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的双层优化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的双层优化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的双层优化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的双层优化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的双层优化模型

作者:陈群, 史峰, 龙科军, CHEN Qun, SHI Feng, LONG Ke-jun

作者单位:陈群,史峰,CHEN Qun,SHI Feng(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龙科军,LONG Ke-jun(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刊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39(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2条)

1.吴小萍.陈秀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 2003(06)

2.王忠强.高世廉.陈金琦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9(03)

3.王忠强.黎青松.陆旭梅轨道交通路网基本图式研究[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03)

4.顾金山.顾宝根.王家玮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优化方案说明报告 2000

5.孙有望.李云清.王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优化 2000(zk)

6.何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系统分析[学位论文] 1996

7.王炜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 2002

8.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 2001

9.钱颂迪运筹学 1990

10.冯树民.陈洪仁.邹成伟公共交通客流分配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05)

11.晏克非.陈群基于遗传算法的停车诱导系统中信息显示设施定位研究[期刊论文]-土木工程学报 2006(07)

12.王小平.曹立明遗传算法--理论、应用与软件实现 200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郑文含.Zheng Wenhan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探讨-规划师2009,25(12)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吸引效应、空间分异效应和地价促进效应.基于二手数据资料,居住型站点地区的用地构成可以参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开发强度的确定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原则.基于传统居住区与轨道站点导向的居住区布局结构比较,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用地规划应强调"轨道站点-接驳公交站点"与"社区中心-居住单元"的空间耦合,采用中心城区、郊区不同地域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模式.

2.学位论文过文魁面向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模式和设施布局研究2007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我国大城市交通的骨干,轨道交通站点是轨道交通线网结构的关键点,它决定着线网的走向,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枢纽的换乘模式优劣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好坏将影响乘客的换乘效率,而站点区的设施布局将影响区域的发展潜力。

论文首先根据对国际国内状况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概括了今后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轨道交通的特点,以及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功能。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特点,并参考国内外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了适合我国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类标准,最后通过应用这种分类标准对具体城市的轨道交通站进行了分类。

对轨道交通枢纽的客流需求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枢纽场站交通组织的设计理念、目标、以及原则。对枢纽内换乘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了枢纽内不同换乘模式的优缺点。对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特别是与常规公交的衔接进行了研究,并就衔接的不同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根据提出的分类标准进而对枢纽进行的分类,对不同种类枢纽站点的城市发展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各类型站点的换乘与设施布局提出了建议,同时,结合实例对南京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换乘、设施布局、土地利用控制提出具体的建议,具有指导意义。

对轨道交通TOD 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tOD 的定义,形式以及其功能特性,并通过实例研究了不同的TOD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的轨道交通枢纽区的设施布局导则。

最后,论文对本次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3.会议论文荣博.苏云龙分类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探讨2008

按照功能导向将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分为居住型、中心型、枢纽型三类,分类探讨站点地区用地构成、开发强度和空间布局,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开发提供规划引导依据。文章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开发的吸引效应和空间分异效应,划定直接影响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手数据资料,对各类站点周边用地构成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站点地区开发强度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站点地区用地特征,提出建议强度值。探讨了各类型站点地区理想空间布局模式。其中居住型站点,基于传统居住区与轨道站点导向的居住区布局结构比较,认为应强调“轨道站点—接驳公交站点”与“社区中心—居住单元”的空间耦合。中心型站点鼓励土地混合使用和地下空间利用。枢纽型站点强调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

4.学位论文章琳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研究——以上海为例20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交通压力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各种城市交通方式中,轨道交通是目前被公认为影响各大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合理的轨道交通规划不仅会直接影响城市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产业布局以及人口的合理分布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因此,合理的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于单一;城市发展过分强调完善中心城区的各项功能,却不注意合理分散布局,以减轻中心城区不堪重负的压力;忽视轨道交通体系对城市人口、产业合理疏散布局的积极引导作用等;而这些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对目前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进行的研究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轨道交通路网布局不尽合理,建设规模偏大实际客流较少或是相反,整体系统造价偏高,财务效益较差等。
其次本文从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所起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其在交通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指出合理的轨道交通规模和路网结构对保障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性。本文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案例,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南北向线路和东西向线路促进人口和产业合理疏散、布局的强有力的积极引导作用,以及上海轨道交通系统全面建成后对上海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上海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合理性,发现其在线路预留、换乘节点、路网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着一些设计方面的缺陷;并进一步考察了上海轨道交通发展规模的合理性,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地方财政收入是影响其发展规模的主要因素,且现阶段的发展规模小于理论规模的结论。由此可知,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规模还可以做出更为合理的调整。

本文最后提出建设适合城市发展的轨道建设可从确定适合城市发展的建设规模、采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拓宽轨道交通网络的辐射方向和辐射范围以及完善轨道交通规划体系等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5.期刊论文吴范玉.高亮.Wu Fanyu.Gao Liang多中心城市布局与轨道交通的探讨-中国铁路2001,""(10)

城市布局结构和交通结构方面的缺陷是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的2个主要原因.文中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传统单中心城市和交通结构存在的弊端,指出我国城市应发展多中心城市形态和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结构.

