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第四单元表内除法(20201015015153)

二年级第四单元表内除法(20201015015153)

二年级第四单元表内除法(20201015015153)
二年级第四单元表内除法(20201015015153)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49 页例1

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用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 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ooo ooo ooo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 1)有56 面小旗,挂8 行,平均每行几面?可

以怎样列式?

板书:56宁8=( )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 2 )如果挂成7 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 7=( )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

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X 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 、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

第1~4题。

四、总结板书设计

用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7X 8=56

56 - 8= (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 - 7= (8) 口诀:七(八)五十六

第2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51~53页练习十一5~12题目的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过程:

复习

1、背1~9的乘法口诀。

、视算

2

6X 312-435- 74X 4 5 -5 1 X 714 - 2 1 X1 6 - 342 -6 2 X 68 - 23X36X 47X 41X 230 -549 - 7 6 -

21 - 3 4 - 2 4 - 4 7 X 7 3 X 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42 - 6二?15- 5二?

二、练习

做练习十一5~12题

第5 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 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 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 题:(1 )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3)列式计算。

12 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第8、10、

三、总结。

第3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54~55 页例2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7X 6= 21-7=18 -

42 - 6= 4 X 6=

6=

4X 7=49 - 7= 5 X 5=6X

35 - 5=

6=

2 、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 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几?

(2)6 里面有几个2?

3 、导入新课

新授

一)教学例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 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 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

3 根的6 倍就是6 个3 根,也就是18 根。

3 倍? (5 个的3 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 和3 比,18 里面有几个3?18 是3 的几倍?(2)15 和5 比,15 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 3 根的6 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 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X 6=18(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 是3的几倍就是求1 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 后面的“做一做” 。

(1)例2 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 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 的4倍;2)12是4

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

12 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 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

3 根的6 倍就是6 个3 根,也就是18 根。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题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检测题 一、填空。(30分) 1. 有15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2.18÷3=(),读作(),表示把18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3、24÷4=6,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24里面有()个()。 4. 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 先补全口诀,再根据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三六()()二十四 6.25÷5=()想:五( )二十五,商是( ). 7.在()里填上“>”、“<”或“=”。 6() 20÷5 30÷6()8 12÷3 () 5 7()36÷6 20 ()4×5 40()6×5 二、看谁先到家。(15分) 16÷4= 10÷2= 18÷6= 20÷5= 6÷6= 30÷5= 6÷3= 15÷5= 8÷2= 12÷4= 4÷4= 10÷5= 12÷6= 5÷5= 2÷2= 三、选择。(10分) 1.40÷5=8,读作( )。 A.40除以5等于8 B.40除以8等于5 C. 40除5等于8 2.25里面有5个( )。 A.10 B.4 C.5 D.16 3.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 A.24÷3 B.12÷6 C.16÷4 D.24÷6 4.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3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可能有( )个。 A.24 B.25 C.36 D.35 5.二年(1)班参加舞蹈队的同学站了6排,每排站6人,其中男生有9人,求女生有多少人。用算式表示是( )。 A.6+6-9 B.6+6-9 C.6×6-9 D.6+6-9 四、列式计算(10分) (1)被除数是30,除数是6,商是多少? (2)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35里面有几个5? (4)除数是6,被除数是36,商是几? (5)被除数和除数都是5,商是多少? 五、填一填。(5分) 被除数24 5 12 16 36 除数 4 5 3 4 6

二年级数学 表内除法

表内除法(一) 一、 精学精练 1、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 (1)□ □ □ □ □ □ □ □ 一共有( )个□,每4个一组,分成了( )组。 (2)△ △ △ △ △ △ △ △ 一共有( )个△,每3个一组,分成了( )组。 (3)○ ○ ○ ○ ○ ○ ○ ○ ○ ○ ○ ○ 一共有( )个○,每2个一组,分成了( )组。 2、填空,在横线上列式,不用答题。 (1)10根筷子,每2根配成一双,可以配成( )双。 。 (2)公园门票3元一张,12元可以买( )张门票。 。 (3)一本书有24页,小明4天看完,小明平均每天看 ( )页。 。 (4)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个。 。 3、完成表格 二、 活学活用

