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技术通用版

供应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技术通用版

供应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技术通用版
供应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技术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452

供应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

技术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供应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

煤技术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21世纪是人类社会空前发展的时代,也是全球水资源供求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因此,缺水将是本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

火力发电厂作为工业耗水大户,对水的消费是可观的。发电厂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其供水系统主要有直流供水和循环供水两大类。但随着用水的紧缺和节约用水政策的实施,循环供水已经成为大部分火力发电厂的供水方式,循环水的冷却方式可分为冷却塔冷却和冷池冷却,对于采用循环冷却的火电厂来说,循环冷却水的消耗量占电厂总消耗水量的比例很大,约为电厂总耗水量的70%,对电厂的节水起着决定的作用。通常状况下,火力发电厂冷却塔的循环水因蒸发原因损耗总水量的1.2%-1.6%,风吹损耗小于

0.5%,排污损耗为1%左右。也就是说,因蒸发原因所消耗的水量占电厂总消耗水量的30%-55%。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节水的主要措施是选用高效率的冷却塔以降低水温,应用先进的水质稳定处理技术保证

水质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设备效率。但是,循环冷却水由于蒸发、风吹、排污等原因损耗很大,是火力发电厂水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降低上述损耗的难度较大。

目前的火力发电厂的节水都是针对风吹损耗和排污损耗做的工作。对于风吹损耗,一般采用加装高效收水器等措施来减少风吹损耗的;对于排污损耗,一般通过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来减少排污损耗。尽管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各种节水方案不断出现,但对于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仍然局限在风吹和排污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方面。而对于蒸发水耗,由于技术方面和认识方面的原因,从来没有引起人民的重视,尚未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导致火力发电厂的蒸发水白白地损耗掉。据国家电力部门的用水报告,全国火力发电厂由于蒸发原因损耗水量约为20亿m3。可见蒸发水损耗的浪费是惊人的。

我公司引进开发的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动力涡流技术。已在很多电厂应用,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在世界各国进行广泛推广,并引起了许多西方国家能源专家的关注。

动力涡流装置的技术性能:

动力涡流装置的技术特点:在保持原有冷却塔内部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依据冷却塔结构数据、环境数据,经

过科学计算,在冷却塔底部的冷空气入口处设计,并安装按一定角度,均匀放置一定数量的机翼形叶片。高度与人字架相同。机翼形叶片长5-6米,安装完毕后,冷却塔底部总直径增加3米左右。当用动力涡流装置对冷却塔改造后,由于冷空气的流动方向在入口被机翼形叶片所改变,在塔身的作用下,冷空气的流速增加,并且以螺旋的形式从塔底进入,在冷却塔内形成巨大的(旋风)涡流。由顶部排出,相当于在冷却塔的底部增加了一个大的送风机,加大了冷空气气量,也即相当于增加了淋水装置的横截面。淋水密度ρ降低“单位热负荷”也随之降低。冷却塔的工作质量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冷却范围Δt在温度标尺上占的位置下降,从而提高汽轮机的真空,提高机组效率。

由于增加了动力涡流装置,在冷却塔内部形成了稳定的旋转上升气流,这使空气流较深地和均匀地穿透水平剖面横截面、扩大空气流与冷却水介质作用的途径,并增加了空气气流与喷雾冷却水接触的时间,避免了空气流的不均匀分配、气流闭锁、返流现象,有效地提高冷却塔的换热效率,从而降低循环水的温度,提高机组的效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冷却塔内由于对流换热效率的提高,蒸发散热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循环水蒸发量得到降低,可减少循环水的补水量,降低对地下的需求,这对象我国这样的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预期

带来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冷却塔在电站循环水供应系统中是不可分割的工艺设备,基本设备的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和运行的冷却设备。在其他同等条件下,夏季冷却塔冷却水温度每增加1℃,煤耗平均增加

1~2g/kwh。用动力涡流装置,对冷却塔进行改造,投资只有通流部分改造的十分之一左右,将会给发电企业带来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在通常情况下,循环水的温度每降低1℃,可使机组真空提高400Pa~500Pa,使机组发电煤耗下降1.0~1.5克/千瓦时。经初步调查和计算在原有的标准的冷却塔上安装动力涡流装置后,一般可使循环水温度降低3℃以上。可使机组发电煤耗下降3.0~4.5克/千瓦时。与100MW机组和200MW机组低压通流部分改造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基本相当。但投资确远小于上述机组通流部分改造的投资,一般仅为上述机通流部分改造投资的十分之一左右。

机组容量

200MW

300MW

600MW

循环水温降低值

最低1.3℃

最高4℃

最低1.3℃

最高4℃

最低1.3℃

最高4℃

年可节省标煤

2800吨

8640吨

3980吨

12250吨

7488吨

23000吨

年节煤效益

67.2万元

207万元

95.5万元

294万元

180万元

552万元

其它经济效益

●由于冷却塔的效率可提高9%~35%,使得喷溅装置和淋水装置的热负荷降低,增加了他们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更换周期,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工人工作量,可获得间

接经济效益10万元以及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节省地下水消耗量也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动力涡流装置的技术展望:动力涡流技术开辟了提高冷却塔换热效率的新途径,能够使循环水温度平均下降1.3℃以上,在南方较温暖地区,循环水温度可下降更多,年平均气温越高的地区,效果越明显,同时经济效益也更加显著。投资仅仅为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的十分之一左右。

