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色列来历及中东问题的起源

以色列来历及中东问题的起源

以色列来历及中东问题的起源
以色列来历及中东问题的起源

以色列起源

其实,今天斗得你死我活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源于一个古老民族——闪族(闪米特)。具体到巴勒斯坦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迦喃人,此后一支叫做哈卑路的游牧民族迁入,排挤了迦喃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他们就是希伯莱人的祖先。

公元前10世纪,大卫王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他的儿子所罗门王史载是一位睿智的伟大君主,他在耶路撒冷建立了都城,耶路的意思是城,撒冷是和平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和平之城,可惜这个城市从建成的那一天起,就几乎没有和平过。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大兴土木,建立了宏伟的所罗门圣殿,后来犹太教视耶路撒冷为圣城,圣殿所在的圣殿山为圣地。

公元前935年,以色列—犹太国家分裂,北方称为以色列国,南方称为犹太国,这便是以色列和犹太两词的来历。说起这犹太人的历史,是非常悲苦的,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的500多年中,他们经历了三次大离散,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祖国。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攻灭犹太国,摧毁了耶路撒冷,将数万名犹太贵族、工匠押回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离散。

公元前538年,波斯人攻占巴比伦,巴比伦之囚才返回故乡。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全书》,大约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200年后,马其顿人大举南下,犹太人再次被征服,流落到南欧、北非、中亚,这是犹太人的第二次大离散。公元前63年,罗马人占领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在几十年中不断起义反抗,都遭到了罗马人的残酷镇压,被卖为奴隶的达一百万人以上,幸存者也纷纷逃离家园,流落他乡,这便是犹太人的第三次大离散。至此,犹太人作为巴勒斯坦地区主要居民的历史结束,犹太人变成了一个没有祖国的民族。

犹太人走后六百多年,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了帝国的一个省,此后当地居民逐步阿拉伯化,此后的一千多年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就一直繁衍生息在这里,这里就成了他们的祖国。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阿拉伯人与历次东侵的十字军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斗争,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自己的祖国。看到这里,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说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到底是阿拉伯人的呢,还是犹太人的呢?真是一桩难缠的历史公案啊。

犹太人在离开巴勒斯坦以后,大多经小亚细亚半岛,流散到了欧洲,虽然没有了自己的祖国,但是犹太人仍然信仰自己的犹太教,讲希伯莱语,用希伯莱文。常言道,没娘的孩子象根草,没有祖国的以色列人,就象没娘的孩子,走到那都是少数民族、异教徒,倍受歧视,心酸异常。就在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不久,基督教产生了,其实基督教最早还是

从犹太教脱胎出来的,但是从基督教产生开始,两教就一直对立,传说耶稣就是被犹太教上层人士勾结罗马总督害死在耶路撒冷并升天的。中世纪基督教独步欧洲,犹太教自然被视为异端邪说,一切天灾人祸都被归罪给犹太人,黑死病、霍乱、鼠疫,都被说成是犹太人招来的,教堂失火、洪水泛滥都是犹太人来造成的,总之犹太人成了万恶的灾星,动辄被暴尸荒郊。

为了生存,犹太人又一步一步从西欧、南欧迁移到中欧、东欧。在无依无靠,任人宰割的犹太人心中,只有回到祖先生活过的地方,重建犹太国,才是唯一摆脱人间苦难的出路,“明年在耶路撒冷”成了犹太人的祈祷语,这便是犹太复国思想的起源。很多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来到揶路撒冷,伫立在所罗门圣殿被毁后仅剩的一堵残墙下哭泣,寄托者对故国的哀思,憧憬着复国的一天,这堵墙后来便被世人称为哭墙,哭墙见证着犹太人的苦难,也见证着犹太人复国的理想。

在西欧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宗教压迫缓和,中、西欧犹太人走上了与居住国同化的道路,并相继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利。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欧洲主要国家的帝国主义化,从19世纪中叶开始,新一轮反犹浪潮开始,到19世纪末达到一个高峰,尤其是1881年的俄国屠犹事件和法国1894年的德雷福斯案件,终于促使犹太人的政治思想发生突变,产生了现代意义的犹太复国主义。由于在历史上受到宗教迫害,很多犹太人从西欧、南欧迁到东欧和俄国,到了19世纪,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大约有500万,占世界犹太人的三分之二。他们被禁锢在沿俄国西部边界划出的50俄里宽的平原上,只有少数富商、大学毕业生和股役25年以上的老兵才住到圣彼德堡、莫斯科等大城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对犹太人比较宽容,犹太人称他为“恩人”,在俄国的犹太人中出现一批文化同化主义者,他们试图通过这一途径与俄国社会结合,并获得平等权利。但是好景不长,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出于政治需要,以涉嫌被捕的人中有一名犹太妇女为由,将全部罪责推在犹太人身上。紧接着,开始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1882年5月,颁布了反犹太人的《五月法》,对迫害犹太人、屠杀犹太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犹太人的屠杀一直波及到罗马尼亚、波兰和奥地利。数十万犹太人被杀,犹太区变成了地狱。面对同化不能、惨遭屠杀的困境,一部分犹太人主张在他们祖先生活的地方—巴勒斯坦建立家园。

