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监测方案及报价教材

桥梁监测方案及报价教材

桥梁监测方案及报价教材
桥梁监测方案及报价教材

桥梁

监测方案及报价

编制:

审核:

批准:

监测单位

二○一三年一月

目录

1、监测项目概况 (1)

1.1 主要材料 (1)

1.2 设计要点 (2)

1.3 技术指标 (2)

2、监测依据 (3)

3、监测目的 (3)

4、监测内容 (3)

5、监测等级 (3)

6、监测期限、监测频率 (4)

7、监测仪器设备 (4)

8、监测实施方案 (4)

8.1 桥梁控制网的建立及初值的测量 (4)

8.2变形观测点布设与测量 (6)

8.3桥梁定期巡查检测 (9)

8.4数据处理与分析 (11)

9、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1)

9.1一般规定 (11)

9.2现场作业要求 (11)

9.3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12)

9、沟通措施 (12)

10、提交资料成果 (12)

10.1专题报告(应急报告) (12)

10.2阶段报告 (13)

10.3技术资料 (13)

11、监测费用报价 (14)

1、监测项目概况

同茂大道二期西延伸段分左右两幅,各包含一座桥梁,桥梁跨越猪肠溪,左幅桥梁起点桩号K4+520,终点桩号K4+801,桥梁全长281米,右幅桥梁起点桩号K4+519,终点桩号K4+801.00,全长282米。全桥分两联,第一联跨径布置为37+40+37m,第二联跨径布置为4x40米。第一联单幅箱梁全宽18.5米,采用单箱三室,梁高2.2米,两侧翼缘悬挑2.5米,箱梁腹板厚度0.5米,顶底板厚度0.25米,端横梁宽2米,中横梁宽2.5米。箱梁在纵向采用预应力。

下部结构4号及5号桥墩采用变截面圆柱墩,墩身直径变化为2.7米→2.4米→2.0米,桩基采用群桩基础。2号墩及3号墩墩身采用2.2米直径,桩身采用2.5米直径。1号墩及6号墩采用2.0米直径,桩身采用2.2米直径。桥墩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0号桥台左幅采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右幅桥台采用轻型桥台。0号桥台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7号桥台位于高填方区,采用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30。

本工程由XXXX有限公司建设,XXX设计研究院设计,XXX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施工,XXX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图1:桥梁平面图

1.1 主要材料

1)混凝土:箱梁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4cm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5cm沥青混凝土AC-16C中面层厚+2mm防水层+8cm厚C40钢筋混凝土。桥墩除4,5号墩采用C40 ,其余采用C35混凝土;桥墩及桥台桩基、承台采用C30混凝土;防撞护栏采用C30混凝土。桥墩盖梁采用C40混凝土,桥台盖梁采用C30混凝土。

2)普通钢筋:设计采用R235、HRB335钢筋:R235钢筋其抗拉、压设计强度为

195MPa,其质量应符合GB149 7.1—2008;HRB335级钢筋其抗拉、压设计强度为280Mpa,其质量符合GB149 7.2—2007的规定,除特殊说明外,直径≥12mm者采用HRB335热扎螺纹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R235热扎圆钢筋。钢筋直径≥20mm的钢筋连接采用等强度直螺纹机械连接,连接等级达到Ⅰ级标准。

3)伸缩缝:采用RBDX型伸缩缝。

4)支座:现浇箱梁采用GPZ(II)支座。

5)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Ⅱ级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 MPa,松驰系数为0.3。

6)预应力管道: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

7)桥面防水:采用2mm厚桥面专用防水层。

1.2 设计要点

1) 总体及上部结构设计

左幅桥梁起点桩号K4+520,终点桩号K4+801,桥梁全长281米,右幅桥梁起点桩号K4+519,终点桩号K4+801.00,全长282米。全桥分两联,第一联跨径布置为37+40+37m,第二联跨径布置为4x40米。第一联单幅箱梁全宽18.5米,采用单箱三室,梁高2.2米,两侧翼缘悬挑2.5米,箱梁腹板厚度0.5米,顶底板厚度0.25米,端横梁宽2米,中横梁宽2.5米。箱梁在纵向采用预应力。

2) 下部结构设计

下部结构4号及5号桥墩采用变截面圆柱墩,墩身直径变化为2.7米→2.4米→2.0米,桩基采用群桩基础。2号墩及3号墩墩身采用2.2米直径,桩身采用2.5米直径。1号墩及6号墩采用2.0米直径,桩身采用2.2米直径。桥墩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0号桥台左幅采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右幅桥台采用轻型桥台。0号桥台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7号桥台位于高填方区,采用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

1.3 技术指标

1) 设计速度:50km/h

2) 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3) 桥梁宽度:单幅宽18.5m,车道数:4。

4) 桥面铺装: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4cm+沥青混凝土AC-16C中面层厚5cm+防水层+8cm厚C40钢筋混凝土。

5)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2、监测依据

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DB50/231-2006);

2)《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7)《大桥设计文件》。

3、监测目的

大型工程结构在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长期效应、疲劳效应和突变效应等灾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系统的损伤累积和抗力衰减,从而导致抵抗自然灾害、甚至正常环境作用的能力下降,而且有的结构损伤可能扩展很快,极端情况下易引发灾难性的突发事故。

对于桥梁结构而言,随着桥龄的增长、气候和环境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以及日益增加的交通量及重车过桥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桥梁结构或构件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累积损伤和意外损伤,从而使得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发生退化,影响行车的安全、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

桥梁监测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桥梁结构变形损伤情况,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完整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为桥梁的维护保养、安全性评估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因此,对桥梁进行运营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4、监测内容

1)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及初值的测量;

