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单位投资私募基金法律问题

国有单位投资私募基金法律问题

国有单位投资私募基金法律问题
国有单位投资私募基金法律问题

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法律问题

王登巍

基于对金融创新、产业创新、产融结合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进,“基金”已经成了最为热闹的一个经济词汇。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省市乃至县区一级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直接或者通过平台公司甚至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或者发起设立了各类基金。

客观而言,基金业务作为泛义上的类金融类证券业务,本应属于一个高门槛的、对于风险控制有着特殊要求的行业,但无论立法层面还是业务监管层面的应对,均远远滞后于基金业务实践活动,仅靠中国基金业协会的自律性监管明显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规范性需求。

而对于国有单位而言,由于市场灵敏度以及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在基金业务上尤为准备不足,这对于国有资本无疑存在着极大的法律和经济风险,特别需要引起国资监管机构和财政部门(不可否认,中国当下已经进入了“强”财政时代,财政部门已经从传统的国库职能更多地开始扮演市场主体角色)的高度重视。

一、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的立法

1、起源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局限于政府投资基金。

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最早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十部门2005年11月联合发布、2006年3月1日施行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于发展”,可以说立法起源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2007年7月6日财政部和科技部两个部门发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则属于风险投资领域的引导基金立法。

2008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

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

首次对引导基金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规范,明确“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运作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可以看出,从立法本意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更多是母基金(FOFs)的性质。

2010年12月9日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股权投资收入收缴暂行办法》,2011年8月17日财政部、发改委制定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都进一步细化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作规范。

财政部2015年11月12日发布的《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则对政府通过三大预算安排单独或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的基金进行了系统规范,而且政府投资基金由财政部门代行政府出资人职责。

可见,我国目前关于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制,更多地局限于对政府出资即财政出资的基金,并没有触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私募基金的相关规制。导致这一局面的背景是《合伙企业法》的立法瑕疵及错误适用,即国有企事业单位不能做GP引发的错误解读,但即便作此错误解读国有企事业单位仍然还可以做LP或者参股GP,故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立法空白也不符合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资本运营的要求。

2、基金业务爆发的背景和环境导致了政策先行及法律滞后。

尽管是创投业务的现实需求导致了专门的规章层面立法,但《预算法》的修改尤其是国务院【2014】43号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出台,无疑束缚了各级地方各级政府发展经济最为重要的推手,同时也引爆了地方政府对“基金”功能的发现和发挥,利用基金的杠杆功能放大性聚集社会资本,从而利用基金的投资和融资功能刺激地方经济。而且,各级政府甚至包括中央政府在内均通过发布各种政策性文件倡导、推动甚至是直接发文组建各类私募基金,从而导致私募基金业务的爆发。

从某种意义上,43号文让中国各级政府进入了私募基金时代,并且直接带动了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私募基金业务。

但目前对于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制除了一般性立法外以及对政府投资基金规制的前述部门规章外,各级政府甚至包括中央政府则主要是通过出台大量的政策性文件去鼓励和推动产业基金、引导基金以及各类专业性基金的设立和发展:

(1)最高政策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文)是第一次由中共中央发布的投融资政策(此前则是2004年7月16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第(六)部分明确提出“根据发展需要,依法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公共服务发展基金、住房保障发展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在第(十)部分则要求“设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加,鼓励金融机构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经批准后通过认购基金份额等方式有效参与。”

(2)国务院的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年连续力推基金业务:如2014年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成倍扩大中央财政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加快设立国家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善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实现引导资金有效回收和滚动利用,破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2016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即财政部牵头组建的“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支持基金”;2016年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依法依规、按照市场化方式设立或参股创投企业和母基金,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2016年9月16日,国务院更是发布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从十个方面(并逐项分解到各部委)强调对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基调。

(2)国务院各部门的政策

国务院相关部门除了一般性基金的推进政策外,还专门性发文推动相关基金平台的设立和

运作:

