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附件5: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

.

.

.

.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三相交流电源是三个单相电源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组合,这三个单相交流电源的_____,_____,_____。 2、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称为_____;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称为_____;任一闭合路径称为_____。 3、常用的表示正弦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它们都能将正弦量的三要素准确地表示出来。 4、我国工频电流的周期T=_____s,频率f=_____Hz,角频率w=_____rad/s。 5、有一个线圈,其电阻可忽略不计,把它接在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测得通过线圈的电流为2A,则线圈的感抗XL=_____,自感系数L=_____。 6、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只电容量适当的电容器后,电路的功率因素_____,线路中的总电流_____,但电路的有功功率_____,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都_____。 7、串联谐振时,电阻上的电压等于_____,电容和电感上的电压_____,并为端电压的_____倍。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_____。 8、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的谐振电路中,线圈电阻越大,电路的品质因数越_____,电路的选择性就越_____。 9、产生瞬态过程有两大原因,即外因和内因,外因是_____,内因是_____。 10、电阻器是_____元件,电感器和电容器都是_____元件。 11、磁滞现象指的是__________,剩磁现象指的是__________。 二、判断题:(20分) 1、通常照明用交流电压有效值是220V,其最大值即为380V。( ) 2、只有同频率的几个正弦量的矢量,才可以画在同一个矢量图上进行分析。() 3、串联谐振时,感抗等于容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4、谐振电路的功率因素大于1。() 5、在三相四线制中,为了避免电流过大造成危害,相线和中性线都必须安装熔断器。() 6、三相四线制中性线上的电流是三相电流之和,因此中性线上的电流一定大于每根相线上的电流。() 7、照明灯开关一定要接在相线上。() 8、一阶RC放电电路,换路后的瞬态过程与R有关,R越大,瞬态过程越长。() 9、电路的瞬态过程的出现是因为换路引起的,所以不论什么电路,只要出现换路就会产生瞬态过程。() 10、线圈A的一端与线圈B的一端为同名端,那么线圈A的另一端与线圈B的这一端就为异名端。() 三、选择题:(30分) 1、u=5Sin(wt+15°)V与i=5Sin(2wt-15°)A的相位差是()。 A.0° B.30° C.-30° D.无法确定 2、某交流电压u=100Sin(100t+/4)V,当t=0.01s时的值是()。 A.-70.7V B.70.7V C.100V D.-100V 3、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呈()。 A.电感性 B.电容性 C.电阻性 D.无法确定 4、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上,连接三个相同的白炽灯,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如果中性线断开,则()。 A.三个灯都将变暗 B.灯将因过亮而烧毁 C.仍能正常发光 D.立即熄灭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本专业其它后续技术基础课的基础。在数控技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课程的基本任务: 1.理解电路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 2.掌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及它们的应用; 3.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及常用的其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4.熟练运用相量表达式和相量图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5.掌握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特性; 6.了解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其分析计算方法;7.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有选择、使用与电工实训相关的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 1 )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及电流源等基本理想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牢固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2 )熟练掌握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支路法、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 3 ) 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量的概念,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相量形式的KCL和KVL,熟悉掌握功率的概念及计算。能计算阻抗串、并联电路,做出相量图。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 4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及中线电流的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熟练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理解三相不对称电路的分析。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工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律、定理,从简单的元件到一般电路,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课程结构分为“电工基础”和“电工技术”两大模块。“电工基础”模块包含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2.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 ) 熟悉磁场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理解互感系数,掌握互感电路的同名端及测试方法。 ( 2 )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掌握RC、RL 动态响应及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原理应用,了解三要素法求解动态电路。 ( 3 )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掌握其有效值的计算,熟悉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于线性电路的计算。 ( 4 ) 熟悉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基本磁化曲线,铁心损耗,掌握交流铁心线圈的工作特点。 本模块以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为尺度。电工技术模块包含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量与非电量测试技术等。本模块是技术基础课,以应用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突出新技术的应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课。其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库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 为突出对电工技术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及实际知 识的掌握,理解与应用,建议如下题型分配: 题型分配 填空题 选择 题 判断题 简答简 算题 综合题(含电路分 析、计算、电路设 计) 小题数 10空 10 10 6 2 总分 10 20 20 30 20 一.填空题 (每空 1分,共 10 分) 1.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 I 1 2A , I 2 3A ,则 I 3 2、如图所示电路,则 B 、C 间的等效电阻 R BC = , A 、C 间的等效电 R AC = 若在 A 、 C 间加 10V 的电压时,则图中电流 I= A 。 答案: R BC = 4 Ω , R A C = 10 Ω , I= 1 A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I 1=0.01A ,I 2=0.3A ,则 I 3= A 答案: I 3= 0.29 A 。 4、把一只 110V 、 9W 的指示灯接在 380V 的电源上,应串联 欧的电阻,串接电阻的功 率为 W 。 答案:应串联 3300 欧的电阻,串接电阻的功率为 22 W 。 5. 市用照明电压是 220V ,接入一个标有 220V , 100W 的白炽灯后,灯丝上通过的电流的有 效值是 __________ 。 8Ω C

