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

“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

“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
“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

“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

廉如鉴载于《开放时代》2010年第7期

[内容提要]:“差序格局”是一个尚未精确界定的触发式概念,留下来很多重要的疑问有待澄清。其中三个疑问值得高度关注:第一,“差序”除了包含人与人之间横向的亲疏差别,是否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纵向的等级差别?第二,“差序格局”和社会网络理论中的“自我中心网络”概念有何异同?第三,中国人的行为是否可用“自我主义”来概括?本文在评述相关研究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1、费先生关于“差序格局”的原始文本里存在着“名实分离”的矛盾,从而导致了“是否包含等级制”的种种争论。2、差序格局和自我中心网络的一个核心区别是“圈层性”,近几年出现的多种“现代版差序格局”忽略了这一点。3、将中国人行为概括为“自我主义”会面临很多理论上的困难。

[关键词]:差序格局,自我主义,等级制、自我中心网络、伦理本位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论概念,其中以“差序格局”最为著名,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这是他最重要的理论遗产。 [1]今天,“差序格局”已经成为描述中国社会结构的经典概念,在本土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引用。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却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乡土中国》仅仅是一部课堂讲义性质的小册子,《差序格局》一文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而是一篇极具启发意义的学术散记;费先生并未在文中对这个概念做出严格界定,他本人在后半生也很少提及它, [2]并且未再作进一步的系统发挥。今天看来,这个概念里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疑问有待澄清,其中三个疑问尤其值得高度关注:第一,“差序”除了包含人与人之间横向的亲疏差别,是否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纵向的等级差别?第二,“差序格局”和社会网络理论中的“自我中心网络”是否相同,有何异同?第三,中国人的行为是否可用“自我主义”来概括?本文就力图对这三个疑问进行反思与探讨。

一、“差序格局”是否包含纵向的等级结构

近年来,围绕“差序格局”是否包含等级结构的问题,学界产生了一些争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篇文献是阎云翔的《差序格局和中国文化的等级观》和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阎云翔认为“差序”指的主要是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秩序上的“序”,其次才是横向亲疏关系上的“差”。 [3]翟学伟则明确认为“不能把差序格局放到立起来的架格上看”,“差序格局”不包括等级制的含义。 [4]吕德文、孙国东的两篇文献也表达了和阎云翔类似的看法。 [5]虽然尚未看到明确支持翟学伟观点的文献,但是他的看法和学界的通常理解相符。我们可以把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分别称为“等级论”和“非等级论”。

两种观点都有原始文本的依据,“等级论”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费先生把“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相对应,认为前者是中国社会的“格局”,后者是西洋社会的“格局”。“格局”一词有社会结构的意思,费先生把它称为“社会结构的架格”。阎云翔批评很多学者遗忘了这一点:“无论团体格局还是差序格局 ,其中心点都是社会结构 ,或者用费孝通本人的话来讲 ,是‘社会结构的格局’。有意思的是 ,后人却将‘差序格局’理解成社会关系的结构 ,再推论为人际关系的结构 ,再进而变成‘关系’、‘关系网络’的同义词。” [6]既然费先生打算刻画这个“社会结构的格局”,自然就不应该忽略传统社会里的等级制,所以“差序格局”描述的是中国社会的立体结构,既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并且“纵向的等级差别至少与横向的远近亲疏同样重要”。 [7]

第二,费先生在解释“差序”时借用了儒家“伦”的观念:“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8]“十伦”是古人在伦理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辨析社会关系的框架,它既包括亲疏差别,又包括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上下的等级差别。费先生既然用“十伦”阐释“差序格局”,说明他确实打算把等级制含义纳入其中。

“非等级论”的依据主要是费先生对差序格局概念的具体表述。费先生关于“差序格局”最集中、也是最常被学界引用的一段文字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9]这段话分明是对个体的社会关系进行刻画,绝不是对社会宏观结构的描述,更没有提到等级制。费先生又从这段话引出“自我主义”的概念,即缺乏公德、差序有别、自利取向、群己不分。 [10]这是一个微观层面的分析,是对乡土社会里个体行为取向的描述,也没有涉及到权威、服从这些等级性行为。更重要的是,“自我主义”连同水波比喻无法和等级制共存于一个概念下。翟学伟对阎云翔的观点进行了这样的反驳:“一旦把差序格局放在立起来的等级架构中看, 费先生突出的自我中心便没有了摆放的位置, 因为晚辈或地位卑微者无论如何也不会处在等级结构的中心,或者说, 中国人自己把自己放在关系格局的中心是说得通的, 但把自己放在等级的中心是说不通的。可见, 一旦差序格局被客观化、立体化后, 位于中心的人就只剩下一人, 那就是皇帝。这显然不是费先生的意思。” [11]

由于两种观点都有原始文本做依据,因此它们在反驳对立观点时就不免要对对方所引文本作重新解读。阎云翔的困难在于不得不面对原始文本中的水波比喻和“自我主义”,很明显,

它和等级制难以在一个概念下并存。阎云翔的解决方案是:保留等级制含义,批评费先生的水波比喻和自我主义不太恰当:“用水波纹来比喻差序格局并不十分恰当, 因为个人不是这个纲纪差等的中心, 更不能随意‘由己推人’地推出如何在这一纲纪差等的结构下生存发展的个人模式。” [12]阎云翔同时抬高另一段原始文本的理论地位:“依我看来,上面引述(关于“十伦”的引述)的才是费孝通关于差序格局较为严格的定义。” [13]

作者认为,阎云翔的上述观点面临很大的理论困难。众所周知,水波比喻是费先生本人关于“差序格局”最集中的一段描述,“自我主义”更是被他反复强调,《差序格局》一文的后半部分谈的都是“自我主义”,占了全文近一半的篇幅。而“十伦”中的贵贱、上下这些等级关系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篇幅极少。因此,贬低水波比喻和“自我主义”的重要性,把“十伦”作为“差序格局”的“真正定义”,这种处理方式难以令人信服。

