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金的历史(一)

黄金的历史(一)

黄金的历史(一)
黄金的历史(一)

黄金使用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更久远,人类在距今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现了黄金。因为黄金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由于黄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被人们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货币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

(1)黄金被皇权贵族垄断时期

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一般平民很难拥有黄金。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文明。

(2)金币本位制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1914年间。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资本主义各国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与控制,使金币的自由铸造、所发行纸币与金币之间的自由兑换制度受到严重冲击,黄金在世界各国之间的输入输出受到严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

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金币与纸币之间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这些行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3)金砖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物价飞速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金币本位制。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砖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砖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在金砖本位制度下,各国央行发行的纸币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发行的纸币货币单位所代替,人们持有的银行发行的纸币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纸币规定的含金量与黄金兑换。这种办法压制了市场对黄金的需求,达到节约流通中黄金的目的,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掌管和控制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禁止私人买卖黄金。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钜丰金业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对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黄金市场是任何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相对国际上成熟的黄金市场而言,我国黄金市场是一个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市场。本文主要浅析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现存的经济和制度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黄金市场;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2001年4月,中行行长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2001年4月,央行行长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同年6月,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这是我国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象征着中国黄金市场迈出了新的步伐。随着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我国的黄金交易市场日趋完善,黄金市场也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金融产品的高回报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同时兼备多种属性,首当其冲的是一般等价物属性。黄金由于受到其生产速率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导致它的价值波动与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的纸币相比很小,但这并不影响黄金的金融属性,相反增强黄金金融产品的魅力。 一、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黄金市场起步较晚,尤其是黄金期货在2009年上海黄金期货才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但我国的黄金市场发展速度快,产品种类也相对丰富。 我国黄金市场是由场内和场外两部分组成的。场内黄金交易市场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前者以黄金现货交易为主,后者为黄金期货交割。场外黄金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五大类交易,包括由商业银行代理的实物金条销售、商业银行的纸黄金业务、商业银行的黄金寄售和租赁业务、产金用金企业间进行的非标准化黄金交易和黄金投资或咨询公司开办的黄金保证金交易。 从目前交易现状规模来看,我国的黄金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三大期货市场。201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308,239,140手,累计成交额为434,534.36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9.24%和31.60%。(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主体包括各种涉金企业,商业银行、各类黄金投资公司和中介代理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的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各种金融机构和自然人投资者。其中包括金融类、外资金融类、综合类、自营类等。) 我国黄金市场在监督管理方面现主要由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和市场自律。金融监管部门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市场自律指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由其章程和会员管理办法自动对其会员进行约束。 二、我国黄金市场存在的问题 尽管十多年的渐进式改革使得中国黄金管理基本实现了参与主体进入、产品开发及定价机制的市场化,为中国黄金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正在融入全球黄金市场的一个新兴市场,中国黄金市场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相关法规滞后及多头监管模式效率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金逐步失去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其

EMCM简述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

EMCM简述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 在EMCM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国际货币本位制度变迁的历史。 (一)金本位制出现前 金本位制出现前,虽然黄金充当交易媒介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但由于其稀缺性,在交易中白银和其它金属更多地承担了支付手段的角色,只有大额交易才采用黄金计价。同时大多数黄金基本被帝王或宗教神权独占所有,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而储藏着,很难进入流通。在这种情况下,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即使存在,其规模也非常小。因此,在金本位制出现以前,并不存在大规模的世界黄金市场。 (二)金本位时期 进入19世纪,人们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黄金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黄金供给大大增加。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产量的总和。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

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到金本位时期。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着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英国于1816年率先建立金本位制,到19世纪末,世界主要的国家基本都实行了金本位。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同时黄金也是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可自由进、出口,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在一国之内,黄金可以做货币流通。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等三大特点。 在金本位的货币体制下,黄金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黄金市场的发展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经济需求。金本位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虽都可以按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买卖黄金,但实际仍是通过市场吞吐黄金,黄金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受到严格控制,不能得到自由发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只有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20世纪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直至15年之后的1954年方重新开张。在此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货币功能,使之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依然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部分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有限。此后对黄金的管理虽有所松动,但长期人为地确定官价,而且国与国之间贸易壁垒森严,所以黄金的流动性很差,市场机制被严重抑制,黄金市场的发育受到了严重阻碍。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和动荡不安严重损害了世界各国的利益。为尽早结束此局面,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1941年开始了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1944年,经过激烈的争论英美两国达成了共识,美国于当年5月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由此建立起“金本位制”崩溃后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

