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智慧警务_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

_智慧警务_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

_智慧警务_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
_智慧警务_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

“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

张兆端

摘要“智慧警务”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为技术支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促进公安系统各个

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实现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之目标的警务发展

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化。

“智慧警务”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警务运行中的各项关键信息,通过对社

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公安需求做出明确、快速、高效、灵活的智能响应,为公安工作提供高效的警

务管理手段和拓展便民服务的新空间。

关键词警务机制“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个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①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②正在到来。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管理方式正在向着“智慧”的方向发展,城市管理及公安机关的警务管理也正朝着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及形态———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发展。“智慧警务”已逐渐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一、“智慧警务”的定义及性质

(一)智慧和“智慧警务”的涵义

在现代汉语中,智慧一般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智慧的人通常被称为智者。智者,聪明也,智商高、反应快、敏捷;慧者,灵也,悟性好、有灵性、情商高。与“智慧”密切相关的“智能”一词,指智慧和能力,如智能双全、智能机器人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有“人工智能”之说。维基百科解释,人工智能有时也称作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计算机系统所实现的智能。

有人认为,“智慧警务”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全面梳理金盾一期工程的系统和资源,海量吸存数据,把传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的信息化“社会流”纳入管控,利用云计算、云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以“人”为中心,掌控“屋、车、路、网、场、组织”等周边要素,形成的动态轨迹管控机制。杭州中奥科技有限公司认为,“智慧警务”是根据

作者单位:吉林警察学院

科技强警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云计算、视频物联网、大数据和视频智慧分析技术、GIS、GPS、3G、移动警务智能系统、数字集群等前沿科技,通过面向实战和服务民众的顶层设计,以及面向警务信息的高度共享机制、系统的强度整合机制、应用的深度分析机制等建设,构建更加智慧、开放、人性化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实现公安警务工作现代化、智能化、流程化、可视化。

根据现代警务的功能特点及未来警务发展演变的趋势,笔者认为,“智慧警务”是以互联网、物联网、③云计算、④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为技术支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促进公安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实现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之目标的警务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从本质上看,“智慧警务”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公安信息资源,统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公安建设和公安执法、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发展。其要旨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汇集智慧的人与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以实现公安效益最优化。它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者的高度融合———智慧化。“智慧警务”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警务运行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公安需求做出明确、快速、高效、灵活的智能响应,为公安工作提供高效的警务管理手段和拓展便民服务的新空间。

对于“智慧警务”的认识和理解,要把握以下几层涵义:一是“智慧警务”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公安信息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尤其是物联网、云计算等将成为植入“智慧警务”机体的智慧基因,为构建“智慧警务”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在“智慧警务”中,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互联互通、相互感知、相互交流,有更强的信息共享能力。三是“智慧警务”的核心特征是基于警务数字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实现警务运作一体化、协同化、互动化、最优化,使得警务资源高度融合、治安管控高效有力、公安服务更加便捷。四是“智慧警务”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具有更强的集中智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智慧警务”的背景

第一,社会背景。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球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市网络和城市联盟。然而,星罗棋布、快速扩张的城市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困惑,随之引发的交通拥堵、能耗增加、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不仅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令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后许多发达国家提出并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实施智能化响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医疗、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受此影响,中国某些发达省市于2010起开始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智慧城市,某些发达省市公安机关也开始提出构建“智慧警务”的理念,探索将“社会面”管控与“社会流”管控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技术背景。“智慧警务”具有透彻感知、泛在互联、高效协同、精准管控、创新应用等特征。这种智慧化的警务形态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作支撑。一是感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警务”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自动识别、传感器、条形码、遥测遥感、无线传输等感知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完全改变了人们常规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直接推动了智慧城市、“智慧警务”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等核心理念的提出。二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警务”的诞生提供了良好载体。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度融合,为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实现互联互通、信息传输与资源共享等提供了便捷快道。三是信息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警务”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云计算、分布数据处理、微电子技术、智能技术以及信息共享交互与应用平台开发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建设所需要的信息深度计算、加工处理及应用,以及最终实现智慧城市、“智慧警务”的各项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政策背景。智慧城市、“智慧警务”的建设发展涉及核心技术研发、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以及人才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才能实现。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智慧产业、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划,力争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占据制高点。2010年以来,宁波、深圳、南京、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城市也陆续提出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全面推动了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在中国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公安部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强力实施“金盾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公安信息化进程,为构建“智慧警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三)构建“智慧警务”的意义

第一,构建“智慧警务”是未来警务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已开始迈进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警务与人之间的相互感知和联系越来越紧密,“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当代警务发展的新趋势。“智慧警务”的感知、整合、共享、创新等特点,使公安管理和警务理念都发生着重大转变,“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指挥更有力、服务更便捷”的主体思路日渐突出,这是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未来警务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

第二,构建“智慧警务”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下的时代潮流。当前,全球正进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新技术往往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公安战斗力要素,信息化不仅成为推动公安警务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也给整个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深刻变化。一是“智慧警务”通过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公安机关不同警种、部门间及其与社会不同组织、领域间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机制建设。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公安机关不同警种、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创新警务管理方式。三是“智慧警务”建设将极大地创新公安管理方式,促进“管制型公安”向“服务型公安”转变。应当说,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以网络化、数字化为载体的信息化警务特征日益显现,警务活动中人、事、物之间的互动能力显著增强,警务工作传载的功能不断增多,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下的时代潮流。

第三,构建“智慧警务”是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公安信息化的“智慧警务”建设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对于整合警务资源、改造警务流程、创新警务模式、降低警务成本、实现警务效能的最优化具有推动作用。这场新警务革命的实质是推动公安建设和警务工作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它要求把传统的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到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上来。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大数据将成为公安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拥有对海量数据占有、控制、分析、处理的主导权,将大数据优势转化为公安决策优势,继而转化为治安优势,将成为“智慧警务”的制胜关键。

