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药学分析部分.doc

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药学分析部分.doc

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药学分析部分.doc
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药学分析部分.doc

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药学分析部分)

序言:药事纵横在8月1日和8月4日分别推出了《制剂实验记录书写规范》和《合成实验记录的书写及管理》,深受大家的喜爱。此次我们撰写了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药学分析部分)供广大同仁学习和交流,希望对大家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1.实验记录的法规要求1.1《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为加强药品研究监督工作,保证药品研究质量,CFDA(原SFDA)在2000年01月03日发布了《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这是国家局首次提出药品研究实验记录的相关规定。《规定》中明确: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是指在药品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声像等原始资料。《规定》中提出: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及时、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不得伪造、编造数据。《规定》中要求:实验记录的内容通常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或方案、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过程、观察指标、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1.2《药物研究实验记录规范性指南(试行)》2011年天津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公开了《药物研究实验记录规范性指南(试行)》。与2000年版的《药

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相比更加详细。分别从药学、药理、毒理方面进行了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1.3《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CFDA在2017年08月02日发布了《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局令第34号),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新GLP规范对研究记录有了严格要求和审查规定。其中的一些术语及对药学研究中的原始记录的撰写具有指导意义,例如:(1)原始数据:指在第一时间获得的,记载研究工作的原始记录和有关文书或者材料,或者经核实的副本,包括工作记录、各种照片、缩微胶片、计算机打印资料、磁性载体、仪器设备记录的数据等。(2)电子数据:指任何以电子形式表现的文本、图表、数据、声音、图像等信息,由计算机化系统来完成其建立、修改、备份、维护、归档、检索或者分发。(3)稽查轨迹:指按照时间顺序对系统活动进行连续记录,该记录足以重建、回顾、检查系统活动的过程,以便于掌握可能影响最终结果的活动及操作环境的改变。(4)试验方案:指详细描述研究目的及试验设计的文件,包括其变更文件。(5)试验方案变更:指在试验方案批准之后,针对试验方案的内容所做的修改。(6)偏离:指非故意的或者由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的不符合试验方案或者标准操作规程要求的情况。上述三个规范为药品研究阶段书写原始记录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具体要求,在撰写原始记录中可以参

照。根据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注册过程中需要对原始记录进行现场核查,这是药品注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部分的工作与制剂、合成相比,涉及的数据量更大,更容易出现不合规的问题,是核查中的最易出问题的部分,主要表现在合规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上。本公众号中已对《制剂实验记录书写规范》和《合成实验记录的书写及管理》进行了报道。在基本要求上,分析原始记录与制剂、合成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由于其经常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要结合国家相关的已有法规和当前技术要求进行撰写、审核、管理,同时药品研发的纵深发展,也要借鉴欧、美、国内外等大企业的好的经验以及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电子实验室记录本(ELN)等。无论传统纸质记录还是LIMS或ELN等电子记录,本质都是为了记录和管理数据。由于目前仍以传统的纸质记录居多,因此本文围绕药品研发中的分析模块进行探讨,各研究机构由于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体系不同,CFDA的《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等只是作为一般性原则供参考,还应该制定适合自己研究特点的具体要求与规范。2.实验记录中的基本要素《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中规定:实验记录的内容通常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或方案、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过程、观察指标、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等内

容。这10项要求构成了基本要素。(一)实验名称:可以使用代号表示整个项目,但在具体某一项实验中应该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录名称,便于审查与核对。如:XXX片pH1.2中的溶出曲线测定。(二)实验设计或方案:“方案”对于一个实验的成败非常关键。一个好的设计或方案可以降低失败的概率,而一个错误的、不全面的方案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预示了结果。因此,分析实验中应该有比较详细、全面的具有一定预判性的方案,把可能出现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可能因素考虑进去。在内容上,可以包括前期试验的总结、问题分析、初步拟定的方法、拟解决的问题等。例如对于常规检测而言,方案中应对关键参数进行描述,如色谱条件、色谱柱(厂家、品牌、规格)、试剂(厂家、级别)、滤膜(材质、大小)、样品处理过程等。实验方案应该经过的审核和批准后再开始实验(方案示例如下)。(三)实验时间:试验记录本上除了记名年月日外,有些分析实验需要记录详细的时间,如干燥失重中的冷却时间、降解试验中的放样和取样时间、比旋度测定时样品溶液的可放置时间等。(四)实验材料:分析实验中样品、对照品的来源,批号,对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含量信息、效期、贮藏条件(如冷藏、冷冻、室温)。原料药、空白辅料的来源及批号。仪器设备的编号、型号、甚至主要技术参数和制造商、是否经过检定或校验合格(溶出仪、

