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常见的十大思维错误

人类常见的十大思维错误

人类常见的十大思维错误
人类常见的十大思维错误

人类思维的十大常见错误

人类的思考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认知——这种思考的行为或过程——可以使我们快捷地处理海量信息。举例来说,每当你睁开眼,你的大脑就不断地受到所见事物的刺激。你可能有意识地思考着某一具体的事物,然而你的大脑却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潜意识想法。不幸的是我们的认知并非尽善尽美,有时我们会潜意识地制造出判断偏差,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认知偏误。认知偏误不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以及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会遇上这事。认知偏差中有些很显著,有些却不常见,但它们都趣味十足。我敢打包票,下面列表中的认知偏差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

第十名:赌徒谬论

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相信未来(某事发生)的几率将会由过去的事件所改变,但实际上那是扯淡。必然概率——如你投掷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不会改变的。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旧还是50%,不会增大或缩小)。认为概率会改变是很多人都有的认知偏误,尤其是在赌博的时候。举例来说,我玩轮盘赌博,已经连续四次转停在黑色区了,下次总该是转到红色区了吧?错!转到红色区的几率仍然是47.37%(总共38个点区,红色有18个)。这听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正是这种几率可变的潜意识让赌徒们输的得血本无归。

第九名:反应机能

反应机能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观察时会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异常的行为。在1920年代,霍桑制业(一设备制造公司)委任(研究者)研究照明度的改变是否能影响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他们得出的结论让人惊异,改变照明亮度竟然能让工作效率飙升!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又恢复到了平常水准。原因就在于: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因为照明亮度而变化的,他们是因为被人关注着所以才有所变化。这正是反应机能的证明——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

他人关注时,他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举止行为,一般来说都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反应机能对实验会造成很大困扰,只有通过“盲人”试验来控制其所带来的问题(“盲人”是指对研究的个体隐瞒其正被拉入实验受到关注这一信息,这样对实验结果就没有太大影响了)。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详细请点击此处——译者注】

第八名:幻想性错觉

幻想性错觉是指当碰到随机的图像或声音时,会下意识认为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看到白云的形状时会联想到恐龙,热熔炉之中的耶稣,或者听到声音响起时就认为来了短信,这些都是幻想性错觉。以上两点的共通之处是刺激物本身是客观中立并无任何暗示性意义的;这些意义的来源不过是观测者自己的主观认知。

有趣实例:罗夏墨迹测试利用幻想性错觉来深挖人的精神状态。测试者会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图片,然后被要求描述所看到的事物。然后通过对测试者的回应来发掘测试者内在的想法。【罗夏测验因利用墨渍图版而又被称为墨渍图测验,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罗夏墨迹测验是最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测验。】

第七名:自验预言

自验预言是指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一个自验预言是由其自身使其成真的。举个例子,我认为自己肯定会学习一塌糊涂,所以我减少了自己在作业和功课上的努力,最终果然和我自认为的一样,学习变得很糟糕。还有另一个普遍的例子就是情侣关系:我自己觉得另一半和自己慢慢疏远了,所以我的行为开始变得迥异,常感情用事地甩手而去。由于我的种种行为,最终一对情侣不欢而散。自验预言是心理学上一个很利器——给你灌输一个观点,最终你因为坚信这个观点而让其变为现实。

有趣实例:经济衰退就是一种自验预言。因为得有两个季度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才能形成经济衰退,而你自己在这六个月中是感觉不到其正在衰退的。但不幸的是,在GDP 刚开始初露低迷时,就有媒体报道可能要经济谁退了,人们惊慌失措并引发了一连串事件,最终真的就导致了经济衰退。

第六名:成见效应

成见效应是指通过对个人某一点的好坏来管中窥豹,形成对其总体的看法。这种偏见在职员表现评估中常有发生。举例来说:我的下属毕夫(Biff)在这三天连续迟到;我看到后就总结出毕夫是一个懒惰并且对工作漠不关心的人。毕夫迟到有种种可能的原因:或许车坏了,又或许照顾孩子的保姆没及时赶到,也可能是遇上了坏天气。而问题是,因为毕夫一个无可奈何的过错,我就认定他是一个坏员工。

有趣实例:外表吸引定势是指人们会认为那些富有吸引力的人同样也拥有着其他方面社会所认可的特质,如幸福,成功,聪明。这同时也是一种自验效应——富有魅力的人常能得到特殊照顾,如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更高的薪水。

第五名: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是指倾向于放弃自我意见而随大流,以此来感到安全和防止冲突。羊群心理最普遍的形式是“暴民心理”,主要来自于同辈的压力。羊群心理揭示了时尚之所以可以流行的原因。服饰,汽车,嗜好,风格这些种种都能得到一些群体的共鸣,并引发时尚潮流。

有趣实例:一些看上去平凡无奇,或如何都不能与酷和流行挂上勾的的事物现在可都是拥趸一片,这些得归功于羊群效应。例如跳伞裤、宠物石、胭脂鱼、锥形胸罩、扎染织物、海猴以及80后(顺便一提,上面那张配图就是个80后)。

