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石的基础知识与鉴定

钻石的基础知识与鉴定

钻石的基础知识与鉴定
钻石的基础知识与鉴定

钻石的基础知识与鉴定

————《纯银饰品加盟吴越老银铺》

钻石,它的矿物质是金刚石,钻石或金刚石是指首饰领域中已被加工成成品的名称,而在工业领域或处在矿石段的原料的名称均是金刚石。

钻石,它是世界上公认的七种珍贵玉石品种的一种,它是所有珠宝品种中最名贵的品种,被称为宝石皇冠,它又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珠宝品种,它的价值也是所有珠宝品种中最昂贵的一种品种,它的质量评定又是所有珠宝品种中唯一能用某种相对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的品种。

一、钻石的基本特性

1、化学成分:碳,“C”

2、晶系:等轴晶体,均质体

3、颜色:无色,通常略带深浅不同和黄色调,也有蓝、紫、褐、绿、黑等色;

4、硬度:10度(摩氏刻划硬度)

5、相对密度:3.52

6、光泽:金刚光泽

7、透明度:透明

8、折射率:2.42

9、色散:0.044

10、发光性:在紫外线光或X光照射后常呈可见应光和磷光

11、热导性:钻石是热导性最佳的物质,热导率为0.35卡/厘、秒、度

12、化学性能:耐酸耐碱,化学性质稳定

13、在X光照射下呈全穿透性

14、亲油性和疏水性

15、经照射后可改色,可呈金黄、粉红、玫瑰、天蓝、绿色等。

二、钻石品级的评定

钻石的评定通常以4C为标准,即钻石的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重量(carat)。

1、重量:钻石的重量计量单位是克拉,一克拉等仪二百毫克,也就是一克等于五克拉,一克拉可分成一百分。

钻石颗粒根据重量又可划分为大钻、中钻、小钻,一克拉以上的颗粒钻石为大钻,0.995克拉至0.23克拉的颗粒钻为中钻,0.225克拉以下的颗粒钻为小钻。

由于钻石的款式中,圆形钻石占绝大多数,而圆形钻石的车工又有一定的规范,因此在重量与钻石的腰围直径的最小值(或平均腰围直径的平方)乘以钻石的总高度再乘以0.0061即得钻石的重量。

2、颜色:钻石的颜色有很多种,有无色、金黄色、天蓝色、绿色、粉红色、玫瑰色、紫色、乌黑色、普通黄色和褐色的等等。在这多种颜色中,我们大量接触到的无色、普通黄色及褐色(或称茶色)钻石,非常稀少的色彩的钻石不易见到。目前国际上已建立相对统一的钻石颜色标准,从无色到较深普通黄色、褐色钻石的评估系列。钻石由白至黄色的系列划分,采用字母表示法,即从D到Z 二十三个字母表示划分为二十三个级别,最最洁白无色的为D级,黄色最深的为Z级。其他为中间色级,如果出现Z级更深的黄色,一般就把它划入工业用

钻,不用作首饰了。

对于这二十三级别颜色的衡量、确定、从理论上讲,国外采用比色板或比色钻,把要确定的钻石放在比色板上比,或与样品比色钻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有它的科学性,作为教学是很好的,作为仲裁也是很好。对于一个熟练的钻石鉴定人员的要求是鉴定一颗钻石的真、假、净度级别、色级及车工登记总体结论不超过半分钟,最好能掌握在十秒之内(色级精度密,时间稍长就会出现眼花而偏差)。对与色级的确定主要依靠多看,多比较后产生的经验积累,一般讲来,我们在把握好I、J级的色级,因为I级,基本是白而无色,J级是似乎不够白的感觉,高于I级则明显感到非常明亮,越高越明亮甚至晶莹,而低于I级就逐渐有微黄或黄的感觉了,如果黄色接近“粽子糖”色,那么就接近Z色了,只能用于工业钻了。

3、净度: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希望得到质量上乘,完美无缺的钻石,实际上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要求,对于自然界天然形成的物质要求非常纯净只能是千载难逢的。因此,我们只能求相对净的钻石。对钻石(也包含少数几种其他高档珍贵钻石)的净与不净,国际上只有一种通例,即在十倍放大镜下观察无包裹体即为净,根据这一通例,对于钻石净度的分级,我们国内比较接受的是十三级分类法,即FL、VVSL、VSL、VS1、VS2、SI1、SI2、I1、I2、I3、P1、P2、P3。净度等级国际上也有通行较严和相对较宽的执行标准,国内的鉴定机构的一般执行相对较严。

4、车工:钻石的切工,除了小于二分的钻石可以有较简单的刻面以外,都要求加工成有五十八个面的款式,上部有三十三个面,下部有二十五个面,具体分配是上半部称为冠部,冠部有台面一个(硕面)沿着台面的周边有八个小三角形切面,称为星面(三角翻),星面下面有半个四边形切面,称为风筝面(面八翻),接近腰部有十六个三角形切面,称为上腰面(边小翻),冠部切面相加共三十三个面,下半部称亭部,亭部的尖底也算一个面,称亭部有八个四边形的切面成为亭面(底八翻),亭部切面相加共二十五个面,两者相加共五十八个面。对于切工的衡量标准,通常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定,其一是相互的比例是否适当、标准;其二是切工工艺水平如何,如同种的切面是否相互一致,毫无大差异,所有棱的交点是否正确,有否偏斜,腰部的边线是否细而有规则,冠部棱与亭部棱的交汇点是否相遇一点等等。相互比例关系的分级为很好、好、中差三个等级,而切工修饰程度的分级为很好、好、中、差四个等级,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评定。

钻石的车工款式也有一些特殊性的,如有圆形、椭圆形、心形、梨形、滴水形、马眼形、方形、长方形、八角形、祖母绿形等等。

三、钻石的鉴定

70年代以前,对于钻石真伪鉴定,全靠珠宝工作人员的“眼力”,主要根据钻石折射光线的明亮程度,各色彩斑斓状况来判断,一般运用以下几种办法。

1、放大镜检查

(1)钻石的色散为0.044,有些仿制品如钛酸锶和合成金红石等的“火彩”远比钻石足,但不如钻石亮,有些钇、铝榴石则远不如钻石。

(2)钻石为单折射,许多仿制晶如锆石,合成金红石呈双折射。可用放大镜来观察钻石腰棱是否有重影来判断是否呈双折射。

(3)可看透性,将裸钻双台面朝上放置在有字的纸上,如是仿制品,一般明显可见纸上的字(折射率低),如是钻石。由于其高的折射率,一般从底部看不透纸上的字,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按标准比例切磨的圆钻上,若把钻石沾到液