如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支付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文)针对PPP业务提出“中央财政出资引导设立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融资支持基金”;财政部2015年12月25日发布的《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禅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7月5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基金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提出了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措施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3)地方政府的政策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豫政办(2014)56号文《关于促进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设立各类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列举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并购投资、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夹层投资、房地产投资、城市发展投资七类基金),“争取到2015年,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数量不低于200家,管理的资本规模不低于500亿元,被投企业数量超过400家,累计股权投融资金额突破500亿元,带动融资5000亿元以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15)17号文《关于省级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豫政办(2015)160号文《关于促进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健康发展的意见》是对投资基金的一般性规定和政府基金的专门性文件,而河南省财政厅豫政(2015)17号文提出设立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文化产业4支政府性产业发展基金;河南省财政厅豫财企(2015)57号文《河南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组建方案》规定了互联网+产业基金的组建和管理;河南省财政厅豫财企(2016)9号文《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做好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参股基金设立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了对于拟参股基金的具体要求。

而郑州市除了颁布《郑州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郑州市财政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暂行办法》、《郑州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外,郑州市人

民政府

2016年9月9日还以郑政(2016)29号文《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明确规定依托郑州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公司平台设立100亿元的郑州市制造强市发展基金作为母基金,参股设立15个子基金。

郑州航空港试验区2016年8月23日则发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推进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河南建港新型城镇化股权投资基金等做大做强。

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规范,甚至是对一般性的私募基金业务规范,更多的是表现为大量的政策性文件,相应的法律规范则明显滞后甚至缺位。

3、对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规制在多个视角呈现出乱相

从主体上,无论国务院各部委,还是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所属各部门,尤其各级财政和发改部门,都在积极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相关文件的制定,形成了繁杂纷乱的政策成果和法律文件,缺乏系统和协调。

从动机上,性私募基金的相关政策出台,或者是为了响应某一号召,甚至是为了争夺管理权和话语权,或者为了争夺某一些专项资金,或者为了所管理的部门利益或行业利益,没有厘清立法的“法”理和法“理”。

从体系上,部门规章、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各说各话,缺乏清晰的思路和条理,更没有一个完整的立法体系。

从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特殊性上,最具立法和管理权的无疑应当是国资监管机构和财政部门;而从私募基金业务本身的特殊性上,最具有监管天然合理性的无疑应当是证券管理部门。

因此,如何基于国有单位的特殊性和私募基金业务的特殊性,在《合伙企业法》以及统一的私募基金立法下,由国资监管机构和财政部门联合或者分别针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政府资金等出台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对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加以规范和约束,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二、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法律结构

(一)参与主体

1、政府

政府除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外,也直接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经梳理相关规定,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的职能:

(1)筹备相关产业基金、引导基金的设立;

(2)制定和落实相关母基金设立的方案;

(3)制定和落实投资参股具体子基金的方案;

(4)参与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的决策机构“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5)参与对政府基金的考核评价以及监督、审计。

实践中,政府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主体形态包括两种:

(1)由财政部门直接出资,通过三大预算解决出资资金

这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也是《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所要求的。各级政府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所安排的资金,单独或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基金,并由财政部门代行政府出资人职责。而且政府出资基金的设立,由财政部门或者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2)财政部门出资,委托平台公司作为出资代表或者代持股份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级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省级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可以指定省级投资公司代持财政出资股份,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组建方案》更明确委托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作为财政出资代表。

2、国有平台公司

43号文后,各级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涉及政府债务(在PPP业务领域也只有承诺不承担地方债务功能方可作为社会资本方),在政府参与或主导的引导基金或者产业基金业务中,也与财政部门同样承担着相同的引导功能,如郑州市产业引导基金就是由平台公司郑州投

资控股有限公司先行独资设立公司制基金,再由国有独资基金公司参与设立多只产业基金;郑州航空港

综合试验区的引导基金也是由多家国有平台公司发起设立的,郑州市人民政府的母基金更是由郑州国资委所属平台公司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郑州市财政局及其所属平台公司郑州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GP;河南省的多只产业基金也是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所属平台公司设立的。

3、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

在政府带动下,除了平台公司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也不同程度参与着私募基金业务,或者直接作为GP,国家及地方层面的基金业务中,也能看到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资料。

如2016年8月8日成立的设计规模为2000亿元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及9月25日成立的设计规模3500亿元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均是由中央国有企业主导发起设立的。

(二)参与模式

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模式:

1、参与并主导私募基金的发起和运营

即不仅私募基金的发起设立由国有单位主导,私募基金的运营也由国有单位主导,这种形态更多地表现为公司制和契约制的私募基金业务,但在很多商业化基金业务中也存在国有单位主导的情形。

在政府出资的基金中,母基金层面通常体现为公司制,而且常常体现为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形式,无论是设立还是运营,国有单位都处于主导作用。