1黄金分割的历史发展

1.黄金分割的历史发展 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算学家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所谓黄金分割,指的是把长为L的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于该部分之比。而计算黄金分割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斐波契数列1,1,2,3,5,8,13,21,...后二数之比2/3,3/5,4/8,8/13,13/21,...近似值的。 黄金分割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比例方法。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我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我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 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帕乔利》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 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 2.黄金分割率的多少 a b a:b=(a+b):a 通常用希腊字母Ф表示这个值。 黄金分割奇妙之处,在于其比例与其倒数是一样的。例如:1.618的倒数是0.61 8,而1.618:1与1:0.618是一样的。 确切值为(√5-1)/2 黄金分割数是无理数,前面的1024位为: 0.6180339887 4989484820 4586834365 6381177203 0917980576 2862135448 6227052604 6281890244 9707207204 1893911374 8475408807 5386891752 1266338622 2353693179 3180060766 7263544333 8908659593 9582905638 3226613199 2829026788

黄金市场历史回顾

黄金的历史简介 黄金演变史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管子的言论中已有“黄金刀币,民之通货也”的记载。“金”已经是排在“玉”之后的高等级货币载体之一。中国广泛铸造和使用金属货币,是春秋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这个时期,商品经济的持续飞跃发展促使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金属钱币。当时有金、银、铜三种金属货币。春秋战国时期广泛流通的是铜质的蚁鼻钱、银质的铲状布币、金质的郢爰等金属钱币。金币是楚国(当时的一个小国) 的主要货币形式之一,史称楚金币为印子金、版金、金版、饼金等,现在一般将楚金币称做爰金。爰金,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记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在已发现的爰金中,钤印有“郢爰”的占绝大多数。 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楚金币,除极少数为墓葬出土的以外,绝大多数来自于窖藏财富。从考古文献中可以看出,黄金的流通仅限于上层社会,并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楚国之所以能在中国最早利用黄金作为货币,是因为楚地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中国以外的其它古代文明利用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更加久远。埃及十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黄金已被作为赐封财富的计量单位,成为货币载体。公元前五世纪,黄金铸币已作为古希腊城邦商业往来的结算载体,并发展出了商业银行雏形。14、15世纪航海大 发现,美洲黄金大批运抵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初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为其后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初期的货币币材准备。 19世纪,随着美国西部淘金潮及其它地区黄金地质资源发现与开采,黄金生产能力持 续在历史高位运行,黄金供应量持续增长,使黄金作为区域性国际贸易及其国内贸易结算货币成为可能。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和古波斯铸造金币,金铸币从此流通于欧洲大陆、地中海及周边地区。 金本位制的真正确立是在近代社会。1861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令”,建立货币 本位的单一金本位制。1878年,法国签订协议暂停银币自由铸造权,向单一金本位制过渡。1879年,美国在实践中引入单一金本位制,1900年颁布“金本位制法令”,正式建立单一金本位制。其间,虽然曾因战争等原因金本位制暂停,但总体上金本位制因金汇兑本位的创新而得到延续,并随着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立推广至各个工业化国家,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才导致黄金在名义上被非货币化。 黄金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并不意味着黄金已经完全褪去了其货币属性而还原成纯粹的商品。黄金仍然被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储备,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货币的职能,承担着国际金融风险防范和支付危机风险屏障的职能。正如黄金从充当货币的那一刻起,就是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的统一体一样,黄金的货币属性在信用货币时代仍然会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信用泡沫膨胀和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黄金的货币属性将成为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黄金成为官方储备资产的背景

黄金生产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黄金生产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初期,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 黄金供给 (1)金矿开采 a.全世界近几年每年金矿开采量约2500吨左右,每年产量变动平稳 b.全球已探明未开采的黄金储量约7万吨,只可供开采25年 c.南非,美国等主要产金国产量下降,勘探大型金矿可能小 d.开采一大型金矿正常程序一般需要7-10年时间 e.1980年后长期跌势中,开采投入支出不断减少 对价格的影响:金矿开采受本身行业特性限制,对价格的敏感度低,价格的大幅上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映到产量增加。 例子:1979-1980年金价爆涨,最高至850美元,但金矿开采量直到1981年都无重大改变,到了1983年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世界黄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19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世纪。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的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到19世纪黄金生产跃上了新台阶,100年期间生产的黄金达到了1.15万吨,是18世纪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间就生产了1万吨。 进入20世纪后,总得来说,世界上黄金的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出现过几次