体,如水、酒精等,则钻石将具可看透性。

2、硬度检测

由于钻石的高硬度,故钻石切磨后,应棱角分明,无破损及划痕。

3、计算钻石重量

由于钻石一般的切割率较标准,可用公式计算其重量,人造模仿品因比重较大。如差值大于20%,则可怀疑是仿制品。

主要公式:(重量单位:克拉;长度单位:mm;直径:Φ;高度:H)

圆钻重=Ф2*H*0.0061

椭圆钻={(长径+短径)/2}*2*H*0.0062

心形钻=长*宽*H*0.0059

4、显微镜下观察

(1)钻石碾磨后刻面极其光滑,棱线锐利,仿制品棱线较圆滑,甚至有碰伤缺口,刻面不如钻石光滑。

(2)真钻腰部可见毛发状的毛边,且腰部下方保留了原来的结晶面、结晶面上常含有三角凹痕、平行槽痕等,仿制品腰部范围常见斜纹。

(3)标准切磨的钻石,小面排列几颗完全对称,仿制品用机器自动切磨,小面排列不对称。

(4)钻石内部常含角状包体且透明,适当角度照射,一些细微而直的线和面贯穿钻石内部。而仿制品内部常含圆形气泡。

(5)钻石抛光痕迹不明显,没刻面上的抛光痕迹的方向不明,仿制品所有刻面的抛光痕迹通常是一个方向。

5、钻石与合成碳硅石的区分

80年代末期,国外开发的热导仪传入我国,是甄别钻石真假的技术成了珠宝品种中最易掌握的一种技能,因为热导仪能将所有假的钻石赝品排除在外(莫桑石无效)。

但是目前珠宝界对钻石真假的鉴定又引起了新的恐慌,主要是因为合成碳化硅的出现,由于它的很多物理性质与钻石相近,热导仪对它也失去了应有的鉴别力。很多不法商用碳硅石冒充钻石典当行骗。因此以下重点介绍合成碳化硅与钻石的分辨方法。

如何识别合成碳硅石

①肉眼观察合成碳硅石火彩比钻石强,但常常不及钻石亮。

②合成碳硅石颜色最高相当于钻石H、I色,且从亭部观察有较明显的绿色、灰色色调。

③合成碳硅石裸石在3.33克/cm3重液中上浮,钻石下沉。

④合成碳硅石在正交偏光镜下转动360度呈四明四暗非均质消光现象。钻石呈全暗的均质体消光现象。

⑤放大镜检查,合成碳硅石常见细长白色针状均有重影,状如莲花;从桌面斜看腰缘反光亦有重影。钻石则含有天然晶态包状体、云状物、裂系等内含物,且无重影现象,腰部常见原始晶面。

⑥合成碳硅石抛光效果不及钻石,棱线较圆钝或可见相邻刻面的抛光纹理相互平行。

综上所述,尽管合成碳硅石的化学性质、硬度都具有优势,能够切磨出酷似钻石的仿制品,但只要你能明白其性质,多进行观察,就能掌握鉴别要领。

钻石分级考试练习题-答案

钻石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24分) 钻石分级: 指钻石的4C分级,即从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四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 烧痕: 抛光不当在钻石表面留下的糊状疤痕。 Cape钻石: 指无色—浅黄色钻石系列,属于Ia型。 克拉溢价: 钻石特有的一种价格方式。由于钻石的稀有性,当钻石克拉重量达到一定整数重量时,价格会有跳跃式的增长,如同等条件下,1ct钻石的价格远远大于的钻石。 鱼眼效应: 在钻石圆钻型切工中因亭深过浅而在台面上观察到一个白色圆环,环内为暗视域,被视为切工差的钻石,一般亭深比小于40%时会产生鱼眼效应。 蝴蝶结效应: 黑底效应: 在圆钻型切工中因亭深比过大,从冠部向下观察可见台面范围内充满阴影的现象和亭部漏光的现象,一般亭深比大于49%时就会产生黑底效应,是切工不良的表现。 净度素描图: 将钻石的全部内、外部净度特征使用规定的净度特征符号描绘在冠部和亭部的投影图上,称之为净度素描图。 二.填空题(20分) 1.钻石具有平行___{111}__方向的中等—完全解理,所以抛光钻石在腰部能见到__须状腰_______、___V形破口___,这些是鉴定钻石与其仿制品的重要特征。 2.钻石的原生矿发现于_金伯利_岩和__钾镁煌斑___岩 3.天然钻石主要为__Ia____型,而合成钻石主要为___Ib____型。 4.国际上主要的分级体系有____GIA_____、___IDC______、___HRD______ 5.云状物大而浓时会降低钻石的___透明度___、___亮度___。 6. _深色包体__、_羽状纹__、_浓重的云状物___等净度特征从对面更容易看到。

最新钻石基本专业知识培训资料资料

一,钻石的定义和成分: 钻石的来源:钻石又名金刚石,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Diamond。源于古稀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钻石是金刚石的一种。自然界出金刚石因其品质的优劣不同,只有20%可作为钻石镶嵌,其余大部分只能用于:切割玻璃或航空用途等工业上。 钻石的成份:钻石是一种单晶体矿石,含99.95%纯碳和微量的氮、硼、氢等元素。 钻石含氮多,颜色会发黄;钻石含硼多,颜色会发兰;钻石含氢多,暂时无纪录。 钻石被寓意爱情的象征。钻石的纯度能达9999像万足金一样的纯度 钻石是世界上最纯、最坚硬的天然物质(纯净、纯洁、坚石无比)二,钻石的形成 形成的地点:钻石一般形成地点是在地球地表底下150公里---200公里 形成的时间:(1)最古老的钻石年龄是33亿年至40亿年(地球年龄大约46亿年)。 (2)最年轻的钻石年龄是3500万年。 (3)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和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 形成的条件:(1)那个地方必须含纯碳物质; (2)那个地方必须具有高压条件; (3)那个地方必须具有高温条件。 只有以上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结晶而成钻石,所以钻石是很稀少, 很有升值的空间。 三,钻石发现过程、开采和产地 产地:金伯利岩---地震、火山喷发出来的含有钻石的岩浆到达地表,冷却后,就形成金伯利岩。 冲击矿藏:矿山经过风化,雨水的冲击,流进地表区域,沉积下来,形成的冲击矿藏。 备注:平均约每250吨含金刚石的矿石才能获得1克拉的钻石原胚(原胚:就是还没有经过切割,形状就像普通的石头钻石结晶体),其中达到宝石级的(就是可以用于镶嵌的)大约为20%,其中20分钻石只能出品总量的2%。这个数据也在显示着钻石的稀有和它的保值升值的价值。 四,钻石的发现和主要的产地及产量: 第一颗钻石发现于印度,大约3000年前; 18世纪初巴西也发现了钻石; 19世纪晚期南非也发现了钻石(产质最高、库利南钻石的发现地); 现在澳大利亚(产量最高)。 世界上前五名钻石产地及产量: 澳大利亚:3700万ct 扎伊尔:2000万ct(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中西部 博茨瓦纳:1500万ct(南部非洲国家)