翟学伟则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格局”这个概念如何处理?在字面上它确实有宏观结构的意思。翟学伟的策略是把“格局”解读为“情景”,以剔除其等级制的含义。“原先‘格局’是相面先生的用词,表示个体之间的区别。潘先生(潘光旦)借用这个用法, 是想对此格局赋予新意, 也就是把相面的格局含义用在社会上, 从而导致这个概念在词性上很像‘情境’, 即同时具有主客观的双重特征。” [14]翟学伟转借潘光旦先生关于“格局”的解读,这是相当迂回的,因为费先生在《差序格局》的原文里就有关于格局、伦的解释:“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15] 又如:“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16]这些原文都清楚地表明,费先生的“格局”指的确实是社会结构,翟学伟把“格局”理解为“情景”,就有“我注六经”的意味。

总之,“等级论”和“非等级论”都有原始文本的依据,但是在批评对方观点时都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对对方引用的原始文本进行重新解读,而这些新的解读都很难让人信服。笔者认为,造成上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费先生的《差序格局》一文本来就存在一个“名实分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费先生没有采用“差序关系”而是采用了“差序格局”这一名称,并称它是“社会结构的格局”,这说明费先生确实希望用这个概念来把握乡土中国的基本结构。正如阎云翔等人看到的,要实现这个理论意图就绝不能忽略等级结构,因此“差序格局”应该包括等级制含义。另一方面,从这个概念的具体内涵来看,费先生对它阐述却是在微观层

面展开的: [17] “差序格局”的中心是“自己”;所谓“差序”是和自己在远近亲疏上的差别;自己的行动在“差序圈层”中展开,呈现出“自我主义”的面貌。我们看到,费先生在论述中基本没有触及到等级制与人们在等级制下的权威关系、服从行为。一方面可谓是“名”,另一方面可谓是“实”。面对“名实分离”的局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取舍?究竟取其“名”还是取其“实”?抑或“名实兼收”?

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名实兼收”,但这并不可能。翟学伟和阎云翔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自我中心”与等级制不能共存于一个概念之下。 [18]只有在个人关系结构的视角下,“自我中心”、“自我主义”才能讲得通。而在等级制里,“自我中心”、“自我主义”是讲不通,无法摆放的——只有皇帝才算是等级制里的中心。面对这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笔者倾向于取其“实”,因为理解这个概念的主要依据应当是费先生对它的具体阐述,而不是名称或者费先生一些未实现的理论意图。虽然“差序格局”名为“格局”,而且费先生希望用它来描述中国社会的“架格”,但在整篇文章里,费先生并没有从宏观社会结构的层面对它做出哪怕是粗略的阐发,仅仅在提到“十伦”时对等级差别一带而过。文中的大量篇幅谈的是水波比喻、自我主义,尤其是后者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因为后者是解释中国人何以自私的直接依据。所以,作者认为从费先生的具体表述看,“差序格局”是一个在微观层面描述乡土社会里个体的社会关系结构、行为取向的概念,没有等级制的含义。另外,这个概念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本土行为心理研究、管理行为研究、人际信任研究等微观研究层面。而在社会分层研究、政治结构研究等宏观研究领域里,很少有文献提到这个概念。这也说明,学界主要是从人际互动结构的角度理解这个概念的。我们知道,一个已经有广泛影响的概念往往在应用、引申中产生“自在的力量”,有了独立于提出者的“公共内涵”,成为波普尔所谓的“第三世界”里的存在。我们在把握这个概念的内涵时,也要顾及到学界对它的通常理解。

笔者认为,费先生之所以没有觉察到他论述中有“名实分离”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他没有把“差序格局”和“许多差序格局构成的网络”区分开来。他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文开篇说:“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19]。这说明,费先生认为“差序格局”等于“私人联系的网络”。但事实上,形似水波的“差序格局”只是“一个人的关系格局”,许多“差序格局”组合起来才能出现“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20]。两者并不相同,前者大约相当于社会网络理论中的“自我中心网络”(egocentric network),后者大约相当于“整体社会网络”(whole network)。在一个人的关系格局里,他本人自然处于中心。而在整体社会网里,个体都处于等级结构里,很少有人能够宣称自己是这个网络的中心。前者是一个微观层面的描述,后者才从宏观上描述了乡土社会的结构。正是由于费先生没有对两者进行区分,误把“自我中心网络”当作“整

体社会网络”,所以才把“差序格局”视为“社会结构的格局”,并最终导致一些学者认为这个概念包含等级制的含义。

二、“差序格局”和“自我中心网络”的关系

上文指出,“差序格局”是和社会网络理论里的“自我中心网络”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21]。由于当时还没有出现社会网络理论,所以《差序格局》一文没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今天,社会网络理论已经成为西方社会学领域里的一个“显学”,其中的“自我中心网络”和“差序格局”非常相似。前者是一个“纯西方血统”的概念,后者则是本土化概念的经典。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等值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抑或其他关系?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学界努力澄清,本文将对此做一些初步的尝试。

首先比较一番它们之间的异同。两者的相同之处是比较明显的,它们都是对个体周围社会关系网络的描述,网络的中心都是自我,自我和周围其他个体在关系上都有亲疏远近之别[22]。然而,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鲜明的。

第一,“差序格局”有“结构”和“行动”两层含义,它首先描述了每个中国人周围的社会关系结构,其次分析了中国人在这个关系结构下的行为方式——自我主义。“自我中心网络”则只有“结构”的含义,它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周围社会关系的结构——当然这个结构并没有离开行动,但它主要作为行动的自变量或因变量而存在。 [23]

