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护理

一、湿疹

1、概述: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就是常见得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多在生后2-3个月发病,1 岁以后逐渐好转。湿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前额、脸颊、下颌、耳后等处,严重时会扩展到头皮、颈、手足背、四肢关节、阴囊等处。

2、病因:

尚不明确,但与宝宝个人体质密切相关(过敏性体质)。

3、预防护理:

1、避免接触可疑致敏原:如尘螨、霉菌、动物羽毛/皮屑、花粉、牛奶、鸡蛋、海产品等。

2、内衣应宽大,并用纯棉制品,尽量不穿真丝、纯毛及化纤制品。

3、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及不适当得外用药刺激常使湿疹加重,应予避免。小婴儿无自理能力,为防止其搔抓,应剪短指甲。

4、过热会增加痒感,并使湿疹加重,所以不要给患儿穿过多得衣服,夜间也不要盖得太厚,原则上患儿要比母亲穿得少。

5、在湿疹发作期间,饮食宜清淡,少吃鱼、虾、蟹等高蛋白质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吐奶

小儿吐奶可分为生理性吐奶及病理性吐奶,婴儿期吐奶大部分均为生理性吐奶。

吐奶原因:

1、小儿得胃呈水平状得,胃容量小(出生时为25-50ML,生后第10天增加到100ML,6个月后为200ML,1岁以后可增加至300-500ML),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较松驰,闭锁功能差,而幽门相对较紧;

2、喂奶量过多,喂时速度太快、太急;

3、宝宝吞咽动作过快或喂奶时奶液没有填满奶嘴,造成宝宝吸入大量空气,从而引起打嗝、溢奶、吐奶或放屁;

预防吐奶措施:

1、采用合适得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得身体处于45度左右得倾斜状态;

2、喂奶完毕要让宝宝打个嗝:喂奶后不宜马上给宝宝换尿布、洗澡等,可将其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她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得空气;

3、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时间不宜过短;

4、喂奶后不要立即平躺着,应将头部垫高,以防溢奶引起窒息。

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她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与生长发育。宝宝吐得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就是奶与胃酸起作用得结果,也就是正常得,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三、新生儿黄疸

概念:

指新生儿时期发生得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得皮肤、眼睛巩膜、粘膜与组

织得黄染,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原因:

胎儿为了适应胎内缺氧得环境,她得红细胞体积大、数量多,以便携带更多得氧气。但出生后,新生儿开始用肺呼吸,多余得红细胞被破坏而产生过多得胆红素。而其肝脏转化排泄胆红素得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在血中过多堆积所造成得。

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黄疸程度不重并能自然消退,它就是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得症状,多于生后第2~3天出现,第4~5天达到高峰,第7~14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至3~4周。此类黄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供给充足得水分与能量时多可自行消退,早期开奶有助于黄疸消退。

二、病理性黄疸: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重,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2微摩尔/升,早产儿超过256、5微摩尔/升(正常浓度一般为68、4-85、5微摩尔/升,最高不超过205、2微摩尔/升;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并呈进行性加重;

四、鹅口疮

病因: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口腔炎,这种真菌常寄生在正常皮肤、粘膜上,当营养不良、腹泻、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口腔卫生较差时即可致病,也可因使用抗生素较久抑制了其它细菌,因而使真菌生长迅速而致病。常由污染得乳具感染,新生儿亦可经产道感染。

临床表现:

新生儿及婴儿较多见。特征为口腔粘膜出现白色点状或片状物,首先见于舌缘或颊粘膜,渐蔓延至舌面、牙龈、上腭与咽部,并可融合成大片白膜。

注:有时新生儿嘴里沾有奶渣、舌头发白,但这不就是病,只要用干净得棉签擦掉就行了。

预防护理注意事项:

1.婴儿口腔卫生差,口液酸度高,有利于白色念珠菌得生长繁殖,所以平时应注意孩子得口腔卫生。给孩子喂食以后帮助孩子清洁口腔,如果宝宝较小,可以用温湿得纱布清洁口腔;如果孩子年龄大一些,则可以让孩子用水漱口。2.如果孩子就是母乳喂养,在喂奶之前,妈妈应该用清水洗净双手,并用温湿得毛巾清洁乳头(必要时喂奶前后用2%得苏打水涂抹乳头);如果使用奶瓶给孩子喂奶,那么事先将奶瓶与奶嘴进行煮沸消毒,且应注意冲调人员得卫生。3.不乱用抗生素。因为在给孩子使用广谱抗生素得时候,抗生素可能会杀灭抑制白色念珠菌得细菌,从而导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鹅口疮,医学上称之为菌群失调。给孩子治疗鹅口疮得时候,应该停用抗生素,如果有重大得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则应该在医生得指导下用药。

4.给孩子用药要谨慎,应该在医生得指导下用药。

五、腹泻

3岁以下得孩子经常会有腹泻,因为其消化系统未成熟,防御感染功能差,生长快,使消化道负担重;某些幼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时,肠蠕动功能会不规则。腹泻

也就是儿童营养不良得主要原因。腹泻致死得主要原因就是脱水,因此给腹泻患儿补充充足得液体至关重要。

腹泻就是可以预防得,如能及时治疗,就是完全可以治好得。

一、从婴幼儿大便得性状就是可以初步判断腹泻得原因。如:

1、大便绿色带少量粘液,便次增多,常表示为肠蠕动亢进,见于饥饿时。

2、大便泡沫多,有灰白色得皂块样物,表示脂肪消化不良。

3、大便味酸臭,泡沫多,说明碳水化合物(糖类)消化不良。

4、大便味甚臭、不成形,意味着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加。

5、大便带绿色或黄色,蛋花汤样,常表示饮食不当或肠道外感染所致。

6、大便稀水样、次数频,常为疾病性肠炎。

7、大便腥臭、粘液多,或带浓血,表示为细菌感染,如痢疾与肠炎。

护理指导

①合理调整饮食:不宜马上禁食,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得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与酸中毒,如进食少,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肠蠕动增快与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从而加重腹泻。母乳喂养得可暂停添加辅食,人工喂养得可改喂脱脂或稀释得牛奶或米汤,好转后再过渡到正常饮食;

②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用毛巾包裹腹部或热水袋热敷腹部,同时让宝宝多休息;

③不滥用抗生素:水样大便多为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不必服用抗生素,可选用双歧杆菌制剂、乳酸菌素片等,粘液浓血便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应针对病原选用抗生素。

④喂药方法: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能调节、恢复肠道微生态,为活菌制剂,切不能用热水送服,也不能同抗生素同服。中西药最好也能分开食用;

⑤保持肛门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如肛周发红,可涂抹鞣酸软膏,防止出现尿布疹及继发感染。

六、便秘

一、概述:

便秘就是指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造成大便干燥硬结,排泄困难。它

就是以大便得坚硬度以及排便难易度,而非大便得次数来判断得,有些宝宝正常

大便就是2-3天一次。

二、原因:

因为小儿肠胃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便秘治疗不得当会严重影响小儿得健康。根据临床医学经验,小儿便秘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不足:进食太少,大便随之减少,长期饮食不足,可致营养不良,腹

肌与肠肌瘦弱,蠕动无力,引起顽固便秘。

2、食物成分结构不良:这与大便得性质密切相关,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使大便呈碱性、干燥,次数减少;食物中含钙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中含钙较人奶多,因此以牛奶喂养得小儿较母乳喂养得小儿发生便秘得机会多,这也就是人们认为喂食奶粉易“上火”得原因;喜欢高脂肪、高胆固醇得食品,膳食纤

维摄入不足,这样造成肠胃蠕动缓慢,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在肠道中停滞时间过

久,从而引起便秘。

3、习惯因素: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训练,或个别小儿因突然环

境改变,均可出现便秘。

4、疾病因素:如肛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也可引起便秘,此外,便

秘还与遗传与体质因素有关。

预防:

1、每天定时把便,月龄较大要让孩子每天按时坐盆排便,以养成良好得排便习惯。

2、要养成良好得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少吃生冷食物,食量不能过少,食物不能过于精细,应富含纤维素。

3、要养成良好得生活习惯,精神上避免持续高度得紧张状态,尤其对学龄儿童来说,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均可引起便秘。

4、吃牛奶得小婴儿,可适当多加一些糖,还可加些米汤,同时可给桔汁、菜汤等以防大便过干、过硬造成便秘。

5、避免长期使用引起便秘得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

另:用按摩腹部得方法可以解除便秘症状,具体得方法:成人用手掌顺时钟方向按摩孩子得腹部(以手压下去肚皮下陷一公分为宜,太轻达不到效果),每日1~2次,每次按摩3分钟,可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

七、佝偻病

一、概述:

佝偻病就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得一种疾病。其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它可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二、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3就是由皮肤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作用下转变而来得,若皮肤照射紫外线不足,身体就缺乏内源性维生素D3;

2、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婴幼儿得食品中含维生素D普遍不足。另,慢性腹泻时,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肝、胆疾病亦会影响维生素D吸收;

3、需要量增加:小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需求量较多,但又未及时补充。

三、临床表现:

佝偻病得早期症状常在出生后2-5个月时渐渐出现,常见症状为夜惊、睡眠不安、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易烦躁。病情较严重者,肌张力降低、关节松懈、腹部膨大,生长发育也受影响。骨骼得改变就是佝偻病得主要表现,头部早期只就是颅骨软化,7~8个月后出现方颅,囟门关闭晚。胸部可见肋串珠、鸡胸或漏斗胸。腕部与踝部骨骼粗大,形成手镯、脚镯样变化。另外,由于骨质软化,可出现膝内翻(0形)或膝外翻(X形),即俗称得圈圈腿。

四、预防:

1、妊娠中期(怀孕后3个月)开始给孕妇服维生素D400IU/天;

2、孕妇及乳母应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D食物,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3、小儿生后1月,即应每日抱到户外晒太阳;

4、凡利用日光有困难者,都应尽可能补充维生素D制剂,婴儿生后1 个月即可开始补充,若早产生及双胎,因其生长快,可提早到第2周开始补充,具体服用

量遵医嘱;

5、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

八、尿布疹

一、概述:

尿布疹常常发生在湿尿布覆盖区,包括外生殖器、会阴、臀部、腹股沟与大腿上部内侧甚至肛门附近,患处皮肤有红色斑点状疹子,可伴有渗出液及糜烂。孩子患上尿布疹表现为爱哭闹、烦躁不安,睡不踏实。

二、病因:

尿布疹得形成原因就是潮湿得皮肤互相摩擦或正常皮肤长期受湿尿布刺激而引起。因小便中得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皮肤受氨刺激而发生皮炎。小婴儿皮肤细嫩,更易发生尿布疹。

三、预防护理:

1、尿布要勤换:一定要为宝宝选用适当得布尿布或高质量得纸尿裤,这就是减少尿布疹发生得重要因素之一。

2、便后勤清洗:每次大小便后,必须将局部用温水洗净、吸干,然后给婴儿小屁屁搽上一层薄薄得润肤油,注意清洗臀部避免用刺激性肥皂;洗完不要扑粉,以免与尿便结成块对小屁屁形成刺激。

3、气温或室温不低时,可将臀部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之下,每次10-20分钟,1日2-3次。

