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外线杀菌灯介绍

紫外线杀菌灯介绍

紫外线杀菌灯介绍
紫外线杀菌灯介绍

室内紫外线杀菌灯介绍方案

方案撰写人:

一、概述:

紫外线灭菌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在医院已被广泛应用。随着流行性疾病的传播,现在已开始在人群集中流动性大的场合使用,学校、幼儿园、图书馆、车站等场合广泛使用,并对预防流行性疾病有非常良好预防效果。

经过了近二百年的研究与发展,虽然有许多的消毒杀菌方式被发现,但对于大面积、大空间的物体表面杀菌及空气、水的消毒,紫外线-C仍是被优先考虑的。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

UV A(400~315nm)

UVB(315~280nm)

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

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将空气中或是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二、紫外线-C( UV-C )消毒杀菌的特点:

消毒杀菌速度快、彻底、无二次污染、操作简便、使用及维护费用低、高强度、高能量的紫外线-C( UV-C )只要几秒钟即可彻底灭菌,紫外线-C( UV-C )消毒法,几乎对所有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病原体和藻类……等均可有效杀灭,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不残留任何有毒物质,对被消毒的物体,无腐蚀性、无污染、无残留,电源关闭,紫外线-C便消失。

紫外线-C( UV-C )消毒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效、最经济的消毒法。

三、室内空气的现状

室内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主要表现在:

1、氧气含量变低,二氧化碳含量变高;

2、可能由于室内装修带来的甲醛、苯、TVOC等杂质气体含量变高;

3、人体呼吸带来的细菌、病毒越积越多。

4、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比如SARS,H5N1,H1N1脑炎等传播性比较强的疾病。

细菌、病毒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我们不难想象,在一个近似密闭的空间,聚集几十个人,一个传染病人呼出的气体迅速传播开来,就好象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水中,会迅速把整杯水染黑。传染病病菌通过空气经空调循环再传给空间内的其他人,即使是普通感冒其"效果"也一样,中央空调甚至可把一个室内的传染病通过通风管道传给其他房间的人。这种传播是"高效"的,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卫生部在今年五月与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发文《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预防"非典"、确保安全使用的应急管理措施》,文中提到无新风运行、在回风口或送风口又无杀菌装置在疫情严重时要停止运行,防止交叉感染。

要对流动的空气进行杀菌,只能用紫外线、过滤、静电除尘除菌装置,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是以辐射紫外线光波的形式来杀菌,她能透射空气,只要被紫外线照射到就可对细菌和病毒进行有效杀灭。此外,它还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无二次污染,是一种强有力的、可靠的杀菌方法,使用紫外线杀菌装置,在设计上可以做到量化。在教室、图书馆、饭堂、会议室、候车室等场合安装紫外线杀菌灯显得尤为必要,他对预防各种通过空气传染的传染病将起到重要作用。

四、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效果:

1. 点亮灯后,室内污浊空气由于臭氧和紫外线的作用而渐清洁,于是此灯不断供应新鲜空气之源泉,在臭氧分解时空气中的游离细菌亦被杀灭,可以防止伤风感冒及其它种种以空气为媒介的传染病,防止肝炎、结核病的传染。

2.防臭防霉。在教室、宿舍、卫生间内点上此灯,不但可以防臭,而且还可以杀灭苍蝇、蚊子等幼虫。在阴暗潮湿的房间内,可防止物品变霉。

3. 纯物理杀菌无二次污染,由于紫外消毒技术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学药剂,因此它不会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 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紫外线核心技术的完善,紫外线消毒技术不仅消毒效率是所有消毒手段中最高的,而且其运行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

5. 可有效预防SARS,H5N1,H1N1,脑炎等传播性比较强的流行性疾病。

五、使用紫外线杀菌灯的注意事项:

1、每一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紫外线杀灭、死亡剂量标准,其剂量是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杀菌剂量=照射强度·照射时间/K=I·t),即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则取决于紫外线的强度大小以及照射时间的长短,高强度短时间与低强度长时间之照射其效果是相同的。

2、灯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老化,紫外线照射强度会发生衰退,为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应定期检查测石英灯的照射强度,发现强度不够时应立即更换。

3、紫外线的只能沿直线传播,穿透能力弱,任何纸片、铅玻璃、塑料都会大幅降低照射强度。因此消毒时尽量应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定期擦拭灯管,以免影响紫外线穿透率及照射强度。

4、紫外线对人体的的皮肤能产生很大的伤害性,要在现场无人的情况下开启使用,更不要用眼睛直视点燃的灯管,由于短波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所以戴眼镜可避免眼睛受伤害。