第二,在“差序格局”里,人们的行为有特定的原则即自我主义,人们按照关系上的亲疏远近进行充满特殊主义色彩的交往互动。在“自我中心网络”里,个体的行为没有特定原则,自我可能和其他人有特殊主义的交往,如种种情感互动;也可能有普遍主义的交往,如种种工具性互动。行动的性质决定了关系的性质,在“差序格局”里,人与人的关系均是私人联系;而在“自我中心网络”里,人与人的关系多种多样,既有种种私人关系,如亲属关系、友谊关系等,也有普遍主义的团体成员间关系,如工作团体关系、信仰团体关系。 [24] 第三,在结构形态上,“差序格局”强调“圈层性”,而“自我中心网络”没有强调“圈层性”。“差序格局”里的亲疏远近主要是就“圈层”而言的,指的是不同圈层和中心的关系程度:“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25]具体说,家庭圈层在内,房支、家族、国、天下等圈层层外推,越推越远。“自我中心网络”里的亲疏远近则是就个体而言的,指的是其他个体和自我中心的关系远近,并没有强调网络里的某些成员属于一个共同的圈层。因此,在结构含义上,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中心网络”。那么,传统社会里的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圈层性”极为鲜明的关系网络呢?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各种社会关系都处于血缘关系的笼罩下,从而导致各种关系维度高度耦合。具体而言,由于传统社会高度封闭,缺乏人员流动,地缘关系和血

缘关系就高度重合:“地缘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26]另外,由于缺乏社会分工,家庭、家族是“事业组织”,业缘关系也由血缘关系来决定。总之,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决定了人们在情感、工具、义务等方面的远近亲疏,而血缘关系本身又是容易“分层”的。于是个体周围的关系网就呈现出清晰的差序性圈层。其二,乡土社会又是一个礼治秩序的社会,“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礼治伦理以血缘关系为根据对社会关系进行了分类、界定,并区别对待,这就强化了圈层之间的差别。其三,宗族组织非常讲究家庭、房支、家族、宗族等各个圈层间的内外差别,这种圈层差别又得到家产分配等制度设置的极大强化。

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人员流动率高,社会分工发达,所以人际关系结构中的“圈层性”没有传统社会那样鲜明。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血缘关系不再处于决定性地位,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有了很大的独立性。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关系维度不再高度重合,例如,自我可能会和一个人发展出强情感关系,而和另一人发展出强工具关系。由于不同维度的关系无法在强弱程度上进行对比,所以很难清楚地指出两者在亲疏远近上的差别。如果情感关系、工具关系和义务关系再进行多种组合,亲疏远近就更不容易界定。既然不能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距离进行清晰对比,自我周围的关系网络就不会出现清晰的圈层。其二,圈层之所以是圈层,而不是一个逐渐衰减的引力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圈层之间必须有相当的封闭性:对中心而言,一个圈层内的人必须具备某种封闭性的资格或名分,外圈层的人欲进入内圈层必须取得这种资格或名分。在经典的“差序格局”里,这个名分是血缘关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了其他关系的亲疏。而血缘关系有天然的封闭性,不论从外圈层进入内圈层,还是从内圈层退到外圈层都极为不易。在现代社会里,各种非血缘关系如工具关系、情感关系逐渐重要,获得了独立于血缘关系的地位,两人之间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发展出极为亲密的关系。由于非血缘关系封闭性不强,人们可以通过加大情感互动、利益互动加强彼此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减少互动疏远彼此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圈层的界限就是游移不定的,个体周围的关系网络在结构上更像一个开放的、逐渐衰减的引力场,而不像“投石水波”。其三,在现代社会里,“亲亲有术”的伦理纲常失去了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不再发挥强大作用,来对网络内的各种关系进行分类界定,并要求人们针对不同的关系类别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

根据对“差序格局”和“自我中心网络”之间异同的分析,可以看出:从内涵上讲,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差序格局”兼具结构和行动两层含义,“自我中心网络”则仅仅有结构的含义;单从结构的意义上讲,“圈层性”是“差序格局”在结构形态上的显著特征,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没有明显的“圈层性”,只有亲疏远近,这就只是一般性的“自我中心网络”,而不是“差序格局”。由于社会关系的“圈层性”主要出现在传统社会,所以笔者

赞同刘世定的观点 [27],即差序格局可能适用于除中国乡土社会之外的各种传统社会。但笔者对目前流行的种种“现代版差序格局” [28]持怀疑态度,这些“现代版差序格局”往往缺少了“圈层性”,更像是一般性的自我中心网络。

三、“自我主义”是否是对中国人行为方式的准确概括

前文指出,“差序格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以自己为中心、层层外推、越推越薄的关系圈层。第二,层层外推的自我主义的行为方式。然而,检索国内外关于“差序格局”的相关文献,会发现这些文献主要是在前一个方面应用、引述这个概念,大家普遍认为这个概念形象地刻画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结构;但是引用“自我主义”的情况就相对少了很多,当然也很少有文献明确质疑它。笔者认为,事实上,“自我主义”的概念和国内外的很多相关研究存在抵触,非常有必要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按照费先生的描述,“自我主义”分为两个方面:外推与内收。当中心实力厚时,个人能够沿着“家--国--天下”的路径层层外推,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对家人、国人、天下人承担起责任,这就是传统儒家所谓的“修齐治平”。当中心实力薄时,个人沿着“天下--国--家--个人”的路径层层内收,最后就像落魄的苏秦一般“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是否是“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无论外推还是内收,都表现了中国人这样的价值选择:自己重于家人、家人重于国人、国人重于天下人。费先生把这种情况概括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 [29]费先生提出这个观点的背景是民国时期的民族性大讨论,属于一种“绝对自私论”, [30]类似于潘光旦先生描述的“独夫品行”,即全副精神只替自己打算,在生存困境中甚至会做出卖妻鬻子的行径。 [31]

