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制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五年制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五年制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五年制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护理专业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职

学历层次:大专

三、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四、学习年限:五年全日制

五、培养目标:

护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医疗卫生工作方针,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及专业能力,具备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与患者良好沟通,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实施整体护理,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满足卫生服务人才需求,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六、职业领域(面向)

七、人才培养规格

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应急处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知识、技能结构与素质要求如下:(一)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具备正确认识社

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人文素质: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专业知识要求

(1)具有较稳固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

(3)具有开展社区卫生保健、卫生宣教的专业知识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规知识。

2、专业能力、技能

(1)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

(2)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人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预防保健服务的技能。

(3)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反应进行有效观察的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包括心、肺、肝、脑、肾等脏器功能监测及复苏、大出血、各种创伤、中毒等抢救护理)的能力。

(5)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按照人的基本需要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并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临床科研能力

(7)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8)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

(9)具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以下证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2、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考试一级证书

八、工作岗位、典型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3.康复 护理

3.1.3具有初步的康复机能评定、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能力 3.1.4具有开展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能力

3.2预防保健 3.2.1掌握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

3.2.2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

健服务的能力

3.2.3具有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的能力 3.2.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九、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1、课程设置路线

工作过程

知识能力

课 程

护 理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2、课程设置方案

3.课程模块基本要求(以临床护理为基础)

(1)职业基础模块(名称、教学时数及要求)

1.1正常人体学基础总学时160,理论学时112学时,实验学时48

正常人体学基础是研究正常人体组成、结构、代谢、功能的一门科学,它和医学其他各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解剖组织学为64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生理为64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生化为32学时。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及本门课程在医学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从实际需要出发,教学上以系统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为主。让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代谢及各系统多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产生原理和调节过程,同时掌握学习正常人体学的基本技能及方法,为学习其它护理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在第一学期开设。

1.2疾病学基础总学时96,理论学时70,实验学时26

本课程包括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及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的总论、各论,病理生理学包括总论、基本病理过程。主要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经过、结局及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并以此揭示疾病的本质。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20学时,共64学时,在第二学期开设。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包括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两部分。病原生物学是介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免疫学主要介绍免疫的基本概念、功能、机体免疫应答的基本规律。其中理论26学时,实验6学时,共32学时,亦在第二学期开设。

1.3药理学基础总学时48,理论学时33,实验学时15

本课程总论部分包括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原理、药物体内变化规律的基本知识。各论部分包括临床常用药物,阐述各类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等。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在护理工作中能正确执行处方、医嘱,并具有观察药物疗效,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等能力。在第二学期开设。

1.4健康评估总学时48,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18

本课程作为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其内容包括健康病史的采集方法、症状评估、身体评估、特殊人群的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家庭文化和环境的评估等。在第二学期开设。

1.5护理学导论总学时16,理论学时12,实验学时4

本课程是作为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课程。内容涵盖护理学的发展史与展望,介绍护理理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沟通与交流;护理与法等。在第一学期开设。

(2).专业技能模块(名称、教学时数、学分及要求)

2.1护理技术总学时160,理论学时28,实验学时132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重要的实践性技能训练环节,是护理岗位必备的护理技能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的基本护理技术及其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本课程分三学期完成。其中:第一学期学时48,理论8学时,实验40学时;第二学期学时64,理论6学时,实验58学时;第三学期学时48,理论14学时,实验34学时。

第一学期:完成医院环境及出入院护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患者的安全与舒适,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等章节。

第二学期:完成患者清洁卫生护理,患者饮食护理,排泄护理,患者的治疗需要与护理等章节。

第三学期:完成标本采集,危重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临终关怀,病区护理管理技术。

2.2护理个案分析总学时18,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0

本课程综合了各系统的专科要求,以系统疾病的典型护理个案为主要教学内容。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使现代护理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学习于分析临床案例,指导学生书写临床护理个案,通过案例教育、解读医疗事故等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问题的能力。在第六学期开设。

2.3母婴护理总学时64,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18

主要内容有女性特征,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高危妊娠护理,妊娠期并发症护理,妊娠合并症护理,异常分娩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护理,产后并发症护理,不孕症,围生儿常见疾病护理,母婴护理常用操作技术。在第三学期开设。