第四,构建“智慧警务”有利于拓展现代警务功能、促进警务机制改革和提升警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一方面,“智慧警务”的建设和实施将促进公安机关由传统的一元化管理职能向管理与服务功能并重、融合转化。另一方面,“智慧警务”的建设和应用将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型公安管理体制,实现警务领导与指挥机制的扁平化,从而减少中间管理层,加快信息流动,达到精减机构、快速反应、即时联动的目的。同时,构建“智慧警务”还有助于提高公安机关警务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智慧警务”理念的提出及探索实践

(一)“智慧警务”提出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基础

从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我国“智慧警务”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公

安通信及计算机网络建设。进入九十年代初期,公安人口信息、交通管理信息、出入境信息等先后上网运行。1999年7月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首次依托信息网络开展大规模的“网上追逃”行动,三个月抓获23万在逃犯罪嫌疑人,成效前所未有。世纪之交,公安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被正式列入国家信息化建设规划,至2006年11月,“金盾工程”一期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全国公安机关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应用种类比较齐全,部分公安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化工作流程”的预期目标,特别是建成并运行了八大公安信息系统,公安信息化初步呈现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整体应用格局。2008年国家批准公安部实施“金盾工程”二期工程之后,公安部把加快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三基工程”建设之一重点部署,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目标是形成公安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这是提出和实施“智慧警务”的实践基础和物质基础。

从信息警务理念的提出角度看,有人在本世纪初开始译介西方所谓“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其后我国公安机关在实施“金盾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开始倡导信息主导警务;其间,一些公安机关又先后提出建设“网络警务”、“数字警务”、“虚拟警务”、“e警务”、“微警务”、“创意警务”等警务新观念。这些都是提出和探索“智慧警务”的思想基础。

(二)“智慧警务”提出的过程和初步探索

2010年以来,部分城市公安机关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趋势,开始提出并探索“智慧警务”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被应用到公安实战中,成为科技强警的关键。浙江公安机关开启了以数据大整合、大融合、大应用为标志的“智慧浙江公安”建设,并提出了项目牵引、搭建面向全警的创新应用平台、打造信息化高地和特区、最大化利用外脑借力创新、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等着力点。宁波警方已完成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和“城乡社区警务e超市”项目建设,初步实现了“警务网上运作、数据网上关联、信息网上共享、管理网上进行、绩效网上考核、研判网上开展”的信息警务模式,推动着警务领导与指挥模式从一台电脑到“虚拟社区”、从分级指挥到直接“点兵”、从各自为政到网上“搭桥”的华丽转身。

2013年,山西公安机关以开通“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为平台,摸索出了一条融合各新媒体形态、省市县三级网络全覆盖的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能接通互联网,登陆服务在线或通过微博、微信,进入三维动画的山西公安网上服务大厅,便可随时与省公安厅各警种、全省各市县公安局甚至基层派出所进行互动,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服务承诺。南京警方依托科技信息平台,积极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网上公安局和网上警务室,建立健全“网上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警务室”四级网上警务体系,实行全警触网,为群众提供证照办理、机动车、业务审批、个人信息查询、问题解答等在线服务。

2012年底,山东省公安厅与浪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建设山东警务云计算中心。建成后的山东“警务云”将利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资源虚拟化等云计算技术,形成大数据、大共享格局,最大限度提升部、省、市、县(区)、派出所五级数据共享和信息联动的运转效率,实现全省17个地市、160多个县(分)局、3000多个派出所跨区域、跨部门、全警种联动,多信息轨迹即时联动和信息共享,为视频监控、智能交通、情报分析、警务指挥、打防管控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实现全省指挥调度扁平化、信息多元化、管理动态化、协同合成化。2013年11月,作为警务云建设重要标志的山东“警务千度”实战应用工具正式开通。⑤近年来,青岛市警方自主研发了集警情态势、警力态势、应急处置、勤务管理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实战勤务指挥平台,通过警情撒点和热点渲染,将刑事警情按类别、区域、时段分类统计显示,形成直观的“警情云图”,而执勤民警则是这张“云图”上实时显示的电子巡逻警察,勤务运行轨迹自动上图显示,指挥触角覆盖最小勤务单元。2011年投资建成了350兆数字集群系统,配发了8300部数字集群终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警应用。青岛警方依托实战勤务指挥

平台建立了警情研判、确定区域、分析时段、投放警力、评估考核“五步工作法”,引领公安工作从“汗水警务”迈向“智慧警务”。

三、“智慧警务”的系统架构及建设目标

作为公安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警务形态,“智慧警务”主要采用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智能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公安工作IT基础设施与物理设施、人际环境等高度融合,以提供智能化公安决策与服务。其建设目标是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以“智慧”引领警务改革与发展,打造公安行政高效、警务指挥扁平、治安管控联动、公安服务便捷的良性公安工作机制。“智慧警务”建设是一项涉及公安机关内外各领域、各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其系统架构是一个完善、相互联系且相互支撑的整体,主要包括技术层、应用层、主体层、智慧公安产业体系和智慧公安支撑保障体系(如下图)。

“智慧警务”系统架构图

技术层包括感知层、网络层与数据层。感知层是“智慧警务”建设的基础,是通过摄像头、射频识别(RFID)、智能终端、传感器等泛在网技术,实现对公安管理要素和治安控制对象的物质属性、环境状况、行为态势等静、动态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采集与状态辨识,针对具体感知任务,采用协同处理的方式对多种类、多角度的信息进行在线计算,并与网络中的其他单元共享资源进行交互与信息传输,还可通过执行器对感知结果做出反应,对整个过程进行智能控制。感知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识别、检测技术、短距离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等。网络层是“智慧警务”的通信网络,包括大容量、高宽带、全覆盖的公安专网、互联网、电子政务网、视频物联网、移动警务网、无线集群网等。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上述基础网络设施对来自感知层的信息进行接入和传输。数据层主要是对海量公安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

