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汇总

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汇总

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汇总
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汇总

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汇总

篇一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篇二

寒假里,爸爸给我出了一道数学趣题,题目是:求证:1元=1分。我笑着说:“这是什么题呀,根本就不可能做啊!”爸爸说:“你再想想看,我等一会儿再告诉你答案。”

“1元=1分,不科学呀!”我左想右想,就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看着我实在想不出答案,爸爸便列出了一串运算:1元=100分=10分*10分=1角*1角=0.1元*0.1元=1分。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1元=100分,10分=1角,1角=0.1元好像都没有问题,可为什么最后1元=1分出问题了呢?看着题目,我又愁眉苦脸了,只能缠着爸爸问:“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啊?”

爸爸耐心地和我分析了起来:“1元=100分没有问题,但是100分=10分*10分开始就有问题了。算法看上去像对的,实际上却是错的。原理就是元、角、分只能乘以量数,而不能乘以元、角、分这些单位!”我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是偷换概念啊!无论是数学课上的应用题还是超市里购物,都是元、角、分乘以量数得出多少钱的,还没有见过元、角、分乘以元、角、分的。”

“爸爸!你真是太狡猾啦!”我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逗得大家都乐了,这真是一道好有趣的数学题啊!

篇三

对于数学,我喜欢它的难度,一道题越是难,我就越想把这道题解答出来。我觉得数学最重要的就是思考,而必要的就是要有条理,它使人更加周密,更加认真,更加细心。

我对数学的痴迷程度,已经达到不见就十分想念的程度。我喜欢在无聊时,做一两道数学题,喜欢在去餐厅的路上,思考一道较难的

题。我不想让脑子在正兴奋、正有活力的时候突然停下来。做数学题就像磨刀一样,做得多,思考得多了,脑子似乎也就越有灵光。

做数学题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同样也是一种享受。我喜欢把一道数学题解决出来后,那种喜悦、幸福的感觉。

记得上四年级时,我们刚学了鸡兔同笼的问题,老师出题让我们在课堂上练,我马上思考,脑袋飞速的运转起来,做好之后,我拿着作业让老师看,在老师说出对与错之前,我的心紧张到了极点。终于,在熬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老师对我笑了笑,说我的题做对了!当老师说出答案正确时,我竟“咯咯”地笑出了声!瞬间,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起来了。

我喜欢数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我知道,一定不能偏科,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我会像喜欢数学一样,喜欢上语文的!

篇四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

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

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篇五

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而数学的世界则需要人们努力的探索。从古到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数学家。然而,研究数学不仅仅是是数学家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工作。

我看到了一道关于旅游的题,很贴近生活,包含了很多学问。题目如下:甲班有48人,乙班有55人,若50人以下去游玩,每人票价5元,50到100人去游玩,票价4。5元,100人以上去游玩,票价4元,怎样买票更划算?

首先,肯定要人多为上上策,所以要两个班一起买票。两个班共103人,大于100人。所以每人应该买4元的票。如果两个班分开买票,那甲班48人买5元的票要240元,乙班55人买4。5元的

票要247。5元。而103人买4元的票只要412元。这就运用到了比较知识。

数学早已深入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面的例子只是数学中的冰山一角。让我们热爱数学吧!

篇六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我学会了认识钟表,它使我的生活更有规律;我学会了乘法除法,它使我的计算更快;我认识了人民币,它让我学会独自购物……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超市的东西可真多,让我增加了不少见识,到了牛奶柜前我说:“妈妈,买箱牛奶吧?”妈妈说:“好啊,你看看这箱牛奶你和姐姐两人会不会喝过期啊?”我仔细看了下日期,原来还有8天就到期了,一箱总共是12盒。我憨笑了一下,想了一会说:“如果我们每人每天喝一瓶,一天就是2瓶,12÷2=6(天),8大于6所以可以喝完。”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孩子,你算得很好,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开动脑筋,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用心你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的。”