2、参与并主导私募基金的发起,但不主导私募基金的运营

在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基金(目前我国对于产业基金、引导基金、创投基金并没进行法律层面的严格区分和功能界定)设立中,通常是由政府或相关部门主导发起的,但基于“市场化”运作的需要,在私募基金的运营层面却未必由国有单位主导。

而且即便是政府出资的投资基金,也存在公开选聘管理人的情形,这也是相关法律文件或政策所

倡导的一种管理模式。

3、参与但不主导私募基金的发起和运营

即国有单位仅仅参与私募基金业务,但无论是私募基金的发起或者运营均不起主导作用。在这种私募基金业务中,国有单位要么是基于引导放大功能(如政府引导基金对于某一私募基金的设立和运营),要么是起到政策性的扶持功能(如优先但低收益的结构化安排,或者特定情况下的亏损性补贴安排等),也可能是基于特殊的行业或业务要求仅作为商业性跟投(如某些专业性极强的基金业务)。

(三)参与形态

1、公司制下

在公司制基金结构中,尽管在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的不同组织形式下国有股东权益保护的要求不尽相同,但除了在一般性公司治理机构中增加投委会或者风控委外,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并无特殊之处,均应按照公司章程及公司治理文件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

但在公司制私募基金业务中,如果国有股处于控股地位,国有资产监管特殊性会对投资退出存在制约,除了国有金融企业基于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金融企业直接股权投资有关资产管理问题的通知》处理外,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32号令的规定,原则上均应进场竞价交易。

2、契约制下

在契约制下,与公司制的股权以及合伙制的合伙份额的“产权”属性不同,契约制基金在法律属性上则体现为债权。

从组织形态上,公司制基金是法人,合伙制基金不是法人但是企业,而契约制基金不是企业更不是法人,仅仅是一种合同关系。

但根据国有企业“三重一大”管理规定以及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约束文件,认购契约型基金仍然属于三重一大的规制范围和对外投资(购买理财产品被界定为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一种形式

)管控事项。

3、有限合伙制下

私募基金更普遍和广泛地表现为有限合伙制,国有单位在参与私募基金的“业务”视角下,也一定离不开有限合伙制,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态:

(1)只做GP:即国有单位单独或者联合其他单位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或者做双GP。

(2)参与设立GP:即国有单位单独或者联合其他单位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具体又包括是GP的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的情形。

(3)既参与GP又做LP:国有单位既做GP又做LP,或者既出资参与设立GP又认购LP份额。

(4)只做LP:即国有单位不参与GP的设立,也不做GP,而仅仅是LP的角色。

三、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多头管理,角色不明确。

目前涉及政府投资基金以及其他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文件,可谓政出多门,至少在文件意义上一派繁荣。但私募基金业务的“基金”属性决定了它本该是一个风险防控重于业务收益的高门槛业务,私募基金业务的“募集”属性,又决定了它与其他类金融类证券业务一样因涉及社会公众利益而应受到特殊的行业监管。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又基于国有资产监管特殊性决定了合理的政府管理架构应该是“1+3+1+1”,而不是目前的1+N结构:

1、行业意义上的证券监管

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金融业务和投融资业务的法定监管机构是“一行三会”,其中私募基金业务作为类证券业务,国际惯例均是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监管。我国的私募基金业务虽然起源于创投业务归属于发改委,但在2013年中央编办发文明确“证监会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督管理,实行适度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因此取得

了行业的法定监管权。

2、3个机构的国资监管

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负有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其中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归属于各级政府的国资监督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归属于各级财政部门,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放开意味着金融机构被允许参与私募基金业务,金融机构的国资管理则归属于银监会。

但在政府投资基金的各种文件中,出资人代表被明确为各级财政部门,实践中财政部门也通常设立了与国资监管机构并行的平台公司或者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平台,这些平台及其所属企业的国资管理当然也归属于财政部门。当然,财政部门作为国库管理机构,频繁扮演市场主体角色,是与其职责的自然属性不符的,也是企业国资管理体制一体化的倒退,注定只能是特殊阶段的产物和存在。

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通常是由前述三类机构负责国资监管(当然也不排除现实中还存在其他个性化的管理情形,比如河南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是河南省发改委而不是省政府或者省国资委,这种个别化的情形并非法律或政策正当语境下的正常表现),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除了符合私募基金业务管理规范外,还应遵循国资管理程序和规范。

