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佛教等级

道教佛教等级

道家的不知,佛教的五道十地:

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一地极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行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



道教造构神仙与编制谱系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和由纷杂无序到较有系统的演变过程:
两宋是道教神仙谱系最后编定时期。北宋真宗、徽宗是著名的崇道皇帝,他们搞了很多降神和天赐的闹剧。为了醮神的需要,曾命令大臣和道士整理道教醮仪,《宋史·王钦若传》记王钦若曾撰著《列宿万灵朝真图》《罗天大醮仪》等。MC《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林灵蘁传》载林灵素曾“被旨修正一黄箓青醮科仪,编排三界圣位,校正丹经子书。”MD林灵素所作的“编排三界圣位”的工作,对道教神仙谱系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编制的黄箓大斋醮神名单即据此改成,其卷三十九所列三百六十分位神仙名单,按其性质、品第,可分为以下十一个等次:(1)
三清、四御;(2)南极长生大帝、东极救苦天尊、木公道君、金母元君及三十二天帝;
(3)十太一、日月五星、北斗、二十八宿星君;(4)五帝、三官、四圣;(5)历代传经著名法师;
(6)魔王、神王、仙官;(7)五岳及酆都地府诸神;(8)扶桑大帝及水府诸神;
(9)天枢院、驱邪院雷府等部主宰及诸神;(10)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吏役等;
(11)城隍、土地及所属神众。ME经过如此整理后,十分庞杂的神仙“队伍”算是较有系统了。当然道教各科仪书所载神仙系统并不完全统一,但南宋留用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宁全真传授之《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所载神仙系统,其主要神箓及其等次皆差别不大,故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所载不失为神仙谱系的代表,是道教神仙谱系最后编定的标志。
儒家,道教与佛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适应国情,将道教中的一些人物,如魔家四将,作为他的护法,即四大天王.




西游记里面的五仙 五虫
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
天仙,白日肉身飞升者也。
神仙,弃体阳神飞升者.
地仙,金丹之后而阳神不得出者,长生久视者也。
人仙,在世学仙修道,止于后天而未返先天者。
鬼仙,其他凡人经死而炼度者也。

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即羽虫(禽类)、毛虫(兽类)、甲虫(后多称介虫,指有甲壳的虫类及水族(如贝类、螃蟹、龟等))、鳞虫(鱼类及蜥蜴、蛇等具鳞的动物,还包括有翅的昆虫)、倮虫(也作蠃虫,

倮通裸,即无毛覆盖的意思,指人类及蛙、蚯蚓等),合称“五虫”。见《大戴礼记·易本命》。


三清:
玉清圣境元始天尊 玉几下 清微天宫

有的地方直接称作“盘古真人”,是道教的开天辟地之神。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生于太无之先,禀自然之气,初称元始天王。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

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神灵所居之处是“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内,有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众神仙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道教宫观大多设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于大殿神像的中位。在大型道教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或神像,也均以元始天尊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中国的民间自古过大年初一,这就是道教的“天腊之辰”。

上清真境灵宝天尊 玉几下 禹馀天宫

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的左侧位。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的左位。灵宝天尊的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民间于夏至日的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

太清仙境道德天尊 玉几下 大赤天宫

三清是“道”的化身,是道教所供奉的诸神中职位最高的三尊神祗,全国各地,凡有道教,大都建有“三清殿”,供奉这三位道教始祖。其中,元始天尊象征道教的第一大世纪,混沌宇宙的“洪元”时期;灵宝天尊象征道教的第二大世纪,阴阳分明的“混元”时期;上述的二位太尊仅存在于神话之中,无任何的文字历史档案可查,只有代表道教的第三大世纪,万物生长的“太初”时期的道德天尊,才有了老子李耳生存活动的历史记载,有出生地和毕生事迹可查,有著作《道德经》可学。在中国民间,还有《西游记》上面,将道德天尊称作“太上老君”,比喻为“道祖”。还有一点,老子,原本姓老,名耳,字聃,楚国人,因中国古代“老”与“李”同音,所以变姓为李。


玄门日诵早晚课》中的“太清宝诰”,就是讲的这位太上老君。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都有太上老君之神像或神位。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的右侧位。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均设有太上老君的神位,亦居元始天尊的右侧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的诞辰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大多举行祝诞聚会或祈福延寿道场。齐梁道士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定太清太上老君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极宫,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但是那位元始天尊据说是盘古的化身,他比天地还要神圣,因为天地是他开辟出来的,他的夫人,就是道教中的最高女圣——太元圣母,先后生下扶桑大帝东王公、太真西王母等等天神。

三清总称谓: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 玉几下 三宝景阳宫j
三清的称谓产生于唐代,但那时的三清以老子为首,另二清之神为南华真人庄子,冲虚真人列子。现在的道教三清产生于宋代,至今不过千来年的历史。道教产生三清的提法,也是受到外来佛教的影响。佛教的大雄宝殿供奉着三世佛或三身佛,受此影响,道教于是开始产生自己至高无上的三清尊神。