【羊群心理又称:群居本能;从众心态。投资者莫名其妙地随波逐流、追涨杀跌的心理特征。羊群心理或群居本能是缺乏个性导致的思维或行为方式。详细请点击此处——译者注】

第四名:感应抵抗

感应抵抗常常怂恿你和束缚自己自主选择的行为对着干。对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最为普遍,但是所有由于自由或自主选择被束缚,而反抗权威的行为都可称之为感应抵抗。这些感应抵抗者本没有非得做出怪异行为的必要,但正是“不能做”才让他们“想去做”。

有趣实例:“叛逆心理”就是人们尝试使用感应抵抗的表现之一。让某人(尤其是孩子)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叛逆,偏不做你想让他做的事。

第三名:双曲贴现

双曲贴现是指人们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有很多的研究是有关决策的,一个决策的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趣的是,在二中选一的抉择中,时间的延迟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举例而言,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今天就获取20美元,而不选一年后获取100美元。一笔钱现在取比未来取更赚是有所道理的,因为同一美元今天比明天更有价值。假定现在的利率是9%,在这种利率下,一个理智的人是不会在乎现在取91.74美元,还是一年后取100美元的。但是有趣的是这之间的差额是多少我们才会选择现取而非等待,你是愿意一年后取100美元还是现在取50美元?如果更少40美元呢?多少才会是你的临界点呢?

第二名:承诺升级

承诺升级是指人们对已失败的事情继续进行坚持。人们不断地做出抉择总会

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当然,在逻辑上我们应当改变那些失败的决策并试着从其反方向着手。但是事实上个人

不仅会自我强迫继续坚持选择,还会进一步进行投入——因为他已经沉没成本了。举例来说,你用半辈子的积蓄来做一笔生意,六个月后,事实证明这必将是个亏本买卖。逻辑上来说你应当缩减损失并终止生意,但实际上由于你已经注入了你半辈子的积蓄,你会决心将其进行到底,并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希望来使生意运转起来。

第一名: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是指一些实际无用的物质在被人相信有疗效时会产生积极作用。

安慰剂效应在医学上尤其普遍,曾有给一位患有疾病的患者吃一片糖片(患者不知情)而病情得到改善的报道。至今为止,安慰剂仍然是一个科学谜题。一些理论说安慰剂可以产生“期望效应”(在不知所服用的不是药片时,期待最容易成为现实),病患们期待着糖片可以治愈他们的疾病,所以他们会自我感觉已被治愈。但是这是无法解释无效药片是如何减轻病症的。

有趣实例:当结果显然良好时,学术上称其为“安慰剂”;而当结果是负面或者有害时,就得被称为“反安慰剂”了。(个人认为“反安慰剂”是指负面的心理作用,比如很著名的一个例子,告知一名罪犯即将注射的是剧毒物质,并描述了注射后的反应,其实注入的是生理盐水,但是罪犯仍然会出现所谓剧毒物质的反应,最终死亡——译者意见)

【有人认为安慰剂效应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令仍未能完全理解,详细请点击此处——译者注】

人类常见的7种思考谬误

人类常见的7种思考谬误 人类的思想真是个奇妙的东西。知觉(cognition),思考的过程和表现,让我们能快速处理大量的外界信息。例如,当你睁开你的双眼,你的大脑就承受着外界刺激的不断炮击。你可以有意识的专注的在想一件特定的事情,但是你的潜意识却在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想法。不幸的是,我们的知觉并不完美,时常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这会在每个人的身上演绎着,不论年龄、性别、教育、智力或者任何其他因素。它们中的一些声名远扬为人们所熟知,有一些则鲜为人知,但是它们都很有趣。可以确定每个人都觉得有些在自己身上发生过,那么现在,在你将来犯错之前,先有个清楚地认识吧! 10.Gambler’s Fallacy 赌徒谬论(Gambler’s Fallacy) 赌徒谬论认为未来的种种可能性会因过去的事情而改变的思考方式,然而事实并非这样。确定的概率,就像抛掷一枚硬币结果是人头,是不会变的,人头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和你在前十次里抛出的是反面没有关系。认为概率会有变化是常见的偏见,尤其在赌博的时候。比方说,我正在玩轮盘赌,过去的四盘都在黑色一边停下,难道这盘就要在红色的一边停下吗?显然错了!在红色处停留的概率还是47.37%。这听起来似乎很理所当然,但是就是这个偏见让许多赌徒输了大把的钱,天真的认为概率会改变。 9.Reactivity 反应性(Reactivity) 反应性是人们在发现自己被观察时呈现不同外在表现的趋势。上世纪20年代,霍山工作室做了一项研究,观察不同的灯光是否会对工人的产出造成影响。他们的发现令人难以置信,调节灯光会引起产量的飙升。不幸的是,研究结束后,产量有降到的平常的水平。这是因为产量的改变并不是由于灯光的不同,而是因为工人们被观察着。这就阐述了反应性的一种形式,当个体察觉到自身被观察时就会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看起来更优秀。这种反应在研究中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双盲实验”实验中得到控制。(“盲”指的是接受研究的人员被隐瞒了实验的相关信息,使不影响实验结果) 8.Pareidolia 幻想性视错觉(Pareidolia) 幻想性视错觉是指一个人把随机遇到的声音或图像都认为非常重要。看见了天上的云朵像只恐龙、耶稣、熔炉,或是在磁带倒播时听出了别样的信息,这些都是幻想性视错觉的显著例子。幻想性视错觉的基本因素是外界的刺激是中性的,没有任何象征性的意义,所有的额外含义都是感受者所强加的。 有趣的例子: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些对称的不规则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高考文言文翻译得好不好,是否贴切,很能体现考生的古文理解水平。以下考生最容 易犯的高考文言文翻译十个误区,给大家参考。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 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 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 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 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 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 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 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 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错误说课讲解