2.4儿童护理总学时48,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2

内容涵盖从婴儿期至青春期,包括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与心理护理,社区儿童护理,住院儿童的护理,小儿营养及营养紊乱的护理,小儿各器官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和健康保健,常见急症的护理。在第四学期开设。

2.5成人护理总学时240,理论学时180,实验学时60

分为两个学期完成。第三学期分别开设呼吸、循环、泌尿、血液、神经、运动、内分泌、风湿系

统疾病、传染病以及外科总论、肿瘤病人的护理,总学时192,理论学时136,实验学时56。其中呼吸系统理论学时10,实验学时6;循环系统理论学时22,实验学时10;泌尿系统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4;血液、神经、内分泌及风湿系统理论学时22,实验学时6;传染病理论学时8;运动系统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4;肿瘤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4。外科总论包括手术室工作、麻醉、围手术期护理,换药室工作,体液平衡失调,休克、损伤、移植及外科感染,理论学时42,实验学时22。第四学期分别开设消化、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总学时50,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4。其中消化系统理论学时26,实验学时8;生殖系统理论学时10,实验学时6。

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精选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详细阐述成年人各系统常见健康问题和健康教育,侧重解决临床护理重的实际问题,并反映当今护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2.6老年护理总学时20,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4

主要介绍老年护理的有关概念,老年人的保健原则,老年人活动与安全、营养与饮食、安全用药、精神心理卫生、家庭护理等问题,老年人器官系统常见疾病与健康维护。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进行健康保健指导,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第四学期开设。

2.7急救护理总学时30,理论学时20,实验学时10

内容包括院前救护,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常用急救与监护技术、危重病人的监护、急性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监护、常见临床危象病人的监护、急性中毒病人的监护、意外灾难性疾病病人的监护等。在第四学期开设。

2.8心理护理总学时16,理论学时12,实验学时4

本课程是医学、护理和心理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为医学护理提供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技术,通过护理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能拓展知识面,投入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提高护理质量,更有效地为病人服务。第三学期开设。

2.9中医护理总学时30,理论学时22,实验学时8

熟悉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在第六学期开设。

2.10社区卫生护理总学时40,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10

包括社区卫生与社区护理,人群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社区居民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社区精神卫生保健与护理,社区急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家庭访视与护理。在第六学期开设。

2.11营养与膳食总学时18,理论学时14,实验学时4

本课程主要介绍营养基础知识及营养素的体内代谢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常见病的饮食护理,医院膳食管理、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在第六学期开设。

2.12精神卫生总学时30,理论学时22,实验学时8

内容有精神护理的基本概念,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心理评估,病人常见心理问题与治疗,心身障碍病人的护理,神经症病人的护理,精神障碍的症状、治疗与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社区护理。在第六学期开设。

2.13康复护理总学时24,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6

内容包括康复医学与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方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言语治疗与康复器等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常见伤病的康复护理。在第六学期开设。

2.14临床专科护理实训总学时60,实验学时60

本课程是一门护理专业实践性技能训练课程。实训母婴、儿童及成人临床专科护理技术,心电监

呼吸

机、心

肺听

诊、心

肺复

苏、除

颤机

等实

训仪

器的

应用

操作、

保养、

管理。

以培

养学

生良

好的

职业

素质

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在实训过程中,以母婴、儿童、成人①、成人②分成四个小组同时训练。在第四学期开设。

2.15护理技术见、实习总学时216,实验学时216

通过采取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较早进入护理角色,培养其责任感、使命感。分别在第一学期安排2周护理基本技能见习,共72学时;第二学期安排2周护理基本技能、心理护理见、实习,共72学时;第三学期安排2周护理基本技能、心理护理、整体护理见、实习,共72学时。三个学期共216学时。

2.16专科护理见习总学时72,实验学时72

在第一、二、三学期护理技术见、实习的基础上,第四学期安排2周专科护理见习,分别进入内、外、妇、儿科病房,主要了解以专科护理为工作任务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情况,增加感性认识。同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熟练的操作基本护理技术。

2.17综合技能训练总学时72,实验学时72

在进入毕业实习前,安排2周进行护理技能训练及实习前考核验收,共72学时,通过“练兵”才能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完成各项操作技能,为顺利实习打下基础。