1、找出前面几个数的排列规律,并填出空格里的数 (1) (2) 2、把18个○平均分成几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先画一画,再列式。 3、动脑筋。 (1)数一数,一共有( )只蝴蝶。 (2)如果每3只蝴蝶飞到一朵花上,要( )朵花。 (3)如果每2只蝴蝶飞到一朵花上,需要( )朵花。 (4)如果有2朵花,那么平均每朵花上有( )只蝴蝶。 (5)如果有3朵花,那么平均每朵花上有( )只蝴蝶。 4、一条长16米的绳子,小聪把它对折了三次,这时每折绳子有多长? 表内除法(二) 一、 精学精练 1 5 9 21 35 21 14 21 19 45 43 12 10 23 36

1、兰兰要把6个☆平均分成3份,你认为第()种分法是正确的呢?在它后面 画“√”。 第一种分法:☆☆☆☆☆☆ 第二种分法:☆☆☆☆☆☆ 第三种分法:☆☆☆☆☆☆ 2、填空: 图中共有()个草莓,平均分给2人,每人()个; 平均分给3人,每人()个; 平均分给6人,每人()个。 3、填空:如果每2个苹果放一盘,可以放()盘。 如果每3个苹果放一盘,可以放()盘。 如果每6个苹果放一盘,可以放()盘。 4、填空并列出算式,不答题。 (1)10个气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个。。 (2)10个气球,每5个气球给1个小朋友,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3)20人去划船,每4人乘一条船,需要()条船。。 (4)20人去划船,分乘4条船,平均每条船上有()人。。 二、活学活用 1、把12块饼干平均分一分,想一想有几种分法?每种分法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2、根据要求写出算式。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乘除法口算题

班级姓名 用时 ( )分钟做对()道题 3×6= 18÷9= 18÷6= 15÷3= 36÷4= 81÷9= 20÷5= 8÷8= 30÷6= 9÷3= 4×7= 16÷4= 12÷4= 18÷2= 24÷4= 4×4= 20÷4= 24÷6= 2×5= 9×8= 4×8= 7×5= 8÷2= 10÷5= 9÷3= 5×6= 1÷1= 18÷6= 6÷1= 9÷3= 12÷2= 9×7= 45÷5= 30÷5= 24÷6= 16÷4= 32÷4= 45÷9= 40÷5= 5÷1= 21÷3= 30÷6= 9×5= 6×3= 4÷4= 25÷5= 36÷6= 5×9= 14-7= 42÷6= 24÷3= 5 +9= 6×6= 25÷5= 32÷4= 3×9= 9×4= 33-9= 32-4= 8+72= 3×6= 42-5= 20÷5= 50-7= 10÷5= 26+7= 9÷3= 18+6= 30÷5= 20+4= 5+67= 2×5= 9×3= 5÷5= 18÷6= 12÷6= 12÷6= 15÷3= 20÷4= 30÷6= 24÷4= 8÷4= 42÷7= 42÷6= 24÷3= 20÷5= 14÷2= 18÷3= 48÷6= 12÷3= 7×5= 16÷4= 32÷4÷4= 72÷9+7= 4×2×7= 1×5×9= 7×9-7= 6×6+20= 8×4-8= 8×3÷6=

