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成果鉴定指南2019-

科技成果鉴定指南2019-

2019高考物理 模型系列之算法模型 专题10 等效重力场模型学案

专题10 等效重力场模型 模型界定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包含有恒定的场力作用,如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力、匀强磁场中恒定电流与磁场间方向关系不变时所受的安培力等,可将其与重力的合力作为一个"等效重力",然后利用重力场中的相关结论来解决的一类问题. 模型破解 (i)在等效重力场中平衡的液体,其液面与等效重力方向垂直. 例1.粗细均匀的U形管内装有某种液体,开始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已知:L=10cm,当此U形管以4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求两竖直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答案】0.04m (ii).在等效重力场中,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释放的物体,当等效重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斜面倾角时物体可静止于斜面上或沿面运动;当等效重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斜面倾角时物体将沿等效重力方向做类自由落体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2.如图,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带正电荷Q,开始时让它静止在倾角θ的固定光滑斜面顶端,整个装置放在场强大小为E=mg/Q、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斜面高为H,释放物块后,求在斜面倾角分别为300与600一情况下物块到达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重

力加速度为g) 【答案】 【解析】物体受到恒定的电场力与重力两个场力的作用,其合力即"等效重力"的大小为 ,方向与水平方向间夹角满足,即.将整个空间沿逆时针转过450角,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当θ=300时,物体沿斜面下滑到地面,由动能定理(或"等效机械能"守 恒)有,可得;当θ=600时,物体沿等效重力的方向做类自由落体运动,同理可得. (iii)沿任意方向以相同动能抛出的物体,只有等效重力做功时,沿等效重力方向通过位移最大的物体动能改变量最大 例3.如图所示,ab是半径为R的圆的一条直径,该圆处于匀强电场中,匀强电场与圆周在同一平面内。现在该平面内,将一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以相同的动能抛出,抛出方向不同时,粒子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所有的点中,到达c点时粒子的动能最大。已知∠cab=30°,若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试求:电场方向与ac间的夹角θ。

科技成果鉴定详细流程

科技成果鉴定详细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为提高办事效率,现将科技成果鉴定流程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成果鉴定 (一)申请鉴定条件 1、申请人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 2、申请鉴定项目要求项目已完成、不存在权属争议且技术资料齐全; 3、申请组织鉴定单位应是有权组织鉴定的机关或组织,如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二)申请鉴定必须具备的材料(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一式一份,单位盖章) 2、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函审鉴定至少一式五份,单位盖章。会议鉴定不需要此表) 3、鉴定大纲(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或应用技术成果函审或会议鉴定大纲) 4、工作报告(包括:项目名称、任务来源、研究起止年限、完成单位及参加人员、任务要求及完成任务情况、工作过程、经费支出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意见等) 5、研究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成果鉴定用,包括:成果名称、摘要、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论、技术关键与创新点等);技术报告(应用技术成果鉴定用,包括:技术方案论证、

技术特点、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意义、推广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6、科技查新报告(成果达国际水平的需同时进行国内外查新,且查新后6个月内必须完成成果鉴定,否则需要重新查新) 7、检测报告 8、试验报告 9、效益分析报告 10、用户意见 11、产品标准 12、计划项目任务合同书(复印件) 1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决算表(一式三份,主持人签字、单位财务负责人盖章、填报单位盖章) 14、发表的论文及论著或其它技术资料 15、推荐参加鉴定的专家名单(函审鉴定最少5位专家,会议鉴定最少7位专家。评审专家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特殊情况可聘请不多于总数四分之一的副高级职称人员;第二,评审专家所从事的专业与被评审成果专业相符或相近;第三,与课题组人员单位相同或属于同一系统以及课题合作单位的专家不能作为评审专家)