提高发电机组效率的技术手段已经广泛采用,如通流改造等。要想进一步提高效率,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探索;特别是随着全球变暖,凝汽器真空度影响机组效率问题将日益突出,具有普遍性。通过降低循环冷却水温度提高真空度进行提高机组效率方面,本技术具有独到的优势,同时具有节约水资源、节煤、无需维护、投资回收周期短、平均气温越高的地区,效果越为明显等特点。是一项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降低发电成本的高新技术项目,必将在电力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项目市场之大前景广阔,现对外寻求合作伙伴代理商。该项目将会给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意合作者请速与我公司联系备索详细资料。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冷却塔控制

温度模拟信号(4-20MA)PLC控制的冷却塔风机变频控制系统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06:30 P.M. PLC控制的冷却塔风机变频控制系统,主要用到了PLC、触摸屏和变频器。冷却塔风机变频控制系统配备有一台变频器,对一台风机进行变频控制,其余两台风机工频运行;根据出水温度的变化来控制工频运行风机的起动和停止,实现对水温的初步调节,并对一台风机进行变频控制,对水温进行微调,从而使冷却塔内的水温控制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设计方案:通过安装在出水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把出水温度信号变成4-20mA 的标准信号送入PLC的模拟输入模块,并最终转换为相应的数值(BCD码),通过编好的PLC程序,得出的此数值和在触摸屏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得到一比较参数,送给变频器,由变频器控制一台电机的转速,并根据出水温度的高低,由PLC控制工频启动的风机的数量,使冷却塔的回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温度上。冷却塔风机变频控制系统原理图: 上图为冷却塔风机变频控制系统,其中变频器的作用是为电机提供可变频率的电源,实现电机的无机调速;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出水管的水温;人机界面主要是通过和PLC通讯,实时显示水温、电机频率,并可设定相关的给定值。如图所示,共有三台风机,其中M3是变频控制的,M1和M2是工频控制的。当系统供电开始时,三台风机处于待机状态,根据出水温度的变化,自动运行系统。当出水温度达到设定的开机温度时,变频风机M3开始变频运转;如温度继续上升,水温超出工频启动的设定值,且M3变频风机上升到全频运行,开启M1风机工频运转;如温度继续上升,开启M2风机工频运转。如M3运转频率达到50.0HZ,M2、M3也工频运转,且温度达到报警上限值,则系统会产生一个报警。当温度下降到工频启动的设定值时,M2风机停止运转;如温度继续下降,M1风机停止运转;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的下限值和M3的运转频率低于一定的值时,M3风机停止运转。系统控制要求: 1 三台风机的基本工作方式 方式一:3#风机变频运行 方式二:3#风机变频运行 1#风机工频运行

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方法

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方法 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王 翔☆ 摘要 介绍了冷却塔免费供冷的原理,通过对工程设计中的一些方法和概念进行分析,提出开式冷却塔加板式换热器是冬季冷却塔供冷较实用的形式,探讨了冬季内区采用较高空调 供水温度的可行性、冷却塔冬季性能曲线、冷却塔供冷与冷水机组供冷工况切换点的取值、水泵的选取、冷水机组选用等问题。给出了冷却塔系统设计实例。 关键词 冷却塔供冷 经济性 冬季热工曲线 工况切换点 冷却水泵 冷水机组 水处理 De si g n m e t h o d of fre e c o oli n g s yst e m b y c o oli n g t o w e rs By Wang X iang ★ Abs t r a ct Prese nts t he p rinciple of a t ower cooling syste m.Based on t he analysis of ways a nd concep ts in e ngineering ,considers t hat t he syste m of op en cooling t owers plus plate heat excha ngers is a more economical a nd p ractical mode in winter.Discusses t he issues such as t he f easibility of adop ting higher supply water temp erature f or inner zone in winter ,p erf or ma nce curve of cooling t ower in winter ,selection of switching p oint between cooling by t owers a nd ref rigerat ors ,selection of p umps a nd ref rigerat ors. Provides a design exa mple. Keywor ds t ower cooling ,economy ,perf orma nce curve in winter ,switching p oint ,cooling water p ump ,water chiller unit ,water t reat ment ★SHZ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Shanghai ,China 0 引言 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7.7.1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4.13条)、《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动力?节能 专篇》 (第6.1.7条)中均明确了对冬季存在供冷需求的建筑宜利用冷却塔提供空调冷水。作为一种节能技术,近来也有一些文献就其设计方法进行了交流[123]。这些文献的设计应用实例均在北京等寒冷地区(如文献[1]的冷却塔供冷工况设计转换点 是室外空气湿球温度1℃ )。实际上,近10年来上海地区已有少数建筑(如上海金光外滩中心等)设计中使用了此项技术,并能实现冬季节能运行。由于规范和设计手册中至今没有明确该系统的设计技术措施(即设计缺乏数据支持)等原因,目前各种图1是一个采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空调水系统,如果建筑(如大型电子计算机房,电子厂房,有大面积内区的商业、办公、酒店等)在冬季均有稳定的内部发热量,需要供冷,这时只要室外气温足够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也较低),系统配置的冷却塔便可以提供温度足够低的冷水,直 图1 冷却塔免费供冷原理 w w w . z h u l o n g .c o m