液相、紫外、气相等)。试剂的名称、厂家、级别、批号、有效期。自制试剂的配制方法(包括方法来源)、配制时间、使用期限。色谱柱的详细信息,如厂家、品牌、货号、批号、序号、编号、规格。所有试验中用到的材料应尽可能记录详细的信息。(五)实验环境:分析实验中对温度、湿度敏感的试验,如比旋度、脆碎度、避光操作、非水滴定、水分测定,称量时可能的振动,红外测定时的人员数量和环境湿度等都需要进行考虑。(六)实验方法:研究中用的方法,应注明来源,如USP、EP、ChP等质量资料标准,方法中首次用到时应附相关的专利、期刊文献(题目、来源、出版信息等),英文文献应做翻译。如果用到USP等国外标准,可以做进一步检索,匹配查到的色谱柱信息、试剂信息、参考图谱,便于开展实验和后期审核。色谱方法示例如下:(七)实验过程:对分析实验来讲,实验过程非常重要。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如仪器故障、柱温控制不准确、溶剂配制问题、称量问题、稀释定容问题、溶出现象问题、过滤问题、避光问题、停水、停电等,首先操作人员应熟悉试验,保证有能力顺利完成试验,其他还要记录试验中的现象,有时候试验过程中的想法、创新思路也可记录在记录本上,甚至采用拍照片、录像的方式将异常问题留下证据。对于称量等数据,应将打印条或数据直接粘贴或记录在记录本上,并在交界处做上

标记或签名,不可以先写在其他纸上,日后抄录。图表、照片、表格等可采用同样方式处理。如果过程中有多人进行操作,应该记录各自负责的事项,做了哪些贡献。过程中的每一个数据、现象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善于观察、分析,少了一个数据,整个研究的链条就可能就会断裂。我们往往从详细的或错误的记录中发现问题。(八)实验结果:根据采集的数据和图谱,采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公式的正确性,如累积溶出量计算公式,校正因子计算公式等。应保持规范、整齐、美观。如后续试验引用到了之前的原始数据,如果不在相同的记录本上,应该注明之前数据的出处。比如记录本编号:####,页码###。某些测定结果,如滴定、水分等可以使用仪器自带的打印功能直接打印出来贴在记录本上,骑缝签名。溶出度/溶出曲线有时可以使用色谱工作站自带的软件系统做出结果,打印出来附在专用的文件夹中分类管理,有时会使用Excel 表处理数据,采用制定的模板打印数据表附在专用的文件夹中分类管理或粘贴在记录本上,骑缝签名。方法摸索中的色谱图可以缩印或直接剪裁下来贴在记录本上,同时将打印出来的图谱附在专用的文件夹中分类管理后直接装订成本管理。(九)结果分析:原则上,每次实验结果应有必要的数据分析和明确的文字总结,但是,有些试验是很难下一个结论的,有时还可能下了错误的结论,因此,分析

工作中有的试验当时可以不用写下明确的结论。对于数据中反应出的异常问题,如个别峰面积异常偏大、偏小、保留时间漂移、基线漂移、溶出曲线重现性和均一性差等,应特别注意分析原因,进行异常调查,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为下一步的实验制定实施方案。(十)实验人员:试验中应记录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合作研究的人员也应该签名,应注明每个人具体做了哪部分工作,便于日后核对。例如,溶出曲线测定中,一人负责配介质、一人负责溶出度取样、几人负责稀释,还有液相测定,处理数据等的,这些人应记录清楚各自负责的部分。3.药品注册核查中的问题与分析原始记录在核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规范性问题,另一类是真实性问题。前者可以通过国家相关行业操作规范、企业经验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员工培训、制定技术标准来逐渐规范;而后者则是由于错记、漏记、篡改、照搬资料编造记录等情况,存在真实性问题,一经发现,考核时是不会通过的。问题1:溶出度采用UV法测定,未提供测定的原始打印数据(包括方法学、样品的测定及稳定性考察)。分析:这个问题既涉及到规范性问题又涉及到真实性问题。目前强调数据可靠性、审计追踪,企业应该加强UV、HPLC、GC、IR等的管理,开启审计追踪,完整打印数据和图谱,根据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一般应包括文件名、采集时间、操作者、采集

方法、分析方法、审计追踪信息等信息。对那些容易进行数据造假、时间篡改的工作站应进行淘汰或制定措施防止篡改。问题2:影响因素试验中没有记录放样、取样时间。取出样品后,未立即检测(如92.5%RH10天取样后放置至14天测定)也没有记录存放条件。分析:这可能是一个规范性的问题,也可能是真实性的问题。根据新注册分类资料要求,明确规定稳定性资料要列出放样的时间和数量等信息。那么,在具体实验中,如果没有放样记录、取样时间,就无从考证是否进行了放样。影响因素试验应在短期内(如3天内)测定完毕,取样后14天才测定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分析部门应该制定样品检验完毕的允许时间相关制度。问题3: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的研究内容都是成功的,没有失败的记录。申报资料中的信息量比原始记录中多。分析:在研究中,失败和异常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比如方法摸索、溶出曲线测定等失败和异常情况是很常见的。如果原始记录中只有成功的记录,那么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很有可能是事后抄写的。一般来讲,申报资料的信息量大于原始记录是不正常的,申报资料的结论应该能够在原始记录中找到。由于原始记录多数为研究员、实验员所写,明确的结论对他们来讲有时是很难下的,因此建议有些实验可以形成总结报告的形式,在总结报告中对实验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问题4:考核中发现XXXX实验中

