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肥一体化项目汇报材料

水肥一体化项目汇报材料

水肥一体化项目汇报材料
水肥一体化项目汇报材料

**县2007年苹果水肥一体化高效方建设项

目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实施了“**县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县2007年苹果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申报到项目实施,省、市领导多次莅临我县检查并指导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项目于2010年6月启动,现已顺利完成了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在此我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激。下面我将此项目实施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县东部的**镇,距离县城八公里,涉及**村和**村。共有农户1071户,4477人,其中农业劳动力2398人,现有耕地面积7965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其中果园收入占到80%。主要种植作物有果树、小麦、玉米等,其中苹果面积5904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4.1%。这里海拔高度675m 至853m,属旱垣贫水地区,缺水十分严重,但光照充足,前期降雨少,能有效抑制各种病害的发生,后期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从全国来说是红富士苹果最佳生态栽培优势区。

二、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晋农计发[2009]120号文件批复精神和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内容为:实施苹果水肥一体化高效方工程4800亩,其中,**村3000亩,**村1800亩,主要由首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等滴灌配套设施及增施滴灌专用肥组成。

三、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总投资401.6万元,其中省财政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201.6万元。实际完成省级投资的200万元工程。

在**镇建设苹果水肥一体化高效方2400亩,其中**村完成1800亩,**村完成600亩。具体建设内容为:①建设蓄水缓冲池710立方米及首部配套设施。②地下部分安装完成PVC输水干管9680米及配套管件等。③地上部分安装完成PE管道12200米,滴灌管49100米及配套管件。

四、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

1、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预算总投资401.6万元,其中省级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201.6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00万元,全部为省级资金。

项目完成总投资195.8万元,预留4.2万元用于项目验收。在完成的投资中土建工程即蓄水池建设完成投资33.62万元,滴灌设备完成投资156.48万元,管理费完成投资5.70万元。

2、资金管理

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

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资金使用计划使用资金。无挤占、截留、挪用现象。

五、项目实施采取的工作和管理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服务机制。

为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加强项目领导,我县一是成立了项目领导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委,主任由农委主任兼任,项目由农委副主任负责具体实施。二是以省、市主管部门为技术依托单位,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组,技术指导组组长由土肥站站长担任。三是完善工作服务机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合组织体系,确定了县领导决策,乡、村领导组织、农委部门服务的工作机制。从项目立项申报到项目实施,领导组加强宏观协调与管理,农委部门与技术指导组、项目乡镇、村干部和骨干果农面对面进行交流座谈,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问题,协调统一项目所涉及的各单位、项目村、农户之间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给项目实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为顺利开展项目建设提供了领导组织保障。

2、细化项目任务,明确落实项目责任。

田间滴灌工程由省招标中中标企业********有限公司供应

滴灌材料,负责田间设计、安装和滴灌使用技术指导培训,项目村负责落实项目区面积,组织项目区农户,配合项目施工,并负责项目建成后的管护工作。土建工程由中标企业**县建筑安装工

程总公司和**县***有限公司负责,并由***有限公司进行监理。**县农委负责统一组织协调,落实各方责任。

3、严格执行“四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设备、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上,我们严格按照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四制”要求,规范程序,实行阳光操作,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巩固使用效果。一是严格遵守项目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严密招投标程序,明确招标内容和投标主体,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选择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上乘,性能价格比合理、服务水平良好的单位进行合作,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在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由山西省农业物资仪器供应站进行了滴灌设备招标,中标企业为***有限公司;土建工程部分县农委向**县财政局申请,由**县政府采购中心进行了招标。土建工程中标企业为**县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和**县***有限公司。二是根据项目招投标的有关规定,与中标企业分别签订了合同。三是委托**有限公司,对土建工程进行监理,市、县技术指导组成员定期不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实行了验收制,每个单项工程完工后由县农委牵头,组织相关人员成立验收组进行项目验收。

4、强化效果监测,完善技术应用体系。

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在项目区遴选出**镇**村王功园、王云军园、**镇**村***园3个科技示范园,并在示范园布