产量大增的现象。在1900年世界黄金产量每年300吨,在20世纪早期最高年份产量达到每年700吨、3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达到每年1300吨、6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产量接近1500吨,80年代世界黄金年产量突破2000吨,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量总体还在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黄金产量还是比较稳定的,21世纪以来世界黄金产量平均稳定在2600吨左右。 目前,虽然一些国家的黄金产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亚、秘鲁、印尼黄金产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国等黄金生产大国的黄金产量在下降。另外,由于金矿产业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从历史数据看,全球矿产金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世界黄金产量不会变化很大,依然比较稳定。 据科学家推断,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人均1万多吨。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仅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截止2005年,人类采掘出的黄金不过12.5万吨,约占总储量的六亿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地球上的黄金分布很不均匀,虽然,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但是各国产黄金产量差异很大,各地产量却颇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产金国依次为: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秘鲁、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布亚新几內亚。其中中国黄金产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亚及美国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金量的13.9%、10.6%、10.2%;而我国的产金量也达到8.6%。目前,世界每年矿产黄金2600吨左右,但是能达到目前这个产量是经过了人类几千年不断探索和努力的结果。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19世纪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世纪。在19世纪之前,

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黄金市场共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冻结民间黄金买卖,鼓励黄金生产(1949-1978)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1957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组织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采取了诸如提高黄金收购价格、取消黄金生产课税、增加财政补贴等措施落实国务院指示,以此鼓励黄金生产。1963年初国家停止了对金、银饰品加工原料的供应,银行所收购的金、银饰品也不再对外销售。 2、统一管理,统购统配(1978-1993) 改革开放以后,冻结民间黄金买卖的管制政策开始出现松动。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铸造发行纪念币、投资性金银币。1982年我国放开了中断20多年的黄金饰品零售市场,中国金币总公司也从这年起开始发行著名的熊猫金币。在此阶段中,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和1984年1月发布《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对我国金银的生产、收购、配售、加工、使用、回收、进出口等提出明确的法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黄金市场价格,适时调整国内黄金价格,以此调节国内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 3、逐步市场化(1993-2001) 从1993年开始,黄金生产企业开始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统购统配”计划外的黄金交易破土而出,出现一些地方性的黄金交易市场。1999年12月28日,白银放开交易,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给中国黄金市场的放开打下了基础。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4、全面市场化(2001-至今)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注册登记制,标志着黄金商品市场的全面开放。在现货交易蓬勃发展的基

黄金行业现状

行业背景及行业现状 1、政策背景:2004年9月6日,伦敦金银市场协会2004年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世界黄金领域中最重要的国际性会议首次在我国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表示,央行将研究逐步推出黄金远期和黄金期货产品。周小川在题为《充分发挥黄金市场的投资管理功能》的讲话中指出,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第一、要实现中国黄金市场从商品交易向金融产品交易的转变。就目前情况看,发展个人黄金投资业务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选择。目前中国国内居民储蓄余额已高达12万亿元,推出个人黄金投资,将百姓手中的货币资产转变成黄金资产,从宏观上讲,可以拓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调整货币供求。第二、实现中国黄金市场从黄金现货交易向黄金衍生产品交易的过渡。黄金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可以有效地提高黄金市场规避风险和投融资的功能。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形式是实盘黄金现货交易,随着中国黄金市场的成长,我们将逐步推出包括远期和期货在内的各种黄金衍生产品业务。今年2月份和8月份,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在现货交易方式的基础上分别推出了T+5和延期交收业务。此项业务的推出,一方面为产金企业和黄金需求企业提供了套期保值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丰富了市场的交易品种。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还将研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黄金远期和黄金期货产品。第三、实现中国黄金市场由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的转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黄金市场开放的力度,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加快中国黄金市场与国际黄金市场接轨的步伐,积极为中国黄金市场成为国际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条件。周小川还表示,中国黄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在内的中国主要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基本建成,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整,黄金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和宏观调控体系。 2010年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和证监会六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商业银行要围绕黄金开采、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整个产业链条,切实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改善金融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成效,向黄金产业提供多方位的金融服务。结合产业和市场发展需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展实物金销售、黄金租赁、黄金远期和黄金期权等业务,丰富市场品种,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和规避风险的需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报价的黄金衍生品交易。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黄金市场,扩大黄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意见还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当前黄金市场外汇管理政策。为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报价的黄金衍生品交易,结合上海黄金交易所询价系统建设,允许开展黄金衍生品人民币报价的商业银行,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下,在境外对冲境内黄金交易头寸,并研究将开展黄金衍生品人民币报价交易所涉汇率敞口头寸纳入结售汇综合头寸进行境内平补的可行性。 2、战略背景:2007年至2008年,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逐步升级,全球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以及其他投资市场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跌幅,投资者损失惨重。但历来具有金融避险功能的黄金市场却独占鳌头,2008年,国际现货金价格最高达1032.09美元/盎司,2009年再创新高,一举突破1226.42美元/盎司大关,2010年更是创出了1430.85美元/盎司的历史记录。黄金坚挺的表现促进了全球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第二大黄金消费国,我国黄金市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上海黄金交易所2008年成交量达到4,457吨,较2007年成交量同比上涨143.84%。但相比较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和市场投资需求,我国黄金市场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个人黄金投资交易只占上金所以及我国黄金市场总成交量的一小部分。与此同时,我国地下炒金业务却发展得“轰轰烈烈”,极大扰乱了我国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凸显了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与日益增加的个人黄金投资需求的矛盾。 二、标金贵金属投资有限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 1、国内环境 2001年4月,央行行长宣布取消黄金“统构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同年6月,央行正式