2.18毕业实习总学时1636,实验学时1636

通过生产实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服务意识,适应社会需求。共安排41周临床实习,其中内科12周;外科10周;妇产科6周;儿科4周;急诊室8周(包括急救护理、急诊监护:EICU);社区护理1周,总学时1636。在第四、五、六学期开设。

十、教学计划

十一、毕业

本专业学生达到以下条件可以毕业:

1.修完本专业设置的必修课,成绩合格。(必备)

2.按专门化方向修完选修课,成绩合格。(必备)

3.参加临床实习时间10个月,考核合格。(必备)

4.获取相关职业鉴定资格证书。(参考)

学生毕业时,由我校考核后,由省教育厅审核、学历实行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3: 五年制高职教育五年一贯制 (“3+2”)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代码 051100 二、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学制与学历 中职段三年,中专;高职段二年,专科 四、学习形式 全日制 五、就业面向 六、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在生产、技术、管理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操作与维修、进行中等以下复杂程度零件加工工艺等工作,达到初、中级工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机械视图和测绘能力;使用CAXA等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能力;机械制造基本能力;常用车、铣机床,数控车、铣床操作能力。 (二)人才规格 1.知识要求

具有应用数学及物理知识解决机械制造中的数学计算问题的基本能力。 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具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自学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语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2.技能要求 具有阅读机械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的能力,能绘制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 具有对机械零件有关的运算、绘图、执行图标、使用技术资料的技能。 能根据使用要求,初步具有选用零件材料的能力,了解常用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择通用刀、夹、量具的能力。 解工艺、质量、生产效率的分析方法。 具有对一般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的操作1~2种机床。 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 设备润滑系统及切削液的应用知识 3.素质要求 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检索信息的能力 4.证书要求: 普通机加工专门化方向: 国家职业资格车工(四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铣工(五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磨工(五级)操作技能 钳加工专门化方向: 国家职业资格钳工(四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装配钳工(五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机修钳工(五级)操作技能 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党支部负责企业人才需求计划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第八条:人才的培养方式: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可先压担子,后帮

工商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品牌管理方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较宽、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品牌设计、传播、咨询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合作、交往、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2.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 3.较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品牌管理领域(如品牌营销、传播、设计、保护等)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掌握品牌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与品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了解国内外品牌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和专业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4.获得品牌意识、品牌营销、品牌传播、品牌设计等品牌管理能力的良好训练,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品牌管理问题分析、规划、设计、控制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品牌管理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外语、计算机达到规定的要求; 7.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8.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和素质拓展训练,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9.具有从事品牌管理或相关管理工作的从业资格,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南京理工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

南京理工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并建立更具生机活力和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更好地因材施教,在原有学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本科培养计划 1.培养计划的制定原则 (1)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我校实际情况,将现有55个本科专业按学科分为25个专业大类。从21世纪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按照“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基本原则构建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针对性。 (2)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2.培养计划的总体结构 (1)理工科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分数一般控制在174学分左右;经管类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分数一般控制在165学分左右;人文类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分数一般控制在160学分左右。全校学生须修满本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第一课堂学分,同时须修满第二课堂4学分。