设水、肥利用率试验点及观察监测点,对苹果生长周期中灌溉施肥情况、生产管理、田间配套技术、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投入产出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在果实收获后对土壤理化性状、苹果产量和品质做全面对比、分析,结合试验、示范点的观察,总结典型经验,不断完善技术模式和应用体系,制定**县苹果水肥一体化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扩大技术的适用性。

5、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果农科技素质。

农民的积极性和科技素质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加大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力度,营造技术推广新氛围,充分调动果农的积极性,增强果农的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在项目批复后,项目分管副局长带领技术人员于2010年4月30日在项目区所在的**镇召开苹果水肥一体化动员会,参会人数300余人。2010年5月24日聘请***农科院专家在**村进行苹果栽培技术培训讲座,参会人数100余人;2010年5月25日农科院专家与参会人员赴**镇水肥一体化示范园观摩;2010年7月16日,项目技术指导组在**村委会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宣传、培训与推广,参加人数100余人,宣传培训围绕项目建设加强了沟通、加深了理解、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斗志、形成了活力;2011年3月9日聘请**县果树中心农艺师**实地培训果园管理技术;2011年4月5日,***工程技术员分别在**村、**村示范园通过田间示范操作,对水肥一体化滴灌集成系统规程、注意事项、流程操作等边讲解、边操作,进行实地技术培训,

受训人员累计60余人;2011年4月17日,项目技术指导组技术专家与技术员在**村、**村举办了苹果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会,针对微灌肥料的选择与施用、微灌施肥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等对果农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培训,累计接受培训人员达280人次;2011年4月22日,省节水农业现场会在**召开,省市领导及兄弟市县领导莅临我县**村观摩交流苹果水肥一体化技术。

在项目实施阶段,先后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宣传培训10场次,通过形式多种的宣传培训方式,累计培训果农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接待群众技术咨询500余人次。悬挂宣传横幅23条,粉刷墙体宣传标语30余条;**县电视台“田苑风”、“**新闻”等栏目滚动播出项目建设动态新闻和技术讲座12期次。

6、加强资产管护,发挥项目长期效益。

对项目建成后的管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项目完成后新增的固定资产由**县农委进行登记造册,资产使用权和管护责任移交给项目村进行专人管理。二是与乡镇、村干部群众针对滴灌设备使用中的安全管理责任的划分、日常维护维修义务、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等问题进行多次商讨,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分别与**镇**村、**村委会分别签订了滴灌设施使用移交合同,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使用及管护协议,使滴灌设备能够真正服务于农业、受益于农民。

六、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1、改善了果园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

项目区果园主要采用以桶装水用车运水进田灌溉的传统方式,一方面单位灌溉用水量大,在运输及灌溉过程中溢、冒、渗、漏损失了一部分水量,水资源利用率低;另一方面传统的车载运水灌溉方式,耗时费力,投劳投工多,强度大。项目实施后,新建了710立方米蓄水池,在2400亩果园上配套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极大的改善了项目区的水利灌溉条件。特别是**村的垣上区是煤矿采空踏陷区,果园地面波状起伏,项目实施前采用人工管灌,费水、费工不说灌溉效果还很不理想,项目实施后采用滴灌灌溉省工节水还效果好。

2、科技推广由被动推广向主动引进应用转变。

通过在2400亩果园上直接使用苹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设施农业高水平发展提供了配套技术支撑,示范引导了项目区周围及周边县、市果农、菜农学习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少农业合作组织、示范园、种植大户主动观摩和学习,自筹资金在自家的果园安装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使水肥一体化技术由被动推广为主动引进应用。

3、果农科技素质及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组织了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示范讲解及利用版面、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使项目区果农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培训、亲身实践,掌握了苹果滴灌和滴灌施肥技术、综合应用配套栽培技术等,全

面提高了技术应用水平及水肥设施管理水平,果农的科技意识增强,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同时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也得以提升,对扩大技术示范推广规模起到积极的作用。

