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组交换技术习题

分组交换技术习题

分组交换技术习题
分组交换技术习题

填空题

1.数据交换方式基本上分为三种: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CS)、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MS)

和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PS)

2.分组交换有两种方式:虚电路(Virtual Circuit:VC)方式和数据报(Datagram:DG)方式。

3.快速分组交换在实现的技术上有两大类帧中继(Frame Relay)和信元中继(Cell Relay)

4.帧中继是以___分组交换______技术为基础的____高速分组交换_____技术。

5.虚电路服务是OSI__网络(第3)___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它确保所有分组按

发送___顺序___到达目的地端系统。

6.按照实际的数据传送技术,交换网络又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7.用电路交换技术完成的数据传输要经历电路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除过程。

8.在计算机的通信子网中,其操作方式有两种,它们是面向连接的虚电路和无连接的数据报。

9.在数据报服务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数据报选择路由,在虚电路服务方式中,网

络节点只在连接建立时选择路由。

简答题

1、简答分组交换的特点和不足

答:优点:

1、节点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分组,而不是整个数据文件

2、分组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

3、动态分配信道,极大的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缺点:

4、分组在节点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

5、分组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额外开销,管理控制比较困难

2、请比较一下数据报与虚电路的异同?

答:见下表。

4、简述分组存储转发的工作方式

答:

<1>传输报文被分成大小有一定限制的分组传输

<2>分组按目标地址在分组交换网中以点对点方式递交

<3>各交换节点对每一个到达的分组完整接受(存储)、经检查无错后选择下一站点地址往下递交

(转发)

<4>最终分组被递交到目的主机

5、(数据报)交换与电路交换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包交换与电路交换比在以下方面不同

<1>包交换不使用独占信道,而仅在需要时申请信道带宽,随后释放

<2>由于包交换一般采用共享信道,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大

<3>包交换传输对通信子网不透明,子网解析包地址等通信参数

<4>包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通信,对通信有差错及流量控制,而电路交换不实现类似控制

<5>各包在交换时其传输路径是不定的,在电路交换中所有数据沿同一路径传输

<6>包交换不需连接建立呼叫

<7>包交换网有可能产生拥塞,电路交换则不会

<8>包交换以通信量计费,电路交换以通信时间计费

6、在通信系统中,主要有哪些交换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1、电路交换需建立一条独占的信道,电路利用率不高。

2、报文交换报文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传送,由于报文大小不同,在交换节点中需较大空间存

储,报文需排队,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要求。

3、分组交换报文被分成若干有规定大小的分组进行存储转发,分组在交换节点中缓冲存储时

间短,分组交换不独占信道,信道利用率高,适宜于实时通信。

8、简述电路交换过程

(1)电路建立阶段

如同打电话先要通过拨号在通话双方间建立起一条通路一样,该阶段是在数据传输之前,主叫用户发出呼叫请求,由交换装置沿途接通一条物理通路,即建立站到站的线路。例如,主机H1要与主机H4传输数据,那么首先要通过通信子网,在H1与H4之间建立一个连接。

(2)数据传输阶段

在H1与H4通过通信子网的物理电路连接建立以后,数据就可以在主机H1与H4之间进行实时、双向的交换。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建立的电路必须保持连接状态。