四御(有的也称作四帝)
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尊神: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道教宫观中多有在三清殿以外,另设有四御殿,供奉四御尊神。在大型斋醮仪礼活动中,除了供奉三清外,也另外设有四御的神位。
四御各尊神也分别有其神诞之日,玉皇大帝为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极大帝为十月二十七日,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为二月初二日,后土皇地祇为三月十八日。
玉皇: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 御陛下 昊天通明宫P
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在四御当中名列第一,玉皇大帝是万神之主,位居三清之下,众神之上,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为天上的第一尊神。在道教中,是总执天道的最高之神,统御主宰道教所概括的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玉皇大帝地位虽高,但辈分却不大,产生于唐代,道教诸神基本上完备了之时。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五,是玉皇大帝的出巡日,所以,道观要在二十四日的子夜,举行接驾仪式,做道场迎接玉帝的光临,二十五日白天,要举行迎祥赐福道场。正月初九是玉皇的诞辰,道观还要做祝寿道场,诵经礼忏。,
玉皇大帝的形成自唐代开始,在南朝陶弘景的《真灵位业

图》中,玉皇和玉帝分别是两位尊神:
玉清三元宫上第一中位右位第十一:玉皇道君

右位第十九:高上玉帝
到了宋代,玉皇大帝正式进入到国家的祭天大典中去,玉皇的尊号正是产生。

玉皇大帝臣服于道教的三清,这只是道教自己一厢情愿的做法。在中国民间的排列中恰恰相反,三清是玉皇大帝的臣属。道教先人做了巨大的努力,不断调整玉皇大帝在道教中的位置,一度进入到三清之列,排名三清中的第二位。

紫微:万灵之主紫微大帝 玉几下 星汉天宫

紫微另有名为:紫微元皇天尊。在四御中名列第二,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所以,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于中天,也是万星的宗主。

天皇:百灵之宗天皇大帝 御陛下 勾陈上宫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所以,北极帝座之左四座星组成的勾陈,位同北极,为天转之枢纽,在四御中名列第三。

后土:万灵之主后土皇地帝祗 琼阙下 九华玉阙

在四御中名列第四,是一位女神,职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后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唐代以前作男像,唐武则天时出现女像。人又称“后土娘娘”,李莲翠是在《玄门日诵早晚课》中的“后土宝诰”认识的这位娘娘。

另外,后土也称作土皇,是道教的地神,神号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唐代以来,随着风水之术的广泛流行,道教信徒在动土、上梁、安宅、镇宅、建桥、铺路时,常要举行礼谢土皇的斋仪,以祈求路桥畅通、家宅平安、降福消灾。

四御总号:大罗玉京金阙四御四皇上帝 御陛下 四御宫
四御是辅助玉皇大帝的三位天帝和一位天后,也是辅助三清,管理天、地、人间的四位得力助手,在道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三清。据不同的记载,四御还有另外一种排列方式:第一位是上面那位紫微北极大帝,第二位是勾陈天皇大帝,第三位是位女性,后土皇地祗,第四位是南极长生大帝,又叫作南极仙翁或南极老寿星,这中间已经不再包括玉皇大帝了。
在最初的道教典籍中原是“六御”,后来,为了符合道经的四辅(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要求,从最初的六御中去除掉了“太乙救苦天尊”和“长生大帝”,成为了现在的四御。

四极:金阙都堂主宰天蓬天猷羿圣佑圣四真君 法陛下 金阙都堂院

在宋代以后,也有以四极大帝作为四御的。四极大帝也各有职能,即: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主管万灵之寿夭,太极天皇大帝

总御万神,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主管救度众生。其中,因为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主管万灵之寿夭,所以也被称为“寿星佬”。

南极:南极生长大帝统天元圣天尊 御陛下 金阙高上神霄府

道教称“南极仙翁”,民间俗称为“寿星佬”,以仙桃和灵芝草使人长寿。故民间有“男拜寿星,女拜麻姑”一说。在星宿中,寿星为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中的头二宿的角、亢星




三清最高,其下四御,然后是诸化外仙人(类似于镇远之类,不受天庭管制的),天庭众神(地位最高的是金灵圣母、雷部的九天应元普化天尊闻仲、李靖),再次是四大天师、诸大星君(受圣母管制)等