公主方钻的基础知识

公主方钻的基础知识 方钻的英文是princess,在英文中princess是公主的意思,故方钻叫公主方钻。希腊人认为钻石是天神的眼泪在地上的结晶,罗马人认为钻石是天上星星的碎片。 四面等边是棱角对称的正方形,四个棱角分别象征公主的责任、勇气、情感和尊宠。台面宽大,使光线更容易进入钻石内部,底部有交错的V形槽,令钻石散发出熠熠光彩;棱角分明,线条洗练俊朗,非常有个性;公主方钻与圆钻一样同为57个切面,也是能让钻石折射出最好亮度的办法;钻冠部33个面,底部24个面,公主方冠部20个面,底部37个面,使进入钻石的光线火彩更好;切割独特,同等分数情况下,公主方钻台面要比圆钻台面大。 公主方钻的切割始祖是布里恩氏,是由南非约翰内斯宝的Basil Watermeyer始创于1970年10月。1976年纽约的切磨师Henry Grossbard首先采用了光辉切割方式切割方形钻石,他成功的注册了专利,并取名为Radiant。公主方钻正式进入市场是70年代末,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公主方钻的底部的切割和圆钻十分相识,因此大大提高了闪耀度,在学术上称为正方形改良闪耀切割——明亮式工。 实际上是公主方钻火彩丝毫不比圆钻逊色,因公主方钻石是方形的,人们的视觉点分散到方钻的四角,而圆钻的视觉点是集中到中间,冠部刻面少于圆钻,使光更容易进入钻石内部。亭部刻面多于圆钻使进入钻石内部光线更多角度折射。同分数的钻石,公主方钻石的台面比圆钻的台面大,其实是公主方钻石台面大分散了折射光线。 在欧美市场异型钻石中公主方钻最为流行,在2005年美国市场公主方钻石占整个钻饰总销售额的20%。公主方钻是新时尚潮流,圆钻是大众潮流;欧美,韩国和香港婚戒热衷于男方女圆,有“天圆地方”之说法;节日或自我购买倾向于选择个性的公主方钻石;2006年,DTC结婚戒指推出公主方钻石结婚戒指,而全球最大公主方钻生产商联合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同时也大力推广公主方钻石,引导国际国内市场潮流。 公主方钻石特有的无边镶嵌工艺可以让小钻变成“克拉钻”,款式变得更大气、华贵、时尚个性。过段时间我会发些无边镶嵌工艺的图片上来,公主方钻石无论大小,都具有同样的切面。切割时,规格越小四边棱角越容易受损,所以难度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公主方钻石小钻比大钻更难镶嵌。公主方钻石特有的无边镶嵌工艺技术含量很高,不是一般工艺师水平能达到的,技术是含有艺术水准的。品牌和工艺将成为未来消费者消费首饰的新衡量标准。

中国钻石分级标准

中国钻石分级标准 钻石净度:几乎所有的钻石都或多或少地含有细微的杂质或一些生长纹,在10倍的放大镜下,鉴定师根据钻石中内含物的性质、成分、位置和大小等来评价钻石的净度等级。钻石中的内含物越少、越小越接近无色,钻石的净度级别越高,钻石也就越珍贵。在进行净度分级时,钻石的大小也有关系,如一颗半克拉的钻石和一颗三克拉的钻石,同样的位置有一个同样的内含物,半克拉的钻石的净度等级可能为VS2级,而三克拉的钻石的净度等级可能为VS1级。在向顾客介绍钻石的净度时,建议营业员避免使用“瑕疵”这类带有负面含义的词,可用“内含物”“内部特征”“外部特征”等中性意义的词向顾客解释。尤其对于一些对钻石知识缺乏了解的消费者来说,作为营业员应多向顾客宣传天然钻石不可避免地会含有内部、外部特征,例如:SI级及其以上的钻石都是很有价值的钻石,都属于“肉眼下无瑕”的钻石,它们的特征是肉眼下看不到的小瑕疵,不会影响钻石的光泽、火彩,更不会影响钻石的耐久度。 中国国家钻石分级标准将钻石的净度分为五个大级别,十个小级别。在进行净度分级时,要求钻石的净度分级就由2-3名技术人员共同无成,在十倍放大镜下,彩比色灯或其它日光灯下进行。 观测前,应对钻石进行清洁,在店内钻石柜台上应常备干净的钻

石专用的擦布,如尼龙织成的方帕、鹿皮等,并经常清洗、保持干净。 正确使用放大镜:平常惯用右手者,右手持放大镜,左手拿镊子夹住钻石或左手拿钻饰,平常惯用左手者则向反。将放大镜几乎接触到眼睫毛,双眼自然睁开,移动钻石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焦距。先从钻石台面开始观察,将焦距逐渐向下“压”,来观察钻石内部不同部位的净度情况,然后观察钻石底部由底尖到腰部的净度情况,再将钻石台面朝下观察腰围特征。 七种(外形瑕) 指钻石表面上的特征,可分为下列几种(在钻石鉴定证书上记载时以绿色来表示): (1)洞痕瑕:指在钻石表面上的洞痕而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裂痕、撞击或是抛光的程序中,在表面上造成的洞痕。 (2)刻痕瑕:指钻石表面上极小的擦伤,因长期佩戴,或是钻石相互磨擦所造成,通常出现在腰缘面上,或是各刻面的接看点上。(3)双晶线、晶结线、纹理线由于双晶,或主晶体与客晶体间的晶结,或是纹理在表面上造成的线痕。双晶线是因孪生晶体的抛光面硬度不同,原石经抛光后所遗留下的线痕。晶结线又称纹理线,是两个晶体因纹理不同,在抛光时若经过晶结所留下的线痕。 (4)原形瑕:是指钻石表面因保重而留下无抛光的表面,也可说是一种残渣,原形瑕通常在腰缘面上出现,冠部、亭部出现机会较少。 (5)刮痕瑕、车迹瑕:放在钻石纸中整包的钻石,常因彼此的摩擦而造成刮痕,或钻饰穿戴不小心而刮伤。

