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徐翀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白血病微小残留的概念

MRD(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是指白血病患者经过诱导缓解治疗,并按目前所确定的疗效标准取得完全缓解(CR)后体内残留的微量白血病细胞

MRD是造成白血病复发的根源。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的意义

早期预报白血病复发

当患者MRD检测持续阳性或负荷逐渐增多,则可判断该患者可能出现复发。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的意义

指导缓解后治疗

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毒性

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根据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调整用药的方案

个体化治疗

MRD是反映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作用的敏感性的最直接客观指标,MRD检测是个体化治疗的基础。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Elaine Coustan-Smith, etal. Clinical importance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lood. 2000, 96(8):2691-2696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Rubnitz J, et al.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directed therapy for childhoo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sults of the AML02 multicentre trial. Lancet. 2010,11:543-552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的意义

指导干细胞移植

MRD的检测将有助于判断合适的移植时机,提高移植成功率,减少复发率。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白血病微小残留检测方法的选择

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当机体内白血病细胞数低于106时,则有可能依靠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机制清除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这意味着适合于急性白血病MRD检测的技术敏感度至少需要达到10-4,即在10000个正常细胞中可以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

能达到10-4敏感度的方法只有流式细胞术和PCR 方法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MRD

1. 融合基因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融合基因

优点:在整个病程中,断裂点融合区十分稳定

缺点:大部分白血病患者缺乏特异的含有断裂点融合区的染色体异常,故方法具有局限性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MRD

IG和TCR基因重排结合部序列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IG 和TCR 基因重排结合部序列

优点:在ALL中覆盖面广,可以对绝大多数ALL患者进行MRD监测

缺点:由于白血病细胞中重组酶的活性较强,造成一些靶序列如IgH基因重排会发生进一步重排,从而造成假阴性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流式细胞术相对于PCR 的优点

1. 快速、简便

2. 流式细胞术是直接进行定量,更为精确;而PCR是根据产物的量进行推算。

3. 流式细胞术检测时可以区别活细胞和经化疗将要死亡的细胞以及死亡细胞的碎片(而这些死亡的细胞以及细胞碎片在PCR检测中都可能形成阳性信号)。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MRD 原理

利用抗原表达的差异,以直观的方式区分白血病细胞和正常的骨髓细胞(正常生理状态下和骨髓重建期)

跨系表达的抗原

质的差异时相混乱的抗原

与染色体异常相关的抗原

抗原表达量异常高

量的差异

抗原表达量异常低

差异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ALL MRD 检测的抗体组合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ALL MRD 检测的抗体组合

P Lucio, G Gaipa, EG van Lochem, et al. Leukemia. 2001, 15:1185-1192

(欧洲BIOMED-1合作组织)B-ALL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ALL MRD 检测的抗体组合

A Porwit-MacDonald, E Bjorklund, P Lucio, et al. Leukemia. 2000, 14:816-825

(欧洲BIOMED-1合作组织)T-ALL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AML MRD 检测的抗体组合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1 仪器状态的确认

对激光管、滤光片、对数和线性放大器和光电倍增管的性能进行校验,同时也包括光路校准。

时间间隔:每6个月1次。对于光路校准,临床型(stream-in-cuvette)为6月1次,分选型(stream-in-air)为每次操作应校准。

执行人员:有资质的售后维修服务人员方法:由维修服务人员掌握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⑵监测流式细胞仪的工作状态,确认已发生的和潜在的问题。

时间间隔:每次启动机器(冷启动)执行人员:仪器操作人员

方法:在已建立的适当的仪器工作条件(instrument settings, instrument set-up)下,观察并记录所用的标准(参考)荧光微球如Flow check, Calibrates beads 的所有重要参数的平均荧光通道值。可以利用Levey-Jennings图表判断记录数值的趋势和变异,判断每次的记录值是否在可接受限度内。如果任何一个值在可接受限度之外,必须重复监测;若问题仍存在,则需要调整仪器的条件设置。FACSCalibur用户必须做time delay校准。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3)荧光颜色补偿条件的确认时间间隔:至少每次检测临床标本前执行人员:仪器操作人员