二、课程设置 课程按模块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科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 1.通识教育基础课是学校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等课程。 2.学科基础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大类所属的学科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相关学科基础课。专业大类统一设置学科基础课,由于专业特色的差异,不同专业之间可略有不同。 3.专业课是加深专业基础和学习专业技能的课程,分为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是体现专业办学特色的核心课程,招生量大、涉及面广的宽口径专业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每个方向模块所设置课程的总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专业选修课所设课程的总学分一般为应选学分数的1.5~2倍。原则上每门专业课程不超过3学分。 4.学科选修课是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学习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以及本专业大类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所设课程的总学分一般为应选学分数的1.5~2倍,原则上每门学科选修课程不超过2学分。 5.公共选修课包括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和艺术类选修课程;面向理工经管类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类,面向人文类学生开设的工程技术类选修课程,以及其他综合类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基础、能力、兴趣选修。 6.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获得对实际工程问题或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合作精神等,包括实习、集中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军训等。 三、弹性学习年限 1.我校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可在校学习3~6年。 2.本科生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停学)超过6年(服兵役除外),自行退学。 四、辅修制 1.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辅修第二专业。关于辅修的规定详见《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辅修第二专业的管理规定》。 2.学生凡修完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 五、选课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涉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类岗位。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本地区的高职院校,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株潭”中小企业输送会计核算型人才。 为保证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我院会计专业在2009年上半年开展了一项“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我们从“长株潭”地区企业需求出发,通过人才市场调查、企业走访、毕业学生调查、专家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研讨和论证得出结论: 1.人才需求量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较为旺盛的状态,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会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湖南省工商局公布的数据,近五年,长、株、潭每年新注册的企业在20000家左右,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这些新增企业每年需要增加3万名左右会计从业人员。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 2.学历需求情况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3.岗位需求情况 按照企事业单位的类型,会计岗位群的分布构成一般如下: (1)大中型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①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岗位;②财务经理、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④审计主管及审计人员。 (2)小型企业:①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 (3)机关、事业单位: 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计划、审计等管理岗位;④出纳岗位。 (4)银行等金融机构: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证券投资部门管理岗位。 在以上各类企事业及金融机构中,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及大型金融机构,要求人才学历层次较高,一般要求是本科以上毕业生,而中小企业及基层金融机构(如分理处等),一般对专科毕业生较欢迎,应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部分企业组织数量占绝大多数,市场前景广阔。 4.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目前的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问题,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少不强等,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会计行业有重经验轻专业现象,由于会计专业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高,加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 (讨论稿) 第一条:学制与学期 一、学制 本科各专业的学制为四年,修业年限三~六年(包括休学、停学和保留学籍等)。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要求的总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标准〉,即可取得毕业资格。以四年为标准修业年限计,提前或延长毕业年限需办理申请审批手续,实施细则见有关规定。 二、学期 学校每学年设置春季、秋季两个长学期和一个暑期短学期。长学期安排19周,其中用于教学17周,考试1.5--2周;短学期安排3--4周,主要用于安排选修课、讲座、军训、实习、设计、创新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条:学分计算 一、理论与实验课程 理论课16学时计1学分;体育、实验、上机课程32学时计1学分。 二、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计2.5学分; 课程(设计)、实习、小设计等,1周计1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计15学分; 三、创新教育活动 创新学分,指学生按规定参加教学计划之外的各种竞赛性、科研性、实践性活动所取得的学分。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由学校、学院(系)组织,并经教务处核准的各类发明、设计、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以及社团活动。 为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规定每个本科生修学期间应至少修满3个创新学分方能毕业。 实施细则: 1、竞赛性活动获奖 获国家级以上奖励计2学分,获市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计1.5学分,获市级三等奖或校一等奖计1学分,市级鼓励奖、参赛奖,校二等奖及以下者计0.5学分。同一奖项多次获奖者,按最高级别记学分,不予重复。 2、论文发表 在国外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主要作者(排名第一)每篇计1.5学分,其他作者每篇计0.5学分。在其他公开发行刊物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1.0学分,其他作者0.5学分。 3、取得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地质学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得当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教学体系突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为总原则,在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放宽专业,强调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多学科渗透,重视实践课,加大教学实验条件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建立了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主导、以新技术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地质学前沿动态的课程体系。删减了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增加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跨1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增加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全面改革了实践教学构架,赋予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毕业实践新的内涵,构成了全新的、科学完整的地质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教学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使科研、师资、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教学实验实习体系实践教学是地质科学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认识与方法的锻炼,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针对地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融。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奠定了教学的高起点和高标准。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自我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形成了实践教学从理念到形式全面改革。我系实验实习体系由野外教学实习和课程教学实习两个模块组成。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按照教学