1882年,列奥·平斯克发表《自我解放》一文,集中代表了这种思潮。他说:“犹太人失去了独立的祖国,已变成一个精神民族……没有祖国,犹太人永远是外国人……而且是无能为力的乞丐。”他提出犹太人的奋斗目标是把犹太人集中到“自己的飞地”—巴勒斯坦,而且还阐明了达到目标的方法:“自我解放”,既不靠上帝也不依赖别人。他向犹太人发出

强烈呼吁:“拯救自己吧!上帝也会拯救你们!”俄国西部的一些城市很快出现了热爱圣山运动并组织小组向巴勒斯坦进发。热爱圣山运动以移居巴勒斯坦为宗旨,迅速传到东欧,几年内到达中、西欧。它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前身。

正当热爱圣山运动方兴未艾之际,1894年法国发生了德雷福斯案件。法国炮兵上尉犹太人德雷福斯被指密探为外国窃取情报,以叛国罪被判处终身监禁。反犹主义者趁机高呼“杀死犹太人”、“犹太人滚出去!”,反犹浪潮很快席卷全法国。但事实最后证明,这是一起莫须有的冤案。这个事件让犹太人十分震惊,它对大多数犹太人所怀有的、随着人类逐渐走向宽容,犹太人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的信念是个毁灭性的打击。一位事件目击者在日记中说:“这件事既然可以发生在共和的、现代的、文明的法国,而且是《人权宣言》发表一百年之后,那么人们还能向尚未达到法国人一百年前水平的其他民族期望什么呢?”一部分犹太人认为同化不能解决犹太人问题,已获得的权利随时可能丢掉,要改变犹太人命运,唯一的办法是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著名的匈牙利犹太人赫尔茨,原来是一个同化主义者,在目睹了德雷福斯事件的整个过程后,彻底改变立场,坚决主张复国。1896年,他发表《犹太国——现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尝试》。这是犹太复国主义的纲领性著作。在他领导宣传和组织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大会决定成立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并选择赫尔茨为第一任主席,并通过犹太复国主义纲领: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公认的、有法律保障的犹太国民族家园。从此,犹太复国主义变成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政治运动。此后犹太人要回巴勒斯坦的声势越造越大,有人还提出了“全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分了联合起来!”的口号。但是,请大家注意,当时的巴勒斯坦并不是一块空地,等着犹太人回去,那里还住着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1200多年的阿拉伯人。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分而治之是英国人的拿手好戏,为了维护英国在中东的殖民统治,英国决定利用犹太人和犹太复国主义分子来压制阿拉伯的民族解放运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抛出著名的《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家园。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期坦,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准备占领。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外来的犹太与原住的阿伯人之间的民族冲突、宗教冲突、领地争端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算起来阿以斗法已经有百年之久。

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

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纳粹势力开始在欧洲抬头,犹太人遭到疯狂迫害,到1945年二战结束,共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这进一步促使大批犹太人迁居巴勒斯坦,加入复国的行列。

二战结束以后,英国力量衰弱,逐步从各地撤退,根据英国人所谓的光荣孤立政策,离开那里,就要给那里留下一个历史问题,比如英国人离开印度,留下一个克什米尔问题,离开波斯湾留下一个霍尔木兹三岛问题。在巴勒斯坦也不例外,英国对该地进行分治,将约旦河以东改名为外约旦,并让其独立,也就是今天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则称为巴勒斯坦,留下了至今难以解决的巴勒斯坦问题。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讨论。

到1948年,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已达60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犹太复国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为了迫使英国同意建立犹太国,各种恐怖事件层出不穷,同时阿拉伯人和犹太的冲突更是不断,为了解决这一地区问题,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国弃权(包括英国)):将巴勒斯坦地区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划分为两个国家:犹太国和阿拉伯国,明确划分国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当时阿拉伯人分到的领土是少于其人口比例份额和实际占有土地份额的),另决议规定,圣城耶路撒冷算是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建立。然而,联合国的这一决定,不但不能平息两个民

族的冲突,反而激化了矛盾,以色列国的建立,遭到阿拉伯各国的一致反对,他们主张用圣战来保卫阿拉伯领土和伊斯兰教第三圣城耶路撒冷。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引发了先后五次中东战争,两次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武装起义,以及无数的爆力事件和恐怖袭击,这就是今天我们天天在新闻里看到的,巴勒斯坦地区阿以冲突问题的由来。

以色列建国次日,拒绝接受联合国分治决议的阿拉伯五国(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发动了讨伐以色列的第一次中东战争。随后,阿以双方又分别于1956年、1956年、1973年和1982年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其结果是阿拉伯国家一败再败,失去大片土地,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形成本世纪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政治难民潮;而犹太人则如愿以偿,获得了自己的家园,结束了无家可归的历史。以色列的势力不断扩充,成为地区强国。

巴勒斯坦人并未屈服,在与以色列斗争中,诞生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与以色列占领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同时在国际上大力寻求支持,成为被世界广泛承认的巴勒斯坦人民惟一合法代表。

1982年,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间接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两年后,约旦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解决阿以争端,对抗的坚冰似开始消融。1988年,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阿尔及利亚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成立,同时承认以色列。巴以关系迈出转折性一步。

附言:

假设没有发生1916年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大起义,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就不会落到英国手里,也就不会有1918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48年以色列国的建立。

这就是阿拉伯人跟英、法勾结,一起对付奥斯曼帝国,反叛伊斯坦布尔,在哈里发的背后下刀子导致的恶劣后果。

这个民族今日面临的悲剧局面,究竟怨谁?怨土耳其人、英国人吗?还是怨美国人、犹太人?