应用层是基于云计算、海量存储、数据挖掘等服务支撑的各种智慧应用和应用整合。应用层可根据公安机关和社会公众的需求,结合公安机关不同警种、部门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模型构建面向各类公安实际应用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包括警务云计算中心、警务指挥与控制中心、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⑥智慧警察管理、智慧道路交通管理、智慧治安防控体系、智慧人口管理、智慧社区警务、智慧公安教育训练等,进而构建起智慧的公安管理体系、公安执法体系和公安服务体系。应用层的设备包括各类用户界面显示设备及其他管理设备,还需要集成、整合各种各样的公安用户需求,并结合公安应用专业模型构建面向公安各警种、部门实际应用的公安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其中,警务云计算中心是公安机关运行数据和计算的资源池或统一平台,对海量公安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汇集了物理世界感知的公安运行数据和计算能力。警务云计算中心软件系统一般由警务数据源层、警务数据融合和集成平台、警务数据中心库、警务数据分析与决策辅助平台和公安业务应用层等组成。警务数据中心库由不同的数据库组成。警务云计算平台能够根据各级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所需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智能处理、分析预测,提供警务决策支持,实现公安数据挖掘的巨大价值。“智慧警务”之所以“智慧”,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打通各警种、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建设成本,还因为它能够站在整个公安工作的高度,综合协调各警种、部门信息,做出最优决策,提高公安整体战斗力。

主体层是“智慧警务”建设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及其民警队伍、公众及其他社会组织。“智慧警务”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化项目和单项工程规划,需要多个部门整体协调。一座城市的“智慧警务”建设往往要涉及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投入,是保障民生的公安工程。因此,政府在“智慧警务”建设中必然担当起引导者、规划者、投资者、协调者和应用者的职能角色。公安机关是“智慧警务”建设的职能部门,直接负责和组织“智慧警务”的建设与运营。其中,建设一支既具有丰富警务工作实践经验、又能多熟练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警务人才队伍,是有效实施“智慧警务”的主体力量。公众是社会的主人,是“智慧警务”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其他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安的消费者也应当积极参与和支持“智慧警务”建设。此外,从技术层面看,“智慧警务”建设辅助主体还应包括电信运营商和信息技术软硬件开发商,它们主要是为公安机关提供网络服务和技术服务。

智慧公安产业体系是在技术应用带动下形成的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智能型警务装备和安全防范品产业,为“智慧警务”提供现代技术设备。“智慧警务”支撑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智慧警务”人才战略支撑体系、政策及标准法规支撑体系、政府财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和运营维护管理机制等。

中奥科技将其提出的“智慧警务”系统架构内容概述为“一个中心、七张网络、两套装备、一张地图、三类深度应用、二套系统”。一个中心:警务云计算中心;七张网络:包括二张传统网络:公安专网、涉密网,五张新型网络:互联网、电子政务网、视频物联网、移动警务网、无线集群网;两套数字装备包括手持类:警务通+无线对讲,车载类:移动警务PAD+车台对讲+车载视频监控+移动卡口+车载测速+移动警篷;一张地图:公安PGIS应用,可视化指挥、警卫、交通管理、警力监控、勤务管理、视频作战等多警种综合应用;三类深度应用:大数据、图片、视频深度应用;二套系统包括运维系统:警务云计算中心+物联网+智能交通设施等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安全系统:边界安全+数据和视频内外网交换+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等立体化安全体系。

四、“智慧警务”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智慧警务”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一是标准体系缺乏。目前在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建设方面,暂无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国家级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等尚不完善,尤其缺

少运营准入标准,存在项目一哄而上、基础参差不齐、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的现象。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制定统一标准,实现警务机制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建设目的不够明确,建设思路不清晰。有些城市及其公安机关盲目跟风,把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三是建设模式缺乏可持续性。各地对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论证不够缜密,缺乏长远规划。四是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些城市公安机关直接采纳国内外信息技术开发和运营商的信息系统及解决方案,这必然造成严重的公安信息安全隐患。现在全国公安机关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网站、设备和数据,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巨系统”。要守住数据不丢、网络不断、系统不瘫这条底线,必须时刻关注九大安全:第一是内容安全,杜绝“一机两用”;第二是运行安全,重点关注运行平台是否可靠,运行制度是否完善,运行值守是否到位;第三是边界安全,确保内外网交互不出纰漏;第四是终端安全,严防警务通、平板电脑等终端遗失,并确保这些终端连入系统的安全性;第五是传输安全,确保网络拥有足够的带宽和稳定性,并严防发生数据丢失事故;第六是系统开发安全,防止源代码流入社会,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第七是通信保障安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确保一旦出现危机,能够快速反应、迅速排除;第八是队伍自身安全,坚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反腐倡廉常抓不懈,与运营商等公司企业打交道时一定要洁身自好;第九是推进安防产业健康发展,特别要加强视频监控资源管理,防止侵害群众的隐私权。

目前,公安机关在信息化建设中,重视统计上报“信息”条数,忽视数据质量,缺乏数据开发意识。这里需要注意区分数据和信息两个概念的异同。一般认为,数据是指未经加工和未经分析的事实;信息则指经过分析和处理后的数据。数据从来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关于事实的符号记录,构成信息或知识的基础材料。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之下。所以,哈佛大学教授Gary King强调:“大数据的核心不是数据!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分析。”就公安信息化应用而言,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通过系统大整合,从技术层面初步解开了信息孤岛和信息碎片化的死结,为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共享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现在的问题已经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促使这些数据从量变到质变。“未来,我们绝不会缺乏对数据的占有,而如何开发数据金矿才是挑战。让沉睡的数据创造价值,用创新分析激活数据坟墓才是关键”。