方法:建议优先使用荧光抗体染色和未染色的的新鲜全血标本,荧光标记微球和空白微球的使用次之。

a.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和标记微球的荧光素的光谱特性稍有区别。

b.以荧光标记微球和空白微球调整补偿设置,会导致轻微过补偿。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Basic Elements of Daily QC

Alignment Check

Fluorescent Standard

Process/ Method Control

PASS

Run Patient

Patient Analysis Obtain Results

Generate Report

Test Reimbursement

Troubleshoot Maintenance

FAIL

Call Service

Fix Problem

Color Compensation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2 分析前质量控制

(1)标本采集

标本种类:骨髓,外周血。(不同的临床意义)抗凝剂:EDTA-K3,Heparin,ACD-A,需充分混匀(2)标本运送

生物安全:视同具有传染原的标本对待。标本运送条件:室温(18-22℃),立即送检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B-ALL 骨髓和外周血MRD 结果比较

Dario Campana 实验室对226例ALL 患儿716对骨髓和外周血标本进行了MRD 检测和对比:

T-ALL 患儿35对标本,外周血和骨髓结果完全一致。 B-ALL 患儿有104份骨髓标本MRD 结果阳性,但只有37份对应的外周血标本MRD 结果阳性。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B-ALL 骨髓和外周血MRD 结果比较

对65例患儿的5年复发率进行统计:

外周血MRD 阳性患者中80%复发;而仅骨髓MRD 阳性患者中13%复发。

对于B-ALL 外周血MRD 结果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3)标本验收

不理想标本:溶血、标本溢漏、及触摸时感觉标本温度过高或过低。不理想标本的状态需在结果报告中注明。

严重溶血或有明显凝块的标本为不合格标本,需退回重新采集,并填写拒收记录。(4)标本时间要求

最好在标本采集后6小时内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后超过48小时检测无意义。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3 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器材和辅助试剂

试管:保证试管清洁,以免颗粒杂质影响检测。

实验用水:需新鲜,容器保持洁净。避免长菌或其它颗粒杂质影响结果。 自配试剂:如PBS、红细胞裂解液或固定液,需按权威出版物、教科书或厂

方推荐配方配制,配置后宜超滤后使用,并做好记录。

鞘液桶:需常清洗,以免盐类结晶或滋长的微生物等颗粒性物质干扰检测。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2)标本的前处理

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优于溶血法

抗体的稀释度:可按说明书上推荐用量使用。但原则上需做抗体稀释度实验,使抗体反应时达到最佳饱和度,并作好稀释度实验结果记录。该实验可用0-4个月婴儿外周血标本(淋巴细胞比例较高)进行。 抗体的有效期:抗体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孵育条件:按说明书推荐条件处置。如实验室温度低,需适当延长孵育时间。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抗体同种型的选择(非特异性结合易导致假阳性) 抗体荧光素的选择

单标记实验(包括科研实验)首选PE或PE-Cy5荧光素。

多色抗体组合检测时,应将产生光量子强的荧光素(PE和PE-Cy5)用于检测弱表达抗原(如CD33、CD13和CD19),而强表达抗原(如HLA-DR和CD45等)可用光量子较弱的荧光素(FITC和PerCP)检测。 合适的抗体和破膜剂组合

(假阳性和假阴性)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检测

抗人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如小鼠抗人IgM和IgD抗体)检测B细胞表面的sIgM和sIgD时被血浆中大量的游离免疫球蛋白竞争结合而产生假阴性结果。推荐检测方法:

a. 将标本用PBS洗涤后,再标记抗体组合。

b.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以后,再标记抗体组合。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3)标本的检测和分析

收集样本管中所有的细胞(尽可能多的细胞)

检测一系列正常骨髓,建立每个实验室自己的MRD分析模板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B-ALL MRD 分析模板(CD45/CD10/CD34/CD19)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B-ALL MRD 分析模板(CD38/CD10/CD34/CD19)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TdT/CD10/CD34/CD19模板的应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B-ALL MRD 分析模板(欧洲BIOMED-1合作组织)

P Lucio, G Gaipa, EG van Lochem, et al. Leukemia. 2001, 15:1185-1192

组合TdT/CD10/CD19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T-ALL MRD 分析模板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T-ALL MRD 分析模板(欧洲BIOMED-1合作组织)