钻石基础知识教学内容

钻石基础知识

钻石知识 钻石的矿物质名称为“金刚石”,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分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钻石的摩氏硬度是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的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钻石属天然矿物,主要产地是南非、澳大利亚、印度;而美国、荷兰、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是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最坚硬的天然物质,比地球上硬度仅次于她的矿物质还要硬58倍。而且钻石具有高度的抗酸碱腐蚀性、不怕刻划,永不磨损!“钻石”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damas”,意为不可征服的,一如人类的爱情:历经磨难依然痴心不改,两情相悦。 钻石能够代表爱情,还因为钻石的独一无二:钻石分布范围小,产量低。加之开采困难,自然钻石就更显弥足珍贵了。最年轻的钻石,都有九亿年的故事,它们形成于高温高压的地球深处,直到强大的力量把它们和火山熔岩一起送上地表,这地表之旅充满危险,它们可能被岩浆湮没,亦可能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受水流冲刷,被埋没于泥沙之中,等待被人类发现的那一天。一颗钻石,从孕育于地壳岩浆之中至佩戴于您的手上,经过划线,辟开,打磨和切割,天然的璀璨光芒才能破茧而出,辗转周游万里,途经数百人之手,个中开采、加工艰辛复杂,做成精致的饰品更是艺术的创造,最后又经您慧眼上识,佩戴,才能为你们见证永恒,所以每一颗钻石,都是跨越艰难才来到主人手中,那璀璨光芒中闪烁着缘分与天意。

1.切工 钻石的切磨工艺对钻石的明亮度有着最大的影响。即使这颗钻石拥有完美的色彩和净度,但是蹩脚的琢工也会使它失去美丽色彩。专业的厂家需要拥有一流的钻石切磨工艺,使钻石发出最亮的光彩。 钻石的切工-它的圆度、深度、宽度以及琢面的均匀度都决定着钻石的光度。许多宝石学家认为钻石的切磨工艺是最重要的钻石特性。因为即使一颗钻石拥有完美的颜色(color)和净度(clarity),但是拙劣的切磨也会使一颗钻石失去其耀眼的光彩。 理想切工:代表只有3%的一流高质量钻石才能达到的标准。这种切工使钻石几乎反射了所有进入钻石的光线。一种高雅且杰出的切工。理想抛光,理想对称性,仅有1%的好的切工钻石能达到此标准,最高级的抛光和对称使我们的钻石拥有最好的火彩,并展现出八箭八心。 一般切工:代表粗糙度为35%的钻石切工,仍然是优质钻石,但是一般切工加工的钻石反射的光线不及G级切工。 切磨太浅:光线由底部逸出导致钻石的亮度受损。

瓷器鉴定收藏知识大全

瓷器鉴定收藏知识大全 第一章瓷器鉴定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瓷器研究与鉴定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瓷器鉴定的内容与年代依据 第三节瓷器鉴定的重要性 第四节掌握瓷器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1、瓷器发展史的知识 2、瓷器烧造的工艺知识 (1)窑炉 (2)窑具 (3)器物成型 (4)化学原素与烧成气氛 第二章宋代五大名窑、民谣精品及瓷片标本赏析 23 第一节北宋官窑的鉴别 1、汝窑 2、钧窑 第二节南宋官窑的鉴别 1、修内司窑 2、郊坛窑

第三章宋代民窑的鉴别35 第一节宋代北方民窑的鉴别 l、以定窑为代表的印花白瓷 2、以耀州窑为代表的刻花青瓷 3、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白地黑花瓷器 4、以钧窑为代表的花釉瓷器 第二节宋代南方民窑的鉴别 1、以越窑为代表的划花青瓷器 2、以龙泉窑为代表的青瓷器 3、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器 (1)青白瓷的兴起(北宋初期) (2)青白瓷的发展(北宋末至南宋初) (3)青白瓷的衰落(南宋中后期) 4、以建窑为代表的黑釉瓷器 第四章历代名瓷的产生、发展、风格演变及其鉴定50 帝王与龙纹瓷器 元代枢府白瓷 元青花瓷器 宫廷御用黄釉瓷 明代红釉瓷器 永乐甜白瓷

宣德青花瓷 成化斗彩瓷 正德皇帝与伊斯兰纹饰瓷 嘉靖道教纹饰瓷 清代皇帝与万寿节瓷器 清宫习俗与插花瓷器 康雍乾珐琅彩 康熙开光纹饰瓷 康熙文房用瓷 雍正瓷 乾隆藏传佛教瓷 乾隆特种工艺瓷 乾隆御制诗瓷器 道光慎德堂款瓷器 同治婚礼用瓷 慈禧太后大雅斋瓷器 末代皇帝溥仪宣统瓷器 第五章元代瓷器鉴定的历史背景 229 第一节北方瓷窑的衰落 第二节龙泉窑青瓷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景德镇瓷窑的新成就 第四节青花与釉里红瓷器

