I=PQ:J=C+90 Q(I+2UR)/π:J<0=>J=J+360ΔM=C+45 Q(I÷4+2UR)÷2π:N=C+135Q(3I÷4+2UR)÷2π:K=C+45Q(I÷2+ 2UR)÷π:L=C+45Q(I÷8+2UR) ÷4π: S=C+135Q(3I÷8+2 UR) ÷4π: T=C+225Q(5I÷8+2UR) ÷4π: H=C+315Q(7I÷8+2UR) ÷4π←┘ Lbi 4 X=A+Q(Cos C+4(Cos L+ Cos S +Cos T+Cos H)+2(Cos M + Cos N+Cos K)+Cos J) ÷24+ZCos(J+90)←┘ Y=B+Q(Sin C+4(Sin L + Sin S + Sin T+ Sin H)+2(Sin M + Sin N+ Sin K) + Sin J) ÷24 +ZSin(J+90)←┘ Z=0=>“X”:X:Pause 0: “Y” :Y◢Goto 1Δ Z<0=>“XL”:X:Pause 0: “YL”:Y◢Goto 1Δfx4850 Z>0=>“XR”:X:Pause 0: “YR”:Y ◢Goto 1 ←┘

线路中线和边线点位坐标的万能通用程序

1线路中线和边线点位坐标的万能通用程序 Lb1?: { E G }:A“X?”:B“Y?”:C“FWJ”:D“1/R-QD”: E“1/R-ZD”:F“QD-ZH”:G“ZD-ZH”: Lb1 1:{ H O }:H“JS-ZH”:O“JZ-JL”:H > G Goto 2 Δ Prog 1: X“X-JS”=X+Ocos(J+9?)▲Y“Y-JS”=Y+Osin(J+9?)▲Goto1Δ Lb1 2:L=H:H=G:“WARING>JS-FW”▲“SR…SUJU”▲ Prog 1: A=X:B=Y:D=E:F=G:C=J:H=L: Got o ?Δ 子程序1: P= (E-D)/ABS(G-F):Q=ABS(H-F):I=PQ: J=C+9?Q(I+2D)/π: M=C+45Q(I/8+D)/π: N=C+135Q(3I/8+D)/π K=C+45Q(I/2+2D)/π X=A+Q(cosC+4(cosM+cosN)+2cosK+cosJ)/12: Y=B+Q(sinC+4(sinM+sinN)+2sinK+sinJ)/12: 注释:A“X?”:B“Y?”:-起点的xy坐标 C“FWJ”:-起点的方位角 D“1/R-QD”:起点的 1/半径,如直线为1/e50 E“1/R-ZD”:终点的 1/半径,如半径100为1/100(如左转为负,右转为正)“QD-ZH”:G“ZD-ZH”:起点、终点的桩号 H“JS-ZH”:O“JZ-JL”:输入计算的桩号,距中距离、如大于计算范围则显示 “WARING>JS-FW”▲“SR…SUJU”▲只需继续输入下一点的终点的 1/半径和终点桩号即可连续计算下一线型。 X“X-JS”、y“y-JS”显示计算点的xy坐标

全站仪坐标计算公式[1]共16页文档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 A 点——置零( 0 SET )——瞄准 B 点,记下水 平度盘 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 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 盘”( H SET )。 2、距离测量( 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 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 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 TEMP )、气压( 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 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 HD 、高差 VD 和斜距 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 MEAS )。

3、坐标测量( 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X , Y , H )。 (2)测量原理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 平角和平距。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 S 高程,测得:仪器高 i ,棱镜高 v ,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 S ( X , Y ,H ),仪器高 i ,棱镜高 v ——瞄准后视点 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 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 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 (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 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 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1)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 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出控制点的坐 标,控制点的坐标是根据边长及方位角计算出来的。下面介 绍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是矿山测量 工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公式。 一、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已知点到待定点的坐标方位角、 边长 计算待定点的坐标,这种计算在测量中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5 — 5所示,已知A 点的坐标为X A 、%, A 到B 的 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分别为 S AB 和〉AB ,则待定点 B 的坐标为 X B 二 X A R X AB } y B = y A * (5 — 1) 式中 B AB 、十——坐标增量。 由图5— 5可知 」y AB = S AB sin -J AB (5—2) 式中 S AB ——水平边长; =AB —— 坐标方位角 将式(5-2)代入式(5-1 ),则有 X B = X A ' S AB COS ^AB y^ - y A S AB sin -::AB ' :X AB =S AB COS AB

