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简介

参考一: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1823~1864)中国太平天国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咸丰元年(1851)参加太平军。1863年6月16日,天京城破,他保护幼主突出重围后被俘。写有长篇供词,记述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甚详,但流露出偷生乞怜情绪,不久被杀害。

参考二: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1823~1864年),初名李以文,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齐“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遇害。

参考三:老干部工作总结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851年,他参加太平军。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保举他为右四军帅,不久又被升任为后四监军,驻防天京城外高桥。同年秋,李秀成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巡查民务”,得到石达开的“见爱”。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被

委为地官副丞相。1857年10月,他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他曾请求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遭到严斥并革除封爵。1858年,他任后军主将,和陈玉成等一齐主持军事工作。第二年,被封为忠王。1860年夏,李秀成又和陈玉成、李世贤再次大破江南大营,先后攻占常州、苏州、嘉兴、松江等地。不久,李秀成率领一支太平军攻到上海近邻。第二年1月,他再次率军进攻上海。由于天京告急,6月撤兵回救。1863年,天京形势十分危急。李秀成从丹阳回天京,力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听。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写了“供状”,阿谀颂扬曾国藩。在“供状”里,他还记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并向曾国藩提出“收齐十要”和“防鬼反为先”的推荐。在他写完供状的当天,曾国藩就把他杀死。

最新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2016-04-12 02:12阅读:851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一、金田起义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叁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长、次兄在家种田。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

具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桂平、武宣、象洲〈州〉、腾〈藤〉县、陆川、博白,具星罗数千里。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是以一人传十,以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之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叁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即秦日纲)六人深知。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e2]天王欲立江山之事,其各不知,各实因食而随,此是真言也。 欲查问前各王出身之来由,特将前各王前后分别再清。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往山名叫做平隘山,在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概交于他,军令严整,赏罚分明。西王萧朝贵是武宣县卢陆筒〈峒〉[e3]人氏,在家种田种山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为业。天王妹子嫁其为妻,故其重用,勇敢纲〈刚〉强,冲锋第一。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最全版

第一章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的形成;三河镇大捷;太平军再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性质和特点。 2.能力培养 (1)本课历史故事和分析问题的内容较多,可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讲解,达到锻炼他们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使他们拥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思想认识 (1)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反抗、自强不息的民族,而对本国反动势力的统治和外来侵略,农民阶级勇敢地承担起抗争与探索的重任,并为之顽强战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突出体现了小生产者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说明在近代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天京变乱;保卫太平大国的主要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功绩。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用具: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幻灯片(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设计好);太平天国“天王府”图;《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等。 学生:提前预习:掌握教学目的中的基础知识。课下讨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资料:可阅读唐浩明编著的小说《曾国藩》。 教学设计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 1864年7月23日,天京陷落,李秀成护幼主突围出走时被俘。28日,曾国藩自安庆到金陵,令李秀成书写供词。在其后的9天中,李秀成于狱中写出了5万余字的“供状”,即《李秀成自述》。文中叙述了天平天国起义始末,总结出“天朝十误”和“防鬼反为先”的经验教训。同时由于他对曾国藩抱有幻想,还提出所谓“招降十要”,为后人所讥评。8月7日,他写完供词,即在南京被杀害,年仅41岁。 李秀成牺牲后,曾国藩把他写的自述经过删改并撕毁一部分之后,命人另做两份,名为《李秀成亲供》,一送清廷军机处,一送安庆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命其刊刻成书,即世间所传“九如堂本”,共两万七千余字。清廷见到《李秀成自述》后,知是删节本,即谕曾国藩将原本详细抄录呈上。曾接谕旨后,命人把李秀成自述的最后部分“招降十要”和“天朝十误”以及“防鬼反为先”即首先要反对洋人侵略中华等内容补抄寄送清廷。至今,这一份《补抄李秀成亲供》材料,仍保留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而曾国藩改毁后的李秀成手迹则一直收藏在曾氏后人的手中,密不外露。1963年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在台湾世界书局把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公布于世,题为《李秀成亲供手迹》,内容较刻本多9千多字,计74页,三万三千三百余字,全书没有结尾,到74页后阙如。 著名的已故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前后经历近50年时间,皓首穷经,对《李秀成自述》作了全面的考释、译注。他指出:曾国藩主要在4个地方盗改了李秀成自述原稿,即第一是洪秀全死因一事。李秀成手迹记载:天王斯时已病甚重,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4月21日亡。洪秀全是病死的,但曾国藩为了报功,于清同治3年(1864年)6月22日上奏清廷时却说,洪秀全在“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到7月初7日,杀了李秀成后,他上奏清廷又捏造宫婢黄氏说洪秀全“因官军攻急,服毒身死”。并把《李秀成自述》中这样一段话改为:“因九帅之兵,处处地道近城,天王斯时焦虑,日日烦躁,即以5月27日服毒而亡。”第二件是李秀成被俘一事。李秀成当时只身一人逃难到天京城东南的荒山上,他随身带有许多珍珠宝物,结果被砍柴的村民认出,因村民之间分配珠宝发生争执,李秀成掩藏不住,被两个奸民捉获,解送清营。但曾国藩在原稿上,用朱笔把“是以被两个奸民”七字勾去,“获拿”两字倒调,改为“遂被曾帅官兵拿获”。到抄送清廷及付印时,又改为“遂被曾帅追兵