6.学位论文翟栋栋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布局发展规划研究2008

随着城市空间规模、布局的不断发展扩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也处在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调整中。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主要载体,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国内外的交通发展经验表明,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已由新建基础设施转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内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联运模式,强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提高城市运输效率。

本文首先分析了轨道交通建设存在着的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的特征,在对轨道交通线网各不同阶段的运行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轨道交通线网的客运量指标的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网络在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对地面公交的影响;其次,在与地面公交系统的整体化发展需求是由轨道交通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结论下,对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系统整体化发展的内涵做出了诠释;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系统整体化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在不同的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布局的具体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地面公交线路调整为与轨道交通相衔接的接运公交线路的调整规划方法,并对新增接运公交线网的布局规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再次,本文从方便性、快捷性、广泛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的综合评价模型作为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评价模型。

本文以西安市地铁2号线直接服务范围内的地面公交线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对论文所构建的在轨道交通环境下的地面公交线网调整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判断其适应性和可行性。

7.期刊论文周昌标.王婷静.赖友兵.Zhou Changbiao.Wang https://www.doczj.com/doc/d511638652.html,i Youbing基子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布局

模式的公交线网调整方法-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4)

提出了道路公交网络与轨道交通网络的三种布局模式: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同步发展模式,道路公交支持轨道交通发展模式,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分区服务模式.分析了三种布局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道路公交线路功能结构、公交客流变化幅度、公交可替代性等三方面研究了基于轨道交通的道路公交线网的调整问题,提出了道路公交线网调整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广州市地铁5号线交通衔接规划中,得出了道路公交线网调整方案.

8.学位论文刘威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与用地关系研究2007

本论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经验启示,从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格局、土地开发、土地价格、城市用地布局影响的分析出发,重点研究快速轨道交通与上述因素间存在的问题及互动发展的策略。同时,结合沈阳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与沈阳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土地利用相适应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论文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系统及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系统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了目前它们相互间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策略。

其次,分析了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交通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沈阳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模式间存在的问题。根据沈阳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合理交通模式。

然后,从宏观层面提出适应沈阳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形式;从中观层面提出一号线、二号线应该与两侧用地互动发展的策略

;从微观层面提出基于ToD开发模式的快速轨道交通站点研究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衔接。

9.期刊论文蒋玉琨.JIANG Yu-kun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联络线布局方法-中国铁道科学2006,27(5)

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重要设施.通过分析轨道交通联络线在路网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了以连通图为基础的数学模型.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大,线路建成后土建工程难以改变的特点,考虑远期路网发展,提出"主通道增长法"和"建设成本优化法"2种联络线布局方法.主通道增长法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随路网发展的步骤和顺序逐渐确定联络线的布局,适用于既有城市轨道线路格局已定、不便更改和线路数量不多、线路间连通关系较为简单的路网.建设成本优化法则是从"面向全局,整体策划"思路出发,确定联络线的布局,适用于城市轨道路网规划之初,线路数量较多,线路间连通关系较为复杂的路网.经在北京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联络线专项规划中实际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10.学位论文曹继林轨道交通与地区发展1997

该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轨道交通有其特定的作用范围--即合理区,轨道交通能带动其合理区的发展;●轨道交通促进地区发展的作用机制,土地开发的特征及前提条件,认为轨道交通势必带来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如何利用轨道交通来优化大城市的布局结构,并提出了三大战略.该文的行文思路是从微观的每个车站周围地区着手分析开始,然后扩展到整个城市结构,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阐述.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511638652.html,/Periodical_zngydxxb200803036.aspx

授权使用:无锡市图书馆(wxstsg),授权号:3b3b99b6-e486-4f85-b7e2-9e6100cc8337

下载时间:2011年1月4日

复杂网络之城市交通网络

复杂网络之城市交通网络 1.研究意义 网络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就是规则网络,它是指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规则的结构来表示,也就是说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遵循既定的规则。但是对于大规模网络而言,由于其复杂性并不能完全用规则网络来表示。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数学家Erdos和Renyi提出了一种完全随机的网络模型——ER随机图模型,它指在由N个节点构成的图中以概率p随机连接任意两个节点而成的网络。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对于大量真实的网络系统而言,它们既不是规则网络也不是随机网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1998年,Watts和Strogatz提出了WS网络模型,通过以概率p切断规则网络中原始的边并选择新的端点重新连接构造出一种介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之间的网络——小世界网络,其节点的度分布服从指数分布。1999年,Barabasi和Albert提出了BA网络模型,在网络的构造中引入了增长性和择优连接性。BA网络是无标度网络模型,其节点分布服从幂律分布。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其他的网络模型来描述真实的网络系统。 复杂网络的神奇魅力也吸引了广大交通学者,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交通运输网络和其他网络一样,具有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交通网络的特性与拓扑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交通网络的空间实体性又使其与社会网络等抽象网络不同,这一点在城市道路网络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复杂网络理论对2003年北美电网故障的准确诊释,为城市交通网络连通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城市交通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同样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攻击和破坏,因此从复杂网络考虑城市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城市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能够准确的定位网络中的关键枢纽点,对网络中重要基础设施进行有目的的强化管理,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的整体协调和指挥,增强城市交通有机的、协同的管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机房网络合理布局与综合布线