(5 —3) 当A点的坐标X、y A和边长S A B及其坐标方位角:-AB为已知时,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待定点B的坐标。式(5—2) 是计算坐标增量的基本公式,式(5—3)是计算坐标的基本公式,称为坐标正算公式。 从图5 —5可以看出.〔X AB是边长S AB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 ■7AB是边长S AB在y轴上的投影长度,边长是有向线段,是在实地由A量到B得到的正值。而公式中的坐标方位角可以从0。至到360 °变化,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坐标方位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就有正负两种 情况,其正负符号取决于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如图5 —6所示。从式(5—2)知,由于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决定了坐标增量的正负,其符号归纳成表 5 —3。

全站仪测量坐标步骤

全站仪测量坐标步骤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全站仪测量坐标步骤 仪器对中整平,开机进入主菜单,进入放样程序: 一:站点在已知点上:然后开始建站,先输入站点坐标,然后根据提示输入后视点坐标,把仪器对准后视点,然后按测距,测好后站就建好了,这时候要反侧下后视点,看测量出的后视点坐标和你输入的坐标差多少,如在允许范围内,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放样,如不在,则需要找出原因,原因来自三个方面:仪器问题、人问题、点坐标问题。在解决好后可以进入下一步饭放样了,根据仪器提示,输入放样点坐标,输入后一般仪器会显示角度距离。这表示你输入的数据仪器,算出要放样的点和站点的关系,不用管它,然后按极差按钮或下一步之类的按键,会进入到一个水平角,会不断变换的界面,把仪器转到水平角数据显示为“度”“分”“秒”附近,然后用水平微动把仪器调到“度”“分”“秒”这表示要放样的点在这条线上。在仪器前方,另一人棱镜对准仪器,测量一下,会显示比如-30m或30m表示你所要放的点要前进或后退30m,不同于正负号,表示前进或后退不同,持棱镜人就按照操作仪器人的提示前进或后退。在测量数据位正负10公分的时候就可以打桩了,然后在桩上钉钉,继续定位,这点就好了。 二:仪器架在未知点上,那就是在操作第一种情况前加上后方交会程序就行了,仪器进入后方交会程序后,先输入已知点A坐标,然后测A 点测距,后输入B点坐标,然后照准B点测距,然后计算可以算出站点坐

标,算出站点坐标后就又回到上面第一种情况,继续按照“一”的提示操作就行。 全转仪测量坐标不管哪种情况请注意一点: 长边必须控制短边,即站点与后视点的距离要大于站点与放样点的距离。

坐标万能计算公式

万能坐标计算公式 X=起点x+(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1184634425*COS(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046910077+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046910077^2)+0.2393143352*COS(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2307653449+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2307653449^2)+0.2844444444*COS(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5+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5^2)+0.2393143352*COS(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7692346551+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7692346551^2)+0.1184634425*COS(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953089923+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953089923^2))+边距*COS(偏角+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 Y=起点Y+(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1184634425*SIN(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046910077+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046910077^2)+0.2393143352*SIN(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2307653449+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2307653449^2)+0.2844444444*SIN(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5+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5^2)+0.2393143352*SIN(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7692346551+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7692346551^2)+0.1184634425*SIN(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953089923+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953089923^2))+边距*SIN(偏角+起始方位角/180*3.14159265+起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 切线方位角A=起始方位角+(终点曲率*(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 +0.5*(终点曲率-起点曲率)/(终点桩号-起点桩号)*(待求点桩号-起点桩号) ^2)*180/3.14159265

测量坐标计算

一、坐标正反算: 数学数轴X (横轴)Y (竖轴) 测量数轴Y (横轴)X (竖轴),测量计算中以测量竖轴判断象限,象限以顺时针排列。 正算cos AB B A AB X X D α?=+ sin AB B A AB Y Y D α=+? 直圆点里程ZY=JD-T 圆直点里程YZ=ZY+L 曲中点里程QZ=YZ-L/2 R>300m 时,曲线上20m 定一个桩,R<200m 时,曲线上100m 定一个桩。 l i 为曲线点至ZY (或YZ )的曲线长 i 点与ZY 点在曲线上夹角 i 180= i l R απ?

i 点与ZY 点在X 上变化 sin i i x R α= i 点与ZY 点在Y 上变化 () 1cos i i y R α=- 2.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相对坐标计算 0缓和曲线长 001802l R βπ=? 24 003-242688l l p R R =3002 2240l l m R =- 00018036l R βδπ ==? 切线支距法