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错 误

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姓名:共项日期:2016年月日 下面列举了人们思维过程中最常见的十二项错误。想办法把你可能在犯的错误找出来,这往往会很有益处,因为能让你更好地对思维作出反应。试试看能不能给你最近阶段的思维错误找出几项符合的来。 □ 1、非此即彼,又称黑白分明,极端化或对立分割性思维: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将事物看作一个连续体。例如:没有全面成功就意味着失败。 □ 2、灾难化,又称算命:消极地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结局。例如:我会心神不安的,我会彻底没用的。 □ 3、使不合格或打折扣:毫无理由地否认自己的积极经历、事迹或素质。例如:那项计划我完成得不错,但那并不意味着我很有能力,我只是运气好而已。 □ 4、情绪推理:因为感觉很强烈(实际上是相信)就认为某件事合乎现实,无视或轻视反面证据。例如:尽管我工作中很出色,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失败。 □ 5、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大标签,不顾实际情况下结论。例如:我是一个失败者,他一无是处。 □ 6、最大化/最小化:在评价自身、他人或一件事时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和/或缩小积极面。例如:得了个中等说明我多么不足,得了高分并不说明我聪明。 □ 7、精神过滤:不看整体,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消极的细节上。例如:因为考试中得了一个低分(也有好几个高分),这就说明我干的糟透了。 □ 8、度人之心: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例如:他在想我不懂这项计划中的重点。 □ 9、以偏概全:远远超出现有处境得出一个更大范围的消极结论。例如:(因为在会上不舒服)我不具备交友的本钱。 □ 10、个性化:相信别人都是因为自己才消极行动,而不考虑其他更有可能的解释。例如:修理工对我粗暴无礼都是因为我做错了事。

颁奖典礼上常见的十大出错症状

一、颁奖典礼上常见的十大出错症状 1、奖杯或证书上的名字与获奖人不符,导致很多心急的获奖人在 台上就开始乱找自己的名字然后相互交换奖品,场面一下子陷入混 乱。——这是颁奖典礼上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关键点。几乎 有70%的颁奖典礼都容易出现此类状况,可谓防不胜防,屡禁不止。 2、在颁奖环节没有任何喜庆性质的背景音乐,现场静得出奇,气 氛一下子变得庄严肃穆。丝毫感觉不到任何的荣誉感和愉悦感。— —这是颁奖典礼上第二常见的遗忘点和出错点。通常是由主办方和 场地方音响师没有事先交代或双方配合不默契造成的。 3、在特定的时间内,获奖人上台不齐或不全。——这也是颁奖典 礼上很常见的毛病。获奖人稀稀拉拉上场,或迟迟有个别人未到, 很让主办方和主持人头疼。 4、获奖人与真正上台的领奖人不一致。——通常在一场大会上能 获奖的都是知名企业家或社会名流,而他们往往忙于公事等原因不 能到场。(事实上通常是因为本次活动规格不够高,从而使他们不 愿亲临现场)从而随便安排一个助理、员工、司机等前来领奖。更 有甚者,台上的所有领奖人竟然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获奖人,而全部 是替领人。 5、领奖人尚未登台,颁奖嘉宾已先上场。——这可能是源于现场 主持人不专业,现场引导错位,或是主办方安排不周所致。要知道 颁奖人通常都是比获奖人更为德高望重的名流名家或长者,为了彰 显尊贵,他们通常要比获奖人后上场才会更好。 6、礼仪小姐出场时机和站位不正确。——从而影响了获奖者和颁 奖者的荣誉气氛营造和现场摄影摄像的拍摄效果。这通常是由主办 方忘了事先向礼仪小姐交代造成的。 7、领奖者与颁奖嘉宾的站位不正确。——可能是领奖人和颁奖人 上场顺序的错位,也可能是礼仪小姐的站位不对,更可能是三者之 间的交互原因,反正我们经常看到大家的站位不正确而乱成一团。 8、获奖者、颁奖嘉宾、礼仪小姐的退场顺序搞乱。——往往是该 退场的还没有等到退场,不该先退场的就已经退了场。大大影响了 颁奖过程给所有参与者带来的荣誉感、愉悦感和喜庆气氛。 9、颁奖后忘记了拍照留念。——平心而论,颁奖为了什么?领奖 又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荣誉的展示和分享。并且还为了能在日后 的某些关键时刻向当日未能到场的朋友传递荣誉。然而有很多颁奖 现场经常容易出现颁奖刚一结束就有个别嘉宾三三两两跑下台去。 严重影响了现场的人员整齐性。 10、获奖者在合影时站位往往参差不齐。——这个毛病通常是在不经 意中出现的,并不算是什么致命的因素,主办方只需在嘉宾上场前 向大家交代一下就会改善很多。但我却仍然在很多颁奖场合看到获

