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高三复习课件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高三复习课件

清末立宪运动史综述

清末立宪运动综述 提要立宪运动是清末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来,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颇丰。结合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背景与时代变迁因素,举例分析各个领域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做一宏观性检讨。在此基础上,笔者阐发几点个人思考,试图加深本课题的研究。 关键词立宪运动立宪派革命综述 一、宏观回顾 长期以来,清末立宪运动研究,主要是附丽在辛亥革命史之下,当作背景衬托,或者是作为对立面的角色。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就是上述所谓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发展期,立宪运动史与清末新政史的研究才相对独立出来,成为学者直接探究的专题研究对象。总的趋势有三个特点:其一,总体评价由否定到肯定;其二,研究选题由宏观到徽观;其三,研究方法由批判论战到理性实证。可以说,这是一个逐渐疏离政治意识形态而回归学术理性的趋势。 立宪运动是清末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于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清朝的覆亡、辛亥革命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史学界也逐步认识到了这一点,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学者研究这一段历史常用的史料约有六类:(1)报刊资料,如《申报》、《时报》、《预备立宪公会报》、《民立报》、《顺天时报》、《中外日报》、《民报》、《新民丛报》、《东方杂志》等;(2)官书资料,如大清实录、光绪朝东华录、光绪政要、清史稿、清朝续文献通考、政治官报内阁官报等;(3)档案资料,主要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4)私人日记、文集,如《郑孝胥日记》、《荣庆日记》、《张謇全集》及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文集;(5)年谱、传记及一般论著;(6)史料汇编等。可见这些基本上属于旧的史料,如何搞好新资料的挖掘和整理编纂日显重要。 关于立宪运动史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学界都是从反对革命的角度看待立宪派与立宪运动。如胡绳武、金冲及合著的《论清末的立宪运动》、李时岳的著作《张謇和立宪派》[1],以及刘桂五的论文《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2]、龚书铎的论文《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3],等等。这些论著为数不多,大都是站在革命立场上,批判立宪派改良主义道路的反动实质。 [1]李时岳:《张謇和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 [2]刘桂五:《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历史教学》1962年第8期。 [3]龚书铎:《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4期。

第9课 清末新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预约变法”上谕,清政府新政措施,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 了解: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比较两者之异同。 2.过程与方法: 从清末新政的举措与过程,剖析其实质与必然结果。 比较清政府先后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背景与目的。 比较清末《钦定宪法大纲》与英国《权利法案》对君权的界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形势,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又一次自救运动。新政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预备立宪”的有名无实和“皇族内阁”的政治骗局,暴露了清政府假宪政真集权的真面目,从而使它大失民心,不可避免走向穷途末路。 二.教学要点: 重点: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阶段的假立宪、真集权。。 三.教学过程: 学习导论:1.国旗简介:黄龙旗-十八星旗-五色旗-中华帝国旗 -青天白日旗满地红旗-锤子镰刀旗-四色旗-五星红旗 学习导论:2.光绪帝的3次改革:同光新政—百日新政—光宣新政 强调:清末新政名称:维新新政-辛丑新政-光宣新政 清末新政时间:①1901年-1905年;②1901年-1911年。 学习导论:两大主题:①“清末新政”;②立宪骗局

一.重点探究:1.清末新政开始的标志 西太后颁布“预约变法”上谕(1901年)——开始标志(观图) 资料:“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总之,法令必更,锢习必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内外臣工)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西太后“预约变法”上谕一.重点探究:2.清末新政的原因 ①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请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观图)资料:“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枇(shupi,甜高粱)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既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庚子西狩丛谈》这段文字中的“我与皇帝”指的是谁?答:慈禧和光绪; 这段文字描述了他们的一种怎样的经历?答: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狼狈西逃经历 ②庚子之后,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目的) 资料:漫画:《民呼日报》-《官与民之担负》;《农民起义示意图》。 一.重点探究:3.清末新政的措施 ①教育: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等。 强调: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西太后:1906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新教科书。资料: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育统计图表》) 意义:思想文化上: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造就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律法: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增设商部、学部 意义:政治上: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中国行政机构的近代化。 ③经济:颁布《商律》,奖励实业,创办大清银行。(观图)