答案: 0.45A 6、有只额定值分别为 40Ω 、 10W 的电阻,其额定电流为 A ,额定电压为 V 答案:额定电流为 0.707 A ,额定电压为 20 V 。 7、有一个 1KW,220V 的电炉, 正常工作时电流是 A; 若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则 电炉的电阻是 欧;若把它接入 110V 的电压上,它的实际功率是 。 答案:工作时电流是 4.5 A ,电炉的电阻是 48.4 欧,实际功率是 250W 。 8、有一电源,当两端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为 10V ,同 6Ω 的电阻连接时,路端电压为 9V , 则电源电动势为 V ,内阻为 Ω . 答案:电源电动势为 10 V ,内阻为 0.667 Ω . 9、如图 10 所示: 答U= -1 V , U 1= -15 V 。 10、有 R 1和 R 2 两个电阻串联,已知 R 1=2R 2, R 1消耗功率为 8W ,则 R 2消耗的功率为 W 答案: R 2 消耗的功率为 4 W 。 11.在纯电感电路中, 电压相位 电流 90°,在纯电容电路中, 电压相位 电 流 90 °。 答案:超前于、滞后于 12、工频电流的频率 f= Hz ,周期 T= s ,角频率 ω = rad/s 答案: f= 50 Hz ,周期 T= 0.02 s ,角频率 ω= 314 rad/s 。 13、设 u=311sin314t 伏,则此电压的最大值为 ,有效值为 ,频率 为 ,初相位为 。 答案:最大值为 311 伏 ,有效值为 220 伏 ,频率为 50 赫兹 ,初相位为 0 。 14、在纯电感电路中,已知 u=10sin(100t+30 ?)V,L=0.2H, 则该电感元件的感抗 X L = Ω ,流经电感元件的电流 I= A ,电感的有功功率 P= W 答案: X L = 20 Ω ,I= 0.5 A ,P= 0 W 。 15、在纯电容电路中,已知 u=10sin(100t+30 ?)V,C= 20μF ,, 则该电容元件的容抗 X C = Ω,流经电容元件的电流 I= A ,电容的有功功率 P= W U 2=-2V 2 U 1=3V 图 10 U U= V U=10V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 程标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版陈雅萍主编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版参考答案 第1章课程导入 1.1认识电工实验实训室 思考与练习 1.直流交流 2.有电切断 1.2安全用电常识 思考与练习 1.50mA36V 2.正确安装用电设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 3.用水和泡沫 复习与考工模拟 一、是非题 1.×2.√3.√4.×5.×6.√7.×8.√9.√10.× 二、选择题 1.B2.A3.A4.C5.C 三、简答题 1.电工实验实训室通常的电源配置有:①两组可调直流稳压电压;②3~24V多挡低压交流输出;③单相交流电源;④TTL电源;⑤三相交流电压输出。 2.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有: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频率计、兆欧表、钳形电流表、信号发生器、单相调压器等。常用电工工具有:老虎钳、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螺丝刀、镊子、电工刀、试电笔等。 3.实验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1)实验实训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按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实训室,到达指定的工位,未经同意,不得私自调换。 (2)不得穿拖鞋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携带食物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让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在室内喧哗、打闹、随意走动,不得乱摸乱动有关电气设备。 (3)任何电气设备内部未经验明无电时,一律视为有电,不准用手触及,任何接、拆线都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 (4)实训前必须检查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用具是否完好,如发现不安全情况,应立即报告老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电器设备安装检修后,须经检验后方可使用。