道教 神仙的等級 [转帖] (2006-07-19 15:40:19)转载
道教 神仙的等級
道 教 的 神 仙 系 統 , 數 量 極 其 龐 大 , 而 且 有 逐 步 擴大 之 勢 。 從 理 論 上 說 , 尊 神 皆 由 道
氣 所 化 , 而 道 氣 是 無 限 的 , 無 限 的 氣 可 以 化 生 出 無數 的 神 人 、 真 人 。 同 時 , 人 得 道 可
以 成 仙 , 仙 可 以 由 人 修 成 , 歷 代 的 仙 真 越 來 越 多 ,使 得 這 一 隊 伍 愈 來 愈 擴 大 。 除 此 之
外 , 中 國 素 來 有 功 德 成 神 的 觀 念 。 那 些 生 前 為 民 為國 有 過 貢 獻 的 志 士 仁 人 、 賢 達 、 烈
士 , 在 身 後 有 許 多 人 受 到 朝 廷 和 一 般 民 眾 的 立 祠 祭祀 , 他 們 也 陸 續 地 合 併 到 神 仙 的 系
統 中 來 。 這 樣 , 神 仙 隊 伍 數 量 龐 大 , 其 成 員 來 源 不一 , 怎 麼 樣 將 這 雜 多 的 隊 伍 排 出 有
序 的 等 級 , 就 顯 得 十 分 重 要 了 。 所 以 從 創 教 以 來 ,道 教 一 直 重 視 對 神 仙 系 統 的 綜 合 排
列 和 分 出 等 級 。 還 在 東 漢 時 , 《 太 平 經 》 中 即 已 開始 對 神 仙 排 序 。 隨 著 魏 晉 南 北 朝 以
降 , 新 出 的 道 派 越 來 越 多 , 各 派 所 奉 尊 神 和 祖 師 不一 , 對 於 形 成 統 一 的 道 教 不 利 , 於
是 有 人 開 始 對 既 出 於 世 的 神 仙 排 序 , 比 較 有 名 的 如《 元 始 上 真 眾 仙 記 》 , 對 當 時 已 知
的 神 仙 作 了 排 序 , 但 系 統 性 不 太 強 。 以 後 齊 梁 時 上清 派 的 陶 弘 景 寫 下 了 《 真 靈 位 業 圖
》 , 才 使 神 仙 系 統 井 然 有 序 地 呈 現 在 世 人 面 前 。 (參 看 本 網 頁 4 . 4 . 11 《 真 靈 位 業
圖 》 部 分 )
從 陶 弘 景 後 , 神 仙 的 隊 伍 又 擴 大 不 知 凡 幾 。 經 過長 期 演 變 , 道 教 的 神 仙 譜 系 , 大 致
上 形 成 了 以 三 清 、 玉 皇 和 四

禦 為 首 的 主 神 隊 伍 , 下屬 有 各 類 仙 真 、 神 司 的 龐 大 體 系 。
我 們 在 下 面 還 要 介 紹 。 這 裏 只 想 指 出 , 道 教 神 仙 譜系 是 一 個 開 放 的 系 統 , 理 論 上 人 人
都 有 可 能 成 仙 , 代 代 都 有 人 學 仙 , 所 以 其 隊 伍 會 越來 越 龐 大 。 給 神 仙 排 序 的 依 據 是 “
位 業 ” 。 龐 大 的 神 仙 隊 伍 如 何 劃 出 等 級 、 定 次 序 呢? 主 要 的 標 準 是 “ 位 業 ” 。 業 , 指
修 道 者 的 道 行 高 低 、 貢 獻 大 小 、 內 德 厚 薄 ; 位 指 在仙 界 的 位 置 、 地 位 。 凡 業 越 優 者 ,
位 越 高 。 業 與 位 是 一 致 的 。 這 一 點 , 孟 安 排 《 道 教義 樞 》 曾 作 了 很 詳 細 的 解 釋 , 可 以
參 看 。
神 仙 的 等 級 依 照 不 同 的 標 準 可 以 作 不 同 的 劃 分 。一 般 說 來 , 其 劃 分 成 的 等 級 有 以 下
幾 種 。 《 神 仙 傳 》 區 分 仙 有 九 品 : 第 一 上 仙 , 第 二次 仙 , 第 三 太 上 真 人 , 第 四 飛 天 真
人 , 第 五 靈 仙 , 第 六 真 人 , 第 七 靈 人 , 第 八 飛 仙 ,第 九 仙 人 。 《 抱 樸 子 內 篇 · 論 仙 》
分 天 仙 、 地 仙 和 屍 解 仙 ( 先 死 , 再 蛻 變 成 仙 人 , 一般 認 為 是 仙 之 下 者 , 遠 不 及 白 日 飛
升 直 接 成 仙 ) 。 王 重 陽 等 內 丹 家 常 將 仙 分 成 天 仙 、地 仙 、 人 仙 、 神 仙 和 鬼 仙 五 個 級 別
。 一 般 說 來 , 學 道 者 的 最 高 追 求 是 升 至 最 高 尊 神 元始 天 尊 所 居 的 大 羅 天 成 大 羅 金 仙 。






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
天师:指张陵或其嗣号之后裔。但后世也有个别道士称“天师”,如寇谦之(北魏),隋焦子顺,唐胡惠超等。

法师: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炼师: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师宗师:各道派的创始人曰祖师;各派传道的首领称之为宗师。

真人: 通常尊称那些体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黄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黄色,故世人根据道士衣冠颜色,称道士为黄冠。