篇七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篇八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里说:有一个猪妈妈带三个猪宝宝去买花。一枝花20元,猪妈妈要买60支花。于是,猪妈妈问三个猪宝宝:“我们要买60支花,20元一支,那一共要多少元?”的猪宝宝说:“20乘60等于1200元,所以要花1200元!”第二个猪宝宝说:“不对!不对!是二个十乘六个十等于十二个十,就是1200元!”最小的猪宝宝接说:“我想,你们两个都是对的,只是说法不同,其实都一样。”“没错!”猪妈妈赞扬道。

到了绑花时间了,最小的猪宝宝抢先问:“现在要帮花了,12支花绑在一起,可以绑多少束?”猪妈妈没出声,大家只能摇头说不会了。过了一会,的猪宝宝叫道:“1200除以12等于100,所以可以绑100束花。”

“虽然我们绑完了,可是我们还要送花给20个老爷爷,每个老爷爷分几束呢?”猪宝宝们说。过了30分钟,猪宝宝们才说:“哦!我们知道了,10020=5,所以每个老爷爷分5束!”

猪宝宝们把花给了老爷爷,老爷爷连忙说谢谢,猪宝宝们与猪妈妈都很高兴。

听完这个数学故事,我就更喜欢数学了,也加强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篇九

今天下午我们去图书馆看袖珍科技展,因为爸爸不在家,只能坐出租车去。

在出租车前排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司机叔叔放倒写着“空车”两个字的牌子后,盒子里发出吱吱的打字声,上面还有几个红色的数字在跳动。我很好奇,妈妈告诉我,这叫计价器。我又问叔叔,它是怎样来算价钱的?叔叔耐心地讲了起来:“每个城市都有出租车的起步价,我们宁波的起步价是10元,能开3.5公里,再加1元的燃油附加费,就是11元了。”“那超过3.5公里怎么算呢?”叔叔说:“十公里内,每公里2元,十公里外,每公里3元。如果车子刚好行驶了10公里,你们算一下该付多少钱呢?”我和妈妈一起算起来,从3.5公里到10公里行驶了:10-3.5=6.5(公里),6.5×2=13(元),再加上起步价11元,就要付:11+13=24(元)。

妈妈说:“我们以前打的去外婆家用了33元,你能算一下,从我们家到外婆家有多少路程吗?”

我想了想,33元>24元,这个路程肯定超出了10公里,先算超出多少钱,再算超出的路程就可以了,33-24=9(元),10公里后每公里时3元,9÷3=3(公里),再加上之前的10公里等于13公里。

耶,我算对啦!同学们,你们会算了吗?

篇十

近来,我们正在学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这引起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茶叶筒大多都是圆柱体的,这是为什么?把茶叶筒做成圆柱

体,是出自礼貌,还是出自美观?还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决心揭开这个迷。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人称”诸葛亮”的叔叔。我拿起茶叶筒,正准备泡茶招待他,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他:”叔叔,你知道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叔叔反问我说:”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啊?”我不想让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急得我满头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这时,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你不妨从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入手,再想想。”听了叔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明白了这一点,我又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画图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这一想法滔滔不绝告诉了叔叔,叔叔轻轻地抚摸我的头说:”你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动脑筋思考解决。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诸葛亮’”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一)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

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三)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

五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五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巧数木头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到工地去看一位叔叔.叔叔正在操场上数木头,木头正好堆成一个梯形,看到我们来,叔叔说:“你们来的正好,快帮 我数数木头吧!我都数晕了.” 我仔细看着,发现这木头堆有个规律,下面的一排总比上面的一排多一根!这一下好办了,把最上面的一排的根数加最下面的根数,再将所得的得数乘木头的总排数,最后除以2得到的便是木头的总根数, 当我把得数说出来的时叔叔和爸爸都满意的笑了. 数学日记 星期天,妈妈在商场里给我买了一套时髦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回到家,爸爸问:“这些衣服裤子和鞋买来多少元?”我马上来兴起了捉弄爸爸的一个念头,因为我知道爸爸口算速度有时还不如我快.于是,我把价格标签蒙住,说:“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给我再买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爸爸说:“那试一试吧.”“衣服的价钱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价钱.裤子是700的三倍减去1900的差,鞋子的价钱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价钱.总共花了多少钱呢?”爸爸顿时头都大了,就说:“这什么加啊,减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好了,给我买新衣服吧!”“不行, 还没有回答出答案.”“好,你听好了.(500×2-600+100)÷2=250 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总共 250+200+500=950元.”爸爸说:“哇,原来是这样算的.好一定给你 新衣服.”耶,这一回合我赢了爸爸. 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数学解答的东西,我要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且学会更多计算方法.