班级姓名 用时 ( )分钟做对()道题 30÷5= 24÷6= 25÷5= 20+5= 18÷3= 8×6= 39-24= 32÷8= 19-7= 12+6= 12÷6= 30÷6= 15÷3= 25÷5= 20÷5= 24÷4= 20÷4= 15-6= 36÷6= 8+13= 7×8= 27-8= 8÷4= 10÷2= 5×7= 25+9= 18÷3= 30÷5= 20÷4= 16÷4= 25+5= 3×6= 18÷3= 30+6= 25÷5= 6×4= 20÷5= 24÷4= 18-6= 6×7= 18÷6= 4×5= 18÷6= 8×5= 5×9= 17-9= 3×6= 12÷4= 12÷6= 18÷3= 15÷5= 3+18= 30-18= 77-8= 24+6= 30÷6= 7×8= 20÷5= 18-6= 15÷3= 9×7= 51-8= 8+12= 36-7= 24÷6= 24+6= 16÷4= 25+9= 10÷5= 35+6= 20÷4= 27-8= 39-24= 36÷6= 18÷3= 8+4= 5×9= 42÷6= 21÷7= 48÷6= 24÷4= 81÷9= 36÷4= 8×4= 27÷3= 32-8= 7×5= 27+9= 4 ×7= 32÷4= 9÷3= 42÷7= 63÷7÷3= 36÷9×8= 3×2×7= 1×6×9= 7×8-7= 7×6+20= 8×4-8= 4×4÷8=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学情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1、第39页例2,第40页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结合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 4 × 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八五十六三()二十七六()五十四 七()六十三二()一十八()七二十八 3、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挂小旗整齐? (2)有多少面小旗?列式得出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有56面小旗,怎样挂小旗整齐?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果挂8行,每行有多少面小旗? 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4)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二单元《表除法一》目标分析

第二单元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 知识点平均分的认识一 分解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概念;掌握等分,会用数学语言“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评价要求1、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2、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有:1个1个地分和几个几个地分,能按要求对 物品进行平均分。 3、会用数学语言“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第8页的例1和第9页的例2 典型知识 (包括练 习课、新授 课例题或 者书本中 习题中要 作例题讲 的题目都 行) 例题1设计了让学生分少量物品的活动,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例2呈现 了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情况之一:等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 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 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 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 5 ) 、p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含答案)[优质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 表内除法(二)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A、54÷6 B、54÷9 C、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A、7-6 B、7×6 C、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 A、8的2倍是多少 B、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C、8是2的多少倍 4、8+8()8×2 A、﹥ B、﹤ C、= 5、一个数减去45得19,这个数是()。 A、26 B、64 C、34 6、学校有4个篮球、12个足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倍。 A、5 B、2 C、3 7、有故事书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5倍,科技书有()本。 A、30 B、3 C、11 8、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A、12÷6 B、35÷7 C、42÷6 9、有一堆苹果,比3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32 B、25 C、36 10、如果口=4,◎=9,○=15,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A、口+◎-○=30 B、○-◎+口=2 C、○-◎-口=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40是5的________倍,算式:________。 12、动物园有8只大猴子,小猴子有32只,小猴子的只数是大猴子的________倍。 算式:________。 13、每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27根小棒可以摆________个三角形。 算式:________。 14、把35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________个。 算式:________。 口决:________。 15、在横线上填“>、< 或=” 16÷8________9×2 27÷9×3________3×8÷3 45÷9________4×1 27÷3×5________4×5÷5 8+14________7+15 9÷9×9________18÷2 16、填上合适的数。 9×________ =54 49÷________ =7 8×________ =24 42÷________ =6 5×________ =30 ________÷8=2 17、 是的________倍,列式:________。 18、△△△△○○△△△△○○△△△△○○△△△△○○ △比○多________个,△是○的________倍。 19、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8×________﹤36 5×________﹤15 6×________﹤40 54﹥________×8 12﹥________×3 28﹥________×7 20、如果□+□+※+※+※=21,□+□+※+※+※+※+※=27 那么,□=________,※ =________ 三、应用题(共5小题) 21、同学们参加跳远比赛,平均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4次。有多少个同学参加了跳远比赛? 22、一本字典10元,一把剪刀2元,解决下列问题。 (1)买一本字典和两把剪刀,需要多少钱? (2)用买一本字典的钱,可以买几把剪刀?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复习题 班级: 姓名: 1. 口算. 2.填空. (1) 表示把( )平 均分成( )份,每份是( ); 还表示( )里有( )个( );也表示45是( )的( )倍. (2) 表示( )个( ) 相加得48;还表示8的( )倍是48. (3)8的2倍是( ),8是2的( )倍. (4)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 );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 ). (5) ( )羊的只数是( )羊的( )倍. (6)按要求写算式.8、9、72 ( )×( )=( )( )÷( )=( )( )×( )=( )( )÷( )=( ) 3.直接写出得数. (1) 4.列式计算5个9相加是 多少? (2) 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