谁都不怨,只怨阿拉伯人自己不争气,只怨当年统治麦加和麦地那两圣地,然后在英法的怂恿、利诱之下带头反叛奥斯曼帝国,最后被沙特家族以武力推翻和驱逐的那支谢里夫圣裔太愚蠢、目光太短浅啊。最后,他们也没得着什么好结果,麦加的一支被沙特人推翻和驱逐到塞浦路斯,而反叛奥斯曼帝国的最狠、最有力的费萨尔一支,最终在伊拉克的军事政变中被赶尽杀绝,落得了个完全绝嗣的下场。

这段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是至今依然让人记忆犹新,令人唏嘘不已………

旧约圣经说:

以色列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原名雅各,是亚伯拉罕的孙子,以撒的次子,用诡计骗取了以扫的长子的名分,因怕其兄报复,逃到舅舅家【离雅各的家相当于我们现在两个城市的概念】,在那里娶了其舅的两个女儿,若干年后,雅各悔改,并欲回到原来的家,在回家途中,要上帝给他祝福,并且胜过了天使,上帝给他改名“以色列”【意思是:他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后来以色列生了12个儿子,就是以色列的12个支派的祖先,雅各的后代就用他们祖先以色列的名字命名了他们的民族,【详情参看圣经创世纪27章-33章】,圣经分旧约、新约两部分,整个旧约部分可以看作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书,大卫,所罗门王都是以色列【雅各】的后代。籍着圣灵怀孕的童女玛利亚【耶稣在地上的母亲】,是以色列民族的,后来将耶稣钉十字架的也是以色列人,所以“以色列”贯穿了整部圣经。

关于以色列首都:

建国时在特拉维夫(Tel Aviv),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Jerusalem),未得到普遍承认。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它的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维夫。”[ 对于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一直有争议,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它所占领的一切阿拉伯领土,包括阿拉伯的耶路撒冷(指东耶路撒冷)”。绝大多数同以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仍把使馆设在特拉维夫] 。耶路撒冷市人口约63.4万(2000年)。

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探究: 一、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 二、中东问题的由来 三、连绵不断的中东战争:五次中东战争 四、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五、中东有望实现和平吗?如何实现中东和平? 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中东问题的核心 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大部分是高原,高原的边缘有较高的山岭耸立。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它们分别是古代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的摇篮。此外,地中海沿岸也有狭窄平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还有一个由于断裂陷落而成的死海。死海湖面海拔为﹣415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一、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民族关系复杂性:“阿拉伯世界”中建立犹太国 ?3、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二、中东问题的由来 ?1、由于历史因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纷争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所引发的民族矛盾由来以久。 ?2、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历来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各国积极扶植当地势力,使阿拉伯、犹

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 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 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 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 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把握文明冲突背景下,各种复杂因素对地区和平的影响 难点:中东问题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尤其是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大国之间的 矛盾;中东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中东战争”指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所谓“中东战争”是指 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中东 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 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 立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是如何由来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纷争的由来 (一)历史因素(多种文明、名族矛盾)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西亚的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曾共同生活的地区。古代希伯莱人(即犹太人)曾于公元前1025 年在此建立国家,但不久被灭。后来,犹太人陆续迁离,该地区长期为阿拉伯 人的居住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一次大战期间,英国为了与法、俄争夺中东霸权,企图依靠犹太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因而积极支持犹太 复国主义运动;战后,美国为了插手该地区,亦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这样,犹 太人从世界各地陆续大量迁往巴勒斯坦,原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则被大批赶 出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由此激化。(二)地理因素(战略地位、石油资源) 【学习探究】中东指的是哪儿 ?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中东地区是欧 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 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导学案:5.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课堂互动 一、纷争的由来 1.中东概况 (1)地理概念:“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 (2)历史特点: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演进的复杂性。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 2.纷争由来 (1)英国的“分而治之” ①背景:一战期间,为了削弱自己的对手奥斯曼帝国,英国允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其领土可以包括巴勒斯坦地区。②概况:1917年发表“贝尔福宣言”。③影响:犹太人开始移居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的摩擦日益激烈。 (2)主权问题:①联合国决议:英国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②阿以冲突:阿拉伯人对联合国决议极为不满,阿以之间就该地区主权问题展开了长期争夺。 [教材互补]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岳麓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认为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行将结束。一些阿拉伯人准备武力赶走犹太复国主义者,犹太人则加紧建立犹太国的工作。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英国无力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便把此问题提交给联合国。(人民版) [简要图示]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思考 (1)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中东地区战火连绵不断的战略因素是什么? (2)美国插手该地区事务对中东局势有什么影响? 答案(1)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2)美苏两国开始了对中东地区的争夺,中东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