2019高考物理模型系列之算法模型专题02矢量的运算模型学案

专题02 矢量的运算模型 模型界定 矢量及矢量运算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常见的矢量有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动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狭义的讲,矢量的运算是指矢量物理量之间的运算,广义的说,矢量运算还包括运动形式的分解与合成.适量运算要遵循特殊的法则。本模型归纳总结高中物理中所涉及到的矢量矢量的加(减)法与乘法的运算. 模型破解 1. 矢量加法 (i)平行四边形定则 矢量的加法运算也即矢量的合成,其实质是等效替代,一般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果用表示两个矢量A1和A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矢量A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这叫做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ii)三角形法则与多边形定则 如图所示,两矢量合成时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推广至三角形法则:将两矢量A1A2首尾相接,则合矢量A就是由矢量A1的箭尾指向矢量A2箭首的有向线段所表示的矢量. 多个矢量相加时,则三角形定则推广可得到多边形法则,如图所示.最终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与相加次序无关。

(iii)正交分解法 将矢量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称为正交分解.矢量A1、A2、A3…相加时,可先将各矢量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分解,A1分解为A1x和A1y,A2分解为A2x和A2y,A3分解为A3x和A3y,…则x轴方向上的矢量和A x=A1x+A2x+A3x+…;y轴方向上的适量和A y=A1y+A2y+A3y+…,则合矢量大小 2 2 y x A A A+ = ,合矢量方向与x 轴夹角θ满足 x y A A = θ tan. (iv)矢量减法 矢量减法是矢量加法的逆运算,也称为矢量的分解.一个矢量减去另一个矢量,等于加上那个矢量的负矢量,A1-A2=A1+(-A2),如图所示。 矢量的分解虽然是矢量合成的逆运算,但无其他限制,同一个矢量可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矢量。因此,把一个矢量分解为两个分矢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解。 (v)基本规律 ①当两矢量A1和A2大小一定时,合矢量A随着两矢量间夹角α的增大而减小。当两矢量间的夹角α=0°时,合矢量最大,等于A mxa=A1+A2;当两矢量间的夹角α=180°时,合矢量最小,等于A min=|A1-A2|,即合矢量的取值范围是|A1-A2|≤A≤A1+A2。 ②合矢量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矢量,他的大小依赖于两矢量之间的夹角的大小: 大小相等的两矢量,当其夹角小于1200时,合矢量大于分矢量;夹角等于1200时合矢量与分矢量相等;夹角大于1200而小于1800时,合矢量小于分矢量. ③有n个矢量A1、A2、A3、……A n,他们矢量和大小的最大值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时的合矢量大小,即 ∑ = =n i i A A 1 max ,而最小值要分下列两种情况讨论:

2019高考物理模型系列之对象模型专题14光子模型学案

专题14 光子模型 模型界定 本模型是有关于光的本性、光的粒子性及光子与其它物体的作用规律,不涉及光的波动性规律问题。 模型破解 1.光子起源 1900年,M.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时作出量子假设,物质振子与辐射之间的能量交换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为hν;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光波本身就不是连续的而具有粒子性,爱因斯坦称之为光量子;1923年A.H.康普顿成功地用光量子概念解释了X 光被物质散射时波长变化的康普顿效应,从而光量子概念被广泛接受和应用,1926年正式命名为光子。 2.光子的粒子特性 (i)光子是光线中携带能量的粒子。 一个光子能量的多少正比于光波的频率大小, 频率越高, 能量越高,νh E =. 当一个光子被原子吸收时,就有一个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从内轨道跃迁到外轨道,具有电子跃迁的原子就从基态变成了激发态。 (ii)光子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更具有质量. 按照质能方程,ν h mc E ==2,求出光子的质量为2c h m ν=,光子的动量为 λ νh c h mc p === . 光子由于无法静止,所以它没有静止质量,这儿的质量是光子的相对论质量. (iii)光子速度 在真空中光子的速度为光速,能量E 和动量p 之间关系通过光速相联系p=E/c ; (iv)光子的能量和动量仅与光子的频率ν有关;或者说仅与波长λ有关。 3.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子像一粒一粒的粒子的特性又有像声波一样的波动性,光子的波动性有光子的衍射而证明,光子的粒子性是由光电效应证明。 光子对时间的平均特性表现为波动性,瞬时特性表现为粒子性,也即大量光子的集体行为表现为波动性,少量光子表现为粒子性.