羽客:亦称“羽士”、“羽人”。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神仙的等级 (2006-10-14 21:39:26)转载
道 教 的 神 仙 系 统 , 数 量 极 其 庞 大 , 而 且 有 逐 步 扩 大 之 势 。 从 理 论 上 说 , 尊 神 皆 由 道 气 所 化 , 而 道

气 是 无 限 的 , 无 限 的 气 可 以 化 生 出 无 数 的 神 人 、 真 人 。 同 时 , 人 得 道 可 以 成 仙 , 仙 可 以 由 人 修 成 , 历 代 的 仙 真 越 来 越 多 , 使 得 这 一 队 伍 愈 来 愈 扩 大 。 除 此 之 外 , 中 国 素 来 有 功 德 成 神 的 观 念 。 那 些 生 前 为 民 为 国 有 过 贡 献 的 志 士 仁 人 、 贤 达 、 烈 士 , 在 身 后 有 许 多 人 受 到 朝 庭 和 一 般 民 众 的 立 祠 祭 祀 , 他 们 也 陆 续 地 合 并 到 神 仙 的 系 统 中 来 。 这 样 , 神 仙 队 伍 数 量 庞 大 , 其 成 员 来 源 不 一 , 怎 么 样 将 这 杂 多 的 队 伍 排 出 有 序 的 等 级 , 就 显 得 十 分 重 要 了 。 所 以 从 创 教 以 来 , 道 教 一 直 重 视 对 神 仙 系 统 的 综 合 排 列 和 分 出 等 级 。 还 在 东 汉 时 , 《 太 平 经 》 中 即 已 开 始 对 神 仙 排 序 。 随 着 魏 晋 南 北 朝 以 降 , 新 出 的 道 派 越 来 越 多 , 各 派 所 奉 尊 神 和 祖 师 不 一 , 对 于 形 成 统 一 的 道 教 不 利 , 于 是 有 人 开 始 对 既 出 于 世 的 神 仙 排 序 , 比 较 有 名 的 如 《 元 始 上 真 众 仙 记 》 , 主 要 站 在 灵 宝 派 立 场 上 对 当 时 已 知 的 神 仙 作 了 排 序 , 但 系 统 性 不 太 强 。 以 后 齐 梁 时 上 清 派 的 陶 宏 景 写 下 了 《 真 灵 位 业 图 》 , 才 使 神 仙 系 统 井 然 有 序 地 呈 现 在 世 人 面 前 。

从 陶 宏 景 后 , 神 仙 的 队 伍 又 扩 大 不 知 凡 几 。 经 过 长 期 演 变 , 道 教 的 神 仙 谱 系 , 大 致 上 形 成 了 以 三 清 、 玉 皇 和 四 御 为 首 的 主 神 队 伍 , 下 属 有 各 类 仙 真 、 神 司 的 庞 大 体 系 。 我 们 在 下 面 还 要 介 绍 。 这 里 只 想 指 出 , 道 教 神 仙 谱 系 是 一 个 开 放 的 系 统 , 理 论 上 人 人 都 有 可 能 成 仙 , 代 代 都 有 人 学 仙 , 所 以 其 队 伍 会 越 来 越 庞 大 。


给 神 仙 排 序 的 依 据 是 “ 位 业 ” 。 庞 大 的 神 仙 队 伍 如 何 划 出 等 级 、 定 次 序 呢 ? 主 要 的 标 准 是 “ 位 业 ” 。 业 , 指 修 道 者 的 道 行 高 低 、 贡 献 大 小 、 内 德 厚 薄 ; 位 指 在 仙 界 的 位 置 、 地 位 。 凡 业 越 优 者 , 位 越 高 。 业 与 位 是 一 致 的 。 这 一 点 , 孟 安 排 《 道 教 义 枢 》 曾 作 了 很 详 细 的 解 释 , 有 兴 趣 的 朋 友 可 以 参 看 。


神 仙 的 等 级 依 照 不 同 的 标 准 可 以 作 不 同 的 划 分 。 一 般 说 来 , 其 划 分 成 的 等 级 有 以 下 几 种 。 《 神 仙 传 》 区 分 仙 有 九 品 : 第 一 上 仙 , 第 二 次 仙 , 第 三 太 上 真 人 , 第 四 飞 天 真 人 , 第 五 灵 仙 , 第 六 真 人

, 第 七 灵 人 , 第 八 飞 仙 , 第 九 仙 人 。 《 抱 朴 子 内 篇 . 论 仙 》 分 天 仙 、 地 仙 和 尸 解 仙 ( 先 死 , 再 蜕 变 成 仙 人 , 一 般 认 为 是 仙 之 下 者 , 远 不 及 白 日 飞 升 直 接 成 仙 ) 。 王 重 阳 等 内 丹 家 常 将 仙 分 成 天 仙 、 地 仙 、 人 仙 、 神 仙 和 鬼 仙 五 个 级 别 。 一 般 说 来 , 学 道 者 的 最 高 追 求 是 升 至 最 高 尊 神 元 始 天 尊 所 居 的 大 罗 天 成 大 罗 金 仙 。




佛教等级谱系?
共有4个级别:1.佛.2.菩萨.3.罗汉.4.六道轮回中的众生.
其中.六道轮回包括:1.天堂.2.人间.3.修罗.4.旁生.5.饿鬼.6.地狱.