清末新政的失败及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和启示 内容摘要: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旨在挽救统治危局的革新运动,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身局限,改革终告失败,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 关键字:清政府、不得不、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宪政、辛亥革命 1.改革背景 那是一个值得全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期。八国联军侵华,尽管有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抗敌,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战败了。首都北京成了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天堂,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屈辱和深重灾难。侵略者是无情的,在弱肉强食法则的支配下,她们奉行了一套侵略逻辑:我打了你一棍,震痛了我的手,所以你必须付出代价。向侵略者祈求或投降是无用的,反而会遭嘲笑、鄙视和变本加厉的侵略。全民族奋起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越来越多的指向了腐败的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展开了垂死的挣扎。对外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背负上巨额外债;另外,由于清政府的岁收入不足以支付巨额外债,而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这样清政府就不得不每年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借款利息,而财力匮乏的清廷不得不将此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一方面,老百姓不得不支付清廷的沉重赋税;另一方面,各级管理更借收税之名巧立名目,对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敲诈。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奋起反抗,深刻震撼了清朝统治。再者,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清政府治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极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这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失望是革命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慈禧老太后坐不住了,不得不改弦更张,抓起了两年前拼死反对的维新变法的大旗。 2.对改革措施的评价 早在慈禧逃难西安的时候,就发布了改革上諭,痛下决心改革图强。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里开始的,不能不说清廷的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推进经济近代化。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同外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笼络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统治秩序;其次,这种经济改革也有利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清政府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创新。以往朝代,她们所实行的经济政策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重农抑商,而清政府却大力鼓励发展工商业,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否定,而对这一实行了数千年政策的否定确实需要极大的改革魄力﹑决心和勇气;同时,这种政策也是对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农本商末”、“重义轻利”思想的巨大冲击,引起了人们价值关念的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追求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清廷的的经济的改革是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经济改革的成果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据统计,1895年至1911年,新设立的资本额超过万元的民族资本厂矿达800家,资本总额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9课 清末新政 知识结构: 概念诠释: 1.清末“新政”的背景与评价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清政府颁发上谕,命各省督抚及政府大员议奏,“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兴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此后十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它的历史背景是:(1)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列强采用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的策略,要求清政府改变它的无能状态;清政府也企图以此取得列强对它的支持。(2)清政府自感面临统治危机,需要加强本身统治能力。(3)《辛丑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发展,清政府需要采取对策。(4)清朝统治集团中,在义和团运动后顽固派失势,洋务派占据上风。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不过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2.清末的新军 新军是清朝末年组建的近代化陆军。1895年,由胡燏芬募集5000人,编为10营,号为“定武军”,由德国教官用西法训练,以新式枪炮装备,初驻天津马厂,后移屯天津小站。旋由袁世凯接办,扩充为7000人,改称“新建陆军”。同时,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也在江苏编练“自强军”两千余人。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逐步将新建陆军扩充为六镇(师),人称“北洋六镇”。1903年,清政府以推行“新政”的名义,设立练兵处,由奕劻任总理。袁世凯为会办,掌握实权。而后由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督练公所,新军编练推广到全国,计划全国编练36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编制为12512人。采取募兵制,应募士兵在年龄、体格、文化程度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中下级军官多由国内各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充任,也任用一些学习军事的归国留学生。到清朝覆亡前,全国已编练成新军14镇。清朝统治者的本意是以新军作为维护其垂危统治的支柱,但 1905—1906年 1901—1905年 1908年 1911年