(申报材料)如何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1、如何进行检测鉴定?(1)由组织鉴定单位指定对口的,向检测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下达”委托书”,”委托书”是检测机构受理检测鉴定的依据。(2)成果完成单位持”委托书”,并携带成果相关技术资料到指定的。必要时,成果完成单位应向检测机构介绍成果的具体情况,但不得干扰检测机构独立进行检测工作。(3)检测机构在接到”委托书”和被检测的成果后,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报告”。”委托书”的有效期为二个月。(4)检测机构须在检测报告上加盖”成果鉴定检测专用章”。(5)检测数据难以全面表述被鉴定成果性能、水平时,组织鉴定单位可会同检测机构聘请同行专家3-5人,指定一名负责人,对成果作出综合评价,形成书面评价意见。(6)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一并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查,组织鉴定单位将评价意见作为《鉴定证书》中鉴定意见。(7)组织鉴定单位颁发《鉴定证书》。(8)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原件)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 2、如何进行会议鉴定?(1)会前准备A、组织鉴定单位批复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拟定并发出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在鉴定会前十天将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和技术资料以及起草的《鉴定证书》寄(或送)到应聘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B、需要进行现场测试的,测试组专家必须在鉴定会召开前完成测试工作,并写出测试报告,测试报告需经测试组专家签字。C、申请鉴定单位应在鉴定会前认真做好会务的准备工作。D、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住以及鉴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在鉴定会前应召开预备会,听取成果完成单位关于鉴定会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商定会议的具体议程,必须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专家进行讨论和评议。B、鉴定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鉴定委

2019版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板块 第3讲 抓住“三类模型”破解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Wor

第3讲 | 抓住“三类模型”,破解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 考法 学法 圆周运动是历年高考必考的运动形式, 特别是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在高考中考查的频率较高。该部分内容主要解决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三类典型模型(绳模型、杆模型和外轨模型)、向心力的分析及其方程应用、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多过程组合问 题。用到的思想方法有:①应用临界条件处理临界问题的方法;②正交分解法; ③矢量三角形法;④等效思想;⑤分解思想。 ┄┄┄┄┄┄┄┄┄┄┄┄┄┄┄┄┄┄┄┄┄┄┄┄┄┄┄┄┄┄┄┄┄┄┄┄┄┄┄ 提能点(一) 通过“绳模型”考查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基础保分类考点练练就能过关 [知能全通]———————————————————————————————— 1.绳模型的特点 实例 球与绳连接、水流星、翻滚过山车等 图示 在最高 点受力 重力, 弹力F 弹向下或等于零 mg +F 弹=m v 2R 恰好过 最高点 F 弹=0, mg =m v min 2R , v min =gR , 即在最高点的速度v ≥gR v =gR 时 拉力或压力为零 v >gR 时 小球受向下的拉力或压力作用 v

2019高考物理模型系列之算法模型专题04图象应用模型学案

专题04 图象应用模型(2) 模型演练 1.如图所示为表示甲、乙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其中错误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在t1 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答案】ACD 2.如图所示的s—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s—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B 【解析】能够用s—t图象和v—t图象表示的运动只有正、负方向之分,故均为直线运动,A错误;在s—t 图象中,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故s—t图象中t1时刻1物体的速度大于2物体的速度,B 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在相同时间内位移较大的物体平均速度较大,在v—t图象中,图线和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图可得在0至t3时间内4物体的位移大于3物体的位移,故两物体平均速度不等,C错误;在v—t图象中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因此在t4时刻4物体开始减速,并非改变方向,D错误. 练1图 练2图

3.如图所示是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的速度-时间图象,t 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 ( ) A .0~t 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功率不变 B .0~t 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功率增大 C .t 1~t 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 D .t 1~t 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 【答案】BC 4.一物体在A 、B 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 、B ),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 的加速度为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先向A ,后向 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静止在原处 B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静止在偏向A 的某点 C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静止在偏向B 的某点 D 一直向A 运动,4秒末静止在偏向A 的某点 【答案】D 【解析】根据a-t 图象作出其v-t 图象,如右图所示,由该图可以看出物体的速度时大时小,但方向始终 练3图 -1 1 a /m ·s - 2 t/s 1 2 3 4