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1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 (8)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 5.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 (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5)田径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4倍.舞蹈队有9人,田径队有多少人? (6)体育室里有一筐皮球,每班发给6个.5个班领走后,这筐皮球减少了多少个? (7)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18朵,黄花有多少朵? (8)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后来,舞蹈组增加了10人,现在舞蹈组有多少人? (9)刘红要做72面小旗,每天做8面,多少天可完成?如果每天做9面几天可完成? (10)有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几米?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布,剩下的布能做几套衣服.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表内除法》测试题(含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表内除法》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6分) 1. 一共有( )个竹篮,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 )个。2.在算式12÷3=☆中,( )是被除数,3是( ),商是( )。想口诀( )可以求出商。 3. 10个汉堡,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 4.用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可以写出的除法算式是( )和( )。 5.用右图中的能拼成()个,算式是( )。 6.6只小鸟有( )条腿。( )只青蛙有20条腿。 7.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空中分队预演队形示意图。 (1) 一共有( )架飞机。

(2) 如果每3架飞机摆一个造型,可以摆( )个同样的造型。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 左图中的分法是平均分。 ( ) 2.计算3×6=18和18÷6=3所用的口诀是一样的。 ( ) 3.被除数和除数都是6,商是36。 ( ) 4. △△△△△△△△△看图列式为6÷3=2。 ( ) 5.把16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分4个。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把12个平均分成3份,哪种分法对?你的选择是( )。 2. 把这些平均分成2份,小兔吃掉一份后,还剩( )个。 ①4 ②5 ③6 3.有20个,能摆成几个?列式正确的是( )。 ①20÷4=5 ②20÷5=4 ③4×5=20 4.下面的算式中,商不是1的算式是( )。 ①5÷5 ②2÷2 ③2÷1

5.下列选项中可以用8÷2表示的是( )。 ①把8分成2份②8里面有几个2 ③把8平均分成4份四、计算挑战。(共32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1分,共12分) 6×2=36÷6=18-9=10÷5=16÷4=30+5=9÷3=18÷6=20-5=6÷6=5÷5=15÷3=2.小树叶落在哪儿好呢?(每题1分,共8分) 147=7 32=5 22=1 66=0 15=5 366=30 4=12 3 18=99 3. 遮住的数是几?(每题2分,共12分) 16÷=4 ÷4=2 20÷=5 ÷5=5 ÷1=1 6×=24 五、看图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1. =(米) 2. =(个)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

(完整版)二年级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练习

二下解决问题(一) 班级姓名 1、(1)30个同学平均分成5组去浇树,每组有几个同学? (2)30个同学去浇树,每5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3)有5组同学去浇树,每5个人一组,一共有多少人? 2、(1)一本书有42页,芳芳每天看6页, ? (2)芳芳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7天看完, ? (3)芳芳看一本故事书, 7天看完, ? 3、一瓶药45片,爷爷吃了18片,? 4、图书角有一些书,同学借走了55本,还剩下28本,?

5、图书角有24本书,平均借给6个小朋友,? 6、(1)有20个红萝卜,每只小兔吃4个,? (2)有20个红萝卜,一只小兔每次4个,? (3)有20个红萝卜,小兔吃了4个,? (4)小兔有20个萝卜,又收了4个,? 7、学校买来4包书,每包6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分几本? 8、一口井深12米,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每天爬2米,几天能爬上来? 9、小明6天写了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剩下的20个需要几天可以写完?一共要几天能写完?