(3)电路拆除阶段

数据传输结束后,要进行线路拆除即终止连接,以便释放电路。由某一方(H1或H4)发出“释放请求包”,另一方同意结束传输拆除线路时,发送“释放应答包”;然后逐点拆除到对方节点,结束此次通信。被拆除的线路空闲后,可被其它通信使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现代交换技术题库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指出下列错误的长途区号: ( ) A. 10 B. 211 C. 351 D. 510 2.信令单元为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此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表示语LI=( ) A. 0 B 1--2 C. 3--63 D. 63以上 3. TST数字交换网络,初级T入线复用度128,A-B方向选取的内部时隙为TS72,B-A方向内部时隙按相差半帧原则选择,应选择的时隙为() A、TS16 B、TS8 C、TS136 D、TS68 4. 在程控交换机中处理一个呼叫接续的程序在处理机上是() A、连续执行的 B、按照一定周期执行的 C、被与该呼叫有关的事件启动执行的 D、随机执行的 5. 设从A局(发端长活局)至E局(终端长话局))需经三级转接(B、C、D局),主叫为普通用户,被叫号码为08,当MFC信令采用端到端的传送方式时,A局向C局发的号码是() A、 023 B 、0232 C、 023234 D、08 6.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的一个线路信令要隔()才传送一次。 A 125us B 256us C 2ms D 16ms 7. ATM中信元定界是依据()来完成的。 A 53个字节的信元计数 B 标志符 C 信头中HEC D 信头前4个字节与HEC的关系 8.ISUP消息由路由标记、电路识别码、消息类型编码、必备固定长度参数部分,必备可变长度参数部分和任选参数部分组成。其中,( )用来供MTP的第三级选择信令路由和信令链路。 A.路由标记 B.电路识别码 C.消息类型编码 D.必备固定长度参数部分 9. ATM中用户端虚通道(VP)最多可达()条。 A、24 B、28 C、212 D、216 10. 在交换机软件中优先级最高的程序是() A、故障级程序 B、信令接收及处理程序 C、分析程序 D、时钟级程序 11. 我国国内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位二进制数。 A.12 B.18 c.24 D.36 12.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在随路信令情况下,MFC信令在()中传送。 A.TS0 B.TS l6 C.话路时隙 D.以上均可 13. 在两个长途交换中心之间选择路由时,最后才选择()

光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光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现代通信网中,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以其高速、带宽的明显特征而为世人瞩目。实现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全光通信网是宽带通信网未来发展目标。从系统角度来看,支撑全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又基本上可分为光监控技术、光交换技术、光放大技术和光处理技术几大类。光交换技术作为全光网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它在全光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光交换的类型,光交换技术的优点,以及光交换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光交换类型趋势 随着通信网传输容量的增加,光纤通信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发展迅速的各种新业务对通信网的带宽和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纤的巨大频带资源和优异的传输性能,使它成为高速大容量传输地理想媒质。随着WDM技术地成熟,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甚至可以达到Tb/s的速度。由此也对交换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压力和动力,光交换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全光通信的发展。 一、光交换与光交换技术 光交换(photonic switching)技术是一种光纤通信技术,它是在光域直接将输入光信号交换到不同的输出端。光交换技术是用光纤来进行网络数据、信号传输的网络交换传输技术。与电子数字程控交换相比,光交换无须在光纤传输线路和交换机之间设置光端机进行光/电(O/E)和电/光(E/O)交换,而且在交换过程中,还能充分发挥光信号的高速、宽带和无电磁感应的优点。光纤传输技术与光交换技术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从而使光交换技术成为通信网交换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光交换技术可以分成光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光路光交换可利用OADM、OXC等设备来实现,而分组光交换对光部件的性能要求更高,由于目前光逻辑器件的功能还较简单,不能完成控制部分复杂的逻辑处理功能,因此国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包交换)的基本原理与区别

从传输技术来说,电话网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即电话通信的电路一旦接通后,电话用户就占用了一个信道,无论用户是否在讲话,只要用户不挂断,信道就一直被占用着。一般情况下,通话双方总是一方在讲话、另一方在听,听的一方没有讲话也占用着信道,而且讲话过程中也总会有停顿的时间。因此用电路交换方式时线路利用率很低,至少有50%以上的时间被浪费掉。而因特网的信息传送是采用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是把数字化的信息,按一定的长度“分组”、打“包”,每个“包”加上地址标识和控制信息,在网络中以“存储—转发“的方式传送,即遇到电路有空就传送,并不占用固定的电路或信道,因此被称为是“无连接”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一个信道上提供多条信息通路;此外在因特网上传送信息通常还采用数据压缩技术,被压缩的语音信息分组在到达目的地后再复原、合成为原来的语音信号送到接收端用户。因此,利用因特网传送语音信息要比电话网传送语音的线路利用率提高许多倍,这也是电话费用大大降低的重要原因。 请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包交换)的基本原理与区别 电路交换 每部电话都连接到交换机上,而交换机使用交换的方法,让电话用户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信。一百多年来,电话交换机虽然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但交换的方式一直都是电路交换。当电话机数量增多,就使用彼此连接起来的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工作。注意,是这种交换机采用了电路交换的方式,后来的分组交换也是采用了一样的电信网,只是不一样类型的交换机(当然协议也不同)。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先拨号建立连接:当拨号的信令通过许多交换机到达被叫用户所连接的交换机时,该交换机就向用户的电话机振铃;在被叫用户摘机且摘机信号传送回到主叫用户所连接的交换机后,呼叫即完成,这时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条连接。通话过程。通话结束挂机后,挂机信令告诉这些交换机,使交换机释放刚才这条物理通路。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连网方式称为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用户到交换机之间的叫用户线,归电话用户专用。交换机之间、许多用户共享的叫中继线,拥有大量的话路,正在通话的用户只占用其中的一个话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里,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 以电路联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中就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我们可以打一次电话来体验这种交换方式。打电话时,首先是摘下话机拨号。拨号完毕,交换机就知道了要和谁通话,并为双方建立连接,等一方挂机后,交换机就把双方的线路断开,为双方各自开始一次新的通话做好准备。因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电路交换的动作,就是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免费)