5、在有人员活动的场所,一般不要使用臭氧灯管,因为臭氧会促进人体的血红蛋白凝结,造成人体供氧不足,发生头晕、恶心的感觉,影响身体健康,特别在臭氧浓度达到>0.3ppm (mg/m2 )时,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6、低压放电灯中之紫蓝色光芒为汞蒸气压,虽然汞蒸气压的强度与紫外线仍然有其关联性,但是并不直接代表紫外线之强度,这也就是说,紫外线的强度无法用肉眼来判定。

7、灯具加反光罩可以保证紫外线能量的集中,另外可以避免给工作人员造成损伤。反光罩一定要用对253.7nm紫外线材料吸引少反射多的材料制作,表面氧化抛光处理过的铝对短波紫外线的反射系数最大,所以一般杀菌灯具的反光系统均用铝材制成。

六、学校教室、图书馆、饭堂等人员密集地方安装紫外线杀菌灯的可行性:

1. 近年SARS,H5N1,H1N1脑炎等传播性比较强的流行性疾病席卷全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给我们的生存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自猪流感病毒流行以来,我国各地教育部门改造当地学校照明系统,加装紫外线杀菌灯,对预防流行性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深圳市罗湖区各学校为例:在猪流感流行期间,罗湖教委提前给学校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取得了非常好的预付效果,还受到市教委的肯定与表扬,后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等学校效仿安装,为预防流行性疾病作好了保护盾。使广大老师学生避免流行性疾病。只有健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大家庭!

大家看看全国各地学校对紫外线杀菌灯工程的态度:

1)安徽绩溪试验小学的报道

2)译凡培训机构的报道

3)深圳大学关于紫外线杀菌灯的招标报道

2. 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紫外线杀菌灯接头,与现有照明灯具接口一致直接更换就好。紫外线杀菌灯图片

安装示意图

安装实景图

3. 在安装基础上不会增加电费支出,保障师生不受流行性细菌病毒的侵害。

七、我公司做紫外线杀菌灯的成功案例: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第一小学、第二小学、育才中学等

八、安装预算(以一个教室为例)

单支灯管价格为:120元/支每个教室:2支40W杀菌灯教室面积为100平米

总安装价格为:240元/教室

施工安装时间:5-10分钟/教室

九、产品介绍:

名称:紫外线杀菌灯

型号:ZW40S25W

杀菌波长:辐射253.7nm紫外线强度90μw/cm2

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消毒杀菌.

杀菌原理:通过产生253.7nm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DNA,使微生物死亡,杀灭细菌和霉菌,杀灭微生物类别: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化脓菌等菌类和苞类菌。

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使消毒物体跟灯管1M以内照射30分钟左右。

室内消毒按0.8W/ m2按装灯管,一般的教室按装2支,照射10-60分钟左右。

执行标准:Q/BXE002-2004 浙卫消证字(2003)第340号。

注意事项:

紫外线对人、动物的眼睛、皮肤有损害,操作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必须在无人的条件下使用杀菌灯,(光照射不到人的身体)。杀菌后开窗通风5分钟以上。

相关信息介绍:

十、关于学校对甲流防控工作的相关介绍

教育部:14条措施做好学习甲流防控工作

第八条:

要加强学生学习生活场所的开窗通风,学校要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种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包括日常的环境消毒。

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秋季

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

第九条:

学校、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管理,尤其应加强并指定专人负责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日常环境消毒工作。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防范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流行。

附:

紫外线杀菌灯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杀毒效果

联系信息

联系电话:

联系人:

紫外线消毒灯的原理及基础知识

紫外线消毒灯在紫外线UV-C波段内,其中250-270nm范围内杀菌力最强。由于汞的共振谱线为2537A,这种杀菌管能产生253.7nm的紫外线,使细菌和病毒DNA 和RNAV发生变性,细胞不能繁殖。紫外线消毒灯对任何细菌或病毒都有效,集中高强度紫外线在短时间内即可杀菌.广泛应用于空气,各类材质表面,水或其它液体的消毒杀菌。 一,使用方法: 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3版第2分册(医院消毒规范)规定,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并且要求分布均匀、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如果是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照射表面应以1m为宜,杀菌才有效。用于饮水消毒水层厚度不超过2厘米,消毒时环境温度控制在20℃~40℃,湿度40%~6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相对湿度大于80%时也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二,注意事项: 1、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会造成灼伤,请注意防护。避免较长时间对人体的直接

照射。 2、紫外线对有机细胞有杀伤作用。请勿对宠物和植物长期照射。 3、注意对室内名贵书画进行遮挡,以防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氧化变色。 4、勿将杀菌灯作为照明灯使用。消毒以适度为宜,不提倡长时间开着紫外灯。 5、清洁紫外线灯时,请切断电源,使用干净的软布或酒精轻擦,忌用汽油等有机溶液擦拭。 6、防止儿童玩耍和接触。 7、对房间消毒完后,请即开窗通风。 三,维护保养: 紫外线灯管表面的灰尘和油垢,会阻碍紫外线的穿透,使用中应注意灯管的擦拭与保洁,新灯管使用前,可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使用过程中一般每2周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保持灯管的洁净和透明,以免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及辐射强度。