缓和曲线: 59 2244 00403456l l x l R l R l =-+ 3711 3355 000 -633642240l l l y Rl R l R l =+ 圆曲线:00002290180180==2l l l l l l R R R ?βπππ ---?=?+? () 特别提示:此处线路转向±与其他情况正好相反! 3、已知两坐标系纵轴夹角计算 X 0、Y 0为施工坐标原点,α为两坐标系纵轴夹角 0cos sin p p X X x y αα=+- 0cos sin p p Y Y y x αα=+-

隧道ansys计算程序算例——荷载结构模式

选取新建铁路宜昌(宜)-万州(万)铁路线上的别岩槽隧道某断面,该断面设计单位采用的支护结构如图3-3所示。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采用了荷载—结构模型,利用ANSYS对其进行计算分析。 主要参数如下: 隧道腰部和顶部衬砌厚度是65cm,隧道仰拱衬砌厚度为85cm。 采用C30钢筋混凝土为衬砌材料。 隧道围岩是Ⅳ级,洞跨是米,深埋隧道。 隧道仰拱下承受水压,水压。 图 3-3 隧道支护结构断面图

隧道围岩级别是Ⅳ级,其物理力学指标及衬砌材料C30钢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3所示。 表3-3 物理力学指标 表3-4 荷载计算表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可计算出深埋隧道围岩的垂直匀布力和水平匀布力。对于竖向和水平的分布荷载,其等效节点力分别近似的取节点两相临单元水平或垂直投影长度的一般衬砌计算宽度这一面积范围内的分布荷载的总和。自重荷载通过ANSYS程序直接添加密度施加。隧道仰拱部受到的水压按照径向方向载置换为等效节点力,分解为水平竖直方向加载。 GUI操作方法 创建物理环境 1) 在【开始】菜单中依次选取【所有程序】/【】/【ANSYS Product Launcher】,得到“ Product Launcher”对话框。 2)选中【File Management】,在“Working Directory”栏输入工作目录“D:\ansys\example301”,在“Job Name”栏输入文件名“Support”。 3)单击“RUN”按钮,进入的GUI操作界面。

4)过滤图形界面:Main Menu> Preferences,弹出“P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对话框,选中“Structural”来对后面的分析进行菜单及相应的图形界面过滤。 5)定义工作标题:Utility Menu> File> Change Titl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Tunnel Support Structural Analysis”,单击“OK”,如图3-4所示。 图3-4 定义工作标题 6)定义单元类型: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弹出“Element Types”单元类型对话框,如图3-5所示,单击“Add”按钮,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单元类型库对话框,如图3-6所示。在该对话框左面滚动栏中选择“Beam”,在右边的滚动栏中选择“2D-elastic 3”,单击“Apply”,定义了“Beam3”单元。再在左面滚动栏中选取“Combination”,右边的滚动栏中选择“Spring-damper 14”,如图3-7所示。然后单击“OK”按钮,这就定义了“Combin14”单元,最后单击图3-5单元类型对话框中的“Close”按钮。

手持GPS三参数计算及各地坐标转换经验参数

如何设置手持GPS相关参数及全国各地坐标转换参数一、如何设置手持GPS相关参数 (一)手持GPS的主要功能 手持GPS,指全球移动定位系统,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GPS智能手机为终端的GIS系统,是继桌面Gis、WebGis之后又一新的技术热点。目前功能最强的手持GPS,其集成GPRS通讯、蓝牙技术、数码相机、麦克风、海量数据存储、USB/RS232端口于一身,能全面满足您的使用需求。 主要功能:移动GIS数据采集、野外制图、航点存储坐标、计算长度、面积角度(测量经纬度,海拔高度)等各种野外数据测量;有些具有双坐标系一键转换功能;有些内置全国交通详图,配各地区地理详图,详细至乡镇村落,可升级细化。 (二)手持GPS的技术参数 因为GPS卫星星历是以WGS84大地坐标系为根据建立的,手持GPS单点定位的坐标属于WGS84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所采用的椭球基本常数为:地球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3563。 常用的北京54、西安80及国家2000公里网坐标系,属于平面高斯投影坐标系统。北京54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的参数为:地球长半轴a=6378245m;扁率F=1/298.2。西安80坐标系,其椭球的参数为:地球长半轴a=6378140m;扁率F=1/298.257。国家2000坐标系,其椭球的参数为:地球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98.257222101。