(5)实践操作时,思想要高度集中,操作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内容,不准做任何与实验实训无关的事, (6)要爱护实验实训工具、仪器仪表、电气设备和公共财物。 (7)凡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由事故人作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并给予批评或处分。 (8)保持实验实训室整洁,每次实验实训后要清理工作场所,做好设备清洁和日常维护工作。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4.常见的触电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四、实践与应用题 略 第2章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 2.1电路与电路图 思考与练习 1.电流电源负载传输环节 2.通路断路(或开路)短路电源短路 2.2电流及其测量 思考与练习 1.正电荷电子流动 2.24A 3.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 2.3电压及其测量 思考与练习 1.1.5V 2.直流电压表直流电压 2.4电阻及其测量 思考与练习 R ×100?电阻调零1 2.5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思考与练习 1.正比反比R U I = 2.5?3.6A 2.6电能与电功率 思考与练习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汇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汇总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 2.电路的状态:通路(闭路)、开路(断路)、短路(捷路):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3.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形成条件(1) 要有自由电荷。(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4.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t q 5.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ρ S l 6.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7.电能:电场力所做的功即电路所消耗的电能W = U I t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1度 = h k W 1? = 3.6 ? 106 J 8.电功率: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 P = t W 或P = U I 9.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Q = I 2 R t 10、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符号E 表示。(1)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2)电动势方向: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 11、电动势与外电路电阻的变化无关,但电源端电压随负载变化,随着外电阻的增加端电压增加,随着外电阻的减少端电压减小。当外电路断开时,R 趋向于无穷大。I = 0,U = E - I R 0 = E ;当外电路短路时,R 趋近于零,I 趋向于无穷大,U 趋近于零。 12、当R = R O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但此时电源的效率仅为50%。P max = 02 4R E 这时称负载与电源匹配。 1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它的阻值成正比。 14、改装电压表:设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 g ,内阻为R g ,要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求串入的R R = g I U R = g g g I R I U - 15、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与它的阻值成反比;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它的阻值成反比。 16、改装电流表:R = R R I U = g g g I I R I - 17、万用表:测量前观察表头指针是否处于零位;选择合适的量程:应使表头指针偏倒满刻度三分之二左右;无法估算测量值时可从最大量程当逐渐减少到合适量程;测量过程中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

黄冈市黄梅技工学校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一、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思想 根据黄冈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加快我黄冈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 二、培训目标 1、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运用科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结合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贯彻“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先导,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训、实操为抓手,以企业职业岗位正作流程为培训蓝本,培养与企业要求零距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新教学理念。 2、通过学习,加强学员对企业生产、营销、物流、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待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的认知,提高学员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成为其职业能力提升的助推器,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培训内容与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对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认证的标准模块,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培训工作。 1、集中面授 (1)专业教学方法传授 1)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2)逆向工程任务驱动式单元教学法 3)案例式教学法 4)技能实操引领式教学法

5)优秀教师授课示范法 (2)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3)专题讲座专业理论知识拓展法 2、企业实践 1)工作岗位中的工作情景式教学法 教师将工作岗位中零散的、支离的、无序的专业感性知识串联成相互关联的、有序的、且提炼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授与学员的教学方法。 2)工作流程式养成素质培养法 3、工作小组式研讨学习法 4、专业教学及课件制作竞赛激励法 四、学员考核及获取证书 1、组织培训学员参加职业专业技能资格考证,对鉴定合格的学员颁发“社劳部”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费根据劳动部门收费标准收取。 2、对成绩优秀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3、对于长期缺勤及考核不合格的学员除不子结业外,另行通报单位。