形势与政策中东乱局及其影响

形势与政策中东乱局及其影响 摘要:中东乱局由来以久,这当中既牵涉到土地和经济利益问题又有历史、文化和宗教诸方面的因素。这场动荡将对中东国家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对地区格局特别是区域外国家的影响则是轻微、滞后的。 关键词:中东乱局;世界格局;影响 2011年以来的中东乱局可能成为中东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政治动荡,这是由其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这场动荡将对中东国家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对地区格局特别是区域外国家的影响则是滞后和轻微的,这也是由其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这次中东乱局的本质特征是一次内生性的、民生、民主政治革命,当然外部势力利用和介入了这一事件,但这并不能改变事件本身的性质。 1、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中东乱局对原油价格的主要影响有两个:原油价格的波动性增强,中轴抬升。中东地区陷入乱局的风险较大的国家,供应能力占全球供应能力比例约10%,欧佩克国家的闲臵产能在全球经济体正在走向周期性扩张的背景下,显得较为紧张,并且中期内的增长将较慢。在地缘政治层面,目前的乱局将给巴以局势增添很多的变数,发生动乱的阿拉伯国家在新政权建立过程中,极端势力、民粹主义可能抬头,使得它们对以色列的敌意增强。同时伊朗等国也会试图在该地区输出其影响。这些因素将带来两个后果:第一、在中期内该地区可能会持续发生一些超预期的事件,给原油市场带来冲击;第二、社会的不稳定和前景的不明朗,使得既有产能被关闭,同时给国际资本在该地区的投资、勘探等扩大原油生产的活动带来?冻结效应。因此我们认为原油价格在中期内波动性增强、波动中轴抬升可能是中东乱局给原油市场带来的很难避免的风险。 2、中东乱局促使中东各国经济发展两极化。 海湾阿拉伯能源输出国可以借助石油出口维持经济,但受“阿拉伯之春”和国际制裁影响的国家恢复经济举步维艰,民生矛盾尖锐。阿拉伯地区人口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失业率攀升,年轻一代看不到生存发展的希望。由沙特阿拉伯等国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坚持原油出口量不变,引发国际油价低位徘徊。这一方面,对于能源消耗国的人民来说,是一个福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的生活成本,有助于刺激下游原油加工产业的兴起;但另一方面,引发了俄罗斯等以石油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的经济危机,石油公司大幅裁员。以俄罗斯为例,石油的价格下跌引发了卢布的大幅贬值,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西伯利亚部分与中国接壤的地区居民甚至到对面的中国口岸采购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生活用品。 3中东乱局对国际社会的政治影响 “阿拉伯之春”不同程度上推动了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共和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国领导人相继下台。然而“阿拉伯之春”不仅没能给该地区带来“春天”,反而将该地区陷入了“严冬”。中东地区动乱的社会局势,使得该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缓慢,内战不断扩大。在中东剧变后经历了政权更迭的国家,出现了伊斯兰党派与自由主义党派、政党与军队、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间的激烈博弈。突尼斯、埃及和摩洛哥进行了国会选举,从选举结果看,伊斯兰政党均成为最大党派。叙利亚危机引发的难民潮成为近期困扰欧洲各国的一个难题。由于激烈的内战而流离失所的难民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同时,在中东地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使得其对中东的掌控力下降,中俄等国的地区影响力增大。中东地区充斥着大国博弈与合作,但短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新秩序。 从世界整体来看,中东动乱使得国际环境长期处在不稳定之中。在经济上,一方面,中东地

中东现状的原因

中东现状的原因,背景 外在原因: 二、域外势力不断插手 中东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并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一直为世界大国所重视并力图将其控制。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就在中东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战线。苏联崩溃后,一家独大的美国改变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的常规,亲自出马向宗教色彩极为浓烈的中东地区国家强行输出西方民主模式。美国在十几年间,两次挥兵攻打伊拉克,一次兵犯阿富汗,至于美国帮助反对派颠覆地区国家的实例更是比比皆是。 阿拉伯媒体曾披露,欧盟一直觊觎中东丰富的油气资源,也不断染指中东。据披露,欧盟曾有意大量购进卡塔尔天然气以使自身的油气供应呈多元化,摆脱过渡依靠俄罗斯天然气的被动局面。欧盟与卡塔尔甚至试图铺设一条由卡塔尔途径叙利亚再经土耳其最终将天然气送至欧洲的管道。但叙利亚出于维护与俄罗斯传统友好关系的战略考虑予以拒绝,由此激怒了卡塔尔和欧盟。因此欧盟和卡塔尔不遗余力地支持叙反政府武装推翻叙利亚现政府,除了价值观上的差异,其与阿萨德政权在现实利益上的分歧也是重要因素。 内在原因: 一、宗教冲突引爆地区局势 中东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虽然三教出自同门,但彼此间的争执、冲突一直延续千余年。宗教间的不包容和极强的排他性,使中东地区自古就被打上了动荡的烙印。 首先,巴以问题不解决,中东难有宁日。巴以问题一直是中东地区稳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以色列凭借美国的支持,在本地区始终占据优势,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这也促使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不断升级。 其次,伊斯兰教派之争使中东动荡局势加剧。中东地区除以色列外,其他国家大多以伊斯兰教为本国的第一大宗教,伊斯兰教又分成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这两大教派间的纷争、冲突千余年来未曾中断,至今仍在继续。叙利亚内战难以平息、