黄金的历史和地位

黄金的历史和地位 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可以说这是一句经典的阐述,它深刻地揭示了黄金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黄金和白银二者有相对固定的兑换比率,作用又是完全一样的,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在提到“金银”的地方全部用黄金来替代)也就是说,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商品交换以后,曾经有过其他的物品也曾经先于黄金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等价物”,比如贝壳和盐等等。后来由于黄金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携带和保存”等自然属性的优势,最终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这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此,黄金成了“天然的货币”。自从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经济的发展。因为我们可以想见,在黄金没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前,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地区和地区之间很有可能商品交换的“媒介”是不一样的,即使一样也有可能在对它们的“价值大小”的认定上存在分歧。而当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其他的一般等价物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家就只需要鉴定黄金的货色、度量它们的重量。大家都把它看作是财富的化身,拥有它,就几乎拥有了一切。这样就自然地产生了对黄金的“偶像崇拜”。迄今为止黄金拥有这种地位已经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但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黄金成为货币之后最先是将黄金铸成条块状使用的,而且必须是足额重量,后来又将黄金铸成一定的形状,如古罗马的金币、我们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金元宝”等。再后来,政府强制铸造一些一定形状并人为规定其“价值”的金属铸币。最早可能是部分是金银部分是其他金属,但强制其“价值”就等于同等重量的纯金银的“价值”。再后来,政府甚至在铸币中完全不用金银的成分了,而代之以其他金属,如铜、锡、铅、镍、铁或是他们的合金,我们称其为“制钱”。很显然,这些铸币无论是政府规定的“价值”(即规定单位重量的金银与一定数目的铸币可以兑换)还是市场调节下的“价值”都远远低于其自身的价值。(如鸦片战争后由于白银的大量外流导致了“银贵前贱”)也就是说,这些铸币所代表的购买力远远低于其自身的生产成本。其之所以被老百姓在经济活动中所接受,几乎完全是因为政府其实是用它的“信用”作了担保。换句话说,如果某个政权(王朝)被推翻了,这些铸币如果不被新的政权(王朝)所接受和承认的话,那么他的购买力将大打折扣。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是由官府垄断铸币活动,对民间私自铸造行为给以非常严厉的打击,看一看中国的史书,政府对待这类行为的处置措施之严厉近乎对待犯下了“十恶不赦”之类的大罪。再到后来,政府干脆就发行了本身几乎毫无价值的“纸币”,纸币自身的价值就是其纸张和制版、印刷的费用,如果,不是政府强制给其赋予了“价值”的话,其价值和废纸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发行某种纸币的政权被更迭了,新政权不承认其“价值”的话,或是将其“价值”大打折扣的话那么,我们手中的这些纸币就会成为废纸或是我们的财富已经大大的缩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国民党政权垮台后,我们西北的许多地区老百姓竟用当时的纸币糊窗纸或是裱鞋垫。这些行为其实是政府利用强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而在这么一个演变的过程中,最早的时候,政府总要强制规定铸币和纸币与金银之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价,这样,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老百姓也就被动地习惯了在经济活动中接受铸币或是纸币,(人们也无力抗拒)因为,一般来讲,一个政权不会随便大幅度地调整铸币和纸币与金银的比价关系,因为,这必将引发社会的动荡和老百姓的强烈不满,造成经济的崩溃、民心的丧失,历史上远如代汉自立的王莽新朝的败亡,近如国民政权在大陆的覆灭都是如此。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老百姓对铸币或纸币有信心,其实就是对某个政权有信心。而一旦到了乱世,老百姓就会自发的拒绝铸币或是纸币,把金银作为他们财富的稳定器和保值手段,这也就是金银独特的“储藏手段”的职能,用现代经济学的表述就是金银是最好的“避险工具”。 40多年前,一位经济学家曾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金价将一落千丈,黄金将随处可用,牙科医生可以用它来补牙”。今天,我们虽然没有看到黄金随处在用,但是,黄金“非货币化”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黄金知识--之发展历史

