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管超声波检测时缺陷波形的识别

钢管超声波检测时缺陷波形的识别

钢管超声波检测时缺陷波形的识别
钢管超声波检测时缺陷波形的识别

钢管超声波检测时缺陷波形的识别

双面埋弧焊钢管超声波检测时经常出现回波超标的问题,其中的伪缺陷严重干扰了检测人员对缺陷的判定。实例介绍了夹杂物、焊趾裂纹和成分偏析的回波牲,并提出了多种伪缺陷波形的差别方法。

1 缺陷回波信号

焊接接头由焊缝及热影响区两部分组成。焊接熔池从高温冷却到常温,期间经历两次组织变过程:第一次是液态金属转变为固体金属的结晶过程,称为一次结晶过程;第二次是温度降低到相变温度时,发生组织转变,称为二次结晶。二次结晶不仅发生在焊缝,也发生在靠近焊缝的基体金属区域。该区域在焊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停留一段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下来,最终获得各不相同的组织和机械性能,称为热影响区。根据组织特征可将热影响区划分为熔合区、过热区、相变重结晶区和不完全重结晶区四个小区。其中熔合区和过热组织晶粒精大,也是焊接接头的最薄弱环节。所以热影响区的缺陷问题不同于焊缝中的缺陷,处理起来较为复杂,对钢管实物质量影响较大

1.1 热影响区母材杂物回波

采用API 5L标准,在用2.5p8*12k2探头检测1016*21mm规格的钢管时,发现深度在14-18mm左右,水平距离定位在焊趾边靠近母材约2-5mm处有强烈断续反射波出现,信号强度超过基准波幅(1.6mm竖通孔,100%波高)10dB;探头移到焊缝对侧时缺陷波反射很低或较难探测到。同时缺陷波根较宽,波峰毛粗,主峰边上有小峰,根部带有小波,探头移动时,波形变化明显,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幅不相同,呈现出夹杂物反射波特征。该信号出现在热影响区的母材区域,按照标准,PSL2的钢管母材不允许被焊。为慎重起见,抽取超过准波幅10dB以上且连续长度超过10mm的多处反射波位置进行X射线拍片,发现部分反射波位置廓线处有点状夹杂物,夹杂物按标准评定合格。根据超声波和X射线探伤结果,确定缺陷的横断面部位,截取试样进行热酸腐蚀,发现熔合线靠母材侧有空洞和夹杂物。根据ASTM E45标准,夹杂物符合标准要示。腐蚀试样见图1和2

1.2 焊趾裂纹

用于油气输送的直缝埋弧焊管一般均需冷扩径。冷扩径后,焊管在焊趾或热影响区部位可能会出现裂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标准规定,冷扩径焊缝要求在冷扩径后进行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裂纹反射波信号特征;反射率高,当探测方向有利时,反射波高度较大(与裂纹而的方向有关),波形较宽;探头平行移动时,反射波连续出现,波幅有变动;摆头摆动时,波峰角上下错动现象,多峰波交替出现最大值,摆动角度较大。部分超声波反射波形判定为裂纹缺陷信号的,经过取样金相试验证实裂纹的存在。如图3和4所示。

1.3 成分偏析

在对材质为X70,厚度为21mm的钢管焊缝探伤中,发现一条焊缝在板厚一米深处左右有一反射信号出现,波形特征似微小裂纹波形,反射位置偏向焊缝坡口沿母材侧,沿焊缝长度方向间断出现。为弄清信号产生的原因,在其反射波的位置止切取试样进行分析。磨制金相观察面后经抛光盐酸煮沸后观察,未发现裂纹缺陷。在超声波擦伤一侧的母材区域发现有一个弧形亮白区,经测定,弧形亮白区超声波衰减系数大于其它部位,说明弧形亮白区的晶粒结构粗大,对超声传播产生很大影响。显微组织观察发现,弧形亮白区呈严重带状分布的组织,这是因为成分偏析所造成的一种粗晶组织。晶粒组对传播的影响很大,所以横波探伤时,在弧形亮门区位置会产生回信号。根据探伤中遇到的情况,初步判断为金属元素偏析的超声波信号。根据波形特征方面年,偏析的回波信号波幅低而稳定,波峰尖锐陡峭、波根狭窄。从波形特征方面分析,探头移动到回波信号位置,反射波幅不高,缺陷深度出现在板材厚度的中间、偏向焊缝边沿,当探头垂直于焊缝前后移动时,反射波很快消失,类似于板材分层对焊缝边沿的影响,探头平行于焊缝移动时,反射波稳定,可以移动一定距离,后慢慢消失。此类很容易误判为裂纹缺陷波。波形特征方面分析,探头移动到回波信号位置,反射波幅不高,缺陷深度出现在板材厚度的中间,偏向焊缝边沿,当探头垂直于焊缝前后移动时,反射波很快消失。部分超基准波幅,按标准验收则不合格。因回波在母材区域,按标准PSL2要求母材不许返修,重新对该母材区域进行直探头检测,和钢板擦伤时的反射信号一样。(图5),另对反射信号最高的部位作金相试验,看到母材有断续的分层。(图6)。

2 判别伪缺陷波的方法

在钢管焊缝超声波探伤中,因为钢管焊接的工艺特点,示波屏上常常除始波和缺陷波外,还会出现一些由其它原因引起的伪缺陷回波,这些伪缺陷波干扰了对缺陷波的正确判别。以下主是生产中出现的四种伪缺陷波的成因和鉴别方法。

2.1 耦合剂反射波

理论上要求耦合层厚度为半径长度的整数倍。耦合剂稠度太大,流动性不好;耦合厚度太厚,容易堆积在探头前部,从压电晶片反射波的纵波有一部分转换成表面波,造成反射信号,用手轻轻抹掉探头前部的耦合剂,该波即会消失。

2.2 焊缝表面焊痕反射波

这种反射波在钢管现场对接焊缝中出现较多,由于钢管长度偏差,加上多层结构的累积误差,使部分钢管柱对接时的焊缝宽度过大,多道施焊使焊缝表面形成一道道焊痕。(图7)。当超波扫查到焊痕时,会引起焊痕反射。该项反射波信号不强烈,迟钝,一般出现在一、二次底波稍偏后位置。识别方法是将探头固定不动,用手指沾耦合剂轻轻拍打焊痕处,该波则出现轻轻跳动。