中东铁路的由来

中东铁路的由来 关键字:中东铁路沙俄政府东北东省铁路公司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中国的东北一直是西方列强利益争夺的焦点。中东铁路正是这一段历史的缩影。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迫使中国割让辽东半岛。这让早已打算霸占中国东北地区的沙皇俄国十分不满,于是联合法国与德国,迫使日本放弃了占领辽东半岛。此时,正值俄西伯利亚铁路修到外贝加尔地区,关于该铁路下一步的走向问题,俄国沙皇批准了俄财政大臣维特提出的横贯中国东北方案,因为这不仅可以缩短路程,节省开支,更便于对中国和远东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扩张。于是,沙俄开始进行策划,甚至不等中国方面的同意,便自行派人到东三省勘察路线。 俄皇尼古拉斯二世于1896年5月26日举行加冕典礼,各国均派重臣前往俄国祝贺,中国对俄国有“受惠”之恩,当然不能置之不理。光绪拟定王之春为致贺专使赴俄,但是俄国认为王的级别太低,不好招待,光绪转而派李鸿章完成这一使命。李鸿章以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好为由,拒绝赴命,但是光绪坚持由他前去,无奈之下,李只好从命。 随即,沙俄向清政府提出把其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继续延伸——通过中国东北一直到海参崴(即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部分)。1896年6月,李鸿章代表中方签订了【御敌互助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答应了沙俄的要求。 这个条约是俄国精心策划的侵略阴谋和清政府推行“联俄制日”政策的产物。使俄国在中俄共同御敌的幌子下,不禁骗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过境铁路的权利,而且为其陆海军入侵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 李鸿章等人一厢情愿的“联俄制日”方略,最终导致了沙俄政府梦寐以求的以中国哈尔滨、长春、沈阳为主要干线的中东铁路的产生。 中东铁路始建于1898年,完工于1903年。李鸿章于1896年与与沙俄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实际上使俄国攫取了中东铁路的修造权。在随后的实际运作中,中俄两国政府又相继签订了【入股伙开银行合同】、【中俄合办东省铁路

形势与政策

中东乱局及根源 一、地区热点此起彼伏 25个国家 阿拉伯(22):西亚(12):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黎巴嫩、伊拉克、也门、 科特威、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 北非(6):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 西非(1):毛里塔尼亚 非阿拉伯(3):土耳其、以色列、伊朗 地区特点:(大动荡、大重组、大调整)地区性大动荡持续;传统地区秩序坍塌,处于新旧 秩序过渡阶段;地区安全秩序酝酿巨变;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 怖主义不断蔓延扩大。 巴以冲突久拖不解: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 宗教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 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其中,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 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 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 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伊朗核问题翻开新的一页: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 伊朗达成全面协议,伊朗核谈判终成正果。 “阿拉伯之春”引发地区大动荡:“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 家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反政府运动。先后波 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多名领导人 先后下台。“阿拉伯之春”不但未能给该地区带来“春天”, 反而使该地区国家陷入“严冬”。 伊拉克成了烂摊子:伊拉克局势动荡,教派冲突愈演愈烈,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发展方 向不明。伊拉克三大政治力量逊尼派、什叶派以及库尔德人之 间,展开激烈斗争,“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重新抬头,加剧 本已动荡的伊安全局势。 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肆虐 二、中东局势的特点 中东地区原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正经历着历史性剧烈变化。未来5-10年将是中东旧秩序解体、新秩序重构的过渡期,各方力量将为重塑地区格局与秩序展开激烈博弈。 1.政治动荡长期化,前进方向不明:传统国家治理模式遭遇严峻挑战,新模式、新道路探 索曲折艰难,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 三重矛盾(教俗矛盾、官民矛盾、军政矛盾)日益尖锐化 2.经济发展两极化,民生问题尖锐:贫富差距

中东乱局的根源

中东乱局的根源 三大根源:其一,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的矛盾;其二,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事业派的矛盾;其三,美欧国家为争夺石油资源与阿拉伯国家产生的矛盾。 中东国家局势动荡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一:执政党和政府的廉政很重要。腐败、权利终身制、家族政权、司法不公正等都是能产生社会动乱的因素。二:年轻人就业、物价,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的事情很重要。所以要抑制物价飞涨,增加工资,调整税率,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三:我们要警惕西方一人道之名推行霸道的阴谋。四:我们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冷战开始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各大国的介入和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但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也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的长期介入加剧了内因的复杂性,而某种程度上看,内因的存在、发酵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 优点与缺点:绕不开的能源与地缘因素 丰富的能源储备成为吸引外部因素介入的重大因素之一。中东是当今世界最主要、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有“世界油库”和“石油海洋”之称。

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2%,仅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的探明储量就分别占世界的22%、11%、9.7%、8.3%和 8.2%。 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向为大国所觊觎和争夺。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地理位置非常显眼而重要,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 中东地区这种适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的十字路口,是从欧洲经西亚到北非的联系纽带,从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所必争。 领土领水纠纷与民族矛盾盘根错节 领土争端严重与民族矛盾交织。殖民主义者曾在其殖民统治区采取“分而治之”等政策,给中东留下严重隐患。伊朗与伊拉克、伊朗与阿联酋、沙特与卡塔尔、卡塔尔与巴林、埃及与苏丹、摩洛哥与西班牙、也门与厄立特里亚、叙利亚与以色列、黎巴嫩与以色列等国家之间均存在领土纠纷,不少国家曾经因领土问题而兵戎相见。 水资源争端复杂。中东地区幅员辽阔但严重缺水,水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0.4%。该地区有三个主要水系:两河水系、尼罗河水系和约旦河水系。伴随该地区水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纷争进一步加剧。 宗教和教派纠纷错综复杂