买水果日记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市场.妈妈说:“今天我要考考你,你自己去买东西,然后算出钱来吧!”“好”我说道.说完,妈妈就给了我10元钱. 刚到水果区,我就看到了一个个像红灯笼一样的柿子.我赶紧跑过去问:“阿姨,这个怎么卖呀?”“2块6一斤.”“噢,那我要二斤.” 阿姨帮我装好后,我算了起来:2.6×2=5.2(元).柿子一共5.2元钱,我给阿姨10块钱,再找我4.8元钱. 刚付完钱,妈妈就过来了,听完我的话,她说我会自己买菜了.我也觉得学数学的好处很多,所以我以后要学好数学. 老师的话: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真棒,加油!

我的数学日记_1000字

我的数学日记_1000字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终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积极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必须再多做一些数学

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所以,我们每次积极参加活动,认证完成每周的试卷。这样,我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我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这套作业汇集了清华同方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 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在数学小组的活动里学会了许多知识,会做了许多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在数学比赛中拿到名次,回报

五年级数学日记12篇_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一): 20xx年6月9日星期三晴 这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题: 一只蜗牛被困在了井里,井深15米,蜗牛每一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蜗牛什么时候能爬出井? 我在草稿纸上列了算式:蜗牛每一天爬100-30=70厘米,蜗牛10天爬7010=700厘米,蜗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蜗牛还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蜗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 原先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啊! 五年级数学日记(二): 2月1星期四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这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此刻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忙我理解: 透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情绪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13篇_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 你明白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 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 0、2、 4、6、8。妈妈说: 你真了不起。 那你明白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 0、2、 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 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 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先,4的倍数的特点是: 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

随后用437除以4=1091,贴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搞笑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 xx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 古稀xx,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 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先,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四年级数学日记 (二): 6月6日星期三晴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范文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范文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 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 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 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 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0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 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仅仅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 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篇二】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 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 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 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

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 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 你有一双善于发觉的眼睛。 【篇三】 今天,我和爷爷、奶奶去张店的小商品城买东西,这里的人真多啊!我想:假如迷路了该怎么办啊?突然,我看见有许多人围成一个圈,似乎在看什么。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张小商品城的平面图。 奶奶来到了我的旁边,轻轻地问我:“辰丰,你知道,玩具区在电梯 的哪一面吗?”“北面”。我脱口而出,“那你知道文具区在玩具区 的哪一个方向吗?”这回,我想了一会儿才回答:“西北面。”“辰 丰真不错,奶奶奖励你一个玩具怎么样?”“好哇,好哇!”我快乐 得跳了起来,然后,我们兴冲冲的向西北面的玩具区奔去…… 到了晚上,我望着窗户外面漆黑的天空问妈妈:“妈妈,你说, 晚上天这么黑,那些郊游的人迷路了怎么办?”妈妈指着一颗星星说:“喏,你看,那是北斗星,它在北面,所以,那些人只要看见北斗星,就不会寻错方向了。”“喔,原来是这样呀!”我舒了一口气,然后 睡着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看,就一定能发觉其中的 奥妙。