【史料及解析】辛亥革命是否打断了晚清的预备立宪

【史料及解析】辛亥革命是否打断了晚清的预备立宪 人民版教材在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时提到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其实,辛亥革命是否打断了晚清的预备立宪的关键在于认清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不是个幌子。 辛亥革命到底“革”了谁的“命”。这其实是一个真正不言自明的问题,清廷嘛,专制嘛——革命派们的政治诉求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但现在居然流行起来一种“反思”,说是“革命打断了改革”,换句话说,革命不但革掉了清廷和专制,而且革掉了更有价值、更有可能成功、社会转型代价更小的的晚清宪政改革。这种说法同样很有市场,它如果成立的话,辛亥革命则不仅仅无功,简直可谓是有罪了。 但这种“反思”其实非常荒谬。其一,改革早在武昌枪响之前就已经死掉了——慈禧临终前夕的1908年,颁布了一系列的反改革谕旨,譬如禁止绅商和学生“干预国家政治”;譬如颁布《大清报律》,压制一切不利于朝廷的言论;譬如出台《结社集会律》,打压开国会请愿运动;譬如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满篇都是各种“议院不得干预”……此年,改革就已经死掉了。此后,立宪派在咨议局内、资政院内的种种抗争,乃至发动民众走上街头游行请愿,都已不能改变朝廷反改革的决心。 其二,“被打断的改革”是指什么?如果是指朝廷所愿意搞的“预备立宪”,那么,这种“改革”理应被打断,而且应该狠狠地被打断,因为根据朝廷颁布的《预备立宪章程》和《钦定宪法大纲》,它所要搞的,不过是一种新时代的“开明专制”。 如果“被打断的改革”指的是立宪派所要求的“君主立宪”,那么,武昌的枪声并没有打断它,因为立宪派的政治诉求与革命党一样,都是“兴民权革专制”,至于是否保留君主,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立宪派从来就没坚持过非要保留一个君主,1911年之后,立宪派与革命党仍然继续在为“兴民权革专制”而努力,从无中断。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作者:黄珍德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7年07月09日 一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满清王朝蒙受了奇耻大辱,慈禧太后匆忙率领清朝皇室“西狩”。在严重的内外危机面前,两年多以前镇压过戊戌变法的清朝最高统治者也不能不痛定思痛,极感变法维新的必要,于是被迫祭出改革大旗。1901年1月29日,逃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昌言变法之不可缓,并要求各大臣“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各举所知,各抒己见”(注: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602页。)。4月21日,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议商变法条陈和制订各项新政措施的办事机关。从此,清末新政正式开始,直到清朝统治灭亡为止,历时十年之久。 清末新政无疑是清王朝自救的又一次努力,客观上却是近代中国要求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主题的体现,符合历史潮流,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后中国的一些现代设施,正是肇端于斯。对此,近年来学术界已经作了比较充分的肯定。不过,进步的事物不一定都会立即获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何况还存在“正人行邪法,邪法可归正。邪人行正法,正法悉归邪”(注: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的问题。清末十年的许多新政措施理应有助于弥补传统中国之不足,如兴学校以广教育、办巡警以保治安、行自治以伸民权,等等。立宪知识分子办报纸,设学会,孜孜于鼓吹民权、立宪,积极宣传新政于中国有利无害。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更由于国家的恶性操作,新政给社会带来了太多的苛征暴敛。因而,清末新政在集镇农村引起的不是广泛的响应,而是普遍的冷漠、不满和反对。它在广大普通民众眼中的形象日益败坏和歪曲,以至“谣诼蜂起”(注:柴德赓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以下简称《辛亥革命》)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1页。)。谣诼,即现代意义上的谣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谣言是指缺乏明确和可靠的事实根据却广为传播的不真实的信息;同时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着许多社会问题和群体心理。它可能是某些人为某种特定的目的而故意捏造,也可能只是传闻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变异,但不管怎样都真实地体现了传谣者和信谣者对于某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往往是他们集体无意识的自然流露和宣泄。清末新政时期流传于大江南北、黄河内外的关于新政的谣言,在某种程度上表征了普通民众对于新政的排斥态度,既体现了中国普通民众意识落后性的一面,同时也是新政得不到广大普通民众认同的反映。 清末新政时期在社会广泛流传的关于清末新政的谣言大体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政乃清政府奉列强旨意为洋化中国而举办。这是普通民众在以排外为主要内容的义和团运动被中外统治势力联合镇压下去之后对于仿效西方和日本的清末新政恶性预设的结果。如据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陕西巡抚曹鸿勋电奏:陕西省扶风、渭南两县办理地方新政不得人心,曾有“匪徒煽惑愚民”,“指学堂为洋教,指电线为洋人所设,指统税为洋税”,两县民众信之,掀起一股打学堂、砍电线杆、毁税局的风潮。(注:柴德赓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以下简称《辛亥革命》)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0-481页。)《东方杂志》曾刊文指出:中国普通民众“富于排外之思想”,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一.新政(1901-1905) 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代表人物:张之洞、袁世凯 内容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实质:讨好列强,维护专制统治。 二.预备立宪(1905-1911) 领导:资产阶级立宪派 过程:五大臣出洋考察 内容:《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 三.异同点比较 相同点: 1.指挥者相同。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都是在清政府的指挥下进行的。 2.发生时间大致相同。二者都是在快要灭亡的清朝晚期进行的。 3.目的相同。都是为挽救快要灭亡的王朝而努力的。 不同点: 1.二者的结局不同。清末新政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产生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预备立宪被揭穿最终失败,是一场阴谋。 2.进行的方式不同。清末新政主要是对国内的制度军队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且派出政府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外国先进经验。而预备立宪是进行一场阴谋的变革政府的活动. 3.性质不同。清末新政是一场比较正义的维护政府统治的变革。而预备立宪是一场阴谋活动,非正义的企图篡权的活动。 四.维新派和立宪派之比较