冷却塔的详细说明

冷却塔(The cooling tower)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冷却塔 ?外文名称 Cooling tower ?别名 凉水塔 ?作用 为凝汽器提供凉水源 基本简介 冷却塔[1]按水与空气相对流动状况不同,不同类型冷却塔优、劣,是冷却塔业界在学术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种争论有力地促进了冷却塔的技术的发展,在争论中各自扬长避短,使冷却塔技术不断完善,向节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投资等目标不断技术进步。 冷却塔热力性能好坏、噪声高低、耗电大小、漂水多少是衡量冷却塔品质优劣的关键,是用户及设计师在选用冷却塔时反复考察比较中最观注的焦点。 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

冷却塔是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来冷却水的设备。是以水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塔内循环水的温度,制造冷却水可循环使用的设备。随着冷却塔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冷却塔,也有很多企业进入到了冷却塔行业并发展。 设计参数 1.标准型:进塔水温37℃,出塔水温32℃ 2.中温型:进塔水温43℃,出塔水温33℃ 3.高温型:进塔水温60℃,出塔水温35℃ 4.超高温型:进塔水温90℃,出塔水温35℃ 5.大型塔:进塔水温42℃,出塔水温32℃ 主要应用 冷却塔主要应用于空调冷却系统、冷冻系列、注塑、制革、发泡、发电、汽轮机、铝型材加工、空压机、工业水冷却等领域,应用最多的为空调冷却、冷冻、塑胶化工行业。具体划分,如下: A、空气室温调节类:空调设备、冷库、冷藏室、冷冻、冷暖空调等; B、制造业及加工类:食品业、药业、金属铸造、塑胶业、橡胶业、纺织业、钢铁厂、化学品业、石化制品类等; C、机械运转降温类:发电机、汽轮机、空压机、油压机、引擎等; D、其他类行业……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体内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中。 基本分类 按通风方式分为:①自然通风冷却塔;②机械通风冷却塔;③混合通风冷却塔。按水和空气的接触方式分:①湿式冷却塔;②干式冷却塔;③干湿式冷却塔。 按热水和空气的流动方向分:①逆流式冷却塔;②横流(直交流)式冷却塔;(3)混流式冷却塔

冷却塔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冷却塔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018-01-17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作用来散去工业上或制 冷空调中产生的废热的一种设备。工业生产或制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一般要用冷却水来导走。从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体中吸取一定量的水作为冷却水,冷却工艺设备吸取废热使水温升高,再排入江、河、湖、海,这种冷却方式称为直流冷却。当不具备直流冷却条件时,则需要用冷却塔来冷却。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人大气。 一、冷却塔工作基本原理 干燥(低焓值)的空气经过风机的抽动后,自进风网处进入冷却 塔内;饱和蒸汽分压力大的高温水分子向压力低的空气流动,湿热(高焓值)的水自播水系统洒入塔内。当水滴和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不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汽表面和空气之间存在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蒸发现象,带到目前为走蒸发潜热,将水中的热量带走即蒸发传热,从而达到降温之目的。 二、冷却塔的工作过程 以圆形逆流式冷却塔的工作过程为例: 热水自主机房通过水泵以一定的压力经过管道、横喉、曲喉、中 心喉将循环水压至冷却塔的播水系统内,通过播水管上的小孔将水均匀地播洒在填料上面;干燥的低晗值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底部入

风网进入塔内,热水流经填料表面时形成水膜和空气进行热交换,高湿度高晗值的热风从顶部抽出,冷却水滴入底盆内,经出水管流入主机。 一般情况下,进入塔内的空气、是干燥低湿球温度的空气,水和 空气之间明显存在着水分子的浓度差和动能压力差,当风机运行时,在塔内静压的作用下,水分子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成为水蒸气分子,剩余的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便会降低,从而使循环水的温度下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蒸发降温与空气的温度(通常说的干球温度)低于或高于水温无关,只要水分子能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水温就会降低。但是,水向空气中的蒸发不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当与水接触的空气不饱和时,水分子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但当、水气接触面上的空气达到饱和时,水分子就蒸发不出去,而是处于一种动平衡状态。蒸发出去的水分子数量等于从空气中返回到水中的水分子的数量,水温保持不变。由此可以看出,与水接触的空气越干燥,蒸发就越容易进行,水温就容易降低。 三、冷却塔组成 (1)淋水填料 将需要冷却的水(热水)多次溅洒成水滴或形成水膜,以增加水 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促进水和空气的热交换。水的冷却过程主要在淋水填料中进行。 (2)配水系统 将热水均匀分布到整个淋水填料上,热水分布均匀与否,对冷却

浅谈冷却塔供冷技术

浅谈冷却塔供冷技术 摘要:冷却塔供冷,是一种不使用制冷机的供冷手段(国外称为“免费供冷”free cooling),是指在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气象参数达到某些特定值,特别是室外湿球温度低到某个值以下时,关闭制冷机组,将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或工艺冷却系统供冷,满足建筑物空调需求及工艺供冷需求。 关键词冷却塔供冷内区板式换热器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大型厂房及大型公共建筑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不断涌现,大型厂房及大型建筑的内区需要常年供冷;一些耗热量较大的工艺,冬季亦需要供冷冷却;对于这些夏季仍需供冷的建筑物来说,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利用室外的自然冷源来实现对室内的供冷,避免开启制冷机组以节省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冷却塔供冷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明确提出,对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一定量供冷需求的建筑,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应利用冷却塔提供冷水。冷却塔提供空气调节冷水是指在原有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可以关闭水冷式制冷机组,以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提供建筑物所需的冷负荷。 一、冷却塔供冷,是一种不使用制冷机的供冷手段(国外称为“免费供冷”free cooling),是指在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气象参数达到某些特定值,特别是室外湿球温度低到某个值以下时,关闭制冷机组,将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或工艺冷却系统供冷,满足建筑物空调需求及工艺供冷需求。 (一)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原理 对于一种结构已定的冷却塔而言,它的出口水温是由建筑冷负荷及室外湿球温度决定的,水可能被冷却的最低温度为当时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 随着过渡季和冬季的到来,室外湿球温度逐渐下降,相对湿度降低,冷却塔出口水温也随之下降。而此时,建筑冷负荷不断下降,湿负荷不断减少,适当提高冷水温度,减少其除湿能力,完全能满足空调系统舒适性的要求。若此时冷却水出口水温与空调末端所需冷水水温相吻合,就为冷却塔供冷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二)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形式 冷却塔供冷按冷却水是否直接进入空调末端设备来划分可分为: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和冷却塔间接供冷系统。