2)桥梁高程控制点的建立及初值的测量;

3)桥梁的桥面线形(挠度、平面)观测;

4)桥梁墩、桥台身水平位移观测;

5)桥梁定期巡查检测。

5、监测等级

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第10.1.3条之规定,以二等变形监测等级进行监测。

注:1.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是指相对于邻近基准点的中误差。

2.特定方向的位移中误差,可取表中相应在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作为限值。

3.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6、监测期限、监测频率

监测期限:运营期2年。

监测频率:第一周年,前六个月按每一月一次,后六个月按每两月一次; 第二周年,按每四个月一次;加首次观测,共观测十四次。

7、监测仪器设备

8.1 桥梁控制网的建立及初值的测量

8.1.1 基准点布设及观测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和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采用独立坐标和独立高程系统,并联

测到重庆市坐标和高程系统。该基准网基准点,同时用着是水平位移基准点和垂直位移基准点,利用水平位移基准点作为垂直位移基准点有困难的,在相邻位置稳定的地方埋设重新埋设垂直位移基准点。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布设成导线网,观测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二等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观测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设成环形网,按《工程测量规范》二等垂直位移基准网的观测技术要求进行观测。

8.1.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观测技术要求

(1)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定的。

2 具体作业时,也可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在满足相邻基准点位中误差要求前提下,进行

专项设计。

3 GPS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不受测角中误差和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指标的限制。

(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水平角观测要求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

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②观测的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③观测的方向数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

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④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按《工程测量规范》附录C执行。

⑤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3)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边长观测要求

监测基准网边长,宜采用电磁波测距。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2 根据具体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代替往返观测;

3 测量斜距,须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才能进行水平距离计算;

4 计算测距往返较差的限差时,a、b分别为相应等级所使用仪器标称的固定误差和比例

误差系数,D为测量斜距(km)。

8.1.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观测技术要求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并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

(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

(2)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注:1 电子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值;

2 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时,应进行相应等级的跨河水准测量,其指标不受该表的限制,按

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执行。

8.2变形观测点布设与测量

8.2.1变形观测点的布设

桥面水平、垂直位移观测点布设沿行车道两边(靠缘石处),按每跨支点、L/4、

2L/4、3L/4等不少于五个位置,每个位置按左、右分别布设两点;总计共埋设120个。

桥台身水平位移观测点布设台身正立面外侧顶部、垂直位移观测点布设台身底部的四角;总计共埋设4个水平位移观测点、16个垂直位移观测点。

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布设在桥墩的上部位置;总计共埋设36个倾斜变形观测点。

布设方法:观测点采用冲击钻在桥梁面上钻孔埋入道钉或挖坑浇筑混凝土。在难以埋设钢筋的位置,在盖梁两端(桥墩上下)粘贴反射片,粘贴反射片的位置要便于观测,不易被破坏。观测点的埋设高度应方便观测,对观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受到破坏;观测点还应注意不影响行人及车辆的安全。

桥墩(台身)垂直位移观测点埋设示意图桥面水平和垂直位移观测点埋设示意图

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埋设示意图

8.2.2变形观测点的测量

(1) 垂直位移观测

利用精密水准仪,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技术要求按以下要求进行观测。

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为了保证观测精度,在进行观测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观测前还需对水准仪i角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方能使用。

b.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

用测伞为仪器遮蔽阳光。

c.作业前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作业中当发现

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

d.每次沉降观测,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

置。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测微鼓时,其最

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e.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点位变动迹像、地貌异常、附近建筑物基

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出草图。

f.每次观测时,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固定观测人员,使

用同一仪器和设备,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

(2) 水平位移观测

在基准点上设站,利用TCR1201+全站仪,采用双测站极坐标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测水平角及测水平距离得技术要求按以下要求进行观测。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

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2 根据具体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代替往返观测;

3 测量斜距,须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才能进行水平距离计算;

4 计算测距往返较差的限差时,a、b分别为相应等级所使用仪器标称的固定误差和比

例误差系数,D为测量斜距(km)。

极坐标法测站的测量原理:

①将全站仪照准零方向标,用目镜十字丝对准基准点后置零;

②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后精确照准第一个观测点,测量并记录水平角和距离;

③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后精确照准第二个观测点,按②条的方法读水平角和距离;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进行三、四、……、n方向的观测,最后闭合至零方向;

④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后,精确照准平面基准点,按②条的方法读水平角和距离;

⑤逆时针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依次观测至零方向;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

当方位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当方位总数超过6个时,可分两组观测。每组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共同方位角值之差,不应该大于本等级测角中误差。分组观测最后结果,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根据观测的角度和距离,按极坐标法进行坐标计算。

8.3桥梁定期巡查检测

定期派出专职桥梁检测工程师,以目视观测为主,辅以必要的工具、常规测量仪器、照相机和其他器材等手段,实地判断病害原因。巡查检测按每年进行一次,并形成《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

定期巡查检测包括以下内容:

1)桥面系:桥面铺装、桥头搭板、伸缩装置、排水系统、人行道、护栏等。

桥面铺装层检查纵、横坡是否顺适,有无裂缝、坑槽、波浪、桥头跳车、防水层漏水现象;

伸缩缝检查有无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是否造成明显跳车;

人行道检查构件、栏杆、护栏有无撞坏、断裂、错位、缺件、剥落、锈蚀等;

桥面排水检查排水是否顺畅,泄水管是否完好、畅通,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是否影响桥下设施,锥坡有无冲蚀、塌陷。