1.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维新派主张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2.君主立宪派:是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体。他们的基本主张是: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一下,颁布宪法,召开国会,建立所谓责任政府,以便资产阶级上层能够参与政权。清末君主立宪派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这包括:①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上层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提高,日益不满清朝现状,要求通过改革参与政权,维护自身的利益。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也引起了资产阶级上层的恐惧,他们在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与清政府存在着一致。③为了抵制革命,欺骗舆论,清政府进行了所谓的“预备立宪”,这使康、梁等一批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备受鼓舞。于是立宪派政治团体纷纷建立。清末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在国内主要是一批与官场有密切关系的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著名绅士,如张謇、汤寿潜、汤化龙、谭延闿等。在国外的代表人物则是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zd 一.新政(1901-1905) 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代表人物:张之洞、袁世凯 内容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实质:讨好列强,维护专制统治。 二.预备立宪(1905-1911) 领导:资产阶级立宪派 过程:五大臣出洋考察 内容:《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 三.异同点比较 相同点: 1.指挥者相同。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都是在清政府的指挥下进行的。 2.发生时间大致相同。二者都是在快要灭亡的清朝晚期进行的。 3.目的相同。都是为挽救快要灭亡的王朝而努力的。 不同点: 1.二者的结局不同。清末新政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产生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预备立宪被揭穿最终失败,是一场阴谋。 2.进行的方式不同。清末新政主要是对国内的制度军队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且派出政府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外国先进经验。而预备立宪是进行一场阴谋的变革政府的活动. 3.性质不同。清末新政是一场比较正义的维护政府统治的变革。而预备立宪是一场阴谋活动,非正义的企图篡权的活动。 四.维新派和立宪派之比较 1.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维新派主张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2.君主立宪派:是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体。他们的基本主张是: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一下,颁布宪法,召开国会,建立所谓责任政府,以便资产阶级上层能够参与政权。清末君主立宪派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这包括:①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上层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提高,日益不满清朝现状,要求通过改革参与政权,维护自身的利益。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也引起了资产阶级上层的恐惧,他们在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与清政府存在着一致。③为了抵制革命,欺骗舆论,清政府进行了所谓的“预备立宪”,这使康、梁等一批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备受鼓舞。于是立宪派政治团体纷纷建立。清末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在国内主要是一批与官场有密切关系的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著名绅士,如张謇、汤寿潜、汤化龙、谭延闿等。在国外的代表人物则是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