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笔者发现费先生关于中国人行为的上述判断会遇到以下几种质疑:

第一,贺雪峰在《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一文里对“自我主义”层层内收的过程提出怀疑。在评论王铭铭关于福建溪村的研究时,贺雪峰指出:“费孝通与王铭铭似乎都过于注重差序格局中‘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的方面,将差序格局看作均质的实体,而忽视了差序格局中各方事实上的非均质分布。……事实上,建立在家以上的差序四级(亚级房支、聚落房支、家族—村落、村外),并非均质分布的,而是有一级的认同构成是超过家庭的主导的基本认同和行动单位,且因为这一级基本认同和行动单位的存在,而压抑了其它各级的认同水平和行动能力。在一个村庄竞争激烈的乡村社会,‘家族—村落’一级认同就会凸现,而其下各级认同受到抑制。而在聚落房支的认同与行动能力很强时,家族—村落认同则可能被房支竞争所切割与破坏。” [32]

也就是说,在乡村社会里常常会因为社会形势需要,出现家庭之上的某个极为强大的圈层,它或者是聚落房支,或者是村落,人们对它的认同超过、压抑了其他内外诸层,这就打破了“自我主义”层层内收的过程。如此一来,在乡村社会里,完全可能出现一切以村落为重的“村落主义”,或者一切以聚落房支为重的“聚落房支主义”,当然更可能出现一切以家庭为重的“家庭主义”。在“村落主义”的行为模式下,人们会为了村落的利益放弃自己、家庭的利益;在“聚落房支主义”的行为模式下,人们会为了聚落房支的利益放弃自己、家庭、村落的利益。这样,家庭、房支、村落已经有了接近“团体”的品质,是贺雪峰所谓的“认同和行动的单位”,而有异于费先生所说的“社会圈子”。

贺雪峰的上述分析提示我们不能把社会圈子全然看作阻碍乡村社会组织的存在物,而要看到社会圈子在某些情况下有向团体转化之可能,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评价乡土社会的组织资源,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尽管费先生指出,自我主义并非个人主义,但是“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牺牲党,为了党牺牲国,为了国牺牲天下”这个说法还是和个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众多研究指出,个人和团体在中国社会相对较弱,家庭和天下则特显重要——这与西方社会恰好相反。于是,自我主义会受到家族主义和传统天下观的双重质疑: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家族主义传统非常强大,个人很难“为了自己牺牲家”,同时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天下、社稷、君主往往是人们责任担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自我主义和“礼治秩序”也可能存在抵牾之处,因为乡土社会中的“礼”强调个人对于家族、父兄、丈夫的义务,在这些重重礼数之下,个人很难为了自己牺牲家人、家族,更多的则是相反的情况。对此,笔者已在《自我主义”抑或“互以对方为重”》一文中有所讨论,在此不赘述 [33]。

第三,自我主义遇到的最根本理论挑战来自于梁漱溟先生对民族自私性问题的批判。 [34]梁先生批评的对象主要是潘光旦先生的“人种自私论”,不是费先生的“自我主义”。但是由于“自我主义”和“独夫品性”都属于“绝对自私论”,因此梁先生批评潘先生的观点也可适用于费先生。

梁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构造是“伦理本位”,而西方则“辗转反复于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之间”, [35]两种社会构造分别培养出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社会习惯:前者形成了“伦理情厚”的习惯,后者形成了“讲究公德”的习惯。他说:“要知不能离团体而生活者,就养成其团体生活所必需的习惯,不能离伦理而生活者,就养成其伦理生活所必需的习惯。同时,各于其所不必需者,每每不习惯之。中国人不习于爱国合群,正亦犹西洋人之不习于孝亲敬长。夫何足怪?” [36]因此,用西方人的习惯看,中国人自然是“自私的”,同样,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看,西方人则显得“不知尊亲敬长”。

另外,一个特定的社会构造产生特定的道德要求、评价标准。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能离开他所处的社会构造。在西方社会构造下,“是否自私”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而在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构造下,能否做到“克己复礼”、“循规蹈矩”才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如果离开中国社会构造用“是否自私”来评价中国人,是不恰当的。当然,反过来说,如果脱离西方社会的构造,用“是否尊亲敬长”来评价西方人也不合适。

总之,在梁先生看来,伦理本位的社会构造没有使中国人养成“讲究公德”的行为习惯,也没有产生“讲究公德”的伦理规范,所以中国和西方人相比自然显得“缺乏公德”。但是决不能把中国人之“缺乏公德”视为“自私”。“自我主义”和各种“中国人自私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文化下,原本是没有“是否自私”这个问题, [37]“是否自私”是一个来自于西方文化的提问,这种跨文化提问的合理性非常值得怀疑。西方公私观主要处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功利主义性质的道德体系,这种功利主义公私观就诞生于“功利本位”的世俗生活并和其相匹配。与西方世俗社会不同,中国社会生活的性质不是“功利本位”,而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伦理本位”。在“伦理本位”的生活中,人们最关注的是维护彼此间的伦理关系、名分关系,至于互动各方在利益、情感上的真实需求并不是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中国人的行为动机是在“名分”、“伦理”、“礼义”和“私欲”之间游移选择,不是在“利公”、“利他”和“利己”之间游移选择。梁先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是“无所谓自私”的。