科技成果鉴定详细流程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为提高办事效率,现将科技成果鉴定流程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成果鉴定 (一)申请鉴定条件 1、申请人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 2、申请鉴定项目要求项目已完成、不存在权属争议且技术资料齐全; 3、申请组织鉴定单位应是有权组织鉴定的机关或组织,如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二)申请鉴定必须具备的材料(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一式一份,单位盖章) 2、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函审鉴定至少一式五份,单位盖章。会议鉴定不需要此表) 3、鉴定大纲(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或应用技术成果函审或会议鉴定大纲) 4、工作报告(包括:项目名称、任务来源、研究起止年限、完成单位及参加人员、任务要求及完成任务情况、工作过程、经费支出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意见等) 5、研究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成果鉴定用,包括:成果名称、摘要、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论、技术关键与创新点等);技术报告(应用技术成果鉴定用,包括: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特点、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对社会

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意义、推广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6、科技查新报告(成果达国际水平的需同时进行国内外查新,且查新后6个月内必须完成成果鉴定,否则需要重新查新) 7、检测报告 8、试验报告 9、效益分析报告 10、用户意见 11、产品标准 12、计划项目任务合同书(复印件) 1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决算表(一式三份,主持人签字、单位财务负责人盖章、填报单位盖章) 14、发表的论文及论著或其它技术资料 15、推荐参加鉴定的专家名单(函审鉴定最少5位专家,会议鉴定最少7位专家。评审专家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特殊情况可聘请不多于总数四分之一的副高级职称人员;第二,评审专家所从事的专业与被评审成果专业相符或相近;第三,与课题组人员单位相同或属于同一系统以及课题合作单位的专家不能作为评审专家)

【高中物理】2019高考物理理想变压器模型试卷及答案.doc

理想变压器模型 一、理想变压器的几个基本问题 (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心上构成所谓的变压器。 作用:在办理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流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规律 如图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流电压U 1后,由于 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 ?=??= 222111,φ εφεn t n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 2211,εε==U U 。 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同,于是又有 21φφ?=?。 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2 1 21n n U U =。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了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心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21P P =,而

111U I P =,222U I P =。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1 2 21n n I I =。 由此可见: ①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素的差别)。 ②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化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3)多组副线圈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如图所示,原线圈匝数为1n ,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n 、2n 相应的电压分别为1U 、2U 和3U ,相应的电流分别为1I 、2I 和3I 根据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得2 1 21n n U U =① 3 1 31n n U U =②可得 3 2 32n n U U =③ 根据出入P P =得:332211I U I U I U +=④将 ①③代入④得32 3222121 2 I n n U I U I n n U +=整理得 332211n I n I n I += (4)原副线圈的地位 原(副)线圈在原(副)线圈回路中所处的地位是充当负载(电源)。

[流程管理]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流程管理)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试行) (国家科委1994年12月) 为了贯彻执行壹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第19号令发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正确理解《鉴定办法》的有关内容,规范科技成果鉴定的操作程序,特制订本规程。 壹、科技成果鉴定的壹般原则 (壹)科技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且作出相应的结论。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是主管科技工作的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 (二)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目的是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三)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确保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四)科技成果鉴定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评价科技成果的方法之壹。国家鼓励科学成果通过市场竞争、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方法得到评价和认可。 (五)科技成果鉴定严格实行归口管理,杜绝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带来的不良后果,以保证《鉴定办法》的有效贯彻。 国家科委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司负责执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执行。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各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执行。 二、鉴定范围 (壹)根据《鉴定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科技成果鉴定的范围是指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 1本条所称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计划是指: (1)国家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如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只对专题取得的成果组织鉴定,八六三计划只对重大技术项目和课题取得的成果组织鉴定);(2)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计划的范围,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商定,报国家科委备案。对于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计划,就科技成果鉴定来说,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同意可视为省级科技计划的壹部分; (3)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计划是指国务院各部门科技司(局)管理和认定的科技计划。 2本条所称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矿产新品种等。