2.3 焊缝上下错位引起的反射波

这种反射波主要出现在钢管现场对接焊缝检测中,是由于钢管上对接时轴线偏差引起的。图8所示焊缝上下焊偏,在A侧探伤时,焊角反射波箱焊缝里的缺陷,如果将探头移动另一侧同位置处探伤,在一次波前没有反射波,或测得的反射波的水平距离在母材上,说明该波是由于焊缝上下错位引起。

2.4 焊缝余高或咬边形成的非缺陷波

当焊缝过高或咬边,很容易形成边角反射,影响差别。差别方法是(1)精确计算声程

距离,根据显示屏显示的数据,确定缺陷的深度,或水平位置来差别是否为缺陷波。(2)用手沾耦合剂轻轻拍打焊缝两侧,如果反射波信号出现跳动,则说明该反射波是因为焊缝余高而造成的边角反射,并非缺陷波。(3)利用手动电磨对焊缝余高或疤痕进行打磨后再进行检测,若此时反射波消失,则该反射波是非缺陷波。

2.5 焊角回波及变形波

少部分的反射波信号是由于焊缝与母材交界处的焊角回波有变形产天。如图9所示,当横波声束入射到探头对侧焊缝下表面的某此部位时,其反射横波s'和反射纵波L'垂直入射至上表面的某此特殊部位时,再垂直反射沿原路返回,形成变形横波和变形纵波,与第一次底波一起,在荧光屏上显示,形状像“山”字形(图10)。内坡口变形波的传播和波形,在示波屏上被误判为二次波发现的缺陷。识别方法是:变形波在很大范围内,甚至整个焊道的周围上都有,因此可将探头平行于焊缝移动以审视鉴别。焊角反射波可作如下判别:探头在C 位置时有焊角反射波,在d位置无焊角反射波(图11)。探头在a位置若没有缺陷就没有焊角反射波,探头b位置有焊角反射波(图12)。

3 结论

实践表时,超声波探伤是钢管焊缝无损检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保证钢管质量和理顺生产过程,对回波超标的钢管一般按下列方式处理:

(1)超声反射信号超标,根据回波波形等判断为缺陷且符合补焊要求的严格按补焊规程补焊,补焊后按原超声标准进行复探。

(2)综合运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和破坏性方法相给合。对焊管的超声波检验,超出验收极限的任何缺欠应归为缺陷。

(3)判断为可能由于焊趾或变形波而引起的反射信号,需准确调整好超声仪器,进行精确定位。或用砂轮机对反射信号区域进行仔细打磨,打磨后再进行超声波复验,可发现反射信号消失,则可判断为焊趾反射或变形波。

(4)判断为表面或近表面缺陷,需先标识,然后用砂轮机进行仔细修磨,修磨后再进行超声波复验,并进行磁粉检验和测厚,确保缺陷彻底消除。

(5)缺陷位于管端或靠近管端,不符合补焊要求或切除含有缺陷管段后仍满足交货长度要求的钢管,可进行切除处理。

(6)钢管的曲率半径对缺陷定位差别有一定影响,当对钢管纵向焊缝检测时,应进行曲率

修正,以提高缺陷定位差别准确性。探伤前应充分了解工件焊接工艺和焊接方式,根据具体的焊缝工件结构表面状况,焊接现场等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确定时缺陷还是伪缺陷,减少误判。

超声波检测的波形分析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的波形分析探讨 张宏(长沙理工大学) 陈彦平(广州润索工程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从直达波、绕射波、折射波和反射波单一波形在基桩中传播规律的分析,探讨波形畸变及频谱变化与桩身混凝土缺陷的相关关系,认为掌握波形畸变及频谱变化的规律,不但能有效提高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判定水平、而且能对透测盲区的混凝土质量进行初步评价。 关键词:基桩 声波透射法 检测 波形分析 换能器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采用的振源,是一种轴向有限长度、单一主频的柱面波,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规律服从弹性波的持性,由直达波、绕射波、折射波和反射波构成。波形分析的基本物理量有:1.直达波到达时(波速);2.波幅(或衰减);3.接收信号频率变化;4.接收波形畸变。我们认为波速只反映透测中线为对象的混凝土性质,而波形和频谱变化不但反映透测对象的混凝土状态,而且也反映构件边界面及透测范围以外混凝土的状态。但由于以往换能器激振信号的余振周期太长,覆盖了绕射波、折射波、反射波的时程,使波形迭加后变化复杂,不易解读。所以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判定,一般采用了声时和首波波幅两个参数,普遍对波形变化的分析不够深入。 下面从单一波形在基桩中的传播规律分析入手,探讨波形畸变及频谱变化与混凝土缺陷的关系。 一、直达波的形态和形式 1.发射换能器激振性能决定直达波的形态 不同的换能器由于采用的结构形式、材料等不同,激振机理也有所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发射主频、发射强度和余振长度,如下四种换能器在清水中透测的接收波形(直达波)就明显不同: (1).平面换能器,主频50kHz,首波比较低,余振长度20周期以上,见照片1。 (2).一种管环状径向换能器,主频60kHz,首波比较低,余振长度14周期以上,见照片2。 (3).一种增压式径向换能器,主频36kHz,余振长度7周期以上,见照片3。

超声检测报告模板

基桩超声波透射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报告编号: (检测单位名称) 年月日

###工程 基桩超声波射法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 检测负责: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审定: (检测单位盖章) 年月日 地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工程概况

受委托,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工程(概况见表1)的基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并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经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共检测根工程桩。现将检测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1、仪器设备 检测设备采用北京铭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通道超声波基桩检测仪MC-6360”。 2、基本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向砼内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性;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性、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征,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和参考强度)。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在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中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桩底同时往上逐点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3、检测标准 检测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有关规定进行。