《现代交换原理》期末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设S接线器有4条输入复用线和4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512。则该S接线器 的控制存贮器有 4 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512 个。 2.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25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45,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5 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45号单元的内容是25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 3.7号信令系统硬件包括信令数据链路接口、交换网络、信令终端电路和完成7号信令系统第3、4级及高层功能的软件所在的宿主处理机。 4.电话机发出的DTMF 可以通过程控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从而实现某些业务所要求的二次拨号。 5.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DC1 和DC2 两级组成。6.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是指存放在交换机处理机系统中,对交换机的各种业务进行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7.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8.在程控交换机中主要的中断类型有故障中断、时钟中断、I/0中断三种。 9.按照程控软件中数据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成___暂时性数据_________和半固定性数据,后者又包括___局数据_____和_用户数据________两大类。 10.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16 个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1024×1024的T接线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10分,每小题1分) 1.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的线路信令每秒传送( D )次。 A 8000 B 4000 C 125 D 500 2. 我国的国内7号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D )位二进制数。 A.12 B.14 C.36 D.24 3 TUP和ISUP应配置于(D ) A.独立型HSTP B.独立型STP C.网管中心D汇接局 4. 在程控交换机中,NO.7信令的第三级功能由(D )完成。 A.固件B.硬件C.硬件和软件D.软件 5 (D )不能通过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正确传送。 A.话音B.信号音C.DTMF信令D.振铃信号 6. 与数据驱动程序的规范相对应的数据结构如下图所示,当ABC=111时执行程序( D ) A. R1 B. R2 C. R3 D. R4 7. 采用比特型时间表调度时,用来确定时钟级程序入口地址的表格是(D ) A.时间计数器B.时间表 C.屏蔽表D.转移表 8. 在( D )时要分析的数据来源是主叫用户的用户数据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试题库完整

《现代交换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2.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话设备、信令设备和转换设备。 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交换网络、信令设备和控制系统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省级交换中心DC1和本地网长途交换中心DC2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网(DSN)和终端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组成。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 和基于容量分担的分布控制方式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8000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8比特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64kb/s。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不同时隙容的交换。 12.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同一条复用线(母线)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 的交换。 13.13. T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 出方式工作。 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容是20。控制存储器的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或完成在不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容的交换)。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n的电子接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控制存贮器CM,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 2i≥j 。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器有8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256个。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CM1的46号单元的容置为2。 21.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 4 个 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512×512的T接线器。

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45730959.html, 现代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赵振华肖智戈陈剑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10期 摘要:分组交换技术是由数据通信发展而来的。分组交换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 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关键词:分组交换技术;发展;应用 1 分组交换技术发展史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报文交换、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报文交换就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2 分组交换的特点 2.1线路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以虚电路的形式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实现资源共享。在一条物理线路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极大地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使传输费用明显下降。 2.2不同种类的终端可以相互通信 分组网以x.25协议向用户提供标准接口,数据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内存储转发,使不同 速率终端、不同协议的设备经网络提供的协议变换功能后实现互相通信