3、业务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

国有单位的出身决定了它都会有着行业主管部门,如党委宣传部门对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主管、交通运输部门对交通企事业单位的主管、水力部门对水力系统的企事业单位的主管等,这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尽管在法定登记时登记了出资人(投资人、开办单位)或股东,有着法定的出资人代表,但这种登记是国有资产监管意义上的管理,这些国有企事业单位事实上还要接受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甚至人事管理,出资人管理如果说是一种产权管理,主管部门的管理则更多的是一种行政管理。当然,随着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的进一步还原以及其独立法人地位的强化,这种有悖市场经济根本原则和国资管理基本法理的业务主管单位管理将会淡化甚至消失。

4、发改委的产业政策管理

发改委被民间戏称为“小政府”,经常伸手无处不在,私募基金的创始管理部门也是发改委,尽管中央编办的规定明确了私募基金的行业监管归属于证监会,但该文件并未有彻底尊重市场法治原则而是留下了政策性尾巴:“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拟订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府对私募股权基金出资的标准和规范”。后一项功能实际上已经被财政部门架空。

从市场法治原则,发改委对私募基金的管理尤其是对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管理,更多的应该是产业发展政策层面的协调和组织,即协调各有关部门拟定促进和扶持私募基金业务的政策,而不应具备约束、限制或规范的功能。

(二)分类不科学,功能不清晰。

私募基金业务的分类存在多重标准,尽管中国基金业协会在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产品备案系统对私募基金业务进行了统一分类,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仍然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了不同的业务概念,产业基金、引导基金、并购基金、创投基金等各种概念也没有加以科学界定,这就导致国有单位在爆发性参与私募基金业务时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分工,在现实繁荣的背后必然意味着基金到期清算后的诸多风险。

另一个层面,无论是公司制基金还是合伙制基金,都属于企业,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从理论上是可以遵循国有企业功能分类的,而且基于基金的不同功能,意味着国有单位参与不同的私募基金业务时的出发点和功能也是不同的。

参照国有企业公益类和商业类的功能分类,本文认为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

1、商业类:即市场化的私募基金业务,强调国有单位参与该类业务时与其他投资人的平等地位和盈利性要求,注重国有投资人的特殊监管要求和保护措施。

2、引导类:特殊的国有单位(主要是政府及其平台公司),基于产业或行业的引导需求,强调国有资金的杠杆功能,吸引和聚集一定杠杆比例的社会资本参与私募基金业务。

杠杆率是引导类基金的重要特征,许多所谓的引导基金并没有实现对社会资本的杠杆功

能,

反倒成了社会资本的陪衬或背书

3、扶持类:政府通过特殊的国有单位,实现对某些特定行业的扶持,如文化产业、农业等投资周期长、收益低的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国有单位的参与更多的是关注扶持功能而不是直接收益功能,通常是通过基金投资人的结构化设计加以实现,如规定国有单位为优先级投资人,且约定较低的收益水平,超出部分归属于其他投资人,或者约定特殊情况下首先由国有投资人承担亏损。

对于商业类私募基金业务,任何国有单位均可以参与,但应关注国资管理责任(确保国有资本安全和国有资本收益),而对于引导类和扶持类私募基金业务,无论是参与主体还是参与程序、管理程序、退出程序,均应予以严格限制,避免国有单位私募基金业务的一哄而上导致的国有资本掠夺。

如果不对私募基金业务进行功能界定,无疑会导致国有资本的动机和功能紊乱,从而产生资本性的国资腐败或国资损失。

(三)重设立,轻运营。

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性文件的直接推动下,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的热情被引爆,但显然国有单位并未有对于私募基金业务做足功课和准备,无论是政策还是实践更多的关注是如何设立各类投资基金,至于私募基金的“募、投、管、退”如何运作,尤其在整个基金业务中如何基于国有资金的特殊性来设计基金管理人和基金产品的架构和结构,都缺乏规范性的操作。

这就导致很多国有单位参与私募基金业务时不能很好管控基金业务,更无法实现对国有资本安全的维护和国有资本收益的保护,尤其在有限合伙制下,甚至丧失全部话语权,而只能在3+2或者5+2年的基金投资到期后听天由命。