二下解决问题(二) 班级姓名 1.(1)二(2)班有30名同学,分配在5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几名同学? (2)二(2)班有30名同学,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问共有几个兴趣小组? (3)二(2)班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有5个兴趣小组,问二(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2、(1)小明收集了24张明信片,有自然风光的、世界名胜等共4类,平均每类多少张?(2)小明收集了24张明信片,平均每类6张,问有多少类明信片? 3、(1)一本故事书30页,平均每天看5页。问多少天看完? (2)一本故事书30页,分为5天看完,问平均每天看几页? (3)一本故事书一天看6页,分5天看完,问故事书有多少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3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熟练地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已经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您们瞧,她们在做什么? 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生1:她们在做彩旗。 生2:有的学生在折星星,有的学生在准备气球,气氛很热烈。 师:这里的场面的确很热闹。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新课讲授】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师:您们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教室里有三组小朋友在布置教室,第1组小朋友在做彩旗,第二组小朋友在做五角星,第三组小朋友带来彩球。 生2:第一小组做了许多彩旗,要挂在教室里。 生3:从图中我知道了第二小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生4:我还知道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 师:根据这些信息,您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共有多少面彩旗,挂成几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生2:有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得几颗星? 生3:有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板书:(1)平均每行挂几面? (2)平均每组得几颗星? (3)可以摆几行彩球? 师:真了不起,大家收集了这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2、解决问题,探究求商的方法。 (1)解决第(1)个问题。 师:已知共有56面彩旗,要挂成8行,要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说说。 生1:可以用除法计算,算式就是56÷8。 师: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就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那么,求56÷8的商就是几,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 生1:把56面小旗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7面,56÷8=7。 生2:我就是这样想的,除数就是8,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老师随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呈现商与口诀) 师:您就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想出商的,很好!也就就是计算56÷8时,想: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就是7。当我们选择了正确的乘法口诀求商后,再观察算式中缺的就是几,那么商就就是几。比如这个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就是(七)。 板书:口诀:(七)八五十六 师:接下来,请大家再瞧。如果把56面小旗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该怎样解答呢? 生:用56除以7计算,算式就是56÷7。 师:怎样求商? 生:除数就是7,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想商,商就是8。(老师点击课件,呈现商)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课教案

第13课时:表内除法练习课(1)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础训练。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 2、圈一圈,填一填。 (1)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一共有(,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被除 数是(),商是()。 4、计算20 ÷ 5 = 4时,想口诀:(),商是()。 5、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6、一本要2元,10元钱可以买()本。 7、在()里填上“>”、“<”或“=”。 5()20÷530÷6() 6 40()6×5 12÷3 () 5 6()36÷6 20 ()4×5 二、知识应用(判断对错)。 1、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2、“8÷2=4”读作:8除2等于4。() 3、△△△△△△△△△,列式:6÷3=2。() 4、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5、一份盒饭要5元,10元可以买2份。() 三、解决问题。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多少? 2、20里面有几个4? 3、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 2、 30米 ?米?米?米?米?米 ()=()

二年级表内除法:第一种分法

二年级表内除法:第一种分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45~4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建立除法的观念,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操作第一种分法分的过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第一种分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均分

1.贴出图片:6个桃,3个盘子.提问: (1)老师这儿有6个桃,要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分几个?平均分是怎样分呢?(板书:平均分)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分. (演示:每个盘子里放一个) (2)每个盘子里放了几个?分完了没有?为什么?那么再继续分.(演示: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3)分完了没有?现在你们看,每个盘子里苹果的个数是几个,它们的个数怎么样?(板书:同样多) 2.说明: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每份的数量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3.说一说:平均分要注意什么?

4.判断. 投影出示一组图形. (1)指出图中哪些是平均分? (2)为什么第二图和第四图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变成平均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抽动投影片成下图. (3)说出各图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 5.演示并提问: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怎样分? 二、揭示课题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板书:除法) 三、认识除号 1.我们知道加法、减法、乘法每一种运算都有运算符号,除法也一样,它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板书:除号) 2.除号是这样写的,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3.练习.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写两个除号,一定要注意上下两个点要对齐. 四、列式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表内除法(二)》作业

表内除法(二) 基础题来&源@:~中教^#网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 = 54+26 = 3×7 = 83-60 = 24+37 = 9×2 = 61-34 = 35÷7 = 来源:zz*step.co#~%m@] 6×8 = 87-63 = 56÷8 = 75+15 = 65-28 = 21÷3 = 30+48 = 6×6 = 63÷9 = 55+14 = 5×7 = 40-23 =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6 (2)54÷9 (3)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 (2)7×6 (3)6+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4 (2)12÷4 (3)12+4 5、8+8 8×2 (1)﹥(2)﹤(3)= 6、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6个男生之间站()个女生。 (1)6 (2)5 (3)3 能力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36是4的()倍,是6的()倍。 2、72÷8 =(),想口决()。 3、把18连续减去3,()次减完。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从35里面减去()个5,结果是5.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7、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一个数的7倍是56,这个数是()。 二、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 5×()﹤5 6×()﹤40 54﹥()×8 12﹥()×3 28﹥()×7来源:*zzste@p^.~co%m]提高题 一、这些小动物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吗? 二、解决问题。 1、 (1)买8个羽毛球要多少钱?中国教&^*%育@出版网 (2)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一个乒乓球价钱的多少倍?[ww@w.zzstep.&%com*#](3)买2副乒乓拍的钱可以买几个羽毛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1 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