A Porwit-MacDonald, E Bjorklund, P Lucio, et al. Leukemia. 2000, 14:816-825

组合CD7/CD5/CD3及CD7/CD4/CD8的应用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AML MRD 分析模板

组合

CD13/CD117/CD34/CD33

组合

CD13/CD56/CD34/CD33

组合

HLA-Dr/CD117/CD34/CD33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方法的验证(白血病细胞稀释度试验)组合CD38/CD13/CD34/CD33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排除其他系列细胞的干扰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为防止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在化疗过程中发生改变而导致该抗体组合的假

阴性结果,应将适合患者的所有组合用于监测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MRD 检测的质量控制

4 结果报告

以多个抗体组合的监测结果的最大值作为最终报告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Shanghai Centr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谢谢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中医学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认识

中医学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5-10-16T08:54:44.11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作者:杨小娜郭建美林鹏李明炜刘莉杨海辰高建英[导读] 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2.保定市涞水县医院 3.保定市第二医院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白血病,缓解期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清除成为重点,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杨小娜1 郭建美1 林鹏1 李明炜1 刘莉1 杨海辰2 高建英3 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2.保定市涞水县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3.保定市第二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白血病复发的根本原因是缓解后患者体内仍存在微量白血病细胞,而机体不能对残留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监视而清除之。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白血病,缓解期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清除成为重点,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从中医角度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学;微小残留白血病;病机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414-01 1 病机认识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无与白血病相对应的病名,但对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及变化的类似描述在历代医书中并不少见。当代诸多医家对白血病的中医病名认识分歧较大, 目前各家较统一的看法是急性白血病与中医的急劳、虚劳、血证、疮积、温病等疾病有关。有学者[1]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肾脏虚衰、精髓内亏,复感疫毒之邪所致。正气虚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2]根据白血病与阳证、热证发病规律相似的特征,认为本病是一种以实证为主的疾病[3]。也有学者[4]认为除胎毒外尚有出生后感邪而致的温热毒邪,现多认为热毒是引起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清热解毒是其重要治法,温热毒邪作为作为白血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基本成为共识,邪毒入血伤髓是白血病的重要机制。表现为虚实夹杂,邪实正虚,即初期多以邪实为主,治宜主攻,后期多以正虚为主,治宜主补。急性白血病经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进入MRL阶段亦以正虚为主,表现为“邪去正衰”,“气阴两伤”的特点。 我们认为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病因病机正气虚弱,余毒留伏阴分。1.邪毒伤正,化疗也伤正。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与温热邪毒有关。温热邪毒,热盛伤阴,这在急性白血病初治时表现明显。即使完全缓解后,这种阴伤的病理改变仍然持续存在,尤其因为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从中医角度可认为是邪毒深入,内伏阴分所致。化疗药物最常见的骨髓抑制可以表现为气虚、血虚或精血亏虚等。这些副作用在化疗间歇期相当的时期内均有所表现。临床常见的虚损类型有:(1)气血亏虚:可见面色觥白,倦怠,少气懒言,气促,头昏眼花,失眠多梦,唇甲色淡,舌质淡,脉虚弱无力。