冷却塔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之欧阳歌谷创作

冷却塔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欧阳歌谷(2021.02.01) 2018-01-17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作用来散去工业上 或制 冷空调中产生的废热的一种设备。工业生产或制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一般要用冷却水来导走。从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体中吸取一定量的水作为冷却水,冷却工艺设备吸取废热使水温升高,再排入江、河、湖、海,这种冷却方式称为直流冷却。当不具备直流冷却条件时,则需要用冷却塔来冷却。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人大气。 一、冷却塔工作基本原理 干燥(低焓值)的空气经过风机的抽动后,自进风网处进入 冷却 塔内;饱和蒸汽分压力大的高温水分子向压力低的空气流动,湿热(高焓值)的水自播水系统洒入塔内。当水滴和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不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汽表面和空气之间存在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蒸发现象,带到目前为走蒸发潜热,将水中的热量带走即蒸发传热,从而达到降温之目的。

以圆形逆流式冷却塔的工作过程为例: 热水自主机房通过水泵以一定的压力经过管道、横喉、曲喉、中 心喉将循环水压至冷却塔的播水系统内,通过播水管上的小孔将水均匀地播洒在填料上面;干燥的低晗值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底部入风网进入塔内,热水流经填料表面时形成水膜和空气进行热交换,高湿度高晗值的热风从顶部抽出,冷却水滴入底盆内,经出水管流入主机。 一般情况下,进入塔内的空气、是干燥低湿球温度的空气,水和 空气之间明显存在着水分子的浓度差和动能压力差,当风机运行时,在塔内静压的作用下,水分子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成为水蒸气分子,剩余的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便会降低,从而使循环水的温度下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蒸发降温与空气的温度(通常说的干球温度)低于或高于水温无关,只要水分子能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水温就会降低。但是,水向空气中的蒸发不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当与水接触的空气不饱和时,水分子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但当、 水气接触面上的空气达到饱和时,水分子就蒸发不出去,而是处于一种动平衡状态。蒸发出去的水分子数量等于从空气中返

冷却塔消雾节水改造方案知识分享

冷却塔消雾节水改造 方案

1#135MW汽轮发电机组冷却塔 消雾改造方案

一、冷却塔消雾改造的重要性 在机械通风冷却塔内冷空气冷却循环水的过程中,冷空气经过冷却塔内部和水热交换后变成了饱和的湿热空气。在北方寒冷地区,机械通风冷却塔在冬季运行时,饱和的湿热空气排出塔外与冷空气混合,由于冷却和凝缩形成含有许多微小液粒群的雾团。由于目前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冷却塔的相关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因机械通风冷却塔高度较低,雾团飘散影响了周边居民区及交通道路的可见度,破坏了城市的环境,造成下风地区的湿度上升,羽雾落在地面造成冷却塔周围路面湿滑或结冰,影响了工厂的安全生产,对冷却塔周边生产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并且给周围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国家对环境要求日益严格,对开式冷却塔的羽雾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冷却塔消除羽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冷却塔设计参数 1#135MW发电系统有4台钢混结构逆流式冷却塔,单塔设计水量为5000m3/h,蒸发散热导致产生大量水资源浪费,冬季又产生大量的可视雾团,对企业经济和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三、冷却塔消雾改造技术方案 (一)方案一: 1、冷却塔消雾原理简介--空冷湿冷联合式节水消雾 湿空气的饱和含湿量与湿空气的温度及压力有关,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的饱和含湿量减小,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结。在冷却塔内冷空气冷却循环水的过程中,冷空气经过冷却塔内部填料等区域,和水进行热交换后变成了饱和的湿热空气。湿热空气从冷却塔中排出与大气混合,此过程的空气状态可用湿空气含湿图来表示,如下图所示(图中 B 为出填料的饱和湿热空气,A 点为大气状态)。出冷却塔风筒出口的饱和湿热空气经过与环境空气混合,其状态渐渐接近于环境空气状态,即:出填料的饱和湿热空气状态 B 点和环境空气状态 A点为一直线,即得状态线。在塔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发电煤耗 b f 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 (1) 式中: b f——发电煤耗,g/(kW?h); 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 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 b = B h-B kc (2) 式中: B 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 B h——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 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 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 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 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 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 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 (3) 式中: ηdc——全厂热效率,%; 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 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大型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中的几个质量通病与控制方法