2)上部结构:主梁、主桁架、横梁、横向联系、主节点、挂梁、联接件等。

主要检查梁端头、底面是否损坏,箱形梁内是否有积水,通风是否良好;混凝土有无裂缝、渗水、表面风化、剥落、露筋和钢筋锈蚀、龟裂现象,混凝土表面有无严重碳化;预应力钢束锚固段混凝土有无开裂,沿预应力筋的混凝土表面有无纵向裂缝;梁结构跨中、支点,主节点等部位混凝土是否开裂、缺损和出现露筋。

3)下部结构:支座、盖梁、墩身、台帽、台身、翼墙、锥坡及河床冲刷情况。

支座检查组件是否完好、清洁,有无断裂、错位、落空等;

墩台与基础检查有无华东、倾斜、下沉或冻拔;台背填土有无沉降或隆起;混凝土墩台及帽梁有无冻胀、风化、开裂、剥落、露筋;基础下是否发生冲刷或淘空现象。

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

桥梁名称:

每次观测完毕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在平差计算前,应核对和复查外业观测成果与起算数据的正确性,验算各项限差,在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把计算所得数据与上一次及首次观测的数据进行比较整理成表格。9、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9.1一般规定

(1)现场监测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满足本工程监测的精度要求;监测仪器必须经过

国家计量部门验证,符合计量要求,并处在有效标定期限内。

(2)监测人员在实施监测前必须掌握本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熟练监

测各项工作(包括观测、记录、立尺及找点等),禁止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

员进行观测、记录等。

(3)监测应坚持“二固定”和“一一致”原则,即:观测人员固定、监测仪器固

定和观测路线与前一次基本一致。

(4)监测组组长应严格执行所依据的有关规范、规程的技术条款,履行个人职责,

加强管理,负责本工程的全面监测工作。如发现有不符合操作规范的行为

时,各级技术负责人则立即要求停止或返工。

(5) 监测组组长在监测过程中负责与甲方及有关人员联系,要坚持原则,注意文

明礼貌。

(6) 保持仪器的清洁,确保仪器安全,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和校正,保证仪器的

正常使用。

9.2现场作业要求

(1)质量策划及实施

为了保证线路所涉及建(构)筑物的监测均得到有效监控,观测前必须对每个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及规范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在各监测组实施具体的测点设置及监测时必须严格按质量策划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2)质量记录及质量检查

在每次野外作业时必须如实记录现场情况详细记录工作日志,如:测点的完好情

况、线路施工进度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影响测量质量的不利因素等。野外作业及室内分析工作阶段必须按ISO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的规定进行各工序的检查、校对及审核,严格执行本院的三级检查制,确保不出现疏漏等不合格。

(3)不合格确认及返工

在每次野外作业及室内分析工作阶段如发现不合格,如:闭合差超限,前后视距差超限等,经检查、校对确认后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返工,并作出记录。

(4)基点、监测点的安装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本项工作是保证整个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极大重视。基点、监测点的形制设计要保证牢固、开启方便并便于保护。埋设方法要精心设计与施工,并且确保便于寻找,而且不易被破坏。在整个监测期间设专人进行定期巡视,以确保基点和监测点不被破坏或掩盖,导致数据的不连续。

9.3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1)原始记录数据不得涂改、擦抹、重描,当计算数据修正错误时,应把错误处划

一斜杠,在旁边写上正确数据,原始计算数据采用右对齐格式。

(2)记录单初查和校对工作必须由不同人员分别进行。

(3)记录单表头必须填写正确、完整,观测手簿中初查人、计算人、校对人栏必须

有手签字方可有效。

(4)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相关的内业计算分析。

(5)严格技术质量标准,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检测资格。

9、沟通措施

(1)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绿色渠道。在监测过程及后勤服务全过程负责与业主保持联系,建立绿色通道,保证信息畅通。

(2)深刻理解业主的意图,认真研究业主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合理设计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案,保证监测工作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在监测阶段,我单位均保证提供及时、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

10、提交资料成果

10.1专题报告(应急报告)

监测过程中若发现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委托单位或相关单位,并

交供相应的监测数据;对监测结果做出合理分析,为桥梁的长期安全运营及养护维修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10.2阶段报告

完成第一年监测工作后,一个月时间内提交阶段性监测报告;完成第二年监测工作后,一个月时间内提交总结监测报告。

10.3技术资料

向业主提交桥梁阶段性监测报告及总结监测报告(正本1套、副本2套、电子文档一套),并把所有监测检查信息录入桥梁管理系统、形成桥梁资料档案。

11、监测费用报价

注: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的计价格字[2002]10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变形测量按二等计算。

11.1控制网建立和复测(费用①)

1、平面:2181元/点×4点×1次=8724元

2、高程:1216元/公里×1公里×1次=1216元

3、复测平面:1745元/点×4点×1次=6980元

4、复测高程:973元/公里×1公里×1次=973元

合计:8724+1216+6980+973=17893元

11.2变形监测及巡查检测(费用②)

1、沉降位移:

50元/点×136点×14次=95200元

2、水平位移:

134元/点×160点×14次=300160元

3、巡查检测:

4000元/次×3次=12000元

合计:95200+300160+12000=407360元

11.3技术工作费(费用③)

取以上两项(①和②)的22%:(17893+407360)×22%=606885元×22%=93555元11.4其他费用(费用④)

1、基准点元件和埋设费用(采用观测墩):2000元/个×4个=8000元;

2、监测点元件和埋设费用:6000元;

3、桥梁检测车费用:10000元/台班×2个=20000元;