机房网络合理布局与综合布线 IT公司组网,我们不仅要从企业本身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组网经费的多少来务实地规划与设计网络;在采购好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设备后,如何对机房、办公地点进行合理的网络布局与布线,对于我们网管员来说,是致关重要的。 本文所说的网络布局主要是指机房里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等设备如何放置,它们又与网络布线如何相处,总之网络布局要考虑周全。 一、网络布局的原则 1、实用性 企业组建的局域网应当根据机房的大小、设备的多少来具体实施,根据网络布线的特点来发挥网络布局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 2、全面性 组网过程中,网络、服务器等设备放置位置应当统筹兼顾,网络布局要考虑周全,尽量让各种设备和布线系统处于合理的位置。 3、可靠性 组网无论怎样布局,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我们的局域网的所有设备能可靠稳定地运行,使得网络能正常运转。 4、便于维护与升级 网络的组网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IT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的需求,原先组建的局域网就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扩充;在日常的网络运行维护中,规划网络布局时就应该考虑到便于以后网络的维护与升级操作。 二、网络布局的具体实施要求 对于有线局域网来说,这是我们目前企业网络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的,需要对机房和办公大楼进行布线。规划网络布局要考虑到机房的设备布局和布线系统的合理搭配。因此我们首先要规划与设计好机房、布线系统,然后再全面地考虑网络的布局。 机房的规划与设计 为了确保网络、计算机系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以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有关的机房设计规定。 ●1)防静电 静电不仅会对计算机运行出现随机故障,而且还会导致某些元器件,双级性电路等的击穿和毁坏。此外,还会影响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正常的工作和身心健康。 ●2)防火、防盗 计算机房在设计时,重点要考虑机房的消防灭火设计。设计时可以根据消防防火级别来确定机房的设计方案,计算机房火灾报警要求在一楼设有值班室或监控点。机房里应注意防盗设施的安装,具体地可采用防盗门、防盗锁、警卫、自动报警系统等等。 ●3)防雷 由于机房通信和供电电缆多从室外引入机房,易遭受雷电的侵袭,机房的建筑防雷设计尤其重要。计算机通信电缆的芯线,电话线均应加装避雷器。 ●4)保湿、保温 机房里的湿度应保持在20%-80%为宜,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15℃-35℃摄氏度,安装空调来调节温度是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