《电工技术基础》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电路如图1-67所示,流过电阻的电流I为( ). (B) -2A 2. 在图示1-71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 (B) 3. 电路如图1-75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 9 V,电阻R= 3 ,R1= 6 ,R2= 3 ,则电流I值为 ( )。

(D) -3 A 4. 电路如图1-81所示,试计算电流源I S提供的功率为( )。 (D) 12W 5. 已知某电路的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的相位差为,电路呈容性,则电压 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为()。 (A) 滞后相位 6. 图3-63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V,则电压源有效值约为( )。 (A) 283 V

7. 电路如图5-49所示,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在时开关S闭合,则电路的初始值 电流为()。 (A) 0A 8. 电路如图5-53所示,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在时开关S闭合,则电路的初始值 电流为()。 (D) 4A 9. 电路如图5-55所示,在时开关S闭合,则换路后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D) 15C 10. 把图2-59 a 所示的电路用图2-59 b所示的等效电压源替代,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 (D) U S = 18V,R = 3 二、主观题(共10道小题) 11.试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如图2-7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参考答案:

解题指南:电源等效变换法就是利用电压源串电阻与电流源并电阻之间对于外电路而 言,可以进行等效替换。合理利用它们间的等效替换可以简化电路结构,有利于求解等效变换以外的电路部分的电压或电流(含待求参数部分电路不能参与变换)。本题中,根据待求电流I位置及电路结构,可将除电流I所在支路除外的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解:根据电路结构,逐步进行电源的等效变换,如图所示 所以,电流 本题小结:电源等效变换法(变换公式及等效电源的方向),变换技巧(分析电路结 构,使变换后的电路逐渐简化)。 12.试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如图2-7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AB。 参考答案: 解题指南:本题可先采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出电流I,然后根据虚拟回路的电压方程求解电 压U AB。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及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培训计划 模块 课程内容 时间 (下午) 培训地点 学时 绪论 车工专业及车床的发展与现状 5月9日 2309 4 模块一 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1 车床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2 车床操作及维护 3 车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模块二 刀具知识 1 刀具切削的几何参数 2刀具材料 模块三 金属切削过程 1刀具工作角度 5月12日 2309 4 2金属切削相关知识 模块四 车削外圆、端面、阶 台 1 轴类零件的相关知识 5月16日 2309 4 2车削外圆、端面、阶台 模块五 车沟槽、切断 1车沟槽 5月16日 2309 4 2切断 模块六 套类零件加工 1套类零件相关知识 5月19日 2309 4 2孔加工 模块七 车削圆锥面 1圆锥面的相关知识 5月23日 机电工程 训练中心 4 2圆锥面加工 模块八 车削成形面与表面修 饰 1车削成形面 5月26日 2309 4 2表面修饰 模块九 车削三角螺纹 1螺纹的相关知识 5月30日 机电工程 训练中心 4 2三角螺纹的车削 模块十 车床夹具 1车床附件 6月13日 2309 4 2车床夹具的使用方法 模块十一 零件车削工艺及测量 1零件车削工艺 2零件的测量 授课教师 赵力杰 总课时 30 第二部分: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车工技能训练 课程学时:共计30学时 (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业余培训 (三)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车工技能训练》是车工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主要是介绍普通机床结构、传动原理、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培养学员操纵和维护车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思路:根据职业学校的具体特点,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训教学环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车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知识,而且能熟练操作机床。 (六)课程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分工: 车工工艺是车工专业的主干课,在内容上既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又是实训课程的理论指导,而且涵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一些基础性内容。 1、课程特色 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互结合 小组工作方式与项目教学相互结合、课程设置与实训场所相互结合 课程整体突出核心知识点、技能点。 (七)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基础理论讲述以模块教学为重点及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实物参观,每一模块配以适当课时的实训,将抽象理论形象化。 (八)考核方式与说明 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训考试相结合,各以百分制计算,取加权数核算最终成绩。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大类 前期课程:《普通物理》 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电工技术基础》是属于技术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作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对基础部分的要求 1、基础部分包括:理解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掌握电路分析方法;了解电工测量及安全 用电,掌握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方法;对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要清楚;电路元件的特性、功率和能量转换关系要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分析方法要掌握。 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等内容。 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和周期性非正弦电路的分析由学生自学完成。 (二)对应用部分的要求 1、应用部分包括:铁心线圈和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等内容。 2、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应用,压缩学时的原则,应用部分应确保电工技术发展的新领域, 使其体系和内容不断更新。又要对传统应用部分有基本的保证。应用部分的教学要求是对各种应用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掌握一些常规的概念和一些基本计算方法,为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四、课程内容 (一)绪论 1、电能的利用与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关系。 2、电气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系及意义。 3、《电工技术》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学习方法及与本专业的关系。 (二)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电路与电路模型的概念;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及理想电路元件R、L、C在一般激励