把“是否自私”这样的提问加诸中国人会出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根据中国人的某些表现认为中国人自私,就会以为中国人像西方社会里缺少社会性的人一样,在利己、利他、利公之间总是选择利己,不考虑利他、利公。如果根据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表现认为中国人不自私,就会误以为中国人像“具有公德的西方人”一样,具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并勇于承担公共责任。但是上述两种理解都完全偏离了中国人的动机结构、意义世界。第二,承认民族自私性的学者能够从现实生活中、传统里找到数不胜数的例证来证明“中国人是自私的”;否认民族自私性的学者也同样能在生活与典籍中获得大量材料来证明“中国人不自私”。这就使很多思虑周详的学者陷入矛盾之中,例如最早提出中国民族自私性问题的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他一方面举出大量例证说明中国人不关心公共事务、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另一方面又说:“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改朝换代之际,总会有一批忠诚果敢之士挺身而出,勇敢献身所信奉事业,他们得到最高的褒奖。这些人不但是爱国者,而且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中国人在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完全有可能激发出极其英勇的气概。” [38]又如梁启超,他是民族性讨论的核心人物,我们最熟知的是他对民族自私性问题的批判,但他也曾说过:“中国人号称利己心重者,是非真

利己也,苟其真利己,何以他人剥夺自己之权利,握制自己之生命,而恬然安之,恬然让之,曾不以为意也?” [39]任公的观点数有反复,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自己持论常“随感情而发,所执往往前后相矛盾。” [40]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到,除了感情因素,任公产生困惑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

通过梳理自我主义所遇到上述理论困难,笔者认为,“自我主义”建立在“中国人是自私的”这个评价之上,而这个评价来自于西方的道德框架,脱离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构造,同时这个概念也没有充分重视传统伦理对中国人行为的塑造作用。 [41]在中国文化体系下,不论是“大传统”提倡的“精英伦理”,还是主导民间生活的“小传统”礼俗,都没有充分重视个人的权利、利益、欲望,而是反复强调个人对于家族和君亲师的义务。虽然这些文化提倡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现实生活里的行为,但在“礼治秩序”的乡土社会里,这些文化设置还是能够发挥基本的效力。一个被“社会化”了的人,首先要负担起种种“为人”的义务,难以做出绝对自私的行为。“自我主义”更像是中国人在“低度社会化”下的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还有一定的家族主义观念,他就很难为了自己牺牲家;如果他遵循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的伦理,他就很难为了自己牺牲对方。只有当这些道德礼俗失效时,一个人才能为了自己牺牲家族、君父、朋友。

四、总结

由于“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是在一篇学术散记性质的短文里提出的,兼之费先生后来又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加工雕琢,所以这个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尚未精确界定的触发式概念,[42]留下来很多重要的疑问有待澄清。鉴于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对这些疑问进行深入探讨非常必要。本文选择了其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分别提出作者的一些理解体会,希望能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差序格局理论简介整理版

差序格局 一、差序格局的提出 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的是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这是社会学通 用的方法。在费先生之前,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迪尔凯姆)就曾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 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 谓是费先生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 二、差序格局的概念和内容 1、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基本定义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 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 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 一定相同的。” “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 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 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简单来说就是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 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图:差序格局下的“人” 注:自我处在同心圆的中心,每一层同心 圆代表一种私人关系。同心圆距“我”越近,与“我” 的私人关系越亲密。

2、差序格局的四个要点 第一,差序格局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 第二,差序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 第三,差序格局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 第四,波纹的远近表示关系的亲疏,越远关系越薄。 3、差序格局的表现 (一)生活层次 费孝通举乡土社会中的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作为差序格局的表现,这两个例子都在说明差序格局可大可小,且会伸缩变化,其大小及变化都取决于处在差序格局中心的自己的社会影响或者说社会势力的大小及变化。 (1)亲属关系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亲属关系可以”一表三千里”地推出去,也可以“树倒猢狲散”地缩回来。 (2)地缘关系 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即“街坊”,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二)文化层次 费孝通从传统文化中引经据典来佐证这一概念,表明差序格局的各个要素“己”、“差序”、“推”也深深蕴含在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中,构成了基本的文化理念。即差序格局不仅存在于乡土社会生活实际中,也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理念的来源。因此,乡土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关联,这是费孝通断言中国传统社会本质上是乡土性的一个根据。 (1)儒家讲人伦,伦即是差序,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2)孔子“善推而已”,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从己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

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

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 提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经典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网络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差序格局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此同时,传统的差序格局也并非明日黄花,它依然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因此,解读这横亘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差序格局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差序格局;传统内涵;现代社会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它就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牵动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一方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变迁使得差序格局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厚重,即使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差序格局的影响。 一、差序格局的传统内涵 (一)以“己”为中心。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我们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为了己可以以牺牲国家的利益为代价。“中国官僚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也绝不会是领袖,他只效忠于给他官做的人”。即便在今天的社会中,有很多人依然固守着以“己”为中心的思想,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的权益。因此,出现了瘦肉精、毒奶粉等,定期的打假也似乎成为了中国“特色”。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几乎没有割裂了血缘和家庭纽带而能真正实现独来独往的个人。在中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是自古存在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差序格局还起到了一种“资源配置”的作用。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权力、财富)就愈多。 (二)儒家思想和礼治统治。差序格局的出现有其伦理基础即儒家思想。孔子作为儒教的祖师爷也曾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儒家强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并以“己”为中心克己复礼,推己及人,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强调克己复礼、敬畏礼、服从礼。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缺乏流动性。人们似乎是粘在土地上,他们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再加上乡土社会注重经验的特点,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崇高重老的思想即敬畏传统,服从礼的教化。

“差序格局”概念的理解及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应用

“差序格局”概念的理解及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应用 摘要: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中对“差序格局”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但没有理论的概括和说明,使他的论述就缺乏一个牢固的基础。并且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普遍理解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以伦理为差等的礼治秩序。但在变迁了的中国当代社会,差序格局得以延续,但其内容和取向都发生了变化。对此本文都将进一步解释这些观点及其内涵。 关键词: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熟人社会人际关系 礼治秩序 一、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在费孝通教授看来,差序格局包含三个要点:第一,差序格局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第二,差序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第三,差序格局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费孝通在后文指出,波纹的远近表示关系的亲疏,越远关系越薄。即差序格局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这正是“差序”的含义所在。 差序格局这张关系网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它不仅仅提供相互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互惠。互惠是一个强制性的社会事实同样适用于亲属关系和非亲属关系。互惠在亲属关系中可能会被亲情有所掩盖,但在非亲属关系中就完全显明出来,成为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因此,互惠性才是差序格局的本质属性,超越了亲疏