《现代交换技术》复习题

《现代交换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长途区号的首位为“2”时,区号长度为______位。2 2.举出三种用户线上常见的音信号,,等。拨号音,忙音,回铃音3.列出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的3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H.323,SIP,MGCP 4.程控交换机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__________、系统配置、和__________等。电话网结构,入网方式,编号计划 5.程控交换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有______控制方式和______控制方式。集中,分散 6.通信网中的交换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报文交换、__________和A TM交换等,其中电话通信属于______交换。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 7.时间(T)接线器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空间(S)接线器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话音存储器(SM),控制存储器(CM),交叉点矩阵,控制存储器(CM) 8.N o.7信令按功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功能级、信令链路功能级、________________功能级和________________四级。信令数据链路,信令网,用户部分 9.按信令信道与话音信道的关系划分,中国1号信令是信令,No.7号信令是信令。随路信令(CAS),公共信道信令(CCS) 10.程控交换机的工程设计主要包括__________、系统设计、和__________。设备选型,机房设计,电源设计 11.在电话交换中,发起呼叫请求的用户称为________,接收呼叫的用户称为________。 主叫,被叫 12.在交换系统中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双处理机结构,双处理机的备用工作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主/备用工作方式。微同步方式,负荷分担方式 13.我国目前使用的随路信令为_________信令,我国目前使用的公共信道信令为_________信令;构成信令网的三大要素是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和。No.1,No.7,信令链路 14.信令系统主要用来在用户终端设备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传送有关的________信息,信令按照其传送区域可划分为用户线信令和_________信令。控制,局间 15.电话交换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交换机、交换机和程控电话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在其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被连入的主机和终端数目的不断增加,网络的覆盖面积在不断扩大,结果是通信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当时的数据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通信资源主要来源于租用现有的电话、电报网的线路,在传输质量和速率等方面不能满足数据通信的要求;(2)传统电话网的线路交换和电报网的报文交换方式不能在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和传输迟延两方面获得很好的 折中;(3)没有统一的数据通信体制和网络体系结构,各家网络的发展各行其是,而且往往在同一地区搞重复建设,但又互不兼容,网络之间无法互通。因此,在 60 年代中期面向终端网络蓬勃发展的同时,一场新的通信体制的革命也在悄然进行,最终导致分组交换网的出现。 1964 年 8 月,欧洲 RAND 公司的 Paul Baran 等人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P. Baran et al: “On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Series of 11 reprots, Rand Coorp. Santa Monica, Ca..,Aug. 1964),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了一个基于话音分片打包传输与交换的空军通信网络体制,目的在于提高话音通信网的安全和可靠性。这个网络的工作原理设想是:把送话人的话音信号分割成数字化的一些“小片”,各个小片封装成“包”在网内的不同通路上独立地传输到目的节点站,最后从包中卸下“小片”装配成原来的话音信号送给受话人。这样,在除目的地之外的其他节点站所能窃听到的只是个别小片片,不可能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语句。另外,由于每个话音小片可以有多条通路到达目的站,因而网络具有抗破坏和抗故障能力。可惜这一设想在当时未能引起有关当局的重视,也有当时技术上的原因。 1966 年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 Davies 首次提出分组(packet,又译为“数据包”)的概念,与 Paul Baran 研究报告的设想一致。第一个利用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技术的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简称ARPA)。当时 ARPA决定致力于开发一个能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把分组交换技术应用于网络的数据通信。这就是于 1969 年建成的 ARPANET——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被后人称为“网络之父”,也是现今“因特网”的前身。

现代交换原理试卷A卷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A) 考试科目:现代交换原理考试日期:2014-01-09 命题教师:杜庆治 学院:信自院专业班级:通信10本科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上课班级考试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总20分,每小题1分 1、有线电话话音带宽为4KHz,根据低通抽样定理,当抽样频率大于等于____B___时,还原数字话音无混叠失真。 A、4KHz B、8KHz C、20KHz D、40KHz 2、以下属于电话通信系统中用来传输控制信息的是____D____。 A、信令网 B、同步网 C、电话传输网 D、电话接入网 -1-

