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中三个教学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晋教高〔2011〕6号)的文件精神,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外语人才,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制定以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1、毕业论文写作与管理

毕业论文是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检验。在论文创作方面,外国语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规定学位论文必须用英语书写,以培养学生英语资料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同时,要求学员了解规范的论文格式(其中文学类论文采用MLA格式;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研究类采用APA格式),以培养学生用较规范的英语学术语言进行论文写作的能力。

学院始终把论文的独创性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学校关于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良行为的规定和制度。学院多次在全院大会、论文指导教师会议、小组会议上强调论文独创性。通过这些活动,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论文创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为了避免毕业论文前后届学生选题扎堆,学院召开指导教师会议,拓宽所指导论文的选题范围。鼓励大家一方面在文学、文化、翻译实践、应用语言研究等方

面选择兴趣点;另一方面在语言教学方面注重实证调查研究。论文中的实证数据和调研报告就是独创性的体现。

2、专业实习工作

随着我校教育创新基地的拓展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我院学生已基本纳入国培、省培实习计划。

学院对实习加强指导与管理,收到良好效果。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即:实习准备、实习听课、教学设计、授课实践、实习总结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实习效果。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我院毕业生均能胜任教学工作,所表现出的教学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学校的外语专业学生。

学院同时利用承担的“国培计划---山西省农村骨干初中英语教师置换培训和集中培训班”等项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不断扩大与省内外大学的联系、不断推动我院教学改革与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融合。以师资培训为契机,我们邀请的主讲教师团成员包括国内高校和中学教学一线的教授和专家,如:华南理工大学秦秀白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蔡龙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倪传斌教授等闻名全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专家和北大附中特级教师范存智、田秋生、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万俊英等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英语教学专家。我院尽可能安排这些专家为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做讲座,开展交流活动,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基础教育的情况。

3.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我院已和芮城县、侯马市达成意向,即将签定创新实验区协议。

我院已有的集中实习基地包括临汾学院、临汾一中、临汾七中、临汾十中、太钢一中、太原十六中、太原新东方、英语周报等学校和单位。学院在全力完成学校国培和顶岗支教的任务外,我们的实习生基本在以上单位进行集中实习活动。

我们还计划在长治、晋城、运城等地再建设几个实习基地,以满足我院实践教学的进一步需求。

4、课程改革

我院根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例如:在全院推行演讲课程,把演讲能力的训练落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在语言产出能力方面,设立写作系列课程,把语法与写作、词汇与写作、修辞与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在一年级到四年级列为完整的体系。通过持之以恒的写作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商务英语专业我们设置了商务实训、模拟实践等课程,打造学生的实践能力。

5、参与专业类赛事

外语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体现在一些课外活动方面。学院每年都有学生参加全国性英语/日语演讲赛和辩论赛。“外研社杯英

语演讲大赛”、“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演讲赛”、“全国高师英语学生从教技能大赛”、“耐特斯达杯日语演讲大赛”等赛事是我院学生每年参加的专业类赛事。

过去几年中,我院学生已经取得优秀成绩,如:在我院英语系学生连续三年(2007-2009)在“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得山西赛区一等奖”,今年我院日语专业学生在山西省日语协会组织的“第三届耐特斯达杯日语演讲大赛”中包揽前三名。在这些的成绩的推动下,我院拟通过演讲课程推动全院学生的口语提升工程。

6、实践创新能力活动

我院启动了“分阶段、全范围,进一步夯实外语专业学生语言基本功;着重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揽子计划”。

1)实施导师制

以英语系为试点,从中选出2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对2010届新生进行责任承办式指导。每位教师从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在学业、论文写作、思想、职业规划、生活等方面对所指导的4-5位同学进行指导,直至他们毕业。(细则见附件)

2)一年级朗诵与演讲训练

在一年级新生中结合语音课、口语课,开展朗读和朗诵训练。在语音语调基本改善后开展班级和年级英语演讲活动,全面提升同学们

的英语表达能力。该活动的长期目标是使我院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听说方面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综合专业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3)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拓展训练

近年来,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四、八级通过率稳定在70%到80%之间,每年比全国平均通过率都高出近20%。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我院聘请外籍教师专门开设了“英语拓展阅读课程”。此课程利用外教指导、网络评估、国际交流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跟踪式阅读教学监控和评估。目前我院二年级同学的最大英语阅读量已达近10万字。