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有两种错误倾向需要克服:一是部分年龄大、学历低的老民警及干部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差,过分迷恋于传统的公安基础工作;二是部分学历高、信息技术操作技能高的青年民警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忽视做深入扎实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正确的路径选择应当是在扎实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和广泛开展公安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公安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警务”模式。在“智慧警务”建设中,要摒弃机器万能论的片面认识。应当明确,智慧中的“智”是技术、人工智能,“慧”是人的灵性和创造性。必须注重“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做到“集大成、成智慧”,注重民警、民众的广泛参与,做到“智慧警务”建设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管理学家西蒙强调:“信息并不匮乏,匮乏的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一方面需要普遍提高公安队伍的信息应用意识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安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深入实施“智慧警务”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既要致力于培养一支基于公安信息化的跨警种、跨部门、跨领域的警务领导与指挥人才队伍,更需要建设一支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警务数据处理专家队伍。尤其是各级公安领导决策者必须强化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术,注重通过大数据处理辅助决策。

注释:

①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又译“资料探勘”或“数据采矿”,也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in Data-

base,KDD)。数据挖掘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

等,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是按一定组织制定的业务目标,对大量的相关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将其模型化的先进有效的方法

②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泛指巨量的数据集,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关系混杂、动态持续、变化不

定,需要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在合理时间内实现数据的撷取、存储、分配、提炼、集成和分析,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资讯和信息,用于辅助和优化决策。“大数据”具有4V特点:Volume(容量———指巨大的数据体量与完整性)、Velocity (速度———指大数据要求处理速度快)、Variety(种类———要求在海量、种类繁多的数据间发现其内在关联)、Value(价值———指大数据的洞察力和价值,需要将信号转化为数据,将数据分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为知识,以知识促进决策和行动)。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开始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美国麦卡锡咨询公司在2011年6月发布了《大数据:下一个竞争、创新和生产力的前沿领域》的研究报告,最早预测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③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工业和信

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2011年)》认为: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就技术而言,物联网可以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对物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④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IT资源,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云计算利

用分布式计算和虚拟资源管理等技术,通过网络将分散的IT资源(包括计算与存储、应用运行平台、软件等)集中起来形成共享的资源池,并以动态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终端(如PC、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甚至智能电视等)通过网络获取IT资源服务。在计算机流程图案中,互联网常以一个云状图案来表示,用来表示对复杂基础设施的一种抽象。云计算正是对复杂的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模式的一个抽象,因此选择了用云来比喻。按照云计算提供的资源所在的层次,可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云计算是解决信息社会“大用户”、“大数据”、“大系统”挑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实现智慧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技术,能够提供强大的智能决策支撑能力

⑤“警务千度”作为数据深度挖掘、关联分析的有效工具,是山东警务云计算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于百度关键词搜

索的是,它以警务云“个人服务中心、应用服务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开发服务中心”为支撑,基于云数据、云平台、云搜索和公安业务模型,内置了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功能,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超强速度运算、超大规模存储等强大功能,无缝对接和立体展现各类信息,集云查询、云对比、云搜索功能于一体,以全省信息资源服务基层一线实战,进一步缩短警务响应时间,提升响应速度,实现跨警种、跨地域的快速反应和联动,为警务工作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高精准、广覆盖的实战应用工具

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olic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依托公安信息网,以警用电子地图为核心,为公安业务

信息空间定位、可视化管理和综合分析提供技术支撑保障的重要应用支撑平台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地理信息技术与公安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是公安信息化的高端应用,可以有效地拉动公安信息整合、信息共享,实现部、省、市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乔智.信息时代的“智慧警务”.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

“智慧警务”:http://https://www.doczj.com/doc/d414203660.html,/solution_30.html

黎伟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智慧警务”.人民公安报.2013.4.28

“智慧警务”,一个时代的华丽转身.宁波晚报.2011.4.18

冀业.山西公安打造全国最大便民服务网站群:“民生警务”迈入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2013.5.16

宁公宣.南京警方“智慧警务”显威力.南京日报.2012.1.10

黄玉敏、王若冰、李嘉庆.科技砺剑提能增效铸辉煌.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2013.5.21

刘振兴.从“汗水警务”迈向“智慧警务”———青岛公安系统推动传统警务信息化变革纪实.青岛日报.2012.7.11

【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风格.指引大数据未来发展方向的九大真理.中华读书报.2013.10.30

林丽鹏.大数据:激荡新经济.人民日报.2013.12.25

责任编辑张春明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安系统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安系统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安系统融合大数据机制已 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迅猛发展, 对公安信息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不仅仅能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效率,也能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优势,为海量数据的协同管理奠定基础。 本文就大数据的智慧公安系统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智慧公安系统;整体框架 引言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公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智能性、预测性、4V 性这3个性质特征。综合几方面情况看,大数据背景下,目前公安信息化和智慧 公安建设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公安发展的需要,智慧公安建设面临的形势严峻,工 作任务繁重。公安机关应顺势而为,穹尽全力,积极投入到全警种全行业智慧公 安建设工作中去。 1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安系统整体框架 所谓大数据,就是指具有海量性、高增长性以及多样化特征的信息结构,要 想将公安系统和大数据进行融合,就要建立全警种全行业信息管理机制,有效对 信息数据进行安全控制维护,从而一定程度上有效应用信息手段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管控对象的全面预警管理和打击控制提供保障。为了进一步推进全警种全 行业基础性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常态化警务实战监督管控流程,就要整合智慧管控目标,确保相应工作都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且能提升 公安部门主动服务的发展能力,确保行业监管体系能为智慧公安系统框架结构的 建立创设良好的平台。基于此,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建构具有打击力度以及防控严 密的管理模式,将智慧公安系统分为以下基础体系和层次结构。(一)基础体系。(1)从语义分析角度完善的管理数据信息系统体系,要对信息予以搜集和整理 汇总。(2)基于可信计算的安全保障管控结构。(3)从数据管理标准和管控要 求出发的规范化运行体系。(二)基础层次。要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公安系统分 为五个基础性管控层次。(1)要建立大数据工程运行基础平台,也就是最基本 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模式,要整合相关设备,以保证运行基础和物理环境的稳定性。(2)数据支撑平台层,在层次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完善安全认证过程,有效建 立公共数据交互系统,并且保证能应用系统的互操作管理模式,维护管理流程的 基本水平。(3)统一化的数据业务应用层,在平台和业务共同运行的应用层结 构中,数据采集过程要遵循相应的标准,确保能满足GAT543《公安数据元》中 的相关规定,有效提升数据应用的合理性和完整程度。(4)信息共享层,为了 保证数据应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就要结合数据应用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交互共 享层,确保数据共享的及时性。(5)深度决策层,要将语义体系作为关键,整 合数据挖掘流程、数据对比分析流程、数据预警模式以及数据知识综合体系等, 从而辅助决策的制定,确保相应问题都能得到合理性评估和监督。(三)基础结构。在对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公安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过程中,也要对物理安全、 运行安全、信息对抗、数据安全以及内容安全予以判定,有效提升信息管理工作 的实效性,从而提升数据信息处理工序的合理性,要对信息的交换流程、显示过 程以及扩散体系进行保护,完善授权管理,并且一定程度上确保能维护信息获取