1、黄金的特殊的魅力与永恒的价值 在古代社会中,黄金体现了货币、赋税、赏赐、贡奉、赠送、施舍、悬赏、贿赂、赌博等多种功能,影响了社会政治、文化生活。黄金用天赋的色彩描写了生活的诗、历史的事。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与金发生联系:经济学家把金看作是价值尺度,艺术家把它作为精美艺术品的材料,商人把它当成是财富的代表。 黄金的质地纯净,色泽美观,拥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作为首饰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等,仍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贵金属。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它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几乎永恒。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的地位,一段时间曾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用它作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到目前为止黄金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仍然占主要地位。 首先是“金”具有重大经济价值,金币本位制在世界的统治地位长达百余年。金的稀缺程度决定了它在经济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志之一。 其次,黄金延展性能好,耐腐蚀,光亮华丽,是制作精细艺术品的良好材料。从古至今都可以看到用金制造的变幻莫测、跌宕起伏的工艺品,在金器物作品上也凝聚了艺术家和工匠的才华智慧,而且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和观念。 2、中国金银器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了金银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银制品。金银制品在商代即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已有金银镶嵌工艺。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至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 目前所出北朝及唐代前期的部分金银器皿的造型、纹饰都带萨珊朝金银器的风格,说明曾受到波斯金银器的影响。纹饰以花鸟为多。工艺精湛,唐代已普遍使用了板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打、刻凿、镶嵌等技术。宋以后,各项工艺更加复杂精细,并出现了金银与漆、木器合壁的产品。定陵所出编金丝嵌珠宝龙、凤冠,更属稀世之珍。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金银器中,以清代皇帝和后妃御用的金银器最为丰富,其中有礼乐器、生活用具和各种陈设器,也有宗教文物中的佛像、龛塔、供器、法器等(宗教文物中的金银器另有介绍)。这些器物的工艺制作采用了铸造、锤鍱、錾刻、累丝等多种技术,还有许多金银器镶嵌着珍贵的宝石、美玉、翡翠、碧玺等。这些金银器大多造型别致,纹饰精美,极富宫廷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世界上最早的黄金制品出现于公元前五千年的古埃及,最早的银器则出现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随后,希腊、罗马、波斯、萨珊朝等都开始了对金银器的广泛使用。金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足可谓之绵久而辉煌。早在距今约三千余年前的商周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金制品。略迟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则开始了对银制品的使用。早期金银器均为小型装饰制品,小巧简约、清新活泼便成为了对此时金银器特征最为恰当的概说。随后,金