性。概言之,差序格局虽然起源于亲属关系,但其运作的重心却是在非亲属关系上,“社会”的含义正着重落在非亲属关系上。 差序格局”概念提出以后,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多数相关学者认为这一概念十分符合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本质,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国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与内涵在不断变化。“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农村社区甚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形象描述。费孝通教授对一概念的提出对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的传统社会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费孝通教授认为在中国,“差序格局”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以伦理为差等的礼治社会。 (一)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 中国主要以农业为主,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的不流动与封闭,而小农经济则需要人们聚村而居,以便互相帮助、照料。“封闭”是由不同地域上的人们不流动、缺乏相互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在地方性的限制下,人们生于斯,死于斯,形成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中每一对个体之间都是特殊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规定了互动双方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每天的接触自然习得的。差序格局就发生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

差序格局理论简介整理版

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的提出 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的是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这是社会学通用的方法。在费先生之前,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迪尔凯姆)就曾用"有机团结" 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谓是费先生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 二、差序格局的概念和内容 1、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基本定义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简单来说就是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2、差序格局的四个要点 第一,差序格局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 第二,差序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 第三,差序格局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 第四,波纹的远近表示关系的亲疏,越远关系越薄。 3、差序格局的表现 (一)生活层次 费孝通举乡土社会中的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作为差序格局的表现,这两个例 子都在说明差序格局可大可小,且会伸缩变化,其大小及变化都取决于处在差序格局中心的自己的社会影响或者说社会势力的大小及变化。 (1)亲属关系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 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亲属关系可以” 一表三千里”地推出去,也可以“树倒猢狲散”地缩回来。 (2)地缘关系 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即“街坊”,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二)文化层次 费孝通从传统文化中引经据典来佐证这一概念,表明差序格局的各个要素“己”、“差序”、“推”也深深蕴含在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中,构成了基本的文化理念。即差序格局不仅存在于乡土社会生活实际中,也蕴含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是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理念的来源。因此,乡土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关联,这是费孝通断言中国传统社会本质上是乡土性的一个根据。 (1)儒家讲人伦,伦即是差序,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2)孔子“善推而已”,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从己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

读《乡土中国》感悟—差序格局的新趋势

1270班陈蔚 1020103265 波纹社会中的直立芦苇 ——读《乡土中国》有感:差序格局的新趋势及应对摘要: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写于20世纪40年代,在该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体系进行了精炼的概括与分析。60多年过去,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伦理为基础的传统价值观依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但随着情感、利益等因素的注入,“差序格局”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变化。 关键词:差序格局利益现代中国社会 费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作了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他以西方现代社会为参照,结合自己所观察的社会现象和人际交往中的亲身感受,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生动的表述。我结合我自身的感悟与思考以及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对本书中的差序格局部分作了新的解读。 一、差序格局的内涵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中国的社会关系是按照亲疏远近的差序原则来构建的,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关系的核心是传统文化最讲究的“人伦”。而“伦”是什么?他指出“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人伦”之所以能说明差序,在于“伦”规定了差序格局的内容,即差等。“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系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费孝通教授的“差序格局”有如下特征。 首先,差序格局的理论基础是人伦次序。用儒家理论来解释人际关系的差序

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摘自王颖:《中国数字家庭发展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数字家庭发展与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于西方独立的个人和完全依靠法律调解的社会关系,中国社会呈现“个人—家庭—家族—社会”环环相扣、层层包含、由近及远、越推越薄的具有明显差别的利益关系和信任关系。 “差序格局”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是一个形象解释中国社会关系结构的重要概念。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他认为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头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是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推动波纹的石头,就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以及由“血缘关系的投影”形成的地缘关系。居于中心的自我,被“家庭”、“家族”的血缘关系包裹着,既不具有独立的个体地位,也不具有独立的性格。在这一格局中,离“己”最近的关系是家庭,而“己”的实质是从属于家庭、家族的“社会地位”和“人伦关系”。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组织关系确实是以“水波纹”的差序格局方式推开来的,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利益为基础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传统社会,这种利益分配机制是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相一致的。因此,人们就把利益认作为那个形成“水波纹”的石子。①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差序格局”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差序”本身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伦理差序,而是包括了三个维度的差序,即伦理、情感和利益。同时,地缘关系组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学者提出了家族文化泛化的论点,认为“单位组织”取代家族已经成为改革前个人极其依赖的社会基本组织,单位群体的出现,取代了单一的家族群体作为离个体最近的关系环。②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调控的中心开始渐渐从单位组织转移出来,慢慢向社会集聚。于是,以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空间为核心的社区,开始逐渐上升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成为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关系之一,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和行为得以展现。于是社区又成了继家庭、单位之后,居于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地缘组织。城市社区这个地缘组织不具有任何 ①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在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②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 作者:卜长莉 来源:《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来源日期:2003-1-24 本站发布时间:2010-1-12 21:44:14 阅读量:441次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极为重要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特点。但是,这一概念是在一种类似于散文风格的文章中提出来的,基本上没有理论的概括和说明;对其进行的分析,基本融化在一种叙事式的描述之中。在费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之后,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社会学界的其他人,都缺乏对这个概念做进一步的研究,更少有将这一分析与对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联系起来(孙立平,1996)。本文试图对“差序格局”这个蕴涵着极大解释潜力的概念进行理论上的诠释,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揭示其现代内涵。 一、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模式的理论诠释 中国传统社会是指“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段两千年的中国而言的”。“属于工业革命之前的,传统性的农耕社会”(金耀基,1999:7)。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全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2.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家庭组织和血缘关系。3.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封闭性。4.社会管理以传统权威为基础,家长制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5.社会分工和分化程度很低,社会的同质程度较高(刘祖云,2000:42-43)。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相适应,与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独立的个体之间的交往)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相区别,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费孝通,1998:26)。“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的,表明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那么,能够造成和推动这种波纹的“石头”是什么呢?费孝通先生明确地讲到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的投影”又形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不可分离的(费孝通,1998:70)。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差序格局”模式。这种人际关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一)“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 “以己为中心,像石头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是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