合计:8000+6000+20000=34000元

11.5 费用总价

以上四项相加(费用①+②+③+④):17893+407360+93555+34000=552808元11.6 报价

考虑到与贵公司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经研究,我单位愿五折优惠价27.6万元(大写贰拾柒万陆仟元整)的优惠价格承担本项目监测任务。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完整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C17合同段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隧道监控施工技术规范 3、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二、编制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斜井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及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斜井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三、工程概况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土建工程施工C17标段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麓、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川藏公路穿越东北部,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之称。 本合同段横跨泸定县烹坝乡喇嘛寺村与黄草坪村、康定县姑咱镇大杠村与上瓦斯村,涉及2县2乡镇4村,起讫桩号为 K108+450~K118+370,线路全长9.92km。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1段长283.5米;桥梁工程:3座总长522.5米;隧道工程:3座隧道,其中大坪隧道长3021米,最大埋深863m;大杠山隧道长

4799米,最大埋深669米,龙进隧道长1287.5米,最大埋深 328m;涵洞工程: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3m+12.52m两处。 四、监控量测管理 1、成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受项目总工领导并配齐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品,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承担量测任务。 2、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3、现场监控量测按制定的量测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间断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4、各预埋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能任意撤换和避免破坏。 5、按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在做好现场量测工作的同时,及时分析整理内业资料并分类归档,按规范要求做好量测竣工文件。 6、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 图一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图 五、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1.量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桥梁监控测量方案

桥梁监控测量方案 导线控制测量、桥轴线测量控制、墩、台、桩定位测量、支座垫石施工放样和支座安装、桥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1、导线控制测量 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已知点,用全站仪(必要时用GPS)补测导线点,并形成三维导线控制网进行桥轴线平面位置控制。经环导闭合测量,角度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均满足一级导线技术要求。 2、桥轴线测量控制 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及施工图提供的桥轴线控制点坐标,用坐标放线法进行各匝道桥桥轴线恢复测量。即以桥轴线长度作为一个边,而布置成闭合导线,再采用坐标法施放轴线上各点。 3、墩、台、桩定位测量 施工阶段测定桥轴线长度,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起施工放样墩、台、桩的平面控制。墩、台、桩定位测量的内容就是准确定出桥墩、台、桩的中心位置和它的纵轴线。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墩、台、桩设计坐标,按坐标反算求出坐标法的放样数据,用以施放墩、台、桩平面位置。同时采用坐标法,在不同曲线控制点、交点设站,直接测距,对施放的墩、台、桩位置进行复核验证。 (1)桩基础钻孔定位放样 根据设计图计算出每个桩基中心的放样数据,设计图纸中已给出的数据也应经过复核后方可使用。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 (2)承台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坐标法放出承台轮廓线特征点,供安装模板用。通过吊线法和水平靠尺进行模板安装,安装完毕后,用全站仪测定模板四角顶口坐标,直至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用水准仪进行承台顶面的高程放样,其精度应达到四等水准要求,用红油漆标示出高程相应位置。 (3)墩身放样 桥墩墩身形式多样,大型桥梁地般采用分离式矩形薄壁墩。墩身放样时,先在已浇筑承台的顶面上放出墩身轮廓线的特征点,供支模板用(首节模板要严格控制其平整度)。用全站仪测出模板顶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并与设计值相比较,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物联网》课程设计 班级: 成员: 指导老师:

摘要 桥梁因造价昂贵,服役时间长且维系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倍受关注。为了避免因难于察觉结构和系统损伤引发灾难性的突发事故,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减少或避免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保障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安全畅通,为这些大跨径桥梁构建健康与安全监测系统,加强对桥梁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促进国民经济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包括嵌入式处理中心,Zigbee传感器网络,GPRS 数据传输系统和信号处理及分析系统的智能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目录 摘要 (1) 一、研究意义 (2) 二、总体设计方案 (3) 2.1 桥梁健康监测的基本内涵 (3) 2.2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 (4) 2.3 桥梁健康监测选用方法 (4) 2.4总体设计流程图 (6) 三、硬件电路 (7) 3.1器件选用 (7) 3.1.1 传感器选择 (7) 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选择 (7) 3.1.3 主控制器选择 (9) 3.2电路设计 (9) 3.2.1 Zigbee网络架构选择 (9) 3.2.2 数据远程传输 (11) 四、软件流程图 (13) 4.1协调器的软件设计 (14) 4.2路由节点软件设计 (14) 4.3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 (15) 4.4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16) 4.5上位机程序结构及界面 (18) 4.6振动分析性能 (18) 五、总结 (19) 一、研究意义

交通是经济的命脉,而桥梁则是交通工程的枢纽。然而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有害物质的侵蚀,车辆、风、地震、疲劳、人为因素等作用,以及材料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导致结构各部分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这些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检测和维修,轻则影响行车安全和缩短桥梁使用寿命,重则导致桥梁突然破坏和倒塌。为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减少或避免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保障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安全畅通,为这些大跨径桥梁构建健康与安全监测系统,加强对桥梁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促进国民经济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设计方案 2.1 桥梁健康监测的基本内涵

桥梁监控量测实施计划方案

桥梁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五实施本项目监测大纲 1桥梁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1.1监测技术方案 1.1.1监测目标 坝溪大桥和马溪河大桥施工控制将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施工程序和工艺进行,本桥施工控制实现的目标主要有:通过调整拱架立模标高,控制拱架和拱圈线形,以保证成桥线型光顺,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应使桥面线型在经过若干年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后也满足使用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拱架和拱圈的应力控制在预想和容许围,以保证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测量的应力同时可以校核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1.1.2监测容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拱圈应力、变形进行监测坝溪大桥和马溪河大桥拱圈采用分次浇筑,在拱架荷载和拱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拱架关键部位的应力和拱架变形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1)拱架关键部位的应力监测 为避免拱圈浇筑过程中拱架应力过高导致结构破坏,需在拱架拱脚位置、跨中位置、1/4跨位置设置拱架应变计,随时监测这些关键部位应力。 2)拱架变形监测 为防止拱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拱架发生异样变形,需在拱架跨中