4、优化灌溉施肥制度,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通过项目实施,在项目区实行了水肥同步,优化了灌溉施肥制度,一是彻底改变了施肥方式,做得到了定向、定量、定时、滴灌与施肥同步进行;二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了肥料配比和施肥量,变浇地为浇作物,变施肥看长势为施肥看土壤营养元素测试值配方施肥,使项目区肥料施用量减少了近1/4,减轻了因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带来的面源污染,水肥利用率明显提高。

5、探索新的技术模式,扩大了技术适用性。

在**项目区,因地势落差较大,采用了建在高处的蓄水池集中供水,供应落差20-30米以下的果园,利用压差把带压力的水通过地下干管自流到农户果园,每户配备水表、过滤器、施肥器组成的首部,每家果园可自行决定灌溉和施肥。形成了适用农户小面积果园项目区的“一统二分”推广新模式,“一统”就是地势相对高处建立大蓄水缓冲池,统一供水管理;“二分”就是把原先200亩一个滴灌单元分成按户设置一个灌溉单元,同时按每次灌溉4-5亩分成若干个方,轮流灌水施肥,概况起来讲就是“大池统一管,农户分开用,果树轮流浇”。

七、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项目区年总节本增效317.81万元。具体节本增效情况如下:

1.1增产增效

示范区亩均产果2357.7公斤,比对照区亩均增产182.7公斤,增幅8.4%,按市场价每公斤4元计算,每亩均增收730.8元,年总增产43.85万公斤,年增收175.39万元。

1.2提质增效

示范区亩均优质果1131.3公斤,比对照亩均增加了227.5公斤,增幅20.1%,亩均增收227.5元,年总增加优质果54.6万公斤,增收54.6万元。

1.3节水节本

水肥一体化模式全年共灌溉5-6次,全年灌溉量115-145方/亩;常规灌溉每年灌溉3次,全年平均灌溉量210-240方/亩;水肥一体化比常规灌溉年节水量95方/亩,按市场价2.5元/方水,每亩年节支190元。项目区年总节水22.8万方,节本45.6万元。

1.4节肥节本

水肥一体化模式化肥利用率明显提高,亩施肥量比常规施肥区节约(以下全部为折纯计算)氮肥4.5公斤、磷肥1.9公斤、钾肥2.1公斤,亩节资45.93元。年总节肥2.04万公斤,节本11.02万元。

1.5节药节本

水肥一体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投入。滴灌施肥农药用量减少,亩可节药10元。年总节本2.4万元。

1.6省劳节本

水肥一体化模式减少农户用于浇水、施肥、除草等人工3个/亩,亩节省用工120元,年总省工7200个,节劳28.8万元。

2、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使果园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实现了“三节两省一提质”,即:节水、节肥、节药、省地、省工、增产、增效、提质,提高了果园的产出效益;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培育了一批学科学、用科学、懂科技的新型农民;通过新技术模式的推广与实践,拓宽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适用性,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指导与依据,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降耗、农民增收,为实现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对节水农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3、生态效益

通过在项目示范区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使示范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0%,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合理利用农业、生态、自然资源有明显效益;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土壤肥力提高了一个等级,同时减少了盲

目施肥带来的肥料面源污染,对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近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农业的进程也逐渐加快,对农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从种植到收获,以及对土地的状况都要进行极为高效有益的评估,所以本文重点介绍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多角度的分析其优点,同时也找出了其中的局限性,积极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在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又称微灌施肥技术,其主要的机制是借助压力系统,或者借助地形自然落差,充分结合微灌和施肥技术,以水为载体,灌溉同时施肥,结果达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水和肥的管理更高效,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如植物的需肥特点,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以及养分含量的具体状况进行设计。可以满足作物的生育期需水和需肥规律,使水和肥料以最优质的结合在土壤中被作物吸收和利用。 1、水肥一体化技术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1.1国外应用与发展状况 水肥一体化的进程在以色列表现的较为经典。20世纪中期,伴随着国家的塑料工业的发展开始发展滴灌开始使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如今的以色列,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果园,温室,大田以及绿化等,使用的面积以及占灌溉面积的一半以上,位居世界之首。在世界范围上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都广泛应用在干旱缺水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1]。 1.2我国应用与发展状况 我国最早应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引进于墨西哥,1974年引进的滴灌设备试点的面积达到了5.3hm,从此以后该滴灌技术开始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十年后的1998年,我国就自主研制出了第1代滴灌设备。自此以后,随着我国引进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规模化的灌溉生产也在我国逐步的形成。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在应用上逐渐从试验和示范田推广到到大面积的应用。到了20世纪后期,水肥一体化的技术愈来愈得到高度的重视,我国组织专业的人员开展该技术的技术培训,并拨款进行研讨。2000年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央农业部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参与国际合作,连续5年在我国举办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该次培训的指导专家是国内外的一级专业人员,将理论技术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加大了微灌施肥的面积[2]。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由过去的局部试验、示范发展,成为现在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辐射范围从华北地区扩大到西北旱区、东北寒温带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覆盖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果树栽培,以及蔬菜、花卉、苗木、大田经济作物等多种栽培模式和作物,特别是西北地区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了响应国家“菜篮子工程”以及省农业厅“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丰富城