第4章习题解答[电工技术基础]

第4章 习题解答 4.2.1 图所示的是时间t=0时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并已知U =220V ,I 1=10A ,I 2=52A ,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及复数式表示各正弦量。 解:(1) 复数式 0/220=U V , 1090/101j I == A , 5545/252j I -=-= A (2) 三角函数式 u=V t )(sin 2220ω, A t i )90(sin 2101?+=ω, i 2 =10 A 45t sin )( -ω 4.2.2 已知正弦量 30220j e U =V 和I =-4-j3A ,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正弦波形及相量图表示它们。如I = 4-j3A ,则又如何 解: (1) 三角函数式 u=)30(sin 2220?+t ωV 当I = -4-j3 A 时, i =)1.143(sin 25?-t ωA 当I ' = 4-j3 A 时, )9.36(sin 25?-='t i ω A (2) 正弦波形及相量图(图T4.2.2)

4.4.8 图是一移相电路。如果C =0.01μF ,输入电压t u 6280sin 21= V , 今欲使输出电压u 2在相位上前移 60,问应配多大的电阻 R 此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2U 等于多少 解:(方法一) 相量图法 画出相量图T4.4.8,由相量图知 : V 21 60cos 12== U U V 2360sin 1C = = U U 又 Ω=??== -K 9.151001.062801 16C C X ω mA 5.549.152/3C C === X U I ∴ Ω≈== K 2.95.542 /12I U R (方法二) 相量法 (复数计算) 由题意可知,V U ?=011 Ω=??== -K 9.151001.062801 16 C C X ω 电路的阻抗为: 159001 j R C j R jX R Z C -=-=-=ω ) 15900arctan(159000115900 012 21R R j R Z U I -+=-==? ? )15900 (arctan 15900 12 2R R --+= )15900 (arctan 1590012 2R R += )15900 ( arctan 15900 2 22 R R R R I U +== 欲使输出电压u 2在相位上前移 60(即:使输出电压u 2在相位上超前输入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设计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教师:许晓强 电器组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 I= t 2.单位:1A1C/s;1mA103 A;1μA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 第三节电阻 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l Rρ S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全解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及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培训计划

第二部分: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车工技能训练 课程学时:共计30学时 (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业余培训 (三)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车工技能训练》是车工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主要是介绍普通机床结构、传动原理、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培养学员操纵和维护车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思路:根据职业学校的具体特点,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训教学环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车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知识,而且能熟练操作机床。 (六)课程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分工: 车工工艺是车工专业的主干课,在内容上既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又是实训课程的理论指导,而且涵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一些基础性内容。 1、课程特色 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互结合 小组工作方式与项目教学相互结合、课程设置与实训场所相互结合