3、一条PCM复用线称为一条_____B___。 A、线束 B、母线 C、输入线 D、输出线 4、在通信网中使用交换机的主要目的是____A____。 A、省线 B、可靠 C、高速率 D、有效传输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A_____。 A、面向连接是可靠传输的必要条件 B、面向连接比无连接速度快 C、无连接是可靠传输的必要条件 D、无连接比面向连接复杂 6、以下不属于电信交换基本技术的是___D_____。 A、接口技术 B、信令技术 C、控制技术 D、组网技术 7、关于交换机的控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D_____。 A、集中控制系统中,多处理机中的每台处理机都可以访问所有资源。 B、分散控制系统中,多处理机中的每台处理机只执行交换机的一部分功能 C、集中控制系统管理很困难。 D、分散控制系统中软件必须实现所有功能,规模大,系统较脆弱。 8、以下备用方式中,____B____的可靠性最高。 A、冷备用 B、同步方式 C、互助结构 D、主备机方式 -2-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及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练习题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7-1“竹信”就是用一根_________连结两个小竹筒,在竹筒的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小声说话的声音。绳子 7-2人类用电来传送信息的历史是由_________开始的。电报 7-3电报(Telegraph)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___传送信息的方式,即所谓的数字方式。 符号(点、划) 7-4“电信”是使用有线、无线、光或其它_____________系统的通信。电磁 7-5在电信系统中,信息是以电信号或___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输的。光 7-6交换设备的作用就是在需要通信的用户之间_________________,通信完毕拆除连接,这种设备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电路交换机。建立连接 7-7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_______________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交换 7-8在由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中,信息由信源传送到信宿时,网络有___________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面向 7-9电路就是在通信系统中两个终端之间(有时须通过一个或多个交换节点)为了完成_____________传递而建立的通信路径。信息 7-10物理电路是终端设备之间为了传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________连接,终端之间可通过这种连接接收/发信息。实 7-11信息在通信网中的传送方式称为传送模式,它包括信息的复用、传输和________方式。 交换 7-12时分复用,就是采用___________分割的方法,把一条高速数字信道分成若干条低速数字信道,构成同时传输多个低速数字信号的信道。时间 7-13交换技术从传统的电话交换技术发展到综合业务交换技术在内的现代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和_________交换三个阶段。电子 7-14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主要适用于_________业务的一种通信技术。实时 7-15分组交换采用的路由方式有数据报和_________两种。虚电路 7-16宽带交换技术就是指支持传输比特速率高于_________的交换技术。2M/s 7-17交换的目的就是将交换机入端的信息按照_________的需要转移到出端。用户 7-18交换机的功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描述,一种是在入端和出端之间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另一种是把入端的信息按照其_________分发到出端去。地址 二、选择题 7-19我们把用标志码标识的信道称为()A A、标志化信道 B、位置化信道 C、时隙 D、信元 7-20虚电路是终端设备之间为了传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逻辑连接()B A、物理连接 B、逻辑连接 C、实连接 D、无缝连接 7-21电路交换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方式的一个典型应用是()B A、数据交换 B、电话交换 C、报文交换 D、图像交换 7-22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是()A A、存储——转发 B、建立连接 C、拆除连接 D、物理连接 7-23常用宽带交换技术有快速电路交换、帧中继、IP交换、标记交换、软交换、光交换

广域网应用的分组交换技术模板

分组交换技术 百科名片 分组交换技术也称包交换,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经过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它是经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技术特点 网络结构 网络现状 技术应用 现阶段作用 概述 发展历史 技术特点 网络结构网络现状 技术应用 现阶段作用

分组交换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除了打电话直接沟通,分组交换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她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从交换技术的发 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转 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 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 ,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

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 , 交互性好。 分组交换网是继电路交换网和报文交换网之后一种新型交 换网络,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 换方式,它将用户的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以分组为存 储转发,因此,它比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时延要小,而具有实时通信的能力。分组交换利用统计时分复用原理,将一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最终构成一条主叫、被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V.C)实现数据的分 组传送。 分组交换网具有如下特点:(1)分组交换具有多逻辑信道的 能力,故中继线的电路利用率高;(2)可实现分组交换网上的不 同码型、速率和规程之间的终端互通;(3)由于分组交换具有差 错检测和纠正的能力,故电路传送的误码率极小;(4)分组交换的网络管理功能强。 分组交换的基本业务有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两种。交换虚电路如同电话电路一样,即两个数据终端要 通信时先用呼叫程序建立电路(即虚电路),然后发送数据,通信 结束后用拆线程序拆除虚电路。永久虚电路如同专线一样,在分组网内两个终端之间在申请合同期间提供永久逻辑连接,无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说明:本文档只有现代交换与通信技术课后习题 的部分答案,所以仅供参考,并且只有前七章的哦, 可用于考试复习。 第一章 1.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功能? 为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引入交换节点.各个用户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 连接到交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 程引入交换节点后, 用户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交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 2.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是: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 用户终端. 3.目前通信网中存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 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 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 传送模式 ATM交换属于异步传送模式 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 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分组特点: (1)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的工 作方式特点(3)统计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 制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 接的工作方式 5.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同; 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是一条 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 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 同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等长的基本单位,一般称为帧,没帧再划分为更小单位叫时隙.对 每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的告诉数字信道,采用这种时间分割的方法.依据数字信号在每一帧的时间位置来确定