水——中东冲突与战争根源之探析

水——中东冲突与战争根源之探析 https://www.doczj.com/doc/d516162088.html, 2001年4月4日08:41 国防报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21世纪的水”。不少分析家预测,21世纪将是水的世纪。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东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围绕领土问题爆发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和冲突。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同时也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按照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人均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严重缺水国家的标准,中东绝大多数国家淡水不足,因而水资源之争一直不断,成为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根源。如果说领土是20世纪中东许多冲突的导火线,那么,水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中东爆发战争的根源。 1、三大水系哺育中东 乘飞机进入中东上空,通过舷窗向下俯瞰,到处是莽莽沙原: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沙漠覆盖着中东的大片地区。水资源的分布,曾决定了中东文明的版图。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带来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兴盛。但是,二战后,随着中东人口的增长,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不足问题日益严重。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旦河三大水系。 除了阿以之争外,阿拉伯国家与其他中东国家的水资源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阿拉伯地区水资源的67%源头不在阿拉伯国家。三大河流———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都发源于非阿拉伯国家。众多国家共同使用这些河水,各国都想获得尽可能多的水配额。由于中东政治局势一直紧张,有关各国一直无法签订分享三大水资源的全面协定。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关于尼罗河水的争吵从未间断过。埃及的尼罗河水份额为每年555亿立方米,但由于地处下游,加上非洲地区连年干旱,埃及有时实际得不到应有的份额。近年来,埃及开始大兴水利,筑渠蓄水,又引起了其他尼罗河沿岸国的不满。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被视为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3国的重要经济命脉。土耳其把幼发拉底河看作是本国的河流,称拥有绝对主权,叙利亚和伊拉克则竭力表示反对。 约旦河水系是中东三大水系中水资源最少的水系。约旦河在枯水季节河面只有7~8米宽。尽管如此,它还是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一起被称为中东三大水系,由此可见中东的缺水程度。 中东地区三大水系的河流都是跨越数国的河流。在水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中东各国都在想方设法争取更多的水资源,客观上形成了一场由来已久的水资源争夺战。

中东乱局及其成因——形势与政策论文

一、历史照亮明天——纪念中国反法西斯战胜胜利70周年 二、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三、中东乱局及其根源 中东乱局及其根源 在写作本篇论文之前,我仅代表我个人向巴黎遭受ISIS恐怖组织袭击的无辜群众表达我的同情,并希望你们能从伤痛中重新站起来。 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今世界的主题变成了和平与发展。每个国家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寻求快速发展,世界总体形势是稳定向前的,但不乏有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发生。而这些局部冲突主要发生在中东地区。中东或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波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在地理上也是指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的地区,包括了部分西亚和非洲的埃及。在二战之后,发生在中东地区的大型战争包括五次中东战争、两次海湾战争及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进入21世纪以后的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内战。可以说成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战争的印象就是中东地区的动荡。中东地区的上空,战争的阴云久久不能消散,而这对于中东地区的广大人民来说是无尽的伤痛与苦难。

那么,造成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战争频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经广泛阅读资料和分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地理因素。中东地区位于亚洲的西部和非洲东北部的地区,是一个三大洲(亚洲、欧洲和非洲)汇聚之地。可以说地理环境相当复杂,陆上可以沟通亚欧大陆,海上又将地中海与印度洋相联系。地理位置及其重要。然而,这并不是地理因素最核心的部分。最核心的当属资源因素。在我看来,这也是造成中东地区乱局的一个比较的重要的问题。资源有多有寡。多的是什么,石油;少的是什么,水。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说最重要的能源资源,而这能源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就是利益与财富。在利益的驱使下,不仅是中东地区要相互争夺,也吸引了世界上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争相来到这里争取利益。个中缘由不言而喻。其次,水资源是中东地区及其匮乏的一类资源,同时又是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资源。为了生存,这些国家自然避免不了口角,也就避免不了争执,运气不好还要大动干戈。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当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给那些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的国家带来经济安全上的致命打击。而局势的持续动荡,使得地区经济进一步恶化,造成恶性循环,民众苦不堪言。 三、政治因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东北非地区各国多是独裁专制政权,贪污腐败严重,民不聊生,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专制独裁政权被推翻,但由于长期缺乏民主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一、中东概况和纷争的由来: 1、地理概念与特点: (1)概念:中东是指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概念。 具体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①中东不包括地处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②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③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而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2)特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2、历史特点:丰富的多种文明,民族纠纷与冲突的“多事之地”。 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中东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许多民族曾在这里居留和繁衍,发展本民族的文明和文化。 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传说耶稣死后3天从墓中复活,40天后升天)。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即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先知)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以实玛利,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三次流散: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见教材116纵横】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之地。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东主要的产油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从出口石油中赚了很多的钱,成为富裕国家。中东所产石油百分之90以上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地。