研究人员对实验不熟悉、掌握程度不够,有代签名的情况。分析:在现场核查中,检查组可能有时会与实验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考察试验的真实性,如果回答人员什么都不知道,说明实验记录可能是假的,如果具体细节都讲不出来,说明可能没有做过这个实验。由于分析试验工作多种多样,这种情况提示应该加强实验员的培训,加强记录审核,不仅仅对记录本身进行复核,有时候也要找人当面询问具体细节,考察其掌握程度,以及是否真的做了这个实验,而不是编的数据。问题5:仪器使用记录本上无该品种的检验记录,申报资料中检验时间与检验仪器使用记录本上记载的时间不一致。分析:仪器使用记录与实验记录一样重要,有时往往重视了实验记录而忽视了仪器使用记录也同样需要规范、真实、详细,各种校验、保养、维修事件都要进行记录(如下图)。复核人或审查人员在对记录进行审核时,也应该对仪器使用记录进行复核或审核。类似的,其他辅助记录,如对照品使用台账、样品和参比制剂台账、试剂配制记录、辅料配制记录等同样需要注意,这些也都是核查的重点。4.实验记录的相关管理4.1记录本的制作每一家企业的实验记录本都不一样。实验记录本、仪器使用记录、温湿度记录、对照品使用记录、冰箱使用记录、仪器校验记录等应有相关规范,印制应符合要求,其中应包括重要的信息,如封面、记录本所有人信

息(姓名、工号、上级领导、所属部门、记录本编号等)、保密声明、记录撰写基本规定、参与研究所有人列表(姓名、工号、签名)、目录(名称、对应页码)、实验人、日期、页码、使用内容、使用时间、毛重、净重等信息(示例见下图)。各种记录本应统一发放、编号管理(记录本、附图、照片、参考文献等)。对于对照品标定、理化检验、批检验、方法验证、溶出曲线对比等过程简单、方法明确的试验是可以使用模板化的实验记录的,简化操作。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ELN等相继出现,大大简化了操作,促进了原始记录形式的发展,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实验记录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4.2记录的书写与修改应字迹工整、清晰,不要写成书法作品,不得使用铅笔,应采用黑色或蓝色签字笔或钢笔。修改时应划斜线,不可完全涂黑,并由修改人签名、日期或修改原因。对于粘贴部分大小应适当,粘贴位置最好有统一规定,由实验人骑缝签名,日期等。对于记录中数字位数的保留,如比旋度、溶解度、水分等小数位数应该制定内部规定(数值修约规定,示例见下表)。4.3记录的复核与审查课题负责人应定期对记录本进行复核、审查,遇到规范性问题及时汇总,通过口头提醒或会议培训等方式进行规范,提高原始记录撰写水平,降低不合规的风险。药品申报中,内部对于原始记录及其相关辅助记录的审核不是一遍两遍的问题,至

少要经过四五遍甚至更多的审核,这些审核基本可以划分为第一实验人至少两遍、复核人一遍、QA或管理部门审查一遍、考核前审查一至两遍。对于分析记录中的“手抄数据”必须注意核对,以保证没有抄错,防止错误地输入到处理软件中,对于Excel的数据公式要严格审核。每一个环节的审核都不能光签字、“走过场”,要有严谨的态度和合规、风险控制意识。4.4记录的归档每项工作完成后,应按公司制度规定将记录本及其有关附件归档,为便于调阅、审查,可以建立相关制度,如建立归档清单、存放地、借阅记录、调阅审查审批程序、归还时间、保密措施、记录存档时间、备份措施、防范水火等措施。归档时应坚持及时、有序、分类、方便的原则,对于分析部分记录,可以依据各个模块进行归档,如物料检验、方法开发、方法验证、批检验、对照品标定、稳定性考察、物品(物料、样品、对照品)使用台账、辅助记录(试剂配制、标定、设备校验、仪器使用)等。4.5保证体系原始记录的合规性和真实性,不仅仅是制剂、分析、合成三部分实验记录,还涉及到多种相关记录,仅仅做好实验记录本身是不够的,还要有其他辅助文件或记录如相关制度、人员培训、试剂对照品管理、环境控制、审查管理、存档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受控管理、光盘U盘使用、权限管理等等,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化工程。原始记录是药品研究过程的体现,也是

撰写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依据、现场核查的重点内容,务必做到合规、真实、准确、完整、可靠,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如GLP、GMP理念等,提升管理和撰写水平。参考文献[1] CFDA《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2] 天津药品审评中心《药物研究实验记录规范性指南(试行)》[3] 药品研究的原始记录的常见问题和规范(张洁萍)[4] 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常见问题(药学研究原始记录)分析(田晓娟等)

药理实验报告

药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的不同。 2. 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 二、实验原理 1. 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2. 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Mice 18-22g,2只/组鼠称、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戊巴比妥 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四、实验步骤 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 2、分别i.p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3、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录在表1; 4、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2、表2 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p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不同。 3、本组实验结果与全班实验结果对比——潜伏期