广西大学本科学分制实施方案

广西大学本科学分制实施方案 西大教字〔2005〕41号 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规格、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分制与学分 (一)学分制是一种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其基本特点是:①以学分表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份量;②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才能、特长、爱好、学习基础与勤奋程度等; ③教学计划具有弹性。我校实行的是计划指导下的学分制。 (二)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业的基本计算单位。学生学完某一课程后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即可取得学分;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方能毕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应当修满180一190的总学分,五年制本科生应当修满220一230的总学分。 (三)学分计算:课堂讲授课程和实验课原则上每18学时计1学分;集中进行的教学实践环节为每周计1学分;劳动和军训每周计0.5学分;体育课一学期计1学分。 二、教学计划 (一)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其他教育教学环节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修读课程的依据。 (二)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学制;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毕业学分要求;教学计划进程表;必要的说明和统计数据等。 (三)各学院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参照学校每年下发的《广西大学关于制订××级本科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进行。 (四)教学计划由各学院组织制订,报教务处审批。教学计划一经审定,不得擅自更改。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或者各专业根据学科发展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要求增设新课时,应当由学院主管教学领导提出,报教务处审批 (五)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必修课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由学校统一开设,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等;学科基础必修课,指按大类招生专业相通的学科基础课程、非大类招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指专业方向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课程。选修课分为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含科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开设,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课程。 三、成绩考核与绩点 (一)学生修读的所有课程应当经过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即取得相应学分,考核成绩不合格则无学分。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二)采用绩点制进行学生学习质与量以及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和能力评价。用平均学分绩点(公式见《广西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八条)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宽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够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初步具备创新精神、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医学进步环境的临床医师。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 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 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国际视野,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 卓越,努力成为学科骨干。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 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 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 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 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 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

学分制培养方案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级) 一、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扎实的技能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园艺行业的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具备园艺方向技能证书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毕业生基本规格 1 毕业生基本规格 1.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爱劳动,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健全的法制观念。 1.2具有大学专科层次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完成全部公共课的修业任务。 1.3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成高职阶段教育的全部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学习任务。 1.4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能力。 1.5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职水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2 知识结构(图1)

2.1 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知识;具有大学专科层次的文化知识水平。 2.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园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等专业基础知识。 2.3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园艺植物保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园艺设施、草坪建植与养护、园艺种子生产等专业理论知识。 3 能力体系 3.1 具有较强的写作、演讲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会话和阅读能力。 3.2 具有熟练操作、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3 具有使用本专业有关的先进仪器设备的能力。 3.4 具备蔬菜生产、经营能力。 3.5 具备果树生产、经营能力。 3.6 具备花卉生产、经营能力。 3.7 具备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能力。 3.8 具备农产品贮藏、加工能力。 3.9 具备园艺设施设计、管理、经营能力。 3.10 具备草坪建植与管护能力。 3.11 具备植物繁育生产能力 3.12 具备园艺企业经营与园艺产品营销知识。

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逐步推行学分制。为保证我院积极稳妥推行学分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试行。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根据创造条件实施学分制的精神,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习社会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办学活力,使我院的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 第二条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业的必要时间和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 第三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自身活力。 第四条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手段,它的实施将涉及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因此必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推行,努力做到“四个统一”: 1、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统一。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兴趣、条件和学习时间的要求,又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级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一贯制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层次高职 主要合作单位巴州迅驰广告公司

2013年5月制定 巴音职业技术学院 2013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市场调研基本信息数据 1.调研范围 巴州境内关于IT业、商业、石油业、信息产业、广告设计公司等的企事业单位,如:巴州移动公司、新疆博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巴州迅驰广告公司 2.调研信息数据 巴州每年的供需缺口高达1000人以上,随着“数字巴州”的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在2011年至2016年供需缺口将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而本专业每年仅有100余人的毕业生。供需缺口较大,发展前景广阔。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一)学制:五年。 (二)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 三、专业设置分析 (一)行业与区域背景分析 从调查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从事IT业、商业和石油业的人才较多。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系统操作,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就是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相关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岗位人才供需分析

要求以专业调研与分析为依据,及时更新数据和表述方式。同时突出本地区、邻近大中城市及地区的专业人才需求数量、质量等的需求状况。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巴州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而巴州能够培养本类人才的只有我们学校,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巴州,培养适合巴州企业、事业、石油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四、专业培养目标 按教育部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作具体的阐述。其格式统一为: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能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应用与维护等专业知识,熟悉网站规划设计与开发能力,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图形图像应用能力,能跟踪本专业新技术等业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人才培养规格 (一)人才使用规格 应明确说明实际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可选择若干个核心岗位细分、分别描述)。 1.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应用文体撰写文档及报告。。 2.多媒体设计员与图像处理员,以及广告设计员具有较强的平面制作能力,动画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图形建模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应用文体撰写文档及报告。 3.网站维护员、设计员,具有较高的网站建设的能力,会进行后期运行网站与维护网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应用文体撰写文档及报告。。 4. 计算机操作员以及计算机应用相关人员,具有计算机系统应用与维护能