4)三年级课堂教学能力训练

三年级学生以培养课堂教学技能为主。我院采取了集体学习理论、小组互动磨练技巧、中学教师师范教学等环节,用两个学期对学生的讲课技能进行细致培训。

5)积极举办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活动

英语是我院的特色,为了给全校学生营造学英语、用英语的氛围,努力提高我院乃至我校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积极性,我院团委结合本学院的特色,开着了一系列专业性较强的特色精品活动,具体概括为“五英”特色活动。

英语爱好者协会

英语爱好者协会是我院的标志性特色社团,而且也是我校甲级社团。自创办之日起,英协在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的领导和帮助下,在院学工组和院团委的具体指导下,禀承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为此英语爱好者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每周末按时举办的周末英语角,邀请英美外教参与其中,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经常举办英语经验交流会、原声电影欣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同学们中间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此外,英协成功举办了“青春之约·英语风采大赛”,展现了同学们信心满怀,青春激扬的精神风貌。

英文调频广播电台主持人大赛

英文调频广播电台是我校的主流媒体之一,电台在院学工组的指导下,在院团委的领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他们遵循“团结、求实、高效、创新”的台训,为学校的英语学习和考试等工作做出了自己的成绩。英文调频广播电台对于传播英语国家文化,提高英语学习热情都有着巨大贡献,尤其还承担着四六级等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听力播放工作,着实为我院的特色品牌活动之一。同时,外文调频广播还组织了“外国语”杯新闻主播大赛,“新东方名师四六级考前讲座”等颇有影响力的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场面空前。

英语演讲比赛

英语演讲比赛是我院的老牌精品活动,是展示我院英语教学成果的教学交流活动之一,我院同时也承担着为“CCTV杯”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和“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赛选拔选手的重任。我院学生王钰祥、薛璨、彭翊、王少飞、孟相琨等同学参加“CCTV杯”、“21-世纪联想杯”英文演讲赛及辩论赛均取得优秀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光明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各项荣誉的获得,我院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同时我校也向全国各兄弟院校展示了近年来英语教学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增强了我校的知名度。

英语基本功大赛

参赛对象为我院一年级所有同学,旨在夯实我院新生的英语专业基本功,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外语技能的重要性。大赛初赛采取了全体学生参与的形式,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决赛由我院资深英语教师及来自英美国家的外教担任评委,共分书法、听力、口语等多个方面。与以往类似的大赛相比,此项比赛不仅注重了对选手的专业素养的考察,而且更加注重了对选手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和培养。

英语辩论赛

英语辩论赛旨在培养同学用英语进行逻辑思考并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为每年的“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辩论赛选拔选手。

“五英”特色活动在我院乃至全校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学英语、用英语的氛围,使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激发了广大学生在学习和各

类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了我校同学的校园文化生活。

2011年12月

附件: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意见

学分制的全面实施和本科生的大量扩招使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在当前形式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全国众多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院决定在本科学生中实施学业导师制,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担任组长,成员为英语系专业课教师。领导小组负责管理统筹工作,制定细则、确保导师制工作的顺利落实。

二、导师的选聘

(一)学院采取教师自荐、学生选择、学院指定相结合的办法,由学院确定导师名单,统筹安排。

(二)导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由高级职称教师牵头的学业导师组,助教可参加导师组工作。

(三)导师指导学生人数由学院视情况确定,原则上基本维持在1:5的比例,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我院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现状: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兼顾科研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等工作,为了既满足学生的需求,又不影响到老师的科研任务,用相对有弹性的师生比标准也是比较人性化的选择。

(四)导师的聘期根据学院、导师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统一聘任,聘期一般为四年,从学生入学至毕业结束。

三、导师的职责

(一)热爱学生,熟悉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介绍学科内容及研究方向,为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提供咨询及指导;

(三)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合理安排学习进程;

(四)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做好就业准备。

(六)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

(七)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业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八)其他导师应尽的职责。

四、学生的职责

(一)尊重导师,主动联系导师,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二)每学期初根据导师的意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三)认真参与导师安排的各项活动,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

(四)公正客观地评议导师的指导情况。

五、导师的工作方式

(一)座谈讨论、学术报告、个别谈话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每学期集体指导学生原则上不少于3次;