008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_修正版_修正版

xxxxxx公司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试验结果是否正确,除了要求试验仪器本身达到规定的精度外,同时还要求试验人员必须熟悉试验机操作方法。为了使检测员更好地掌握本职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准确,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岩海公司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也同时适用于其它型号的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 3. 检测依据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4. 检测设备 RS-ST01C型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 38kHz厚度振动式换能器 5. 检测前准备 5.1 超声波检测仪应满足下列要求 5.1.1 具有波形清晰、显示稳定的示波装置; 5.1.2 声时最小分度为0.1μs; 5.1.3 具有最小分度为 1dB的衰减系统; 5.1.4 接收放大器频响范围 10~500kHz,总增益不小于 80dB,接收灵敏度(在信噪比 为3:1时)不大于50μv; 5.1.5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在标称值±10%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5.1.6 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 4h。 5.2 换能器的技术要求 5.2.1 常用换能器具有厚度振动方式和径向振动方式两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测试需要 选用。 5.2.2 厚度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 20~250kHz。径向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 20~60kHz,直径不宜大于 32mm。当接收信号较弱时,宜选用带前置放大器的接收换能器。 5.2.3 换能器的实测主频与标称频率相差应不大于±10%。对用于水中的换能器,其水

5 超声检测“山形波”实战分析

超声检测“山形波”实战分析 一日晌午,我坐在工具房的试验台前,正专心地调校超声探伤仪器。此时,一位兄弟单位穿着连体服的小伙子,连体服许多部位沾上了红色的着色剂和黑黑的油渍,似乎从汽机房刚干完事回来。一手提着超声波探伤仪,另一手提着装有耦合剂的桶子,背上还背着工具包,风尘仆仆走到我跟前,向我说道:“哥们,向你请教个问题”,“请教不敢当,有什么事呢?”我回答道。 “刚才在做管道对接环焊缝的超声检测,管道厚度为60mm,扫查的时候发现在一次反射区域内存在深度为54mm的反射波,我觉得这应该是根部反射波,不是缺陷。”他继续说道:“但是在二次反射区域内也存在反射波,测量反射波深度大约在80mm,你说这是不是缺陷呢?” 我问他:“你有没有用直探头测量母材和热影响区的厚度?是不是母材厚度比热影响区和焊缝的厚度都大?”。 他说:“是的,母材厚度60mm,热影响区厚度大约52mm” 得到确切的回答后,心中有了初步的结论,然后继续回答他道:“80mm处的二次反射波很有可能不是缺陷,应该波形转换波。如果你用K1和K2的探头分别去扫查,会发现K1探头比K2探头扫查的回波更高,我暂且称它为“山形波”,因为他长得像“山”字,也像一座山。这种山形波在不等厚对接、错边、厚壁管道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中经常出现。” 20mm25mm 正好跟前的试验台上有一块不等厚对接模拟试块,如下图,用尺子量了薄的一侧厚度为20mm,厚的一侧为25mm。 为了让小伙子明白我的推论,并验证它是正确的。换上一个K1的探头,校准了声速、零偏和K值,节省时间未制作DAC曲线。在不等厚模拟试表面块滴上几滴机油,用食指在试块上轻轻的抹了抹,瞬间形成一道薄薄的油层。按了仪器的“波峰记忆”键后,前后推动着探头,找到最高波,此时固定探头不动,超声波探伤仪屏幕显示如下。

钢管的常见缺陷.docx

结疤(seam) 钢材表面缺陷之一,表现为产品表面有疤状金属薄片。常呈舌、块或鱼鳞状,且呈不规则分布。(见图)结疤的大小不一,深浅不等,下面常有夹杂物。轧制时产生的结疤称为轧疤,其分布部位、形状和大小基本一致,缺陷下面有较多的氧化铁皮。一般冶金产品表面不允许有结疤。结疤产生的原因是:(1)注锭操作不当,使散流或飞溅的钢液粘于模壁,被氧化后贴在钢锭表面,不能与钢锭基体焊合; (2)钢锭表面存在粘模、凸包、网纹、重皮、翻皮等缺陷。在轧制中形成结疤; (3)轧钢过程中,成品孔前某道次因刮伤形成的表面飞翅粘附在轧件表面上,或轧槽磨损严重,轧件形成凸包再轧制造成。防止和消除办法有:(1)改善注锭和整模操作,加强炼钢工序原材料管理,提高钢锭质量;(2)加强钢锭质量检查,不合格钢锭不投产;(3)加强钢坯质量检查,对有结疤缺陷的钢坯必须在清除合格后投产;(4)防止轧低温钢、避免轧槽掉肉,严格轧辊刻痕操作;(5)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导卫板和轧槽,避免轧件刮伤。 白斑(white spot) 在酸浸横向试样上呈现的大小不等白色点状的内部缺陷。白斑的形状不规则,表面光滑并略有凸起,多出现在尺寸较大和合金含量高的轧材和锻件的中心部位。产生白斑的原因是化学成分不均、成分偏析和某些合金元素聚集。缺陷处因不易腐蚀故在酸浸试样上呈现为白色斑点。防止白斑的办法是采用炉外精炼、吹氩搅拌,以均匀成分,采用连铸技术或控制钢锭的冷却速度,可防止液析。

分层(pipe lamination) 金属基体上存在的大片组织结构分离,是金属塑性加工产品的一种内部缺陷。分离面平行于加工表面,纵横断面上均呈现为长一裂缝,裂缝中有少量非金属夹杂和偏析,破坏了金属基 体的完整性。分层是由于缩孔、内裂、气泡等缺陷经塑性加工而延伸、拉长,又未能焊合形成的。(见图) 发纹(hair crack) 钢材表面缺陷之一,表现为在产品表面有发状细纹。比裂纹浅而短,顺轧制方向分散或成簇分布。发纹是产品一般允许存在的缺陷,但其深度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发纹产生的原因是:(1)钢锭皮下气泡、皮下夹杂在轧制中暴露;(2)坯料原有裂纹;(3)在蓝脆区(250~300℃)剪切钢材产生蓝脆发纹。防止和消除办法有:(1)加强坯料的验收检查,不合格坯料不投产;(2)尽可能增大原料断面,增加锭材压缩比,并采用合适的加热、压下和冷却制度;(3)严禁在蓝脆温度区剪切产品。