差序格局

名词解释 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一般是指所有的参与者(人或者团体)的各项属性(包括投入、获得等)平均。公为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平指平等、平均。公平也作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社会成员所有的付出收获能够达到平均,也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使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得到其应得的利益。 权力: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因其特殊地位和职能而具有的对他人进行管理、支配、控制的强制力。多指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个人之间或群体之间或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征。其本质就是主体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其含义①人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总和与概括。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所决定的。人性具有历史性,它取决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性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性。②指人的正常的情感理性。 政治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凡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并以此得到公共舆论承认的即为合法。”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 所谓政治合法性,就是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简单而言,就是政府实施统治在多大程度上被公民视为合理的和符合道义的。 简述差序格局 1.费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作了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的概念,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2.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的“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就是…伦?。差序就是这种伦。 3.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正是通过这个比喻以及它所代表的“差序格局”概念。 4.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5.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 1、血缘 2、地缘 3、经济水平 4、政治地位 5、知识文化水平 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6.费先生揭示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这些特点是: 6.1自我主义

为什么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

为什么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 首先,论文应该怎样开始。下面是借鉴与反思: (1)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起源于古代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一种延续。 因此,分析该问题时,我们不是只着眼于小农经济的古代中国。 (2)费孝通先生在诠释差异格局时,曾经形象的将之比喻成了“将石子掷于水中后层层荡开的波浪”。那么,差异格局总体而言便具有两个性状:被抛掷的石子——自我主义,层层的波浪——富于伸缩性的个人关系(总结的不错)。 (3)什么是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差”与“序”,前者象征着以己为中心自亲而疏的关系网络,后者则是这种亲疏关系的确立所隐含的等级意味及其秩序体现。 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我们称其为差序格局,是缘于其具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 (4)中国传统社会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而塑成,而靠的是在五千年的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代代相传中,逐渐显现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格局。 (5)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首次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在中国传统乡村中,差序格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诸多行为与价值取向。下面,本文将由浅入深地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6)“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差序格局为主体的社会结构。那么为什么中国是差序格局而不是与其相反的团体格局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我们的总述:中国是有些泥土味道的。这种“土气”来源于我们的血脉深处,并深刻影响着、决定着我们的社会格局,本文将从民族发源的地理因素说起,并从历史上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形势——小农经济入手,分析由此带来的文化、文明,希望以此说明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是“说明”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而是“解释”为何中国会形成差序格局)。

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思考

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思考 王卿彧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社会学系,22113105) [内容摘要] “差序格局”一词出自于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它精辟的概括了当时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结构,并且反映出中国人的特殊是交际网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乡土中国》于1947年出版距今已时隔66年之久,书中所提到的“差序格局”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依旧存在,并且这种格局在当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差序”意识在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依旧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种无处不在的“差序格局”对社会的整体运作与发展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它影响着每个人的价值选择与判断从而决定着每个人的行为交往方式与方向最终影响着社会资源的流向与分配以及社会阶层的流动。 [关键词] 差序格局;人际关系;社会资源;道德; [正文] 一差序格局概述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用简明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社会特有的差序格局: “西洋的社会就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很清楚不会乱。”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是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1]25-26 费孝通认为差序格局是由于初民社会的农耕文明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而西洋社会中的团体格局的形成则是游牧文明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在差序格局下人们的社会关系结构式错综复杂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在一个人的社会互动网中除他之外的每个人都是按照差等次序站在这个网中,从这个人的视角看出去,在这些人并不是相同的,因为在这个网中必定会产生距离的远近,距离的不同必定会影响这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交际选择方向或者方式。差序格局就是社会关系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的差序是由于血缘的亲疏产生的,这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最大特点,即血缘情结。血缘可以维系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或者一个村落,在血缘关系中的嫡系最为人们重视,而远亲也会纳入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一个人在行动中

费孝通:差序格局

费孝通:差序格局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 扫清自己门前雪的还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苏州人家后门常通一条河,听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文人笔墨里是中国的威尼思,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什么东西可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厕所。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半声谢意都得不到。于是象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 从这些事上来说,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了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现在已成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所谓贪污无能,并不是每个人绝对的能力问题,而是相对的,是从个人对公家的服务和责任上说的。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看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西洋人谁不测目?中国人更不是无能,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那一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大。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那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无不可成一家。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