截面和1/4跨截面的上下游两侧均设置挠度观测点和轴线偏差测点,测量仪器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 1.2监测实施组织 施工监控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计算或实践技术问题,它是一项牵涉到设计、施工、监理、监控等单位的综合性工作。为了保证施工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准确地按照监控单位提出的监控数据进行施工,并将施工结果及时反馈给监控单位进行误差分析,便于监控单位及时预报下一节段的施工控制数据,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监控实施组织,建议这一实施组织分两个层次开展工作,即成立施工监控领导小组与施工监控工作办公室。 施工监控领导小组组长由业主担任,设计、施工、监理、监控单位派员参加,负责组织、协调处理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施工监控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监控单位常驻工地的项目负责人担任,具体负责处理施工监控的有关日常事项。 在这个组织机构中,各方密切配合,各行其责: 业主单位:统一协调各方关系,主持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施工和监控单位的工作,对监控单位发出的主要监控指令予以确认,对施工中出现的需要变更的问题予以解决,及时调整或确认施工监控的目标状态,保证桥梁以理想状态投入营运阶段。 监理单位:接受监控单位提交的监控数据,向施工单位发布监控

桥梁混凝土养护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0 2、适用范围 0 3、工程概况 0 4、气象特征 (1) 5、养护要求 (1) 混凝土养护时间要求 (2) 混凝土养护温控要求 (2) 6、混凝土养护方案 (3) 混凝土养护施工工艺流程 (3) 施工准备 (3) 承台混凝土养护 (4) 墩身混凝土养护 (6) 预制箱梁混凝土养护 (8) 技术要求 (9) 7、注意事项 (11) 拆模注意事项 (11) 养护注意事项 (11) 8、成品保护 (13) 9、混凝土养护安全保证措施 (13) 10、混凝土养护质量保证措施 (14) 11、环保措施 (16)

桥梁混凝土养护方案 1、编制依据 ⑴京雄城际铁路六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⑵《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⑶《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 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⑸《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 ⑹《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⑺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 ⑻新建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六标施工图设计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京雄城际铁路六标,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养护方法、措施、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提高本标段内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3、工程概况 新建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六标起讫里程DK83+~DK101+,全长,工程内容为桥梁、路基附属等站前工程(不含DK99+503~DK101+范围架梁工程)、无砟道床铺设、大临(便道、临电线、梁场等)、临时用地、改移道路、改移沟渠、河道防护及地下管线迁改、BIM应用、跨路及跨桥监测、垃圾清运及既有建筑物拆除后影响正式工程的既有基础拆除、声屏障、精测网布设、防护栅栏、综合接地、接触网立柱基础、电缆沟槽、过轨管道等有关接口工程、安全生产费用。津九联络线、京港台联络线雄安站以北线下工程。

桥梁安全预警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桥梁安全预警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2012年12月

目录 1. 项目概述 ---------------------------------------------------------------------------------------------------------- 2 1.1. 项目背景------------------------------------------------------------------------------------------------- 2 1.2. 项目目标------------------------------------------------------------------------------------------------- 2 2. 总体设计 ---------------------------------------------------------------------------------------------------------- 3 2.1. 建设原则------------------------------------------------------------------------------------------------- 3 2.2. 方案说明------------------------------------------------------------------------------------------------- 4 2.3. 系统架构------------------------------------------------------------------------------------------------- 5 2.4. 总体功能------------------------------------------------------------------------------------------------- 6 3. 技术方案 ---------------------------------------------------------------------------------------------------------- 6 3.1. 桥梁裂缝监测 ------------------------------------------------------------------------------------------ 7 3.2. 桥梁防撞监测 ------------------------------------------------------------------------------------------ 8 3.3. 桥梁周边环境监测------------------------------------------------------------------------------------ 8 3.4. 设备防盗监控 ------------------------------------------------------------------------------------------ 9 3.5. 网络传输------------------------------------------------------------------------------------------------- 9 3.6. 监控中心----------------------------------------------------------------------------------------------- 10 4. 系统实现 -------------------------------------------------------------------------------------------------------- 10 4.1. 设备选型----------------------------------------------------------------------------------------------- 10 4.2. 软件部署----------------------------------------------------------------------------------------------- 16 5. 实现措施 -------------------------------------------------------------------------------------------------------- 17 5.1. 实施准备----------------------------------------------------------------------------------------------- 17 5.2. 实施人员----------------------------------------------------------------------------------------------- 18 5.3. 实施设备----------------------------------------------------------------------------------------------- 18 5.4. 实施方案----------------------------------------------------------------------------------------------- 18 6. 供货范围 -------------------------------------------------------------------------------------------------------- 19

桥梁监控方案参考

桥梁监控方案参考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目录

XXXX连续箱梁桥施工监控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主箱梁预应力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主梁采用C50混凝士,按照悬臂现浇法施工。下部采用板式墩身,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桥采用节段悬臂灌注法施工。先由0#段对称向两侧悬臂施工,形成单“T”,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完成梁部施工。主梁最大悬臂施工长度64m,分成18个悬臂段,边跨直线段长22.85m,再边墩旁搭设支架现浇施工。 桥梁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荷载取按公路——I 级的倍,温度作用、汽车制动力及冲击力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计算。 二、施工控制的目的、意义 对于分节段悬臂浇筑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来说,从开工到成桥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结构要经过多次体系转换,结构内力和变形亦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并决定成桥后结构的受力及线形。由于各种因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使得实际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状态几乎不可能与设计状态完全一致,施工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臂浇筑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