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研究综述

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综述 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1901~1910)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新政上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余绪,下起辛亥革命之肇始,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实质性拐点,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历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探究新政不仅要详察其历史大背景和政策措施,更要考量其社会效果和历史意义。 现就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从纵向的时间经度来讲,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限,在此之前的研究尚未摆脱阶级革命史思想的窠臼,新政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学者统计,1979年至1989年11年间国内发表的新政及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仅约百篇出头,而对于新政的负面评价居多,其中资料搜集始于60年代,出版于1993年,由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所著《清末宪政史》最具代表性,本书对清末新政中的预备立宪史的研究比较全面系统,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所持的历史观相对保守,对预备立宪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清廷的立宪活动是一幕幕“丑剧”,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这种观点时至90年代后逐渐式微,但与其类似的保守型观点至今仍然存在,如彭成刚认为清末新政是“满清权贵主导的为了加强满洲贵族中央集权的改革,是怕失去政权而强行收权的一场政治运动。”[1]因此,对末新政的研究的一个首要前提是要摒弃阶级分析法的谬误与不合理成分,回归理性与实证的研究方法,从宏观的争论向微观的实证转变,如此,才能能对晚清新政的变革予以理性的认识与评价。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对清末新政历史地位和影响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拓宽了人们治史的思思路,一批批有关清末新政的专著和论文相继发表,从而使得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持续升温,乃至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随着现代代化范式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有渐趋细化与深化之势。 李细珠先生在其著作《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中,对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概况做了较为详实的叙述,笔者拾其牙慧,在这里将适当引用其文中的叙述体例,对近年来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做一简单的述评,而时于仓促,其中的著作未能遍览,只述其大概,由于笔者学年论文题为“防御性现代化的歧路——清末新政中的权威合法性危机”,因此本文的述评还将适度的述评有关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问题。 一、有关清末新政总体性研究的概况 在有关清末新政的总体性研究中以张连起所著清末新政史最具代表性。张连起积十余年之力著成该书,就清末新政的目的、纲领、性质、历史地位等重大间题提出独到的见解,是一部研究清末新政的开拓性的力作。他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应当说该观点较之韦庆远观点大胆而前卫。而就其新政历史地位,他认为清末新政堪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等中国近代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相比肩。作者还进一步理清了清末新政的思想渊源,认为清政府实行新政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发展、承接洋务之余绪,并在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引起突出的变化,“清末新政为中国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1901——1911) 一、背景 1、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加强和经济势力的扩展)1902至1903年,英、美、日等国先后与清政府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取得免征厘金、增开商埠、扩大内河航行等一系列新的特权。为外国资本家对华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1903年,英国派军侵略西藏。日俄战争(1904—1905):《朴茨矛斯条约》规定俄国将旅大租借地、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南满条路)及其他相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2.义和团运动 3.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 5.来自西方的变革压力列强也要求清政府实行某些新政,因为一个顽固守旧的政府是不利于它们的“以华治华”方针的,而仿行西方的新政,在本质上就是按照它们的需要来改造中国,去掉那些不便于它们在华扩张的制度,建立起适合它们扩张的制度, 二、内容 (一)清末新政:1901——1905 1.目的:抵制革命,维护清朝的统治; 2.内容:①经济:奖励实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商法;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并制订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②教育:废科举,办学堂(高等学堂、中小学堂、女子学堂、各类职业技术学堂);派遣留学生;推行新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③军事:建立练兵处,编练新军;铁良和袁世凯在北京训练八旗兵军制改革的意义:1、一支与旧式军队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军队开始具备了基础。有知识的军事学堂毕业生于军事留学生排斥与取代了旧式军官而成为军队的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军官制度的基础。2、大量军事学堂的建立与军事留学浪潮,为清末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掌握了近代军事指挥艺术,具有专门技术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的前途提供了人才的保证。 3、军事改革,从根本上对中国社会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有所冲击。