冷拔管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和消除方法

[选取日期] 冷拔无缝钢管常见的缺陷特征产生的原因 及预防和消除方法 2010年10月08日 孟相欣

冷拔无缝钢管常见的缺陷特征 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和消除方法 一、折迭 拔制后,钢管内外表面呈现直线或螺旋方向的折迭,局部或通长的出现在钢管上。 产生的原因:管料表面有折迭或夹杂物,有严重擦伤和裂纹,管料磨修处有棱角或深宽比(H/b)不够。 预防和消除方法:严格把好穿孔热轧质量关。 二、尺寸超差(包括壁厚超差,壁厚不均,直径超差,椭圆偏心) 直径超过了标准的偏差,在同一截面上管壁一边薄,一边厚,直径不等,长短轴之差超出标准规定。 产生的原因:1、拔制模具选择不当,或芯棒(内模)调整不当。2、内外模设计制造不合理或磨损严重,或硬度不够造成变形磨损。3、热处理时间长,温度高,或热处理性能不均匀。4、增减壁的规律控制不当。5、拔制表编制不合格。6、钢管矫直时被压扁,造成误差较大。 预防和消除方法:1、正确设计和选配拔管模具。2、正确执行热处理制度,均匀加热。3、正确调制矫直机,经常校对拔管机各部件和量具。 4、掌握不同钢种、不同规格钢管的增减壁规律。 5、正确合理编制拔制表。 6、椭圆度出格可重新矫直,局部椭圆度出格可切除。 三、划道 钢管表面上呈现纵向直线的划痕称为划道,划道长短不一,宽窄不等,多为沟状,可见沟底。

产生的原因:1、拔模表面不光滑,有裂纹或粘结金属。2、锤头过度部分有棱角,工具磨损。3、欠酸洗或毛管上残存氧化铁皮。4、磷化、皂化工序操作不当。5、内外模以损坏或磨损严重。6、中间退火不均,变形量不足。 预防和消除方法:1、提高拔管模具的表面质量。2、钢管酸洗后,氧化铁皮要冲洗干净。3、锤头过度部分要圆滑无棱角。4勤检查模具和钢管的表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斗纹 钢管表面沿长度方向呈高低不平的环形波浪或波浪逐个相同排列,局部或通长出现在钢管内外表面上。 产生的原因:1、热处理后的性能不均,热轧时低温钢造成性能不均。2、酸洗后冲洗不干净,磷化不良导致皂化不均。3、芯杆细,拔制时芯杆产生弹性变形引起抖动。4、拔模形状不合理,入口锥角太大,使钢管与模孔的接触面积过小,使拔制拔制变形不稳定而抖动。 预防和消除方法:1、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热处理,达到软化性能均匀。 2、要把好酸洗、磷化、皂化的质量关。 3、按规定的变形量拔制。 4、正确选用芯杆尺寸。 五、拔凹 在钢管纵向上,管壁向内呈条状凹陷,其长短无规则。 产生的原因:1、无芯棒拔制(空拔)薄壁钢管时,减径量过大。2、钢管锤头端部有棱角或过度部分有皱折且变形量过大。3、管料局部璧薄(如修磨点)。 预防和消除方法:1、空拔薄壁管时,要合理分配减径量。2、锤头端部应无棱角和皱折。3、对管料表面的局部缺陷进行清理。

超声波桩基检测分析报告

桩基检测报告 产品名称:基桩(声波透射法) 委托单位:资质等级评审组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检测人:郭斌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2015年6月24日 工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SXSY2012-ZJ001-001 产品名称基桩抽样地点交院实训地 受检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商标/ 生产单位四川路桥产品号/ 委托单位四川宏博检测单位样品批次/ 规格型号600mm*600mm 样品等级/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样品数量 1 检测依据JGJ106-2003 抽样基数/ 检测项目桩身完整性检测委托人/ 样品描述委托日期2015年6月22日 主要 仪器设备 非金属超声波检测 检测结论本次共对1根桩基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其中:桩身无明显缺陷,为Ⅰ类桩,合格率100%。 试验环境温度:25℃天气情况:阴转小雨 批准人李海2015年6月22日审核人孙海峰2015年6月22日 主检人2015年6月22日 备注/ 录入校对打印日期2015年6月25日1.工程及地质概况 该工程由四川路桥公司承建,位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桩基实验基地,桩基为人工挖孔桩,设计强度C25,设计桩径600mm,共计两根。 2.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超声波检测仪器、检测方法及工作原理 3.1测试仪器 超声波检测采用RSM-SY7(W)型基桩多跨孔超声波自动循测仪。 3.2检测方法 超声波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 3.3工作原理 在被测桩内预埋若干根竖向相互平行的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将超声脉冲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置于声测管中,管中注满清水作为耦合剂,由仪器发射换能器发射超声脉冲,穿过待测的桩体混凝土,并经接收换能器被仪器所接收,判读出超声波穿过混凝土的声时、接收波首波的波幅以及接收波主频等参数。超声脉冲信号在混凝土的传播过程中因发生绕射、折射、多次反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使接收信号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振动幅度、波形及主频等发生变化,这样接收信号就携带 了有关传播介质(即被测桩身混凝土)的密实缺陷情况、完整程度等信息。由仪器的数据处理与判断分析软件对接收信号的各种声参量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对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内部缺陷性质、位置以及桩混凝土总体均匀性等级等做出判断,完成检测工作。超声波检测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Ho──桩身第一测点的相对标高(m) Lp──声测管外壁间的最小间距:即超声波测距(mm) Ln──测点间距(mm) 声波检测参数: 声时T——混凝土测距间声波传播时间(μs)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审核: 编写:

目录 1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检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检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检测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5抽检数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检测前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7检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8检测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9检测分析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检测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的缺陷。缺陷检测系指对混凝土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和范围、裂缝深度、表面损伤层厚度、不同时间浇注的混凝土结合面质量、钢管混凝土中的缺陷进行检测。 二、检测目的 采用带波形显示功能的超声波检测仪,测量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首波幅度(简称波幅)和接收信号主频率(简称主频)等声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及其相对变化,判断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 三、检测依据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四、检测设备 超声波检测仪。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试题(库)2010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题库 Ⅰ、单选题 1、基本概念: 1、超声波频率为50kHz,波速为4500m/s,波长为( )。 (A)9m (B)90cm (C)9cm(正确) (D)9mm 2、超声波频率越高,( )。 (A)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越快(B)在混凝土中传播距离越远 (C)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越慢(D)在混凝土中传播距离越短[正确] 3、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超声波是一种( )。 (A)机械振动波[正确] (B)电磁波 (C)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波(D)不能在气体中传播的波 4、用于发射超声波的换能器在工作的时候,其部的晶片产生的变化是( )。 (A)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正确] (C)将机械能转化为辐射(D)将辐射转化为机械能 5、用于接收超声波的换能器在工作的时候,其部的晶片产生的变化是( )。 (A)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正确] (B)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 (C)将机械能转化为辐射(D)将辐射转化为机械能 6、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其( ) (A)光电效应(B)压电效应[正确] (C)电磁感应(D)涡流感应 7、超声波从固体进入液体或气体中时,只有( )能继续传播。 (A)横波(B)表面波(C)纵波[正确] (D)剪切波

8、超声波在真空中( )。 (A)速度比空气中慢(B)速度比空气中快(C)不能传播[正确] (D)衰减很大 9、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空气中的( )。 (A)快[正确] (B)慢(C)取决于声波频率(D)取决于温度 10、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比混凝土中的( )。 (A)快(B)慢[正确] (C)取决于声波频率(D)取决于温度 11、空气中的超声波速度随着温度上升( )。 (A)上升[正确] (B)下降(C)不变(D)取决于频率 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1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所采用的超声波频率一般为( )。(2.1.1) (A)20Hz~250kHz (B) 20kHz~250kHz[正确] (C)20kHz~250MHz (D) 20MHz~250MHz 13、在进行不密实区、空洞或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时,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测点间距宜为( )。(6.2.1) (A)50mm (B)500mm (C)100mm~300mm[正确] (D)400mm 14、通常情况下进行上部结构梁柱构件超声法检测时,应优先选用( )换能器。(3.2.1) (A)圆管式(B)高频(C)平面[正确] (D)径向 15、检测不密实区和空洞时构件的被测试围应( )有怀疑的区域。(6.1.2) (A)大于[正确] (B)小于(C)约等于(D)等于 16、超声波的主频是指在被接收的超声脉冲波各频率成份的( )分布中最大的频率值。 (2.1.6) (A)速度(B)波长(C)幅度[正确] (D)相位 17、依据CECS21:2000规要求,用于混凝土缺陷检测的超声波检测仪声时最小分度应不大

无损检测实验报告

无损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六种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声发射检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六种无损检测的方法,仪器及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六种无损检测的使用范围,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一)超声检测(UT) 1. 基本原理 超声波与被检工件相互作用,根据超声波的反射、透射和散射的行为,对被检工件经行缺陷测量和力学性能变化进行检测和表征,进而进行安全评价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金属中有气孔、裂纹、分层等缺陷(缺陷中有气体)或夹杂,超声波传播到金属与缺陷的界面处时,就会全部或部分反射。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的最为广泛。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往往又造成声阻抗的不一致,由反射定理我们知道,超声波在两种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的交界面上将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的大小与交界面两边介质声阻抗的差异和交界面的取向、大小有关。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目前便携式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大部分是A 扫描方式的,所谓A 扫描显示方式即显示器的横坐标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的传播时间或者传播距离,纵坐标是超声波反射波的幅值。譬如,在一个钢工件中存在一个缺陷,由于这个缺陷的存在,造成了缺陷和钢材料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同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之间的声阻抗不同,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个界面之后,就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又被探头接受到,在显示屏幕中横坐标的一定的位置就会显示出来一个反射波的波形,横坐标的这个位置就是缺陷在被检测材料中的深度。这个反射波的高度和形状因不同的缺陷而不同,反映了缺陷的性质。 2. 仪器结构 a)仪器主要组成 探头、压电片和耦合剂。 其中,探头分为直探头、斜探头。压电片受到电信号激励便可产生振动发射超声波,当超声波作用在压电片上时,晶片受迫振动引起的形变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从而接受超声波。耦合剂是为了使超声波更有效的传入工件,在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施加的一层透生介质为耦合剂,作用在于排除探头与工件之间的空气。 b)主要旋钮 F1-F6 菜单键,不同状态下有不同功能。 0ABC\4MNO 调节键,调节参数值的大小。 设置及检测键。 快捷键。dB 增益,2GHI 闸门,范围,移位。 电源键。 射线的种类很多,其中易于穿透物质的有X射线、丫射线、中子射线三种。这三 种射线都被用于无损检测,其中X射线和丫射线广泛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焊缝和其他工业