六、思考 1、了解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答: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关系。 在剂量-效应关系中,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对称曲线。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以下四个规律: 1、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2、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增加。 3、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的。 4、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对剂量的变化反应最为灵敏。 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质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例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从量效曲线可以看到下列几个特定的位点: 最小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阈浓度 半数有效量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浓度 如:ED50:半数有效剂量 EC50:半数有效浓度 TC50:半数中毒浓度 TD50:半数中毒剂量 LC50:半数致死浓度 LD50:半数致死剂量 最大效能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即药物产

实验记录本填写规范

研究试验原始记录填写规范 试制试验记录的填写 一、实验记录规范化标准和具体内容要求 实验记录的统一标准格式,要求实验记录必须有下列主要内容:实验名称、实验条件、实验日期及批号、实验目的、研究内容、试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及操作者签名。 1.实验名称:要求写明本实验的全名,并标明规格以及试制情况, 如小试、中试等。 2.实验条件:实验操作的环境情况,温度、湿度都要如实填写。 3.实验日期及批号:要写明实验日期、时间,并标明生产批号,没 有生产批号的要根据试验情况编写批号。 4.实验目的:写明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 5.研究内容:本次实验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6.实验方法: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本次实验的方法,详细记录本次实 验所要采取的具体实验方法,并说明原因。如:本次实验采用干法制粒,因为ⅹⅹⅹ药遇水会水解。 7.实验材料: 详细记录所用原料药、辅料的名称、来源、厂家、批号规格等。 所使用的设备的名称、厂家、型号等。 实验材料如有变化,必须在此加以说明。

8.实验过程: (1)处方:处方要写明原料、辅料名称,处方量,投药量等。处方中原、辅料所做的加工,如研磨、干燥等应做说明。 (2)制备过程: ①称量,对特殊环境、特殊设备下称量的原、辅料要加以说 明,如V D在避光条件下用分析天平称取。 ②混合,写明混合方法、混合顺序、混合时间。对对环境有 特殊要求的药品要标明混合环境,如温度、湿度等。 ③制取,写明制取方法,并标明设备生产参数。对生产中操 作步骤要详细填写,出现的状况以及解决方法、对参数的 调整要加以说明。 ④干燥,写明干燥方法、使用设备、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 ⑤整粒,写明整粒方法,所用设备、设备参数、过筛目数等。 ⑥分装,写明分装方法、所用设备、设备参数、称取半成品 量等。对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药品要标明分装环境,如充 氮气、温度、湿度等。 9.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写明成品数以及算出成品率。 10.实验讨论:总结出试验中出现的状况,并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状况 得出自己的推论以及改进措施。 11.操作者签名:实验完成之后,操作者将姓名填入操作者一栏中。

药理实验报告

药理学 实 验 指 导 邵阳医专药理学教研室

前言 药理学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一方面是验证理论,巩固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和掌握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统计处理的有关知识,初步具备客观地对药理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药理学基本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为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奠定初步基础。 一、药理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前①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②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和生理学、生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达到充分理解;③估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问题。 实验时①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给药量,防止出现差错造成实验失败;②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表现以及最后结果,联系理论内容进行思考;③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药品及实验材料,避免造成浪费。 实验后①认真整理实验结果,经过分析思考,写出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②整理实验器材,洗净擦干,妥为安放。将实验后的动物按要求放到指定地点,课后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 每次实验后应写好实验报告,交给实验教师批阅。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文字简练、书写工整,措辞应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 实验报告一搬包括下列几项内容: ①实验题目与日期 ②实验目的实验的意义所在,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 ③实验材料包括动物、实验药品、主要使用仪器、也包括手术器材、玻璃器材等的数量,及实验条件。 ④实验方法步骤要清晰、使别人能看懂、能重复。如果实验方法临时有变更,或者由于操作技术方面的原因影响观察结果时,应做简要说明。 ⑤实验结果可用文字,也可表格或图示多种方法表示,是实验报告中重要的部分,需保证其绝对的真实性。应随时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记录本上记录,实验告一段落后立即进行整理。不可单凭记忆或将原始记录搁置很久之后再做整理,这样易致实验结果遗漏或错误。实验报告上一般只列经过归纳、整理的结果。但原始记录应保存备查。 ⑥分析讨论应针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联系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要根据实验内容详细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是否达到实验目的要求和观察到设计的现象;各项指标说明了哪些问题;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整理)《药理学》实验讲义.

《药理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一、目的 1. 掌握基本操作,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2. 更好地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3. 培养科学思维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时 ⑴实验器材要妥善保管; ⑵实验操作按步骤进行,仔细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⑶注意节约实验药品; 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3. 实验后 ⑴各组同学将实验动物处死,实验台擦干净,将实验方盘送回准备室; ⑵值日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将死亡动物送至指定场所; ⑶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 1. 题目 2. 目的 3. 原理 4. 材料:实验动物,器材,药品 5. 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扼要描述出来; 6. 结果:要求真实、清楚; 7. 讨论: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结果异常或失败的原因; 8. 结论: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应带有提示性质。 四、药理学实验实验设计原则 1.随机原则 按照机遇均等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减少,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2.对照原则 空白对照(指在不加任何处理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对照);阴性对照也称假处理对照(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含药物的溶媒);阳性对照也称标准对照(指以已知经典药物在标准条件下与实验药进行对照)。 3.重复原则 能在类似的条件下,把实验结果重复出来,才能算是可靠的实验,重复实验除增加可靠性外,也可以了解实验变异情况。 五、实验动物