2019高考物理模型系列之对象模型专题03轻绳、轻杆、轻弹簧、接触面模型(2)学案

专题03 轻绳、轻杆、轻弹簧、接触面模型(2) 3.轻绳、轻杆、接触面形成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i )轻绳形成的临界与极值 由轻绳形成的临界状态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轻绳松弛与绷紧之间的临界状态,其力学特征是绳仍绷直但绳中张力为零;另一种是轻绳断裂之前的临界状态,其力学特征是绳中张力达到能够承受的最大值. (ii )轻杆形成的临界与极值 与由轻绳形成的临界状态类似,一种杆对物体产生拉力与推力之间的临界状态,力学特征是该状态下杆对物体的作用力为零;另一种是轻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或最大压力所形成的临界状态. (iii )接触面形成的临界与极值 由接触面形成的临界状态相对较多: ①接触面间分离形成的临界,力学特征是接触面间弹力为零 ②接触面间滑动形成的临界.力学特征是接触面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③接触面间翻转、滚动形成的状态,力学特征是接触面间弹力的等效作用点与瞬时转轴重合.或说是接触面间弹力的作用线通过瞬时转轴. 例10.物体A 质量为kg m 2=,用两根轻绳B 、C 连接到竖直墙上,在物体A 上加一恒力F ,若图中力F 、轻绳AB 与水平线夹角均为?=60θ,要使两绳都能绷直,求恒力F 的大小。 【答案】N F N 1.236.11≤≤ 【解析】: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必须0021≥≥ F F ,,再利用正交分解法作数学讨论。作出A 的受力分析图,由正交分解法的平衡条件: 例10题图

例11.如图所示,绳子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N, 轻杆AC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000N, 问:A点最多能悬挂多重的物体? 【答案】1366N 【解析】:以结点A为研究对象,作出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A点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F N和T的合力大小为G。若T取临界值时,G的最大值为G T;若F N取临界值时,G的最大值为G N,那么A点能悬挂的重物的最大值是G T和G N中的较小值。 例11答图 例11题图

2019高考物理模型系列之对象模型专题01质点模型学案

专题01 质点模型 模型界定 本模型中只针对研究对象为质点的问题或需要通过从对象中提取或简化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 模型破解 1.质点---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实际的物体都是具有多种属性的,例如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和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质量等.但是,当我们针对某种目的,从某种角度对某一物体进行研究时,有许多对研究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属性和作用却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我们假设其质量集中在物体的质量中心,便抽象出质点模型. 2.实际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i)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这时即使实际尺寸很大的物体如星球也可当质点处理,但并不是实际尺寸小就一定可以看作质点,如在研究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万有引力时可将物体看作是质点,再如乒乓球虽然小,在研究它的旋转对运动的影响时,却不能看成质点。 (ii)物体上的各点运动情况都相同的,所以研究它上面某一点运动规律就可以代替整体运动情况,这种情况下物体也可当质点处理,不过是取该物体上的一点来研究,并不一定是不计物体大小,如火车过桥。 (iii)转动的物体只要不要研究它的转动,也可以看成质点。例如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发出一个弧圈球,如果另一个运动员要确定回球时拍子触球位置就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但是如果研究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仍可以把它质点。 当研究物体的转动和变形运动时,虽然不能将物体整体简化为一个质点,但是,质点模型仍可发挥作用.例如,我们可将整个物体分割成许多微小部分,小到每一部分的转动和变形运动都可以忽略,因此,这一微小部分可视为质点.这样,物体就可以当作许多质点的集合体处理.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将复杂的事物分解成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事物. 3.非质点问题中质点模型的建立 (i). 提取质点 若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则可在物体上适当位置取一质点,将物体的运动转化为该质点的运动。 例1. 某人站在高楼顶拿住细杆的上端使之与楼顶同高,让杆自然悬垂,使杆从静止释放自由下落,某层楼内有一个人在室内用摄像机恰巧摄下了细杆通过窗口的过程,并从录像中发现细杆出现在窗口的时间t =1s,若该窗口高度,窗口上沿到楼顶距离,试问杆的长度L为多少?