_智慧警务_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_张兆端

“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 张兆端 摘要“智慧警务”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为技术支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促进公安系统各个 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实现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之目标的警务发展 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化。 “智慧警务”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警务运行中的各项关键信息,通过对社 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公安需求做出明确、快速、高效、灵活的智能响应,为公安工作提供高效的警 务管理手段和拓展便民服务的新空间。 关键词警务机制“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个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①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②正在到来。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管理方式正在向着“智慧”的方向发展,城市管理及公安机关的警务管理也正朝着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及形态———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发展。“智慧警务”已逐渐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一、“智慧警务”的定义及性质 (一)智慧和“智慧警务”的涵义 在现代汉语中,智慧一般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智慧的人通常被称为智者。智者,聪明也,智商高、反应快、敏捷;慧者,灵也,悟性好、有灵性、情商高。与“智慧”密切相关的“智能”一词,指智慧和能力,如智能双全、智能机器人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有“人工智能”之说。维基百科解释,人工智能有时也称作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计算机系统所实现的智能。 有人认为,“智慧警务”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全面梳理金盾一期工程的系统和资源,海量吸存数据,把传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的信息化“社会流”纳入管控,利用云计算、云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以“人”为中心,掌控“屋、车、路、网、场、组织”等周边要素,形成的动态轨迹管控机制。杭州中奥科技有限公司认为,“智慧警务”是根据 作者单位:吉林警察学院

智慧警务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人脸识别系统开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发达,很多行业都迅速融入这项技术,用来提升行业的工作效率。而我们的警务工作也不例外,注入了互联网的技术,使得智慧警务系统越来越得到认可。对于智慧警务工作的展开,主要是以数据分析以及人员管控为主要,其中数据分析多以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为重点,系统中通过硬件抓取各个地区人员的信息,然后做以分析,为办案人员提供快速的正确的判断。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咨询微信ruiec762679 目前,市面上具备很多公安人像大数据系统,利用先进的人像识别比对技术,建立统一的人像大数据系统,为公安机关日常办公以及侦查破案提供比对、查重、布控、巡检等多种应用模式。平台帮助公安机关加快嫌疑人身份的确认,减少“人海战术”,在追逃、破案、寻人等应用中发挥巨大作用,极大提高公安机关工作效率。 应用价值 身份核查:在各地二代证、护照、驾照等人像库中比对,快速找出人员身份信息。 身份查重:针对各类逃犯库,在二代证库、监所库等中进行比对,发现匹配候选,人工排查漂白身份人员线索。 人脸布控:通过在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港口等人员密集的重要场所部署高清人像摄像头,按标准要求对过往行人进行人像捕获,建成视频人像轨迹特征库,并实时和重点人员、在逃人员、违法嫌疑人员布控库进行碰撞比对,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警。 治安巡检:采集记录某车站、机场进出人员的人像,若需要查证某一

特定人员在一段时间内是否出现过,可提供照片进行比对排查。 警务人员在利用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出人员的身份,并做出相应的指示,这样能够减少事故的突发,并且给警务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目前我国各大公安地区都在推崇这一系统,国家也在大力鼓励并支持各地区警局开发此系统,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警务工作的有效展开,更是提升了警务公司工作的效率,并且能够及时的将犯罪扼杀在摇篮里,降低犯罪几率,微群体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源中瑞科技能够帮助警务机关定制开发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让各地区的警务机构根据自身的情况建设出不一样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这样也能够快速的帮助警务人员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源中瑞科技致力于互联网应用研发多年,有多数的智慧警务系统开发经验和案例,欢迎有需要的用户前来咨询。

公安大数据警务大数据分析系统方案设计(图文)

公安大数据警务大数据分析系统方案设计(图文) 产品推荐1:智慧消防:水源采集系统方案 产品推荐2:激光投影:最佳的大屏解决方案产品推荐3:智慧 展厅: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物联网与大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技术产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算法提升办案效率,已成为各国警方分析研究的课题。本文构想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警务大数据分析模型,意在探讨该套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背景介绍警察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机构,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职责,面对着越来越狡猾的犯罪分子,警方需要有效提升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单靠警员人工破案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国家提出“科技强警”的发展战略,借助 高科技装备、信息化手段帮助警方打击违法犯罪,“金盾工程”更是将公安信息化建设推向了高潮。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犯罪分子作案手段越发多变、隐蔽,传统的信息化手段已很难帮助警方快速分析研判。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著名的“谷歌汽车”、“大数据流感预测”更是成为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预测应用的经典案例。这两个在几年前还不为人知的技术名词,仿佛是在一夜之间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将人们拉入了科幻电