珠宝行业基本知识大全

(揭秘)珠宝首饰到了消费者手里价格为什么翻了好几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宝首饰越来越被老百姓接受,不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珠宝首饰正在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中国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费热点。2008年第三季度黄金需求强劲上升,达到318亿美元,其中投资需求较2007年上升51%。预计到2010年,我国珠宝年销售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出口超过70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珠宝首饰加工和消费中心之一,也将成为全球的珠宝贸易中心之一。然而了解珠宝的人却少的可怜,戴在身上的珠宝你可能想不到它的实际价值。你更不知道在这件首饰里面附加了多少费用,现在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我们佩戴的首饰里面的水分。 转眼间在珠宝这个圈子里面打拼了10年了,应该说对一件首饰下订单、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非常了解了。我们重点来介绍一下白金镶嵌这一块。因为它在珠宝首饰里面占得比重大、利润高、国际上比较流行。 *首先要从加工厂这边算起,加工厂的费用=材料费(金和宝石)+加工货时的损耗(12%)+加工费用(每件货的加工费用取决于镶嵌宝石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有的几块钱、几十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块) 例如一件金重3克钻石0.20克拉vs级的成品铂金戒指,。 金的价格;按2009.07.21当天的金价是262一克,乘以3等于786 钻石价格;按市场价6000一克拉,乘以0.2等于1200 加工厂的加工费;加工费大概是70元(每个厂的加工费都不一样) 还有加工戒指时的损耗是12%乘以3克金等于0.36再乘以262等于94.32 加工厂的成本是;2150.32元 这款首饰加工费是比较便宜的,其中含有各项税在里面; 1.增值税。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税率17%,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的,属工业企业的,税率6%,属商业企业的,税率4%,但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2.消费税。消费税纳税义务人为生产单位和个人。也就是指只要有生产加工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无论属工业或商业,按加工生产的珠宝玉石的销售额征收消费税。税率10%; 3.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征收城建税。税率按所在地的不同分为7%,5%,1%; 4.教育费附加,按照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征收城建税。税率3%; 5.企业所得税,按应税所得征收一般税率33%; *然后就是卖给销售商(零售商),销售商把首饰放到自己的金店里销售。这个阶段产生的费用=店铺租金+工人工资+压货利息+广告费+各项税务 这个环节由于是批量铺货,店的费用和货存放到店里的数量、时间有长有短。所以单独一件货在这个阶段的成本很难精确,一般来说这件货的成本大概是200左右,特殊情况下成本可能有变动如金价变动和压货时间的长短 销售商的成本是200左右 总计;2350.32元RMB 大家看到这里大概知道这一件货的成本了,2150.32元加工厂会把货卖给销售商。但2350.32这个价格销售商肯定不可能卖给消费者,他也要赚钱,没有三分利谁起三分早啊,像这个价位的首饰在金店一般卖到5000-6000元左右。成本越高利润越大,成本越低利润就少。

钻石等级衡量标准

钻石等级衡量标准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是把钻石鉴定证书推广成为国际化的创始者。它是在公元1931年由Mr. Robert Shipley所创立,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GIA名誉上是非营利机构,经费由珠宝业界人士捐献,但其鉴定和教学的费用相当高昂。GIA鉴定书颇具公信力。它不仅是美国第一所宝石学校,同时也在全球珠宝业界广受推崇,被认同的珠宝钻石鉴定机构之一。GIA国际证书的钻石在国际范围内都被认可,其鉴定费用一直稳中有升!GIA美国宝石学院自2006年起,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推出GIA钻石鉴定证书网上查询系统。该系统的推出,对于鉴定证书的查询和防伪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GIA的贡献 ⒈ GIA是钻石4C的创始者 ⒉ GIA是现代珠宝显微镜的发明者 ⒊ GIA拥有全球最大的宝石学图书馆 ⒋ GIA是全球最被信赖的钻石分级者之一 ⒌ GIA是研究宝石学家G.G.课程的起源地 ⒍ GIA是国际钻石分级系统的共同发源地 ⒎ GIA的教育文凭被全世界所接受 GIA美国宝石学院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是把钻石鉴定证书推广成为国际化的创使者。它是在公元1931年由Mr. Robert Shipley所创立,至今已有将近70几年的历史,GIA是非营利机构,经费由珠宝业界人士捐献,因为GIA不涉及营利事业,在名誉第一的前提之下,不会因人为因素影响鉴定结果、所以在鉴定书内容品质方面,极具公信力。它不仅是美国第一所宝石学校,同时也是全球珠宝业界最具规模、最受推崇,也最被认同的珠宝钻石鉴定机构。GIA国际证书的钻石在国际范围内都被认可,价格一直稳中有升,无论是结婚用、投资或做传家宝,都是上佳选择!GIA美国宝石学院自2006年起,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推出GIA钻石鉴定证书网上查询系统。该系统的推出,对于鉴定证书的查询和防伪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GIA的贡献 1. GIA是钻石4C的创始者 2. GIA是现代珠宝显微镜的发明者 3. GIA拥有全球最大的宝石学图书馆 4. GIA是全球最被信赖的钻石分级者 5. GIA是研究宝石学家G.G.课程的起源地 6. GIA是国际钻石分级系统的共同发源地 7. GIA的教育文凭被全世界所接受 https://www.doczj.com/doc/d517330997.html,ser Inscription Registry:激光印记《镭射编号》,GIA 12345678刻在钻石腰上的镭射号码,黑色,GIA三字为空心字母,编号与Report的编号一致,作为识别GIA钻石身份的证明。 2.Shape and Cutting Style:钻石琢型,ROUND是圆钻 3.Measurements:钻石尺寸,直径(最小-最大)*高度直径允许是个范围,单位是毫米。 4C 1.Carat Weight:钻石重量 2.Color Grade:钻石颜色 3.Clarity Grade:钻石净度 4.Cut Grade:钻石切工 附加信息

钻石基本知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钻石基本知识 文章来源: SYB全球钻石批发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d517330997.html, 钻石的物理特性 钻石是由纯碳(像铅笔芯的石墨)在极高温及高压下结晶而成的一种透明宝石,也是最耀目的矿物。要了解钻石恒久的美丽及它与其他宝石价值上的差异,就必须明白钻石的物理特性。 硬度 钻石是人类所知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亦是宝石中最持久耐磨的。它比次一级坚硬的刚石要硬上许多倍。 在十九世纪初,宝石学家一直依赖莫氏硬度级制来测量物质的硬度。此级制仅显示较高硬度值所代表的矿物可刮损较低硬度值的矿物。 钻石高居莫氏硬度级制的首位,其硬度值为10,而刚石是9,吐柏斯石(黄玉)为8,水晶(石英)则为7。 莫氏硬度级制没有说明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因为起硬度值的编定并非是按照比例的。对珠宝商而言,硬度通常是指一件宝石可能遭刮损的程度及其持久耐磨性。 由于钻石的质地坚硬,故能非常准确地将其切割,获得最佳的折射及反射光线的效果,此外坚硬的质地亦使钻石表面较任何其他宝石为光亮,并使钻石能真正永恒不朽。 强韧度 许多人以为硬度即强韧度或抗裂度,因而相信钻石是不会破裂的,但这并不正确。钻石的晶体结构,像木块的纹理一般,有“硬”和“软”的方向。对正钻石的纹理方向施以重击,能够令钻石出现裂痕或削口,甚至可使其裂开或破碎。这项特性对钻石的切割相当重要。故此,在从事粗重工作时,不应穿戴钻石指环。