4、不要用成人洗衣粉或衣物柔顺剂洗尿布,避免引起皮肤过敏。要彻底把尿布清洗干净。洗净得尿布一定要晒干,潮湿得尿布也会引起尿布疹。

5、如果您得宝宝有尿布疹,未脱皮溃烂可外涂鞣酸软膏,已脱脱皮溃疡有渗出得可涂氧化锌油或雷锌软膏以吸收渗出物。

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护理 一、湿疹 1、概述: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是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多在生后2-3个月发病,1 岁以后逐渐好转。湿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前额、脸颊、下颌、耳后等处,严重时会扩展到头皮、颈、手足背、四肢关节、阴囊等处。 2、病因: 尚不明确,但与宝宝个人体质密切相关(过敏性体质)。 3、预防护理: 1、避免接触可疑致敏原:如尘螨、霉菌、动物羽毛/皮屑、花粉、牛奶、鸡蛋、海产品等。 2、内衣应宽大,并用纯棉制品,尽量不穿真丝、纯毛及化纤制品。 3、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及不适当的外用药刺激常使湿疹加重,应予避免。小婴儿无自理能力,为防止其搔抓,应剪短指甲。 4、过热会增加痒感,并使湿疹加重,所以不要给患儿穿过多的衣服,夜间也不要盖的太厚,原则上患儿要比母亲穿的少。 5、在湿疹发作期间,饮食宜清淡,少吃鱼、虾、蟹等高蛋白质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吐奶 小儿吐奶可分为生理性吐奶及病理性吐奶,婴儿期吐奶大部分均为生理性吐奶。 吐奶原因: 1、小儿的胃呈水平状的,胃容量小(出生时为25-50ML,生后第10天增加到100ML,6个月后为200ML,1岁以后可增加至300-500ML),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较松驰,闭锁功能差,而幽门相对较紧; 2、喂奶量过多,喂时速度太快、太急; 3、宝宝吞咽动作过快或喂奶时奶液没有填满奶嘴,造成宝宝吸入大量空气,从而引起打嗝、溢奶、吐奶或放屁; 预防吐奶措施: 1、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 2、喂奶完毕要让宝宝打个嗝:喂奶后不宜马上给宝宝换尿布、洗澡等,可将其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 3、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时间不宜过短; 4、喂奶后不要立即平躺着,应将头部垫高,以防溢奶引起窒息。 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三、新生儿黄疸 概念: 指新生儿时期发生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粘膜和组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Microsoft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Microsoft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流程、常见操作流程 目录 1、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3、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4、早产儿护理常规 5、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6、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常规 7、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8、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9、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1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11、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1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一.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1.新生儿入室后,核对手条、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及体重、体温,检查出生记录是否完整。同时检查新生儿全身和一般情况呼吸、皮色、畸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做入室评分:(第三次如Apgar 评分。 2.病室温湿度适宜,保持温度2224℃,湿度5565,注意空气流通,定时换气,保持病房清洁并定期消毒。3.填写住院病历及各种卡片。4.处理胎脂,测量入室油浴后肛温;做好眼部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基础护理;每日洗澡一次或擦浴。 5.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变化:脐带断端有无出血、皮肤颜色、呼吸、体温、大小便、呕吐、畸形、产伤、哭声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每日称体重 1 次,保持体温,每日测体温两次,体温低于36℃或高于37.5℃,每四小时测一次。婴儿抚触每日两次。7.喂养母乳喂养或遵医嘱喂配方奶,出生后半小时早吸吮、早哺乳,母乳按需喂养,母婴分离时每 3 小时(早产儿、小样儿按医嘱)喂奶一次。8.根据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9.在执行护理和治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有无发热、咳嗽、气促。2.有无鼻翼扇动、发绀、三凹征。 3.有无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无气胸、脓胸、DIC 症状;有无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二)护理要点 1.执行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痰不易咳出者,可采用雾化吸入。3.执行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新鲜。 4.保证充足水分、热量,喂奶时将患儿抱起或抬高头部,以防止溢乳或呕吐造成窒息,喂奶时应少量多次,必要时给予鼻饲。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T、P、R 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应立即报告医生。 6.必要时给子氧气吸入,做好呼吸道管理,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勤翻身拍背并少量多次喂水。 7.注煮有无气胸,如发生呼吸困难、气促、口唇青紫等,及时报告医生。 8.静脉输液时速度不可过快,详细记录出入量。 9.腹胀患儿遵医嘱及时给予肛管排气。10.加强皮联护理,每日全浴一次,注意保持脐部、臀部、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窒息、呼吸障碍、陈发性青紫。2、精神意识状态,如有无兴奋与抑制相继出现。3、有无呕吐、高声尖叫、呼吸不规则、吸吮、吞咽反射消失和强直性痉挛等表现。4、有无囟门饱满、项强、膝反射及浅反射亢进。5、严重者,注意有无昏迷、瞳孔大小不等、呼吸变慢、心音弱且不规则、深浅反射均消失等。(二)护理要点1、头部抬高15—30 度,保持患儿安静,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一切护理集中进行,做好选用留置针,减少穿刺防止加重颅内压2、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 根据缺氧程度给氧4、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5、严格消毒隔离,不交叉喂养,防止交叉感染。 四)早产儿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变化。2、观察哭声、面色、脐部及对外界的反应。(二)护理要点 1.保持病室温度在适宜,对体温较低的给予暖箱保暖。 2.保暖:体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 家庭护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一、发烧 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腋温:℃背温:℃,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 (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