(四)政府引导或扶持功能的异化

政府投资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而政府引导或扶持的功能出发点和目的在于吸引和聚集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某些行业或产业的投资,这就意味着社会资本的资金量应当大于国有资金,否则就失去了引导和扶持的意义和价值,尤其在引导基金类业务中,

更应该要求最低水平的杠杆比率,如河南省互联网+产业基金的设立方案就明确省财政与社会资本按照1:3的比例出资。

在遴选社会资本时,应当将杠杆率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毕竟在私募基金业务领域,“募”是起点也是前提,一个没有资金募集能力的基金绝对不是好基金。

(五)市场运作的寻租

政府投资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市场运作、专业管理”,但市场运作和专业管理并不意味着都要由社会资本作为GP,国有单位成立专门的独立法人作为GP,招聘专业的管理人员参与私募基金业务同样也是市场化运作(国有企业本身就是市场主体,政府平台公司同样也是市场主体)、也是专业化运作。

但现实实践中,很多单位以“专业化管理”为由,一味选择社会资本方担任基金管理人,并且缺乏对基金管理人的考核、解聘、钩补等条款以及相应的国资保护机制,导致在基金投资周期内(通常为5年或7年)国有资金安全处于悬空状态。

个中的黑洞在于基金管理费,毕竟基金的规模通常计量单位为“亿”,投资周期通常为5年或7年,每年的基金管理费通常为2%,这就导致一些有特殊能量的群体甚至没有任何私募基金业务经验成立私募基金管理企业,通过各种力量干预参与国有单位的私募基金业务,出发点就是基金管理费,而至于基金投资收益则抛至5年后或者7年后。

可以说,只为基金管理费的基金管理公司均是不怀善意的。国有单位在选择基金管理人时如果不关注“募投管退”四大环节的业绩和其管理团队成员的具体业绩,将一定会面临“合理性”风险,从而导致国资监管的终身责任风险。

(六)有限合伙制的漏洞与黑洞

基于公司制的传统思维,国有企业在私募基金业务中对有限合伙企业所蕴含的法律价值和制度风险均准备不足,并受《合伙企业法》的立法漏洞制约导致国有资产机制性风险。

1、国有企业不能做GP的法律漏洞和实践黑洞

《合伙企业法》十年前修订时基于普通合伙人的无限责任风险,禁止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

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法律问题简述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法律问题简述 北京金沃律师事务所谭剑文律师 一、定义 私募投资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投资基金是依照公司法或者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成立的企业,同时也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定的民间投资方式。资金的来源主要以非公开方式向少数特定机构和特定自然人募集。投资人一旦出资即成为基金的股东或者合伙人。募集资金一般交由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运用。 按照证监会的分类标准,私募投资基金根据投向,主要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因此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我司目前业务中主要涉及到的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对象也仅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历史发展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与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相比,历史较短,在2007年以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外资企业的天下,比如TPG、凯雷这种专业PE,以及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外资投行的直投部门,而本土的基金较少,成立时间也较晚,比如弘毅,直到2003年才筹建。由于当时的法律法规的限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采取公司制架构,整体的业务量也不大,以2006年为例,清科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私募股权基金整体募资金额仅140多亿美元。 从2007年开始,中国PE行业迎来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随着《合伙人企业法》的修订和实施,有限合伙这样一种企业形态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使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门槛大大降低,企业内部管控模式也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大大拓展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空间,这一年,私募股权基金整体募资金额翻了一番,达到了350多亿美元的规模,08年,规模又几乎翻倍,到了610多亿美元。 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加之08年底逐步开展的监管措施的加强,导致全年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资规模急剧下滑至130亿美元左右,其后几年随着经济的起伏、监管措施和力度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募资规模也随之起伏,但募资规模基本上还是呈现出逐步走高的态势,据最新的统计显示,2014年全年,私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及对策研究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及对策研究 摘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private equity fund>是指通过非公开地形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地、以非上市企业股权为主要地投资对象地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起源于美国,最近几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迅猛发展,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法律监管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及法律监管中出现地问题入手,通过借鉴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改革地积极经验意图找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地方向及对策.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法律对策 最近几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地迅猛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地一大亮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成为继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之后地第三大融资市场主体.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地阶段,并且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地、新兴地pe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与其相配套地机制及法律监管体系等还不够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借鉴各国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完善相关法律监管制度,对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地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大地意义. 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地国家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地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地发展也在平稳前进.我国地私募股权