折射率 折射率显示当光线由一个介体进入另一个介体时折曲的程度。例如将半支铅笔插入水里,整支铅笔看似折曲了,这是由于水的折射率为1.333。钻石的折射率为2.417,乃所有宝石中最高的。折射率越高,其色散能力,亦即将光线分为光谱内各种颜色的能力则越大。红宝石的折射率为1.770,而祖母绿的折射率则为1.583。 比重 钻石的比重为3.52,这是由于钻石比重较其他体积的水重三倍半有多。这表示钻石是质量结构紧密的宝石。红宝石的比重为4.03,而祖母绿的比重则为2.72。这项特性对把钻石,从其他在自然界同时的矿物中,分隔出来的过程极为重要。 热膨胀 许多矿物遇热膨胀,遇冷收缩。钻石对温度的反应极微,故此不易因温度的聚变而产生裂痕。在摄氏875度左右,钻石会燃烧起来,当温度达到3700度时,钻石开始会熔解。 传导率 钻石是极佳的导热体,所以接触钻石时会感到它的冰冷。大多数钻石是非导电体,但亦有些是半导电体,几乎全部是在南非Premier钻矿场内发现,原因是此种钻石内含有硼的杂质,而硼是导电体。 钻石的美丽 钻石迷人之处在于它对光所产生的独特效果,光其实是由无数从不同方向照射的光线组合而成。要了解光如何能令钻石发出美丽的光芒,我们便要将光线视作个别射线来看。当射线照射在钻石表面时,部分从表面反射出来。其余部分再射进钻石内部时,向钻石中部折曲,这称为折射作用。射线在钻石内部的反射面,再反射回钻石顶部,当射线在在表层经折射出来时,便分散为光谱内各种不同的颜色。 光泽 钻石的光泽,光彩(火)及闪光常被混淆。 严格来说,光泽是白色光线从钻石表面反射出来所见到的强度。钻石的光泽来自内反射及外反射。

元明清瓷器鉴定知识要点说明

阿元: 在宋元以生产青白瓷著称 1278(忽必烈)在设浮梁瓷局,生产诸如“枢府”字眼的卵白瓷。 元代除生产青白瓷、白瓷、黑釉瓷以外,新品种有卵白釉(枢府)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和红瓷、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以及孔雀绿等低温颜色釉瓷。 卵白釉(枢府)瓷: 一、枢府瓷特征: 1、枢府瓷和青白瓷同样为白胎,但相对来说,比青白瓷厚 2、枢府瓷釉,变青白色为卵白色(更偏白,近似鹅蛋色),不如典型青白瓷—影青瓷那样呈玻璃光。 3、枢府瓷器形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瓷,其碗为小底足。 4、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造型,为人们所称道。(折腰是宋代定窑沿袭唐代金银器的式样而在瓷器制作中运用,著名的有元代的霍窑和的青白瓷、枢府瓷和青花瓷都有此式) 5、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二、枢府瓷装饰和文字: 枢府瓷分粗细两大类 1、精细的制品大多有印花装饰,图案花纹主要为缠枝莲、菊瓣、花蝶、云龙、云凤等,但印花多数显得浑圆而不太清晰,这类精细器物

的釉,基本上都是白乳浊色。 2、较粗制品,主要是日常用的盘、碗,一般均素面无纹,胎较厚重,釉色白中略偏灰青,偶然在器身有几道划纹。有戗金装饰。 3、枢府瓷铭文以“枢府”最为典型,一般印在盘碗器物壁口沿下,除枢府字样,还有“太禧”“福禄”“福寿”和“寿”“福”“良”等单个吉祥字样铭。美国博物馆有“昌江”字铭。 三、枢府瓷的鉴定要点 见特征,釉呈乳浊状而釉色偏青,无大器,底足较小 青花瓷: 一、定义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 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 (中国瓷器的发展: 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 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品种众多,百花争艳 元代,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占据主流 二、成熟元青花瓷主要要素有三点 1、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 2、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 3、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正确的瓷器鉴定方法

正确的瓷器鉴定方法 具体到瓷器的鉴定上,本 质鉴定内容就是对瓷器胎土、 釉色和彩料的认定,也只有对 胎土、釉色和彩料进行综合判 断,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鉴别古 董瓷器的真伪。胎是骨,釉是 衣,对胎土和釉色的鉴定最为 关键。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胎 和釉在各个时期的特征。 元代的胎土在淘炼中不是 很细腻,含有杂质,经过长时间自然的变化颗粒更明显,铁锈点和火石红斑都会带有沉着的色感。明代早期的胎土则淘炼得比较细腻,结构也显得紧密。明代中期胎土的淘炼则更为细腻,有了高质量的胎土才可以制作出如成化鸡缸杯等极为精细的作品。明代至清早期、后期胎土又变得粗糙,并导致瓷器制作整体水平的下降。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胎土的淘炼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胎骨结构更紧、更细密、有重量感、可塑性好,为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呈现多样化提供了保证。清中晚期的胎土则又向粗糙发展,器物的胎质多有颗粒和杂质,也显得疏松,整个瓷器的质量下降明显。元和明代青花瓷器多数都为青白

釉和小部分白釉,另外各种单色釉瓷器的釉面都特别肥厚润洁,以至于釉面结构也相当紧密。清以后青花瓷器的釉面则有更多的变化,有青白釉、白釉、灰釉等,而且釉面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变得稀薄和松软。 鉴定中对元、明、清瓷器的彩料也要有细微的分析研究。如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斗彩、珐琅彩、墨彩和各类单色釉。如青花彩料元代最有特色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明代青花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永乐、宣德时期还用苏麻离青为主;成化、弘治、正德以国产的平等青为主;嘉靖、隆庆、万历大量使用进口的回青料;天启、崇祯浙料用的较多。清代青花呈色最好的是康熙中晚期,用云南明珠料,分色是所有青花瓷器中最好的,俗称“五彩青花”。雍正、乾隆青花有呈色浓郁深沉的特点。 了解各朝瓷器的胎土、釉色、彩料特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鉴定的本质内容,寻找到各朝瓷器在胎土、釉色、彩料方面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也是为了更好的鉴定。共性的特点就是器物经过长时间自然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物理性的转变特性,料深沉,光泽内敛有厚度,在整个器物的用色上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另外,各类釉上彩的彩料都有自然的润光从彩料深处溢出,光芒闪烁让人心动。当然在瓷器鉴定中还是要全面地分析和判断,但从初始鉴定的角度来看,对胎土、釉色、彩料的认识应该还是最为关键的。胎土都有结晶,有润光,结构相对紧密,有一种厚重感。釉面温润如玉,有一种内在的宝光由里而外自然释放。彩料的特点和釉面相似,青花瓷器的用料深沉,光泽