2018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性质:财政补助 项目编号: 2018年xx省xx市xx县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 实 施 方 案 申报单位:xx市xx种植专业合作社 编制日期:2017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位置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有工程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项工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程数量与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工程内容与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额采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费用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金筹措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工程预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人工预算价格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北海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化肥行业典型的产业链模式为“资源企业—单质肥企业—水溶肥、复 混(合)肥企业—农资公司/个体工商户—种植者”,以各级农资公司、经 销商、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分销商在化肥销售体系中起了主要作用,形成 了化肥企业产品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该水溶肥项目计划总投资3272.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36.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68%;流动资金43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32%。 达产年营业收入404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44.09万元,税金及附 加62.90万元,利润总额996.91万元,利税总额1197.31万元,税后净利 润747.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9.6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46%,投资利税率36.59%,投资回报率22.85%,全部投资回收期5.88年,提供 就业职位66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 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 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 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 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 国外对水溶性肥料的研究较早,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温室中的蔬菜、花卉、各种果树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高尔夫球场等。1965年,美国公布了一项片状水溶性肥料的生产专利;1988年,美国TVA国际化工集团公司申请了高浓度氮硫悬浮肥的生产专利。我国水溶性肥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与复混肥料同步,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灌溉施肥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才日渐被重视。到目前为止水肥 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已经由过去局部试验、示范发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 辐射范围扩大到西北、东北和华南地区,水肥一体化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开始向普及应用发展。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 及创新,水溶肥产品生产工艺从掺混仿制发展到按照配方精确计量,向先 进的工艺技术转变,生产装备、技术工艺逐渐成熟。一批质量优、讲信誉、服务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逐渐被种植者接受、认可,一些水溶肥行业优质品 牌开始树立起来,水溶肥行业进入加速成长期,正在由小作坊生产,向现 代企业生产转变过程中。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水溶肥施用作物的 面积越来越大,水溶肥产业也在发展壮大。目前中国水溶性肥料的产地主 要集中在新疆、山东、四川等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较大的省份,尤其是滴 灌节水面积最大的新疆地区;销地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内蒙等西北干 旱区和东北、西南、华南等地。