1. 动物的选择 (1)小白鼠:适用于需大量动物的实验,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的测定。也较适用于避孕药实验、抗炎镇痛药实验、中枢神经系统药实验、抗肿瘤药及抗衰老药实验等。 (2)大白鼠:比较适用于抗炎药物实验,血压测定、利胆、利尿药实验,也可用于进行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3)豚鼠:因其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故常被选用于抗过敏药、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也常用于离体心脏、心房、肠管实验。又因它对结核敏感,常用于抗结核病药的实验。 (4)家兔:常用于观察研究脑电生理作用,药物对小肠的作用。由于家兔体温变化敏感,也常用于体温实验,用于热原检查。 (5)狗:狗是记录血压,呼吸最常用的大动物。还可利用狗做成胃瘘、肠瘘,以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分泌的影响。在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时,也常采用狗。2. 实验动物的编号 狗、兔等较大的动物可用特制的铝质号码牌固定在颈部或耳上。大鼠、小鼠如为白色可用黄色苦味酸在不同的体表标志上标记。 3. 动物固定及给药 (1)小鼠捉拿 小鼠性情较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比较容易抓取固定。通常用右手提起小鼠尾巴将其放在鼠笼盖或其它粗糙表面上,在小鼠向前挣扎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双耳及颈部皮肤,将小鼠置于左手掌心、无名指和小指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即可将小鼠完全固定。在一些特殊的实验中,如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可使用特殊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如尾静脉注射架或专用小鼠固定筒。如要进行手术或心脏采血应先行麻醉再操作,如进行解剖实验则必须先行无痛处死后再进行。 (2)小鼠灌胃 用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腔插入,压迫鼠的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将灌胃针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可感到轻微的阻力,此时可略改变一下灌胃针方向,以刺激引起吞咽动作,顺势将药液注入。一般灌胃针插入小鼠深度为3~4cm,大鼠或豚鼠为4~6cm。常用灌胃量小鼠为0.2~1ml,大鼠1~4ml,豚鼠1~5ml。 (3)小鼠腹腔注射 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 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此法大小鼠用的较多。 (4)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

药理实验报告

药理学实验报告 学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元胡止痛片对小鼠镇痛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组员:指导老师: 摘要:目的:研究元胡止痛片是否具有镇痛抗炎的效果。方法:使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耳肿胀法,并分别建立小鼠的镇痛抗炎模型,观察元胡止痛片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1.热板法:元胡止痛片对小鼠热板法实验中给药60分钟后有显著性差异,阳性药阿司匹林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明显的痛阈降低,低浓度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痛阈降低。2. 醋酸扭体法:实验结果有显著差异,阿司匹林阳性药与高浓度元胡溶液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阳性药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而阿司匹林组与生理盐水,低浓度与生理盐水组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3. 热肿胀法: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阳性药阿司匹林没有明显的抗炎活性。结论:阿司匹林阳性药有抗炎镇痛作用,元胡止痛片无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元胡止痛片;镇痛;抗炎;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耳肿胀法 元胡止痛片为中药复方制剂,由延胡索(醋制)、白芷等中药组成,延胡索(醋制)具辛、苦、温,归肝脾经,由活血、理气、止痛等功效;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该制剂为中国药典方,临床上用于气滞血淤的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由于直肠给药50%以上的药物可以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作用于全身,可避免口服引起的胃肠道刺激,同时减少。胃液和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和降解,从而提高药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直肠给药药物吸收缓慢,可使药效维持较长的时间。本实验旨在对元胡止痛栓的镇痛抗炎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5±8g,雌性32只,雄性32只。健康昆明种小白鼠,体重40±10g,雄性,32只。 1.2 药品与试剂元胡止痛片,广西半宙天龙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807;0.9%氯化钠注射液,新疆华世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14070702;阿司匹林肠溶片,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401;二甲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120411;冰乙酸,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090527。 1.3 仪器YLS-6B智能热板仪,淮北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出厂日期071018;天孚牌JYT-5架盘药物天平,生产日期2011年8月;YLS-25A电动耳肿打耳器,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厂日期20140521;电子天平。 2 实验内容 2.1 热板法 2.1.1 动物筛选致痛潜伏期(痛阈值)为5~45s 之间的合格雌性小鼠。32只,热板法镇痛 试验,筛选痛阈值合格的小鼠,取♀小鼠于给药前先用热板仪于55 ±0.5 ℃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正常痛阈值[将小鼠放于智能热板仪上至出现舔后足的所需时间作为痛阈值( s) ,连续2次,间隔30 s,测定平均值即为正常痛阈值]。将舔后足时间<5 s 或>45s,或跳跃者不用于此实验。 2.1.2 分组按体重随机分组,分4组,编号,每组8只。 2.1.3 给药1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按0.1mg/10g灌胃生理盐水),2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按4mg/10g灌胃20mg/ml的阿司匹林),3组元胡止痛片低剂量组(按0.6mg/10g 灌胃2mg/ml的元胡止痛片溶液),4组元胡止痛片高剂量组(按1.3mg/10g灌胃10mg/ml 的元胡止痛片溶液)。 2.1.4 测定痛阈值各鼠给药前测定正常痛阈值。取智能热板仪,调节温度,使温度恒定在55±0.5℃,取每组合格雌性小鼠,按2.1.2灌胃不同药液,测定给药后每组15、30、60、