水处理杀菌灯种类配搭

水处理杀菌灯种类配搭 常见杀菌灯外观 直管型 实例:PHILIPS TUV 4W PHILIPS TUV 30W H管插管型实例:PHILIPS TUV PL-S 11W 2PIN PHILIPS TUV PL-L 36W 4PIN 双端单针型 实例:PHILIPS TUV 36 T5 SP 单端4针型 实例:TUV 36 T5 4P-SE 电路接线方式

图1 图2 水处理(water treatment)从处理对象分,它包括废水处理、城市供水处理、饮用水处理、纯净水处理、养殖场水处理;从原理上分,有消毒、杀菌、光分解降解及其它光化反应;从使用紫外线杀菌灯的方法来分,有直接把灯放入水中,称为浸没式;紫外线灯放入套管里使用,称为过流式。 ----紫外线杀菌灯在水处理主要应用它的杀菌功能,比如过流式的设备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经水泵产生压力的一定流速的水流流过能透紫外的石英套管外围,紫外线灯产生的254nm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杀菌。其特点是水流流速很快,一般在石英外套流过的时间为不超过1秒,因此要求杀菌灯的紫外线强度是很高的,一般要求在表面强度超过30000uw/cm2。要产生如此高的紫外线强度,需选用高强度大功率的紫外线杀菌灯。如果仍然想通过延长时间来提高消毒效果,那么一般选用较长的灯,做较长的设备,或在不锈钢外壁上处理成涡流旋转式结构,来延长水流过的时间。 ----对于高档产品,过流式消毒方法不仅要配较复杂的结构;还有复杂的控制系统,如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水温监测系统,消毒时间累积,紫外线灯监控、故障报警、自动声光报警等系统。此外,过流式设备对环境与处理对象也有要求,如水的温度、水的透明度对消毒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紫外线杀菌灯工作时表面最佳温度为4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紫外线输出效果;水的透明度越差,紫外线越易被吸收,利用率就越低。 ----与过流式相比,浸没式结构简单。紫外线杀菌灯直接放在水中,这种方法可用于流动的动态水,也可用于静态水。这种处理方法要注意灯管有可能由于意外情况发生破裂;长时间处理,灯管表面会被水中藻类等污染物覆盖,将严重影响紫外线透出。 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典型安装示意图 ◆过流式紫外线杀菌装置的典型安装方式

紫外线杀菌灯的智能控制技术(特选参考)

紫外线杀菌灯的智能控制技术 1 引言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在太阳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发现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所谓紫外线,是指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人类很早就利用太阳中的紫外光杀菌。其原理是作用于微生物的DNA,破坏DNA结构,使之失去繁殖和自我复制的功能,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紫外线杀菌具有无色、无味、无化学物质遗留的优点,已经在空气杀菌、物体表面杀菌以及水处理杀菌等领域广泛应用。 2 紫外线杀菌灯 1904年,德国的贺利氏博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紫外灯,使紫外线杀菌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紫外线杀菌灯是用紫外线杀灭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冠状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病毒,凡被上述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根据GB 19258-2012[1]和GB/T 28795-2012[2]等国家标准,紫外线杀菌灯通常是指采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玻璃的低气压汞蒸气放电灯,放电产生以波长为253.7纳米为主的紫外辐射,其紫外辐射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使用紫外线杀菌灯需要注意安全: ●根据GB/T 18883-2002[3]国家标准,若臭氧残留或泄露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紫外线接触过多,会导致白内障、皮肤癌等; ●打开紫外线灯时,使用人员不得在场,不得直接目视紫外线灯; ●若使用含臭氧的紫外线灯,在使用期间,人员必须在停止使用且通风之后,方可进入现场。 为确保紫外线杀菌灯的安全、科学使用,一般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当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时,悬挂高度为2米~2.3米,一般每10立方米~15立方米体积应安装一只紫外线灯,每次消毒时间约为1小时。 ②当紫外线灯用于污染表面消毒时,一般距离物体表面1米以内,照射时间约为30分钟。 ③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2个星期用7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当有污尘和污垢时,应随时擦拭。 ④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进行一次监测,当低于70微瓦·秒每平方厘米时必须更换。 ⑤做好日常监测,记录照射时间,当累计照射时间超过紫外线灯的寿命时应及时更换。 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室内保持干燥,室内温度应在20℃~40℃、湿度不得高于60%RH。 ⑦打开紫外线灯时不得直视紫外线光源,眼睛及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会造成灼伤、红斑、紫外线眼炎等,应做好防护工作。 3 基于WF-IoT[4]的智能管控技术 3.1 背景 由于紫外线有杀死正常细胞的不良反应,故人体不宜直接照紫外线灯。虽然很多单位建立了严格的紫外线灯使用制度,但是,由于紫外线灯和照明灯大多布置在一个房间内,有的为了方便,甚至共用开关,或把开关安装在相邻位置,时常出现紫外线灯被误开致人伤害事故出现。另外,使用紫外线灯的消毒时间需要得到控制,不能长、也不能短。因此,需要对紫外线灯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紫外线灯得到安全使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运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采取无线通信手段,对紫外线灯实施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3.2 WF-IoT技术概述 WF-IoT是一种基于RFID的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是在Air Lamp商用物联网照明组网控制协议上发展成熟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大容量、中高速、