世界黄金市场发展历程

黄金市场发展的历程 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期间,全球各个国家一直使用黄金作为单一或其中一种货币,国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由于黄金罕有、特殊和珍贵,因此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它金属品种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近乎永恒。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地位,黄金曾经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黄金在现代金融市场的角色: 货币职能下降,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应用在逐渐扩大,是全球公认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属于世界性的储备。全球争相成立黄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众多黄金的投资衍生工具和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黄金是投资者所公认的最具有投资优势的品种 20世纪60年代前 黄金作为交易媒介已有3000多年历史。经过一段漫长时期,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在1717年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19世纪末期,欧洲国家已广泛实行金本位制度。美国于1900年实行金本位制度。在国际方面,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黄金从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流入收支出现顺差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在1919年停止实行金本位制度,但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本位制度。而踏入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动荡时期,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以黄金兑换货币的制度,只允许中央银行及各国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在此情况下,形成了美元兑换制度,使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国际间在1934年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认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实行至1971年。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买卖黄金的官价升至每盎司35美元,一直致力维持这个兑换价至1968年。 1960年期间 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国连同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及瑞士成立黄金总库,希望把黄金市价保持在接近官价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这个新机构实际上是外汇稳定基金的扩展,使财政部在必要时可增加黄金的供应量来压抑自由市场的金价。 1968年期间 由于国际货币市场呈现不稳定及美国陷入越战而导致美元备受压力,带动全球黄金投机活动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下,各国暂停黄金总库的运作,而伦敦金市亦停市两星期。伦敦金市停业期间,瑞士各银行在苏黎世成立金库,进行黄金买

中国的黄金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黄金历史与现状 从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一直是一个黄金贫乏的国家。虽然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黄金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财富的计量单位和拥有财富象征,黄金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但事实上由于中国黄金总量上的缺乏,使得黄金很难成为财富流通中介的主角。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承担流通货币功能主角的是白银。中国“贫金”的现实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而产生“中国贫金”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原因: (1)历史原因: 据考古发现,在汉代以前中国社会商品流通领域中并不缺乏黄金,整个社会中黄金流通总量也并不缺乏,这可以从汉代以前的墓葬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金饰物可见一斑,从各种历史文献中也可以看到当时黄金的重要地位。据当时的历史文献记载,皇帝对有功的大臣战将等往往就动辄赏赐几百斤的黄金。 但在汉朝以后中国社会中的黄金总量就突然减少了,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总量的突然减少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还需要中国考古学界来继续研究破解这个谜团。其中有一个说法,从汉代以后,中国朝代更替频繁,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各种战争一直绵延不断,而当时的黄金事实上是储备在中国社会的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里,这些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恰恰是各种战争与农民革命的掠夺对象,为了保存这些财富,这些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必然要藏匿类似黄金这样的高价值财富。社会动荡各种绵延不断的战争过程中这些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中的很大一部分被革命浪潮所消灭,这些被藏匿的黄金财富就成了无主的、消失了的财富。由于从汉朝以来,各种战争革命频繁爆发延续了几百年时间,大量的诸如黄金这样的高价值财富就被埋在了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中,“一人藏匿百人难寻”,大量黄金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的财富。也许这真是中国“贫金”的一个历史解释。 (2)近现代的战乱因素: 除了上面的历史疑案外,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诸多事件,进一步造成了中国大陆上贫金的现实。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近100年的鸦片贸易巧取和武装抢夺与盘剥,大量的白银和黄金被当作鸦片货款和战争赔款流出中国,进一步造成了中国黄金与白银等贵金属硬通货的严重匮乏。自此以后中国境内的连年内战和日本侵略中国,更是造成了我国黄金与白银的大量外流,一部分黄金与白银用作了军械物资的购买,另一部分被大量达官显贵外逃携带出国。至今中国民间依然有这样的国际黄金疑案未了结。 (3)国民党内战时期的“金圆券”事件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炮制的“金圆券”事件就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黄金外流事件。国民党政府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为了弥补赤字,就大量发行法币,法币猛增,物价随之飞涨。为了挽救经济崩溃,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所谓的“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其中国民党政府颁发的《金圆券发行办法》规定金圆券每元含黄金0.22217

国内外黄金基本情况报告

国内外黄金基本情况报告 一、黄金的特性 1、黄金的物理特性 黄金,又称金,熔点1063℃,沸点2808℃。黄金的密度较大,在20℃时为19.32克/立方厘米。黄金的柔软性好,易锻造和延展,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有高反射率、低辐射率的特性。黄金抗化学腐蚀和抗变色性能力极佳,化学稳定性极高,在碱及各种酸中都极稳定,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也不变色。 2、黄金的金融特性 由于黄金的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一度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用于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商品应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它的金融储备、货币职能在调整,商品职能在回归。到目前为止,黄金在国际储备、货币、首饰等领域中的应用仍然占主要地位。 二、黄金的主要用途 1、国际储备 由于黄金的优良特性,历史上黄金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20世纪70年代黄金与美元脱钩后,黄金退出流通货币的舞台,黄金的货币职能大大减弱。但是,目前许多国家的国际储备中,黄金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黄金饰品 黄金饰品一直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财富的不断增加,保值和分散化投资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这方面需求量的逐年增加。 3、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由于黄金所特有的物化性质:具有极高抗腐蚀的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原子核具有较大捕获中子的有效截面;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黄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种触媒性质;还有良好的工艺性,极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和金粉,很容易镀到其它金属、陶器及玻璃的表面上;在一定压力下黄金容易被熔焊和锻焊;可制成超导体与有机金等,使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如电子、通讯、宇航、化工、医疗等领域。 截止2014年底,全球黄金矿产资源储量为53800吨,原生金矿石的平均品位为1.19克/吨。 三、黄金的供应情况 1、黄金的供应