2019美国最新房颤指南解读

2019年1月28日,基于新临床证据的发布,AHA/ACC/HRS对2014年发布的房颤管理指南进行了重点更新。更新主要涉及抗凝(因为批准了新的药物和血栓栓塞封堵装置)、节律控制、以及特殊人群中的房颤管理三方面。本文对指南更新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 在2014年版房颤指南的基础上,本次指南更新在瓣膜性房颤的定义、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左心耳封堵用于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更新。 区分瓣膜和非瓣膜性房颤 指南首先对使临床医生感到困惑的非瓣膜性房颤和瓣膜性房颤的区别给予定义,瓣膜性房颤一般指在中度至重度二尖瓣狭窄(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或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存在情况下发生的房颤,瓣膜性房颤认为是华法林长期抗凝的指征。

非瓣膜性房颤是指在无中度至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机械性心脏瓣膜情况下发生的房颤,如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等,因其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已有较多的临床证据,均归属为非瓣膜性房颤的范畴。 指南强调,进行瓣膜性房颤定义主要目的是区分哪些患者只能用华法林抗凝,而不是评估患者是否合并有瓣膜性心脏病。 抗凝剂的选择:平衡风险和利益 NOAC队列加入新成员:更新指南增加了新的批准的Xa因子抑制剂依多沙班(edoxaban),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统称为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NOAC)。 NOAC取代华法林房颤抗凝统治地位:除了中度至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植入心脏机械瓣的患者,相比于华法林,本版新指南更推荐新NOAC(I,A)。更新指南指出,与华法林相比,大多数NOAC在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方面取得了进展。NOAC房颤试验表明预防卒中或血栓栓塞NOAC是非劣效或优于华法林,NOAC与华法林相比可减少颅内出血。 选择房颤抗凝治疗策略取决于卒中风险:是否需要抗凝与房颤类型(阵发或持续)无关,而应根据卒中风险评估(目前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的结果决定。 新型口服抗凝药大出血了怎么办?

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可编辑版】

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 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 国家科委关于发送《科技成果鉴定规程》的通知国科发成字0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事业单位: 为了贯彻执行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第19号令发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明确规范科技成果鉴定操作规程,现将《科技成果鉴定规程)发送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科技成果鉴定规程》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三日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国家科委1994年12月)为了贯彻执行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第19号令发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正确理解《鉴定办法》的有关内容,规范科技成果鉴定的操作程序,特制订本规程。 一、科技成果鉴定的一般原则 (一)科技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是主管科技工作的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 (二)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目的是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确保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四)科技成果鉴定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评价科技成果的方法之一。国家鼓励科学成果通过市场竞争、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方法得到评价和认可。 (五)科技成果鉴定严格实行归口管理,杜绝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带来的不良后果,以保证《鉴定办法》的有效贯彻。国家科委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司负责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执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各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执行。 二、鉴定范围 (一)根据《鉴定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科技成果鉴定的范围是指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本条所称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计划是指: (1)国家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如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只对专题取得的成果组织鉴定,八六三计划只对重大技术项目和课题取得的成果组织鉴定); (2)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计划的范围,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商定,报国家科委备案。对于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计划,就科技成果鉴定来说,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

ESC房颤指南解读

2016 ESC最新房颤指南解读聚焦卒中预防和抗凝治疗

2016年指南由多个协会共同制定 ?本次指南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选择欧洲心胸外 科协会(EACTS)、欧洲心脏节律协会(EHRA)和欧洲 卒中组织(ESO)成员共同制定 ?指南不仅涵盖最新研究数据,并制定具体的推荐内 容,提供了教育工具和参考实施策略

目录 1 2 3 4 房颤的综合管理 房颤的筛查 房颤的卒中预防 心室率和节律控制 ?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抗凝药物?卒中患者/ACS/PCI的二级预防?高出血风险、活动性出血管理

新指南推荐对房颤(AF)患者进行综合管理 ?综合、结构化管理AF患者,将促进对所有AF患者进行规范化 管理,可能潜在地改变患者预后,这种方法与世界卫生组织提 出的创新型慢性病管理框架一致 ?综合管理新诊断的AF患者,可能克服目前AF管理存在的不足, 如未充分抗凝,心室率率和节律控制治疗方法和降低心血管疾 病风险的方法不一致 ?AF的综合管理要求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的 治疗,AF的治疗方案,应由初级保健医生、心脏病和心脏外 科医生、AF和卒中专家、专业医疗人员和患者共同制定 ?AF的综合管理的组成部分包括: 患者参与 多学科房颤团队 技术工具 进入所有房颤治疗流程