大型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中的几个质量通病与控制方法 【摘要】作为火电厂的标志性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结构的观感质量直接影响整座电厂的形象。为取得较好的观感效果,对于冷却塔的施工方面,必须重点控制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操作。对于一座高耸、立面双曲线、平面尺寸大、薄壁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塔筒结构,质量通病要完全消除存在一定的困难。持续不断总结、改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提升工程的质量,是我们每个工程建设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双曲线冷却塔观感效果质量通病 1 引言 目前,双曲线冷却塔的施工工艺比较成熟,大多采用爬模施工技术。爬模施工技术是80年代国外引进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冷却塔施工工艺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三脚架翻模施工技术对大型冷却塔施工不适合难题、加快施工进度,某工程一个6500m2冷却塔施工开始采用爬模施工技术。目前该技术在国内经过不断的改进、吸收,全部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并且冷

却塔风筒施工质量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作为现代化火电厂的标志性建筑,双曲线冷却塔不仅要具有结构的整体质量外,其观感质量也变得日益重要,一般性要求:曲线流畅、接缝规则无缺陷、混凝土的表面颜色保持一致且光洁,整体达到良好效果。尽管双曲线冷却塔施工工艺在各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一些观感的质量通病以及形成原因,多数施工人员认识相对浅显,因此,防范施工不到位,往往引起一些观感问题。为消除观感问题,必须透彻认识问题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控制措施,提升冷却塔的观感质量。 2 工程简介 2.1 筒壁施工垂直运输方法 此种方法主要有下述施工工艺。井架脚手架体系,此工艺方法井架搭设、电梯安装、吊桥设置等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此工艺方法已逐步被淘汰。以塔式起重机为主体辅以传统施工升降机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中塔式起重机主要承担钢筋等物料的运输,在传统工艺中,这些工作主要由施工人员运送,另外,混凝土可以通过塔吊或者升降机运送,也可以通过泵来完成。曲线电梯和折臂塔机的结合方法,该方法在塔内设有折臂机,可以完成

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技术

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技术 高效雾化降温降低蒸发损耗装置 一、技术背景 冷却塔是能源动力及化工等领域的重要传热传质设备,其作用是将排出生产工艺流程的废热,通过使循环冷却水在塔内进行传热传质过程,将循环冷却水的温度降低。循环水在冷却塔中以传热和蒸发两种方式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传热即直接将循环水的热量传递给空气使其的温度升高;而蒸发是通过循环水向空气中的蒸发使空气湿度增大,称为潜热传递方式。由于空气在冷却塔中的温度升高,且蒸发饱和压力随其温度增高而增大,而冷却塔出口即为饱和湿空气,因此潜热占总热量传递的份额相当大,对火电厂的大型自然循环冷却塔而言冬天潜热占50%左右,而夏天潜热则占70%以上。这种换热方式导致了大量的蒸发水量损失。然而淡水资源短缺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火电企业是耗水大户,目前普遍采用的常规湿冷系统的冷却塔在冷却循环水的同时通过蒸发向环境排出大量的水分,以300MW机组为例,每年通过冷却塔消耗的淡水量在500万吨左右。 二、冷却塔的工作原理 冷却塔是指在塔内将热水喷洒到淋水填料上形成水滴或水膜,自上而下地与从下向上流动的具有吸热能力的冷空气进行对流传热,并利用水的蒸发扩散作用带走水中热量的冷却设备。这种冷却设备主要为湿式冷却塔。湿式冷却塔又以抽风式逆流冷却塔型式为主。在设计冷却塔时,为了减少水量损失,一般设有节水装置收水器。它是由一排或多排倾斜的板条或弧形叶板组成,布置在整个塔断面上,作用是阻拦热水与填料碰撞形成散溅的小水滴。小水滴夹杂在上升的湿热空气中,因突然改变方向,被截留下来。这种节水装置对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汽基本不起作用。冷却塔的设计是根据水的蒸发原理进行的,是以蒸发扩散带出热量为前提。蒸发损失是为完成水的冷却而必须蒸发的水量。因此,根据冷却塔理论,为达到一定的冷却效果,应尽可能增大蒸发量。 三、冷却塔蒸发水损耗

上海市地方标准《冷却塔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及节能评价值》

备案号: 上海市地方标 DB 31/414-2008 冷却塔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 及节能评价值 The 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energy efficiency grades and evaluating valu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cooling tower. (报批稿) 2008-09-26发布2009-03-01 实施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1/414-2008 前言 为加强合理用电、合理用水、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确保上海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高冷却塔产品质量及其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中6.2条和7.1条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 本标准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供水管理处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良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金日冷却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斯必克(广州)冷却技术有限公司、江阴富兴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吴江北宇冷却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世瑶、陈津迪、吴耀民、陈溢进﹑赖春发、罗金枝、张焕武、韩振东、江建林、吴金土。 DB31/414-2008 冷却塔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及节能评价值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力通风冷却塔的能效限定值、能效等级、节能评价值、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空气作冷源的机力通风横流、逆流、混流式湿式冷却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190.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一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7190.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二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18870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 DB31/T204 冷却塔及其系统经济运行管理 3 术语