太平天国 反帝封建 钱文典

反帝反封建虽败犹荣 作者:钟文典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270 更新时间:2007-8-25 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革命,从1851年的金田起义,到1864年的天京陷落,历时14年。如果从1843年洪秀全、冯云山开始的历时8年的组织酝酿工作,以及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在大江南北的艰苦奋斗,直至1872年石达开的一支队伍在贵州溃亡,则太平天国革命从酝酿、发展到最后失败,历时整整30年,跨越清王朝的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其打击所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经历时间之长,触及问题之广;斗争之坚忍不拔,威武壮烈,在中外农民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一部太平天国史,首先是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历史。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时期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的总爆发。而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王朝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因此,这次革命又带有浓厚的反满色彩。洪秀全宣称:普天之下,所有男女,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兄弟姊妹,都是改变凌夺斗杀之世为公平正直之世,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中流砥柱。[1]他号召大家同心协力,打倒清朝皇帝而由他做“天王”,并且认为只有他这个“天王”能够反映广大兄弟姊妹的要求,代表他们的利益,并给予他们幸福的生活。金田誓师起义以后,太平军所到之处,大力没收封建地主、官绅的资财,给封建统治秩序以致命的打击。1853年太平天国奠都南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又明确提出没收封建地主的所有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而且分配土地时不分男女,一律平等,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统一供给生活所需,以期丰荒相通,有无相济,处处均匀,人人饱暖。太平天国在用人方面,主张实行自下而上的保举制度,保举得人者赏,举非其人者罚。在社会生活上提倡“天下婚姻不论财”;反对纳妾,蓄奴,严禁奸淫、盗窃和烟酒,违者严惩不贷。在文化思想方面,反对一切神仙圣佛与巫觋之谈,独尊“皇上帝”。同时公开批评封建圣人孔夫子“教人之书多错”,还编造了“皇上帝”责罚孔丘,使他跪地求饶的故事。[2]太平天国的文书,提倡“文以纪实”,“言贵从心”,反对巧语浮文。所有诏令、文献,不避俚语俗词,“不加藻饰”,目的是使之晓畅明白,人人易解。[3]太平天国在永安州还颁布了自己的历书,名曰:“天历”历书中没有宜忌、凶吉等迷信之说,认为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是大吉大昌,可以随时行事。后期的“天历”,还加入了一些农业生产的知识,用意在“便民耕种兴作”。[4]以上种种,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对封建统治、服务于平民百姓的农民革命的性质。 另一方面,到了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即清王朝的乾嘉之际,大清帝国的统治已从“康乾盛世”走向了衰世。而西方资产阶级贪婪的眼睛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外国鸦片毒品的输入,沙俄对我国北方领土的觊觎,中英鸦片战争的失败,1842年割地、赔款的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都给洪秀全、冯云山、洪仁玕等有志之士以极大的震撼。1843年,洪秀全萌发了造反思想。这时候,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任务是在反对封建压迫的同时,必须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实行民族民主革命。洪秀全、冯云山等人作为单纯农民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能认识这种新的历史大任。但是,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优良传统,自发朝着反压迫、反侵略的道路前进,为捍卫国家的权益和民族的尊严英勇战斗。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个陌生的敌人时,太平天国的儿女们表现了独立自主、不亢不卑、不失人格、国格的可贵精神,主要有: 一、不失志。当敌对者指责洪秀全提倡只拜上帝、不拜邪神为“从番”的时候,洪秀全则说敬皇天、拜上帝,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了的,并非“从番”。当他在1847年到广州礼拜堂和美国传教士罗孝全(Rev.I.J.Roberts)讨论宗教问题的时候,对方指责他的拜上帝教并非正宗,而是一种“政治的宗教”,要他放弃己说,服从“洋教”时,洪秀全毅然离开教堂,重返广西,回到人民群众之中,开展自己提倡的革命事业。1860年,罗孝全为了美国的利益访问天京,企图说服洪秀全、洪仁玕改变自己的主张,适应外国的侵略需要,又一次受到拒绝而狼狈逃出天京。[5]当外国侵略者以傲慢的态度讥笑太平天国领导人为“苦力王”时,忠王李秀成却坦然回答:“这个挖苦的称号”是对我们“最大的恭维”。[6]于细微处见精神,洪秀全、李秀成的这些表现,反映了可贵的人格独立与尊严。 二、不丧权。太平天国奠都南京以后,中国大地出现了太平天国、清王朝以及外国侵华势力鼎足而立的局面。为了弄清太平天国对待外国的态度,维护列强从鸦片战争中得到的各种非法利益,美国、英国和法国的驻华使节争先恐后地访问了天京。先是,美国公使马歇尔(H.Marshall)从上海西行,因为座船在途中搁浅而被迫折回。1853年4月,英国公使文翰(Sir.G.Bonham)未作任何通报,即擅自乘船闯入太平军的防区,镇江和