论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论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对于?逻辑?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如果要叙述它的准确定义,恐怕很多人都会一脸茫然。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有多个意思,可以指思维的规律,也可以指客观的规律性或者专指逻辑学。在此我们讨论的话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那么此?逻辑?的定义自然是指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逻辑学。而逻辑错误,一般指思维过程中违反形式逻辑规律的要求和逻辑规则而产生的错误。如?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等。 逻辑有其自身的规律,不管使用什么概念和命题,进行何种推理和论证,都必须遵守最基本的逻辑规律。否则,人们的思维就会出现错误。常见的逻辑错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循环定义、同语反复、概念不当并列、因果倒置、循环论证、推不出等。以下我就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进行详尽的分析。 一、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这是同一律的要求。可用公式表示:A是A,A表示一个概念或命题。一个概念反映什么对象就反映什么对象,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它不能既反映这类对象,又反映彼类对象。在概念上有意识地违背同一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逻辑上称之为?偷换概念?。其特点是有意不明确某个概念的含义,进而在这个概念中塞进新的含义。

例如:老大娘:请问,你们这儿有没有好布。我闺女要绘声绘色了,我想给她扯块好布。营业员(没好气地):我们这儿的都是好布,次品、废品不让出厂的。这个例子中营业员犯了?偷的概念?的错误。上下文中的?好布?不是同一概念。 对于在命题上有意识地违背同一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逻辑上称之为?偷换论题?。其表现是有意识地改变论题内容,偷梁换柱,从而达到某种目的。例如:顾客:请问,我的排骨面怎么还没来,我等了已有半小时了。营业员:你为什么非要吃排骨面,你不能吃竦酱面吗?营业员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 二、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这是矛盾律的要求。可用公式表示:A不是非A,A表示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一个概念不能既是它,又不是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既是人又不是人;一个命题不能既肯定某一对象又否定这一对象。违反矛盾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称之为?自相矛盾?。如有人说?一个月来,这个问题时刻缠绕着我,而在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我又暂时抛开了这一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既是?时刻缠绕着我?,就不会出现?顾不上去想它?的情况说话人也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三、模棱两可 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这是排中律的要求。可用公式表示:A或者非A,A表示一个概念或一个

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阅读题里可以说是最考验技术的,下面是历年来高考生最容易犯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个误区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

思维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及解决问题的 思维过程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分析是将事物的组成部分和个别特征通过神经活动区分开来;而综合则是将事物的各个成份和个别特征联系起来,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比较是将几种有关事物加以对照,确定他们之间相同和不 概括是事物的某类共同特征在脑中的结合。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通过分布、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借助于词的作用,就可以形成概念;反映事物关系的、概念之间的联系称为判断。把两个判断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一个新判断的过程,称为推理。通过推理,获得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称为理解。 由上述可见,思维是一个复杂的、高级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事物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具有间接认识和概括认识的特性。 第四节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 一般说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 思维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问题就是矛盾,矛盾到处都有,时时都有。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动力。 发现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依赖于以下三个条件:

1.依赖于主体的活动积极性。一般而言,主体活动量越大,接触面越广,越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掘平常人所不注意的问题总是属于从事研究、经常向未知世界探索的研究者。 2·依赖于主体的求知欲。求知欲在发现问题和明确的提出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追求某种现象或弄清某个问题的内部原因。求知欲高的人能在别人不发现问题的地方,在已有公认解释的事实中提出问题,他们不满足于对事实的通常解释。他们对待一切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非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3.依赖于主体的知识水平。发现问题和明确的提出问题也和人的知识经验联系着。一个人知识不足,对于事物都感到新奇,都要问个究竟,会促使他提出许多问题。幼儿期(4~5岁左右)有人称之为“发问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特别好问。他们有时候向大人提出“天上有人吗?”“月亮为什么跟人跑?”“水开后为什么会冒烟?”等一系列的问题,但儿童的问题都为成人的经验所解决。知识缺乏不容易提出复杂的问题,不会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也就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所以,钻得愈深,了解得愈多,提出的问题就愈多、愈重要、愈深刻。屈原是很有才华的人,他在“天问”中一口气提出了172个问题,包括天文、地理、人类等各个方面,发人深思。 富于解决问题的人总是具有慎思审问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与条件。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材料,没有大量的信息,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比如马克思创作《资本论》,他研读了1,500本以上的各种着作。

13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你中枪了几个

13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你中枪了几个? 海明威说:我们花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六十年学会闭嘴。毫无疑问,学会说话、清醒思考是我们要用一生来修炼的课程。语言表达能力反映的,除了情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思维——你有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了你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本文作者分享了一份常见思维谬误的清单,值得我们时时对照警醒。作者丨年糕菌 本文来源丨简书 谬误一 人身攻击 不阐述原因,而直接攻击侮辱其人。 比如: 1、“我觉得陈凯歌特装,所以我不看他电影。” 2、“这个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你怎么能支持他的观点?”