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理念

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理念 发表时间:2018-10-23T13:56:48.990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8期作者:乔娅冯敏 [导读] 在此基础上,探讨重庆市在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加强轨道交通导向作用过程中对 BPR 理念的实践。 (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41) 摘要:在我国交通压力逐渐增大的环境下,轨道交通具有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基于轨道交通中的综合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等工作,结合我国轨道交通实际情况来讲,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综合交通规划(Rail Base Planning:RBP)”理念。首先简要回顾了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发展,分析 RBP 与传统交通规划的区别。结合世界城市轨交通百余年演进历程,提出“优化用地布局、优化交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的RBP“三优论”,以及“轨道交通网络引导圈层用地格局、轨道交通线路引导复合客流通道、轨道交通车站引导高强度用地开发”的RBP“三导法”。在此基础上,探讨重庆市在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加强轨道交通导向作用过程中对 BPR 理念的实践。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综合交通;RBP;土地利用;优化生态环境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有 100 多年历史。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基本形成了适合各自用地布局和交通特征的轨道交通网络,在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国内近20年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特征,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不足,并探讨了 RBP 的应用价值。依据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沿着 RBP “三优论”和 “三导法”的思路进行思考和深化,并以重庆市多年来建设综合交通规划以及轨道交通规划为例,并深入探讨了 BPR 理念在整合城市用户格局和加强轨道交通导向中的具体实践。 1 交通规划理念的发展 1.1 传统交通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 传统交通规划[1]一般包括基于道路网络的交通规划和基于公交网络的交通规划,前者亦称基于小汽车的交通规划(Car Base Planning, CBP),后者又称基于公共汽车的交通规划。CBP 是 20 世纪初期随着机动化发展而形成的,其对象主要是小汽车使用者,是以解决小汽车出行问题为主的道路网络发展规划。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RailBase Planning, RBP),亦称轨道交通导向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与传统交通规划有显著区别。RBP 不再是单一的道路网络或公交网络规划,也不是单纯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而是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RBP有三大重要特征:交通结构的优化。在城市机动化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是其发展基础。生态环境的优化。轨道交通的发展,有助于减缓小汽车数量增长,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实现了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节能环保的目的。用地布局的优化。轨道交通网络推动了城市用地组团集约化。 2 RBP“三导法” 2.1 轨道交通网络引导圈层用地格局 轨道交通线路引导复合客流通道。轨道交通线路导向的复合通道包括轨道交通本身的复合通道,以及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的复合通道。轨道交通本身的复合通道简称为“轨道交通宽通道”,指双向布置4条及以上运营正线股道的线路或区段。它便于组织“大站快车”运营,也提高了通道本身的轨道交通运能。 图1 圈层式轨道交通网络 2.2 轨道交通线路引导复合客流通道 轨道交通本身的复合通道简称为“轨道交通宽通道”,指双向布置4条及以上运营正线股道的线路或区段。它便于组织“大站快车”运营,也提高了通道本身的轨道交通运能。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的复合通道是指起讫点相同,由各类轨道交通和城市干路构成的平行通道。复合通道上轨道交通承担了主客流(尤其通勤客流),同时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发挥各自优势、功能互补。复合通道中的道路系统一般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汽车专用路)、城市主干路等,轨道交通包括城际铁路、市域轨道交通、通勤铁路、市区地铁等。 2.3 轨道交通车站引导高强度用地开发 与传统道路交通不同,轨道交通导向的用地规划体现为,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递远递减。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应以商务办公、居住类等高强度用地为主,围绕轨道交通车站的用地密度和建筑容积率呈现“同心圆金字塔”结构,距离轨道交通车站越近,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越高,反之越低。基于轨道交通车站的用地规划应突破传统基于道路及行政区划的用地规划,城市外围区、郊区城镇化地区的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等,要充分体现轨道交通车站主导原则,适应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用地规划要求。 3 RBP 在重庆的实践 重庆市具有独特的山地地形特征,长江、嘉陵江与中梁山、铜锣山等几大主体山脉共同构成的天然屏障将主城区分隔成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五大片区、十六个组团及八个功能区,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充分考虑各个组团相互联系和平衡,最大限度与城市独特的空间格局吻合,进一步完善中心放射形线网结构形态,最大程度地实现轨道站点周边用地集约、综合的布局模式。 在交通体系中,轨道交通是城市机动化和综合交通体系得以迅速发展的根基,是多种交通方式如小汽车、公共汽车、自行车、出租车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成果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公示 一、规划背景 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法定性、纲领性文件,是对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预控性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建设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环节的上层次规划依据。 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结合东莞市新时期产业升级、分区统筹、中心扩容等方面发展需求,遵循轨道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开展东莞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构建公共交通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出行结构,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构建与粤港澳湾区发展战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东莞市新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支持城市经济、产业、民生、环境发展,实现区域地位提高、组团发展统筹、城市中心提质,促进并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可持续轨道交通网络。 (二)规划策略 总体规划策略:开放外联、统筹内聚、强心提质。 1、对外连通,提升地位:谋划高铁资源,提高与内地、湾区城市连通便捷性,扩大经济腹地;完善城际铁路,连通湾区核心、机场及高铁枢纽,提升区域地位。 2、加强统筹,内部聚合:站在市域视角,优化轨道快线,快速连通城市中心及组团中心,强化一心两核的引领作用,促进统筹内聚,空间格局形成。 3、强化中心,提升品质:站在中心区、镇街中心发展视角,规划通勤轨道,积极提升出行品质,构建满足通勤需求的高品质新公交系统。 三、网络规划方案 全市轨道交通网络由市域快线和轨道普线两个层次构成,共规划线路17条。 到远期2035年,规划形成4条城市轨道快线(224公里),8条城市轨道通勤普线(242公里),深圳延伸线路在东莞境内线路1段(7公里),规划总里程

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

75 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 贺崇明 【作者简介】 贺崇明(1963-),男,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修改日期】2006-06-28 【文章编号】1002-1329(2006)07-0075-04【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B【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机遇,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得到有力提升。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山水城田海”为特色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结合新一轮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探讨构建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重点体现在构筑以机场、港口、铁路为龙头的现代化对外交通枢纽,以及建立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的“双快”交通体系,缩小城市时空距离,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和适应小汽车发展,促进城市空间拓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地位,保持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适宜生活居住和适宜创业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枢纽;双快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 ON BUILDING REGIONAL CENTRAL CITY OF TRANS-PORT NETWORK HE Chongming ABSTRACT: Ever since the 21st century, accompanying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adjustment of urban regionalization has offered opportunities to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nd urban function improvement, which will lead to upgrad-ing of competitiveness as regional central city. Take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set up a favorable 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 polycentric network urban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mountain, river, town, field, sea” and inte-grated with new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emphasises are pu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xternal trans-port hub such as airport, port and railway, building “dual rapid transport system” of rapid highway and rapid metro, shorten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ance among cities, satisfying people’s travel demand, accelerating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dvancing its central city status, maintaining urban flourish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alizing “livable and developable” urban de-velopment objective. KEYWORD: regional center city; modern transport hub; dual rapid transport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和交通机动化的挑战。城市规模的扩大,已不再基于老城的摊大饼模式,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发展方向正寻求向有利于经济增长、产业布局、居住环境、生态保护的区位集聚与扩散,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而构建一个强大的交通运输网络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将是保持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结合广州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以“适宜生活居住和适宜创业发展” 为规划基本准则,以建设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就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首先是要高起点考虑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对外交通设施,以国际航空港、海港、铁路及枢纽为龙头,以增强区域影响力和起到带动作用;其次是建立基于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交通所形成的“双快”交通运输体系,通过缩短城市时空距离,促进城市空间的拓展,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和适应小汽车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中心城市的影响与地位;