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施工沿着预定轨道(能达到成桥设计目标的施工路径)进行,从而保证主梁合拢段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15mm),成桥后主梁各控制点的标高与设计值最大相差控制在30mm以内,成桥后主梁各控制截面的内力与设计值最大相差控制在10%以内。 总之,桥梁施工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证施工过程中主桥结构的安全、桥梁顺利合拢、桥梁成桥受力状态及合拢后桥面线形良好。三、施工监控方法和依据 本桥采用悬臂施工,属于典型的自架设施工方法。由于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已成结构(悬臂梁段)几何状态(平面、立面)是无法事后调整的,所以,施工控制主要采用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法,主要体现在施工控制结构仿真分析、施工监测(包括结构变形与应力监测)、施工误差分析与后续施工状态预测、梁段施工立模标高提供等几个方面。 (一)施工控制方法 大跨度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中每个节段的受力状态达不到设计所确定的理想目标的重要原因是计算模型中计算参数的取值问题,主要包括混凝土弹性模量、材料的容重、徐变系数和预应力张拉力与施工中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以及环境温度、临时荷载的影响。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调整量,必须根据施工中实测到的结构反应来修正计算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 一施工测量 ㈠、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和复测 工程上场后,由施工测量人员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范围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的移交工作,并按规定作好交接手续;同时在收到基本数据测量资料后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测量工作。 ㈡、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仪器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自己的控制网点,增设的控制网点与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完全吻合,同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2)、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3)、在放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 (4)、施工全过程中,保护和保存好施工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5)、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均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必要时在监理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

进行对照测量。 二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 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基坑开挖、降水施工对地层产生扰动,有可能引起地表、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变形或沉陷,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控量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变更施工方法,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 ㈠、监控量测的目的 工程上场伊始,组织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监测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以达到下列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的推进。 2、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优化设计,使围护结构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效果。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工程施工对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以确保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及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通过监控量测,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 6、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

桥梁养护工作计划

桥梁养护工作计划 篇一:XXX市桥梁养护工作中长期规划方案 XXXX市桥梁养护工作中长期规划方案 桥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城市交通的命脉,桥梁养护管理作为丽水市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在XX年9月30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桥梁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XX]170号)中明确指出:"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及市政桥梁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检测评估体系,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和认真做好城市桥梁的养护维修工作,确保城市桥梁工程的使用安全",将桥梁养护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认真做好XXXX城市桥梁的养护维修工作, 确保管辖桥梁的完好、安全畅通,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XX)、《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8]号)等法律、法规,结合丽水桥梁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丽水市市区桥梁养护维修中长期规划。 一、市区桥梁现状 目前市区市政管理处管辖桥梁共计37座,其中大桥3座,小桥34座。结构形式为双索面斜拉桥、预应力空心梁板桥、双曲拱桥、钢筋砼T梁桥、箱梁、预应力砼板组合桥、钢筋砼板桥。根据XX年对37座桥梁定期检测情况,主要存

在问题有:1.桥梁面层破损严重; 2.桥梁栏杆扶手破损老化严重; 3.桥头沉陷跳车现象 4.小水门大桥梁板有裂缝露筋。 二、养护工作目标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组织、严谨实施与严格考核等养护工作,保持所管辖区域内城市桥梁及附属设施完好状态,提供安全、舒适、畅通、美观的通行环境。 三、桥梁养护管理具体措施 1.完善全市桥梁养护管理机制,要落实"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八字方针: 科学:要有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方法,用科学的观念指导城市桥梁管养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的桥梁管养机制,健全科学的管养体制;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城市桥梁检测水平,抓好桥梁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新检测手段和设备,大力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城市桥梁管理质量,按照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完善全市桥梁设施各项检查,评比,监管制度及程序;严格:严格执行制定的桥梁养护管理体制;坚持制定的桥梁定期检查和检测制度,严格按照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执法,保证各项制度,规范执行到位,落实到位。 精细:桥梁养护工作要求精中有细,细中有精;增强细心意识,重视细节管理,桥梁检测工作系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简要介绍及设计分析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简要介绍及设计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日渐繁忙,作为公路交通咽喉的桥梁的地位日益突出。桥梁设计理论的验证以及对桥梁结构和结构环境未知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扩充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内涵。本文结合近十年来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状况以及大跨度桥梁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较系统地阐述桥梁健康监测的内涵。 标签:桥梁健康监测概念意义 随着人们对重要桥梁安全性、耐久性与正常使用功能的日渐关注,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与监测系统的开发应运而生。由于桥梁监测数据可以为验证结构分析模型、计算假定和设计方法提供反馈信息,并可用于深入研究大跨度桥梁结构及其环境中的未知或不确定性问题,因此,桥梁设计理论的验证以及对桥梁结构和结构环境未知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扩充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内涵。 对桥梁结构进行综合检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桥梁管理人员对桥梁结构的当前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管理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和智能化的自行评估的功能。 一、桥梁健康监测新概念 桥梁健康监测的基本内涵即是通过对桥梁结构状态的监控与评估,为大桥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桥梁维护潍修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为此,监测系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1、桥梁结构在正常环境与交通条件下运营的物理与力学状态; 2、桥梁重要非结构构件(加支座)和附属设施(如振动控制元件)的工作状态; 3、结构构件耐久性; 4、大桥所处环境条件;等等。 与传统的检测技术不同,大型桥梁健康监测不仅要求在测试上具有快速大容量的信息采集与通讯能力,而且力求对结构整体行为的实时监控和对结构状态的智能化评估。 然而,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不仅仅只是为了结构状态监控与评估。由于大型桥梁(尤其是斜拉桥、悬索桥)的力学和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在大桥设计阶段完全掌握和预测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行为是非常困难的。大跨度索交承桥梁的设计依赖于理论分析并过风洞、振动台模拟试验预测桥梁的动力性能并验证其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置 为了便于观测和使用方便,一般将岸上的平面基准网点纳入垂直位移基准网中,同时还应在较稳定的地方增加深埋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它们是大桥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为统一两岸的高程系统,在两岸的基准点之间应布置了一条过江水准线路。 四、方法与成果精度 1)GPS定位系统测量平面基准网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考虑到基准网边长相差悬殊,对基准网边长相对精度应达到不低于1/120000和边长误差小于±5mm的双控精度指标;由于工作基点多位于大桥桥面,它们与基准点之间难以全部通视,可采用GPS定位系统施测。为了在观测期间不中断交通,且避开车辆通行引起仪器的抖动和干扰GPS接收机的信号接收,对设置在桥面工作基点的观测时段应安排在夜间作业,尽可能使其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目 录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1.高效、适用原则 1 2.安全原则 1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三.适用范围 2 四.工程概况 2 1.隧道概况 2 2.施工存在的风险 2 3.监控量测目的 2 4.监控量测手段 3 五.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3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3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4 3.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 5 4.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9六.无尺渐测现场应用 10 七.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1