水肥一体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托普水肥一体化系统概述

托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系统云平台、墒情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监控、施肥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管路等组成。 整个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土壤水分、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设置周期性水肥计划实施轮灌。施肥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充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旱田、温室、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 系统使用前后对比,改变一目了然! 系统使用前系统使用后 看天、看地,以经验为依据,人为判断。何时灌溉/施 肥? 传感器数据提示,预警告知。 看天、看地,以经验为依据,人为判断。灌溉/施肥频 率? 灌溉/施肥周 期? 系统大数据分析整理,系统预警功能告 知作物不同生长阶段。 人工配肥,泵打,单次应用施灌面积有限,需重复配置。施肥方式 智能配肥,可设置灌溉程序,自动进行 不间断轮灌; 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工作。 亲临现场,人工操作;监管方式无需人员值守,电脑、手机远程监管,无时间、空间限制。 单人面积较小,管理成本高;管理面积精准定时灌溉,自动设置,管理面积广,水肥资源利用充分。 人员多,耗时长,成本高;人力时间成本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节约人力时间成本50%以上; 水肥利用程度低,水肥不均匀,浪费严重;水肥利用程度 直达植物根部,水肥均衡,吸收好,利 用率高,节水节肥50%-70%; 托普水肥一体化系统介绍 云平台: 1、随时随地查看园区数据 园区三维图综合管理,所有监控点直观显示,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土壤数据: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土壤pH值等; 气象数据: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风速、风向、二氧化碳浓度等;植物本体数据:果实膨大、茎秆微变化、叶片温度等; 设备状态:施肥机、水泵压力、阀门状态,水表流量,灯光状态,卷帘状态等。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新型喷灌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绞盘式喷灌机、卷盘喷灌机、喷灌设备、长尾词:厂家、价格、哪家好、多少钱、哪家先进、、、等等 企业介绍: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农业全程机械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进出口权,“农哈哈”商标是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历经37 年的发展,产品覆盖耕作、播种、植保、灌溉、收获、粮食烘干六大类农机产品;厂区占地面积300多亩,员工1000余人,产值近 3 亿元。 2013 年,农哈哈公司开始涉足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并开创了中国智能卷盘式喷灌机的时代,引领国内卷盘喷灌技术的发展潮流;2015 年,农哈哈公司从欧洲引进国际先进的喷灌技术,后经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适合中国农业的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套引进国外先进喷灌技术并实现国产化的灌溉产品,为中国卷盘式喷灌机贴上了节能、高效、节水的标签。 2017 年,农哈哈公司成功开发了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与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配套使用,实现水肥一体化作业。目前,在国内是唯一能够在卷盘式喷灌机上应用智能化固液态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产品。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核心技术:节能:驱动装置采用扼流(直冲)式水涡轮,水能动力转换率70%以上,相比传统侧冲式水涡轮动力转换提高了约 1.5 倍,入机水压只需0.25Mpa 就可正常喷洒作业。 减速装置采用6档变速齿轮箱,提升传动扭矩,降低驱动力需求;回收速度可调范围4-105 米/小时,满足不同作物浇水量需要。 高效:喷洒装置采用40 米幅宽30个8 毫米口径喷头的淋灌架,出水量50 立方米/小时,作业效率 2.5-4 公顷/昼夜。 节水:淋灌架喷洒装置离地距离约 1.5-1.8 米之间,低压喷洒,水滴无雾化,水份蒸发小于5%。 应用广泛: 1:抗风性能强:淋灌架喷头离地距离较低约1.5 米,且水滴无雾化,在5-6 级风天气情况下可正常喷洒作业,特别适合北方地区春季多风天气浇水作业。(配1张风中作业场景图片) 2:低压喷洒对幼苗无伤害:淋灌架上喷头的水压为约0.03-0.05Mpa,低压喷洒且喷头离地距离低,水滴落地时间短,冲击力小,对作物幼苗无伤害,软杆作物不倒伏,

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

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简介概述: 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用户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管控,控制器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节水节肥、省力省时、提高产量,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种植灌溉作业。 水肥一体化构架图: 二、系统功能: 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高效运行。 3.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操作。 4.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专家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灌水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 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高效益,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将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管理水平。 5.移动终端APP 方便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系统信息,远程操作相关设备。 三、托普云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亮点: (1)节水节肥——高效水肥灌溉和精准调控; (2)省时省力——可迅速大面积灌溉和施肥; (3)智能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等相关参数自动反馈控制灌溉; (4)提高产量——投运该系统可增产30~50%。

水肥一体化系统构成图

可编辑 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一、概述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枪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发育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二、水肥一体化系统原理图 水肥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水源工程、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实际生产中由于供水条件和灌溉要求不同,施肥系统可能仅由部分设备组成。