(三)手持GPS的参数设置 要想测量点位的北京54、西安80及国家2000公里网高精度坐标数据,必须学习坐标转换的基础知识,并分别科学设置手持GPS的各项参数。 首先,在手持式GPS接收机应用的区域内(该区域不宜过大),从当地测绘部门收集1至两个已知点的北京54、西安80或国家2000坐标系统的坐标值;然后在对应的点位上读取WGS84坐标系的坐标值;之后采用《万能坐标转换》软件,可计算出DX、DY、DZ的值。 将计算出的DX、DY、DZ三个参数与DA、DF、中央经线、投影比例、东西偏差、南北偏差等六个常数值输入GPS接收机。将GPS接收机的网格转换为“UserGrid”格式,实际测量已知点的公里网纵、横坐标值,并与对应的公里网纵、横坐标已知值进行比较,二者相差较大时要重新计算或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详细过程可查看《万能坐标转换》软件的【手持GPS参数设置】界面。 (四)自定义坐标系统(User)投影参数的确定 1、自己观测计算 新机拿到手之后,供应商都给提供一个投影参数,这对于要求不高的一般用户来说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而对于一些专业用户来说,就要自己来测算参数。一般型号的导航型手持GPS自定义坐标系统(User)投影参数设置界面都提供了五个变量(△X、△Y、△Z、△A、△F)需要设置,而实际工作中,后两个参数(△A、△F)针对某一坐标系统来说为固定参数(北京54坐标系△A=-108、△ F=0.0000005),无需改动,需要自己测算的参数主要为前三个(△X、△Y、△Z),

工程测量计算坐标

知道方位角与距离怎么计算坐标 设原点坐标为(x,y),那么计算坐标(x1,y1)为 x1=x+s·cosθ y1=y+s·sinθ 其中θ为方位角,s为距离 CAD里计算方位角与距离 CAD默认的世界坐标系跟测量上用的坐标系就是不同的。世界坐标系中的X即测量坐标系中的Y,世界坐标系中的Y即测量坐标系中的X。 不知道您就是不就是要编程的方法或源程序?下面就是在CAD下的常用操作方法: 用命令id可以查瞧点的XYZ坐标 例如: 命令: '_id 指定点: X = 517、0964 Y = 431、1433 Z = 0、0000 命令: ID 指定点: X = 879、0322 Y = 267、6949 Z = 0、0000 用命令dist(快捷命令di)即可知道两点间的角度与距离 例如: 命令: '_dist 指定第一点: 指定第二点: 距离= 397、1308,XY 平面中的倾角= 335d41'46、7", 与XY 平面的夹角= 0d0'0、0" X 增量= 361、9358, Y 增量= -163、4483, Z 增量= 0、0000 其中的“XY 平面中的倾角= 335d41'46、7”就是世界坐标系内的平面夹角,用450度减去这个值335d41'46、7"即就是坐标方位角114°18′13、3〃。 您可以用计算器验算一下,点1、X = 431、1433,Y = 517、0964;点2、X = 267、6949,Y = 879、0322的坐标方位角与距离值就是不就是114°18′13、3〃与397、131m。 已知两坐标点求方位角与距离的计算公式 如点A(X1,Y1 ) 点B(X2,Y2) A到B的方位角为:Tan(Y2-Y1)/(X2-X1)其中 (X2-X1)>0时加360°,(X2-X1)<0时加180° 而距离就就是((X2-X1)平方+(Y2-Y1)平方)最后开方得到的值即为A到B距离 方位角坐标计算公式

关于测量中坐标的计算

测量中坐标的求法 1、介绍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夹角(极角β)与距离(极距S),按β与S之值即可将给定的点位定出。如图4-6中,M、N为控制点,即已知M、N之坐标和MN边的坐标方位角αMN。现在要求根据控制点M测定P点。首先进行内业计算,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M到P的坐标方位角αMP和距离S。计算公式如下: β=αMN-αMP(4-20) 图4-6 极坐标放线图 在实地测定P点的步骤:将经纬仪安置于M点上,以MN为起始边,测设极角β,定出MP之方向,然后在MP上量取S,即得所求点P。

当不计控制点M 的误差,用极坐标法测定P 之点位中误差m P ,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2222 S P m m S m +=βρ (4-21) 式中 m β——测设β角度的中误差; S ——控制点至测定点的距离; m s ——测定距离S 的中误差。 注:算出来的角度正负规定(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2、如何计算任意一点的坐标 利用设计院所给坐标总图的引点坐标→运用全站仪打出主轴线的交点→在任意的结构施工图中,以一条轴线为控制轴线(如极坐标中的MN )→以一点画圆,量出所要测量点与M 点的距离以及与MN 的角度→运用极坐标反算方法,算出各点坐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MP M P MP M P MN MP M N M N MN S y y S x x x x y y ααβαααsin co s t an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