(三)建立导师工作志,制定工作计划,填写指导记录,学期结束做工作总结;

(四)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动向,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选课方面的问题应及时向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反映,并提出建议。

六、学业导师考核、工作量核算与管理

(一)导师的考核每学期组织一次,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德: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和人格品行;能:导师指导的能力水平;勤:导师自觉主动指导;绩:指导的效果。每两年表彰一批优秀本科生导师(约占导师数5%比例)。表彰情况记入个人档案。

(二)导师的工作量按每学期以19周计算,列入教学工作范畴,每学年指导1名本科生视同承担5个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学院每学期根据考核结果以课时费标准和方式将学业导师津贴

统一核发。

(三)学院要建立学业导师工作档案,定期讨论学业导师工作,每学期至少开一次会,以通报信息,研究问题,交流经验。

(四)学校根据学业导师制工作的具体情况,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工作经验交流会。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范本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范本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新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2、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基础有差异,能力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成才培育到成人教育,由灌入式教学到超市提供,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 3、认真研究学习过程。重点明确学习的三个环节,预习、展示

与反馈。做到预习到位,展示充分,反馈及时。教师设计在先,导演在后;组织在先,调控在后。学生预习有效,集体展示,个性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 4、改变传统教学习惯的弊端。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习、作业、听课方式等习惯,按照科学的教育理论,培养新的教学习惯。 总之,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就不要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会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再点拨,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1、探索实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具有三个环节:“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这种新模式具有八个教学步骤: (1)创设教学情境;(2)出示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自学;(4)学生自主学习;(5)检测自学效果;(6)教师精讲点拨;(7)课堂巩固训练;(8)教学小结提升。 在实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学科特点,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切勿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学校倡导多元化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课

文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文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实践教学改革目标 从课程层面,加大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课内外结合,拓展实践教学的领域;依据专业特点,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模式。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教学参与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 1.依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学分。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学科性很强的传统专业,但有些课程仍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我们在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以学分的形式规定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写作”课程总共2学分,要求1学分进行写作实践;“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求1学分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活动。 2.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交流研讨,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如,现代汉语词汇教学,可以运用有关语言学的理论分析研讨网络语言的现象;文学概论教学,可以运用有关文学理论分析研讨当代流行文学的现象。 3.课内外结合,拓展实践教学的领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践

性学习在时间与空间都收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拓展实践教学的领域,可采用课内外结合的策略,在课内获得语言文学的前言动态信息,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课外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拓展性学习,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文学实践活动方面,以“红烛文学”刊物为平台,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在语言实践活动方面,组织学生假期进行调研活动。 4.依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模式。部分对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有兴趣的学生,在正式报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文章,经指导教师认定可以代替论文,但要写作品的分析论证报告,方可允许答辩。部分对语言有兴趣的学生,鼓励在进行实证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经指导教师认定,可以代替论文进行答辩。 (二)编辑出版专业 1.注重课程间的互用。为避免理论实践脱节现象,专业在课程的开设上注重课程间的融会贯通,提升课程间的互用性。如开设“校对学”时,要求同学们对传播学原著选读课程学习时从网上下载的传播学原著进行全文校对,在学生进行实习前,开设专业系列讲座,请业界专家、学者就相关课题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在实习前,对业界前沿理论、实践能力有所了解掌握。同时,在课程作业和毕业设计方面,要求学生以完整的出版物形式,如以图书,刊物、报纸或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完成,使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得以应用。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基础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突出实践养成教育的作用,促进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教学(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融合,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状,特提出此方案。 一、课程成绩构成 每个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50%。其中,期末成绩:100分,平时成绩:100分(具体包括考勤及课堂表现:40分,课内实践30分,课外实践30分)。 二、实践项目: (一)课内实践项目 课内实践项目每位任课教师可根据专业及教学需要做适度的调整和改变,但相应的实践项目要落实。学生每完成一项课内实践项目最高得10分,具体项目得分视完成情况评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二)课外实践项目 每位任课教师可根据专业及教学需要做适度的调整和改变,但相应的实践项目要落实。学生实践成绩可根据参加的实践项目最高分值视完成情况具体评定。 1、参观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省美术馆等观摩学习活动(8分/次)