冷却塔消雾节水改造方案

1#135MW汽轮发电机组冷却塔 消雾改造方案

一、冷却塔消雾改造的重要性 在机械通风冷却塔内冷空气冷却循环水的过程中,冷空气经过冷却塔内部和水热交换后变成了饱和的湿热空气。在北方寒冷地区,机械通风冷却塔在冬季运行时,饱和的湿热空气排出塔外与冷空气混合,由于冷却和凝缩形成含有许多微小液粒群的雾团。由于目前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冷却塔的相关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因机械通风冷却塔高度较低,雾团飘散影响了周边居民区及交通道路的可见度,破坏了城市的环境,造成下风地区的湿度上升,羽雾落在地面造成冷却塔周围路面湿滑或结冰,影响了工厂的安全生产,对冷却塔周边生产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并且给周围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国家对环境要求日益严格,对开式冷却塔的羽雾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冷却塔消除羽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冷却塔设计参数 1#135MW发电系统有4台钢混结构逆流式冷却塔,单塔设计水量为5000m3/h,蒸发散热导致产生大量水资源浪费,冬季又产生大量的可视雾团,对企业经济和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三、冷却塔消雾改造技术方案 (一)方案一: 1、冷却塔消雾原理简介--空冷湿冷联合式节水消雾 湿空气的饱和含湿量与湿空气的温度及压力有关,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的饱和含湿量减小,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结。在冷却塔内冷空气冷却循环水的过程中,冷空气经过冷却塔内部填料等区域,和水进行热交换后变成了饱和的湿热空气。湿热空气从冷却塔中排出与大气混合,此过程的空气状态可用湿空气含湿图来表示,如下图所示(图中 B 为出填料的饱和湿热空气,A 点为大气状态)。出冷却塔风筒出口的饱和湿热空气经过与环境空气混合,其状态渐渐接近于环境空气状态,即:出填料的饱和湿热空气状态 B 点和环境空气状态 A点为一直线,即得状态线。在塔

冷却塔的节能潜力分析

冷却塔的节能潜力分析 随着经济意识的增强,节能降耗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发电 厂的热力系统及设备的节能给电厂运行和经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节 能降耗主要集中于三大主要设备和复杂系统,经过理论研究和广泛应用,已经 取得很大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循环水系统中冷却塔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认为凝结器循环水入口温度为环境因素的单值函数;另一方面,它的 维护比较繁重复杂,由于缺乏对冷却塔节能潜力的认识,甚至许多电厂忽略本文针对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节能潜力和热力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以其对发电厂优化运行和检修维护有所帮助和参考。 1 冷水塔节能潜力分析 循环水1oC温差并存在的节能潜力 冷却塔的工作过程是循环水从凝结器中吸收排气热量,以温度t1送入冷水塔经由压力管道分流至配水槽,热水通过喷溅装置散成细小均匀的水珠洒落到 淋水填料上,沿填料层高度和深度与冷空气以蒸发,传导和对流等方式完成热 交换。空气吸收热量和水分,其温度和湿度逐渐增加接近饱和状态由塔顶逸出,冷却后的循环水以温度t2返回凝结器。由此可见,冷却塔的出塔水温直接影响汽轮机的排气压力和循环热效率。运行的电厂中,冷水塔经常在偏离设计条件 的环境下工作,出塔水温高于设计值导致真空下降,机组经济性降低。表2给 出6种型号机组因为塔的冷却能力降低造成出塔水温升高1oC对机组经济性能 影响。 由此可见,运行电厂凝结器循环水进口温度升高1oC伴随的节能潜力。目 前大多数冷水塔缺少性能检测,因热负荷增加或检修维护不当致使冷却塔出力 不足,出口温度偏高是普遍现象。例如我公司135MW机组循环水淤泥浑浊,淋 水填料严重结垢,出塔水温比相同条件下设计温度升高4oC,这台机组每年因 此而损失的标准煤约达2706t,仅此一项经济损失约达55万元(煤价按200元 /t)。 因此选择性能优良的淋水填料能降低出塔水温且有较小的通风阻力。据文 献介绍,无论顺流还是逆流的冷却塔该换高性能的薄膜填料能导致冷却水降低 5~8 oC,对于现存的冷却塔等于提高50%的冷却能力或者增加的更多。重视淋 水填料运行维护,减少冷却塔结冰和填料损坏,是提高冷却塔热力性能的重要 手段。 1.3 淋水密度潜在的节能效益 淋水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淋水填料所通过的冷却水量,它也是影响冷却塔出 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运行方式不当,维护不及时造成喷嘴堵塞、填料破损 及生长藻类,致使换热面积减少、淋水密度增加。附图为淋水面积相对减少 1%~25%的出塔水温变化情况。

冷却塔风机控制

1 引言 在中央空调水冷式机组中,使用循环冷却水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使机组中加热了的水再降温冷却,重新循环使用,常使用冷却塔。风机为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关键部件,通常都采用户外立式冷却塔专用电机,具有效率高,耗电省,防水性能好等特点。水在冷却塔滴下时,冷却风机使之与空气较充分的接触,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将水温降下来。 由于冷却塔的设备容量是根据在夏天最大热负载的条件下选定的,也就是考虑到最恶劣的条件,然而在实际设备运行中,由于季节、气候、工作负载的等效热负载等诸多因素都决定了机组设备经常是处于在较低热负载的情况下运行,所以机组的耗电常常是不必要的和浪费的。因此,使用变频调速控制冷却风机的转速,在夜间或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气候条件下,通过调节冷却风机的转速和冷却风机的开启台数,节能效果就非常显著。 冷却水系统能耗是空调系统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截止阀对冷却水流量进行调节将导致能量无谓的浪费,在部分负荷时固定冷却水流量以及不对冷却塔风机电机进行控制也将浪费大量电能。如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对冷却水系统进行控制节能效果约为30%,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特别对于宾馆、饭店、商场等工作期较长的集中空调系统以及南方地区空调运行期长的其他建筑物空调系统,采用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运行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一般在1~2年,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2 典型的冷却塔风机控制方式 在典型的冷却塔风机控制系统中,变频器可以利用内置PID功能,可以组成以温度为控制对象的闭环控制。图1所示为典型的冷却塔变频控制原理,冷却塔风机的作用是将出水温度降到一定的值,其降温的效果可以通过变频器的速度调整来进行。被控量(出水温度)与设定值的差值经过变频器内置的PID控制器后,送出速度命令并控制变频器频率的输出,最终调节冷却塔风机的转速。