五年级数学日记200字大全

五年级数学日记200字大全 篇一:圆柱的好处 数学无处不在,身边就有许很多多的数学,数学是不可缺少的,不然会给生活带来种种的不便,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数学,探索数学. “圆”,我们随处可见,月饼盒、茶叶罐、药盒的底面不都是圆吗?不过它们整体叫做圆柱。拿起这些圆柱体你也许会想,为什么要把底面作成圆的呢?为什么不做成长方形,正方形呢?原先我也这样置疑过,不过现在我能够帮你解决哦! 你用同样的材料各做一个长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时再来计算体积,这是我们就会发现,圆柱体的体积,立方体的体积第二而长方体最小。这时我懂了,为了节省材料,就把这些盒子作成圆的,这样还使体积扩大。 这就是圆柱的好处。 篇二:有趣的数学日记 今天晚上我去学跳舞,因为没有带水。所以,我们要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平时都是妈妈买的,所以我都不知道一瓶水是多少钱? 妈妈给了我一元钱,不过!售货员阿姨说不够,一瓶矿泉水要4元钱。哇!比我想象中贵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妈妈拿钱,妈妈这次给了我十元钱,我就再给售货员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货员员阿姨应该找我6元。我算得真准,售货员阿姨果然找给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钱交给了妈妈,妈妈夸我真棒! 篇三:五年级数学日记2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 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能够。”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不过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 五年级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篇四:斤和千克的区别 斤和千克是一样的,而他们的用处却不一样,今天我问了奶奶, 奶奶高诉我告诉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简单地再这写一下; 1斤=0.5千克=10两=500克而且告诉我“ 千克”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1千克=1000克。“斤或两”应为“市斤或市两”,俗称“斤或两”是国家废除的计量单位,1市斤=10 两或1市斤=500克。所以,千克和克,斤,两在量值上的换算关系为:1千克=1000克=2市斤=20两 而且我上网查了资料知到了《千克的理解》是培智学校数学教科 书第九册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理解》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千克 虽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但因为斤在生活中还未完全消失,学生 并不十分熟悉千克,所以建立千克的概念对弱智学生来讲更加困难。 再者,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 际重量,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

六年级数学日记

六年级数学日记

半径是140厘米,外半径是150厘米。接下来老师提议让我们计算外护栏的环形面积。首先我们先写面积公式:S=π(R2-r2),之后我们用自己亲手测得的数据,R=150厘米,r=140厘米,π约等于3.14。代入之后就得到圆环的面积9106平方厘米,也就是0.9106平方米。 通过亲自测量数据和运用公式计算圆环面积,我认识到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的数学(3) 长兴七小 601中队杨馨蕊 指导老师:程文贞 2016.11.22 星期二天气阴 今天上午,我们第一节数学课上学习了关于圆的知识——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要用到直径,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π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3.14),也就是c=πd或c=2πr。 下课后的大课间活动时间,我们做完操后,我便看到了篮球场上的三分线正好是一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圆的周长我们已经学过了,半圆的周长自然也是能算的。我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用我们刚学的知识,叫几个同学一起来测量一下三分线的周长!

我立刻找到数学老师程老师,告诉她我的想法,老师听了也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还表扬了我,说我善于思考和善于观察,我听到老师的鼓励更有劲头了。 老师从办公室里拿来一个一米长的尺子,我们先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很快数据就量出来了:长是1100厘米,宽是300厘米。接着,我们又量了半圆的半径,550厘米,我认真地记录好数据为计算三分线的长度做准备。 回到家,我马上开始计算。脑袋里回想着上午刚学的圆周长的公式,先用550×2×3.14=3454厘米,这是算出圆的周长,再除以2等于1727厘米,就得出了半圆的周长。 然后我又为难了,直线部分是长方形,但是三分线的长度应该包括两个宽,到底加不加两个长呢?我再仔细的回想了周长的定义,又想了想体育课上学过的三分线的具体区域,最终我决定,三分线的长度应该不包括长方形的长,只包括两条宽的长度,也就是