(2)阴虚血少:可见头昏眼花,失眠多梦,唇甲色淡,口干咽燥,大便燥结,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淡红少津。(3)肝肾阴虚:可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低热,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瘦干红少津,脉细数无力。(4)肾精亏损:可见形体赢瘦,精神呆钝,发落齿摇,壮年男子精少不育,育龄女子经闭不孕,头昏目眩,健忘恍惚,腰膝酸软,舌萎无华,脉细弱。(5)脾胃虚弱:可见面色萎黄,身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弱。2.脏腑功能失调。邪毒及化疗损伤除导致脏腑气血阴阳的虚损外,也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临床常见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调证候类型有:(1)脾胃不和。主要由化疗药物的损伤致中焦不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见神疲倦怠,纳谷不香,恶心欲呕,胃脘饱胀不适,大便不调或便溏,舌质淡红,苔腻或浊,脉濡。(2)肺中伏痰。主要因白血病细胞的肺部浸润所致。温热毒邪犯肺,伏留肺脏,见咳嗽,干咳或少痰,或痰粘连成丝,或呈结块,呼吸气促,舌苔腻,脉滑。(3)心肾不交。药伤或温热毒邪损伤下焦肾阴,使肾水不能升腾以制心火;心阳上亢,不能下潜以温肾水而成水火不济之势,见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呜,健忘,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4)肝郁气滞。主要因患者对急性白血病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高昂的治疗费用而产生的忧郁所致,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寡言少语,胸胁不舒,善太息,食欲不振,或大便不调,舌质淡或质红,脉弦。3.余毒留伏阴分。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细胞恶性克隆,不成熟淋巴系或者髓系祖细胞失控,呈克隆性扩张,被阻滞于一定的分化期而发生的。当放化疗使白血病细胞减低到一定水平,即残留病灶水平时,放化疗对之就失去了治疗作用。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白血病,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及血-睾丸屏障,化疗药物难以透过这些屏障而杀灭白血病细胞,致使缓解期这些部位白血病细胞的残留。临床缓解期骨髓甚至血液中仍然存在微小残留病灶,或中枢神经系统或睾丸中残留白血病细胞。 2 治疗认识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受损以及邪毒伏留,故治当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和祛除余毒。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及从整体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特点,对缓解期体质的改善微小残留病灶的治疗均有积极意义,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合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后正气虚弱的体质特点及邪毒留伏体内的病理特点,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和清除邪毒是缓解后的重要治则。1.扶正培本。化疗作为白血病治疗最常用的手段,是根据细胞周期的原理设计的,它通过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以求减少肿瘤细胞负荷。但是化疗药物同样影响正常细胞,化疗缓解后,以淋巴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系统也可能被摧毁。化疗药物不能使多数本病患者得到根治,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而化疗进一步降低免疫功能有关。免疫功能低下,也是患者缓解后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缓解期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脏腑功能的低下,气血阴阳的不足,而中医补益药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具有很好的作用。2.调节脏腑。脏腑功能的紊乱、气血津液的运转障碍是缓解期治疗必需注意的。机体五脏六腑之功能正常、相互协调方能保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才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缓解期应根据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情况进行相应调整。3.祛除余毒。扶正的同时,要清除余毒。邪毒留伏阴分,清热解毒之品难达病所,通常之补益剂难以将邪毒托出,实为难治之证。我们认为必须使阴分之邪毒出于阳分,再行祛邪解毒之剂方可收祛邪之效。 参考文献 [1] 田泳 ,陶秀芳论中医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关于白血病论治的区别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10(7);42~47 [2] 安丽中医诊治白血病的体会 [J] 中医研究 ,2002,15(4):48-49 [3] 李海燕,钱林生,薛艳萍,等.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舌象辨治体会J .中医杂志,1996 ,37(6) :345 [4] 吴雪彪. 白血病辨证施治初探〔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1)13