《现代交换技术》题库

《现代交换技术》题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指出下列错误的长途区号: ( ) A. 10 B. 211 C. 351 D. 510 2.信令单元为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此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表示语LI=( ) A. 0 B 1--2 C. 3--63 D. 63以上 3. TST数字交换网络,初级T入线复用度128,A-B方向选取的内部时隙为TS,B-A方向内部时隙按相差半帧原则选择,应选择的时隙为() A、TS16 B、TS8 C、TS136 D、TS68 4. 在程控交换机中处理一个呼叫接续的程序在处理机上是() A、连续执行的 B、按照一定周期执行的 C、被与该呼叫有关的事件启动执行的 D、随机执行的 5. 设从A局(发端长活局)至E局(终端长话局))需经三级转接(B、C、D 局),主叫为普通用户,被叫号码为023*******,当MFC信令采用端到端的传送方式时,A局向C局发的号码是() A、 023 B 、0232 C、 023234 D、023******* 6.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采用数字型线路信令。每个话路的一个线路信令要隔()才传送一次。 A 125us B 256us C 2ms D 16ms 7. ATM中信元定界是依据()来完成的。 A 53个字节的信元计数 B 标志符 C 信头中HEC D 信头前4个字节与HEC的关系 8.ISUP消息由路由标记、电路识别码、消息类型编码、必备固定长度参数部分,必备可变长度参数部分和任选参数部分组成。其中,( )用来供MTP的第三级选择信令路由和信令链路。 A.路由标记 B.电路识别码 C.消息类型编码 D.必备固定长度参数部分 9. ATM中用户端虚通道(VP)最多可达()条。 A、24 B、28 C、212 D、216 10. 在交换机软件中优先级最高的程序是() A、故障级程序 B、信令接收及处理程序 C、分析程序 D、时钟级程序 11. 我国国内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位二进制数。 A.12 B.18 c.24 D.36 12. 局间中继采用PCM传输时,在随路信令情况下,MFC信令在()中传送。 A.TS0 B.TS l6 C.话路时隙 D.以上均可 13. 在两个长途交换中心之间选择路由时,最后才选择()