实验记录书写规范

实验记录书写规范 总则 1.为加强对实验室和实验研究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实验记录真实、规范、完整,提高实验研究的质量,根据《国家档案法》、科学研究管理法规以及实验室管理和评估评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管理规范。 2.实验记录是指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因此实验记录的内容务必真实、表述清楚、应当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重复。 3.实验记录必须用统一格式带有页码编号的专用实验记录本记录,所有使用的实验记录本需要登记起始序号和终止序号。实验记录本由本单位统一印制,并由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发放,按照编号统一回收。 4.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和整洁,不得污损、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 5.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 6.实验记录必须按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要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若非本人修改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7.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等不易书面展示的原始记录,关键的电子数据等必须打印出来,按顺序粘贴在记录本或记录纸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实验日期和时间;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实验图片、照片应粘贴在实验记录的相应位置上,图片或照片要有相应的实验说明;底片、磁盘、声像资料等其他特殊记录媒体应装在统一制作的资料袋内,编号后另行保存;用热敏纸打印的实验记录,须保留其复印件。 8.实验记录由研究组指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实验人员定期备份(备份指的是电脑中的数据资料应半年或一年备份一次,光盘上写明所含内容的题录和数据生成起止时间),毕业离所时应提交所有实验数据。 9.每项研究课题结束后,原始实验记录本必须按归档要求整理归档,实验者个人不得带走;实验研究人员可复制实验记录供个人使用。

药理学实验方案

药理学实验方案

元胡止痛片对小鼠镇痛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药理实验设计 设计人:级药学一班 张礼杰 515010 信盼 515024 陈茂琴 515026 何朵朵 515028 药学四班 杨森 515101 冯禹 515110 王同月 515102

元胡止痛片中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1.实验目的:探讨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2.实验原理:(1)元胡止痛片收载于《元胡止痛片收载于《中国药典》是由元胡、白芷两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行气活血止痛剂临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症疗效确切。本实验是为验证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验证。实验对四川禾邦阳光制药厂家生产元胡止痛片不同剂量进行了药效学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和耳肿胀法实验分别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小鼠痛阂值提高率和肿胀率从而确定不同剂量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筛选镇痛药的常见致痛方法概括有物理法(热、电、机械)和化学法。动物的疼痛反应常表现出嘶叫、舔足、翘尾、蹦跳及皮肤、肌肉抽搐。化学法,即将某些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等,涂布于动物的的某些敏感部位或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损伤物质引起受试动物腹痛,动物表现出“扭体反应”(即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 3.实验方法 :使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耳肿胀法 ,并分别建立小鼠疼痛和炎症模型 ,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元胡止痛片配成的溶液,观察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4.实验过程: 1.内容

4.1 药品与试剂 元胡止痛片:四川禾邦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658,规格:片芯重0.25g,12片 阿司匹林: 浙江金华市第三制药厂, 国药准字: H13023716, 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为适当浓度的混悬液。 4.2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雌性,32只 4.3 器材:数控超级恒温槽,烧杯、1ml 注射器、电子秤 4.4分组: 空白对照组 (灌胃0.9%生理盐水 10 mL/kg) 元胡止痛片高、低剂量组 (0.2,0.4mg /10g) 阳性药阿司匹林对照组 (灌胃阿司匹林 0. 4 g/kg) 4.5人和动物剂量换算公式 小白鼠=20 0026 .0?人/g 2 方法 (1)热板法 1.动物筛选:致痛潜伏期 (痛阈值)为 5~30s 之间的合格雌性小鼠。32只,热板法镇痛试验筛选痛阈值合格的小鼠,取♀小鼠于给药前先用热板仪于55 ± 0. 5 ℃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正常痛阈值[将小鼠放于智能热板仪上至出现舔后足的所需时间作为痛阈值( s) ,连续 2 次,间隔30 s ,测定平均值即为正常痛阈值]。将舔后足时间< 5 s 或>30 s ,或跳跃者不用于此实验

药理学实训报告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的不同。 2. 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尼可刹米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二、实验原理 1. 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 定药理用强弱。 2. 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 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mice 18-22g,2只/组 鼠称、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戊巴比妥 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四、 实验步骤 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 2、分别i.p0.2%、0.4%、0.8% 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注意注射器勿搞混); 3、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 录在表1; 4、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对 本组实验结果及全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注:数据统计时注意剔除可疑数据。)五、 实验结果及分析 2、 表2 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全班数据) - 1 - ### p<0.001 表示0.4%与0.8%作用维持时间有显著差异。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不同。 3、本组实验结果与全班实验结果对比——潜伏期 六、思考 1、了解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答: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 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曲线)关系。 在剂量-效应关系(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中,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 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 在以下四个规律: 1、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2、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增加。 3、 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的。 4、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对剂量的变化反应最为灵敏。 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用 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质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例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 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从量效曲线可以看到下列几个特定 的位点: 最小有效浓度(剂量)即刚能引起效应的阈浓度(或剂量) 半数有效量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 量) 如:ed50:半数有效剂量 ec50:半数有效浓度 tc50:半数中毒浓度 td50: 半数中毒剂量 lc50:半数致死浓度 - 2 -