BP神经网络模型简介及相关优化案例

华东理工大学 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研究生《石油化工单元数学模型》课程论文2017年6月 开课学院:化工学院任课教师:欧阳福生 考生姓名:丁桂宾学号:Y45160205 成绩:

BP 神经网络模型简介及相关优化案例 一、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现代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脑是极其复杂的,由约1010个神经元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网状结构。它能完成诸如智能、思维、情绪等高级精神活动,被认为是最复杂、最完美、最有效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以下简写为 NN )是指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大量的处理部件,通过数学方法,由人工方式构造的网络系统[1] 。 图1表示作为 NN 基本单元的神经元模型,它有三个基本要素[2]: (1) 一组连接权(对应于生物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强度由各连接上的权值表示,权值为正表示激励,为负表示抑制。 (2) 一个求和单元,用于求取各输入信息的加权和(线性组合)。 (3) 一个非线性激励函数,起非线性映射作用并限制神经元输出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限制在[0,1]或[?1,+1]之间)。 图1 神经元模型 此外还有一个阈值k θ(或偏置 k k b θ-=)。以上作用可以用数学式表达为: ∑= =P j kj k j x w u ;

k k k u θν-=; ) (k k v y ?= 式中 P x x x x ,...,,,321为输入信号, kP k k k w w w w ,...,,,321为神经元k 的权值, k u 为 线性组合结果, k θ为阈值。(.)?为激励函数,k y 为神经元k 的输出。 神经网络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串行处理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局限,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并以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协同处理为特色,虽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极其简单有限,但是大量的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系统所实现的行为却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网络运营规划

网络运营规划 通过分析业内竞争对手网络推广运营情况,再结合我公司网络现况,以“自然优化+竞价推广”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微信+新媒体”、视频宣传推广为辅的网络运营,故做出以下网络运营规划: 一、官网改版 由于目前我公司网站用户体验较差,不能对网站进行SEO优化,难以达到引流到成交的目的,因此建议改版官网。改版细节如下: 1.网站定位为营销型网站 2.做好网站SEO基础优化 3.网站关键词合理布局 4.友情链接只在首页展示 5.网站做404页面让用户选择跳转 6.网站做301重定向跳转 7.产品详情页用户可以评论 8.匹配流量大的词制作着陆页 9.网站页面适合做竞价 着陆页要求如下: ▲体现公司规模实力 ▲体现当前的优惠活动、礼品赠送等内容,并限时限额 ▲解决用户购买的疑虑 ▲最后外包公司负责根据策划的内容设计页面 二、官网竞价推广 1.与竞价平台服务商的合作谈判、合同签订 2.竞价平台账户的建设(关键词挖掘添加) 3.通过数据分析对关键词的创意进行修改 4.每日竞价账户的推广实施监控、及时调价 5.每月竞价账户经营分析 6.每月投入产出比分析 三、小网站的建设及推广

小网站以自然优化为主,以达到关键词排名,引流成交为目的,具体如下: 1.相关行业用户搜索关键词挖掘 2.导航规划布局 3.各页面规划布局 4.关键词页面分布 5.高质量文章内容填充 6.网站SEO基础优化(网站导航布局、页面布局、关键词布局、友链交换、404页面制作、301跳转等) 7.外部高权重平台发布网站外链 四、微信、微博及新媒体平台建设 微信、微博、新媒体以推广为辅,扩大引流渠道,在官网或400电话收口。 因其都有内在的粉丝功能,以增加公司曝光量、吸纳潜在粉丝为主,具体如下: 1.微博的申请开通 2.新媒体平台的申请开通 3.微信、微博及新媒体平台规律发布高质量原创伪原创内容 4.通过活动、展会等形式推广增加微信、微博粉丝 五、公司品牌的塑造 1.企业官网添加“官网”标识 2.百度首页添加公司400官方客服电话 3.新闻门户站发布企业新闻 4.百度系推广(知道、文库、贴吧、地图) 5.问答平台推广 6.企业百科创建(百度、360及UC)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成果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 规划(2035)》成果-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公示 一、规划背景 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法定性、纲领性文件,是对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预控性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建设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环节的上层次规划依据。 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结合东莞市新时期产业升级、分区统筹、中心扩容等方面发展需求,遵循轨道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开展东莞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构建公共交通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出行结构,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构建与粤港澳湾区发展战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东莞市新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支持城市经济、产业、民生、环境发展,实现区域地位提高、组团发展统筹、城市中心提质,促进并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可持续轨道交通网络。 (二)规划策略 总体规划策略:开放外联、统筹内聚、强心提质。 1、对外连通,提升地位:谋划高铁资源,提高与内地、湾区城市连通便捷性,扩大经济腹地;完善城际铁路,连通湾区核心、机场及高铁枢纽,提升区域地位。 2、加强统筹,内部聚合:站在市域视角,优化轨道快线,快速连通城市中心及组团中心,强化一心两核的引领作用,促进统筹内聚,空间格局形成。 3、强化中心,提升品质:站在中心区、镇街中心发展视角,规划通勤轨道,积极提升出行品质,构建满足通勤需求的高品质新公交系统。 三、网络规划方案 全市轨道交通网络由市域快线和轨道普线两个层次构成,共规划线路17条。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摘要】城市道路的建设,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为进一步优化群众出行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需要加快建设城市道路,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但目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居民出行时间过长、市中心地区停车场地不足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交通网络;完善;发展 0.前言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空间的拓展,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市的发展应当加快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要求出发,城市应当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全力推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 1.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自然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我国城市交通近年来发展迅速,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城市交通拥挤严重,车辆堵塞现象频繁,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恶化,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但在城市交通科研方面,管理方面的运作、支持力度并不大,实质性的科技创新与成果发明就更少了。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我国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2.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出现的原因 2.1城市路网密度低,路网结构不合理 城市道路网密度的高低是城市交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在城市道路网络中,各种等级的道路需要有一定的比例,才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道路的通行功能。但在现实中,一些部门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形象,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往往只重视快速路和主干道规划建设,忽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网的规划建设,导致城市道路网结构级配不合理,次干道和支路数量不足。道路网结构级配不合理是目前造成交通拥堵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支路道路网密度低于一定的指标,堵车是必然的。再宽的主干道,再多的快速路和立交,也解决不了交通堵塞问题。 2.2 城市交通堵塞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加快了,道路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在