④政治:裁汰、合并旧的机构,创设新的机构,如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设学部、商部、巡警部等前期以整饬吏治、裁汰中央和地方的冗暑机构,同时设督政务处、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后期主要是政治体制改革,即“预备立宪”阶段:1906年8月正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7年清廷下旨在京师资政院,各省设谘议局;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事一系,预备立宪期为9年;1910年底,清廷在压力下表示立即组织内阁,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5月,清廷宣布内阁名单,内阁成员13名,满族9人(皇族7人),汉人只有4名。⑤司法:开启司法独立的先河,还编纂了民法、商法、诉讼法修改《大清律例》,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结构,并根据西方近代司法体系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的原则,实现了“政刑”分离和司法独立,并编篡了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标志着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3.结果:结果与主观目的相背离; 4.影响:①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权机构现代化‘立宪符合近代化的发展方向,但没有触及专制体制(传统政体下的政策创新)’,新学教育兴隆出现了办新学和留学热潮,中国军队近代化,促进民主革命);②增加的人民的负担,有利于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北洋军阀的崛起,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 (二)清末“预备立宪”1905—1911年 1.目的: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维护和加强封建皇权; 2.经过:1905年派官员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但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1911年,清政府终于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但却是个“皇族内阁”(这个内阁有5位皇亲国戚,8个满人,1个蒙古旗人,但仅有4个汉人。汉人彻底失去了对满清政权的信心。革命由此爆发。)。 3实质: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骗局。 4.影响: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包括立宪派在内的广大民众对此极其失望,对清政府丧失了最后的信心;有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1.背景:八国联军清华,为了挽救统治危机1901年清末新政 经济振兴实业,奖励工商 文化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到日本,罢科举制,废除八股 军事编练新军 新政与维新:措施相似,实质不同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假维新 1905预备立宪,遏止中国革命的发展 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辛亥革命 1.背景:19世纪初20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清政府试图以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条件 组织基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东京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思想基础: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 1911年4月黄兴等人在广州发动起义黄花岗起义 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国民国,国体五族共和,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使其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4.革命高潮: 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五色旗为国旗 3月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离、责任内阁(中国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通知宣告结束 5.革命失败: 1912.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 失败原因:革命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6.意义: 7.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给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以鼓舞和推动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全观 摘要:清末新政,即20世纪初的新政改革,指的是清政府于1901--1905年,面对内忧外患的危机局势,为求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系列新政改革运动。这些改革是清朝统治者留给我们的最后的东西,虽然,这些改革以失败告终,并未改变清政府衰败的结局,但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了解它的始末,总结他失败的原因,探究它的性质及它与晚清其他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关系,对于我们研究晚清历史仍然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清末新政;背景;现代化;失败原因;关系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时期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901年1月开始的新政改革和1904年实行的“预备立宪”运动两个主要部分,可以说这是清政府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所做的最后的一件值得我们深思的事。因为从此之后,直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接受条件,正是退位为止,清政府再也没有进行过什么有影响力的活动,就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清末新政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弄清它的始末,弄清其发生的历史背景,探寻它的性质,以及新政与洋务运动等晚清重要改革的关系,从而透过这一事件更好地把握晚清时局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全面把握当时的历史。 下面,本文就从清政府推出新政的社会背景,新政失败的原因以及新政的历史意义,新政的性质,新政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关系几个问题入手,结合现代的研究成果,从整体着眼来“全面观察”一下