谬误二 晕轮效应 使用模糊、情绪化的美德词汇,让我们不经仔细思考就接受观点。 比如: 1、“这是一位有爱心的女士,她有决心、信心和勇气,支持环保事业,为这位女士投一票就是为和平投票。” 2、《如果没有汪峰,大陆乐坛尽失半壁江山》(且请汪粉勿喷)。 此文用尽了魅力、完美、升华等模糊词汇,以情绪化的力量让你相信汪峰确实占领了大陆乐坛半壁江山。 但看完某报针对此发的评论《汪峰凭什么说自己是“乐坛半壁江山”》后,会发现,那篇晕轮文章缺少了个前提——即在商

业角度,汪峰确实占领了半壁江山,但从人格塑造上来说,他并没有。 ps:想想那些煽动者的演说,是不是这样。比如,希特勒。但很多人会因晕轮效应而上钩。 谬误三 滑坡推理 如果某事发生,则相关的很多事情肯定会发生。 比如: 1、“如果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骗人,那健康饮食肯定就是骗人的,于是我们可以每天暴饮暴食。” 2、在第一财经日报创始人秦朔宣布离职时,吴晓波断定如果没有秦朔,商业界就一定没有监督者了。如此滑坡谬误,将许多媒体与媒体人成为秦朔身后的省略号。

客户细分常见的十大错误

客户细分常见的十大错误 错误一、为细分而细分,细分客户群后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 有些企业细分客户群体后,没有采取差异化的措施,针对具体的客户细分群体制定对应的经营活动方案,客户细分报告被束之高阁。这样的细分是无用的细分。企业做客户细分是为了营销、为了管理、为了研发产品、为了策划活动、为了投资项目,为了…,最终是为了发展和盈利。在细分客户的时候,需要考虑具体的目的,并在客户细分后制定相对应的行动举措,才能将客户细分的威力发挥出来。 错误二、不考虑客户行为因素 客户的行为因素在客户细分时,作为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必须考量进去,否则,细分的客户群只有理论价值,而没有实际的行动价值。客户的行为的研究,能够告诉我们客户在哪里?如何找到他们?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他们?如何提升他们的消费体验?等等。

错误三、一成不变,不跟踪客户变化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客户的需求也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十年前智能手机的需求和现在的需求以及十年后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考虑客户的变化,抱着一个细分方案不变地实施,那就会让自己在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 错误四、盲目复制他人细分 每个公司都有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实现客户价值的能力和效率也会不同。如果盲目地照搬别人的客户细分方案,虽然看上去可能很美,但是实践起来会发现,根本不合适,实施后,可能会比别人花费更高昂的成本去服务客户。这也告诉我们,在为客户提供细分研究的时候,必须考量客户的具体情况、细分客户群服务能力等指标,审慎地提交客户细分方案。 错误五、按照客户的资产进行细分 这种细分方法基本就是“势利眼”,有钱的就是优质客户,没钱的就不是优质客户。殊不知,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其优质客户不见得都非得是“大款”。银行系统、电信系统经常是这种态度。看看银行给予资产高的客户、公务员以及所谓的名人以更高的信用额度,这种细分方案是典型的势利眼方法。客户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不仅仅有支付能力,还需要有支付意愿。如果仅仅考虑支付能力,忽略了支付意愿,最终的方案还是行不通的。 错误六、按照客户的大小分 这种分析方法按照客户的购买多少细分客户,对购买量大的客户就是大客户,购买量小的就是小客户,不考虑客户的成长性、风险因素,以及客户的需求因素等等。一个挑剔的客户,可以让整个公司的服务成本大大提高,而最终导致在该客户身上不能实现盈利。 错误七、按照销售的产品细分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粗心和马虎,尤其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重,心态不稳定,所以总是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心,在做题或者上课听讲的时候不能够全神贯注,考试时往往也会因为粗心和马虎而做错题,即使平时会做甚至掌握很好的知识也会做错,下面的一些实例就是小学生在平时做题中容易做错的典型。 小红骑车3分钟行6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行了10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解]600÷3×10 =200×10 =2019(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2019米。 [常见错误] 600÷10×3 =60×3 =18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180米。 [分析] 解答上题先要求出1分钟行的路程,再求出10分钟行的路程。错解中把3分钟行600米,看成了10分钟行600米,

因此,第一步求单位量的数值就错了,后面再去乘以3是毫无道理的。防止出错的根本办法是解题时要找准对应的数量。如上例,3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是600米,10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 判断题 (1)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 (2)自然数就是1、2、3、4、5等等这样的一列数.()(3)最小的一位数是0.() (4)3是由3和0组成的.() [解](1)×(2)×(3)×(4)× [常见错误] (1)√(2)√(3)√(4)√ [分析] 小学教科书里曾说过“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但这并不是给“整数”下的一个定义,而只是指出自然数和0都属于“整数”的范围.然而,有些人以为这就是整数的定义,并把它倒过来理解,说成“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这样就把整数这一概念的外延缩小了,因为整数不仅包括自然数和0,而且还包括负整数。 小学教科书里说“我们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叫做自然数.”这里自然数只指这一列数中的一个个的数,1、2、3、4、5等等这样的