车联网-物联网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应用.

车联网:物联网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应用 061221 06122035 张力 摘要:阐述了“物联网”和“车辆网”这两个热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分析两者的发展历程、历史沿革和相互关系,比较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认为车联网可以看作物联网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典型应用,展望了车联网在服务与应用方面的美好愿景。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车联网实现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一个过渡型构建方案。最后,详细讨论了在物联网和车联网领域里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 1物联网与车联网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世界正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连接;从“车载信息”到“车联网”,车与车之间也将相互连接,并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新途径。 1.1定义 物联网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应用。物联网不仅是一个网络,更是一个系统。如图1所示,物联网把人们生活中的各类物品连到互联网中,形成一张更大的网络。通过网络可以得到各类事物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提取以及合理运用将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所谓车联网,是指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设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人们将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提供综合服务。如图2所示,车联网将车与车相连,车与路旁的基础设施相连,实现实时信息交换,服务于人们的交通出行。 车联网是一类物联网,是物联网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具体应用。车联网通过车辆网络动态地收集、分发和处理数据,使用无线通信方式共享信息,实现汽车与汽

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3年第12卷第4期 所谓城市道路网,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一定的密度和适当的形式组成的网络结构。道路网一经形成,就确定了城市的用地布局和发展轮廓,影响深远。因此,对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的研究,围绕城市路网布局的基本原则,分析不同路网布局形式的利弊影响,为城市路网执行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原则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应根据土地使用、客货交通源和集散点的分布、交通流量、流向,并结合地形、地物、河流走向、铁路布局和原有道路系统,因地制宜来确定。不同城市规模、性质及自然条件和用地现状决定了不同的城市道路网络规模和分布形态。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原则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通达便捷原则 城市道路网布局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应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特性的需要。城市道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功能,交通的发展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生,道路网是联系城市和交通的脉络。道路网结构要尽可能衔接完整、功能明确,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地区和交通流量大的地点之间组成最便捷的交通线路,合理衔接城市中心和郊区与邻近外埠在社会生活和行业发展方面的通达,既便于组织各商业区、新老城区、工业区、生活区路段叉口生活交通和工业物流,也便于不同交通工具方向性分流和交通发生源集散协调,实现城市人和物流安全、方便、迅速,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二)建设效益原则 城市道路网布局不仅要实现基本的交通功能,还需要考虑到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管线的布设,需要利用城市现有自然条件,依山势、河道、环区因地制宜,保证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面积率,与城市用地规划相结合,城市各分区间要有必要数量的干道相联系,在商业中心、体育场、火车站、航空港、码头等大量客、货流集散点附近的道路网要有一定的机动性,还需为发生地震时疏散人流提供绕行道路,同时要给道路未来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在便捷的交通功能基础上,涉及到轮船码头、机场高速、电车火车、动车高铁、轻轨地铁、区域红线等客货运输和城市发展综合因素的城市道路网布局,应为城市空间景观、经济发展、文化风俗、旅游服务等带来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建设效益。 (三)环境质量原则 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应符合城市发展建设进程中环境质量的要求。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是促进城市化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城市道路布局与城市区域热环境、大气环境、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息息相关。在保证维护现有自然环境、利用再生资源开发治理不断优化环境质量前提下,满足城市居民居住面积和公共休闲绿化面积,建设适当的自然、人文景观,平衡区域文化、教育、工业、服务业发展,是实现城市区域规划协调发展,建设自然文化、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新型城市的必要原则。 二、目前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及其优缺点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是指道路网系统的平面几何图形,它是随着当地自然条件、城市总体布局的发展,为满足城市的交通、土地利用及其建筑风格等要求而形成的。国内外常用的道路网结构可归纳为方格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方式。 (一)方格网式 呈方格形状,又称棋盘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即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 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研究 温暖枫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城市道路设施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道路路网布局形式对一个城市的规划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道路网布局原则着手,着重分析了目前城市道路网布局的不同形式及其优缺点,对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网;布局形式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3)04-0124-02 市政建设 Municipal Construction [作者简介] 温暖枫(1982- ), 吉林省辽源市,2005年毕业于吉 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 124 –