最新五年级数学日记12篇_日记全面版

五年级数学日记12篇_日记全面版 五年级数学日记(一): 20xx年6月9日星期三晴 这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题: 一只蜗牛被困在了井里,井深15米,蜗牛每一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蜗牛什么时候能爬出井? 我在草稿纸上列了算式:蜗牛每一天爬100-30=70厘米,蜗牛10天爬7010=700厘米,蜗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蜗牛还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蜗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 原先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啊! 五年级数学日记(二): 2月1星期四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这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此刻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忙我理解: 透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情绪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数学日记五年级300字四篇

数学日记五年级300字四篇 【导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苏阳文斋为大家提供《数 学日记五年级300字四篇》,欢迎阅读。 【篇一】数学日记五年级300字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 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 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 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篇二】数学日记五年级3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五年级 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一) 一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 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 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 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 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 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 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 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 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 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 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 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 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三) 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 地瓜又丰富了”,我说:“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妈妈说: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

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_日记优秀版

《六年级数学日记》 六年级数学日记(一): 1月25日星期六有雨 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样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六年级数学日记(二): 4月8日星期日晴 这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我立刻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我立刻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当时我没注意就跑了。我准备在去买东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立刻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我真的很马虎怎样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多谢就走了。 我之后又去买了很多东西算也算不了我决定耐心的数,最后数出来了。结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给了我50元怎样只剩下了4元了,怎样办呢?少了7毛钱怎样说呢?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篇 篇一: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寒假期间我们一家三口去香港旅游,去之前要买飞机票,爸爸妈妈的往返机票是全价,每张2000元,我的机票是半价,每张1000元,我们三人来回共计花费2000*2+1000=5000元,我们在网上订住的酒店,住一个晚上需800元,住了3个晚上,共计花费2400元,购买东西花了2600元,吃饭花了2000元,这次出行我们全家共花5000+2400+2600+2000=12000元,平均每人4000元。 我们此次旅行,行程约1500公里,去时飞机是顺风航速,每小时约500公里,3小时到达,回来时飞行是逆风航速,由于大风天气,风的阻力使我们用去的时间比去时长0.5小时,飞行时间3.5小时,平均每小时才飞行400公里,这样就造成了回来比去时用的时间长,而每小时平均飞行速度比来时慢。我说风的阻力怎么这么大啊,我长大后一定要研究出能减少风阻力的飞机,去什么地方都要走时和回来时一样 寒假的一天,我与妈妈去看望一位病人,那是妈妈的同学。病床上躺着一位阿姨,见我们来了,她的女儿立刻跑去给我们倒水,显得十分礼貌,我问阿姨:“您的女儿我大了”?阿姨笑笑说:“今年我的年龄是她的6倍,再过4年,我的年龄是她的4倍,你猜 她今年多少岁? 今年母亲与女儿的年龄比是:6:1=18:3 4年后母亲与女儿的年龄比是:4:1=20:5 4÷(5-3)×3=6(岁) 我回答那位阿姨:“她今年6岁,对吗?”阿姨笑了“对!” 今天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玩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24点”。规则如下: 看到连妈妈都算了出来,我也不想躲了,便信心满满地抽了4张牌,分别是2,5,7,9.“这个......’转眼间,一分钟过去了,我还是没想出来。妈妈笑着取笑我说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0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0篇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寒假里,爸爸给我出了一道数学趣题,题目是:求证:1元=1分。我笑着说:“这是什么题呀,根本就不可能做啊!”爸爸说:“你再想想看,我等一会儿再告诉你答案。” “1元=1分,不科学呀!”我左想右想,就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看着我实在想不出答案,爸爸便列出了一串运算:1元=100分=10分*10分=1角*1角=0.1元*0.1元=1分。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1元=100分,10分=1角,1角=0.1元好像都没有问题,可为什么最后1元=1分出问题了呢?看着题目,我又愁眉苦脸了,只能缠着爸爸问:“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啊?” 爸爸耐心地和我分析了起来:“1元=100分没有问题,但是100分=10分*10分开始就有问题了。算法看上去像对的,实际上却是错的。原理就是元、角、分只能乘以量数,而不能乘以元、角、分这些单位!”我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是偷换概念啊!无论是数学课上的应用题还是超市里购物,都是元、角、分乘以量数得出多少钱的,还没有见过元、角、分乘以元、角、分的。” “爸爸!你真是太狡猾啦!”我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逗得大家都乐了,这真是一道好有趣的数学题啊! 对于数学,我喜欢它的难度,一道题越是难,我就越想把这道题解答出来。我觉得数学最重要的就是思考,而必要的就是要有条理,它使人更加周密,更加认真,更加细心。 我对数学的痴迷程度,已经达到不见就十分想念的程度。我喜欢在无聊时,做一两道数学题,喜欢在去餐厅的路上,思考一道较难的题。我不想让脑子在正兴奋、正有活力的时候突然停下来。做数学题就像磨刀一样,做得多,思考得多了,脑子似乎也就越有灵光。 做数学题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同样也是一种享受。我喜欢把一道数学题解决出来后,那种喜悦、幸福的感觉。 记得上四年级时,我们刚学了鸡兔同笼的问题,老师出题让我们