AF 患者应从5大领域进行评估 从5个领域评估新诊断的AF 患者: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受限,症状严重; ?存在诱发因素(如甲状腺毒症,脓毒症或术后AF)和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卒中风险和需要抗凝治疗; ?心率和需要心率控制; ?症状评估和节律控制的决策 治 疗 理想结果 患者获益 提高预期寿命 提高生活质量, 生理和社会功能 血流动力学稳定 降低心血管风险 预防卒中 症状改善 改变生活方式,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有卒中风险的患者口服抗凝药治疗 心率控制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导管消融,AF 手术 急性心率和节律控制 管理诱发因素 评估卒中风险 评估心率 评估症状 症状改善,保留左室功能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试行) (国家科委1994年12月) 为了贯彻执行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第19号令发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正确理解《鉴定办法》的有关内容,规范科技成果鉴定的操作程序,特制订本规程。 一、科技成果鉴定的一般原则 (一)科技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是主管科技工作的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 (二)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目的是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确保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四)科技成果鉴定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评价科技成果的方法之一。国家鼓励科学成果通过市场竞争、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方法得到评价和认可。 (五)科技成果鉴定严格实行归口管理,杜绝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带来的不良后果,以保证《鉴定办法》的有效贯彻。 国家科委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司负责执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执行。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具体由各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执行。 二、鉴定范围 (一)根据《鉴定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科技成果鉴定的范围是指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 1 部门的科技计划是指: (1)国家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如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只对专题取得的成果组织鉴定,八六三计划只对重大技术项目和课题取得的成果组织鉴定); (2)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计划的范围,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商定,报国家科委备案。对于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计划,就科技成果鉴定来说,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同意可视为省级科技计划的一部分; (3)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计划是指国务院各部门科技司(局)管理和认定的科技计划。 2 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矿产新品种等。 3 须具备下列条件:

2019高考物理系列模型之过程模型专题06圆周运动模型1

专题06 力学中圆周运动模型(1) 模型界定 本模型只局限于力学范围内的圆周运动,(一)讨论圆周运动中的传动及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二)讨论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及天体的圆周运动问题.本模型不涉及电磁学范围内的圆周运动,电磁学范围内的圆周运动另有等效重力场、动态圆模型等进行专题研究. 模型破解 1.圆周运动中的传动问题 (i)共轴传动中 ①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角速度相同; ②任意一点的线速度v=ωr、向心加速度a=rω2都与半径成正比. (ii)摩擦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合传动中(摩擦传动与皮带传动时要求不打滑) ①轮缘处线速度大小 ..相等; ②两轮的角速度与其半径成反比; ③轮缘处各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反比; ④采用齿合或链条传动时,齿数与半径成正比,角速度与齿数成反比. (iii)向心加速度的一个有用的表达式: 例1.图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 从动轮的转速为n D.从动轮的转速为n 【答案】C

【解析】易判定AB中B正确.两轮皮带传动,轮缘处各点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 得从动轮转速,C正确D错误. 例 2.某种变速自行车,有六个飞轮和三个链轮.如图所示,链轮和飞轮的齿数如下表所示,前、后轮直径约为660 mm,人骑该车行进速度为4 m/s时,脚踩踏板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最小值约为 A.1.9 rad/s B.3.8 rad/s C.6.5 rad/s D.7.1 rad/s 【答案】B 飞轮与链轮是用链条连接的,故链轮与飞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同,所以ω1r1=ω2r2,r1,r2分别为飞轮和链轮的半径.由于周长L=NΔL=2πr,N为齿数,ΔL为两邻齿间的弧长,故r∝N,所以ω1N1=ω2N2. 又踏板与链轮同轴,脚踩踏板的角速度ω3=,要使ω3最小,则N1=15,N2=48,