27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02-509A-00

1.目的 通过对实验室的检测活动及结果进行监控、验证和评价,以持续保持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实验室检测活动及结果所进行的监控验证、评审活动的控制。 3.职责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和方法的选择; 实验室主任负责计划的审批;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和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 4.控制程序 4.1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于年初制定本室的《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计划》,计划应尽可能覆盖所有常规检测项目并满足对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控制要求。国内外组织的水平测试,随时列入本年度计划,经室主任批准实施。质量控制计划一般应包括控制对象、参加人员、实施日期、控制方法等。 4.2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实验室主任负责计划的审批。 4.3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 采取的质量控制方法,应达到对控制对象进行有效监控的目的。选择的质量控制方法应在质量控制计划中给予描述和确认。控制方法通常选择下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3.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4.3.2参加由CNAL等机构组织的国内和国际实验室间比对实验和水平检测,或组织实验室内比对实验。 4.3.3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进行重复性实验,或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或仪器)进行方法(或仪器)间比较实验。 4.3.4对留存样品进行再检测。

4.4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指定人员,参加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指定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应本着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完成,并作好详细记录。 4.5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将质量控制记录汇总,并组成有各技术岗位具有一定技术资格和能力的人员参加的评审小组,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系统地评价必要时,要使用统计技术。通过统计分析与评价,应该给出对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有无影响和影响程度的结论,并记录在《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记录》中,以便于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潜在不合格因素。 4.6预防措施 通过对质量控制结果的评审,当发现存在可能影响检测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的潜在不合格因素时,应按照《预防措施程序》给予及时消除。 5.相关文件 《预防措施程序》 WHHDSPJT/QM02-411A-00 6.记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计划》WHHDSPJT/QM04-7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记录》WHHDSPJT/QM04-67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作者:文莉莉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蛾眉,614200 刊名: 现代预防医学 英文刊名: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年,卷(期):2008,35(1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7条) 1.Radich JP;Cooley T;Bryant E The significance of bcr-abl molecular detection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late" 18 months or more after transplantation[外文期刊] 2001(06) 2.Beishuizen A;VerhoevenMA;van-W ering ER Analysis of Ig and T-cell receptor genes in 40 cb.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 ias at diagnosis and subsequent relapse:implications for the detection of m inimal residual disease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1994 3.朱平现代血液肿瘤诊断治疗学 1995 4.Khalil SH Molecular hematology.Molecular hematology.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techniques 2005(10) 5.Im HJ;Kong G;Lee H Expression of Wilma tumor gene (WT1)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eukemia[外文期刊] 1999(02) 6.Mikael KA;JoseMA;Martin B Th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2006 7.Szczepanski T;van Dervelden VH;van Dongen JM Flowcytomettic im-munophenotyping of normal and malignant lymphocytes[外文期刊] 2006(07) 8.Campana D Determin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leukaemia patients 2003(06) 9.郑玲;薛永权;李建勇中期荧光原位杂交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0(03) 10.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 2003 11.Sramkova L;Muzikova K;Fronkova E;Krejci O Sedlacek P Forrnankova R Mejstrikova E Stary J Detectable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before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hmration predicts extremely poor prognosi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外文期刊] 2007(01) 12.Paydas S;Tanriverdi K;Yavuz S PRAME mRNA levels in cases with acute leukemia:Clinical importance and future prospects 2005(04) 13.李琳;徐兵;许文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期刊论文]-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2007(04) 14.Tobal K;Newton J;Macheta M Molecular quantit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t (8;21) can identify patients in durable remission and predict clinical relapse[外文期刊] 2000(03) 15.Van Dongen J J;Seriu T;Panzer-Grumayer E R Prognostic.value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childhood 1998(9142) 16.陈洁;朱康儿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4(06) 17.San Miguel J F;Vidriales M B;Lopez-Berges C Early immunophenotypical evaluation of minimal

结果质量控制

第章结果质量控制评审准则: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验检测工 作的全过程。 参加实验室比对的能力验证活动,不但能考核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而且还可检查仪器的运 行状态、标准物质的应用、化学试剂的纯度及实验用水是否符合要求,是对其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监督、确认和评价。 实验室还应经常利用内部手段,如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 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 在标准更新、人员交替、设备变化和检测质量波动的情况下,尤其应加强质量控制工作。 (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一般以比对的方式进行,以下简称比对) 一、实验室间比对方式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 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 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1)能力验证:(多个实验室) 利I」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一般能力验证由主持评审 的机构和权威的技术机构组织。 (2)测量审核:(参加实验室与参考实验室) 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由获得测量审核

认可的机构提供)进行比较的活动。 (3)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 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定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两个实验室条件(硬件、人员能力、设备能力等等)应当大致相当,如果条件差别很大,比对结果意义不大。 (4)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①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由检测人员对标准物质(样品)盲样检测,将检测 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以验证检测测量能力。 ②样品复测: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参数进行复 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③人员比对: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某一样品进行相同方法的检测,将两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④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同一样品的某些参数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亦可作为判断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方式之一。若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应查找原因,对有疑问的项目进行复测,使相关参数间的关系趋于合理。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 1)比对活动的文件(作业指导书)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及浆细胞肿瘤微小残留病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及浆细胞肿瘤微小残留病中国专 家共识(完整版)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 MP-FCM)是运用不同荧光标记的多种抗体组合对造血细胞表面或胞内抗原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进而对细胞的系列来源、分化程度、表型异常与否进行分析判断的高通量、高敏感性检测技术,其在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分型、治疗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靶点筛查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实验诊断手段[1,2]。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是指恶性血液病经过治疗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后体内残存的通过形态学等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到的任何水平的微量肿瘤细胞状态[3,4]。近年来,也有学者根据现有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将MRD定义为可检测的残留病(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运用FCM检测恶性血液病MRD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利用2~4色FCM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后样本进行检测,并基于在正常细胞分布之外的"空白"区域检测到异常表型的理论对MRD进行分析鉴别[5,6];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FCM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8~10色MP-FCM在MRD检测中体现出敏感性高、特异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优势,MRD的FCM检测从小规模样本的临床研究发展到大规模样本的临床验证,目前已成为恶性血液病临床疗效判断和预后分层的重要依据,而基于MRD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可以使不同危险度分层组中的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7,8,9]。