可编辑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三、水肥一体机 水肥一体机系统结构包括:控制柜、触摸屏控制系统、混肥硬件设备系统、无线采集控制系统。支持pc端以及微信端实施查看数据以及控制前端设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四、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原理由灌溉系统和肥料溶液混合系统两部 分组成。灌溉系统主要由灌溉泵、稳压阀、控制器、过滤器、田间灌溉管网以及灌溉电磁阀构成。肥料溶液混合系统由控制器、肥料灌、施肥器、电磁阀、传感器以及混合罐、混合泵组成。 4.1:输配水管网系统 由干管、支管、毛管组成。干管一般采用PVC管材,支管一般采用PE管材或PVC管材,管径根据流量分配置,毛管目前多选用内镶式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 摘要: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页岩气是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美国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类似页岩层序中寻找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热情,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正在我国油气资源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资源现状 1 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概况 据Rogner(1997)估计,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主要分布于北美、中亚、中国、拉美、中东、北非和前苏联,其中约40%将是可采出的,即世界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180×1012m3。按2008年的世界天然气产量计算,仅全球页岩气资源就可以生产60年。 1.1 北美地区 以北美加拿大为例:加拿大页岩气资源分布广、层位多,预测页岩气资源量超过28.3×1012m3,其中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和泥盆系的页岩气资源量约7.1×1012 m3。目前,已有多家油气生产商在加拿大西部地区进行页岩气开发试验,2007年该区页岩气产量约8.5×108 m3,其中3口水平井日产量较高(9.9×104~14.2×104 m3)。 然而,美国的页岩气主要发现于中-新生代(D-K) 地层中,其页岩气广泛的商业性开采直到1980年实施了非常规燃料免税政策以后,特别是1981年Mitchell 能源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北部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钻探了第一口页岩气井后,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页岩气的兴趣。先后继续对页岩气投入了开发,产量如图1-1所示: 2006年,美国页岩气井增至40000余口,页岩气产量达到311×108 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 5.9%,至2007年,美国页岩气产气盆地已有密歇根盆地(Antrim页岩)、阿帕拉契亚盆地(Ohio、Marcellus页岩)、伊利诺伊盆地(New Albany 页岩)、沃斯堡盆地(Barnett页岩)和圣胡安盆地(Lewis页岩)、俄克拉河玛盆地(Woodford页岩)、阿科马盆地(Fayetteville页岩)、威利斯顿盆地(Bakken页岩)等20余个盆地。如图 据预测,世界范围内页岩气资源量为456×1012 m3,相当于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资源量的总和,占3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总资源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9 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到 20 世纪美国西部发生了大规模“黑风暴”,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壤耕作。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给我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研究表明,北方沙尘主要来自沙化土地、裸露地和农田。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减少了对土壤的耕作次数,加上地表秸秆残茬,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水蚀,缓解沙尘危害;故其业已成为防沙减尘的重要技术之一。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该项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分类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专用机具等,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特点,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根据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划分为 3种类型。(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等;(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2.保护性耕作产生的背景 保护性耕作是在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农作业成本上升。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革命性变化。 3.保护性耕作的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研究推广免耕技术,当时由于机械

智能农业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组成要素及功能特点 一、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用户通过操作触摸屏进行管控,控制器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节水节肥、省力省时、提高产量,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种植灌溉作业。 托普云农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自动化精确灌溉、施肥,节省用工和提高效益为核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就该技术作相关阐述。

二、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以及适用范围: 托普云农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微滴灌系统主要是由阀门、水表、水泵、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智肥化施肥机、pH/EC控制器、施肥罐、安全阀、电磁阀、田间管道系统等组成。该系统适合在已建成设施农业基地或符合建设微灌设施要求的地方应用,要有固定水源且水质良好,如水库、蓄水池、地下水、河渠水等。比较适合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 三、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微灌、施肥制度制定: 1、微灌制度拟定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与降水量的差值确定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水间隔时间、每次灌水延续时间和灌水定额等。还需考虑土壤墒情、温度、设施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大棚膜下滴灌用水量会比畦灌减少30%~40%,比大水漫灌减少50%以上。 2、施肥制度拟定 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作物全生育期需肥总量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差值来确定实际施肥量、每次施肥量、施肥次数、施肥时期和肥料品种,同时作物的需肥特性、肥料利用率、目标产量、施肥方式也是决定施肥制度拟定的因素。微灌施肥通常可比习惯施肥减少30%~50%的肥料用量。 3、微灌和施肥制度拟合 按照作物拟定的微灌制度将肥料同微灌的灌水时间和次数进行合理分配,主要原则就是肥随水走、分阶段拟合。注入肥液浓度一般为0.1%。操作上还要注意,要先走水15min左右,再注入配好的肥料溶液,微灌施肥结束后需用不含肥的水清洗清灌管道15~30min,防止堵塞出水口。此步聚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控制。 4、肥料选择 智能微灌系统的滴灌管出水口很小,非常容易被各种微小的杂质堵塞,影响到微灌施肥的效果。为此肥料的选择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全溶性的肥料,溶于水后无沉淀;二是肥料的相溶性要好,搭配使用不会相互作用生成沉淀物;三是施磷肥时尽量通过基肥施入土壤;四是用微量元素时,应选用螯合态微肥,否则与大量元素肥混合使用时易产生沉淀物。在市场上常用的溶解性好的普通肥料有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磷酸、磷酸二青钾、磷酸一铵(工业级)、氯化钾等,或选用微灌专用固体肥料。