2、参加德育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活动(8分/次) 3、听基础部思政教研室组织的讲座(5分/次) 4、为学院各部门提供服务(3分—8分/次)(正常的参加社团活动、履行学生会、班团干部职责、系班日常工作不在本范围内) 5、参加学院组织的献血活动(10分/次) 6、较好完成校园文明标兵工作(10分/次) 7、较好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0分/次) 8、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表现(视情况计分) 三、实践成绩计分形式 为每位学生印制《思政课实践活动手册》,记录学生参加实践教学项目的成绩和得分情况,累计学生课外实践总分。 附:《思政课实践活动手册》。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山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组织实施“长治学院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 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特色,注重内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科学办学理念,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强化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我校本科教育规模、质量、特色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特 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院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工程,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形成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3-5年的努力,使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阳泉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践行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基本思想,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从根本上实现减负增效,使学生快乐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语文课改模式 以我校已有的学案教学实践为基础,在形成的具有阳泉曲初中特色的高效课堂六环节导学案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形成了语文高效课堂六环节导学案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自学检测——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当堂检测。 三、理论支撑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 2、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想。 3、钱梦龙“三为主”教学思想。 4、太谷“二十四字”教学法。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发动学习阶段。 1、全体语文教师统一思想,坚定理念,充分认识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性,激发大家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2、学习详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昌乐271高效课堂模式、听取太谷教研室主任张四宝《做智慧型教师,构建高效课堂》讲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以年级为单位,形成课堂教学改革小组。 2、研究改进后的阳泉曲初中课堂六环节导学模式和集体备课操作流程及要求。 3、对导学方案的偏写进行探究,进一步完善导学案的偏写模式,提高编制质量。 4、进行导学案课堂操作培训,组织本学科教师就导学案操进行现场观摩活动。 5、向名师学习,由学校邀请名师来我校进行示范教学、指导、交流。 6、由赴灵石、太谷、山全方位、东等地深入学习的教师与本学科教师进行全角度的交流学习。让这些教师做课展示。 7、进行实践,发现典型,树立榜样,让做得好的教师进行引领、示范。 8、反复进行实践展示活动,逐步形成语文学科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改进完善阶段。 收集、整理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困惑、疑难,在深入研究、讨论后的基础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为了有效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进一步适应新课程变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工作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学习与课程改革发展的形势相结合,扎根课改背景,聚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细节,驱动深度探究,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学期课程统整工作。 2、针对性、实效性原则。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行为,关注知识缺失,引导学习内化,剖析典型事件,连续跟进反馈,在实践中不断有新创造,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见附件) 四、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4月上旬)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大会。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4月中旬至6月) 1、实验年级和教师按实施方案启动课堂教学改革。 2、其他年级和青年教师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3、邀请上级教研员跟踪听课,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 4、全体教师完成反思式教研论文。 5、五月份,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初步总结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三)第三阶段:总结交流推广阶段(2018年6月) 1、对实验班级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并在学校全面推开。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引导广大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3、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表彰课改先进个人。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一靠转变观念,二靠自觉实践,三靠示范引领,四靠活动推动,五靠机制保障。

教学改革方案

教学改革方案 篇一: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参照南安市确定实施“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学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渐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二、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率先推行“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特色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动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标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教改实验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轻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实验教师认真领会有效教学的精神实质,吃透实验各环节的操作要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推出一批教学水平能体现新课程特点,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以“改进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突破口,把“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有效教学与我校校本教研制度结合起来,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形式,研究和解决有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以有效教学 研究为核心的教研机制,真正让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施“有效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将以推进“有效教学”改革为契机,有针对性的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有效教学”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改革促质量提升,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体育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体育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多种职业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规格 1.掌握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 3.具有从事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掌握多种体育相关的职业技能,获得多种执业资格证书。 5.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 6.了解国内外在体育方面的研究、学术发展动态。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二、体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1、体育专业的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设置了实验训练、专业实践训练、论文设计等和教师教育有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还设置了课外运动技能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术科技能训练(俱乐部)及专业技能竞赛(运动队训练及比赛)、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类校级体育活动及竞赛)、职业资格与技能训练(裁判员及各类专业技能证书)、