八附件 12 表 施-CL-012 沉降观测记录表 13 表 施原-029 隧道工程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4 表 施原-030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5表 施原-031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6

一.编制依据 1.承赤高速工程施工图; 2.承赤高速16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交通部的规范、规程、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隧道施工中开挖形成后,必须立即喷射不小于4cm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作为初支初喷层,紧跟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应在开挖后2-4小时进行,否则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掌子面作业。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桥梁日常巡查方案

城市桥梁日常巡查方案 一、巡查内容 桥梁主要巡查桥面铺装是否平整,有无裂缝、局部坑槽、波浪、碎边;桥台有无跳车等现象;检查桥面泄水孔是否堵塞和破损,伸缩缝是否完好、使用正常。同时检查人行道、缘石、栏杆有无破坏、断裂、松动、锈蚀等情况。 涵洞主要巡查洞顶路面有无明显沉陷;洞底铺砌层有无发生变形、沉陷、破损;洞内有无漏水、积水;照明设施有无损坏。 巡查桥涵等养护施工期间是否按要求进行施工,维修质量是否合格。 (二)巡查要求 1、要建立路面巡查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巡查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2、指导、检查施工单位全面做好桥梁破损修复工作,确保每项维修做到工程质量好、外观美、道路畅。 3、对所负责路段按巡查内容进行日常巡检,并做好详细的巡查工作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改正。 4、认真撰写巡查报告,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表。(三)巡查处理 1、发现城市桥涵及其附属设施损坏应及时报批,并督促施工单位尽快修复。

2、巡查过程中,发现未经许可,违法开挖、占用、破 坏桥梁行为的,应及时报告区有关执法部门处理,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3、发现应急抢险情况应及时报告,并组织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维护,确保安全。 (四)桥梁巡查分项 巡查上部结构砼梁板麻面、剥落、锈蚀、开裂、变形钢梁锈蚀、松动、开裂、变形砖、石、砼拱锈蚀、破损、开裂、变形桥面铺装裂缝、变形、破损、贯通缝、横坡不适。搭板不平顺、破损、伸缩缝松动、破损、漏水、高差、翘起、缝宽不适、支座老化失效、破损、锈蚀、积水、污秽、下部结构墩、台、墙、柱剥落、锈蚀、破损、开裂、变形、渗水、基础冲毁、冻胀、下沉、位移、开裂、掏空。附属构筑物栏杆剥落、锈蚀、破损、开裂、松动、变形、缺失。排水系统:破损、堵塞、缺失、积水。挡墙、翼墙、护墙污秽、沉陷、 破损、开裂、变形、杂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监控量测管理规定new

监控量测管理规定n e w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土建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五月

目录 总则 (1) 监测各方职责 (2) 监测成果报告及异常数据处理程序 (6) 附件1 北京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监测体系管理框图 附件2 监控量测成果报告报送工作程序 附件3 监测异常情况处理程序框图 一、总则 1.为确保地铁建设工程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加强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保证监测成果及时有效地为地铁工程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北京地铁四号线、十号线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 3.监控量测工作是为动态描述地铁土建施工期间结构自身、地下管线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工程施工期间变形监测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依据,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加安全、可靠。 4.监控量测工作内容包括土建施工阶段的结构变形监测及对周边影响范围内地表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变形监测。5.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包含第三方监测(地铁沿线影响范围内的道路、桥梁、建筑物)、施工监测(在施结构)工程影响范围内的桥梁监测及降水监测。

6.监控量测及其信息反馈是提出安全预警,调整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的依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建筑构物、地下管线的安全。 7.监测各方应根据工程所处地层岩土条件、埋深和结构特点、支护类型、开挖方式以及环境状况等因素认真编制监控量测方案。8.参与地铁施工建设的各单位有关监测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地铁监控量测的重要性及特点,严格管理,精心施测,确保数据精确。9.北京地铁新建线路工程全线分区段施工,开工时间、施工方法、承包商不同,参与地铁施工监测的监测单位要密切配合施工进度进行监控量测工作。 10.各监测单位均有责任和义务保证监测点不丢失、损毁。11.为了确保地铁测量精度,监测单位应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保持监测工作人员的稳定。 12.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地铁监控量测管理工作,提高地铁工程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技术水平。 二、监测各方职责 科技部 组织有关专家或咨询组对涉及地铁施工的监测方案进行审查。为工程监控量测工作提供技术依据。会同工程部制定地铁工程监控量测工作管理办法 工程部