其他宗教中的上帝.在佛经中确实存在.但地位不高.
属于天堂中的天王.是轮回中福德最大的.
但与超越轮回的佛.菩萨.罗汉相比.地位要低.

所以.佛教不反对其他宗教.也承认天王的存在.
佛教认为.天王是修行善道的.天王也是为了利益众生.
但天王尚未超越轮回.需要继续修行. 天王利益众生的能力.很有限.

如果发现了反对其他宗教的现象.那一定不是佛教徒做的.
因为这是佛教的教义.所决定的.
宗教中的各种现象.其实.都是各自的教义决定的.只是有正有邪罢了.

等级只是方便说而已
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31 | 发布于:2010.10.14 | 分类:佛学佛理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称为佛果。


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走上涅盘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一、初果: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恼。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

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②、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
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人的因缘好,烦恼薄,今生就可证悟阿罗汉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证得阿罗汉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间逢无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果,证果后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贪瞋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
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


三、三果: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来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瞋;欲界中有瞋,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色界与无色界的

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之后,就生在色界。



【备注】

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



色界位于欲界之上。

相传生于此界之诸天,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

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

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生于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

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分为四层,分别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色界】分四禅十八天:


一、梵众天、
二、梵辅天、
三、大梵天(初禅三天);
四、少光天、
五、无量光天、
六、光音天(二禅三天);
七、少净天、
八、无量净天、
九、偏净天(三禅三天);
十、福生天、
十一、福爱天、
十二、广果天、
十三、无想天、
十四、无烦天、
十五、无热天、
十六、善见天、
十七、善现天、
十八、色究竟天(四禅九天)。
大凡生到这色界十八层天的天人,只有男性没有女性。
自然没有男女情欲的存在。不过那些人的身体颜色和形状仍然可以看得见。

【无色界】

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

“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

是通过修习厌离物质的四无色定,或称四空处定而获得的天界果报。

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

此四处称为四空处,四空天,或四无色处、四无色天等。


三果圣人断除五下分结,既是我见、戒禁取见(邪行)、疑、欲界的贪以及瞋心。我们可试探证果的圣者,如果还有瞋(怒)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经上说在家居士可证得三果,证果后自必绝男女之欲。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道,故称为有学圣人。


(四)、四果:


梵文称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译义有三:一者、杀贼;二者、应供;三者、无生。

意思是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是应当受人天供养的圣者。由于已断烦恼和证得涅盘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此圣者断除的烦恼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贪。


⑵、无色界取:无色界的贪。


我们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称为三有的贪。三果圣者断除欲界的贪,初果与二果的圣者都还没断除它;阿罗汉却完全断除了这三界的贪。


⑶、我慢:阿罗汉断除了我慢,既是我们凡夫在心、境对立时,会认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够知道的是我,这跟身心无关,这是一种知觉上面的执著,这个"我"称为我慢。


⑷、掉悔:阿罗汉断除了不安--掉悔。学佛者在修行过程当中,每当他进入某个境界时,要把那个境界舍掉,才可以进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进入初禅者,要舍掉初禅的境界后,继续修行,才可进入二禅。如果不放弃,他就会执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他放弃初禅,要进入二禅时,心退回初禅去的心理,称为"掉";另一方面,因为他放弃初禅想要进入二禅,当他还没进入二禅时,他很后悔放弃初禅,称为"悔",这两种心理合称为掉悔。同样的,我们世间人作了一件事情,过后一直怀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痴:阿罗汉断除了痴的烦恼,所谓痴是无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称为痴。


阿罗汉断除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它们称为五上分结。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听闻一句佛法就觉悟,故称为声闻。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⑴、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而未能证得灭尽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⑵、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于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觉时,有一个恶人进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结果那个阿罗汉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淫欲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


三、辟支佛:


译为独觉;也作缘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多生于无佛、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盘),既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因缘而觉悟,故称为缘觉。
辟支佛之所以称为独觉,是

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众生的根器很差,在当时能觉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有同等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为独觉。此类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声闻果位的圣者更高一筹。辟支佛过去世有修学的因缘,他们多数是佛陀住世时的初果或二果圣人,这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来人间时,多数佛法已经灭了。因为他们过去证果的善根,最后一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的觉悟,所以被称为缘觉。


四、三藐三佛陀:


既是佛,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既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前面所讲的四果圣者,断除烦恼证果,只是自己觉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觉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觉悟,不但如此,他的觉行最圆满。