课程整体突出核心知识点、技能点。 (七)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基础理论讲述以模块教学为重点及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实物参观,每一模块配以适当课时的实训,将抽象理论形象化。 (八)考核方式与说明 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训考试相结合,各以百分制计算,取加权数核算最终成绩。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十)本大纲特点: 根据现有实训车床的情况,本着“精一、会二、知三”的教学目标,以现有机床操作系统为主线,结合CA6140型机床的教材教学,突出技能训练。 一、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基本内容分析 第一章车床及其安全操作 教学目的: 1.熟悉车床组成及其功用; 2.熟悉车床的润滑部位及润滑要求; 3.掌握车床的安全操作规律; 4.识读车床传动图。 教学内容: 1. 车床规格型号及其含义:(C620-l、C620-1B、CA6140)。 2.车床的组成及其功用:床身、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主轴、长丝杠、光杠等主要部件; 3.车床的传动系统图; 4.车床的两个基本运动:主轴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YJ架带动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的直线运动为进给运动。其运动的速度分别为切削速度v。及进给量f 5.车床的润滑方式,润滑部位及要求。 6.车床的安全操作规范,手动及机动操作练习。 教学方法: 1.结合车床运用现场教学,即边操作边讲解的教法; 2. 学员首先进行手动操作练习,掌握操作规律,然后进行机动操作练习。即先手动后机动的操作练习法; .实训指导老师要检查考核学员的操作情况并及时指导;3. 4. 车床润滑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按发给的润滑部位图自己查找。 5. 车床操作中,哪些方面会造成车床安全事故? 学员回答,实训指导老师进行小结。 第二章车刀及刃磨方法 教学目的: 1.车刀主要角度及其作用;2.掌握车刀刃磨方法;3.常用车刀材料。 教学内容:

《电工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机械类)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 1 和 I 2 将( )。 (a) 增 大 (b) 不 变 (c) 减 小 2、理 想 电 压 源 和 理 想 电 流 源 间( )。 (a) 有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b) 没 有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c) 有 条 件 下 的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3、将 正 弦 电 压 u =10 sin ( 314t + 30 ) V 施 加 于 电 阻 为 5 的 电 阻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i =( )。 (a) 2 sin314t A (b) 2 sin( 314t +30 ) A (c) 2 sin( 314t -30 ) A 4、 某 三 角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线 电 流 与 其 对 应 的 相 电 流 的 相 位 关 系 是 ( )。 (a) 线 电 流 导 前 相 电 流 30 (b) 线 电 流 滞 后 相 电 流 30 (c) 两 者 同 相 5、某 三 相 电 路 中 A ,B ,C 三 相 的 有 功 功 率 分 别 为 P A ,P B , P C ,则 该 三 相 电 路 总 有 功 功 率 P 为 ( )。 (a) P P P A B C ++ (b) P P P A 2B 2 C ++2 (c) P P P A B C ++ 6、对 称 星 形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上,如 图 所 示。 若 电 源 线 电 压 为 380 V , 当 在 D 点 断 开 时,U 1 为 ( )。 (a) 220 V (b) 380 V (c) 190 V 7、交 流 铁 心 线 圈 中 的 功 率 损 耗 来 源 于( )。 (a) 漏 磁 通 (b) 铁 心 的 磁 导 率 u (c) 铜 损 耗 和 铁 损 耗 8、某 单 相 变 压 器 如 图 所 示,两 个 原 绕 组 的 额 定 电 压 均 为 110 V ,副 绕 组 额 定 电 压 为 6.3 V ,若 电 源 电 压 为 220 V ,则 应 将 原 绕 组 的 ( ) 端 相 连 接,其 余 两 端 接 电 源。 (a) 2 和3 (b) 1 和3 (c) 2 和4 9、图 示 控 制 电 路 的 作 用 是 ( )。 (a) 按 一 下 SB 1 ,接 触 器 KM 通 电,并 连 续 运 行 (b) 按 住 SB 1 ,KM 通 电,松 开 SB 1 ,KM 断 电,只能 点 动 (c) 按 一 下 SB 2 ,接 触 器 KM 通 电,并 连 续 运 行。 10、在 图 示 电 路 中,接 触 器 KM 1 和 KM 2 均 已 通 电 动 作,此 时 若 按 动 按 钮 SB 3 ,则( )。 (a) 接 触 器 KM 1 和 KM 2 均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b) 只 有 接 触 器 KM 1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c) 只 有 接 触 器 KM 2 断 电 停 止 运 行 二、求 图 示 电 路 中 ,U S =20V ,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发 出 或 吸 收 的 功 率 值,并 说 明 哪 个 是 电 源 ,哪 个 是 负 载 三、各 支 路 电 流 的 正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列 写 出 用 支 路 电 流 法 ,求 解 各 未 知 支 路 电 流 时 所 需 要 的 独 立 方 程。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主编)全套电子教案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教学目标: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法和矢量图表示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1.波形图表示法。 2.矢量图表示法。 教学难点: 矢量图表示法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什么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已知U = 220V,f = 50 Hz,?0 = - 90?,试写出该交流电压的解析式。 一、解析式表示法 e = E m sin(ω t + ?e0) I = I m sin(ω t + ?i0) u = U m sin(ω t + ?u0) 上述三式为交流电的解析式。 从上式知:已知交流电的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和初相,就可写出它的解析式,从而也可算出交流电任何瞬时的瞬时值。 例1:某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I m = 5 A,频率f = 50 Hz,初相? = 90o,写出它的解析式,并求t = 0时的瞬时值。 二、波形图表示法 1.点描法 2.波形图平移法 ?0 > 0图像左移,?0 < 0波形图右移,结合P109 图7-8讲解。有时为了比较几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也可把它们的曲线画在同一坐标系内。 例2:已知电压为220 V,f = 50 Hz,? = 90o,画出它的波形图。 例3:已知u = 100 sin ( 100 π t - 90o )V ,求:(1)三要素;(2)画出它的波形图。 三、矢量图表示法 正弦交流电可用旋转矢量来表示: 1.以e = E m sin (ωt + ?0 )为例,加以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作一矢量E m,使其长度等于正弦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E m,矢量与横轴OX的夹角等于正弦交流电动势的初相角 ?0,矢量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去,即可得e的波形图。