这一事件! 一推出新政的历史背景 新政的产生是当时复杂的社会形势的必然结果与产物,引发这一事件的原因有很多,但下面几个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对新政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便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之乱”,发生于19世纪末期,是中国人民掀起的一场空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此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帜。时各省多闻教案,外人逼我甚,民情益愤,闻灭洋说,争鼓吹之。……”[1]义和团从山东迅速蔓延及直隶等地,渐成为一种巨大社会力量。清政府掌权者—慈禧太后与端王載漪,企图利用义和团的力量来打击外国侵略者,遂对外宣战。他们的宣战举动直接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战争中,慈禧太后协光绪帝及有关大臣外逃至西安,就是他们在逃至西安时,光绪帝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谕旨”,要求官员“集思广益,用以去弊扶衰”[2],或保荐人材,或“整军经武”[3]。“自经剧变后,群臣立言新政,乃开经济特科,诏天下辨学,命张百熙为学务大臣,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以翟鸿机为尚书,新政渐繁与焉。”[4]这是慈禧太后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其次,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在华 [1]《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庚子国变记》,第三页,上海书店1930年版复印 [2]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第4537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3]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第4550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4]《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庚子国变记》,第十九页,上海书店1930年版复印

高三历史清末新政

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史实:“预约变法”上谕新政措施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预 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 2、史能: (1)比较辨异: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措施之异同。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与美国1689年《权利法案》对君权界定的差异。 (2)归纳整理:清政府先后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背景与目的。 (3)分析理解:从清末新政的举措与过程剖析其实质与必然结果。 3、史识: (1)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形势,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又一次自救运动。新政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预备立宪”的有名无实和“皇族内阁”的政治骗局,暴露了清政府假宪政真集权的真面目,从而使它大失民心,不可避免走向穷途末路。 二、教学要点 1、重点: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如何合理评价新政措施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导入:“庚子国变”指何历史事件?“庚子赔款”又是怎么回事?“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 庚子赔款: 发生时间: 1901年—1925年 所属年代: 清代 发生地点: 上海北京 中国清政府偿付八国联军侵华的赔款。 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与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驻华公使,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通商口岸的常关也归海关管理。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各国的分配率以俄国最多,计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还本付息定在上海办理,先由汇丰﹑德华﹑道胜﹑汇理﹑正金五银行经收。次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设行,参加组成银行委员会,所收本息摊交各国所定银行。清政府以关税收入仅能抵偿旧借外债,为筹还赔款计,将年额2121万余两摊派各省﹑关,从而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苛捐杂税的不断增加。在偿还该赔款时银价跌落,各国坚持按“应还日期之市价易金付给”,到1905年,镑亏积欠120万英镑(合银800万两)。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的比较 试论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的比较摘要: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和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有许多共同之处,亦有许多可探讨的问题。对这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对比研究,弄清二者的关系、性质及各自的历史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是清政府所搞的近代化运动,虽然这两次运动都没有成功, 这两次新但它毕竟使封建的中国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方向前进了一步。政的主要内容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的改革,并且都是在重要的对外民族战争以后出现的,这是两次新政的共性所在。但是这两次新政在其各自的历史原因、在推进过程中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新政发动者与所处的时代中心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关键词: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中国近代化清政府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政改革洋务派近代化运动资本主义近代化帝国主义侵略正文:洋务运动是在19 世纪60 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主要领导人物是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他们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成员为了维护自身在清政府存在前提下获得的利益,我认为他们偶然地肩负起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维护封建统治的继续存在的责任,他们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立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口号。