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优.选)

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姓名:共项日期:2016年月日下面列举了人们思维过程中最常见的十二项错误。想办法把你可能在犯的错误找出来,这往往会很有益处,因为能让你更好地对思维作出反应。试试看能不能给你最近阶段的思维错误找出几项符合的来。 □1、非此即彼,又称黑白分明,极端化或对立分割性思维: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将事物看作一个连续体。例如:没有全面成功就意味着失败。 □2、灾难化,又称算命:消极地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结局。例如:我会心神不安的,我会彻底没用的。 □3、使不合格或打折扣:毫无理由地否认自己的积极经历、事迹或素质。例如:那项计划我完成得不错,但那并不意味着我很有能力,我只是运气好而已。 □4、情绪推理:因为感觉很强烈(实际上是相信)就认为某件事合乎现实,无视或轻视反面证据。例如:尽管我工作中很出色,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失败。 □5、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大标签,不顾实际情况下结论。例如:我是一个失败者,他一无是处。 □6、最大化/最小化:在评价自身、他人或一件事时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和/或缩小积极面。例如:得了个中等说明我多么不足,得了高分并不说明我聪明。 □7、精神过滤:不看整体,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消极的细节上。例如:因为考试中得了一个低分(也有好几个高分),这就说明我干的糟透了。 □8、度人之心: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例如:他在想我不懂这项计划中的重点。 □9、以偏概全:远远超出现有处境得出一个更大范围的消极结论。例如:(因为在会上不舒服)我不具备交友的本钱。 □10、个性化:相信别人都是因为自己才消极行动,而不考虑其他更有可能的解释。例如:修理工对我粗暴无礼都是因为我做错了事。 □11、“应该”和“必须”陈述:有一个精确固定的观念认为自己和别人应该怎么做,高估了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例如:要出错的话就太可怕了,我应该时时尽力。 □12、管状视力:只见事物的消极方面。例如:孩子的老师什么事也做不好,他教学工作迟钝而且糟糕。

十大人类思想误区

最常见的十大人类思维误区2 人类的思维实在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认知、行为或是思考的过程都是我们能够快速的处理大量信息。举个例子吧,我们睁着眼睛的时候,大脑通常都充斥着各种刺激,也许你在考虑一个特定的问题,但你的大脑却处理着数以千计的潜在意识。不幸的是,我们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常常容易判断错误,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智力或者其他的因素无关。这些误区中有一些是很常见的,有些较罕见,但都很有趣。我敢保证,每个人都会发现犯过其中的错误(我自己就很容易犯),现在,你们会认识到在将来的什么时候会犯这些错误。 第十 格兰布勒的错误推断 格兰布勒的错误推断就是指人们认为未来事情发生的概率会被过去的食物改变,这里并不是说特定的不会发生变化的概率,比如说抛硬币时人头朝上的概率。举个例子。如果我在玩轮盘赌,前四个转轮都是黑色,那最后一个一定就是红色对不对?当然错了!红色的概率仍然是47.37%(18/38)。也许在你看来这样的错误很明显,但就是这种意识的偏差让很多赌徒认为概率发生了改变。 第九 应激 应激是指人们通常会在他人的注视下做出反常的行为或表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豪斯王工厂(一家设备制造工厂)出资进行了一项研究:工人的工作生产力会不会受灯光亮度的影响。研究的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灯光亮度的调节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然而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的生产力有下降到的原来的水平。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变化与灯光无关而与工人们被监视有关。这也解释应激的一种形式:当人们觉察到被注视时,就会激发他们通过改变行为使自己看起来更自然。应激反应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必须通过盲法对照来研究。(盲法就是为了不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参与实验的个人被隐瞒试验信息) 第八 空想性错现 空想性错现是指将偶然的影像或声音当成必然。看到天上的云会觉得像是恐龙、耶稣或是在倒带的时候听到什么声音,着都是常见的空想性错现症状。这种症状的原理是:中立的外在刺激并没有特殊的内在意义,主要是在于观者的心理。 有趣的发现:罗斯查克-因克布罗特测试可以利用空想性错现患者的精神状态。研究者会给参与测验的人观看一些意义不明的图片,并让他们描述其所见,通过这些就可以分析出测验者的潜在想法。 第七 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主要是指去确认已存在的看法获得结果的行为。自我暗示就是一种会让预兆变成现实的东西。比如说,我觉得我的学习会很差劲,于是,我就会不努力写功课、不认真学习,结果我的

公文格式常见十大错误和正确处理方法

附件3 公文格式常见十大错误和正确处理方法 一、随意调整行间距、字间距 ――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28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二、多页公文以单面打印: ――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 三、发文字号年份使用【】、[]等符号扩入 ――发文字号:用六角括号〔〕扩入。 四、签发人顶右侧编排,签发人及签发人姓名均用仿宋字体 ――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 五、项目残缺或多余 ——公文项目:比如说发文机关标志、标题、红色分隔线、 版记等等所有公文格式要求的项目,在文件当中不能缺少(特别指出:上行文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缺一不可);比如还在使用主题词,上行文抄送同级机关领导或处室,都是多余的。 六、结构层次序数使用错误 ――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标注,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