一、自觉:佛陀自己觉悟,他觉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觉悟万法皆空,故成为正觉。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觉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圆满。


二、觉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觉悟,而且能令他人觉悟。比如证阿罗汉果的圣人,证果之后,知道觉悟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时候却不懂得教导人,使他人觉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觉者,能运用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他人也觉悟,所以佛陀是自觉觉他的圣者。


三、觉行圆满:"觉"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觉行圆满,既是断除烦恼,智慧圆满,佛陀的众德具备,所以称为德行圆满。佛陀觉行圆满的果报是拥有一个佛土;有他所救度的众生;以及佛身相好庄严,佛陀能够令见到他的众生生欢喜心与尊敬心,这是因为佛陀具有世间人最圆满的三十二种好相,八十种
随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为智德、断德与恩德三种:


⑴、智德:佛陀觉悟到一切法的法性与道理,并且能够毫无差错的随着众生的根器而说法。


⑵、断德:佛陀断除一切烦恼,自由自在。


此两种德行阿罗汉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誓愿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皆有恩德,而阿罗汉却没有,故说佛陀的觉行圆满。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间一切无所不知。但是我们不要误会把佛陀当成上帝,佛陀是觉悟者,他无所不知,但佛陀不是无所不能。

佛陀有三不能:



一者、众生度不尽;

二者、无缘不能度;

三者、定业不能转。



既是说佛陀不能违背世间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顺着世间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觉悟者,并非是主宰者。


佛陀不是万能,不能使我们成佛,他只能慈

悲的把觉悟的道理开示出来,教导依据佛法去实行,精进不懈,那我们就能与佛一样证悟涅盘,解脱生死--成佛。


五、证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与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种神通。


①、神境通:能变多为一,一为多;大为小,小为大;入水入地不为山河石壁所障碍,且能凌空飞行自在,来去无碍。


②、天耳通:能于近处、远处听闻与明白六道众生所说的言语。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众生心之所想、所念。


④、天眼通:能见远处、近处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细表里皆能见,有能见众生的业,知道来世生在何处。


⑤、宿命通:"宿"既是过去的意思。知道自己与众生过去世的业报,从何处来。


⑥、漏尽通:"漏"既是还有烦恼的意思;"漏尽"既是断除所有的烦恼。漏尽通是知道自己与他人内心解脱生死烦恼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获,漏尽通是佛陀与一切阿罗汉必有;六神通有深浅不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圆满。


二、三明:


宿命、天眼与漏尽三通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才可称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证得彻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通"只不过有此种能力罢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过去世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后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天眼清净,他能够看到未来一切世的前因后果,称为天眼明。


③、漏尽明:阿罗汉圣者知道自己断除所有的烦恼,同时也知道他人的烦恼断除了。有漏尽通一定有漏尽明。


经典上常说,证悟阿罗汉的圣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尽明,因为他没有宿命通与天眼通,只有漏尽通。凡夫也可从修学禅定中得到前五种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与阿罗汉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还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说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力与阿罗汉、凡夫是不一样的。


三、十八不共法:


⑴、身无失:佛陀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圆满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⑵、口无失:佛陀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虽众生之机宜而使他们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


⑶、念无失:佛陀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


佛陀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为一点也没有过失;阿罗汉的行为就没有那么清净。经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他每天过一条河,河

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过河就说:"小婢,请让开,我要过河。"女河神以为这个阿罗汉轻视她,就去找佛陀论理。佛陀就问阿罗汉有说此话否?阿罗汉承认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罗汉对女河神道歉说:"小婢,对不起。"原来这位阿罗汉前五百世都是婆罗门出身,因为种姓高贵,故有傲慢的业习。虽然今世证悟了阿罗汉果,他没有此烦恼,但业习尚存,这不妨碍他证悟,但口业还有过失。


⑷、无异想:佛陀对众生一视同仁,没有所谓的这个好,那个不好,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阿罗汉还有分别,佛经上有记载: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尊者认为:穷苦的人家,生活难以维持,没有多余的饮食供养出家人,所以尊者专门乞富不乞贫,以免增加贫穷人家的负担;反观大迦叶尊者却认为: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是人间的福田,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故尊者专门向贫穷人家化缘,免除他们将来贫困。须菩提与大迦叶尊者有分别众生的因缘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⑸、无不定心:佛陀没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卧常在甚深的禅定中,是名无不定心。阿罗汉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们入灭尽定或出灭尽定。


⑹、无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对一切法已经没有执著,是名无不知己舍。


⑺、欲无减:佛陀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⑻、精进无减:佛陀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⑼、念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无减。


⑽、慧无减:佛陀具一切智慧,无时无刻不再观照智慧中,是名慧无减。


⑾、解脱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处在解脱之中,是名解脱无减。阿罗汉有时还会生起"苦"的感受。