国际黄金市场的历史发展轨迹

一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 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个民很难拥有黄金。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及古罗马的文明。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而杀戳当地民族,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即使存在,也因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二金本位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进入19世纪初开始,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以及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着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可自由进、出口,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在国内,黄金可以做货币流通。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

由兑换、自由输出等三大特点。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金本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全世界已有59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虽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20世纪的20年代。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一百多年,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金本位制”历史。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黄金市场的发展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经济需求。在“金本位”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虽都可以按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但实际上仍是通过市场吞吐黄金,因此黄金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必须指出,这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市场,黄金市场不能得到自由发展。因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只有唯一的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场。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到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一关便是15年,直至1954年方后重新开张。在这个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货币功能,使之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仍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

黄金历史

黄金历史 一、黄金发展历史 尽管黄金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性,但是在人类发现黄金、开采黄金、冶炼黄金并对黄金进行加工之前,黄金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惰性物质。因此,黄金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下述内容是一些创造历史的时刻。 1. 公元前3600年首次黄金冶炼 古埃及金匠为了从矿石中提取黄金,使用防火粘土制成的吹管对熔炉进行加热,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黄金冶炼。 2. 公元前2600年早期黄金首饰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今日伊拉克)金匠制作了最古老的黄金首饰之一,一件由青金石、玛瑙和柳叶形金坠组成的头饰。 3. 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200年金饰生产技术的进步 工匠们发明了脱蜡铸造技术。此工艺改良了黄金的硬度和颜色,因此拓宽了黄金产品的市场。

4. 公元前1223年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是古代黄金工艺的重大成就。 5. 公元前950年所罗门神殿 也门的示巴女王赠送给以色列的所罗门王2500公斤黄金,使他的黄金持有量达到5700公斤。所罗门使用部分黄金修建了著名的所罗门神殿,据说神殿覆盖着一层黄金。 6. 公元前600年黄金首次应用于牙科医学 伊特鲁里亚人使用金丝固定假牙,这是人类首次把黄金应用于牙科医学中。黄金良好的生物适性,可延展性以及抗腐蚀性使其在今日的牙科应用中依然很有价值。 7. 公元前564年黄金货币诞生 克罗伊斯王改进了黄金精炼技术,使他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黄金货币。统一的含金量使这种金币被广泛认可并用于贸易中。

8. 公元300年黄金纳米颗粒 古罗马人用黄金为酒杯着色。融化的黄金粉末加入到玻璃中扩散成黄金纳米颗粒,使玻璃显出亮红色。 9. 公元1300年设立纯度印记 为了检查和保证贵金属品质,世界上第一个纯度印记体系在伦敦的金匠行会设立,今天的伦敦金属货币检验室仍旧位于此处。 10. 公元1370年金块荒开始 1370—1420年间,欧洲主要金矿完全枯竭,欧洲地区的黄金开采和生产急剧下降,这一时期被称为“金块荒”。 11. 公元1422年威尼斯创纪录的一年 威尼斯铸币厂创纪录地铸造了120万枚达克特金币(曾在欧洲许多国家通用的金币),为此使用了来自非洲和中亚的4.26公吨黄金。这种小金币很受欢迎,因为它容易铸造并且价值高。

一文看懂黄金市场发展的四个时期

一文看懂黄金市场发展的四个时期 黄金是重要的贵金属之一,早在千年以前人们便开始使用黄金。在经历一段漫长的发展后,黄金市场已经变得相当成熟了。黄金市场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 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这一贵金属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个民很难拥有黄金。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及古罗马的文明。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而杀戳当地民族,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即使存在,也因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二、金本位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进入19世纪初开始,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以及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贵金属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着黄金这一贵金属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可自由进、出口,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在国内,黄金可以做货币流通。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等三大特点。金本位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