超声波检测中的波形识别

实践经验 超声检测中的波形识别与缺陷定性 吴德新,杨小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信阳 464000) IDENTIFICATION OF WAVEFORMS AN D DEFECTS IN U LTRASONIC INSPECTION WU De 2xin ,YANG Xiao 2lin (The First Aeronautical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PLA Air Force ,Xinyang 464000,China ) 中图分类号:TG 115.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6656(2002)0720312203 超声检测技术中对缺陷评定的三大关键内容是缺陷的定位、定量和定性。缺陷定位与定量方法已较 成熟,而对缺陷定性仍存在许多实际困难。目前,在原位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 型超声脉冲反射式检测仪,根据其示波屏显示的缺陷回波静态波形与动态波形,再结合具体产品或材料特点和制造工艺等来评估缺陷的性质。缺陷的超声波反射特性取决于缺陷的取向和几何形状、相对超声波传播方向的长度和厚度、缺陷的表面粗糙度、缺陷内含物以及缺陷性质等,还与所用超声检测系统特性有关,因此,超声检测中获得缺陷的超声响应是一个综合响应。如何观察波形并把反映缺陷性质的有用信息从综合响应中分离出来,这对缺陷的定性评定尤为重要。 1 脉冲干扰噪声的识别与波形分析 1.1 脉冲噪声的来源 在超声波探伤中,脉冲干扰噪声的来源很广泛。首先是检测仪器,质量较差的仪器工作时性能不稳定,自身会产生脉冲干扰噪声。在超声波探伤现场,如果电源的输出不稳定将会干扰检测仪器,引起脉冲噪声。多种仪器(如探伤仪、示波屏、频谱仪和计算机等)组合或同一地点多台不同检测仪器联机运行(如超声与涡流组合探伤)时,仪器之间也会互相干扰而产生脉冲噪声。此外,强烈的机械振动与冲击也会导致脉冲干扰噪声的产生[1]。1.2 脉冲噪声的特征分析 (1)偶然性 在超声波探伤中出现的脉冲噪声 收稿日期:2001201225 无规则可循,不可重复,具有强烈的偶然性。由于脉冲噪声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其出现的时间间隔数量、幅度及频率等均随机变化且多种多样。 (2)满幅性 超声波探伤仪示波屏上的脉冲噪声幅度很大,常达饱和状态。图1为水浸法探伤中出现的电脉冲干扰噪声。其中S 为工件的界面回波,P 1~P 4为饱和脉冲噪声,n 1和n 2属脉冲噪声,但其来源可能与饱和脉冲噪声不同 。 图1 探伤仪示波屏上的脉冲干扰噪声 (3)单峰性 超声波探伤中的缺陷回波信号是 由多次反射波组成的。但在实践中发现,示波屏上 观察到的波形实质是这些反射波的包络,而脉冲噪声则是孤立的单峰。因此,各脉冲噪声之间不能形成缺陷波F 那样的包络(图2)。 (4)频率范围广 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将超声波探伤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可得到离散频谱 x (k )= ∑N -1 n =0 x (n )w kn N  0≤k ≤n -1 将上式用于图1所示的原始信号,可得图3所示的频谱。由此可见,脉冲噪声频率分布很广,不只 是一个中心频率,产生的机理不同,就有不同的中心 ? 213?第24卷第7期2002年7月 无损检测ND T Vol.24 No.7J uly 2002

结构混凝土表观与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继续教育

第1题 超声法检测中,换能器应通过( )与混凝土测试表面保持紧密结合。 A.胶粘剂 B.耦合剂 C.防腐剂 D.阻锈剂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超声法检测时应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附近钢筋轴线平行,如无法避免,应使两个换能器连线与该钢筋的最短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的( )。 A.1/2 B.1/3 C.1/4 D.1/6 答案: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3题 根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的定义,不带波形显示的超声波检测仪( )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法检测。 A.不能 B.可以 C.经过验证可以 D.无法确定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结合面时,构件的被测部位应具有使声波()结合面的测试条件。 A.垂直 B.斜穿 C.平行 D.垂直或斜穿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混凝土裂缝深度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 A.尺量法 B.塞尺法 C.显微镜法 D.超声波法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裂缝的宽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 A.1.0mm B.10.0mm C.1.0cm D.10.0cm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裂缝时,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时,单面平测法适用于裂缝深度不大于( )的情况。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答案: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8题 依据CECS21:2000规要求,用于混凝土缺陷检测的超声波检测仪声时最小分度应不大于()μs。 A.1 B.0.1 C.0.01 D.0.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9题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检测中出现可疑数据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应进行( )。 A.复测校核 B.密测点补测 C.平测 D.斜测 答案:A,B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0题 常用的超声换能器有( )振动方式。 A.厚度 B.球形 C.径向 D.点状 答案:A,C

焊缝超声波探伤缺陷性质的判断

焊缝超声波探伤缺陷性质的判断 1.1.陷性质判断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A型脉冲反射法对焊缝进行超声检测缺陷定性。对余高磨平的焊缝,焊缝区域内的各种缺陷均可用本方法进行定性,对有余高的焊缝,只能对不包括余高的焊缝区域内的各种缺陷定性。对缺陷定性用探头应与规定的检测探头相同。 1.缺陷性质判断依据 焊缝超声波检测对缺陷定性依据为: (1)工件结构与坡口形式; (2)母材与焊材; (3)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 (4)缺陷几何位置; (5)缺陷最大反射回波高度; (6)缺陷定向反射性; (7)缺陷回波静态波形; (8)缺陷回波动态波形。 2.缺陷性质判断程序 缺陷性质判断的程序如图1所示,具体程序为: (1)缺陷波高H F在JB4730标准评定线以下时,一般不作记录,也不考虑对其定性。如操作人员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作进一步定性。 (2)缺陷波高H F位于JB4730标准Ⅲ区(含判废线)时,定为线状缺陷或平面状缺陷或多重缺陷。 (3)缺陷波高H F位于JB4730标准Ⅱ区(含定量线)时,当缺陷指示长度△L≤L S时,如A扫描显示一个光圆波可定为点状缺陷,否定为线状或平面状缺陷或多重缺陷,当缺陷指示长度△L>L S时,可定为线状或平面状缺陷或多重缺陷。L值为: 当板厚6mm≤t<20mm时L S=t,当板厚t≥20mm时,L S=20mm。 (4)缺陷波高H F位于JB4730标准Ⅰ区(含评定线)时,当缺陷指示长度△L≤L d时,如A扫描显示一个光圆波,可定为点状缺陷或多重缺陷;当缺陷指示长度△L>L d时可定为线状缺陷或平面状缺陷或多重缺陷。L d值为:当板厚6mm≤t<30mm时L d=t,当板厚t≥30mm时,L d=30mm。 (5)定为线状或平面状缺陷或多重缺陷后,再进一步测定缺陷平面和深度位置、缺陷高度、定向反射特性、缺陷倾斜度、静态波形、动态波形,然后结合工件结构、坡口形式、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方法及探头扫查方式,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定出缺陷的实际性质。 图1中缺陷高度和倾斜度可采用端点衍射波法或端点最大波高法测定。当测定时找不到缺陷端点衍射波或端点最大反射波时。可采用6dB法测定,当用6dB波测定缺陷自身高度时还应对缺陷高度进行适当修正。缺陷静态波形和动态波形可按本文第5部分缺陷回波动态波形中规定的模式。缺陷定向反射可按下列方法测定: 采用相同频率不同入射击角(入射角差值应≥10°)的横波探头探测同一缺陷,分别测得来自同一缺陷的最高反射波(记为H max和H ),若H max-H min9Db,则认为该缺陷具有定向反射性,应进一步测定其倾斜度。 min 在测试缺陷定向反射时,应确保母材两面平行,声波扫查通过的母材区无影响评定的缺陷,当两种不同角度的探头探测时,如声程不同,应对声程不同引起的材质衰减dB差和距离波幅dB差进行修正。 3.缺陷类型及其识别 4.1点状缺陷 4.1.1概述 点状缺陷是指气孔或小夹渣等小缺陷,大多呈球形,也有不规则形状,属小的体积性缺陷。可出现在焊缝中不同部位。 4.1.2特征 回波当量较小,探头左右、前后和转动扫查时均显示动态波形Ⅰ(见5.1波形Ⅰ),对缺陷作环绕扫查时,从不同方向,用不同声束角度探测时,若保持声程距离不变,则回波高基本相同。 4.2 线状缺陷 4.2.1 概述