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活动等内容。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体现自身特色的亮点工作,主要体现在课外运动技能实践教学中。 2、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我院教师人员构成以中青年专业实践教师为主,与具有讲师以上的经验丰富的基础课程教师构成了一支专业的教学师资队伍。 (二)体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定位还不够精确。从课程设置看,我院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课程、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课程,相对于理论教学课程而言,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没有系统的课程建构,在实施过程中也仅仅作为整个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因而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往往缺乏科学的思考,系统的安排,从而导致实际效果与培养目标相去甚远的低效局面。 2、实践教学环节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重技能、轻能力;重模仿、轻创造”的缺陷。实践教学环节中对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私人教练、体育营销人员等具备的专项素质的训练还不是很充分。 3、实习后期的反思环节还很薄弱。实习效率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后期的反思过程,它不是靠实习后期短短时间的总结就可以来完成的,其中,实习基地数量和种类偏少,校外实习基地以学校为主的现象也值得我们反思。 三、体育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强化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指导思想,以其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为目标,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时空组合为中心,以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保证,构建相对独立、整体优化、以能力培养为主

美术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精品

美术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美术人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制定以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1、毕业论文写作、创作、设计管理 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是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检验。在论文、创作、设计方面,美术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规定学位论文必须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进行。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规范的论文格式以培养学生用较规范的专业学术语言进行论文写作的能力。 学院始终把论文、创作,设计的独创性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学校关于论文 抄袭等学术不良行为的规定和制度。学院多次在全院大会、论文、创作、设计指导教师会议、小组会议上强调论文独创性。通过这些活动,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论文创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为了避免毕业论文前后届学生选题扎堆,学院召开指导教师会议,所指导论文的选题必须以自己的创作为素材。 2、专业实习工作 随着我校教育创新基地的拓展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我院学生已基本纳入国培、省培实习计划,学院专门成立了教育实习领导组。学院对实习加强指导与管理,收到良好效果。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即:实习准备、实习听课、教学设计、授课实践、实习总结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实习效果。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我院毕业生均能胜任教学工作,所表现出的教学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学校的美术专业学生。 3、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我院已和长治屯留县达成意向,签定创新实验区协议。 我院已有的集中实习基地包括临汾学院、临汾一中、临汾七中、临汾九中、

临汾新二中、临汾三中等学校。学院在全力完成学校国培和顶岗支教的任务外, 我们的实习生基本在以上单位进行集中实习活动。 我们还计划在晋中等地再建设几个实习基地,以满足我院实践教学的进一步 需求。 4、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学分制的全面实施和本科生的大量扩招使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越来越 多的挑战。如何在当前形式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全国众多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院在本科学生中实施学业导师制。 (1)学院采取教师自荐、学生选择、学院指定相结合的办法,由学院确定导师名单,统筹安排。 (2)导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由高级职称教师牵头的学业导师组,助教可参加导师组工作。 (3)导师的聘期根据学院、导师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统一聘任,聘期一 般为四年,从学生入学至毕业结束。 导师的职责是介绍学科内容及研究方向,为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提 供咨询及指导;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作活动和其他 社会专业展览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美术学院 2011-12-28(

(完整word版)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及总结

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及总结 一、根据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确定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方案 1.重视基本知识和素质的培养 根据本专业的知识要求,设置《车工工艺》、《车工技能训练》和《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三门专业主干课程,同时根据课程的需要构建了“普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理论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工艺施工的能力,设置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控制技术等专业理论课程;时设置了相关专业选修课程,以保证前有基础后有延续,使学生真正全面了解本专业。 2.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第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实现”能力即把设计方案和图纸转化为产品、商品,也就是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比重,占整个教学计划任务的47%。 1)结合一线岗位要求,分析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技能,在主干课程后开设实训专用周。针对岗位技能,我们分为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三部分来实现。其中,基本技能部分主要包括与专业基础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基本工种实训,共开设有焊接、电工、机械制图、数控车工、计算机绘图等五项实训内容,通过基本技能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机械类基本加工方法,机械制图与机械零件设计等基础知识。专业技能部分包括与专业主干课、专业模块课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