药理实验报告范文

药理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的不同。 2. 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 二、实验原理 1. 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2. 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Mice 18-22g,2只/组鼠称、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戊巴比妥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四、实验步骤 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 2、分别i.p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注意注射器勿搞混); 3、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录在表1; 4、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对本组实验结果及全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注:数据统计时注意剔除可疑数据。)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2、表2 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全班数据)p<0.001 表示0.4%与0.8%作用维持时间有显著差异。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不

同。 3、本组实验结果与全班实验结果对比——潜伏期 六、思考 1、了解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答: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曲线)关系。 在剂量-效应关系(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中,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以下四个规律: 1、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2、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增加。 3、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的。 4、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对剂量的变化反应最为灵敏。 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质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例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从量效曲线可以看到下列几个特定的位点: 最小有效浓度(剂量)即刚能引起效应的阈浓度(或剂量) 半数有效量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

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一、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基本要求 1、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与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与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与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与其她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与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的内容 1、日期:包括年、月、日与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实验名称 3、实验目的 4、实验材料: 5、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 6、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 7、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 8、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 9、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她临床资料); 10、试剂的配制 11、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12、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13、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实验小结:简短的实验结果总结与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与实验体会等 三、实验记录注意的问题 1、实验记录不允许隔天写以及写在纸片上。 2、保持实验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记录时间(年、月、日)。 3、原始数据(包括照片)必须贴在当天的试验结果栏里;不要保留在公共计算机里。 4、即便就是阴性结果,也必须保留。不能仅记录符合主观想象的内容与自认为成功的实验。 5、定期整理、分析数据,并向导师汇报。 四、实验记录的坏习惯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原始资料,并为科学研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模版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模版 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 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 实验结论(结果推导): 实验讨论或分析等。 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 2、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 等。 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 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 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1)做什么; (2)做什么;(3)做什么;……

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设计表格,将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 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 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分析于讨论,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 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 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发现问题,就要弄清楚问题,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总有基本的猜测和设想,这就是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有了猜想,就有了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包括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上一步是动脑、思维活动,这一步是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 5.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的实验,收集到一些数据,观察到一些现象,对其分析,得出事实与假设的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

药理实验报告

河子大学小学期制实验结课论文 小学期药理实验报告、 姓名:王义西 班级:药学(3)班 学号:2010515073 指导老师:田慧王晓琴 日期:2013年9月5日

吲哚美辛肠溶片的镇痛抗炎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吲哚美辛肠溶片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刺激法观察镇痛作用;用二甲苯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吲哚美辛肠溶片(3.75mg/10g)灌胃给药能显著减少醋酸20min内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灌胃给药(2mg/10g,6mg/10g)能提高小鼠热刺激痛阈值。灌胃给药(4mg/10g)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吲哚美辛肠溶片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且其镇痛抗炎作用比阿司匹林强。 关键词:吲哚美辛肠溶片,阵痛,抗炎,小鼠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domethacin enteric-coate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Methods: using acetic acid in mice body torsion method and hot plate method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By xylene in mice auricle swelling method to observe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Results: indomethacin enteric-coate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3.75 mg/g) to fill the stomach to medicin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ice caused by acetic acid in 20 min twisting the body; Drug lavage (2 mg / 10 g, 6 mg / 10 g) can improve thermal stimulus pain threshold in mice. Gastric drug delivery (4 mg / 10 g) can obviously inhibit the mice auricle swelling caused by dimethylbenzene. Conclusion: indomethacin enteric-coate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has obvious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analgesic than aspirin. 吲哚美辛肠溶片是消炎镇痛类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实验所用的吲哚美辛肠溶片由山西云鹏制药生产的药品,已载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国药准字H14020771 )。本实验研究了其镇痛抗炎作用。 1 材料和仪器 1.1 药物吲哚美辛肠溶片,山西云鹏制药生产;阿司匹林泡腾片, 生理盐水。 1.2 动物小鼠,由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仪器PL-200热刺痛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AL104型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YLS-Q4耳肿打孔器; 2 方法及结果 2.1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比较或自身比较的t检验。 2.2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影响雄性小鼠27只随机分为三组:①生理盐水组;②阿司匹林组 3.75mg/10g;③药物组3.75mg/10g。三组均是灌胃给药,末次给药后30min,每鼠腹腔注射0.7%醋酸0.2ml/10g,观察小鼠20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表1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吲哚美辛肠溶片组能明显减少扭体次数,作用比阿司匹林泡腾片强。