五年级数学日记【六篇】.doc

五年级数学日记【六篇】 五年级数学日记篇一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 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 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 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

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五年级数学日记篇二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五年级数学日记篇三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00字_日记大全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00字 在生活中,每一处都离不开数学,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和用好数学.同时,也因为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所以我们也会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难解的数学题.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收集关于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00字,欢迎借鉴参考。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00字一 201X年X月X日 X天 在一个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买东西。“啊!商场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赞叹道。我先来到玩具店,这里的洋娃娃长得可真是小巧玲珑,非常可爱。 突然,我发现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状,我就像篱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那里可真是琳琅满目,多种形态各异的形状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时,爸爸边指着图形边问我:“这是什么图形啊?”我急说:“是长方体!”爸爸又问:“那你知道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吗?”我皱起眉头,想了不知多少时间,可还是一窍不通。这时,一个干脆而又高亮的声音回响在我的耳边,原来是妈妈。妈妈温柔的说:“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很简单,只要用长×宽×高,不信你就举个列子试试,你看,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bh。”妈妈的话音刚落下,我便恍然大悟地说:“哦,我明白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圆柱形的体积公式是一1 / 6

样的,都是用长×宽×高的。”“我的宝贝女儿终于明白了做题目一定要自己思考,还要仔细做题。”说着,妈妈不禁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在这一天中的购物,使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00字二 201X年X月X日 X天 星期天,妈妈在商场里给我买了一套时髦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回到家,爸爸问:“这些衣服裤子和鞋买来多少元?”我马上来兴起了捉弄爸爸的一个念头,因为我知道爸爸口算速度有时还不如我快。 于是,我把价格标签蒙住,说:“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给我再买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爸爸说:“那试一试吧。”“衣服的价钱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价钱。裤子是700的三倍减去1900的差,鞋子的价钱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价钱。总共花了多少钱呢?”爸爸顿时头都大了,就说:“这什么加啊,减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好了,给我买新衣服吧!”“不行,还没有回答出答案。”“好,你听好了。(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总共250+200+500=950元。”爸爸说:“哇,原来是这样算的。好一定给你新衣服。”耶,这一回合我赢了爸爸。 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数学解答的东西,我要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且学会更多计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00字三 2 / 6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 地瓜又丰富了”,我说:“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妈妈说: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 妈妈知道我学了百分数,就问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 千克,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 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对妈妈说:“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 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 么呢?”奶奶说:“我们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时就少不了它,我 们一家三口人吃一顿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们10斤,可供我们做几次咸米?”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对妈妈说:“能做25次”。妈妈说:“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够吃一年吗?”我说:“还吃不完呢,过年时还可以加餐一次。”妈 妈说:“你还真能算,其实它还可以做成茹粉汤、茹粉条、茹粉结。”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 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 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 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 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关于五年级数学日记【六篇】