节,综合能力毕业设计与毕业综合实习。由于我们的理论课程是按照现场岗位要求来设置的,因此在主干课程后安排的实训即可以满足现场技能要求,也使学生经过实训后,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重要技能分层次进行,遵循“初步实践---理论学习---深层实践”的顺序进行组织。 如车工技能,要求学生具有熟练使用车床、进行工艺编制和工艺实施的能力,此能力要靠车工实训和“机械制造”课程来实现。过去的教学计划一般是在学生进校后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安排五周机加工实训来完成,学生在机加工实训时,还没有任何机械制造技术的相关知识,五周实训仅仅是培养了其对机加工的感性认识和对机床的初步应用能力,后面学习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时没有实训,学生学完课程后,虽有了理论知识,但却不能再进行实践验证和实践加深,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在安排实践教学计划时,将原来五周的机加工实训调整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安排三周,在第一或第二学期进行,培养机床的初步应用能力和对机加工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两周安排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后进行,让学生在自己编制完加工工艺后自己上机床进行加工验证,并根据加工结果调整工艺方案或参数。经过这种“初步实践---理论学习---深层实践”的训练,学生的机加工技能和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中设置课内实践教学,使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在机械加工设备的教学中,针对多种加工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安装调整,如果仅仅在课内的理论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在每种加工设备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课内实践,学生理解好掌握容易。 4)实施过程中,重视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抓好过程和结果控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参照南安市确定实施“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学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渐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二、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率先推行“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特色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动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标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教改实验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轻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实验教师认真领会有效教学的精神实质,吃透实验各环节的操作要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推出一批教学水平能体现新课程特点,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以“改进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突破口,把“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有效教学与我校校本教研制度结合起来,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形式,研究和解决有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以有效教学

美术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模板】

**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美术人才,**大学**学院特制定以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1、毕业论文写作、创作、设计管理 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是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检验。在论文、创作、设计方面,**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规定学位论文必须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进行。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规范的论文格式以培养学生用较规范的专业学术语言进行论文写作的能力。 学院始终把论文、创作,设计的独创性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学校关于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良行为的规定和制度。学院多次在全院大会、论文、创作、设计指导教师会议、小组会议上强调论文独创性。通过这些活动,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论文创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为了避免毕业论文前后届学生选题扎堆,学院召开指导教师会议,所指导论文的选题必须以自己的创作为素材。 2、专业实习工作 随着我校教育创新基地的拓展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我院学生已基本纳入国培、省培实习计划,学院专门成立了教育实习领导组。学院对实习加强指导与管理,收到良好效果。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即:实习准备、实习听课、教学设计、授课实践、实习总结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实习效果。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我院毕业生均能胜任教学工作,所表现出的教学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学校的美术专业学生。 3.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我院已和长治**县达成意向,签定创新实验区协议。

我院已有的集中实习基地包括临汾学院、临汾一中、临汾七中、临汾九中、临汾新二中、临汾三中等学校。学院在全力完成学校国培和顶岗支教的任务外,我们的实习生基本在以上单位进行集中实习活动。 我们还计划在晋中等地再建设几个实习基地,以满足我院实践教学的进一步需求。 4、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学分制的全面实施和本科生的大量扩招使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在当前形式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全国众多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院在本科学生中实施学业导师制。 (1)学院采取教师自荐、学生选择、学院指定相结合的办法,由学 院确定导师名单,统筹安排。 (2)导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 立由高级职称教师牵头的学业导师组,助教可参加导师组工作。 (3)导师的聘期根据学院、导师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统一聘任,聘期 一般为四年,从学生入学至毕业结束。 导师的职责是介绍学科内容及研究方向,为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提供咨询及指导;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

实践教学方案计划环节及安排

实践教学(一)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 实验室是学校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贯彻教育部16号文精神,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厚实、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对实验室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重要教育法律与制度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进一步调整实训室结构和布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切入点,以深化实践教学和管理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着力构建综合型、有特色、应用型的实验室体系,实现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建设与发展目标 1、按照岗位群,构建“二室三中心”实训室体系 根据旅游企业发展趋势及工作岗位群的需要,结合我们专业设置的特点,2011-2015年重点建设有特色的“二室三中心”,则:旅游专业英语实训室、形体训练室;旅游实训中心(下设模拟旅行社实训室、导游模拟实验室)、酒店管理实训中心(下设餐饮、客房、前厅等实验室)、国际会展实训中心等。目标是达到省内先进示范教学实训室的要求,成为旅游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实践性教学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模拟情境为载体、多个旅游专