标注。 七、附件说明编排错误,比如使用“附件一,附件二”编排,附件名称后使用份号、逗号等标点符号。 ――附件说明: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其。 八、成文日期右顶格,无发文机关署名 ――发文机关、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长于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居右空二字编排。成文日期以发文机关首字为准右移二字。 九、附注与成文日期距离过大,附注居中编排 ――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十、版记编排在附件之前 ――附件:应当另页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52种常见的思维错误(全)

52种常见的思维错误(全) 1、幸存偏误 幸存偏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概率。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职业游泳者体形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女模特儿为化妆品做广告,有些消费者就以为化妆品会让人变漂亮,但其实让这些女人成为模特儿的并非化妆品。这些模特儿天生丽质,因此才被选来拍化妆品广告。就像游泳选手一样,在这里,美丽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结果。 一旦我们混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结论: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影响力等等,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地对待自己。 3、过度自信效应 我们总是系统性地高估我们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而且高估得很厉害。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较少高估自己。 结论: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4、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有时被含糊地称为随大流)是指: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换言之,越多的人认为一个想法正确,这个想法就更加正确——这当然是荒谬的。 5、纠缠于沉没成本 在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的时间、金钱、能量、爱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令人难以放手、难以释怀。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付出,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并非一个好理由。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付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世界上顶尖的几种人类思维方式

世界上顶尖的几种人类思维方式 一、做运营时,常用的点状、线状、面状、立体思维方式是什么? 二、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什么? 三、为什么成功人士都用唯物主义一元化思维?怎样运用到新媒体运营中? 四、怎样利用这些思维方式改变我们的人生? 一、做运营时,常用的点状、线状、面状、立体思维方式是什么? 1、点状思维 拘于事务的细节,不能从一件事情的整体宏观作为出发点,遇到事情总是想到现在的一个点上。着眼于解决目前的困难,今朝有酒今朝醉,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整体观念。 比如运营公众号——包括内容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这三个环节是互相平行的,由三个人分别负责,每个人运用的就是点状思维。 2、线性思维 可以在两点之间寻找一种逻辑关系,然后串成一条线,两点之间,总会有某种关系存在的,而且这种关系是固定的,从一点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或者相反的方向出发,也会出现相应的线状思维。 这里面的点,在做运营时典型的就是——利益关系。 比如写文章——怎么获取信息?怎么整理信息?怎么写成主题性的文章?使用的就是——线性思维。 3、面状思维: 很多个两个点之间,必然会组合成很多条线。这些线条有很多种组合方式。如果多条线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我们称之为面状思维。 比如运营公众号——当内容、涨粉、推广三个运营环节都出现问题时,运营总监使用面状思维同时或逐一解决各个问题。 4、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是面和面的交叉。通常都是面状思维解决不了某个环节时,这意味着三个环节发生了交叉问题。通常都是总监级以上的人才具备这种思维。 比如小公举我这个号想赚钱——只做一件事,写干货。通过写干货,产生蝴蝶效应,逐一解决涨粉、推广、赚钱三大问题。 具备立体思维的人,可以在某个项目10个问题里找到最关键的问题,破解其他99个问题。 5、拿写文章这事情来说,就适用这四种思维方式 点状思维:我该怎样把文章写完? 线性思维:我该怎样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 面状思维:我该怎样写出一篇能涨粉的文章? 立体思维:我该怎样把客户的广告,变成能涨粉的文章(原生广告)? 6、如何提升思维能力? 需要迅速找到共同利益,立体思维的核心,是为所有关系创造利益。 比如——做公众号写文章 ?文章对用户有帮助(文章有用) ?文章对用户有帮助,用户转发(文章有料)

历年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历年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历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 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0种应该避免的逻辑思维错误

20种应该避免的逻辑思维错误(上) 每个人都应该懂点逻辑学,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更多的信息和评论发表,我们要通过自己的逻辑思考来辨别里面的真伪。 这篇文章主要摘录《简单的逻辑学》一书里的第五章,弥缝选出了最常见的20种逻辑思维错误(非逻辑思维形式,Informal Fallacies)。通过阅读本文,我相信你可以把这些理论与很多网络上“五毛”的非理性评论,一些事件中产生的错误逻辑观点或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对上号(弥缝也在一些思维模式的最后添加了实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看这几种网络上流行的“五毛党”惯用的伎俩: 对人不对事 在论证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本身,而不是做出论证的人。如果一个人忽略论证本身而故意去攻击论证者,那么他们就违反了这个原则。所谓的对人不对事,就是在他人辩论时,通过向公众传达关于对手的与论证无关的信息,例如生活中的负面信息,以此来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这种谬误制造者的目的是转移听众对论证的注意力,这种情形通常是由于论证者本人处于劣势。 如果论证的目的仅仅是获胜,对人不对事谬误将会有效地发挥作用。它可以使听众以同论证毫不相关的理由来反对你的对手,而你则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来取悦听众。它造成的后果是,你可以庆祝你战胜了对手,但恰恰是你所没有做到的的——至少在逻辑上。你的胜利并非源于观点的价值,而是源于你扰乱听众视听的能力。 以出身论英雄 现在假设你是一个声誉斐然的公司的从事经验。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你对全国著名的大学和学院知之甚多,并且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尤其,你知道X 学院在这个领域内声名狼藉。目前,你的公司正在招聘一个重要的职位。在浏览候选人资料时,你扫到一个X学院的毕业生,彼得,于是你立刻决定拒绝他们进入下一轮,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毕业的学校。这个时刻,你已经产生了谬误。 不是说你的决定完全不合理。毕竟,以你对X学院的了解,彼得或许确实不是一名合格的人选。但是,这不是必然的。一颗闪亮的新星是可能出于类似X学院之类的学校的。你所犯的谬误的根源如下:知道一个来源一般是坏的,于是认定出于这个来源的所有都一定是坏的。这并不必然成立。 考虑我们所考察的人或事的出身肯定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走得更远。首先我们要问:彼得从哪里来?紧接着,更关键的问题是:他的品质如何?