北邮版现代交换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为什么说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络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对连接到交换节点的传输链路上的信号进行汇集、转接和分配,实现多点到多点之间的信息转移交互。 1.5 如何理解ATM交换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 1)采用固定长度的ATM信元异步转移复用方式。2)ATM采用面向连接并预约传输资源的方式工作。3)在ATM网络内部取消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而将这些工作推到网络的边缘设备上进行。4)ATM信元头部功能降低。 1.7 光交换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1)提高节点吞吐量。2)降低交换成本。3)透明性。 第二章 2.1说明空分交换和时分交换,模拟交换和数字交换,布控交换和程控交换的基本概念。 答:书 21 页 2.1.2节 2.2电路交换系统有哪些特点? 1)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2)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占通信资源的方式。3)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 2.3电路交换系统在呼叫处理方面应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书 23页 2.2.2节 2.4电路交换机由哪些基本功能模块组成,并说明各模块作用? 由终端接口功能、连接功能信令功能和控制功能等模块组成,终端接口功能主要作用是适配外部线路传输信号的特性要求,将外部信号传送格式与适合交换机内部连接功能所要求的格式进行相互转换,并协同信令功能模块收发信息。信令功能模块的作用是通过终端接口电路监视外部终端的工作状态和接收呼叫信令,并将接收的状态和信令消息转换成适合控制功能进行处理的消息格式。连接功能的作用是在控制功能模块的管理下,为连接在交换机上的所有终端提供可任选的相互连接通路。控制功能的作用是依照用户需求结合交换设备性能指标要求,快捷可靠的实施电路接续操作,并有效地管理交换设备正常运行。 2.5电路交换机有哪些接口?它们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书 26页——31页 2.3.1节 2.6简述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7项基本功能。 馈电B,保证通话时有馈电电流,过压保护O,为防止雷电等高压损坏交换机,振铃R,通知被叫用户有来话呼叫监视S,监视用户线环路的通断状态,用来识别用户话机的摘机挂机状态编译码器C,混合电路H,完成二四线转换测试T,检测故障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试题库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2.电话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话设备、信令设备和转换设备。 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交换网络、信令设备和控制系统这几部分组成。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省级交换中心DC1和本地网长途交换中心DC2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6.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网(DSN)和终端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组成。 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和基于容量分担的 分布控制方式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8000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8比特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 速率是64kb/s。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不同时隙内容的交换。 12.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同一条复用线(母线)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 的交换。 13.13. T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 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 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内容是20。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 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或完成在不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内容的交换)。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n的电子接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控制存贮器CM,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 换等)组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位,控 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内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存储 器的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 2i≥j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 器有8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256个。 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内容A交换 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CM1的46号单元的内容置为2。21.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 4 个 256×256的T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512×512的T接线器。 22.设某个中继群的完成话务量为5,每条中继线的平均占用时间为120秒,则该中继群的平均同时占用 数为5,该中继群的各中继线在一小时时间中占用时间的总和为5小时,该中继群在120秒内的平均占用次数为5次。 23.用户模块的基本功能是提供用户终端设备的接口电路,完成用户话务的集中和扩散,并且 完成呼叫处理的低层控制功能。 24.7号信令系统硬件包括信令数据链路接口、交换网络、信令终端电路和完成7号信令系统第3、4 级及高层功能的软件所在的宿主处理机。 25.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是:实时性强,具有并发性,适应性强,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高。 26.通路选择的任务是根据已定的入端和出端在交换网络上的位置,在交换网络中选择一条空闲的通路。27.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媒体/接入层、核心媒体层、呼叫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28.移动交换子系统(MSS)由移动关口局(G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

专升本《现代交换原理》考试答案

[ 试题分类]: 专升本《现代交换原理》_08031850 [ 题型]: 单选 [ 分数]:2 1.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哪种网络设备实现的?() A.网桥 B.交换机 C.路由器 D.服务器 答案:A 2.某程控交换机只配置一对处理机,该交换机的控制方式称() 。 A.多级控制方式 B.集中控制方式 C?全分散控制方式 D .分级控制方式 答案:B 3.以下哪一个选项 () 按顺序包括了 OSI 模型的各个层次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会话后,表示层和应用层 D .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物理层和应用层 答案:B 4.在 ATM 中 ,() 。 A.信息被组织成可变长度的信元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换;性 地出现 B.信息被组织成固定长度的信元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换; 性地出现 C.信息被组织成可变长度的信元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换; 期性地出现 D.信息被组织成固定长度的信元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换; 期性地出现 答案:D 来自一个特定用户的信息的信元需要周期来自一个特定用户的信息的信元需要周期来自一个特定用户的信息的信元不需要周来自一个特定用户的信息的信元不需要周

A.为每个到来的分组作路由选择 B.仅在网络拥塞时作新的路由选择 C.仅在建立时作一次路由选择 D.不必作路由选择 答案:A 6?在核心标记交换路由器中,传递元件根据()完成分组的传递。 A.目的MAC地址 B.标记信息 C.目的IP地址 D.源IP地址 答案:A 7?信元拆装子层 SAR位于BISDN协议参考模型的()。 A.ATM 层 B.高层 C.ATM适配层 D.物理层 答案:C 8.以下关于ATM信元长度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ATM信元定长48字节 B.ATM 信元不定长 C.ATM信元定长5字节 D.ATM信元定长53字节 答案:D 9.NO.7信令系统的第二功能级中,LSSU为() A.消息信号单元 B.丢弃信号单元 C.填充信号单元 D.链路状态信号单元 答案:D 10.()是数据通信网中信息传输的源点和终点。 A.数据传输链路