紫外线杀菌原理

一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射线端的外侧,故称紫外线。紫外线系来自太阳辐射电磁波之一,通常按照波长把紫外线分为四类如下是物质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粒粒不连接的粒子流。每一粒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光子具有4.9eV的能量。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时,便发生能量的传递和积累,积累结果造成微生物的灭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当细菌、病毒吸收超过3600~65000uW/c㎡剂量时,对细菌、病毒的去氧核醣核酸(DNA)及核醣核酸(RNA)具有强大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细菌、病毒,达到消毒灭菌成效。紫外线一方面可使核酸突变、阻碍其复制、转录封锁及蛋白质的合成;另一方面,产生自由基可引起光电离,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紫外线杀菌器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即紫外线杀菌灯所发出之辐照强度,与被照消毒物的距离成反比。当辐照强度一定时,被照消毒物停留时间愈久,离杀菌灯管愈近,其杀菌效果愈好,反之愈差。 编辑本段二紫外线杀菌器分类 根据灯管不同有热阴级低压汞蒸汽放电灯,阴极低压汞蒸汽放电灯。 热阴级低压汞蒸汽放电灯从外型可分为直型,H型,U型管等。 为了不同需要,又可分为低(无臭氧),臭氧,高臭氧等。 编辑本段三杀菌效率 紫外消毒技术具有其它技术无可比拟的杀菌效率。杀菌效率可达99%-99.9%。下表列出紫外技术对常见几种细菌病毒的杀菌时间一般只需1秒以内。 而传统氯气、臭氧等化学消毒方法要达到紫外C的杀菌效果一般需要20分钟至1小时的时间。 表1 紫外C技术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率(紫外辐射强度: 30,000μW/cm2)

紫外线杀菌消毒灯的作用和主要事项

ultraviolet lamp 辐射的主要成分在紫外光谱范围的灯。 紫外线杀菌消毒灯的作用 1、紫外线灯必须在密闭的空间内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2、紫外线灯消毒范围为其周围1米范围内。 3、紫外线灯消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紫外光谱的高能量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从而达到消毒目的。 紫外线灯在医疗单位和餐饮系统是用来杀菌消毒的。紫外线可以破坏细胞,杀死细菌病毒,但也可以破坏人体正常的细胞,如太阳中的紫外线可以灼伤皮肤,造成脱皮现象;还有的误用造成眼睛受伤。总之,紫外线可以杀死活细胞。 紫外线灯照射作为常用的杀菌手段,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随着非典过后,紫外线灯开始渐渐走进家庭、学校。在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同时,由于操作不当,以及对紫外线特性的不了解,其中暗藏的隐患不容忽视。 护理学专家吴小姐告诉记者,人的眼睛与皮肤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线下3分钟以上,就有可能超过人体安全界限。直接照射15分钟后,就会使眼角膜损伤导致电光性眼炎,双眼突然剧烈疼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或眼睑痉挛等。长期照射会损害眼睛及皮肤,导致眼部创伤及皮肤严重灼伤,并可能导致皮肤癌。 眼科专家陈教授认为,除了人为操作不当,一些销售或制造紫外线灯的商家对其商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不足,也助长了危险的发生。 陈教授说,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法规条例,对紫外线灯的销售、使用进行监管。而一些使用单位也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看管松懈加上缺乏警示标志,使得紫外线灯被误打开,或者让人误入照射范围,从而导致事

故的发生。因此陈教授呼吁有关部门在源头上因加强监管,制定一系列安全标准和产品使用规范,并加强紫外线灯副作用的宣传力度。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眼科专家介绍说,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像空气中的细菌和物体表面的细菌,经过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后就能被杀死,临床上经常用此来进行医疗器械和病室的消毒。 所以现在很多餐馆、酒店、病房内都安装有紫外线灯。 如果紫外线过度照射,对人体则有害。如果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会出现一些红斑、痒、水肿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称为光照性眼炎。而长期大量接触紫外线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癌和诱发白内障,所以经常接触强烈紫外线的工作人员都戴有专用的防护面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

aquafine紫外线杀菌器工艺原理说明

aquafine紫外线杀菌器 工艺原理说明 紫外线属于一种辐射原理,能以光速透过空气与空间的电磁波能量。紫外线杀菌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效率水质处理技术之一,可独立使用也可以并用于沉淀物过滤法、逆渗透法、活性碳吸附法、去离子法等多项水处理工艺中。 aquafine紫外线杀菌器工作原理 虽然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向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广大水处理界的人士把目光集中到紫外线消毒法上。 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部分: A波段(UV—A)称为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400nm至320nm; B波段(UV—B)称为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nm至275nm; C波段(UV—C)称为灭菌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75nm至200nm; D波段(UV—D)称为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nm至10nm。