⑿、解脱知见无减:知道一切修行解脱之方法与道理,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⒀、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陀现三十二种好相,八十随形好,调伏众生,以智慧演说一切诸法,教化众生使其解脱证果,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⒁、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陀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⒂、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陀以清净之意业,随智慧说种种法,灭除众生的无名迷惑,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陀无时无刻都用智慧度化众生;阿罗汉进入灭尽定后就没用智慧度化众生了。


⒃、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过去所有一切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⒄、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

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⒅、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此三种智慧称为正遍知,既是一切无所不知;阿罗汉未必无所不知,而佛陀是无所不知,称为一切智智。


五、总结:


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灭,世间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佛陀成佛也不离因果。我们凡夫要修行也和证果的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一样,都在因缘之中。所谓觉悟解脱生死就是觉悟因缘法性本空,没有自性,没有我们所执著的自体。


当我们发现到一切法没有自性时,就会发现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涅盘,所以说觉悟就是证悟到涅盘,并不是说有一个涅盘的境界可进入,而是要发现到这世间的万法本来就是涅盘相,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有很多人听闻佛法后,认为这个世间很苦恼,他想要到个没有苦恼的地方去,就往此志向去追求,这是一种错误。


真正的觉悟者,是要在世间的因缘法中去观察,缘起性空,万法无自性。因其本无自性,故无生灭可得,此就是所谓的涅盘。证果者涅盘之后,并没有到另一个地方去,也没有离开这个地方。他证悟到现前本来不生不灭--涅盘。修行者证悟涅盘后,就有所谓的果位。果位的圆满与否,那要视其修行、利益众生之行为、与他的福德圆满程度来决定。觉悟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是一样的,但是他的智慧与德行就不同。也因为如此,在小乘佛教的国度里认为佛陀与阿罗汉是一样的,他们把佛陀称为大阿罗汉。其实佛陀的智慧和德行与阿罗汉是决然不同的,这其中包括了十八不共法。
-------------------------------------------
果位”的等级可以分成三种:“罗汉”、“菩萨”、“佛”。

“罗汉”:是自觉者,也就是说达到这种果界者,只能达到自我觉不可以度化他人,也是“三果界”中最底层。

“菩萨”:是自觉、觉他者,也就是说达到这种果界者,不但可以达到自我觉悟,还可以度化他人。它在“三果界”中处于中间位置。“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三果界圆满者,也就是说达到这种果界者,不但可以自我觉悟、度化他人,还可以度化众生,他是“三果界”中最高的果界。


沙弥 未受戒的男僧; 比丘 受过戒的男僧, 沙弥尼 未受戒的女僧; 比丘尼 受过戒的女僧。 法师 对通晓佛法的僧人的尊称; 经师 对通晓经藏的僧人或善于通读经文的僧人的尊称; 三藏法师 对通晓经藏、论藏、律藏的僧人的尊称; 主持(方丈) 指掌管寺院所有事



“沙弥”——未受戒的男僧;“比丘”——受过戒的

男僧,

“沙弥尼”——未受戒的女僧;“比丘尼”——受过戒的女僧。

“法师”——对通晓佛法的僧人的尊称;

“经师”——对通晓经藏的僧人或善于通读经文的僧人的尊称;

“三藏法师”——对通晓“经藏”、“论藏”、“律藏”的僧人的尊称;

“主持”(方丈)——指掌管寺院所有事物的人,因为在过去主持住的地方一方见丈,所以又称为“方丈”。

“助持”——指以后准备升方丈的人。

“监院”——指监管寺院中所有事物和纪律的人,在寺院又被称为“大和尚”。



在佛教里面如果从佛祖释迦牟尼向下排的话是:佛,菩萨,罗汉,声闻,帝释,比丘。
如果按照佛教僧团向下排:比丘(和尚),沙弥(准和尚),居士(俗家弟子)。
另外比丘是代表受过具足戒(250条戒律)的出家人
沙弥是受了沙弥戒的出家人(十戒)
居士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信佛人(五戒)
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可以明白?如果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请继续问,谢谢

佛教是众生平等,没有等级的区别。你所说的情况是“果位”。
在佛教的证
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称为佛果。
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走上涅盘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一、初果: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恼。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②、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

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人的因缘好,烦恼薄,今生就可证悟阿罗汉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证得阿罗汉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间逢无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果,证果后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贪瞋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
三、三果: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来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瞋;欲界中有瞋,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色界与无色界的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之后,就生在色界。
三果圣人断除五下分结,既是我见、戒禁取见(邪行)、疑、欲界的贪以及瞋心。我们可试探证果的圣者,如果还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经上说在家居士可证得三果,证果后自必绝男女之欲。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道,故称为有