分组交换技术简介及未来应用

分组交换技术简介及未来应用 通信工程 2011117145 王彦卓 一、分组交换技术的诞生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中遍布网络,如通信网络,英特网等,这也促使了交换技术的空前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 由于电路交换技术不利于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报文交换技术下的信息传输时延又太长,不满足数据通信的实时性要求,分组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二、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 分组交换采用了报文交换的“存储-转发”方式,但是不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报文单位交换,而是将报文截成许多比较短的,被规格化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可以说食堂一个窗口排一列很多人打饭类比为报文交换,那么分组交换就是把队伍分成两个或者几个人一组,可以自由选择窗口打饭,当然,任务是所有人都打好饭。由于分组长度短,又具有统一的格式,便于在交换机中进行存储和处理,“分组”进入交换机中只停留很短的时间,进行排队处理,一旦确定了新的路由,就很快的发送给下一个交换机或用户终端。由此可见,分组穿过网络的时间很短,这样,分组交换技术就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对信息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待分组到达目的地后,交换机将分组头

去掉,将分割的数据段按顺序装好,还原成发端的文件交给收端用户。 三、分组交换技术的工作模式 分组交换可以分成两种工作模式:数据报和虚电路。 数据报方式类似报文传输方式,将每个分组作为报文来对待,每个数据分组中都包含终点的地址信息,分组交换机为每一个数据分组独立寻址,相当于一队人前往目的地,每个人都拿着到目的地的地图,但每个人的路线都不一样。 虚电路的方式就比较个性了。它是交换机之间建立的一种逻辑链接,主叫机与被叫机任何一方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这种连接和接收数据,但是虚电路是不独占线路和交换机资源的。 一条实际物理电路可以有很多虚电路。 四、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缺点 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有: (1)向用户提供了不同速率,不同代码,不同的同步方式,不同的通信控制协议的数据终端之间能够互相通信的灵活 的通信环境。 (2)网络负载轻的时候,信息传输时延小且变化范围小,能满足计算机交互业务的要求。 (3)通信线路利用率高,一条物理线路可以同时提供多条信息通路,实现了线路动态的统计复用。 (4)可靠性高,在分组交换网中,“分组”在网络中传送时的路

交换技术作业与答案

第1章交换概论 1.2 通信网中用户线上传输的是什么信号?中继(E1)线上是什么信号?数据传输速率?答: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2.048Mbps. 1.3 说明目前常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及应用场合? 答: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 IP交换,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光交换, 软交换.。 电路交换: ①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②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 ③面向物理连接的工作方式④信息具有透明性⑤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⑥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 多速率电路交换: 本质上还是电路交换,具有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不同的是: 电路交换方式只提供64kbps的单一速率,多速率电路交换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速率。即多速率电路交换,有一个固定的基本信道速率,如64kbps、2Mbps等,几个这样的基本信道捆绑起来构成一个速率更高的信道,实现多速率交换。这个更高的速率一定是基本信道速率的整数倍。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中,可视电话业务采用的就是多速率电路交换方式。 快速电路交换: 动态分配带宽和网络资源,用户不传输数据时,不建立传输通道和物理连接,当有信息传送时才快速建立通道。适应突发业务。 分组交换: 1.报文交换的特征是交换机要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即信息是不透明传输。数据

通信——非话业务。 2分组交换: ①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②面向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③统计时分复用(按需分配带宽) 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不等长的时间片,长短不同的时间片就是传送不同长度分组所需要的时间,每路通信按需分配时间片,当通信需要传送的分组多时,所占用时间片的个数就多,反之,所占用时间片的个数就少,不传输信息时不分配带宽。由此可见,统计时分复用是按需分配带宽(动态分配带宽)的。④标志化信道:在统计时分复用中,靠分组头中的标志来区分不同的通信分组。具有相同标志的分组属于同一个通信,也就构成了一个子信道,识别这个子信道的标志也叫做信道标志,该子信道被称为标志化信道。而同步时分复用靠时间位置来识别每路通信的分组,被称为位置化信道。⑤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分组交换是专门为数据通信网设计的交换方式,为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在分组交换中设有CRC校验、重发等差错控制机制。⑥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分组交换对所传送的数据信息要进行处理。⑦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在分组交换中,当数据流量较大时,分组排队等待处理,其流量控制基于呼叫延迟分组交换的技术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话音业务,而适合突发和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 帧交换: 帧交换方式简化了协议,其协议栈只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帧交换与分组交换、帧中继的技术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