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P,R,BP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 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 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 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 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7、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 8、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婴儿期常见疾病护理大全

婴儿期常见疾病护理大全 6~9个月宝宝可能患的疾病及护理 先天性眼睑下垂的治疗 病症:眼睑下垂,学名为“上睑下垂”,是指上眼睑不能上抬到正常位置,轻者有时能通过用力张开得以改善,重者眼睑下垂覆盖瞳孔,妨碍视力。眼睑下垂可分单侧和双侧。根据病因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眼睑下垂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或提上睑肌发育异常所致,有遗传性,宝宝生后即有上睑下垂,双眼自然睁开平视时,上睑的睑缘覆盖角膜。双侧上睑下垂的宝宝,常表现仰视姿势,单侧上睑下垂的宝宝,由于眼睑遮盖部分瞳孔会影响单侧视力,日久可发生弱视。 处理方法:先天性眼睑下垂遮盖大部分瞳孔或完全遮盖瞳孔的宝宝,为防止发生弱视,应及早手术,一般手术效果颇为有效。 斜视的预防与干预 病症:视力正常的人双眼注视前方时,两个眼球都处于眼裂的正中。而当一个眼球偏向一侧,致两眼不对称,称“斜眼”,医学上称“斜视”。斜视对宝宝的视觉功能影响很大,因为当眼睛斜视后,通常不用这只斜眼睛看东西,时间一久,就会引起斜视眼睛的视力下降。如果斜视眼的功能长期被抑制,便会形成弱视。斜视患儿的一只眼睛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睛的视线偏斜在目标的一边,使两只眼睛看东西不一致,一个物体则被看成两个,从而形成复视。此外,斜视还直接影响宝宝的外貌,易被小朋友讥笑,导致宝宝的苦恼,引起心理上的反常。斜视根据病因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根据眼位的偏斜方向又分为内斜、外斜、上斜或下斜。麻痹性斜视多由神经或眼外肌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如由细菌或病毒感染、中毒、外伤等引起。 处理方法:当宝宝出生6个月后,就要注意宝宝的眼睛是否有斜视,一旦发现,要及早治疗。治疗的方法,通常是在宝宝斜视开始时,及时给好眼戴上遮眼帘。如果效果不好,还需手术治疗。 贫血的预防护理 病症:在人体所有的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铁是制造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宝宝如果发生缺铁,就会出现造血原料的不足,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从而出现贫血。贫血的宝宝会出现反应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易怒、烦躁、智力减退等表现。因此,一定要注意预防婴幼儿期贫血的发生,以保证大脑的正常发育。 处理方法:宝宝体内储存的铁只能满足出生后4个月以内生长发育的需要,但0~1岁的宝宝,其体重和身高仍在迅猛增长,血容量增加很快,并且宝宝活动量增加,对营养素的需求也相对增加,尤其是铁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加,所以为了预防贫血的发生,应增加含铁丰富的辅食,以补充机体内所需的铁,含铁量高的食物有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两大类,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易于吸收,如动物血(猪血、鸡血)、猪肝、羊肝、鸡肝、牛肉等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吸收率可高达20%以上,家长应给宝宝补充动物血、肝泥、鱼泥、蛋黄等食品,每周2次~3次。植物性食物中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等,豆类食品和有色水果都含铁较多,但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此外,还可以给宝宝补充含维生素C较高的蔬菜和水果。这对防治宝宝贫血也很有好处。 育儿金点子:怎样知道宝宝患有贫血?当宝宝精神不好,食欲差,经常疲乏无力,出现异食癖时,应观察宝宝是否有面色、口唇、甲床皮肤黏膜苍白等现象,如果有这些症状,应想到宝宝贫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查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是否低于正常值。正常小儿的血红蛋白(简称HB)为11克~14克/100ml,红细胞为400万个~500万个/Ml3.一般血色素9克~11克为轻度贫血,6克~9克为中度贫血,6克以下为重度贫血。 异常的口水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教学教材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 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 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余天或20余天(根据结扎手法不同)才能干燥脱落。 1、原因 局部细菌感染。当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是,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若护理不当,病菌进入时,可引发脐炎。如果治疗不及时,病菌进入血液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 脐轮与脐周皮肤发红,其根部有少量分泌物为脐炎的典型症状。轻者:新生儿没有全身症状。较重者: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脐根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重者:新生儿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3、护理方法 治疗脐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尤其是脐带脱落前的护理。应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一旦发生脐炎,应及时就医。 二、黄疸 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血液、粘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脸上最