然而,由于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克隆异质性、不同治疗方案对免疫表型和克隆筛选的影响、化疗后不同时间点骨髓造血恢复的状况不一、不同基因背景的残留肿瘤细胞在复发时的增殖动力学不同等疾病自身因素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检测中心在抗体组合、荧光搭配、样本处理、圈门策略、分析逻辑、主观经验、质控管理等诸多技术环节中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对于MRD的检测和分析还缺乏规范化,导致对MRD检测结果的临床解读和预后评估标准存在不一致性。为了使国内各检测中心对于MRD的FCM检测和分析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可控因素范围内尽量减少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术学组通过各种学术讨论、多中心室间比对等一系列努力,形成了基于MP-FCM检测MRD的国内共识,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以期提高我国恶性血液病MRD检测的整体水平。本共识涉及病种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 T-ALL),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 B-ALL)和浆细胞肿瘤(plasma cell neoplasms, PCN)。 一、MRD检测原理及方法 (一)MRD检测原理 FCM检测MRD的原理是通过分析细胞表面或胞内一系列抗原的表达模式来识别只在白血病细胞中出现而正常骨髓中不存在或存在比例极低的免疫表型,即"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eukemia-associated

28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0目的: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和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 3.0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结合各检测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 3.1.2审核批准各检测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和实施计划; 3.1.3负责组织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 3.2.1审核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 3.2.2组织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3.2.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2.4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负责人: 3.3.1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 3.3.2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 3.3.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资料管理员: 3.4.1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3.5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技术负责人应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其得以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应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4.2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技术负责人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公司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公司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1)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2)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3)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4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分析验证和监控的数据,在发现验证和监控的数据超出预定数据时,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必要时向技术负责人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检测过程失控,危及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暂时检测工作。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问题。 4.5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 b)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 c)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评审 d)能否发现检测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 4.6当监控或验证发现检测质量存在问题时,检测室负责人应立即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对较为严重的不符合工作应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对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善后处理。 4.7评审记录和结论应由技术负责人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交资料员归档。 4.8预防措施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一、质量管理目标 (1)从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方面入手,依法行医,规范管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以以医疗服务。 (2)加强放射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放射防护工作,抓好常规X线、CT MRI、DSA及介入等各种检查技术质量。提高放射科各种诊断报告书写质量及诊断水平。 (3)以三级医师负责制为核心,建立诊疗责任原则,在病人来放射科检查全过程中的各环节、规范落实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对病人做到及时检查、认真检查,诊断做到正确、及时。 (4)减少放射科医疗质量差错及医疗事故。 二、质量管理制度 1、实行专家督导、主任监督下的组长负责制,诊断、技术组组长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定期对全科医疗工作的检查、考核,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提高全科医疗质量。 2、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找出薄弱环节,对反馈意见有改进措施,有记录及效果评价。每季度定期按放射科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技术、诊断组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评分,做好记录,及时分析、评价、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改进结果追踪复查。 3、具体的医疗质量管理,包括技术组岗位责任制;诊断组岗位责任制;介入组岗位责任制;影像图像质控管理;诊断报告质量管理;疑难、少见病例处理规范;漏诊、误诊病例讨论读片制度。 4、制定具体的工作程序: ①、建立相关的医疗质量项目指标。