影中的场景。那什么是“物联网”、“大数据”呢? 物联网技术是利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手段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与物通过新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互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作为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大数据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产物,人们每天上网、交流、购物、订票……产生了数以亿级的数据,而这项技术的意义并不在于掌握了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预测处理。 警方分析研判的关键是挖掘人员、组织、案(事)件、阵地以及物品五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果能够借助物联网技术获取五要素信息,那么将大大提升警方获取线索信息的效率,同时也能避免人为错误。而面对庞杂的线索信息,则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深入,高效的挖掘分析,进而快速找出五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文试图探讨构建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警务大数据分析 模型,借以提高警方线索采集和分析研判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架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警务大数据分析模型是一种利 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对海量警务物联网线索信息进行深度挖 掘分析的系统模型。它包括了物联感知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分析层以及数据展示层,同时,它还要与现有的公安信息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公安的发展策略

Data Base Technique ? 数据库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57【关键词】大数据 公安工作 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大数据已经广 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学校教育、 金融、电商平台、通讯等等。与大数据相关的 科学技术与应用也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 持和一些经济学专家的关注。但由于大数据目 前在公安系统中的应用还不成熟,尤其是各地 市经济环境差距较大,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给公安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大数据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日常运 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它是在 海量的信息数据和数据类型中逐渐衍生出来 的。大数据之“大”,并不单单是表面的大, 它还可以迅速捕捉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给予参 考。大数据可以从数据量大、数据多样化、数 据价值密度低等四个方面来体现。 1.1 数据量大变化快 数据量大是大数据最基本的特征,随着 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的数量在不断地扩大, 用户可以非常便捷的获得想要的信息,而且用 户在点击、浏览、下载、分享这一过程中又会 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就使海量的信息数据聚集 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规模会越来越 大、更新频率会越来越快。 1.2 数据的类型多样化 与传统结构化数据不一样,在信息爆炸 的同时,也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出现一些新的数 据类型。在互联网与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前提 下,一些没有形成完整结构的数据会大量涌现, 例如:网络链接、音视频流媒体数据、地理定 位信息等等。 1.3 较低的数据价值密度 以电子监控视频为例,要想在监控视频 拍到的画面中得到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就 得在大量的视频中找到能够利用的线索,这其 中虽然只有一两秒的画面可以提供线索,但这 一两秒的利用价值却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大数 据面前的数据价值密度就会很低。 1.4 数据处理具有较高的时效性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数据的 传播速度飞快,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 理和分析,否则它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2 大数据对公安工作的推动作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公安的发展策略 文/李健财1,2 在大数据面前,公安机关可以全面的整合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对其进行深入的处理、发掘从而找到这个事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为预防打击犯罪、提高公安的工作效率、建设智慧公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1 推动了公安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随着公安系统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地公安系统已建立起初步的信息存储系统和业务系统,如户籍信息、违法犯罪信息、房产登记信息、机动车相关信息等,大量的信息汇集到公安系统的数据库。在传统的条件下地域和技术的限制使得这些数据只能在小范围应用。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可以实现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共享,打破了传统的公安工作时空的限制,如:国家的“天网行动”,利用信息共享公安机关可以跨区域跨国界查询跟踪在外潜逃人员,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警力同时也提高了打击犯罪的战斗力。2.2 推动侦察能力的提升,有效应对高科技犯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一些高智商、跨国的犯罪可乘之机。 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科技犯罪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这种高科技犯罪闪得快、隐藏深、波及范围广,这就给广大网警办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电信诈骗、网络犯罪等。大数据在公安系统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利用犯罪分子在网络上所留下的痕迹如:网络浏览、链接的点击、网络住宿登记、视频监控画面等等,这些数据可以为公安所用,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节省了警力物力,有效打击高科技犯罪。2.3 推动公安情报工作建设在传统的公安情报工作中,人力是搜集情报的主要支撑。单单依靠人力搜集情报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会出现一些情报的不及时性等。大数据时代,通过各类前置的智能感知设备,公安机关可以收据大量的实时社会运行数据,并根据海量的信息,找出其中的关联性,从而找出事态发展的趋势,以此来为警务工作服务,从而能够更好的预防 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3 目前公安工作存在的与大数据时代不相适应的情况大数据的应用给公安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空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与大数据发展脱节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与分析这些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更好地推动智慧公安建设。3.1 思维观念落后,经验主义盛行受限于各地经济环境以及信息化发展的差异,因所处的时代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一些民警对大数据的认识还是不到位,思维还停在原来人海战术的管理理念,靠经验主义办事。这就会造成对数据的选择与应用不准确,不能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发现不了一些新的 有价值的情况。3.2 数据信息采集薄弱,共享程度低,系统不完善大量信息只是简单地汇聚到一起,数据没有进行深度的治理,从而忽略了信息的质量;同时,由于各地的信息化程度不同,导致信息共享的范围存在壁垒,从而影响了数据信息的有效使用。3.3 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挖掘水平低大数据时代的核心不是数据本身而是能对其进行有价值的分析和利用,深度的数据挖掘才能充分用好数据。在公安系统的日常工作中,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很少,虽然目前建设了一批应用系统,但大多集中在查询这一方面,在数据的深度挖掘、关联性分析和模型比对应用上仍缺失严重,使得数据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4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公安的发展策略4.1 转变观念,适应智慧公安的需求公安机关必须适应大数据的发展需求,立足“数据文化”思维,加强对大数据知识的宣传力度,可以请行业专家进行宣讲,提高民警的大数据意识。加强公安技能培训,提高全警的大数据应用水平,推动智慧公安建设。4.2 从质量把关,提高数据的水平对于公安工作来讲提供的数据越多对于案件的分析与处理越有利,这往往导致数据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公安机关一要建立数据采集规范制度和监督系统,固本强基做好基础信息的采集工作。二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将各部门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毕竟单靠公安的力量来收集的数据是有限的。4.3 强化大数据系统的深度应用水平大数据的关键不在收集而在分析,从而实现数据的价值。数据价值的高低由数据的应用水平来决定。传统的数据处理软件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的处理需求。(1)要开发多种科学可行的方法,拥抱互联网,以互联网思维深度应用数据;(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作者简介李健财(1984-),男,广东省广州市人。硕士在读。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针对公安行业开展GIS 工程、大数据分析挖掘、云计算应用及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系统开发和管理工作。作者单位1.航天精一(广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6652.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31