水处理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uv紫外线杀菌灯,即C波段紫外线会使细菌、病毒、芽孢以及其它病原菌的DNA丧失活性,从而破坏其复制和传播疾病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类似,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荧光物质,灯管材质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为保护外管,并利用核酸对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时,破坏细菌与病毒核酸(DNA)的生命遗传物质,与分子内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繁殖。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 大多数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5%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紫外线杀菌效果好对水质较差的水源也适用。

臭氧灭菌灯和紫外线消毒的原理

臭氧灭菌灯和紫外线消毒的原理 臭氧杀菌: 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以实现杀菌作用。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总是进行的很迅速,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的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作用于细胞内的核物质,如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破坏DNA。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

本可以用那些和他们一起抱怨人生的时间,来读一篇有趣的小说,或者玩一个你喜欢的游戏。 渐渐的,你不再像以往那样开心快乐,曾经的梦想湮灭在每日回荡在耳边的抱怨中。你也会发现,尽管你很努力了,可就是无法让你的朋友或是闺蜜变得更开心一些。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问题: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一贯坚持的信念。 我们要有所警惕和分辨,不要让身边的人消耗了你,让你不能前进。 这些人正在消耗你。 01. 不守承诺的人 承诺了的事,就应该努力地去做到。 倘若做不到,就别轻易许诺。这类人的特点就是时常许诺,然而做到的事却是很少。于是,他的人生信用便会大大降低,到最后,也许还会成为一种欺诈。如果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应该警惕,否则到最后吃苦的还是自己。 02. 不守时间的人 俗话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所以不守时间也就意味着是浪费别人的时间。与这种人交往的话,不仅把自己的时间花掉了,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03. 时常抱怨的人 生活之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这些都是正常的。 我们应该看到生活前进的方向,努力前进。而不是在自怨自艾,同时还把消极的思想传递给别人。这样的人呢,一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巴不得别人来帮他一把。本来你是积极向上的,可是如果受到这种人的影响,那么你也很有可能会变成这样的人,所以应该警惕。 04. 斤斤计较的人

紫外线杀菌消毒波长可划分为四大类

紫外线杀菌消毒波长 可划分为四大类 紫外线属于一种辐射原理,能以光速透过空气与空间的电磁波能量。紫外线杀菌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效率水质处理技术之一,可独立使用也可以并用于沉淀物过滤法、逆渗透法、活性碳吸附法、去离子法等多项水处理工艺中。 紫外线杀菌消毒技术原理 虽然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向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广大水处理界的人士把目光集中到紫外线消毒法上。 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部分: A波段(UV—A)称为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400nm至320nm; B波段(UV—B)称为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nm至275nm; C波段(UV—C)称为灭菌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75nm至200nm; D波段(UV—D)称为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nm至10nm。

水处理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uv紫外线杀菌灯,即C波段紫外线会使细菌、病毒、芽孢以及其它病原菌的DNA丧失活性,从而破坏其复制和传播疾病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类似,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荧光物质,灯管材质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为保护外管,并利用核酸对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时,破坏细菌与病毒核酸(DNA)的生命遗传物质,与分子内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繁殖。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 大多数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5%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紫外线杀菌效果好对水质较差的水源也适用。

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及检测方法

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及检测方法 紫外线杀菌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在医院,食品厂,水处理等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灯管辐射强度低及应用不当会影响消毒灭菌效果。为了保证满意的消毒效果,在使用中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监测和管理措施。 1.灯管的辐射强度: 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VW/cm2 (距离1m处)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70 VW/cm2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40VW/cm2,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不要认为紫外线灯管只要亮着,就还有杀菌作用。 2.灯管安装的数量 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3版第2分册(医院消毒规范)规定,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数量(30W紫外线灯,在垂直1m处辐射强度高于70μW/cm2)为平均每立方米

不少于1.5W,并且要求分布均匀、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 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 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如果是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照射表面应以1m为宜,杀菌才有效。 3.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紫外线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辐射强度降低,如温度下降到4℃时,辐射强度则可下降65%~80%左右,严重影响杀菌效果。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4.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高,紫外线辐射穿透细胞减少。有关文献介绍,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相对湿度在6 0%~70%以上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率降低,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对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杀菌力下降30%~40%。刚刚湿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进行紫外线消毒,会使室内湿度增大,影响消毒效果。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