②、由科室主任和诊断、技术组长对技术、诊断各组进行 定期检查考核。 ③、定期进行的检查考核结果,要及时评定总结。 ④、对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并做记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和对策,提出改进措施。 三、质量管理指标 1、技术:严格按常规操作,检查部位准确,无错项、漏项,做好防护工作。X线甲级片率40%以上,废片率<2% 2、诊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专业术语运用恰当,描述详细。描述与诊断结论符合,能准确回签临床提出的问题。报告签发制度完善并能落实,各种资料记录完整、准确。进修、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必须有上 级医师签名。普通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70% CT检查诊断符合率》70%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70%大型检查诊断符合率不 达标者要有病例分析。 3、介入:检查诊断符合率》70%治愈、好转率应为同级 医院均值以上。 4、有读片、核对制度,诊断与技术组每周一次以上集体阅片解决疑难问题,提高诊断质量。 5、建立、健全审阅片制度并坚持执行。建立病例追踪制度并做好有关记录。每周进行一次疑难、少见病例、错漏诊病例的病例讨论读片制度。 四、质量管理计划与措施 放射科担负着全院各科室的放射、CT、MRI检查及DSA 检查报告工作,工作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广,检查时间较紧促,医疗质量管理也较复杂。所以,我们必须统筹安排,建立科室质量控制管理组,由科室主任、及诊断、技术组长组成。从制度上把关,严格做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定期组织业务、政治学习,各级医务人员各施其责,严格强调在岗责任,不得擅自离岗,规范交接班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校准工作过程, 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实验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成为很多实 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实验室间比对验证活动,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是一种检测质量的全面的审核工作,它不但包括了对检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比对,也包括对检测报告、数据处理的验证等,是实验室能力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 二是内部质量监控。利用内部手段如对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保留样品再检验 对无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如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指标并易保存的样品采取留样再检测的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控制,这

样不但使检验人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2.定期使用标准物质 (1)按计划定期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因素,使检测体系恢复正常。 (2)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来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校准状态,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验正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3)利用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查明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检验技术,是否能够检出符合要求的准确数据及结果,这也是对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利用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把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此方法通过统计技术,将指控样用于检测中,对每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波动范围,通过检测查出异常原因所导致的波动,制定相应措施进而消除异常原因。 4.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测量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l 目的 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以及采用统计等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的监控。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结合本检测中心承检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审核批准承检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及实施计划,负责组织讨验证和监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批准检测中心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审核并汇总本部门检测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组织实施预定计划,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 监督员的职责 负责监督实施预定计划的执行,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 办公室的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年度比对验证计划及实施。 3.5 检测项目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6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4 工作程序 4.1 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宣贯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得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 4.2 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经检测室负责人会同监督员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 4.3 技术负责人在汇总各检测室上报的意见后。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中心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本中心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 4.3.1 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4.3.2 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 4.3.3 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 4.3.4 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 4.3.5 验证和监控的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3. 5.1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4.3. 5.2 参加检测中心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4.3. 5.3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4.3. 5.4 对有留样品进行再检测; 4.3. 5.5 分析一个样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4.4 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的问题,如通过验证和监控发现提供给客户的结果质量存在疑问时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技术负责人应指导检测有关人员及调整力案和及时解决验证和监控中发现的检测结果质量的其他问题。 4.5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一个评审组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应包括:验证和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验证和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验证和监控方案及记录方式能否证实结果质量符合要求和能否发现测量系统或结果质量存在的潜

影像科、放射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本(2017年度).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说明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本由科主任与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检查、改进情况,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质量持续改进措施,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如遇医院质量控制管理特殊情况需记录,可粘贴附页。 6、每半年对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7、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认真记录和填写。 8、有关数据要将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9、科室组织的相关培训、学习要有课件/讲义,考核要有试卷和成绩登记与成效评价。 10、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质控员: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 人组成。 2、在科主任的领导和院质控办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每份病历由科主任和质控小组成员负责质控达标。 3、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4、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5、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按规范进行检查,(如:病历、处方、申请单、报告单、护理文书等),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6、对医疗、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提出改进意见。