智慧公安监管所大数据分析平台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总体解决方案

公安监管场所智慧监管大数据分析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15) 1.1 建设背景 (15) 1.2 设计原则 (16) 1.2.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16) 1.2.2优先改造、降低成本 (16) 1.2.3安全优先、效率为重 (16) 1.2.4事前、事中、事后原则 (16) 1.3 需求分析 (17) 1.3.1管理现状及分析 (17) 1.3.2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分析 (18) 1.3.3现阶段业务需求 (19) 1.4 建设目标 (20) 1.4.1纵向一体 (21) 1.4.2横向关联 (21) 1.5 设计原则 (22) 1.5.1实战性 (22) 1.5.2规范性 (22) 1.5.3综合性 (22) 1.6 设计依据 (22) 第2章公安监管场所监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 - 25 - 2.1 系统架构 ............................................................. - 25 -

2.1.1一个管理中枢.......................................... - 25 - 2.1.2一个统一门户.......................................... - 26 - 2.1.3一个数据中心.......................................... - 26 - 2.1.4六大核心业务平台.................................. - 26 - 2.2 系统拓扑图 ......................................................... - 27 - 2.2.1全省联网拓扑图...................................... - 27 - 2.2.2地市级网络拓扑图.................................. - 28 - 2.2.3建设思路 ................................................. - 29 - 2.3 智慧监管大数据分析平台.................................. - 30 - 2.4 大数据中心 ......................................................... - 31 - 2.5 智慧安防平台 ..................................................... - 31 - 2.6 智慧监管平台 ..................................................... - 32 - 2.7 智慧决策平台 ..................................................... - 32 - 2.8 智慧指挥平台 ..................................................... - 33 - 2.9 智慧运维平台 ..................................................... - 33 - 2.10 信息设施系统 ................................................... - 34 -第3章智慧监管大数据分析平台 (35) 3.1 软件平台架构 (36) 3.1.1智慧监管大数据业务平台存储层 (36) 3.1.2智慧监管大数据业务平台支撑层 (37) 3.1.3智慧监管大数据业务平台服务层 (37) 3.1.4智慧监管大数据业务平台应用层 (38)

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天鉴——专注于公安业务的融合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 简述: 天鉴【Allview】是专注于在公安在业务应用中提供高效的集合数据汇聚、查询、分析、挖掘、展现、管理、安全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构建面向公安实战的顶层信息化架构,从而实现公安工作高效规范、业务有机协同、数据动态鲜活、信息高度共享、贴近实战应用的警务工作模式。

大数据搜索系统 公安大数据的搜索引擎,可实现万亿级针对跨部门跨区域海量警务数据的横向关联、毫秒查询、批量比对。除了支持关键字/全文检索、数据碰撞、多维度自定义检索外,还可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检索,实现人、车、物、案信息的无缝关联展现。 可视化分析系统 平台借鉴关系分析、BI分析等可视化特性,结合公安业务应用需求。着手人、事、地、物、组织维度,从时间、空间、关系出发,帮助公安用户梳理挖掘数据价值。

关系图谱:实现人和人、人和案、人和物的关系描述,围绕某人不断发现相关的关系人或关系物,逐步拓展出人员的关系图谱,实现关系圈分析。 关系发现: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关系建模,关联挖掘与人员相关的各类关系数据,对存在关系的目标对象打上关系标签,并以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示人员之间的关联关系。

六度空间:基于六度空间理论和已知的关系网络,对两个特定目标人员之间的关系挖掘展现,找出两个目标人员的关系链路或关键路径。 智慧地图:基于GIS地图的资源展示、轨迹刻画、时空分析,可兼容PGIS、ARCGIS、百度、腾讯、搜狗、高德、天地图等多种数据接入,并支持在线、离线模式,矢量、影像及三维的数据展现。 智慧研判系统 提供对各类信息的研判思路和研判方法,如技战法模型。同时也包括面向特定业务主题的研判应用,如维稳研判、涉恐研判等。将这些思路和方法收集起来,再共享给他人使用,

智慧公安大数据平台立项可行性分析

智慧公安大数据平台立项可行性分析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必要性 (1) 1.3建设目标 (3) 1.4编制依据 (3) 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6) 第3章需求分析 (7) 3.1功能及性能需求 (7) 3.2系统集成需求 (8) 3.3数据来源 (9) 3.4运行环境 (9) 3.5安全需求 (9) 第4章总体设计 (12) 4.1总体设计原则 (12) 4.2总体目标 (13) 第5章效益及风险分析 (14) 5.1效益分析 (14) 5.1风险分析及对策 (14)

第1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管是推动政府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所以,它应该是大势所趋,是一个潮流。国务院办公厅在《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1号)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统筹建立国家信息资源库,加快建设完善国家重要信息系统,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 目前,随着警务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安网络系统、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类信息应用系统日趋复杂,迫切需要借助云计算平台,实现灵活、高效的软硬件资源分配和管理,从而有效整合公安的各类信息资源,提升公安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日趋复杂,公安行业通过大数据应用,把大量的关联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可以重新认知和感知我们的外部环境。不但能快速锁定疑犯,而且还可以预防和打击犯罪。公安云计算+大数据系统,将成为面向各警种的管理和分析利器,通过高效的云计算平台提供强大的大数据应用承载能力,面向各警种提供集中资源、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配套实施的统一大数据应用环境,为各警实战应用提供强大支撑、服务、保障作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改变未来公安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并且已经实实在给公安科技管理与创新来了深刻的变革,有力地推动了公安各警种的工作优化和提升。 1.2项目必要性 第一,构建“智慧公安”是未来警务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已开始迈进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警务与人之间的相互感知和联系越来越紧密,“公安大数据分析系统”建设已成为当代警务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构建“智慧公安”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下的时代潮流。