(完整word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资料

第二章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一、交通枢纽概述 交通枢纽: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及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的生产组织基地和交通运输网络中客货集散、转运及过境的场所,交通枢纽是提高客货运输速度的关键环节。 单式交通枢纽:服务于一种交通方式的枢纽,例如单一的铁路枢纽、水运枢纽、公路主枢纽、航空枢纽等。(图) 综合交通枢纽:服务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方式的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络相邻路径的交汇点,是拥有融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及城市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所连接的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为一体的运输空间结构,对所在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综合交通枢纽对其所依托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带动作用,是城市对外交通的桥梁和纽带,并与城市交通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发展趋势:(举例说明) 1.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复合性(多元化)。 2. 综合交通枢纽内涵的演进性。 3. 网络经济的发展将综合交通枢纽纳入全球性的物流配送体系中,它加强了综合交通枢纽与整个运输网络体系的联系。 4.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呈立体化和综合化。 二、交通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 交通枢纽规划: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上级规划基础上进行的专门规划。 交通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和枢纽的规划设计。 1. 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属于长期发展规划,对交通枢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起宏观指导作用。 1)关键问题: 交通枢纽与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的协调性、与城市布局的协调性,

图与网络优化模型

第十章 图与网络优化模型 在图论中通常用V 表示点,E 表示边(无向),A 表示弧(有向),G 表示图,点和边构成的图称为无向图,G=(V ,E ),点和弧构成的图称为有向图,G=(V ,A)。 对图G 的边(或弧)标上权数,称为赋权图。 求1到7的最短路。 本图是个有向图,弧上的数字不妨理解为距离。目前用于求解最短路的算法有多种,如:动态规划法,Dijkstra 算法,0-1规划方法等。 下面只介绍0-1规划法 设1为起点,7为终点。引入1,0=ij x 表示:若弧(i,j)在最短路上,1=ij x ,否则,0=ij x Z 为目标函数上各弧的路程之和。 起点1必定有一条弧出发,所以 12 1=∑=n j j x 终点n 必定有一条弧到达,所以11 1 =∑-=n i in x 其它点有两种情况: (1) 该点不在最短路上,即无进线弧,也无出线弧。满足: 0,1=∑≠=n k i i ik x , 且0,1=∑≠=n k i i ki x (2) 该点在最短路上,即有进线弧,也有出线弧。满足: 1,1=∑≠=n k i i ik x ,且 1,1=∑≠=n k i i ki x 改写上述两个等式为: 0,1 ,1==∑∑=≠=ii n j kj n k i i ik x x x

???? ??? ????????===<<==== ∑∑∑∑∑=====1,0,...,2,1,01,11..min 11 1111 ,ij ii n i ji n i ij n i in n i i n j i ij ij x n i x n j x x x x t s x w Z model : sets : city/1..7/;!定义7个城市; links(city,city):dist,x;!定义各城市之间的距离表(若城市i 到城市j 无路,用一个大数表示),决策变量; endsets data : dist=0 2 1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7 3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1000 4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1000 1000 8 1000 1000 5 1000 0 3 7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12 1000 1000 1000 4 1000 3 0 ; enddata n=@size (city); min =@sum (links:dist*x); @sum (city(i):x(1,i))=1; @sum (city(i):x(i,n))=1; @for (city(i)|i#gt#1 #and# i#lt#n : @sum (city(j):x(i,j))=@sum (city(j):x(j,i))); @for (city(i):x(i,i)=0); @for (links:@bin (x)); end 10.2 旅行售货员TSP 模型

网络项目规划设计与实现

网络项目规划、设计与实现 课程概述:根据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概况,讲授网络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法、网络规划方法、网络系统设计与网络结构设计方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法、项目评估、标书设计方法、网络系统实施与测试验收方法。 课程特点:要求有较为全面的网络知识,主要课程包括:网络基础、企业网络构建、综合布线工程、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 课程性质:考试课 课程考核方法:提交网络设计方案和答辩 课程教材情况:目前市面没有出版相关的教材,但是其应用却和网络的出现同步。 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教学中我将通过一些实际项目引导大家学习探讨如何掌握常用的网络项目规划设计方法,主要由一下几个核心项目构成: 机房超五类线综合布线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 机房网络规划与设计