电工技术基础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戴素林发布时间:2009/4/14 阅读:251次 一、概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的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和技术,熟悉安全用电与电气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电路图的识读技术,能正确选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具备检测、分析常用机床电气电路的初步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结构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工工具与电

工材料、机床电气与拖动技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基础、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处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一般防护措施,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会处理一般的电气火灾事故; 2.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相关知识,能看懂、会分析常用交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 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材料的相关知识,会正确选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 4.了解常用电气元件的名称、电路符号与规格特性,能正确选用常用电气元件; 5.掌握电力拖动常识,会识读一般电气控制图,能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6.初步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用电工仪表进行常规电工测量; 7.了解设备常见故障的种类,能正确处理和排除一般电气故障。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安全用电常识 1.相关知识 (1)电气危害概述 (2)触电的防护与急救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陈雅萍主编)习题答案教程文件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陈雅萍主编)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版参考答案 第1章课程导入 1.1 认识电工实验实训室 思考与练习 1.直流交流 2.有电切断 1.2 安全用电常识 思考与练习 1.50mA 36V 2.正确安装用电设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 3.用水和泡沫 复习与考工模拟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1.B 2.A 3.A 4.C 5.C 三、简答题 1.电工实验实训室通常的电源配置有:①两组可调直流稳压电压;②3~24V 多挡低压交流输出;③单相交流电源;④TTL电源;⑤三相交流电压输出。

2.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有: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频率计、兆欧表、钳形电流表、信号发生器、单相调压器等。常用电工工具有:老虎钳、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螺丝刀、镊子、电工刀、试电笔等。 3.实验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1)实验实训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按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实训室,到达指定的工位,未经同意,不得私自调换。 (2)不得穿拖鞋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携带食物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让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在室内喧哗、打闹、随意走动,不得乱摸乱动有关电气设备。 (3)任何电气设备内部未经验明无电时,一律视为有电,不准用手触及,任何接、拆线都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 (4)实训前必须检查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用具是否完好,如发现不安全情况,应立即报告老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电器设备安装检修后,须经检验后方可使用。 (5)实践操作时,思想要高度集中,操作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内容,不准做任何与实验实训无关的事, (6)要爱护实验实训工具、仪器仪表、电气设备和公共财物。 (7)凡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由事故人作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并给予批评或处分。 (8)保持实验实训室整洁,每次实验实训后要清理工作场所,做好设备清洁和日常维护工作。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4.常见的触电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