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天津市海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2009年3月

天津市海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1桥梁健康监测的必要性 由于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和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及重车、超重车过桥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跨度桥梁结构随着桥龄的不断增长,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必然发生退化。自1940年美国Tacoma悬索桥发生风毁事故以后,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的重要性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和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早期的监测手段比较落后,在工程应用上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了桥梁结构的突然性断裂事件,这些灾难性事故不仅引起了公众舆论的严重关注,也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损失,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建立各种规模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例如,英国在总长522mM的三跨变高度连续钢箱梁桥Foyle桥上布设传感器,监测大桥运营阶段在车辆与风荷载作用下主梁的振动、挠度和应变等响应,同时监测环境风和结构温度场。国外建立健康监测的典型桥梁还有英国主跨194mM的Flintshire独塔斜拉桥、日本主跨为1991mM 的明石海峡大桥和主跨1100m的南备赞濑户大桥、丹麦主跨1624m的Great Belt East悬索桥、挪威主跨为530m的Skarnsunder斜拉桥、美国主跨为440m的Sunshine Skyway Bridge斜拉桥以及加拿大的Confederatio Bridge桥。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也在一些大型重要桥梁上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长期监测系统,如香港的Lantau Fixed Crossing和青马大桥、内地的虎门大桥、徐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等在施工阶段已安装健康监测用的传感设备,以备运营期间的实时监测。 导致桥梁结构发生破坏和功能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桥梁的破坏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但大多数桥梁的破坏和功能退化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自然原因中,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失稳扩展是造成许多桥梁结构发生灾难性事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几起大桥坍塌或局部破坏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构件疲劳和监测养护措施不足,从而严重影响构件的承重能力和结构的使用,进而发生事故。理论研究和经验都表明,成桥后的结构状态识别和桥梁运营过程中的损伤检测,预警及适时维修,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及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现代大跨桥梁设计方向是更长、更轻柔化、结构形式和功能日趋复杂化。虽然在设计阶段已经进行了结构性能模拟实验等科研工作,然而由于大型桥梁的力学和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的特定气候环境,要在设计阶段完全掌握和预测结构在各种复杂环境和运营条件下的结构特性和行为是非常困难 的。为确保桥梁结构的结构安全、实施经济合理的维修计划、实现安全经济的运行及查明不可接受的响应原因,建立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健康监测发现桥梁早期的病害,能大大节约桥梁的维修费用,避免出现因频繁大修而关闭交通所引起的重大经济损失。 桥梁健康监测就是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实时监控结构的整体行为,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诊断,对桥梁的服役情况、可靠性、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进行智能评估,为大桥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桥梁的维修、养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安装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提高桥梁的养护管理水平,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高效技术手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桥梁的健康监测和施工监控系统均是通过检测和监测手段,测试桥梁结构的内力、变形、环境和荷载,因此,它们在传感器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都具有很大的共享性和重复性。此外,两个阶段在时间顺序上具有衔接性,施工监控阶段的监测数据是健康监测阶段的基础。为了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应充分发挥两个系统的共享性,对上述两个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即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和统一管理的方式,以实现海河大桥的健康监测和施工监控两位一体的工程实施。 2海河大桥工程简况 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工程起点于津沽一线立交以北,向北过津沽公路、海河大桥南侧收费站,与现状海河大桥相邻向北跨越海河后沿现状临港路、东海路向北分别跨越进港铁路一线,新港二号路,三号路,进港铁路二线,新港四号路,泰达大街,会展中心入口,第五大街,第八大街,第九大街,丰田七号路,与疏港二线立交相接。该段桩号范围K9+342.802~K20+419.245,路线全长11.076公里,除起点引路约500M和海河大桥南侧收费站前后各约300M为道路外,其余将近9.8公里均为高架桥。从南向北依次有津沽公路支线上跨分离式立交一座,海河特大桥一座,临港立交、泰达大街立交、第九大街立交互通式立交三座,其他与现状及规划道路交叉位置为直线上跨。海河特大桥工程为海滨大道工程的一部分,设计速度V=80km/h,双向八车道。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word参考模板

南宁枢纽II标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一、工程概况 1、花油山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大,山体植被发育,海拔高程70~220m,自然坡度20°~40°之间,中心里程DK28+330,全长5400m.系浅埋暗挖双线隧道。其中V级围岩4805m, IV级围岩460m,明洞135m(进口段)。本隧道因其地质条件极差、为南宁枢纽最长隧道,施工进度、安全都是控制的重难点,是全线控制工期工程。因工期紧,任务重,另设置5个斜井, 1#斜井长250米、2#斜井长340米、3#斜井长290米、4#斜井长320米、5#斜井长310米。 隧道经过地质以泥质砂岩、泥岩夹含砾砂岩为主,位于南宁复式背斜内,次级褶曲发育。本隧道为全线的最长隧道,制约工程的工期。需加强组织,快速施工,保证工期目标实现。是本合同中的重点和难点工程。 2、新那窝隧道中心里程YDK765+973.5,为单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35m,地表植被发育,隧道全段为V级围岩,隧道范围内不良地质为岩溶,顺层偏压及顺层。 3新羽四岭隧道中心里程为:ZDK795+841,长度762m。系双层集装箱单线隧道。其中V级围岩390m, IV级围岩358m,明洞14m(进口段)。隧道进口里程ZDK795+460,出口里程ZDK796+222,中心里程ZDK795+841,全长762m。隧道除ZDK795+460~ZDK796+026.79段位于R=800m的右偏曲线上,其余均为直线段;进、出口浅埋并有部分明洞。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规程》(TZ10121-2007); 3、《铁路隧道锚喷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