差序格局资料

中国人的信任游戏 引言:台湾老板的故事 有一次,我对一家在东莞的台湾企业进行访问时,老板喝得有点醉回来,见到我就说好高兴,因为今天他最主要的客户给了他一个大单。他兴致勃勃地跟我聊起未来一年公司保准赚钱的时候,突然,他警觉起来,说明天要赶紧去惠州和深圳一趟,分别去拜访一个新客户,一个老客户。我问他为什么那么紧张,他说,他已经警觉到了,本来这一家大公司占他的生意额比例是40%,但加入这个大单以后,比例会变成60%.这样,他们之间的权力失衡了,因此必须要在未来几天中抓到一个同样大的单子,才能使出货比例重新降到40%. 对这位老板的行为,我刚开始时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两家公司合作了好几年,关系一直很好,两个老总的私交也不错,为什么他会对今天两家公司权力的一点失衡变得这么敏感? 我发现,中国人做生意是非常复杂的。你说中国人在生意场上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你可以看到觥筹交错,你可以听到“兄弟我就是喜欢你、兄弟我就是信任你,这笔生意我赔了也让你做!”你觉得他们是不是不理性、讲义气而少算计?但其实在商场上中国人又是很理性的,社交、应酬岂是为了情感性需求?连交朋友都要看有没有合作机会。中国人一见面马上交换名片说自己在哪里工作,很快就互探虚实,自己也知道要是没有利用价值,人家干嘛跟你做朋友? 中国社会特质:关系导向 为什么我用信任游戏这个说法,游戏另外一个说法叫博弈,博弈其实是很理性的。但是信任在西方来讲又是一个很不理性的东西,通俗一点就是你大脑发昏。比如男女谈恋爱,我忽然跑去跟那个女孩子讲,你认识的人是花花公子,他有多坏,骗了多少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就会说,这个我知道,但他是真的爱我,他也跟我说了他对别人都是假的,对我才是真的。这就叫信任。信任本身的定义就是冒着一定的风险,而你不会感觉到这个风险有多大。 西方是一个团体格局社会,而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社会。为什么在西方叫做团体格局,因为西方确确实实会因为一些抽象的原则而形成一个个认同的团体。如马克思所讲的,它会渐渐形成阶级,它会凝聚,最后会认同。但是,中国社会的特质,它的整个权力来源、社会秩序来源、社会连带的来源其实跟西方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其实指的就是我们是一个关系导向社会。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亲属关系和朋友关系为经纬而形成的亲疏有致、远近有别的社会支持网络)下,中国人是以自己的关系建造出自己认同的一个圈子,而不是我是女性就是女性,我是男性就是男性,我现在是这个阶级我就继承这个阶级。

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扫清自己门前雪的还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苏州人家后门常通一条河,听起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文人笔墨里是中国的威尼思,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什么东西可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厕所。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半声谢意都得不到。于是象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 从这些事来说,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了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现在已成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所谓贪污无能,并不是每个人绝对的能力问题,而是相对的,是从个人对公家的服务和责任上说的。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看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西洋人谁不侧目?中国人更不是无能,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一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大。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差序格局 阅读答案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私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方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说他要带了他的家庭来看你,指的是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在中国,这句话模糊得很,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子侄等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近的人物。为什么我们对家庭这个概念这样不清不楚呢?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推的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就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就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交膳宿费的西方社会,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进入团体得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方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儒家最讲究人伦,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以己作为中心的,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杀个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为了族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棱两可了。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在西方社会里,做人民的无法逃于该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在我们的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选自《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差序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现为由内向外的推浪形式,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淸楚。B.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大到包括所有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C.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及和自己有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它愈推愈薄,关系越来越疏远。D.在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中,要求每个人克己修身,做到木立而道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就会是一条通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西方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得给父母交膳宿费,这是团体格局意识的体现,他们对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分得很清楚。B.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他们个人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这是因为有宪法、法律、国会的约束监督。 .C.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团体格局的主要问题是权利问题,争的是权利,主张团体内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D.朋友说要带全家来看望你,如果这个朋友是西方人,你就能明确知道客人的数目;如果这个朋友是中国人,你就可能不确定会来几个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

《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读后感——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论述了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 在论述差序格局之前,费孝通首先论述了乡土的特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流动性。“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在这样一个熟悉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自然形成的,社会规则和习俗也是一代代传下去的。因此“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差序格局”总结了中国社会复杂而又独特的人际网络,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可以此概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费孝通以水波来比喻这样的格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就越推越薄。这样就形成了差序,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道德就在这样私人联系的格局下有了意义。 差序格局以地缘和血缘的联系作为基础。“血缘社会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血缘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费孝通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写到“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西方的法律和道德,有平等、公众这些概念,而中国的法律和道德并没有。中国的法律和道德,都得看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决定拿出什么样的标准来。 乡土中国之中的差序格局,以及差序格局下的私人道德,是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特色,也成为制约发展的阻碍。《乡土中国》成书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曾经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阻碍终将会被打破。

差序格局与家庭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家庭和社区信息化应用策略 宋煜 摘要:“差序格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精辟概括。随后,费孝通先生自己或是其他学者对此进行了补充和研究。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此概念在应用层面仍需要系统的诠释和研究。本文试图从“差序格局”理论的演化过程出发,结合实践,勾勒出中国家庭和社区信息化的应用框架,为社会信息化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字:家庭 社区 信息化 差序格局 在经过了30余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信息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社会场景,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最能够直接感受的效果。就中国而言,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了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进入了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方方面面。当前,企业主导的数字家庭和由政府主导的社区信息化工作,是切实深入社区微观结构中的具体活动。 一、“差序格局”理论的演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数字家庭和社区信息化的发展与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于西方“个人—社会”的两极思维模式和“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中国社会明显呈现出“个人—家庭—社会”的三维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差序格局”,这种模式我们从儒家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语中可见一斑,而家庭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也得以体现(田毅鹏刘杰,2009)。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越远,也愈推愈越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先生将这种社会关系模式称之为“差序格局”(费孝通,1998)。“差序格局”的基础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的投影”又形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差序格局”模式。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组织关系确实是以“水波纹”的差序格局方式推开来的,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利益为基础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差序格局”网络中的“家庭”不仅以血缘关系来维系,也常常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了更多的内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费孝通,1998)。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已经变得多元化和理性化。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家庭的变迁,人口流动的频繁,大多数社会成员被组织到一个个具体的“单位组织”中(李路路、李汉林,2000)。单位组织对个人显得愈发重要。单位群体的出现取代了单一的家庭群体作为离个体最近的关系,构成了城市个体对其单位的依赖,形成了中国人的“单位意识”。究其原因,“单位”在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调控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血缘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