从陈玉成与李秀成之间的关系看太平天国衰亡的原因1

从陈玉成与李秀成之间的关系看太平天国衰亡的原因 摘要:在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之中陈玉成与李秀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太平天国的影响深远,在浦口、三河中李秀成与陈玉成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分歧丌始表面化。而在湖北、第二次西征、安庆保卫战中,陈玉成与李秀成这两个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之问的军事战略思想分歧进一步激化,导致了这三次战役的失败一加速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衰亡。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分歧直接影响了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分歧大于合作,这样就加速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衰亡。 关键词:陈玉成李秀成军事斗争 李秀成与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领导者中的佼佼者,也是太平天国后期最值得歌颂的人物。但是他们也是影响太平天国后期命运的最重要的人物。陈玉成(1836~1862年),原籍广西桂平县,后移居广西藤县。贫苦农民出身,14岁时随叔父陈承加入太平军,在农民起义的烽火中锻炼成长。定都天京后被杨秀清选拔为左四军亚典圣粮,职同监军。第二年五月太平军西征,在攻取武昌的战役中,他率领五百“天兵”首先登城攻入武昌。18岁的陈玉成在这次战役中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略,被超升为殿右三十检点。1 853年2月,陈玉成和李秀成等随燕王秦日纲救镇江。当时,镇江守将吴如孝被清军围困,外援断绝,处境十分险恶。陈玉成亲自驾一小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进镇江城,和吴如孝一起制定内外夹攻之计。陈玉成、吴如孝从城里打出来,李秀成率奇兵从偏道攻城,终于把清将吉尔杭阿杀得大败,镇江之围遂解。陈玉成智勇双全、年轻有为、战功显赫,敌人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说他是太平军中“最为可恨者”。李秀成,本名以文,后来洪秀全给他改名为秀成,广西省梧州府藤县宁风乡五十七都大黎里新旺村人。他生于道光三年(1823年),父亲李世高,母亲陆氏,生他和弟弟李明成.舅父是个村塾教师,把他带去读了两年书。然后,又推荐他到其他村塾帮工,一边做工,一边自学.大黎里在藤县西北,界于燕县、平南、永安州之间,四面大山,中间平原数百里,居民多外来占籍者。拜上帝会自平南传人,宣传“敬拜上帝,有衣有食;不信者蛇虎伤人。”乡民饭依者颇众,而李秀成会众中之佼佼者。此外,还有不少李秀成的堂伯叔、堂兄弟以及妻舅宋永棋等.咸丰元年八月,太平军自平南进军永安,萧朝贵率陆路军经过大黎,李秀成等附义而去。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太平军克南京,在此建