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1、原因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老化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胆红素),最后经肝脏排除体外。而新生儿肝酶活动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性黄疸)。 2、观察 轻度黄疸主要显现在巩膜、面部、躯干等部位,中度以上黄疸除此部位明显外,手心、足心亦有感染。溶血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并常伴有贫血;肝脾大或水肿感染性黄疸常伴有发热,并克发生感染;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或呈陶土色;产伤所致黄疸可有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损伤原因,红细胞破坏增多,长因母乳血型不合引起。另外,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等也会引发黄疸。 3、类型 (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60%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黄疸,在第4~5天达到高峰,在1~2周内消失。 早产儿、低体重儿有80%会出现黄疸,且出现时间较早(24消失内),黄疸程度重,消退时间长,一般长于3周,黄疸指数平均在11-12毫克每100毫升。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于血液方面的疾病如ABO血型不合,肝脏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炎;感染造成肝功能降低;生产过程导致新生儿

幼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育婴基本常识之护理 幼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一、水痘 传染水痘的原因及得水痘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原因:水痘属过滤性病毒,经传染引发。水痘的预防是注射水痘疫苗,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护理方法: 1、多休息、多喝水,饮食要清淡,保持肠胃通畅。 2、保持皮肤的清洁健康,勤洗澡、勤换衣服、剪短指甲,引导幼儿不要用手搔抓。 3、不要外出,以免传染别人。特别注意:得了水痘后,不要涂抹肤轻松等外用软膏。如果水痘继发感染要及时上医院治疗。 二、脱水 脱水的原因及脱水后的护理方式 脱水的原因: 1、没有及时补充水或饮水不足,比如天气炎热,出汗过多,发高烧后大汗淋漓,饮食过咸等。 2、腹泻等疾病造成体内失水过多。 3、脱水时水分摄入不足,导致身体内纳、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脱水的护理方法: 1、根据婴儿的需要量增加饮水量。 2、发现脱水现象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断,不要未分清脱水的程度和性质时轻 易自己处理。 三、便秘 便秘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便秘的原因: 1、吃得少或是身体不舒服、经常呕吐,胃里面食物减少。 2、吃母乳一段时间加牛奶,受其中钙质影响造成的。 3、喝水太少造成的。 预防便秘的方法: 1、给婴儿喝足水,可用白菜、胡萝卜、菠菜煮水;给喝一点儿米汤;在饮水或吃辅食时加一些李子汁。 2、饮食中要保持足够的水分。