卫生检验理化检测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卫生检验理化检测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按照计量论证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检测样品的原始记录即显得非常重要。既要真实地记录检测时的各种数据,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情况下能够复现,还需保证测量溯源性,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检测原始记录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也为广大基层实验室原始记录规范化,日后申请参加实验室认可奠定此环节的基础。 1原始记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a基本信息 a.1标题检测机构及检测类别原始记录。 a.2样品名称产品性质样品指商品名;非产品性质样品指被测场所所采集的气体、水、餐饮、疑似中毒样品等具体名称。 a.3样品编号(由样品受理处或质管科统一编号) 写全样品编号的全部编码,此是该样品的唯一标识。 a.4检测项目检测某项目的具体名称。 a.5检测依据指检测方法所在的标准(应优先采用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编号或书刊名称及检验方法名称,具体到所在条目。此为所用方法的标识。 a.6检测起止日期指检测某一项目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此是对结果有效性至关重要的日期。 a.7仪器名称及使用条件指检测某一项目所具体使用的仪器型号、名称、出厂编号(此是仪器的唯一标识) ,以及该仪器使用时的条件要求(例:高温电炉使用温度、分光光度计波长等)。 a.8环境条件标明与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 a.9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指作质量控制所用的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需标明标准物的来源、级别、定值期及有效期。 a.10标准溶液实验中所用的标准溶液。例:分光光度法中作标准溶液用,需标明标准物的名称、来源、浓度、定值期及有效期;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需标明名称、标定后浓度、标定日期。 a.11计算公式各项目分析方法的最终计算公式。 a.12检测者检测数据全部记录完毕后,检测该项目的人员签名。该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或经过专业培训的长期签约人员。 a.13校核者对检测的数据和数据处理的整个过程由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校核并签名。K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与药材 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与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就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 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 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就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她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 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就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瞧出甘草残渣。

一、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与药材 1、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烧杯(1000ml,400ml) 2、药材: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 三、实验内容 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混 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 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 相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 不同点:(1)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与渗漉法,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2)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与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 酊剂与流浸膏剂需测乙醇含量。 五、讨论 蕲蛇在粉碎过程中,蛇皮与蛇刺难以被粉碎,但就是其她部分被粉的过细。在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不小心,导致渗漉桶壁上粘上许多药材,造成实验误差。此外,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因为严格按照要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结果实验全部做完后也没能收集到要求的900ml,而且药酒颜色有些淡。

药理学实验报告.doc

巢湖职业技术学院 ChaoH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药理学实验报告 (供药学专业使用)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巢湖职业技术学院药学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3) 实验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5) 实验三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7) 实验四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9) 实验五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动物腺体分泌的影响 (11) 实验六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兔眼瞳孔的作用 (13) 实验七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动物血压的影响 (15) 实验八有机磷中毒及其解救 (17) 实验九药物对自发活动的影响 (19) 实验十地西泮抗士的宁惊厥的作用 (21) 实验十一氯丙嗪对小白鼠的耐缺氧影响 (23) 实验十二药物的镇痛作用 (25) 实验十三利尿药和脱水药对家兔尿量的影响 (27) 实验十四药物对肠蠕动的影响 (29) 实验十五药物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31) 实验十六链霉素的急性中毒及解救 (33)

实验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结果观察及分析] 实验评分_________ 批阅教师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实验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结果观察及分析] 实验评分_________ 批阅教师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实验记录本使用管理规定

实验记录本使用管理规定 实验记录本使用管理规定 1、目的实验记录本是研发过程中重要的文件载体,是研发成果可追溯性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完善实验记录本的归档管理工作,提高研发的严谨性,保证研发记录的真实、规范和完整性,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2、范围实验记录是指在研发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3、职责 3、1 研发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实验记录本使用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3、2项目组长、研发部门主管负责督促和监督研发人员的执行情况。 3、3行政部实验记录本管理员负责实验记录本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并检查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4、实验记录书写规范 4、1 研发人员必须按照记录格式完成当日的实验记录。

4、2 实验记录本应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每次实验必须按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 4、3 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须用黑色水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 4、4 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 4、5实验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4、6 实验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4、7 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5、实验记录本管理规范 5、1 实验记录本由公司统一印制,统一页码编号。 5、2 各课题组按项目领取实验记录本,管理员做好登记。 5、3 每个项目专本记录,不同项目不得交叉使用同一记录本。 5、4 课题负责人要定期检查研发人员的实验记录并签字确认。

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修订稿

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基本要求 1. 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 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 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 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 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 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和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 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和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和其他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和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的内容 1. 日期:包括年、月、日和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 实验名称 3. 实验目的 4. 实验材料: 5. 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 6. 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 7. 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 8. 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 9. 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他临床资料); 10. 试剂的配制 11.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12. 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13. 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 实验小结:简短的实验结果总结和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和实验体会等 三、实验记录注意的问题 1. 实验记录不允许隔天写以及写在纸片上。 2. 保持实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记录时间(年、月、日)。 3. 原始数据(包括照片)必须贴在当天的试验结果栏里;不要保留在公共计算机里。 4. 即便是阴性结果,也必须保留。不能仅记录符合主观想象的内容和自认为成功的实验。 5. 定期整理、分析数据,并向导师汇报。 四、实验记录的坏习惯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是科学研究的原始资料,并为科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