太平天国历程事件时间表

太平天国历程事件时间表 1851年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囯”,改元“太平天囯元年”。 3月洪秀全称“天王”。 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进围桂林。 6月南王冯云山伤重死亡。 9月太平军攻长沙,西王萧朝贵战死。 1853年1月太平军攻陷武汉,湖北巡抚常大淳死。太平军增至五十万。曾国藩办湖南团练,即为湘军。 2月攻陷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自杀。 3月攻陷南京,江宁将军祥厚、两江总督陆建瀛战死。南京易名天京,定为首都。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太平军北伐,西征。 1854年1月太平军攻克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自杀。 2月湖广总督吴文镕战死。 4月湘潭之战、靖港之战。曾立昌所率的北伐援军溃败。 6月太平军二克武昌。 10月清军收复武昌。 1855年1月翼王石达开于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3月清军攻下连镇,北伐军主将林凤祥被俘,不久处死。 4月太平军三克武昌。 5月北伐军全军覆没,李开芳被俘后遭处死。 1856年年初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破江北大营;石达开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9月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1857年6月石达开带兵出走。 1858年5月九江失守,守将林启荣战死。 9月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 11月三河镇大捷。 1859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抵天京,封干王。陈玉成封英王、李秀成封忠王。1860年4月太平军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破江北大营。 6月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军。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帅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1年9月安庆失守,守将叶云来战死。李鸿章办淮军。 12月李秀成攻占杭州,巡抚王有龄自杀。 1862年2月洋枪队改为常胜军。 5月李秀成在慈溪战斗中,击毙华尔,严惩常胜军。 6月陈玉成被清军杀害。 1863年3月英国人戈登接任常胜军管带。 6月石达开于大渡河旁投降,在成都被处死。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的历史价值 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在1864年(同治三年)7月22日被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了。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这个自述,从它的史料价值来看,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但是,从它的根本立场来看,却是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 (一)矛盾的历史现象 历史的现象是多么矛盾。骁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农民革命将领却写了一个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自白书”。伟大和渺小,光荣和耻辱混合在一起了,多么不调和,多么不一致!怎样对待这件事,怎样理解这件事?几十年来,历史学家曾经给我们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解释。“这是根本没有的事,英勇的忠王怎么会写出丧失革命气节的自述!?一定是曾国藩的伪造。”有人曾经简单地否定自述的真实性,来为李秀成辩护。但是,经过历史学界一番争鸣之后,这种说法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又有人说:忠王在自述里确实写了一些污辱自己、奉承敌人的话,甚至表示要向敌人投降,虽然这些话对李秀成的英雄事迹来说是个污点,但是那都是假的。忠王的目的在于利用“伪降”来争取敌人的宽大,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分化满汉统治者,并且争取曾国藩调转枪口去对付外国侵略者。主张这种说法最力的是罗尔纲先生。 罗尔纲先生在《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以下简称《笺证》)“三版自序”里说:“必须先对忠王的委曲的隐秘的心事有所了解,然后才不致入了那些诬罔先烈的皮毛之见。”(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三版,第6页。)他在该书三版的考证里指出:“在忠王自己打算,如果经过伪降,得到释放,借招降为名,先保存革命的实力,然后等待曾国藩与满清皇朝之间的矛盾的爆发,或满清皇朝、汉族官僚地主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矛盾的爆发,他就企图利用这一情势的发展,来保存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实力,从而推翻反动统治,以达到恢复太平天国的目的。在当时的客观情况看来是很有可能的,这也就说明使忠王采取这种企图是有他的条件的。”(同上,第34页。)在《笺证》四版的考证和说明里,罗尔纲先生进一步论证了上述观点。他分析李秀成写自述的动机,除了“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以外,主要有两项:“第一,保民为乐……就是要求曾国藩放下屠刀,保存革命群众的力量。第二,防鬼反为先(防备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要求曾国藩把对内的矛头转而与人民一道共同对付外国侵略者。”(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四版,第36—37页。)忠王之所以用“极委宛曲折的叙述,甘言蜜语的词句,甚至不辞穷耻极辱用了…投降?两字”,乃是为了实现这样深远的政治意图,以免“刺激敌人,招致敌人疑忌”。(同上,第36-62页。)这种“苦心”,“真是千秋还可以共见。”(同上,第65页。)为《笺证》作序的周邨先生也支持罗尔纲先生的意见。他说:“从现在残存的文献来看他(李秀成)当时的态度,是利用封建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保存革命力量,把斗争的矛头转向更大的国外侵略者,这三者是不可分的整个复杂思想的体现。……这是革命实践的要求,这不仅不是一个幻想,更不能作为怕死,妥协投降看待。……李秀成作为一个农民革命领导人,英雄人物,是没有什么减色可说的。”(同上,第8页。)整理出版了自述部分真迹梁岵庐先生也说李秀成是“伪降”。广西僮族自治区通志馆在《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出版前言里说:李秀成“忠贞坚定的态度,使人有理由深信他之所以在自述中带些颂谀敌人、污损自己的话,是有其苦衷和政治目的的,决不能听信曾国藩所污蔑的…宛转求生、乞贷一命?的鬼话”。(《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前言》以下简称《校补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10页。)校补自述刻本的吕集义先生也说:“在全部自述中,尽管忠王为了幻想实现他的某种政治意图,不得不说了一些污损自己的话,但在字里行间仍然到处表现出他的坚定的革命立场”。(《校补本》,第18页。)相当一些人同意了上述的意见。有些中国近代史的作者,在自己的著作里,也以上述的观点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生平简介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生平简介 李秀成(1823~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广西客家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秀成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8月7日,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家境非常的贫寒,后来参加了太平军,屡立战功,获得了提升,1856年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被提拔起来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太平天国与清军的进行的战役中可以说数次打败清军,堪称一代豪杰。 1855年清将吉尔阿和总兵张国梁围困镇江,直接威胁到太平天国的政治中心天京的安全。1856年2月李秀成与秦日纲、陈玉成前去解镇江之围,李秀成亲自率领三千人马趁着夜色越过汤头岔河与陈玉成、吴如孝内外夹攻,给与清军重大的打击,解除了镇江之围。太平军乘胜连破清营一百二十余座,占领扬州。镇江大捷使得太平天国的声威大震。1856年,刘秀成在镇江之役之后与大将石达开参加了破袭清军江南大营的军事行动,清军与太平军发生了激战,太平军攻下了清军的孝陵卫满、汉营寨二十余处。杨秀清从城内进行策应,清