浅谈公务员面试常见十大错误

浅谈公务员面试常见十大错误 2017年江苏公务员面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面试中,很多考生会不自觉的有一些小动作或口头语或自己的一些不好的小习惯,可不要小觑这些习惯,这会让你在面试中犯一些低级错误,你可能视而不见,没有注意,但是考官已经注意到了,并且悄悄在你的评分表上减了几分。下面,提醒考生面试这十大常见错误千万别犯。 错误一:乱用称呼 很多考生一进入考场就紧张,当场就蒙圈,但是又要开口打招呼,就你、您乱用一气,自己都不记得自己说的什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习惯说一些你、你们、咱们等类似的词语,但是

在面试中这是很忌讳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严肃而尊敬的考官。如果我们总是以这样一种随意的口吻来答题,就好像在教育考官,听起来非常不尊重对方,更不用说一会儿你,一会儿您,更是暴露了你的紧张。考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不是在于考生不知道尊称考官为您,而在于踏进考场太紧张,大脑思维混乱,不受控制。因此,建议考生在面试前要进行脱敏训练,参加面试培训班或者自己私下找一些朋友,把他们作为考官,提前练习。 错误二:声音如蚊蝇 考生在公务员面试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洪亮,说话语音语调要适中。但在面试考场中,总有声音细如蚊蝇的考生的身影。在公务员面试中,这种温柔,是万万要不得的。考官在听考生答题的时候本来就要全神贯注听考生的答题要点,因为考生的声音细小,精力全都集中在听清楚考生的话语了,自然就不会把精力集中在答题要点上。试想,你的

成绩还会高么?除了天生声音就小的同学,大部分人在面试时声音小是因为害怕和不自信。天生声音小的同学要在考前训练自己的声音变大,说话声音要洪亮,这样可以让考官听得清楚。而由于不自信害怕造成的小声音的同学,也要训练自己的声音洪亮度,其实,声音洪亮,反而能促使你更加自信从容,而自信从容又反过来改善了你的小声音,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训练过程。当然,声音洪亮也要把握度,不要刻意喊出来,那样会让考官觉得你很不自然。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教大家一个小技巧,在回答时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该重读的时候重读,读轻读的时候轻读,这样考官听起来会非常舒服,也容易抓住重点。 错误三:口头禅严重 我们正常的说话往往会伴随一些口头禅,严重的人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个小习惯的。但是这个小习惯到了面试考场上就成了大毛病。如在回答问题时,

思维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分析是将事物的组成部分和个别特征通过神经活动区分开来;而综合则是将事物的各个成份和个别特征联系起来,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比较是将几种有关事物加以对照,确定他们之间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抽象是抽出同类事物的一部分共同主要特征,摈弃该类事物的其他特征。 概括是事物的某类共同特征在脑中的结合。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通过分布、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借助于词的作用,就可以形成概念;反映事物关系的、概念之间的联系称为判断。把两个判断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一个新判断的过程,称为推理。通过推理,获得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称为理解。 由上述可见,思维是一个复杂的、高级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事物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具有间接认识和概括认识的特性。 第四节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 一般说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 思维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问题就是矛盾,矛盾到处都有,时时都有。 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动力。 发现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依赖于以下三个条件: 1.依赖于主体的活动积极性。一般而言,主体活动量越大,接触面越广,越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掘平常人所不注意的问题总是属于从事研究、经常向未知世界探索的研究者。 2·依赖于主体的求知欲。求知欲在发现问题和明确的提出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追求某种现象或弄清某个问题的内部原因。求知欲高的人能在别人不发现问题的地方,在已有公认解释的事实中提出问题,他们不满足于对事实的通常解释。他们对待一切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非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3.依赖于主体的知识水平。发现问题和明确的提出问题也和人的知识经验联系着。一个人知识不足,对于事物都感到新奇,都要问个究竟,会促使他提出许多问题。幼儿期(4~5岁左右)有人称之为“发问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特别好问。他们有时候向大人提出“天上有人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