钻戒基础知识

钻石评定标准 所谓“ 4C”即克拉重量(Carat weight)、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四个标准缺一不可,无论哪个方面不足或有缺陷,都对钻石的价值打折扣。颜色、净度及克拉重量均与钻石的本质有关,只有切工取决于珠宝匠的工艺技术。下面我们以标准圆钻为例述说4C标准。 钻石4C: 重量:钻石重量的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是克拉,英文carat,通常缩写成ct,1克拉=0.2克=100分,则0.35克拉的钻石即等于35分。钻石以克拉为单位时,保留至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第3位逢9进1,其他忽略不计。未镶嵌的钻石可用电子天平直接测重,已镶嵌的钻石仅能从金料上所打钢印做参考。 颜色:钻石的颜色是其评价标准中首要因素,国际上把无色至黄色系列的钻石颜色,分为由英文字母 D、E、F、…、V、W至Z共23个等级,D、E、F三个级别属于无色范围,G、H、I、J四个级别属于接近无色范围,K、L、M为微黄色,N以下为浅黄色,在无色至黄色系列中,钻石越接近无色,价值越高;而反之,越接近黄色,则价值越低,而黄钻除外,黄钻低于Z级以下,其属于彩钻系列,色调越深价值越高,非常昴贵。

D级:完全无色。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价值较高。 K—M级:颜色较深,火彩差,所以OCA搜宝不提供,也建议客户不使用。 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所以OCA搜宝不提供,也建议客户不使用。 哪种颜色级别最好 对于理想主义者,寻求拥有D—F级的无色钻石和强”、“中”、“弱”、“无”四个荧光等级的钻石为最佳。 对于想购买价值很高并且拥有用肉眼无法看到颜色的钻石,你可以购买色级为G—I接近无色且荧光级为中级或蓝白色的钻石。 再者,如果你不想再颜色上妥协但是又不想超出预算,你可以

钻石分级标准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ISO/FDIS 11211-1《抛光钻石分级第1部分术语及分类》(2002年英文版)、ISO/FDIS 11211-2《抛光钻石分级第2部分检测方法》(2002年英文版)中的有关技术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6554-1996。 本标准与GB/T 16554-1996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未镶嵌钻石和镶嵌钻石的起始分级质量修订为0.0400g (0.20ct)。 —对因优化处理而不被分级的样品范围进行了限定。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颜色级别中去除了中文描述。 —切工分级中增加了“测量项目和测量方法”。 —质量称重准确度提高至0.0001g。 —对附录A中“激光痕”的概念进行了扩充。 —附录B中删除镶嵌钻石品质级别。 —附录B中钻石颜色分级分为:D-E、F-G、H、I-J、K-L、M-N、

钻石分级 1.范围 1.1适用范围 1.1.1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分级规则。 1.1.2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分级。 1.2 样品的适用条件 1.2.1 当样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本标准适用。 1.2.1.1 未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大于等于0.0400g(0.20ct);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在0.0400g(0.20ct,含)至0.2000g(1.00ct,含)之间。 1.2.1.2 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颜色为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 1.2.1.3 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切工为标准圆钻型。 1.2.1.4 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未经覆膜、裂隙充填等优化处理。 1.2.2 质量小于0.0400g(0.20ct)的镶嵌及未镶嵌抛光钻石分级可参照本标准 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GB/T 18303 钻石色级比色目视评价方法 3 术语

钻石、黄金知识讲义全

克拉重 克拉相等于0.2克,通常缩写为「ct」。希腊语中的克拉源自「keration」,指长角豆树,是一种从东亚洲广泛普及到中东的植物。由于其果子被称为具有近乎一致的重量,长角豆树就被用作珠宝和贵金属的重量单位。 重量于体积的关系 钻石的重量是4c中最容易度量的特征,与其它宝石一样,钻石的重量也用克拉来计量。克拉一词来自一种叫做“小角树”种子,由于这种种子的重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因而早期用来称量钻石的重量,一克拉即等于一粒小角树种子的重量。现在标准是一克拉等于0.2g,每一克拉分为一百份,因此一颗25分的钻石重0.25克拉。同等品质的钻石,重量越大越珍贵。 钻石的重量或大小是以克拉〔ct〕来计量的。1克拉等于0.2克,且1克拉被分成100分(或相当于200毫克)。IGI使用精确度为0.00001克拉的电子天平以称得精确的钻石重量,该钻石重量记录在钻石鉴定报告中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在钻石贸易中为了简单实用,钻石的重量通常被划分为下列群组。 0.40-0.49ct 0.50-0.59ct 0.60-0.69ct 0.70-0.79ct 0.80-0.89ct 0.90-0.99ct 1.00-1.24ct 1.25ct-1.49ct 1.50-1.74ct 1.75-1.99ct 2.00-2.99ct 3.00-3.99ct 5.00-5.99ct

颜色 在理想的状态下,钻石是完整的等轴晶系晶体,在可见光围没有选择性吸收,因此表现为无色。然而天然生成的无色纯净的钻石是极为稀少的,极大部分钻石因为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生长环境的影响,而使它的晶格受到损伤,致使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 钻石颜色的三大系列: 开普系列:包括无色、浅黄至黄色钻石; 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强度的褐色钻石; 彩色系列:包括粉红、紫红、金黄、蓝色、绿色等钻石。 大部分的宝石级钻石,其颜色属于开普系列,即无色-浅黄色系列。在鉴定钻石的颜色时,将鉴定的钻石与一套国际通用的标准比色石进行比较,标准比色石的颜色是按照从无色的D级(最高等级)到黄色的Z级次序来排列的。