最新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样本)资料

成果登记登记号批准日期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鲁中小企业鉴字[2014]第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盖章) 鉴定形式:专家评议 组织鉴定单位: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盖章)鉴定日期: 鉴定批准日期: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一九九四年制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一、简要技术说明 1、任务来源: 2、应用领域: 二、关键技术和主要性能指标 关键技术 1、关键技术: 在生产工艺中加入沥青、SBS、防老剂来代替传统工艺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做主要原材料,使产品性能指标仍超过国内同内产品,固化物含量大于99.9%,几乎没有挥发物,施工后始终保持胶状的原有状态,无毒、无味、无污染、不燃于火。自愈性强,施工时即使出现防水层破损也能自行修复,维持完整的防水性能。潮湿基面、粘结性能、剪切状态下的粘合性无界面剥离、脱开/100%内聚破坏。低温柔性/(℃)-20,无裂纹,粘结性好,抗窜水性0.6Mpa,不窜水与任何异物可粘结,且可以在潮湿基面施工,粘结后可有效防止窜水现象。 技术指标 固体含量(%) 99 低温柔性/(℃) -20,无裂纹 剪切状态下的粘合性无界面剥离、脱开/100%内聚破 潮湿基面无界面剥离、脱开/100%内聚破 热老化/168 25(高于行标) 抗窜水性 0.6Mpa,不窜水 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

一、推广应用前景 近年来,建筑渗漏率多年来居高不下,部分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楼房,已开始出现墙面砖大片脱落、墙体渗漏等问题,。热熔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室新型环保、节能的防水涂料,一次成型,立即成膜,不需要养护,防水膜即发挥作用,防水膜永不固化,给予建筑更持久的保障,防水寿命至少30年。 二、推广应用措施 1、在该项目被列入创新项目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研发队伍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做大汇源品牌。 2、在完成CE认证、质量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认证、中国环 境标志认证等体系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体系,修订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工作流程和各环节的监管,形成严密的质量保证网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3、在现有技术装备和技术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技术 装备和技术研发力量的投入,针对产品性能改良设备,改善管理,努力做到设备精良、仪器精密,技术精湛,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和占有率。 4、在、树立良好汇源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方案 科学合理配置现代化的施工机具,提高防水工程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汇源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报告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1、如何进行检测鉴定。 (1)由组织鉴定单位指定对口的,向检测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下达”委托书”,”委托书”是检测机构受理检测鉴定的依据。(2)成果完成单位持”委托书”,并携带成果相关技术资料到指定的。必要时,成果完成单位应向检测机构介绍成果的具体情况,但不得干扰检测机构独立进行检测工作。(3)检测机构在接到”委托书”和被检测的成果后,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报告”。”委托书”的有效期为二个月。(4)检测机构须在检测报告上加盖”成果鉴定检测专用章”。(5)检测数据难以全面表述被鉴定成果性能、水平时,组织鉴定单位可会同检测机构聘请同行专家3-5人,指定一名负责人,对成果作出综合评价,形成书面评价意见。(6)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一并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查,组织鉴定单位将评价意见作为《鉴定证书》中鉴定意见。(7)组织鉴定单位颁发《鉴定证书》。(8)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原件)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 2、如何进行会议鉴定。 (1)会前准备 a、组织鉴定单位批复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拟定并发出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在鉴定会前十天将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和技术资料以及起草的《鉴定证书》寄(或送)到应聘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 b、需要进行现场测试的,测试组专家必须在鉴定会召开前完成测试工作,并写出测试报告,测试报告需经测试组专家签字。

c、申请鉴定单位应在鉴定会前认真做好会务的准备工作。 d、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住以及鉴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在鉴定会前应召开预备会,听取成果完成单位关于鉴定会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商定会议的具体议程,必须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专家进行讨论和评议。 b、鉴定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鉴定委员起草鉴定意见。 (2)鉴定会过程 a、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的负责人宣布签定会开始,宣读组织鉴定单位对鉴定的批复文件,宣布鉴定委员会名单,报告出席鉴定会专家人数,宣布由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技术鉴定。 b、在签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下,成果完成单位、专家测试组、用户单位等分别作技术报告、测试报合、应用报合。 c、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 d、专家质疑。专家根据已经审阅的鉴定材料和听取的技术报告、测试报合、用户报告、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等,提出质疑。成果单位必须据实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和提供所需的原始技术资料。 e、专家评议。采取背靠背的形式,由鉴定委员会进行独立评议。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可派一至二名代表列席会议,了解专家评议情况,但不得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发表评价意见。评议内容包括: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核对起草的《鉴定证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