广西大学本科学分制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广西大学本科学分制实施方案 篇一:广西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广西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西大教字〔20XX〕39号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保障学生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入学、注册 第一条凡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应当持我校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新生,应当向学校招生部门书面请假,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假期一般不超过两周。未经同意不报到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并将名单(含考生号)于学校规定的正常报到截止日期后二十天内报自治区招生部门。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

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广西大学学籍。学校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对新生进行学籍审核与电子注册。复查不符合招生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处。 第三条新生复查中发现患有疾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但经短期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的,由学校招生部门提出,主管校领导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当立即办理离校手续,户口退回原籍。超过两周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的,取消其保留的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应当在下学年开学前向学校招生部门提出书面入学申请,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复查合格,经学校招生部门批准,方可按当年新生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在学校规定时间内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到所在学院办理报到注册手续,由学院在学生证注册登记栏中加盖注册章。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应当履行请假手续暂缓注册。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五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

---------------------------------------------------------------最新资料推荐------------------------------------------------------ 五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一、学制与培养目标 1、学制 2、招生对象 3、办学层次 4、培养目标二、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2、其他就业岗位三、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拟设课程岗位一任务一任务二岗位二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岗位三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岗位四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四、主要课程设置及介绍 1.课程名称简要介绍 2. 3.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 周学期学期周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入学教育与认知实习军训劳动机动周授课周数考试周数技能训练课程设计、大型作业、毕业设计企业见习、顶岗实习内容周数内容周数内容周数周数周数周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六、教学计划表(参考格式一)课程结构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学时数总学时论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考核形式考试理实训一二三四五考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共基础课程1 1/ 6

2 345678小计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9 10 11 综合课程一 12 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综合课程二 13 模块一模 块二综合课程三 14 模块一模块二 15 综合训练项目一 16 模块一模块二综合训练项目二 17 模块一模块二 18 小 计选修课程限选课程 19 20 21 小计任选课程 23 24 25 小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合计 (参考格式二)课程结构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学时数总学时 数学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考核形式理论教实践教学一 二三四五考试考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础知识和能力 模块 1 2 3 4 5 6 7 8 9 小计 专业知识与能力模块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小计拓展知识与能力 模块19 20 21 22 23 24 小计综合实践课证书培训考核 25 大型 实训26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1.培养内容与管理 1.1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着力于提升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计划从理想信念、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创新思维与理论研究能力、执行力以及汇报展示能力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培养。 1.2培训计划 计划在两年内开展的培训内容包括:理想信念培训、基本素质培训、能力拓展培训及轮岗。 1.2.1理想信念培训 1.2.1.1内部讲师培训: 将邀请公司党委领导,就青年人才的成长、成才做专题讲座,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参训学员围绕讲座内容进行学习。 1.2.1.2外部讲师培训: 人力资源部将积极联系外部资源,组织关于时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1.2.2基本素质培训: 1.2.2.1通过对入选的人才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人才培养工程的目标,梳理出人才普遍存在的短板,并引进外部优质

培训资源制定相应培训计划。 1.2.2.2将组织学员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促使学员既能学习到外部前沿的能力课程,也能学习到内部先进的管理思路。 1.2.3能力拓展培训: 组织参训学员参加1至2次户外拓展训练,并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安排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任务,使之为同一个目标团结协作。 1.4课题计划 1.4.1课题的设置 入选的人才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创新的思维提出优化意见,并就此开展创新课题的研究。 1.4.2节点设置 1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一年年底前,启动创新课题开题工作,学员通过填写《创新课题研究申报表》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及课题导师。。 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二年中旬,学员根据创新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创新课题研究论文,课题导师针对学员的创新课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支持,人力资源部参照职称评审相关流程组织学员进行创新课题研究论文答辩工作。 1.5轮岗培训计划 对于部分培养对象可以视情况安排轮岗实习,轮岗实习是指培养对象按照未来工作需要进行跨部门实岗锻炼。