中东地区动荡的主要成因及影响知识分享

中东地区动荡的主要成因及影响 一、宗教冲突引爆地区局势 中东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虽然三教出自同门,但彼此间的争执、冲突一直延续千余年。宗教间的不包容和极强的排他性,使中东地区自古就被打上了动荡的烙印。 首先,巴以问题不解决,中东难有宁日。巴以问题一直是中东地区稳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以色列凭借美国的支持,在本地区始终占据优势,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这也促使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不断升级。 其次,伊斯兰教派之争使中东动荡局势加剧。中东地区除以色列外,其他国家大多以伊斯兰教为本国的第一大宗教,伊斯兰教又分成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这两大教派间的纷争、冲突千余年来未曾中断,至今仍在继续。叙利亚内战难以平息、伊拉克局势不断加剧,均源于什叶派执政的当局与反政府的逊尼派武装之间的冲突;什叶派的伊朗与逊尼派执政的沙特、巴林之间的龃龉难以消除;甚至沙特和巴林内部也存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不能排除两国政坛出现动荡的可能性。 此外,伊斯兰教势力与世俗势力间的难以调和也使得一些阿拉伯国家陷入动荡。埃及穆兄会通过选举掌权,随后被世俗军方势力赶下政坛,颇令埃及伤筋动骨,也加剧了本地区的紧张局势。 二、域外势力不断插手 中东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并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一直为世界大国所重视并力图将其控制。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就在中东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战线。苏联崩溃后,一家独大的美国改变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的常规,亲自出马向宗教色彩极为浓烈的中东地区国家强行输出西方民主模式。美国在十几年间,两次挥兵攻打伊拉克,一次兵犯阿富汗,至于美国帮助反对派颠覆地区国家的实例更是比比皆是。 阿拉伯媒体曾披露,欧盟一直觊觎中东丰富的油气资源,也不断染指中东。据披露,欧盟曾有意大量购进卡塔尔天然气以使自身的油气供应呈多元化,摆脱过渡依靠俄罗斯天然气的被动局面。欧盟与卡塔尔甚至试图铺设一条由卡塔尔途径叙利亚再经土耳其最终将天然气送至欧洲的管道。但叙利亚出于维护与俄罗斯传统友好关系的战略考虑予以拒绝,由此激怒了卡塔尔和欧盟。因此欧盟和卡塔尔不遗余力地支持叙反政府武装推翻叙利亚现政府,除了价值观上的差异,其与阿萨德政权在现实利益上的分歧也是重要因素。 三、阿拉伯国家内部相互猜忌,难以包容对方 阿拉伯民族号称是一个大家庭,并且还成立了一个协调各国立场的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但成员国间的相互指责、谩骂甚至冲突并没有因此减少。埃及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 由来:1948年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巴以分置,以色列建国,冲突从这时候开始。未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说,和平还是大趋势,从近处来说,只要美国主导中东,美国的所谓“反恐战争”不结束,中东绝无宁日,而美国的反恐战争决不可能在短期内有结果,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阿义和平进程短期内不可能有重大进展。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因此,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历史回顾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三次流散 ——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

中东问题大盘点

中东问题大盘点—中外专家评析中东局势 最近,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北京约请了中外知名国际问题、中东问题的专家学者,就当前中东形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西方大国的中东战略、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前景、影响中东形势发展的各种因素等问题,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全方位、多领域地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评析。现将部分专家的观点综述如下: 当前中东形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李国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近一两年来,中东局势发展持续动荡,诡谲多变。伊拉克已取代巴以成为地区局势动荡的策源地;围绕着伊朗核问题的紧张局势正越来越成为地区更大危机的爆破点;人们虽对巴以不间断的暴力冲突已习以为常,但这并没有削弱它对中东其他问题的影响力。美国在伊拉克“反恐战争”的失利导致了美国陷入战略性的困境,影响了美国主控地区局势发展的能力;伊朗的“崛起”和伊斯兰什叶派势力影响扩大,影响着地区政治力量的消长,带来了地区政治格局的分化重组,对地区今后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西方与伊斯兰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和恶化,中东地区动乱的局势影响世界和平和稳定。 乌萨迈·哈扎里·哈尔卜博士(埃及《国际政治》杂志主编):中东在今日的单极世界是国际冲突的核心,很难预测这一地区今后的未来走势,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即便是美国也不可能仅靠一己之力重塑中东。新中东将会产生于很多冲突的剧痛之中,这些冲突现在同时存在并且以一种独特又危险的方式相互关联。这表现在: 1、内部冲突频繁,主要是因为深刻的历史性的派别之争,加之以直接或间接的外部干涉。美国的入侵和萨达姆政权的崩溃直接导致了伊拉克冲突的产生;以色列的进攻导致黎巴嫩内部政治派别关系的恶化;巴以冲突的继续一直是地区冲突中最具威胁性的,也是最难解决的;伊朗在海湾地区和伊拉克的逊尼—什叶派冲突增加了海湾地区产生更大冲突的忧虑,包括可能出现的伊朗—阿拉伯冲突,这一冲突从本质上讲是教派冲突,会产生广泛的悲剧性的后果;苏丹刚刚实现南北和解,达尔富尔地区又产生了新的冲突。与此同时,一些潜在的冲突随时可能发生。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国家,比如埃及、约旦、叙利亚和也门也同样存在着极力推动民主的一方与极力阻止的一方之间的激烈冲突。 2、地区大国和外部列强之间的冲突在“9·11”之后已经被定义为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冲突。中东被认为是国际反恐战争的前沿阵地,这场战争已经主导了当今的世界秩序。在这一方面最有决定性影响无疑是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与伊朗发生的对抗,这一对抗可能会大幅度地增加该地区的混乱和不稳定而且会激化教派间的紧张关系。 3、中东地区还存在着新旧交织的国际冲突,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的石油、市场及货币储备。美国和西欧总是将中东视为无人挑战的势力范围。冷战后,发生在该地区的全球冲突的性质和参与各方,在新的世界秩序下都发生了变化。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其在海湾的经济与政治存在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挤进这一地区,用各式各样面向当地市场的低价产品打开了大门,并已经成为海湾石油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与此同时,印度在海湾地区的劳工持续增加,尤其是在阿拉伯半岛。 在这种情况下,新中东并不会因为美国过于简单化的计划而应运而生,而会受到上述各种冲突结果的左右,新中东应该由中东人民来建设而不是绝对地依赖外部干涉;该地区的改革应由内部力量的效力和决心推动,而不是外界压力、计划和贪婪的产物;这一重构过程能否有效进行取决于该地区中心地带的变化,如果能使处于中心地带的各种力量发生变革,整个地区都将很快能有所收效。但是这种变革应取决于该地区人民的利益和需要。