关于五年级数学日记【六篇】 【篇一】关于五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等到晚上8点多,妈妈回来了。吃蛋糕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妈妈来考考你,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吃一块蛋糕,好吗?”我说了声“没问题”就开始答题了。 妈妈出了第一题:妈妈今年36岁,你今年10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姥姥的岁数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几岁?我很快口算出结果,我说:“妈妈比我大26岁,姥姥今年60岁,太简单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妈妈笑着说:“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已经40岁了,问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来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妈妈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让我再想想,想不出来我不吃蛋糕。”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我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找出来呀,过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岁,最后终于推算出来过了24年后爸爸的年龄刚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还有更简便的方法的,接着就给我讲起来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龄了,也就是32岁,再用32-8=24年就是经过的年份数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妈妈说:我能自己想办法得出结果还是好样的,作为奖励给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难为情,以后我可不能在骄傲了,小朋友们也不要学我呀。

【篇二】关于五年级数学日记 星期天,妈妈在商场里给我买了一套时髦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回到家,爸爸问:“这些衣服裤子和鞋买来多少元?”我马上来兴起了捉弄爸爸的一个念头,因为我知道爸爸口算速度有时还不如我快.于是,我把价格标签蒙住,说:“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给我再买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爸爸说:“那试一试吧.”“衣服的价钱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价钱.裤子是700的三倍减去1900的差,鞋子的价钱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价钱.总共花了多少钱呢?”爸爸顿时头都大了,就说:“这什么加啊,减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好了,给我买新衣服吧!”“不行,还没有回答出答案.”“好,你听好了.(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总共250+200+500=950元.”爸爸说:“哇,原来是这样算的.好一定给你新衣服.”耶,这一回合我赢了爸爸. 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数学解答的东西,我要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且学会更多计算方法.【篇三】关于五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五年级数学日记【三篇】

五年级数学日记【三篇】 导读:本文五年级数学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江宁区教研室组织的“数学与生活”作品征集颁奖大会。我是一等奖获得者,也应邀参会,心里十分激动! 我和爸爸准时来到颁奖大会的现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的音乐厅。大厅金碧辉煌,有三四百个座位,还有一个将近一百平方米的大舞台,整个大厅非常壮观! 壮观的舞台当然少不了同学们的精彩演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珠心算,老师报几个数相加、减,他们立刻就在珠心算的算盘上,用灵巧的手指拨弄算珠,不一会儿就把答案算出来了,观众也都不禁啧啧赞叹!这还不算什么,最精彩的还是他们做模拟全国比赛的题目,密密麻麻的数字在黑板上,我眼睛都花了,一人大概40题,而且是多数目乘除,最快只要40秒,最慢也仅有1分30秒,这真是太神了! 看完一番表演,终于颁奖了,先颁发二等奖,奖品是一本软面抄,最重要的是还能和嘉宾合影,这可是没获奖的同学得不到的。终于到我了,我超级激动,因为我获得了一等奖,还得到了一本小学生数学报的五年级合订本!我认真地默读着奖状上的字: “陈安琪同学:

在江宁区2014年度小学生‘数学与生活’作品征集中,获得壹等奖。 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心里开心极了!有了这次的鼓励,我下次一定还会努力,争取获得更高的荣誉!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让我们一起在数学王国里,一同感受数学带来的的乐趣,探索数学里的奥妙! 篇二 今天我们的数学作业是学写数字8,老师对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两边不能碰壁不能出格 二、“8”不能封口 三、要整洁漂亮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先描了几个“8”可是总是写不好。不是碰壁就是出格,更别提整洁漂亮了。 我就发起了脾气,跟妈妈说我写不好了,妈妈说让我不要着急,慢慢练习,没有小朋友可以一下子就会写好的。 我说“但是晏子淇,就写得很好,她是跟我们一起学的呀!” 妈妈说,晏子淇肯定也是通过很多次的练习才写好的。 我听了妈妈的话,又开始写了,这次好像描红没有那么难了! 但是不一会又碰到了难题,因为描红好了就要自己写了,那个格子可真小啊,这个8又扭来扭去的,我手里的笔也不听我的使唤,我只好停下来,找了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练习,练习了好多个8,才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