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南

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南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确定教学编制的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构建体现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经研究决定制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现提出制(修)订工作的几点原则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体现桂医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积极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力。 2.加大公共课程改革力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思想政治教育类、军事理论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符合相关政策要求总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删减课堂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数字化教学、实践实训、课外指导课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依据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体现“以通用、适用为本,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抓手,进一步处理好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方面的关系,建立和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二年制专科学分制实施方案

某某学校(大专段) 学年学分制实施方案 为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一种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和深化我校的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是评价学生学习份量和学习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升级和毕业的重要依据,以学期为计划单位。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学年制是学年学时制的简称,即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获得毕业的一种制度。 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结合或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学年学分制基本上保留我校中专和专科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即学生在一学年内修满一定的学分,就准予升级,否则就只能跟读或退学;分别修满各学年的学分则可以毕业。 我校实行的学分制计划为学年学分制,以学年为单位,计算学生所学的分量(修习的学分)。每门课程限定最低学分(因课程而异),作为升入高一年级学习的依据。 第二条我校实施学分制应充分体现幼儿师范教育特色,在课程学分设置上贯彻以下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学年学分制的实施,保证学生具备幼儿园或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二、差异性原则 学年学分制的实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素质基础和素质潜质,为学生形成幼儿教师专业特长服务。 学年学分制的实施,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发展学生不同的教育才能、兴趣和特长创造条件,通过全面实施因材施教,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环境,为培养一大批学有专长的高素质幼儿教育人才打好基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章课程设置 第三条根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和潜能,按必修课、选修课设置课程。 一、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学校的主体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它是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教学学科,它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共同的基本要求。必修课程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学生必须修读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二、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它并不要求学生人人都学,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倾向,通过选修方式朝某一领域钻研,以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自身能量。通过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可根

五年制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新模板

级五年制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在幼儿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机关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或幼儿园骨干教师。 职业岗位群:幼儿园管理人员与教师岗位;公共事业教育部门幼儿教育管理岗位;社区幼儿教育机构管理岗位;与儿童相关企业的管理岗位。 二、培养要求 1. 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通过学习现代管理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训练,具备运用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能力,熟悉学前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初步具备作为公共事业的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组织机构的管理人员所必备的职业素质或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职业素质。 2.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3. 在文化与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学前教育管理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掌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学前教育教学规律;掌握计算机一般知识与技能。 4. 在身心素质方面,身心健康,能乐观积极,精力充沛地工作。 5. 在能力素质方面,具有运用学前教育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管理实践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具有学前教育管理创新意识、良好的学前教育管理素养与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能力;能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知识和岗位技能要求 1.了解并掌握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 2.理解并掌握幼儿教学模式,掌握幼儿教学的基本原则,能够独立设计幼儿教案并进行教学。 3.掌握进行幼儿知识和教学技能。 4.掌握幼儿游戏理论、幼儿游戏设计原则和常见的游戏方式,能够独立设计幼儿游戏。 5.能够制作、使用常用教具,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学制与招生对象 1、学制:五年。 2、招生对象:具有初中毕业学历或当年中考应届学生。 五、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1.本专业必修课程共开设门,其中主干课程为: 2.各学期教学环节与周数分配表 3.课程设置及周学时安排表

《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执行方案》

目录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2) (一)建设类别 (2) (二)建设目的 (2) (三)建设原则 (2) (四)组织形式 (2) 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程序 (3) (一)战略地图 (3) (二)甄选程序 (3) (三)梯队对照表 (4) 三、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实施 (4) (一)培养原则 (4) (二)实施方式 (5) (三)内容来源 (6) (四)培养内容 (6) (五)过程管控 (7) (六)培养考核 (7) 四、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激励 (7) 五、退出及处罚机制 (8) 六、费用投入及约束机制 (8) 七、补充内容 (9) 八、附件 (9)

xx地产人才培养“飞鹰计划”执行方案 ——暨中高层后备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一)建设类别 1、针对现职高层管理者——“火车头计划” 2、针对高层梯队人才(在职中层人员)——“接班人计划” 3、针对中层梯队人才(在职骨干员工)——“精英计划” (二)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xx地产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三)建设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原则上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实施主体单位制定、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4、人才共享,推荐部门优先选用的原则。推荐部门因业务发生变化等原因没有任用的,公司可帮助推荐任用。 5、“三个性”。需要体现层次性;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深化、逐渐递进性;层级间的系统性。 (四)组织形式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后备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