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汾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就是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洋务运动所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的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正是由于洋务运动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和洋务企业的腐朽性,使得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不可避免的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清末新政同样是在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实行的,清末新政的改革方面涉及了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然而封建统治阶级实施清末新政的目的根本不在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因而预备立宪并没有能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最终清末“新政”也没能避免破产的命运。下面对这二者的历史背景、具体革新运动内容以及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第一、这两个事件的历史背景惊人地相似。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有着非常类似的历史背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民起义斗争的沉重打击。洋务运动开始时,正是太平天国进行激烈抗争的时期。洋务派大企业创立时,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仍有太平天国余部、捻军及各少数民族起义继续战斗。在太平军旗与捻军勇猛冲击下,八旗绿营一触即溃,土崩瓦解,清朝政府不得不动员汉族地主组织团练,产生了湘军和淮军等地方军队势力。清末新政比洋务运动晚了四十年。当时,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刚刚被镇压下去,但人民起义斗争仍然没有结束在人民起义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在这种形势下,穷途末路的清朝政府搞起了新政。其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入侵。洋务运动开始时,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强迫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朝统治者逐渐向侵略者靠拢,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洋务派也开始得势。清末新政开始时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攻陷了北京,1901 年清朝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历史背景是惊人的相似。第二、二者的宗旨与目的大致相同。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有着相类似的宗旨与目的。洋务运动,是在不触及封建统治根基的前提下,学习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末新政的实质:也是在不触及封建统治根基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改弦”性质的具体政策上的改革。第三、具体改革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所发展。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大部分内容相类似。不同的是,清末新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前进,有所发展。在机构设置上。1861 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该衙门成了洋务运动的领导机关。清末新政开始时,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为总指挥部。接着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不同的是因形势所需,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机构。如1906 年设农工商部、民政部、陆军部、海军部等。在经济方面。洋务运动期间,办起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民用企业。这些厂矿分别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出现,民族工业也掺杂其中了。清末新政,在经济上的努力更为突出。工矿业方面,由于清廷采取奖励政策,洋务运动的老厂矿有所恢复与发展,新的厂矿也大量涌现。相当于以前四十多年总和的一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工商业,金融事业也有所发展。在军事方面。洋务运动期间,突出的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清末新政期间,对原有军事工业进行了扩建,普遍增加了经费,更主要的是编练新军。在文化教育方面。洋务运动期间有了一定的重视,1862 年,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培养办洋务人才,地方出现了新式学堂及派遣留学生活动。清末新政时,清政府把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清政府不仅废除了科举制度。流传于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的历史就此结束,而且清廷又令各省兴办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为了人才,清廷还大力派公费留学生,鼓励自费留学,提倡到欧美各国留学。因此,清末出现了留学洪流。第四、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两次新政,需款甚巨,劳苦大众,捐税累累,如牛负重。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为中国造成并发展了买办阶级、军阀集团与官僚资本。两次新政的军事工业、建新军等,也起到了镇压人民的反动作用。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洋务运动期间,在军事、民用企业中出现了一批产业工人;而清末新政中,由于工矿企业迅速增加,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逐步扩大。其次,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搬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一新政的提出 在清末最后十年里,清政府面对外力的压迫和国内要求变革的形势,为继续维持其统治,自1901年开始,在政治、军事、教育、财政、社会习俗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 改革。以往有把1901-1905年的清政府的改革称为“清末新政”,而不包括之后的 “预备立宪”,但是,现在学界基本认同“清末新政”包括这两个相互关联并有其 内在逻辑发展的阶段。

新政上谕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新政的上谕,这标志着清末新政的开始,也是清政府对庚子政局回应的结果。 上谕道:“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换言之,治法尽可更张,而“体”不能易。三纲五常是维系传统中国社会秩序的核心,是万世不可改变之至上原则。这样的强调,说明清廷旨在不脱离出“中学为体”的轨道来进行改革。

不过,它还是比洋务运动进步: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这里提到学习西方的本源,虽然没有具体说明什么样的西政,但是将重点学习西学政而非西艺,却是明确的。 上谕最后写道:“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

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己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同年2月,清政府再颁上谕,重申变法之意。 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总理“新政”的机构。派奕劻、李鸿章、荣禄、昆岗、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 8月20日,即两宫回銮前四天,以慈禧太后的名义再发文告,表示清廷变法的决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