3、多给婴儿吃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粗粮,在食品中加上一些碳水化合物、根类和绿色蔬菜可以防止便秘。 4、应帮助婴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5、生病发烧的患儿,病愈后会有几天便秘,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治疗,只要让婴儿吃正常的食物就会恢复正常。 四、肺炎 婴儿肺炎后护理方法 1、居室要保持安静,以利于婴儿充分休息,以便减少患儿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护心肺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注意睡觉的姿势,减少憋气现象。让婴儿枕高一点的枕头或半蹲半坐姿势,经常翻身拍背或交换体位有利于减轻患儿肺部淤血。恢复期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3、营养与喂养。多吃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边吃边喘,可少量多餐,不要让食物呛入气管。咳嗽时应暂停喂食,以免引起窒息,同时应多喝水,有助于痰液稀释。 4、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处理。患儿出现气急、口唇青紫等异常表现应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5、注意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婴儿意外伤害的处理 一、婴儿摔伤或骨折的护理方法 A、判断摔伤 1、淤血:如果婴儿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身上、头上磕青了,或是起了大包,那就是淤血了。 2、脑震荡:如果是头朝下掉下来,要注意观察婴儿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等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脑震荡。 3、骨折:如果摔伤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了骨折。 B、护理方法 1、对于淤血:成人不要急着给婴儿揉。 2、对于脑震荡:立即把婴儿送到医院治疗。 3、对于骨折:不要揉捏,采用以下方法: (1).包扎伤口:如果伤害严重或是骨头穿透皮肤,可用消毒纱布包好,尽量不要碰到伤口。 (2)固定肢体:如果没有折骨伸出皮肤,可在受损部位的两侧固定肢体,防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教案)

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课题: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的: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2知道传染病发生的环节 3掌握传染病发生的环节 4知道传染病的预防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1、病源体病程规律传染病传染和流行的环节 2、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的基本方法 计划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你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 2、你知道传染病都有哪些危害吗?请说出来 3、阅读课本P52---P53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一)、疾病的分类 学习讨论:1、生活中的病为什么有的要传染,有的不传染? 2、传染性疾病是怎样传染给人们的? 3、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有什么不同之处? 阅读课本P53(二)的内容 (一)、传染病发生的环节 学习讨论:1、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哪些条件? 2、什么叫传染源? 3、传染性疾病的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的?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你对知识的理解)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 (二)、传染病的概念: 学习讨论 1、传染病是指人的机体被什么侵入引起的? 3、传染病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三)传染病具有那些特征 学习讨论: 1、什么是病源体? 2、传染病的病程有无规律?是以怎样的规律出现的?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

三、课堂练习: (一)相关知识问答: 1、病源体指的是什么? 2、是不是没有发病就总味着自己是健康的?为什么? 3、所有的传染病都具有免疫力吗?举例说明? (二)、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学习讨论 1、要有效预防传染性疾,我们是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为什么? 2、在幼儿园作教师,应做哪些具体工作呢? 四、相关问题: 相关知识问答:1、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指的是哪能三个 2、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在幼儿园我们通常要做哪些工作? 3、预防传染病发生,只要做好前两项工作就行了,不必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4、所有的传染病都具有免疫力吗?举例说明? 课题: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常见病毒性传染病(1) 学习目的:1知道幼儿常见的几种病毒性传染病的名字 2掌握流行性感冒和麻疹的特点和预防。 3、掌握风疹和水痘的特点和预防。 学习重点:疾病的特征病因、护理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传染病主要是由哪些病源体引起的? 2、病毒性传染病的病源体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浏览教材P55-P59 (一)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 1、学习讨论: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有哪些?记住他。这些疾病是由什么侵入机体而引起的?(二)流行性感冒 1、看书自学:流行性感冒的内容, 2、讨论完成以下目标任务: 流行性感冒是怎样发生的? 流行性感冒的病源体是—— 流行性感冒是通过通过什么传播的—— 得流行性感冒后有什么表现—— 对流行性感冒病人应如何照顾—— 归纳汇报: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疑问展示:各组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互答疑:各组相互解难和教师讲解结合完成 (三)麻疹 1、看书了解麻疹病的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