超声波检测说明

声波透射法检测说明 一、检测仪器 NM-4A型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半自动型测桩仪) 用途:用于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和裂缝深度检测、匀质性、损伤层厚度检测、混凝土基桩完整性检测及混凝土厚度检测等。 技术指标: 声时测读精度:士0.05 — 幅度测读范围:0 ?177dB 放大器带宽:5Hz?500kHz 接收灵敏度:<10 av 最大米样长度:詬4k 信号米集方式:连续信号、瞬态信号 扩展功能:可扩展为冲击回波混凝土厚度测试仪 通道数:双通道 正常混凝土或岩土最大穿透距离:8~10m; 声波透射法桩基检测时,手工连续提升换能器,自动记录和储存测 试数据; 测桩专用径向换能器:全不锈钢的探头,75米长电缆线,导电滑环 (集流环)接头,使电缆能随测随放(收),电 缆线缠绕在伸缩式的小车上,移动方便,电缆线 上的标记清晰耐久; 主机:专用微机系统 显示器:6"640 >480 DSTN 通用接口:串口、并口、USB 口 供电方式:1、AC:220\± 10%;DC:12V (交直流一用) 2、外置式大谷量铅酸电池,一次充电可连续工作

8-10小时; 工作温度:0 ?40C 工作湿度:< 80% 整机重量: 1.8kg 整机体积;245mr^ 300mr^ 85mm 、检测依据标准: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88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三、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工作原理 混凝土灌注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在被测桩内预埋若干根竖向相互平行的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将超声脉冲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置于,声测管中,管中注满清 水作为耦合剂,由仪器的发射换能器发射超声脉冲,穿过待测的桩体混凝土,并经接收换能器被仪器所接收,判读出超声波穿过混凝土的声时、接收波首波的波幅以及接收波主频等参数。超声脉冲信号在混凝土的传播过程中因发生绕射、折射、多次反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使接收信号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振动幅度、波形及主频等发生变化,这样接收信号就携带了有关传播介质(即被测桩身混凝土)的密实缺陷情况、完整程度等信息。由仪器的数据处理与判断分析软件对接收信号的各种声参量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对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判断桩基缺陷的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四、检测方法及工作参数

超声波检测新技术

超声波检测新技术-TOFD 摘要: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超声波检测中TOFD方法的物理原理和在无损探伤中的应用,提出了TOFD检测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应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工作中。TOFD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TOFD检测的原理、优点及其局限性,对TOFD检测主要应用范围进行了阐述。给出了TOFD检测的一般工艺流程,并结合实际操作,说明了该技术的重要用途,对TOFD技术对缺陷精确定量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超声波;TOFD;检测 New technology of ultrasonic TOFD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principle of TOFD in ultrasonic testing method i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put forward a nondestructive test technique for the detection of TOFD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in the welding seam. TOFD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TOFD detection principl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OFD testing, main application range are described. The general process of TOFD detection is present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operation, explains the important uses of the technology, the TOFD technology of the 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defects are introduced briefly. Keywords: ultrasonic; TOFD; detection 0 引言 TOFD(Time-of-flight-diffraction technique)检测技术于1977年,由英国Silk教授根据超声波衍射现象首次提出。现已在核电、建筑、化工、石化、长输管道等工业的厚壁容器和管道方面多有应用。TOFD技术的检测费用是脉冲回声技术的1/10。现在,TOFD检测技术在西方国家是一个热门话题,现已开始大量推广应用,几年以后,将有取代RT的可能。 2006年9月TOFD标准组成立暨首次会议上,中国特检院提出由全国锅容标委归口,2009年12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新容规”)开始实施,后延至2010年11月正式实施。TOFD监测系统由计算机超声波探伤仪本体、发射探头、接收探头、前置放大器、光学或磁性编码器以及连接电缆组成。仪器能以不可更改的方式将所有扫描信号和TOFD图像存储于磁、光等永久介质,并能输出其硬拷贝。[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4.5.3.1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差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当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超声检测(TOFD)做为附加局部检测。第 4.5.3.4.2超声检测技术要求:采用衍射时差超声检测(TOFD)的焊接接头,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2] 1 TOFD检测的原理和应用 1.1 基本原理 TOFD检测原理:当超声波遇到诸如裂纹等缺陷时,将在缺陷尖端发生叠加到正常反射波上的衍射波,探头探测到衍射波,可以判定缺陷的大小和深度。也可理解为当超声波在存在缺陷的线性不连续处,如裂纹等处出现传播障碍时,在裂纹端点处除了正常反射波以外,还要发生衍射现象。 两束衍射波信号在直通波与底面反射波之间出现。缺陷两端点的信号在时间上将是可分辨的,根据衍射波信号传播的时间差可判定缺陷高度的量值。因为衍射波分离的空间(或时间)与裂纹高度直接相关。[3] 非平行扫查一般作为初始的扫查方式,用于缺陷的快速探测以及缺陷长度、缺陷自身高度的