军统帅向荣兵败自杀,清军的江南大营彻底的瓦解。可以说这两场战役李秀成功不可没。 1857年,李秀成被封为合天候,掌握了军事大权,他曾请求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石达开,不用于安、福王,遭到洪秀全的严斥并革除封爵。事实证明李秀成是具有非凡的远见与知人善用的,洪秀全的决定是错误的。 1858年,李秀成与陈玉成一起主持军事工作,成为了一方统帅。1859年,李秀成被封为忠王。 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清军攻陷,李秀成率领一千多人与幼天王突围出去,但是后来被村民俘虏献给了清军,在狱中,李秀成写下了几万字的自述,8月7日被曾国藩在南京处死,时年42岁。 李秀成怎么死的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将领,是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成长起来的青年将领,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经上书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了一些振兴太平天国的改革措施和用人制度,但是却并没有被采纳,十分的可惜。后来李秀成在天京被清军攻陷的时候被俘虏了。下面说一下李秀成怎么死的。 据说李秀成在天京被攻陷的时候带着一千多人突围出去了,与年幼的天王一起出了城,后来李秀成将自己经常骑的马让给了幼天王,自己现找的马很不得力,于是与大部队走散了,被迫藏在了一座庙内,但是随身携带的财物泄露了李秀成的身份,于是被村民抓住交给了清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秀成的忠王之名真是名副其实。

太平天国历程事件时间表

太平天国历程事件时间表 太平天国历程事件时间表 1851年 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囯”,改元“太平天 囯元年”。 3月洪秀全称“天王”。 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2年 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进围桂林。 6月南王冯云山伤重死亡。 9月太平军攻长沙,西王萧朝贵战死。 1853年 1月太平军攻陷武汉,湖北巡抚常大淳死。太平军增至五十万。曾国藩办湖 南团练,即为湘军。 2月攻陷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自杀。 3月攻陷南京,江宁将军祥厚、两江总督陆建瀛战死。南京易名天京,定为首都。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太平军北伐,西征。 1854年 1月太平军攻克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自杀。 2月湖广总督吴文镕战死。 4月湘潭之战、靖港之战。曾立昌所率的北伐援军溃败。 6月太平军二克武昌。 10月清军收复武昌。 1855年 1月翼王石达开于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3月清军攻下连镇,北伐军主将林凤祥被俘,不久处死。 4月太平军三克武昌。 5月北伐军全军覆没,李开芳被俘后遭处死。 1856年年初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破江北大营;石达开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9月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 1857年 6月石达开带兵出走。 1858年 5月九江失守,守将林启荣战死。 9月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 11月三河镇大捷。 1859年 4月洪仁玕从香港抵天京,封干王。陈玉成封英王、李秀成封忠王。 1860年 4月太平军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破江北大营。 6月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军。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帅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1年 9月安庆失守,守将叶云来战死。李鸿章办淮军。 12月李秀成攻占杭州,巡抚王有龄自杀。 1862年 2月洋枪队改为常胜军。 5月李秀成在慈溪战斗中,击毙华尔,严惩常胜军。 6月陈玉成被清军杀害。 1863年 3月英国人戈登接任常胜军管带。 6月石达开于大渡河旁投降,在成都被处死。 12月淮军、常胜军攻克苏州。 1864年 6月洪秀全病逝,子洪天贵福即位,是为“幼天王”。 7月天京陷落。

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第六节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洪秀全重新封王;三河镇大捷;上海战役;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方面:(1)通过对太平洋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2)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利用注解,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4.学法指导方面:(1)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等节选资料,以及课后阅读与思考的有关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2)通过对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3)引导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与19世纪中叶亚洲风暴的有关内容类比联想,教会学生历史知识迁移的方法。(4)让学生整理两节课的知识结构,教会学生从宏观把握历史知识的方法。(5)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①天京变乱是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由胜而衰的转折点。 ②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后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太平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这里是一个集中体现,重点讲解这一目,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认识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③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这是两课书最后的落脚点。而且,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将有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点突破方案 ①天京变乱: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补充的图片和材料来介绍天京变乱的背景,然后分析其原因和危害。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参见“难点突破方案”。 2.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难点突破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教师可以结合前面对《天朝田亩制度》及天京变乱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为什么领导者会产生封建特权思想?在学生的讨论(或自由插言)中,如果有的发言能提出教材未列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就应当予以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上正轨。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①在分析天京变乱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天京变乱分别给太平天国和清朝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②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864 太平天国灭亡真相