紫外线杀菌灯作用和紫外线杀菌效果浅谈(仅供参照)

紫外线杀菌灯主要用于水和空气的杀菌消毒,紫外线杀菌灯产生的紫外C(UVC)照射水流,当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生物等受到一定剂量的UVC(波长254nm)照射后,使其细胞的DNA、RNA结构被破坏,细胞无法再生,细菌病毒丧失自我复制的能力,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其中运用水处理的紫外线杀菌消毒包括一下几领域: 污水杀菌消毒:市政污水、医院污水、工业污水、油田回用污水。给水杀菌消毒:自来水、地表水(井水、河水、湖水等)。 纯水、净水、纯净水消毒:食品饮料、电子超纯水、医药、注射、化妆品等工艺用水水质消毒。 循环水消毒:游泳池水、景观水已经工业循环冷却水。 中水回用水消毒/水体除藻。 养殖业用水及水族馆的水体消毒。 农业灌溉用水/船舶用水消毒。 TOC讲解、臭氧光分解、余氯光分解、氯胺光分解。 粘液消毒:高浓度的糖浆、蛋清、制药浓缩及果汁的消毒。 紫外线杀菌灯的杀菌效果: 紫外线属于广谱杀菌类,能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结核菌、病毒、芽孢和真菌。

紫外线杀菌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低压汞灯是利用较低汞蒸汽压(<10-2Pa)被激化而发出紫外光,其发光谱线主要有两条:一

条是253.7nm波长;另一条是185nm波长,这两条都是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 杀菌灯不需要转化为可见光,253.7nm的波长就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这是因为细胞对光波的吸收谱线有一个规律,在250~270nm 的紫外线有最大的吸收,被吸收的紫外线实际上作用于细胞遗传物质即DNA,它起到一种光化作用,紫外光子的能量被DNA中的碱基对吸收,引起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 由于紫外线会杀死细胞,因此紫外线消毒时要注意不能直接照射到人的皮肤,尤其是人的眼睛,紫外线杀菌灯点亮时不要直视灯管,由于短波紫外线不透过普通玻璃,戴眼镜可避免眼睛受伤害。如果不小心眼受伤,一般情况也无关大碍,就象被太阳光灼伤一样,严重的可滴眼药水或人乳,帮助复原。在有人的场合,不要使用有臭氧灯管,臭氧浓度高时对人不利。 紫外线消毒杀菌用途很广,医院、学校、托儿所、电影院、公交车、办公室、家庭等,它能净化空气,消除霉味,次外还能产生一定

紫外线(UV)消毒.

紫外线(UV)消毒 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 1 概述 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已在上海闵行、长桥等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污水尾水消毒的日益重视和运行经验的积累,紫外线消毒技术将得到推广,预计今后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中 50%将会采用紫外线消毒,并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 2.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而UVA和UVB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在实际工程的数秒钟水力停留(照射)时间内,该部分实际上属于无效紫外部分。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极弱,灯管和套管需要采用极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导体行业降解水中的TOC,不用于杀菌消毒。因此,给排水工程中所说的紫外光消毒实际上就是指UVC消毒。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常见的联合工艺有UV+H2O2、UV+H2O2+O3、UV+TiO2,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 3 紫外线杀菌灯工作原理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 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 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 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 60% 、 温度为 20 ℃时,辐射的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 70 μ W / cm 2。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 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 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 70 μ W / cm 2的时间 (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 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 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 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0 ~ 40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 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 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 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 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 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 剂量。 (二)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UV杀菌灯的原理及使用教案资料