市政管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预防和处理措施

市政管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预防与处理措施 ⑴排水管道安装位置偏移、积水 ①现象 管线中心线与高程出现超过允许偏差,出现积水,与上下游不能顺接。 ②原因分析 施工测量时控制精度低,误差大,导致高程、位置出现较大偏差。同时,施工中因混凝土浇筑不规范、雨季沟槽泡水导致漂管,造成管道得位移与积水。 ③预防措施 测量放线得质量控制:测量员定出管道中心线及检查井位置后,要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下步施工。 严格混凝土浇筑管理,做好管道得固定;雨季施工时及时回填沟槽,配备足够得排水设备,防止沟槽积水。 ⑵管道渗水、漏水 ①现象 管道漏水、渗水,管道与检查井周围土体受水浸泡,路面等发生沉陷。 ②原因分析 A施工中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穿线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导致管道渗水。 B管材质量差,管道存在裂缝或局部混凝土松散,抗渗能力差,从而产生漏水。 C管道接口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引起管道渗水。 ③预防措施 A严格管材进场验收,对其进行抽检试验,发现不合格管材,立即进行隔离、标识,并且按照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B安装完成管道接口后,对管道接口进行检查;回填土完成后再检查一遍。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管道得密封性。 C采用法兰与胶圈接口时,安装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控制上、下游管道接装长度、中心位移偏差及管节接缝宽度与深度。 ⑶砌体检查井渗漏 ①现象 检查井渗漏,导致检查井井周路基沉陷,闭水试验不符合要求,导致地下水被污染。

②原因分析 井墙砌砖通缝、砂浆不饱满、抹面空鼓裂缝;砌块内混凝土填充不密实。。 ③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井墙得砌筑质量。井壁必须竖直,不得有通缝;灰浆要饱满,每砌筑一层砖后,用1:1水泥浆灌缝,砖缝要平整;抹面要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砌块内用高流动性得细石混凝土填充,振捣密实。 处治措施:进行返工返修,防水堵漏,严重情况下,拆除检查井重新进行施工。 ⑷HDPE聚乙烯装配式检查井渗漏 ①现象 检查井与管道接口处焊接部位损坏,马鞍接头出现倒坡,接口渗漏。 ②原因分析 施工前接口未清理干净;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不符合安装要求。 马鞍接头得安装,未采用专用工具在井壁上开孔,安装马鞍接头倒坡;检查井座与管线不同轴,坡度不一致。 ③预防措施 A 接口前,先检查胶圈就是否配套完好,确认胶圈得安放位置然后将接口范围得工作面用棉纱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等杂物。 B接口作业时,先将橡胶圈严密地套在一侧管口,调整另一侧管使两侧管在同一轴线上,然后套上橡胶圈,调整橡胶圈接圈使其与管外壁结合紧密,最后套外固管箍。 C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应先从接户管上游段起始安装,按照井→管→井顺序安装,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D井座与汇入管、排水管连接需要变径,采用异径接头连接时,当汇入管管径小于井座接口管径时,应管顶平接,排出管接口大于下游管道时,管道连接应管内底平接。 E马鞍接头得安装,应根据井筒尺寸与连接管道得直径采用专用工具在井壁上开孔,安装马鞍接头不准倒坡。 ④处治措施 A检查井与管道接口处渗漏水,查找原因,对渗漏水处进行处理。 B接口处焊接损坏,拔出接口处管道,重新进行接口施工。 C马鞍接头出现倒坡,拆开倒坡处,重新进行焊接施工。

超声波探伤常见缺陷波形特征

超声波探伤常见缺陷波 形特征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分析超声波探伤仪常见八大缺陷的波形特征 疏松 锻件中的疏松,在低灵敏度时伤波很低或无伤波,提高灵敏度后才呈现典型的疏松波形,中心疏松多出现心部,一般疏松出现始波与底波之间。疏松对底波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随着灵敏度提高,底波次数有明显增加。铸件中的疏松对声波有显着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常使底波显着减少,甚至使底波消失,严重的疏松既无底波又无伤波,探头移动时会出现波峰很低的蠕动波形。 白点 缺陷波为林状波,波峰清晰,尖锐有力,伤波出现位置与缺陷分布相对应,探头移动时伤波切换,变化不快,降低超声波探伤灵敏度时,伤波下降较底波慢。白点对底波反射次数影响较大,底波1~2次甚至消失。提高灵敏度时,底波次数无明显增加。圆周各处探伤波形均相类似。纵向探伤时,伤波不会延续到锻坯的端头。 内裂纹 1、横向内裂纹轴类工件中的横向内裂纹直探头探伤,声速平行于裂纹时,探伤仪既无底波又无伤波,提高灵敏度后出现一系列小伤波,当探头从裂纹处移开,则底波多次反射恢复正常。斜探头轴向移动探伤和直探头纵向贯穿入射,都出现典型的裂纹波形即波形反射强烈,波底较宽,波峰分枝,成束状。斜探头移向裂纹时伤波向始波移动,反之,向远离始波方向 移动。 2、中心锻造裂纹??伤波为心部的强脉冲,圆周方向移动探头时伤波幅度变化较大,时强时 弱,底波次数很少或者底波消失。 3、纵向内裂纹??轴类锻件中的纵向内裂,直探头圆周探伤,声束平行于裂纹时,既无底波 也无伤波,当探头转动90°时反射波最强,呈现裂纹波形,有时会出现裂纹的二次反射,一般无底波。底波与伤波出现特殊的变化规律 缩孔 伤波反射强烈,波底宽大,成束状,在主伤波附近常伴有小伤波,对底波影响严重,常使底波消失,圆周各处伤波基本类似,缩孔常出现在冒口端或热节处。 缩孔残余 伤波幅度强,出现在工件心部,沿轴向探伤时伤波具有连续性,由于缩孔锻造变形,圆周各处伤波幅度差别较大,缺陷使底波严重衰减,甚至消失。 夹杂物 1、单个夹渣????单个夹渣伤波为单一脉冲或伴有小伤波的单个脉冲,波峰园钝不清晰,伤波幅度虽高,但对底波及其反射次数影响不大。 2、分散性夹杂物????分散性夹杂物,伤波为多个,有时呈现林状波,但波顶园钝不清晰,波形分枝,伤波较高,但对底波及底波多次反射次数影响较小。移动探头时,伤波变化比白点为快。 偏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