鉴定瓷器气泡的方法

1.鉴定瓷器气泡的方法知识选购篇 关键词:陶瓷瓷器瓷器气泡鉴定陶瓷 瓷库中国讯:首先,你可以先用放大镜观察你家里一套盘子有无气泡。如何鉴定窑瓷器、瓷器釉下存着气泡,可以用它的形态和变化作为鉴定古代陶瓷的依据之一。这已被陶瓷专家们所应用,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燃料和温度烧成的瓷器,釉下气泡的大小,组合形态都不同,用它可以作为断代和区分窑口的依据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时间久远的瓷器一般死亡气泡,它的折光与釉面的包浆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静的萦光。但是,不同生活史的瓷器;施釉厚薄不一样的瓷器;釉质不一样的瓷器;施釉工艺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产的,釉下气泡死亡的程度也不同。观察得到清末以后的瓷器釉下气泡无死亡。 图:瓷器中的气泡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 一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 二是有开片的瓷器,处在釉面开片裂纹上的气泡先死。 三是受外因侵袭,如空气、手触等,环境如土泡、水浸等。四是瓷器在时间和空间运动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气泡在不是绝对封闭的釉中,气体逐渐散失,首先是浅层次,再后是深层次,气泡陆续死亡。 三、死气泡状态与瓷器鉴定以死气泡的状态鉴定瓷器,必须具备相对的同等条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传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时传世品釉里红或同是出土釉里红,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窑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较。本文对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比较中,仅以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气泡相对比,因青花料质不同,厚薄不同,对气泡的保护能力也不同,难于比较。白釉或青白釉虽有不同,但差异尚小。比较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有助于准确的断代。陶瓷界惯说二百年以上的古瓷才能摆脱贼光,具备柔和悦目的萤光。以帝王朝代分大体是在乾隆末年(1796年),也就是乾隆以前(含乾隆)的瓷大都程度不同的具有莹光。但宋元钧瓷、龙泉瓷和元代青花瓷多有例外,因它们的釉面保光性能持好,钧瓷是含铜的乳油釉,元青花以干粉施釉。笔者观察过多种这类瓷器,釉下气泡均基本保持完好,也有个别气泡开始具有混污现象,有变死趋势。龙泉窑的石灰碱釉釉层厚,仅在釉薄的突核处才有死气泡现象。笔者藏一钩窑早期传世钢红彩斑茶碗,高4.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4厘米,青釉下已有好多气泡死亡,呈褐色;有的是黑色,但银红彩覆盖下的气泡依然完好。另一藏品来龙泉容香炉;仅在口边角和孩纹凸处有些死气泡,平面釉厚地方都气泡完好。(编辑:杨大龙) 【相关阅读】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标准.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标准 刊于《收藏界》2008年第1期 伍秋鹏 古陶瓷鉴定与收藏是一门复杂的学问。目前的古陶瓷鉴定方法,可以分为传统鉴定和现代科学鉴定两种。传统鉴定,有时又被称为“眼学鉴定”,即鉴定者通过手摸、眼看、听声音、闻气味、掂重量等基本方法,对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款识、重量、声音以及制作、装烧工艺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然后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对器物的真伪、年代、窑口和价值作出判断。现代科技鉴定,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古陶瓷鉴定领域,采用一定的科学检测仪器,对古陶瓷胎、釉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能进行测定和数据分析,从而对器物的真伪、年代和产地做出结论。目前常用的科技鉴定方法主要有热释光测定、微量元素分析、老化系数分析等。 关于中国古陶瓷鉴定的发展方向,多数专家的意见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走传统“眼学鉴定”与现代科学鉴定相结合的道路。但是,从目前古陶瓷鉴定的现状来看,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还是要依靠传统的眼学鉴定。这是因为,现代科学鉴定手段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诸如,仪器设备昂贵,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花时较多,需要储备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大量古陶瓷标本,建立庞大的数据库,鉴定成本较高;以及鉴定技术不成熟,误差较大,有的鉴定技术已经被作伪造假者破解等问题。 传统眼学鉴定的主观性较强,常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印象。由于传统“眼学鉴定”的依据是鉴定者的经验,每个鉴定者的专业经验、擅长领域、所处的地域环境等不尽相同,使用的鉴定标准和依据不同,对于同一器物常有不同的意见。以致有人认为传统眼学鉴定不科学,缺乏统一的标准,是一种主观经验。此外,许多初学古陶瓷鉴定的人,常常感觉古陶瓷鉴定很难。有的人看了不少的书,对古代陶瓷的历史发展、时代特征和各个窑口的特点都很熟悉,但结果却是买了很多的假货,水平仍然没有多大的提高。他们常常困惑的是: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标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件陶瓷在有的情况下,大家能够取得一致的意见,真即是真,假即是假;然而在很多的时候,大家却难于取得一致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或本质,简单地说就是:真假对比,识真辨伪。古陶瓷鉴定与日常生活中诸如钞票、烟、酒、电器、皮革、印刷品、出版物、衣服等物品的鉴定,在基本原理上是相同的。这些不同的物品,我们通常从包装、外观、

钻石切工分级 钻石切工等级数据

一、理论完美钻石切工的范围 Round?Brilliant圆钻明亮行之Ideal?Cut完美切工,是源从1919年Marcel?Tolkowsky的技术理论而来,其标准为如下所示。 Tolkowsky理论之明亮型车工? 桌面百分比(Table):53% 总深度高百分比(Total?Depth):59%~60% 腰围百分比(Girdle):Medium?+-?0.7%~1.7% 冠高百分比(Crown?Height):16.2% 底部深度百分比(Pavilion?Depth):43.1% 冠角(Crown?Angle):34.5。 底部角度(Pavilion?Angle):40.75。 其名称可以称做美式完美切工或Tolkowsky理论之明亮型车工,简称Ideal?Cut。 二、建议完美钻石切工的范围 桌面百分比(Table):52.4~57.5% 总深度高百分比(Total?Depth):56.88%~63.92% 腰围百分比(Girdle):Thin?to?Slightly?Thick(0.51%~2.95%) 冠角(Crown?Angle):33.7。~35.8。 底部角度(Pavilion?Angle):40.2。~41.25。 尖底(Culet):None(Pointed)~Medium 三、钻石完美切工挑选注意事项

★证书的Proportions:在证书上会标示Depth,?Table,?Girdle,?Culet等资料,核对是否在Ideal?Cut 的范围之内。 ★冠角(Crown?Angle)与底部角度(Pavilion?Angle):可由鉴定之专业人员为您判断,或者可从数据上的讯息和相关书籍的正确方法,自行测量其角度。 ★Round?Brilliant车工不一定就是Ideal?cut:完美切工的范围标准是用在圆钻明亮型的美钻上,但须符合其比例才是。 ★肯定非Ideal?cut之标示:证书的Polish或Symmetry为Good,?Fair,?Poor其一者,还有Girdle为Extremely?Thin,?Thick,?Extremely?Thick,皆不能成为完美切工Ideal?cut。 四、钻石切工是如何评价的?钻石切割钻石面的大小、比例、对称和抛光的效果再加上切割面角度的变化,而产生的钻石的火彩,看起来比较亮。任何一个切工比率的变化都会对钻石的光泽产生影响,所以要综合所有切工比例参数对钻石切工来进行评价。钻石的切工比例包括台宽比、冠高比、亭深比、全深比、腰厚比、底尖比,一般从这几点来看钻的切工。 钻石切工等级会根据钻石鉴定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