中东战争

第19课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一种说法):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 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 3.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课程标准: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导言:中东战争是二战后,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这个地区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战火频繁,40年来共爆发5次较大规模战争。这些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前苏联与美国争夺加剧、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尖锐化的表现。 中东地区的纷争有何而来?巴勒斯坦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结果如何?一、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犹太人在公元前102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犹太教),后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公元前164年,犹太人又建立了马卡比王国,100年后,被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巴勒斯坦(伊斯兰教)。 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曾共同生活的地区。一战前后,兴起“犹太复国运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地区。 1947年,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不顾阿拉伯人的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但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 耶路撒冷(三教圣地)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圣城,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的“国际城市”,分为新城和旧城。以色列以战争形式占新城,夺旧城,于1980年宣布为永久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也宣布该城为首都。 你如何认识“犹太复国运动”? 1.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 2.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3.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1、中东——巴勒斯坦的地理概念 2、犹太人建国:1948年以色列,(特拉维夫),耶路撒冷。 一八一号决议 3、阿拉伯人建国:1988年,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加沙地区

中东地区战火脸面不断的根本原因

摘要 中东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地方,古代是因为宗教,种族等原因,如果说古代的战争是为神和祖先而战的话,那么现代的战火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现今让中东战乱不堪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石油了,中东的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对于如今这个建立在石油工业之上的社会来说,中东无疑是各国眼中的大蛋糕,中国、美国、英国再加上中东的本土势力,使得中东如今混乱的局势让人很容易理解了。 关键词:中东种族历史战争资源宗教圣战美国 正文 中东,世界上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复杂的气候,复杂的文化,复杂的民族…这一切,造就了战火纷飞的中东。亚非欧三块大陆在这块土地上相交,神秘的东方文明,浪漫的欧洲文明与醇厚的非洲文明在此孕育出独一无二的中东。然而“中东”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指的是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到大波斯湾的大片区域,以及从非洲大陆东北部到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区域。而我们所说的“中东国家”通常指的是西亚北非的22个国家,1500万平方公里,约3.6亿人;其中北非国家有: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莫洛丹,马德拉群岛与亚苏尔群岛;西亚国家有: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阿曼卡塔尔,以色列等。炎热干燥是中东气候的主题,处在热带与亚热带区域的中东,长期的太阳光照使得降雨成为少有之事,恶略的自然坏境带给中东的是生存上的困难,但大自然是公平的,它使中东自然环境恶劣的同时,又赋予了中东以珍贵的石油资源。然而,就是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却时刻上演着血与泪的悲歌,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也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波斯人的故乡,复杂的宗教关系与错乱得民族关系,再加上令世界眼红的资源,使的中东自古战火纷飞。 想要要了解任何一个区域,就必须先从其历史入手,中东也是如此,想要了解中东如此不平静的始末,就要从其独特的历史中寻找蛛丝马迹。中东历史上最著名的便是那“一,二,三,五”了,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五次战争。我们知道,如今引起中东战乱的主要中东国家有两个〃,以色列与伊朗,我们就先从以色列的历史开始了解吧。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即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先知)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以实玛利,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中东乱局及根源

中东乱局及根源 一,中东概述 “中东”一词并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它是源于近代以来西欧殖民主义所推崇的“欧洲中心论”。一般意义上的中东大致指地理上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的地区,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二,中东乱局的原因 1,民族宗教之争 中东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所以宗教意识浓厚,并渗透到了中东地区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中,而且还有阿拉伯人,犹太人等多个民族,所以这里的民族宗教冲突是极为严重的,各大宗教之间,同一宗教各教派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1),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和逊尼派 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其在世时,集先知、使者、立法者、宗教领袖、裁判长、司令官和国家元首为一身,未明确指定继承人。因此关于继承人的选取准则,成为了伊斯兰教内部不断斗争的导火线,使得伊斯兰教内部分成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主张由穆罕默德的后裔作为继承人,而逊尼派则认为应该以推举的形式以确定,这成了双方矛盾的开端。近年来的“两伊之争”以及“ISIS”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等事件都有这两派相争的因素。 (2),阿拉伯人与犹太人 巴勒斯坦地区的巴以冲突一直都是一个立于中东的火药桶。其实际是该地区上的阿拉伯国家与犹太国家的冲突。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其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圣城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巴勒斯坦土地,使得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巴勒斯坦成立解放组织。此后,此地开始了持续长久的流血冲突,至今仍未能解决。 2,以美国等国家为首的大国势力的干涉和争霸 美国曾对伊拉克发动过两次战争,包括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