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校园主干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 基于综合布线实训室的机房综合布线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训 基于综合布线实训室的楼宇综合布线及网络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训 项目设计的基础: 需求调研(项目分析的前提) 方案规划与设计(这里要求有扎实的网络知识) 绘制图纸(visio CAD 亿图等)(选用visio为辅助教材的原因) 编写项目文档 编制标书(工程采购往往以招投标的方式) 课程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为辅,以项目为导向,以团队为基本元素展开教与学,强调分析与动手能力。 课程学习要求: 吃苦耐劳、要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认真学习,上课期间不得调侃,关闭手机,积极快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工具。 认真调研,积极研讨,设计作品要有理论与实际依据,理论要和实践想结合。

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补缺。 恒 3个家庭,12#301(3男生宿舍),302(3女生宿舍),303(2教师宿舍) 项目1:家庭多机共享上网网络方案设计 目的: 快速熟悉亿图软件工具 学会绘制网络结构示意图 要求: 掌握需求分析方法 信息点计算 网络应用情况(web、qq/p2p/video/上网时段…) 流量估算 预算资金 掌握方案设计 IP规划(vlan等因素) 网络传输介质选型(双绞线、无线)

中原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对策

中原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对策 摘要:国家的城镇化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如何有效地把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根据当前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要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体制和机制、加强交通运输通道建设、大力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重要节点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智慧综合运输网络、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建立保障体系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策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时期,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要在西部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科学构建符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特质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好地肩负国家战略中“三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开发的责任,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镇化进程。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构建中原城市群内部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 1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格局 1.1中原城市群发展格局 目前,中原城市群已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航空港也在加快建设,依托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一极指郑州为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三圈是指以郑州为中心的涵盖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半小时”核心圈、涵盖其余9个省辖市的“一小时”紧密圈和涵盖中原经济区其他中心城市的“一个半小时”合作圈,八轴带是指辐射八方的“米”字形城镇产业发展轴带。 1.2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格局 构建以郑州、新郑机场为中心的双十字铁路客运枢纽和“米”字形客运专线网络、“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和“五纵六横”干线公路网以及内水运航道网络,实现航空、公路、铁路高效衔接、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多式联动、多层次的中原城市群交通运输网络格局。 2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的现状 2.1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尚处在起步阶段 虽然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们的城市化地区的多数交通通道正在建设,成熟网络尚未形成;部分通道通而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基础交通设施投资不足,以往投资往往偏向长距离的城市间的投资,忽视了对城市群的投资。中原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低,与其他城市群相比差距较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较低,河南省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具有节约资源、成本低等明显优势的内河航运还没有充分开发,城际轨道交通仍处在起步阶段。要把集约利用资源放在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的首位。中原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协作效率较低,没有实现各城市之间交通网络的良好衔接,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程度不够最大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联动效率较低。 2.2综合运输通道结构不合理 城市群各运输通道规划不够细化,对于综合运输通道进行规划和运营管理仍然是按照原有的模式即依据行政等级和技术等级进行,缺乏考虑交通运输网络整体功能以及综合交通网络的各通道内的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在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同时,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均衡,铁路、水路的运输紧张直接导致了公路客运的压力增加。 2.3交通枢纽建设滞后 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铁路枢纽集疏运功能较弱,基本没有全国性的公路交通枢纽,直接影响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缺少综合交通客运换乘枢纽,旅客换乘不便,需要多次换乘才能到达目的地,出行的时间、费用成本增加;城市群缺乏大型现代化货运场站和物流中心,大部分货运站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4交通运输方式彼此衔接不畅通

第九章网络优化模型

教学要求: b拿握图爲基础,拿握最蔻路问題,最大流问題和最小费用流问題等网络优化栈型及其基本算出O b会应用模矍和方出解决一些管理中的基本问題

口目录口图与阿络 口树 □最短珞问题 口最丸浇问题 □最小赛用济问题

一、图的概念及分类 图是由作为研克对象的有限个集合和表达这些顶A之间关糸的m条线的集合组成的丿 记顶点集合^V={v lz v2,……v n},线集合%L={—???lm} 图则记为G = (V, L),线又分为孤和边,顶点也称为结点孤是由一对有序的顶点组成,表示两个顶点之间可能运动的方向取旖孤的方向就变成了边,边是只要任两点之间有连线,两个方向均可使用,孤可作为城市道路的单行道,边则是双行道

顶点、孤.有向图■无向图■ <>道路.环、连通图、连通子 图、次的基本概I 念 6—do 3 O 1 5 3 2 次:以3点为 顶点的边的条 数隸为顶点的 次

二?网络 点或边带有禁种数量指捺的图叫网划图、简称网修。 ?与点或边有关的禁些数量指栋,我们经常称之为权,权可以代蔻如距离、费用.彖量等。左图可以看作: A从发色厂(节点1丿向禁城市(节点6丿输送赳力,必须通过中转誌(节点2, 3, 4, 5丿转送,边上数字代表两节点问的距禽。色力公司希望迄择合适的中转哉,使从色厂到城市的传输路线最短。 —个输油管道网。节点1表示管道的起点,节点6表示管道的终点,节点2到5表示中转站,?务边的数字表示该段管道能通过的最大输送量。应怠样安排输油线路,使从节点1到节点6的总输送量最丸? > 一張城市分布图。现蛊要蛊各城市之间架设色话线,应如何架设,使各城市 之间既能通话,又使总的架设路线最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