火力发电厂主要节能技术措施20130905

火力发电厂 主要节能技术措施 深圳城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目录 一、电厂节能改造 (1) 二、电厂能源审计 (1) 三、电厂能耗现状 (2) 四、节能技术措施 (2) 1.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 (2) 2.电动给水泵改汽动给水泵 (4) 3.汽封改造 (5) 4.提高冷端系统运行性能 (6) 5.锅炉燃烧优化调整 (7) 6.风机节能 (7) 7.低压电器设备节电 (9) 8.微油点火技术 (9) 9.冷凝热回收 (10) 10.凝汽器螺旋纽带除垢装置技术 (11) 11.烟气余热深度回收 (12) 12.凝汽器真空保持节能系统技术 (13) 13.高压变频调速 (14) 14.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技术 (15) 15.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 (16)

一、电厂节能改造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煤)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电厂运营生产中,需要使用厂用电。锅炉点火需要使用燃油。 以此确定电厂节能改造主要目的:减少耗煤量(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减少厂用电(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电能浪费)。从所有用能的角度,还包括减少点火燃油量。 节能改造流程:能源审计——节能改造——验收。工程实施可以考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二、电厂能源审计 节能改造工程之前有必要对全厂的能源使用和管理实施能源审计,以便在评估分析后确认节能改造的边界范围、技术方案、节能效果。双方据此签订节能改造合同,实施节能改造工程。 评估方法:通过试验诊断、现场勘察、运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机组能耗的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分类排序(包括可控损失和不可控损失),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改进方案和运行调整措施,给出技术改进后机组能耗指标的目标值。 评估范围:涵盖汽轮机、锅炉、热力系统、电气辅助设备等设备与系统,还将全厂多台机组的运行方式优化、出力系数、环境温度等外部因素纳入评估范围。 评估主要内容:汽轮机各缸效率、凝汽器真空、热力系统泄漏、给水温度、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度、凝结水泵焓升、给水泵焓升、减温水量、飞灰含碳量、排烟温度、运行参数、空预器漏风率、循环水泵、凝结水泵、风机电耗、制粉系统裕量与运行情况、

冷却塔知识全解

冷却塔全解 定义 冷却塔是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圆形逆流式冷却塔(5张)来冷却水的设备。是以水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塔内空气温度,制造冷却水可循环使用的设备。 应用 冷却塔主要应用于空调冷却系统、冷冻系列、注塑、制革、发泡、发电、汽轮机、铝型材加工、空压机、工业水冷却等领域,应用最多的为空调冷却、冷冻、塑胶化工行业。具体划分,如下: A、空气室温调节类:空调设备、冷库、冷藏室、冷冻、冷暖空调等; B、制造业及加工类:食品业、药业、金属铸造、塑胶业、橡胶业、纺织业、钢铁厂、化学品业、石化制品类等; C、机械运转降温类:发电机、汽轮机、空压机、油压机、引擎等; D、其他类行业……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体内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中。 新良基冷却塔,按通风方式分:①自然通风冷却塔;②机械通风冷却塔;③混合通风冷却塔按水和空气的接触方式分:①湿式冷却塔;②干式冷却塔;③干湿式冷却塔。 按热水和空气的流动方向分:①逆流式冷却塔;②横流(直交流)式冷却塔。 按应用领域分:①工业型冷却塔;②空调型冷却塔。 按噪声级别分:①普通型冷却塔;②低噪型冷却塔;③超低噪型冷却塔;④超静音型冷却塔。 其他型式冷却塔,如喷流式冷却塔、无风机冷却塔等。 冷却塔一般构造 新良基冷却塔一般主要由填料(亦称散热材)、配水系统、通风设备、空气分配装置(如:入风口百叶窗、导风装置、风胴)、挡水器(或收水器)、集水槽(或集水池)等部分构成,上述结构的不同组合可以构造成不同型式的冷却塔。通用术语“冷却塔”是用来描述直接(开路)和间接(闭路)散热设备。虽然大多数想出一个“冷却塔作为一个开放的直接接触散热装置”,间接冷却塔,有时被称为“闭合电路的冷却塔”的是但也是一个冷却塔。 一个直接的,或开路冷却塔是一个密封结构内部的手段来分发温水给它喂迷宫式包装或“填补了。”填充提供了一个大大的扩大航空,水的蒸发加热空气和接口发生。冷却水,因为它是通过由重力填写降临,而在与空气直接接触的越过它。在冷却水,然后收集在一个低于它是从整个过程泵回吸收更多的热量填写冷水盆地。加热和潮湿的空气中充满离开填土出院点从空中遥控足够大气入口,以防止其被卷入冷却塔回来。 填充可能包括多个,主要是垂直,湿面赖以传播的水(填充)或横向飞溅要素创造了许多具有较大的地表面积小水滴级联几个层次薄膜(飞溅)。 间接,或闭路冷却塔并不涉及对空气,液体,通常是水或乙二醇混合物直接接触,被冷却。不同的是开放式冷却塔,冷却塔的间接拥有两个独立的流体电路。一个是外部电路中的水是在第二赛道,这是管束外循环(非公开线圈)的连接到的热流体进程被冷却并在闭路返回。空气是通过循环绘制在整个热管外级联水,提供类似的蒸发冷却冷却塔开放。在运作的热流从内部流体电路,通过线圈管墙,外部电路,然后由空气和水的一些蒸发加热,到大气中。间接冷却塔的行动,因此非常相似,打开冷却塔有一个例外。这一过程被冷却液在一个“封闭”回路中,不直接暴露在大气或外部的循环水。