重庆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doc

重庆柑橘基地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 申 报 方 案 2016年9月 本方案适合于柑橘、猕猴桃、桃、梨、李等宽行距、大株距的作物灌溉场合!

柑橘滴灌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目标 1、构建一个高水平的智能化灌溉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的同时,可为现代农业信息化,为重庆市发展效益农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2、构建一个高均匀度的滴灌施肥系统,柑橘果实饱满、大小均匀、不裂果,确保柑橘高优品率; 3、建设一个自动化、操作简易和维护成本低廉的水肥系统,确保把该系统建成投资回报率高的生产型滴灌系统。 二、基本资料 1、地形 本灌溉区柑橘果园为依山而建,地块为典型的重庆山地地形,地块不规则,呈狭长楔形、且柑橘种植走向不一,灌溉区内最高点与最低点落差最大达到20m,实际灌溉面积约合200亩。 2、水源 来自蓄水池,蓄水池由降雨或提灌站引水补给,来水有保障。 3、灌区范围 整个灌区为不规则图形,柑橘项目地面积200亩。 4、动力 灌区需要提供11KW以上的380V灌溉动力线路。 5、灌溉类型: 该项目为室外山地柑橘园滴灌,要求灌溉系统满足柑橘生长所需水分、肥料。为解决项目地地块高差大以及适应柑橘宽行距大株距的种植制度,我们建议采用PE管+外置式压力补偿滴头,确保水肥一体化系统平稳、高效地运行,达到自控、水肥一体化的目标。

三、设计依据 (一)设计依据 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 T50363-2006); 2、《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 3、《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二)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 根据以上规范、标准及国内外灌溉技术发展积累多年的经验,技术参数设定: 1、节灌土壤湿润比:P=60%; 2、节灌水利用系数: =0.95; 3、设计灌水均匀度:Eu≥90%; 4、设计湿润深度:Z=1m; 5、设计日耗水强度:Ea=5mm/day。 四、灌溉田间管网布置 (一)水源 项目区利用蓄水池进行供水,蓄水池可由自然降水或河水提灌到水池中进行补给,水源水量及水质皆有保障。 (二)灌水器选型 根据灌区柑橘宽行距、大株距的种植特点,田间毛管采用单行直线布置,每行果树下一行毛管,每株柑橘下布置3个滴头,每个滴头配置60cm长、φ4导流微管。灌水器为以色列进口带有压力补偿功能的滴头,施肥灌溉均匀;滴头流量4L/h,正常工作压力0.5-4.0bar。

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

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 一、模块化 农田滴灌自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水源:水源井或渠水 2、过滤:砂滤、沉淀或精密过滤 3、计量:对浇灌用水量进行计量 4、轮灌控制:手动或自动进行轮灌控制 5、施肥:人工施肥或自动计量跟踪施肥 6、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时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有 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计算机组成。 我们所做的整个系统力求用现代的自动化技术来替代人工的繁重劳动操作,做到科学化、自动化滴灌和精准化施肥。 我们的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滴灌系统将以上几个部分整合,做成以下几个模块,可在实际中组合和控制: 1)水源和过滤模块,根据不同的水源做不同的配置,用可编程控制器对水源泵进行自动控制,确保对滴灌带不发 生堵塞的现象,根据用户要求可实现恒压供水,保证供 水压力平稳。 2)轮灌控制模块,使用计算机软件或可编程控制器,对农田滴灌阀进行自动轮灌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将轮灌间隔 时间输入,系统则自动根据要求进行轮灌,轮灌完毕发 出信号,提醒操作人员。整个轮灌过程无需人员干预。