业实验(实训)室共同支撑、校内外实训基地补充结合的方式,将大量实训教学内容分别穿插在酒店前厅客房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中餐厅、景区、会展、酒吧实训室等校内基地,以及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旅游景区等校外基地。通过课内外实训(实习)并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社会实践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活动的一致性。 3、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优化实训室的资源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设备的质量,生均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优秀标准。 4、完善酒店客房和餐厅模拟实验室及导游模拟实训平台建设,加大实训室开放力度,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更加有效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也符合把我校建设成为实践应用型大学的需要。 三、主要措施 确立实训验室工作在学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一切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出发,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实训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经费投入,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设“结构合理、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较高水平的实训室。具体如下: 1、完善制度,提高实践教学和管理水平 鉴于以往实训室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现象,致使实训室的仪器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应该建立和健全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岗位责任制,完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 实施方案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建议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和重大意义 1.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 2.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中,使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中国近、当代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经过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应当着眼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经过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交流以及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应当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为此,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推动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4.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进一步经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科研与教学的良性循环,集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两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概述 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团队(5~7人)方式进行组织。成员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学习的协调和文档资料的形成。实践教学采取社会调查、经典阅读等方式,并注重与学校组织的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结合。 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安排,应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来产生,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核准后,经过“两课之窗”网站加以公布。学生学习团队和指导教师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团队为主,形成规范的学习进程安排。 实践教学教师职责:(1)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点,提出实践教学课题及相应的要求;(2)指导学生组织实践团队、拟订学习进程安排、指导实践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评价学生团队及个人的成绩;(3)形成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材料,收集各环节中的文档资料;(4)参与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 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包括学生自评和指导教师评定,前者侧重于团队内依据对团队成果贡献来协商评定,后者由教师对团队成果及团队活动记录情况加以评定。总成绩的构成为:团队成员互评成绩(50%)+团队成绩(40%)+学生个人成绩自评(10%)。 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每一轮实践教学结束前,经过两次会议来进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第一次会议为成绩评定会,由管理人员和指导教

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文件编号:2020年4月 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版本号: A 修改号: 1 页次: 1.0 编制: 会签: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新的需求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方法,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2.教学改革的目标 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开发,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与执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模式体系和教学实施、管理及评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主要内容 1.改革教学结构 改变了以往教学结构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导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脱离的状况。为适应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原则。 2.改革理论教学 在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贯穿“护理程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课程重点包括: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全面评估成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护理评估,分析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等。此教学理念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管饭的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积极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进行教学,使用配套的CAI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的方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每年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的经验与重案内容并填充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3.改革实践教学 (1)提高实验课的占比。实验课上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为此我院康复专业的康复治疗学等学科实验课的开出率接近100%,其他科目实验课的占比也将继续增加。(2)成立康复实训小组。我院将在未来三年内成立一支康复技能操作小队,为参加全国、全省的各种技能操作比赛做准备。通过比赛的锻炼,能提高小组成员的实践能力,也能在日常教学中为其他同学起到带头作用,达到共同进步。

关于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关于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实践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知客观世界、提炼客观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我校本科教育坚持走质量内涵建设之路,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在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学生课外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学校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不断推进,我校实践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实现我校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实践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实践育人观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 意义 深入学习和领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江苏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学校关于构建和完善与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思

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坚持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树立多元化人才观和实践育人观念,认清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并努力增强学生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必由之路的认识。通过学习研讨和宣传引导,形成全校上下重视实践教学、支持和投身实践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方案设计,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 索 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比理论课教改更为复杂和艰巨。各教学单位要在学习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学科专业特点,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将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经费投入,分批组织实施校级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及试点项目,重点支持实验教学体系重组、实验课程结构优化及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省和相关学会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借助各级各类教改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三、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 正确处理好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初稿)

"理实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和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新形势,如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增强学生在职业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实一体化”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实施“以学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有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模式也得已在全国各个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源于德国“双元制”的一种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要求将学科知识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融合起来一体化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真正做到学做结合。结合我校专业综合改革实际和专业课程特点,学校将大力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转型发展与专业综合改革的实际,结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浓、适应岗位快”的培养要求,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教学效果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的无缝对接的原则,积极探讨并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培养出能够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原则 1、课程类型、内容适用性原则。依据专业性质、课程类别和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进行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