学圣人。、四果:
梵文称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译义有三:一者、杀贼;二者、应供;三者、无生。意思是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是应当受人天供养的圣者。由于已断烦恼和证得涅盘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此圣者断除的烦恼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贪。
⑵、无色界取:无色界的贪。
我们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称为三有的贪。三果圣者断除欲界的贪,初果与二果的圣者都还没断除它;阿罗汉却完全断除了这三界的贪。
⑶、我慢:阿罗汉断除了我慢,既是我们凡夫在心、境对立时,会认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够知道的是我,这跟身心无关,这是一种知觉上面的执著,这个"我"称为我慢。
⑷、掉悔:阿罗汉断除了不安--掉悔。学佛者在修行过程当中,每当他进入某个境界时,要把那个境界舍掉,才可以进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进入初禅者,要舍掉初禅的境界后,继续修行,才可进入二禅。如果不放弃,他就会执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他放弃初禅,要进入二禅时,心退回初禅去的心理,称为"掉";另一方面,因为他放弃初禅想要进入二禅,当他还没进入二禅时,他很后悔放弃初禅,称为"悔",这两种心理合称为掉悔。同样的,我们世间人作了一件事情,过后一直怀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痴:阿罗汉断除了痴的烦恼,所谓痴是无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
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称为痴。
阿罗汉断除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它们称为五上分结。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听闻一句佛法就觉悟,故称为声闻。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⑴、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而未能证得灭尽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⑵、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于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觉时,有一个恶人进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结果那个阿罗汉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淫欲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

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
三、辟支佛:
译为独觉;也作缘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多生于无佛、
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盘),既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因缘而觉悟,故称为缘觉。
辟支佛之所以称为独觉,是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众生的根器很差,在当时能觉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有同等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为独觉。此类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声闻果位的圣者更高一筹。辟支佛过去世有修学的因缘,他们多数是佛陀住世时的初果或二果圣人,这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来人间时,多数佛法已经灭了。因为他们过去证果的善根,最后一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的觉悟,所以被称为缘觉。
四、三藐三佛陀:
既是佛,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既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前面所讲的四果圣者,断除烦恼证果,只是自己觉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觉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觉悟,不但如此,他的觉行最圆满。
一、自觉:佛陀自己觉悟,他觉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觉悟万法皆空,故成为正觉。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觉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圆满。
二、觉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觉悟,而且能令他人觉悟。比如证阿罗汉果的圣人,证果之后,知道觉悟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时候却不懂得教导人,使他人觉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觉者,能运用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他人也觉悟,所以佛陀是自觉觉他的圣者。
三、觉行圆满:"觉"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觉行圆满,既是断除
烦恼,智慧圆满,佛陀的众德具备,所以称为德行圆满。佛陀觉行圆满的果报是拥有一个佛土;有他所救度的众生;以及佛身相好庄严,佛陀能够令见到他的众生生欢喜心与尊敬心,这是因为佛陀具有世间人最圆满的三十二种好相,八十种随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为智德、断德与恩德三种:
⑴、智德:佛陀觉悟到一切法的法性与道理,并且能够毫无差错的随着众生的根器而说法。
⑵、断德:佛陀断除一切烦恼,自由自在。
此两种德行阿罗汉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誓愿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

生皆有恩德,而阿罗汉却没有,故说佛陀的觉行圆满。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间一切无所不知。但是我们不要误会把佛陀当成上帝,佛陀是觉悟者,他无所不知,但佛陀不是无所不能。佛陀有三不能:一者、众生度不尽;二者、无缘不能度;三者、定业不能转。既是说佛陀不能违背世间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顺着世间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觉悟者,并非是主宰者。佛陀不是万能,不能使我们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觉悟的道理开示出来,教导依据佛法去实行,精进不懈,那我们就能与佛一样证悟涅盘,解脱生死--成佛。
五、证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与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种神通。
①、神境通:能变多为一,一为多;大为小,小为大;入水入地不为山河石壁所障碍,且能凌空飞行自在,来去无碍。
②、天耳通:能于近处、远处听闻与明白六道众生所说的言语。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众生心之所想、所念。
④、天眼通:能见远处、近处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细表里皆能见,有能见众生的业,知道来世生在何处。
⑤、宿命通:"宿"既是过去的意思。知道自己与众生过去世的业报,从何
处来。
⑥、漏尽通:"漏"既是还有烦恼的意思;"漏尽"既是断除所有的烦恼。
漏尽通是知道自己与他人内心解脱生死烦恼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获,漏尽通是佛陀与一切阿罗汉必有;六神通有深浅不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圆满。
二、三明:
宿命、天眼与漏尽三通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才可称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证得彻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通"只不过有此种能力罢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过去世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后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天眼清净,他能够看到未来一切世的前因后果,称为天眼明。
③、漏尽明:阿罗汉圣者知道自己断除所有的烦恼,同时也知道他人的烦恼断除了。有漏尽通一定有漏尽明。
经典上常说,证悟阿罗汉的圣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尽明,因为他没有宿命通与天眼通,只有漏尽通。凡夫也可从修学禅定中得到前五种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与阿罗汉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还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说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力与阿罗汉、凡夫是不一样的。
三、十八不共法:
⑴、身无失:佛陀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圆满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⑵、口无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