3)自动施肥模块,自动施肥系统是一套科学的精准施肥控制,系统测量供水系统的流量,根据供水流量自动按照 加药比例进行加药,加药比例可根据每次不同的药剂进 行设定。加药量始终跟随供水量的大小自动变化,无需 人员干预。 4)自动控制系统模块,将上述几个模块用通讯的方式级联,有可编程控制器或计算机统一控制,并可将控制信号通 过GPRS等方式远传到后台服务器,通过手机APP进行 远端查看或应急控制,实现智能化管理。 二、智能化 系统的智能化体现在: 1)前端控制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只需将系统检查,启动后,设置好所需要的滴灌参数后,系统则自动 运行,做到了现场无人值守,系统出现故障,则自动发 出警示信号给操作人员; 2)后台智能化管理,前端控制器信号可通过GPRS或3G上网卡与后台服务器通讯,用户可使用手机APP平台随时 观察农田浇地的情况和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可做应急处 理; 3)通过APP管理平台,用户可随时了解科学种田以及农田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可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 三、一体化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56卷 第6期Vol. 56 No. 6 2018年6月 June 2018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AGRICULTURAL EQUIPMENT & VEHICLE ENGINEERING doi:10.3969/j.issn.1673-3142.2018.06.004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李寒松1,贾振超1, 张锋2,赵峰1,贺晓东1,慈文亮1,李青1,李震3 (1.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2. 250200 山东省 济南市章丘区农业机械管理局; 3.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摘要]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解决我国当前灌溉水肥利用率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一 种新型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文章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相关应用装备,分析了现今国内 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S3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142(2018)06-0013-04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Li Hansong1, Jia Zhenchao1, Zhang Feng2, Zhao Feng1, He Xiaodong1, Ci Wenliang1, Li Qing1, Li Zhen3 (1.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2. Zhangqiu Distric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uthority, 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250200, China 3.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Abstract]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low utiliz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large consumption and serious pollution. It i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high-tech practic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equipmen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domes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s the solution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fertigation technology; current status; trend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仅为世界的6%,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每年生产占世界26%的农产品,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每年灌溉用水缺口300亿 m3以上,同时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仅为发达国家的1/2左右。我国化肥使用量却是世界之最,化肥年用量超 6 000万t,占世界总量的1/3,然而化肥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目前这种水肥高消耗、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已经造成了土壤性状恶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针对当前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势在必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根据植物所需养分含量和土壤墒情,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态肥与灌溉水融合,借助灌溉压力系统控制灌溉强度和灌溉深度,将根据作物要求和土壤养分需求所确定的水肥溶液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作物土壤始终保持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避免水肥的深层渗漏和超量棵间蒸发,从而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改变田间气候,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相比一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可提高40%~60%,肥料利用率可提高30%~50%,在节水、节肥方面优势明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了提升我国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水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状和当前应用装备情况,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起步较早,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运用喷灌技术,用于庭院花卉和草坪的灌溉。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金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2017YH004)收稿日期: 2017-08-16 修回日期: 2017-08-25

浅析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浅析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一,概述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普及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技术,全面提升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和化肥利用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水肥一体化的核心是实现灌溉和施肥同步进行,不需要人工操作便可以自动进行灌溉。想要发挥最大作用离不开科学的规划设计。从实际情况看,水肥一体化实施要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弄清农田环境情况,根据农田附近水源、地形、作物情况进行规划,节约安装成本。而石家庄圣启科技研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就满足了当下的市场需求。 二,系统组成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 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三,系统功能: 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高效运行。 3.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操作。 4.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专家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灌水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