1864 太平天国灭亡真相 1864年6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落下帷幕,一种“反传统”的意识形态归于失败。 个中原因,后世总结颇多。但最关键之处却极少被人提及——导致天国由顶点急速坠落的“天京事变”背后,是一场赤裸裸的披着权力斗争外衣的意识形态路线斗争。宗教领袖洪秀全与世俗领袖杨秀清之间的血腥内斗,有着极复杂的内涵和极深刻的教训。 洪秀全本只是个纯粹的“精神领袖” 洪秀全在1864年6月死于困城南京。一个月后,曾国藩把他从地下挖掘出来,所看到的是:“头秃无发,须尚全存,已间白矣,左股胯肉犹未脱”。 此后一个多世纪,这位“天国之子”在史书中的形象一直诡异地摇摆于妖魔、伟人、神棍之间。他的“天国”,也不断摇摆于“伟大农民起义”和“极端邪教集团”之间。 这种“天上人间”式的标签暴力,其实不过是中国近代以来对历史长期做暴戾化处理的结果——孙中山自号“洪秀全第二”时,对“天国”的史料丝毫没有接触;苏曼殊刊布《太平天国翼王夜啸图》时,同样对石达开一无所知。习惯于借历史之峥嵘,浇时事之块垒的结果,是历史的本相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脸谱化、标签化。 天国亡于洪秀全。但追溯起来,洪并不是天国的创造者。《李秀成自述》里说:“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换言之,“开国者”,冯云山也。 1844年,冯云山囊空如洗进入紫荆山,三年后,当地信徒已达2000余人。期间,被冯云山终日念叨的“教主”洪秀全,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直到金田起事前夕,洪一直都未曾在教众面前露面。李秀成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实为天国高层共识。长期以来,洪只是一尊宗教偶像。 起事后,战争成为太平军日常事务。军事领袖地位上升,宗教领袖地位下降,是必然之事。来自广东的洪秀全和冯云山不得不在领导班子排序上向广西本土实力派杨秀清和萧朝贵们妥协。结果是:教主洪秀全仍居一把手,冯云山则由二把手退居四把手,杨秀清、萧朝贵分别上升为二、三把手。但一把手洪秀全实际上从未掌握实权,杨秀清总揽了军政大权。日后出师北伐,檄文《奉天讨胡檄》上,居然也只用了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名义,见不到洪秀全的名字。换言之,洪只是“虚君”。 进入南京城,洪一头扎进深宫寻欢作乐,不坐朝,也不处理政务。后世对此颇有指责,但洪作为“虚君”,作为“精神领袖”,并无政务可以处理,也是事实。天国这种诡异的权力格局,给清廷情报人员造成了极大的迷惑,他们报告说:“其实不存在洪秀全这么个人,喜庆节日大殿上坐着的,只是个木偶。”(《贼情汇纂》)——这是思维惯势使然:中国历史上不乏宗教起事,但其精神领袖多非活人,像元末明教,精神领袖是弥勒佛。天国的精神领袖洪秀全,是一尊供在香烛间的木偶,也合情合理。 但是,洪秀全并不甘心只做“精神领袖”;杨秀清们也不可能让洪真的拥有“精神领袖”的实质号召力。冲突,于是不可避免。

《李秀成供》原稿释疑

《李秀成供》原稿释疑 作者:陈旭麓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583 更新时间:2007年11月07日 李秀成生前及其死后一百年间,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英雄形象,即使对他的供词不无微词,也没有动摇过这个形象。一九六三年戚本禹抛出《评李秀成自述》一文,为影射史学开路,李秀成顿时成为众口一词的叛徒,他生前的一切也都成了罪证。李秀成到底是洪秀全封的“万古忠义”,还是戚本禹之流指摘的一世奸恶?至今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关键在于他的亲笔供词以及怎样看待这个供词。 一九五一年,罗尔纲同志根据拍摄的供词部分原稿,作过仔细研究,写出《忠王李秀成自传考证》,认定确是忠王亲笔,为使李秀成的“忠王”形象不受玷污,他把供词中向曾国藩表示的乞降意愿竭力解释为“伪降”。之后。年子敏同志写了《关于〈忠王自传原稿〉真伪问题商榷》(《华东师大学报》,一九五六年第4期。)(以下简称《商榷》),进而否定李秀成有任何乞降情事,干脆说全供“是曾国藩所伪造”。最近荣孟源同志发表的《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中华文史论丛》,一九七九年第1期。)(以下简称《考略》),倒不否认李秀成的乞降活动,却从中找出许多疑窦,反复推论,断定《原稿》不是李秀成的手迹,而是曾国藩派书手模仿李秀成笔迹的誊抄本。话虽如此,但仍然要落到乞降的问题上来,一九七九年一月五日《文汇报》推荐《考略》后,举出读者的议论为证,说“既然不是李秀成的真迹,而是曾国藩删改后的冒牌货,又怎能以此伪造材料来判断李秀成是叛徒呢?” 《原稿》对李秀成的评价和太平天国的历史如此重要,是真迹还是伪造或誊抄本?不可不辩。 李秀成写供经过 李秀成所写亲供《原稿》是真是伪,尽管争议不休,但他在囚笼中写了长长的供词,从来没有人提出异议。在太平天国被俘将领中,留下了供词的不止是李秀成,早期已有洪大全,后期还有石达开、洪仁□、幼天王、赖文光等人,其中有录供,有笔供,但惟有李秀成的供词不仅叙述了他一生的经历而且涉及到太平天国的全部历史,是一部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回忆录。不过李秀成没有别的革命者那样幸运,能在事后反复咀嚼、从容追述自己的战斗历程,他的回忆是在敌人的囚笼中,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回看血泪相和流”的特殊情况下写下来的。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情况,李秀成写供的经过既没有战友的旁证也没有文人的记载。除了供词本身所透露的以外,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记载,只有杀害李秀成的曾国藩的日记和函摺,以及参预杀害李秀成的曾国藩心腹幕僚赵烈文的《能静居士日记》。为了论证《原稿》的真伪,这里且以曾、赵所记文字为依据,把李秀成从被俘到“欢乐归阴”的日程排列如下,或者有助于我们了解李秀成写供的脉络和心理:

太平天国军队中的“洋兄弟”

太平天国军队中的“洋兄弟” 在外国侵略者武装干涉太平天国革命的同时,一些外国人也参加了太平军。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称参加革命的外国友人为“洋兄弟”,现代史籍中称之为“洋将”。 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的外籍军人有数百人,忠王李秀成手下的洋人志愿军就有200人左右。这些人来自欧洲、美洲、澳洲、非洲。来自非洲的战士就有五六十人之多。来自欧美、有姓有名、其事迹可考的共有13人,其中英国5人,美国4人,法国2人,意大利1人,希腊1人。有6人在战斗中牺牲,这数字还不包括他们的家属,如英国人呤德烈的夫人玛丽。 洋人的参与,使得太平军不再是一支靠冷兵器作战的军队,各种洋枪、洋炮都摆上了战场,使得这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显得有声有色,十分壮观。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一个叫呤德烈的英国人,他1840年2月3日出生于伦敦一个普通家庭。13岁在船上当学徒,17岁通过考试成为二副。1859年夏,他乘“埃缪”号船来香港,在香港英军司令部当一名海军下级军官。 呤德烈到香港后,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第二年春天,太平天国在天京外围打垮了清朝江南大营,乘胜攻克常州、苏州和浙江的嘉兴,接着向上海进军。这一重大胜利,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呤德烈为了观察太平天国的情况,辞去了在海军的职务。他到一艘中国商人的小轮船上当大副,船长也是他的一个辞去军职未久的同僚。因为这艘轮船要航行到上海附近的太平天国统治区收买蚕丝。呤德烈在停船采购生丝期间,花大量时间观察太平天国的情况。不久他就大胆地去苏州拜见当时名震一时的忠王李秀成。 那时候,李秀成刚刚从上海受挫回到苏州,他的部下有数百人死于英国侵略者之手,他的面部也被英国的大炮击伤。听说有一个英国人要见他,李秀成立即答应了,并让他住在王府里,享受最友好的款待。在与呤德烈会谈时,李秀成介绍了太平天国的情况,抨击了英国政府的干涉政策。通过了解,呤德烈明白,欧洲社会中所宣传的太平军肆意破坏和杀戮的形象是被歪曲的。在离开苏州之前,他已经非常钦慕太平天国革命,并向李秀成表示愿意加入太平军。李秀成颁发给他一个通行证,凭此证,他可以在太平天国辖区内自由往来。 呤德烈投效太平天国后,就到上海和其他清朝统治区去为太平天国采购欧洲军火和粮食。当时欧洲军火是可以在通商口岸买到的,但英国侵略者却严禁供给太平天国。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共同协力封锁为太平天国购买武器和粮食的人,一旦截获,将予以处死。 1861年夏,呤德烈亲自到上海,找到许多拥有欧式大木船、宁波船及其他江船的欧洲人,向他们宣传太平天国的宗旨,激发起他们对太平天国的同情,鼓动他们用行动来支持太平天国革命。他在办妥一些重要事务后,回到镇江,并将船从运河上开到扬州仙女庙购买粮食,运到太平天国属地。 呤德烈是一名军人,曾在太平军中带炮队出征,但他更多的时间是为太平天国训练军队。1862年,他在天京训练兵士炮术和操演一种中西参半的阵法。1863年冬,他去上海路经嘉兴,把自己所知道的铸造炮弹、制造引信和炮位瞄准的全部知识教给荣王廖发寿的部下。他说:“中国人本来就以善于模仿闻名,这些解放了的中国人可以迅速学习英文及其他各种技能,这种本领令人惊讶。” 1863年5月,天京雨花台要塞失守,天王急诏向皖北进军的忠王李秀成部队回救,李秀成率军赶回浦口。这时候,呤德烈正奉命协助守卫九瞭洲要塞,他把

太平天国诸王

天王洪秀全幼天王洪天贵福东王杨秀清 南王冯云山幼南王冯炳文西王萧朝贵幼西王萧有和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豫王胡以晃 燕王秦日纲 干王洪仁轩 安王洪仁发(后改封信王) 福王洪仁达(后改封勇王) 恤王洪仁政 巨王洪和元(洪仁发之子) 崇王洪利元(洪仁发之子) 定王洪钰元(洪仁达之子) 请王(威王)林凤祥 求王(毅王)李开芳 辅王杨辅清 赞王蒙得恩幼赞王蒙时雍章王林绍璋 侍王李世贤 勤王林启荣(追封) 顺王李春发 补王莫仕睽 戴王黄呈忠 首王范汝增 正王徐广琛 佐王朱一波 慕王谭绍光 遵王赖文光 勇王罗大纲 纳王郜云官 诸王黄文金 烈王方成宗 宁王张学明 随王杨柳谷 听王陈炳文 庄王(祝王)吉志元 翰王项大英 奖王陶金曾 以王陈金刚 顾王吴汝孝