办公建筑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冷却塔控制策略研究

办公建筑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冷却塔控制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6-09-05T15:17:27.887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上作者:陈学鹏1 徐菱虹2 [导读] 在实行峰谷电价的办公建筑中,推荐采用总运行费用最低的策略三;而在不实行峰谷电价的办公建筑中,推荐采用总能耗最低的策略四。 陈学鹏1 徐菱虹2 (1.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0;2.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在夏热冬冷地区,由于设计、施工、土壤自身恢复能力等原因,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热积累的问题依然存在,优化冷却塔的控制策略是改善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武汉地区某办公楼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对其采用的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冷却塔的控制策略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夜间开启冷却塔可以缓解土壤热积累问题,但开启时间决定了系统的节能与否;对夜间冷却塔的开启采取某种温差控制时,系统更节能。 关键词: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TRNSYS;冷却塔控制策略;温差控制 前言 在武汉地区的实际工程中,由于设计、施工、土壤自身恢复能力等原因,导致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热积累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而优化控制策略是改善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和缓解土壤热积累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已经得出不少有价值的模拟和实验成果。 本文利用TRNSYS模拟了白天温差控制+夜间自然冷却的控制策略和三种白天温差控制+夜间开启冷却塔与地埋管串联为土壤降温的夜间冷却塔控制策略,从土壤平均温度、热泵机组EER和COP、系统能耗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对上述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各个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得出较为合理的控制策略。 1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 1.1空调负荷计算及分析 本文选择了位于武汉的一栋典型的办公楼建筑。该建筑共20层,空调面积约为39000m2。 根据武汉供冷季和供暖季的设定以及办公楼的作息时间,在DeST中建立办公楼建筑模型,模拟计算出办公楼的全年逐时负荷。办公楼供冷季峰值冷负荷为4627KW,供暖季峰值热负荷为3264KW,峰值冷热负荷比为1.42;供冷季累计冷负荷为2125641KWh,供热季累计热负荷为596001KWh,累计冷热负荷比为3.57。在实际工程中,冷负荷占优地区办公类建筑的峰值冷热负荷比一般为1.5左右,累计冷热负荷比为3.0左右,本文中所选的办公建筑具有一定代表性。 1.2白天温差控制+夜间自然冷却控制策略设计 白天温差控制+夜间自然冷却控制策略(下文简称策略一)下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策略一下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该系统控制策略与原理为:当制冷季热泵进口水温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差值高于2℃时,阀门1、2、3、4打开,冷却塔开启;当制冷季热泵进口水温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差值低于1.5℃时,阀门1、2、3、4打开,冷却塔关闭;在供热季,阀门2、4打开,阀门1、3关闭,冷却塔不开启。 1.3白天温差控制+夜间冷却塔冷却控制策略设计 白天温差控制+夜间冷却塔冷却控制策略根据夜间冷却塔的控制策略不同,又分别设计为三种控制策略(下文分别表述为策略二、三、四),原理如图2所示。 图2策略二、三、四下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1)策略二控制原理 该系统策略二的控制原理为:在供热季,阀门2、4打开,阀门1、3、5、6关闭,冷却塔不开启;在制冷季白天,当热泵进口水温与室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监督管理的办法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节能技术监督的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节能技术监督的管理工作。 2 引用标准 国家《节约能源法》, 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力工业节能技术监督规定》 山西省电力公司《节能技术监督制度(试行)》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监督机构 成立以生产副厂长为组长,运行付总为副组长,发电部、市场营销部等负责人任领导成员的节能监督领导组,车间、班组组成三级节能监督管理网。生技部设立节能技术监督专责人,负责节能监督日常工作。 3.2 监督职责 3.2.1 厂级节能技术监督职责 a) 贯彻执行上级的节能技术监督规定,监督、检查本厂的贯彻执行情况。 b) 制定本厂节能监督工作计划,监督和检查各部门节能监督工作的执行情况。 c) 每月由运行副总组织召开一次节能技术监督分析例会,总结交流监督经验,分析节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d) 对本厂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节能技术监督,包括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效果的测算评定和效益评估。 e) 对严重影响锅炉,汽机等节能指标的重大缺陷和设备问题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f) 建立健全与节能监督有关的运行记录,技术改造,试验研究等方面的技术资料档案。 g) 对煤、电、水、汽、油等计量装置进行监督。 h) 负责入炉煤皮带称定期校验。 i) 负责监督节能奖惩办法的执行情况,表彰和奖励对节能作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 3.2.2 (部)车间节能技术监督职责: a) 贯彻执行厂部节能技术监督规定,监督检查本(部)车间贯彻执行情 况。 b) 制定本车间的节能技术监督工作计划,督促检查本(部)车间的节能 项目的执行情况。 c) 每月由(部)车间节能员组织召开一次节能技术监督例会,分析节能 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报生技部。 d) 建立健全本(部)车间与节能相关的运行、检修记录,及技术改造等 有关的资料档案。 3.2.3 班组节能技术监督职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