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监督控制程序

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监督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有计划的质量监控活动,对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质量实施监控,及时排除质量环节出现的不符合的因素,以此来验证和评审检验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内部的各项质量监控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监控活动。 3 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该程序的运行。 3.2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作业文本等进行定期评审工作。 3.4检验科、室提出本科室年度质量监控计划,根据批准后的计划参加质量监控活动。 3.5办公室根据各科室提出的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制定所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并报质量负责人审核、所长批准。办公室负责质量监控计划的实施。 3.6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考核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 3.7 各检验科室负责本科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实施。 4 工作程序 4.1质量监控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每年初,各检验科室根据各科室人员和设备情况,制定科室内部《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并报办公室。办公室根据检验科室提出的年度质量监控计划编制所《年度质量监控计划》,报所质量负责人审核、所长批准。

4.2 内部质量控制 4.2.1在内部通过下述几种方法来验证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a)人员比对,比较不同检测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的差异; b)设备比对,比较同一型号的不同设备的技术指标之间的差异水平; c)盲样检测,检查检测整体能力的水平是否满意; d)留样再测,检查过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2.2 根据所内部《年度质量监控计划》的要求,办公室负责制定《质量监控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实施时间、参加人员、样品和设备、检测具体要求、结果评价准则等。实施方案报质量负责人审核、所长批准。 4.2.3 按照监控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办公室组织实施,确保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如实做好活动记录,活动完成后编制监控活动报告,例如人员比对报告、设备比对报告、留样再测分析报告等,对监控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价本所保证检测结果的能力。 4.3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4.3.1本所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4.3.2本所也可根据发展的需要或接受其他实验室的邀请,参加其他机构组织的实验室能力比对活动。 4.3.3在无指令性计划和邀请性实验室间能力比对计划时,本所可以自己制定内部比对计划,检查质量管理和检测能力。 4.4质量监控结果的评价

质量控制流程图.doc

3.1.1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项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频率及方法 材料、机械、劳动力、现 场管理人员准备 分项开工报告 批准 分项开工批复单 每道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放线 报告 检验试验报告设计施工复核 不批准 分析原因,及时修复改正或返工 材料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测量检测试验检测质检工程师检查 自检结果 工序交接报告 不合格 抽样检查资料检查试验抽测测量检测工序检验记录检查 交工报告 不合格 合格 交工证书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3.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指挥长 生产副指挥长 质量安全 总工程师 材 料 厂 科 程 工 安全质量 试 验 室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质量安全 委员会办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工 程 队 队 程 工 程 队 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3.1.3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原材料取样 不 合 标准试验格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试验报告 实施控制检验 成品抽样检验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合格不合格 作业结论分析原因 结束提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3.1.4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方法: 承包单位另选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 格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承包单位使用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3.1.5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审批 工程物料确认 进场验收 技术复核 分部工程验收 技术交底工程定位交接 甲方、监理确认工程师确认 隐蔽验收质量验收 资料审核 甲方、乙方、设计联合验收 交付使用送交资料和竣工图 回访维修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2016程序文件——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保证检测结果真实、有效、准确。 2范围 适用于对检测结果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是实施本程序的责任人。 3.2检测部是实施本程序的职能部门。 4工作程序 4.1质量控制计划 4.1.1检测部编制年度《质量控制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1.2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类别、检测人员、实施时间及控制项目所要求的技术指标等。 4.2质量控制评价的内容 4.2.1对内部质量控制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 4.2.2对不能溯源的量值参加能力验证比对,比对结果进行评价; 4.2.3通过与外部实验室的比较,判定检测能力的综合水平; 4.2.4使用的标准物质的验证; 4.2.5计算机软件的验证和评价。 4.3 质量控制方法 4.3.1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或其组合(但不仅限于下列方法)。 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和/或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B参加检测公司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C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仪器)进行重复检测; D对留存样品进行再检测(同一操作者或不同操作者); E分析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4.4质量控制计划实施 4.4.1检测部按照质量控制计划按时组织实施质控,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检测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给技术负责人。 4.5 质量控制结果和方法评审 4.5.1技术负责人组织对质量控制结果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查找影响因素和发现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潜在原因,并形成质量控制报告。 4.6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6.1通过对质量控制结果评审,发现不合格工作时,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4.6.2存在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潜在不合格的因素时,执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6.3 技术负责人总结全检测公司质量控制工作,并向管理评审提供全年质量控制报告。 5相关文件 (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THZJ/CX/16/4.0 (2)《预防措施控制程序》THZJ/CX/17/4.0 6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