松王陈得风 慰王朱兆英 扶王陈得才 康王汪海洋 宁王周文康 对王洪春元 襄王刘官芳 奉王谷隆贤 来王陆顺德 护王陈坤书 启王粱成富 导王陈仕荣 孝王胡鼎文 航王唐正财 相王陈潘武 古王蓝成春 比王钱桂仁比王伍贵文从王陈得德康王汪安钧 保王康容海 归王邓光明 会王蔡元隆 谐王谭体元 淮王邱远才 敬王林大居 畏王秦日南 直王林得英 趋王黄章桂 爱王黄崇发 善王陈观意 匡王赖文鸿 循王魏超成 梯王练业绅 金王钟万信 荣王廖发寿 挺王刘得功 佑王李远继 乐王谭应芝 享王刘裕鸠 昭王黄文英 感王陈荣 潮王黄子隆 凛王刘肇钧 拱王杨张安 湘王黄子澄

广王李恺顺 武王汪有维 纪王黄金爱 祥王黄隆芸 贵王陈得胜 扬王李明成 守王方海宗 利王朱兴隆 显王袁得厚 志王陈志书 然王陈时永 粱王凌国钧 邹王周林保 柬王赖桂芳 怀王周春 献王王文发 养王吉庆元 佩王冯真林 跟王蓝仁得 沛王谭星 誉王李瑞生 稽王吴玉堂 陪王谭富幼陪王谭标 赞王赖阿养 报王秦日富 奏王苗沛霖 端王蓝大顺 文王蓝二顺 周王汪麻子 卫王杨雄清 成王陈聚成 贡王粱凤超 穰王黄绍忠 列王黄明厚徐朗林彩新金友顺傅振纲李万才刘得义邱国文萧雅泗黄宗保洪桂芳李清青朱义得 沃王张乐行(捻军) 鲁王任化邦(捻军) 荆王牛宏升(捻军) 魏王李蕴泰(捻军) 粱王张宗禹(捻军) 勇王龚德树(捻军,追封)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1851年)金田起义转战湘,赣、皖、浙等省,最后定都天京(即今南京)正是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南方农民政权,结束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等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主要压迫的对象和反抗力量。长期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下统治下,过着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为支付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国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向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清政府镇压,但群众斗争此起彼伏,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1843年,洪秀全同冯云山、洪仁玕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次年春入广西传教,积极宣传组织农民群众。洪秀全、冯云山经过五年的组织发动,以紫荆、金田为中心的拜上帝会势力已扩展到十个州、县,斗争方式由宗教冲突发展到政治的、武装的斗争,起义的核心领导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革命思想理论被越来越多的贫苦农民接受。1851年1月11日(一说1850年11月4日),洪秀全领导一万多汉、壮、瑶等族人民在金田庄严宣告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严申五项军纪,冯云山宣读秉承天父旨意,合力诛妖灭清,实现太平的讲词。从此,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在中国大江南北展开。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今蒙山)城后,即封王建制,分封东、西、南、北、翼王,东王节制诸王,各种立国规制初具规模。1853年年初,太平军攻克湖北省城武昌,即挥师五十万东下占领南京,定都天京(今南京),颁行《天朝田亩制度》,发行货币,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外来侵略的外交政策。5月,太平军派兵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孤军直入,打到北京附近,功败垂成。西征军于湖口、九江大败湘军,继而破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起义进入鼎盛时期。1856年,杨秀清居功自傲,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秦日纲回京诛杨。洪秀全又疑忌翼王石达开主朝政,于是多方钳制。石达开负气率精兵良将离京出走,最后在贵州大渡河全军覆灭。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洪秀全临朝主政,重建五军主将制,大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简介 参考一: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1823~1864)中国太平天国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咸丰元年(1851)参加太平军。1863年6月16日,天京城破,他保护幼主突出重围后被俘。写有长篇供词,记述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甚详,但流露出偷生乞怜情绪,不久被杀害。 参考二: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1823~1864年),初名李以文,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齐“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遇害。 参考三:老干部工作总结 李秀成简介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851年,他参加太平军。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保举他为右四军帅,不久又被升任为后四监军,驻防天京城外高桥。同年秋,李秀成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巡查民务”,得到石达开的“见爱”。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被

委为地官副丞相。1857年10月,他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他曾请求洪秀全“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遭到严斥并革除封爵。1858年,他任后军主将,和陈玉成等一齐主持军事工作。第二年,被封为忠王。1860年夏,李秀成又和陈玉成、李世贤再次大破江南大营,先后攻占常州、苏州、嘉兴、松江等地。不久,李秀成率领一支太平军攻到上海近邻。第二年1月,他再次率军进攻上海。由于天京告急,6月撤兵回救。1863年,天京形势十分危急。李秀成从丹阳回天京,力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听。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写了“供状”,阿谀颂扬曾国藩。在“供状”里,他还记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并向曾国藩提出“收齐十要”和“防鬼反为先”的推荐。在他写完供状的当天,曾国藩就把他杀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