公安大数据可视化指挥决策平台建设,智慧警务系统开发

公安大数据可视化指挥决策平台建设,智慧警务系统开发 公安大数据可视化指挥决策平台,是一个面向公安机关管理部门的综合性决策支撑平台。 平台具有开放体系结构,集成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仿真推演、分析研判等于一身,支持从警力警情分布、视频监控、卡口分布、辖区人口、重点场所等多个维度进行日常监测与协调管理;支持突发事件下的可视化接处警、警情监控、警情查询、辖区定位、警情态势分析、应急指挥调度管理,以满足常态下警力警情的监测监管、应急态下协同处置指挥调度的需要,满足公安行业平急结合的应用需求。 基础功能

一、常态监测可视 1、勤务管理可视化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公安大数据可视化指挥决策平台建设:【138--23电15--32微01】可以实时查看警力在岗状态、警力分布、应急资源等内容。支持快速定位警员、车辆的位置,查看警力详细信息,调取监控视频画面。支持一键直呼,进行单方调度或多方协同调度。 2、辖区人口监控 系统可实现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治安重点人口等,按照地区分布情况、人员类型、活动情况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控。 3、重点场所监控 系统支持对指定界域内的房屋、公共场所、监所、特种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全局态势监控,增强公安部门对重点场所的治安管理和查控能力。 4、视频监控

系统支持视频地理空间数据的显示及管理,可在地图上进行点选、框选操作,支持监控视频的实时调用、回放,秒级检索,实现对视频资源的灵活调用和统一管理。 二、预案预警可视化 1、警情预警 针对各类焦点警情建立预警告警机制,基于历史典型案例的演变链、事件链中提炼重大事件的风控模型,为监测预警提供可靠的阈值与依据,自动监控各类焦点事件的发展状态,进行自动预警告警。 2、预案部署可视

大数据+互联网+智慧公安系统集成信息化方案

智慧公安云平台信息化系统集成大数据项目 技 术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目录 目录 (2) 第1章系统概述 (5) 1.1 项目概述 (5) 1.2 设计依据 (5) 1.3 设计原则 (6) 1.4 技术规范和标准本 (7) 第2章系统详细设计 (10) 2.1 系统组成 (10) 2.2 系统结构 (10) 第3章公安人工智能平台大数据系统 (11) 3.1 公安AI人脸识别系统 (11) 3.1.1 系统结构 (11) 3.1.2 设计原则 (12) 3.1.3 人像对比算法 (17) 3.1.4 人像资源库 (20) 3.1.5 软件系统介绍 (22) 3.1.6 移动终端介绍 (30) 3.1.7 网络环境 (32) 3.2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 (32) 3.2.1 平台概述 (32) 3.2.2 功能模块设计 (35) 3.3 公安大数据挖掘平台 (63) 3.3.1 系统总体框架 (63) 3.3.2 方案详细描述 (65) 第4章指挥中心基础支撑系统 (97) 4.1 工程概况 (97) 4.2 其他质量保证措施 (103) 4.3 安全、消防、保卫管理 (105) 4.4 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 (110) 4.4.1 液晶拼接幕墙系统组成 (110) 4.4.2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11) 4.4.3 系统设备功能及技术参数 (113) 4.5 LED显示系统 (154) 4.5.1 LED屏幕安装方式 (156) 4.5.2 3.75室内双基色屏 (156) 4.5.3 LED系统简介及组成 (161) 4.6 会议系统 (165) 4.6.1 系统设计概述 (165) 4.6.2 系统拓扑图 (189) 4.6.3 设备技术指标与特点 (189) 4.7 分布式可视化平台 (297) 4.7.1 建设规模 (299) 4.7.2 系统结构 (300)

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

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 【法规类别】交通安全管理警察警衔警械 【发文字号】公通字[1992]157号 【发布部门】公安部 【发布日期】1992.12.24 【实施日期】1992.12.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公安部关于印发《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 装备标准试行规定》的通知 (公通字[1992]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为加强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我部制定了《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当地财力,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映,以便进一步修订。 1992年12月24日 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安交通警察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交通警察的战斗力,适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车辆检查和交通安全宣传,以及协同追缉逃犯、处置突发事件等勤务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标准类别分为: 一、县交通警察队(包括县、县级市大队、队,含所辖中队或分队)。 二、城市交通警察大队(包括直辖市、省和自治区首府所在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的大队)。 第二章装备项目与配备标准 第三条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项目分为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交通管理器材装备、事故现场勘察化验器材设备、武器、警械、防护器材、计算机设备、宣传设备等九大项,具体项目为: 一、交通工具:交通事故现场勘察车、交通巡逻警卫车、交通安全宣传车、道路清障拖车、现场照明车、交通巡逻摩托车、自行车。 二、通讯设备:有线电话、专线电话、无线电话(车载),无线基地台、手持台、车载台,传真机。 三、交通管理器材装备:雷达测速枪、称重仪、饮酒检测器、流量记数器、交通指挥棒、手持扩大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线(固定或移动式)、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线、驾驶适应性能检测仪器。 四、事故现场勘察化验器材设备:事故现场勘察箱、现场微量物证提取箱(含照相机)、事故现场照明箱、道路摩擦系数测定仪、道路坡度测定仪、照片扩印机、摄像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勘察工作装。 五、武器:公用枪、枪柜、子弹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