UV杀菌灯的原理及使用 近来经常有鱼友问及UV灯的使用情况,本人在此器材的应用上初有体会,并收集相关资料及本人的使用经历,在下不才,编辑此贴与各位鱼友就这问题展开探讨,希望有此经验的鱼友共同将此贴补充完善起来。 以下内容跟帖回复才能看到 ============================== 一、UV杀菌灯的原理及用途; UV是紫外線Ultraviolet rays 的缩写。紫外线杀菌灯与日光灯、节能灯发光原理一样,日光灯、节能灯灯管采用的是普通玻璃喷荧光粉,紫外线不能透出来,被荧光粉吸收后只发出可见光;而杀菌灯灯管则用特制透紫外线玻璃或石英玻璃生产(透明),紫外线穿过石英玻璃透射出来,可集中很高的强度在短时间内杀灭细菌和病毒、徽菌、或许还有卵圆单眼虫、卵圆鞭毛虫,紫外线是用攻击微生物的细胞内核而将其摧毁的;还有就是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来控制水族箱中的"绿水"(藻类)问题也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得当,杀菌灯对水的颜色及透明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鱼只的疾病病菌的控制也是非常有效率的。 二、UV杀菌灯的类型; 1.紫外线杀菌灯有不同的结构及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①医院消毒UV灯。②水族专用UV灯。差别很大,医院使用的UV灯主要使用在杀灭空气以及地下的病毒细菌,必须暴露于空气中,故使用上须特别小心。而水族专用UV灯是完全密封屏蔽的,可安全使用。千万不可直接将没有屏蔽的紫外线灯管照射鱼只!(本人有一朋友,为一公司后勤主管,因羡慕本人混养的蓝底过背55CM,与两条80CM的银龙,软硬兼施的要求帮他建立一条龙缸的意愿,15天之后1.2米的缸完成了闯缸的任务,红宝石也住进缸了,又混养了6条鹦鹉,鱼状态不错,在其得意忘形之际,“绿水”泛滥,问我有何万全之策,劝其多换水减少灯照,最后还是无补于事,在无计可施之际,告其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威力,呵~呵~其即刻心领神会的往其公司饭堂,将消毒用的紫外线灯搬回家中,呵呵~~天助我也,30W的UV灯管刚好换在鱼缸灯架上,一个晚上,也就只8个钟的时间,水呀~~清过纯净水,可是有三小鹦鹉肚子朝天,25CM的红宝石掉眼缩在缸底动弹不得,恐怕命不久矣,唉!!都怪我当时没进一步解释清楚使用情况!!!贸然行事的代价非常之惨重!!!!!)。 2.从使用UV杀菌灯的方法来分,①有直接把灯放入过滤槽中,称为浸没式(必须加盖,防止紫外线外射,适合大型养殖场);②将紫外线灯放入密封屏蔽的管道内,并配备一个小功率的水泵使用的,称为过流式(目前水族主要采用此种形式)。目前市场上过流式的杀菌灯又分为两种,①外置式,安装在过滤泵系统中,泵的出水口接进杀菌灯的进水管道,消毒杀菌后流经过滤棉。②潜水式(建议使用),单独完成硝化过滤以及杀菌过程,在第一层进水管道里放置过滤棉,可物理过滤水的杂质,第二层放置生化棉,可收集培养硝化细菌,最后才流经UV杀菌灯,基本上没可能对硝化细菌造成伤害。 三、UV杀菌灯的寿命; UV杀菌灯管的使用寿命通常为6000~8000小时,之后效率就大不如前(潜水式的可自行更换灯管),杀菌灯无须长时间使用,使用定时器,一天使用1~2小时即可,因其功率大多在9W~16W之间,故使用上是非常省电的!使用水族UV杀菌灯,其搭配的低功率马达,将水打入杀菌灯管中,确保有较长时间的照射,但超过当初设计通过灯管的水流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四、UV杀菌灯的正确使用及疑问; 1.使用水族专用UV灯会不会连硝化细菌也杀死吗?不会,水族用UV灯都是密封的,只是水流流过只杀死流过水流中携带的病菌、病毒,而消化菌主要生长在滤材上,影响很小。

紫外线消毒灯

紫外线消毒灯 紫外线消毒灯- 简介紫外线杀菌灯图册紫外线消毒灯( UV 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 )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不同的是日光灯的灯管采用的 是普通玻璃,254nm 紫外线不能透出来,只能被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吸 收后激发出可见光。如果改变荧光粉的成分和比例,它就可以发出我 们通常所见的不同颜色的光。一般杀菌灯的灯管都采用石英玻璃制作,因为石英玻璃对紫外线各波段都有很高的透过率,达80%-90% ,是做杀菌灯的最佳材料。紫外消毒技术具有其它技术无可比拟的杀菌 效率。杀菌效率可达99%-99.9%。而传统氯气、臭氧等化学消毒方 法要达到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一般需要20 分钟至 1 小时的时间。紫 外线杀菌灯的寿命和可靠性都要求高,如果灯管寿命短,更换灯管成本高,而且很不方便。[1] 紫外线消毒灯- 历史人类很早就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光部分杀菌的传统。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紫外线的研究已有200 多年历史,自从德国的贺利氏博士发明第一只紫外线杀菌灯开始,紫外线杀菌技 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空气杀菌,物体表面杀菌,以及水处理杀菌方面。 1982 年,加拿大开始用实际的紫外线水处理工厂以后,美国,欧洲,印度已经广泛采用该技术。