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第1~4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7× 8=56 56 ÷8=(7)口诀:(七)八五十六 56 ÷7=(8)口诀:七(八)五十六 第2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51~53页练习十一5~12题 目的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1~9的乘法口诀。 2、视算 6×3 12÷4 35÷7 4×4 5÷5 1×7 14÷2 1×1 6÷3 42÷6 2×6 8÷2 3×3 6×4 7×4 1×2 30÷5 49÷7 6÷1 21÷3 4÷2 4÷4 7×7 3×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42÷6=? 15÷5=? 二、练习:做练习十一5~12题 第5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3)列式计算。 第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三、总结。 第3课时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 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10、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21分 1. 在12÷6=2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有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 3.20÷5=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4.20÷4=(),用的乘法口诀是()。 5.用18个○摆一摆,每堆3个,可以分成()堆;每堆9个,可以分成()堆。 6.56是7的()倍;6的()倍是48 。 7.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 8.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 15 ()×4 = 16 5×()= 25 ()÷2 = 5 20÷()= 4 ()÷()= 4 二、写算式。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6分

【小学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大全

除法口算题 81÷9= 10÷2= 12÷4= 15÷5= 48÷8= 45÷5= 27÷9= 64÷8= 14÷7= 16÷4= 36÷4= 81÷9= 45÷5= 18÷6= 28÷7= 21÷3= 36÷4= 35÷5= 18÷6= 35÷7= 18÷3= 10÷2= 21÷3= 10÷5= 25÷5= 63÷9= 64÷8= 56÷7= 42÷6= 30÷6= 20÷4= 24÷4= 16÷4= 27÷9= 21÷3= 15÷3= 49÷7= 12÷4= 15÷5= 63÷9= 64÷8= 9÷3= 20÷5= 18÷3= 12÷6= 40÷5= 28÷4= 21÷7= 45÷9= 56÷7= 48÷8= 49÷7= 21÷7= 18÷6= 72÷8=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一) 一、填空。 (1)45÷5=9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也表示45是()的()倍. (2)6×8=48表示()个()相加得48;还表示8的()倍是48. (3)8的2倍是();8是2的()倍. (4)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5)黑羊36只;白羊9只;()羊的只数是()羊的()倍.

(6)按要求写算式.8、9、72 ()×()=();()÷()=(); ()×()=();()÷()=() 二、列式计算。 (1)5个9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1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 (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 (8)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 三、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 (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解决问题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练习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练习题(打了).1.口算. 5×7 =9÷3 =6÷3=6×6 =9+35 = 3×4 =5×6 =8×6 =48-3 =78+9 = 37+6 =72÷8 =63÷7 =18÷3 =2×35 = 6+40=5+48 =12×3 =36÷9 =8+48 = 2.填空 (1)9的3倍是(),9是3的()倍. (2)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3)按要求写算式.8、9、72 ()×()=()()÷()=() ()×()=()()÷()=()8 3.直接写出得数. 3×4÷6=5×9+35=54÷6÷3=72÷(23-15)= 4×8-16=6×6÷4= 4.列式计算. (1)5个8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0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 (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 (8)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 5.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5)田径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4倍.舞蹈队有9人,田径队有多少人? (6)体育室里有一筐皮球,每班发给6个.5个班领走后,这筐皮球减少了多少个? (7)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18朵,黄花有多少朵? (8)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后来,舞蹈组增加了10人,现在舞蹈组有多少人? (9)刘红要做72面小旗,每天做8面,多少天可完成?如果每天做9面几天可完成? (10)有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几米?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布,剩下的布能做几套衣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