紫外线消毒灯- 技术特点 缺点: 1.工艺特殊,制造困难,价格较高。由于石英玻璃的特殊性 质,使得杀菌灯的生产不能规模化,造成石英杀菌灯的成本较高,阻碍它的进一步推广运用。 2.光衰较大,寿命不长。一般厂家生产的紫外线杀菌灯点燃数百小时后,它的紫外光强度衰减很快,最高达到30%,杀菌效果大大减弱。另外,加工中造成的阴极损伤也影响了紫外线杀菌灯的寿命。由于紫 外线杀菌灯的光衰与荧光灯光衰在机理上不完全相同,所以这一问题 还有待各方努力解决。 3.由于灯丝及阴极材料不同,与T8、T5荧光灯同功率的 UV 灯管,也不能用相同的镇流器驱动。 优点: .热阴极有效寿命8000 小时,冷阴极在20000 小时以上。 2.优质石英玻璃管,羟基含量小于等于50ppm、紫外线透过率大于等于90%。雪莱特紫外线消毒灯穿透率98%以上。 .锆铝片技术,吸附管内杂气,延长使用寿命。 4.超低汞技术,汞含量小于等于 5mg,达欧盟标准。紫外线 消毒灯- 种类根据蒸汽压分类紫外线消毒灯灯管是由石英玻璃制

紫外线消毒灯工作原理

细菌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核蛋白的吸收紫外线的最强峰在254~257nm。 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DNA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 优点:快速 紫外线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率(辐射强度:30000μW/cm2)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 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而UVA和UVB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在实际工程的数秒钟水力停留(照射)时间内,该部分实际上属于无效紫外部分。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极弱,灯管和套管需要采用极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导体行业降解水中的TOC,不用于杀菌消毒。因此,给排水工程中所说的紫外光消毒实际上就是指UVC消毒。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 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常见的联合工艺有UV+H2O2、UV+H2O2+O3、UV+TiO2,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

外线杀菌灯的原理及分类

外线杀菌灯的原理(图) uvb是一种仿太的灯,在照不到太阳的情况下,可以用此灯来代替 UV灯——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的分类: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UV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 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 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矿物质代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

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UVC波段,波长2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大面积脱离。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UVD波段,波长100~200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 紫外线的杀菌原理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围也不断在扩大。 紫外线杀菌灯的结构 紫外线杀菌灯(UV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不同的是日光灯的灯管采用的是普通玻璃,254nm紫外线不能透出来,只能被灯管壁的荧光粉吸收后激发出可见光。如果改变荧光粉的成分和比例,它就可以发出我们通常所见的不同颜色的光。一般杀菌灯的灯管都采用石英玻璃制作,因为石英玻璃对紫外线各波段都有很高的透过率,达80%-90%,是做杀菌灯的最佳材料。杀菌灯有热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冷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等几种结构,可按外型和功率分为多种类型。石英玻璃与普通玻璃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热膨胀系数不同,一般不能封接铝盖灯头,所以杀菌灯的灯头材质多采用胶木、塑料或瓷。 紫外线杀菌灯的灯管因成本关系与用途不同,也有用紫外线穿透率<50%的高硼砂玻璃管代替石英玻璃的。高硼玻璃的生产工艺与节能灯一样,因此成本很低,但它在性能上远比不上石英杀菌灯,其杀菌效果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硼灯管的紫外光强度很容易衰减,点灯数百小时后紫外线强度就大幅下降到初始时的50% -70%。而石英灯管在点燃2000-3000小时后,紫外线强度只减到初始时的80%-70%,光衰程度远远小于高硼灯。还一种透紫外光较高的普通玻璃,比高硼玻璃要高得多,比石英玻璃略

紫外灯管详细介绍

石英紫外线灯管和高硼紫外线灯管的区别 紫外线的分类: 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UV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 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A紫 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 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 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 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 荧光粉制成。 UVC波段,波长1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 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UVD波段,波长小于100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 紫外线的杀菌原理 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 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紫外线杀菌灯的结构 紫外线杀菌灯(UV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不同的是日光灯的灯管采用的是普通玻璃,253.7nm 紫外线不能透出来,只能被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吸收后激发出可见光。如果改变荧光粉的成分和比例,它就可以发出我们通常所见的不同颜色的光。一般杀菌灯的灯管都采用石英玻璃制作,因为石英玻璃对紫外线各波段都有很高的透过率,达80%-90%,是做杀菌灯的最佳材料。 杀菌灯有热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冷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等几种结构,可按外型和功率分为多种类型。石英玻璃与普通玻璃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热膨胀系数不同,一般不能封接铝盖灯头,所以杀菌灯的灯头材质多采用胶木、塑料或陶瓷。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而UVA和UVB 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在实际工程的数秒钟水力停留(照射)时间内,该部分实际上属于无效紫外部分。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极弱,灯管和套管需要采用极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导体行业降解水中的TOC,不用于杀菌消毒。因此,给排水工程中所说的紫外光消毒实际上就是指UVC消毒。 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 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 紫外线通过改变遗传信息DNA杀死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常见的联合工艺有UV+H2O2、UV+H2O2+O3、UV+TiO2,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特点 ● 高效率杀菌 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菌作用一般在一秒内完成,而对传统氯气及臭氧方法来说,要达到紫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