投资基金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自产生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来,我国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更是发展迅猛. 从2003年至今,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一直保持着40%地复合增长率.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对129家中国及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参与投资地私募投资机构数达到75家,投资总额达到129.73亿美元.有关调查显示,仅2007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共投资107个工程,整体规模高达124.86亿美元,约占全球私募股权投资总额地1.5%.2018年3月23日汤森路透集团发布地”亚太区私募股权基金报告”中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是亚太地区最大地私募基金受益者,总共得到了161家公司地投资并成功吸收了36亿美元地投资额,占区域总额地32%.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82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募集金额高达276.21亿美元. 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地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却是如此之快,不仅仅是资本市场地巨大需求引起地,这也和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相对较为系统密不可分.2006年以来,《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地修订,为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供了相对合理地法律环境,也为股权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地法律基础.2008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条措施<即”金九条”),同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地若干意见》<即”金九条细则”)首次提出发展”股权投资基金”.2009年国务院转发

设立有限合伙私募基金详细流程

设立有限合伙私募基金详细流程 第一步工作: 1、开始准备注册XX股权私募基金(以下简称为:基金)。 首先,准备发起基金的人(自然人或者法人)选择独立或者联合朋友共同成为基金的发起人(人数不限,法人、自然人均可,但至少有一名自然人)。 然后,发起人在一起选定几个理想的名称作为该基金未来注册成立后的名称,然后选定谁来担任该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该基金的投资方向以及该基金首期募集的资金数量(发起人需要准备募集资金总额1%的自有资金)。 最后,确认该基金成立后的工作地点(已能够获得地方政府支撑为宜)。 2、上述资料准备完成后,发起人开始成立私募基金的招募筹备组或筹备委员会,落实成员及分工。 3、确定基金募集的对象和投资者群体,即基金将要引入的投资者(有限合伙人)范围。 4、制作相关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初次联系的邮件、传真内容,或电话联系的内容;基金的管理团队介绍和基金的投资方向;拟定基金名称并制作募集说明书;准备合伙协议。 5、与基金投资群体的的联系和接触,探寻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并对感兴趣者,传送基金募集说明书。 6、开募集说明会,确认参会者的初步认股意向,并加以统计。

7、与有意向的投资者进一步沟通,签署认缴出资确认书,并判断是否达到设立标准(认缴资金额达到预定募集数量的70%以上)。 8、如果达到设立标准,基金招募筹备组或筹备委员会开始向指定地区的工商局进行注册预核名。在预核名时按照有限合伙企业归档,最终该基金在工商营业执照上表述为:XX投资管理中心或XX 投资公司(有限合伙)。 9、预核名的同时,如果基金合伙人愿意,可以开始策划与当地政府主管金融的部门进行接触,从而争取当地政府对该基金的设立给予支持(无偿给予基金总额的10%-20%的配套资金)。 第二步工作: 1、预核名通过后,举行第一次基金股东会,确认基金设立和发展的各种必要法律文件。发起设立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确定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章程、人员并确认外聘基金管理公司。 2、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准备该基金在工商注册的所有必要资料(包括:认缴出资确认书、合伙协议、企业设立登记书、委托函、办公地点证明、身份证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执行事务合伙人照片等); 3、资料准备完成后,由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向工商部门提交所有注册资料并完成注册; 4、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与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实质性接触,向政府提交基金的设立计划和希望政府给予的支持计划。该基金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支

基金监管政策: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2019年版

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 (2019年12月23日) 为进一步完善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公开透明机制,提高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工作效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此温馨提示,申请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及备案完成后应当注意以下重点事项: 一、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总体性要求 (一)【法律规则依据】私募投资基金在募集和投资运作中,应严格遵守《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1-4号》、《私募投资基金命名指引》、《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等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 协会为私募投资基金办理备案不构成对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投资能力的认可,亦不构成对管理人和私募投资基金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私募投资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投资者应当自行识别私募投资基金投资风险并承担投资行为可能出现的损失。 (二)【不属于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范围】私募投资基金不应是借(存)贷活动。下列不符合“基金”本质的募集、投资活动不属于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范围: 1. 变相从事金融机构信(存)贷业务的,或直接投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 2. 从事经常性、经营性民间借贷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从事上述活动; 3. 私募投资基金通过设置无条件刚性回购安排变相从事借(存)贷活动,基金收益不与投资标的的经营业绩或收益挂钩;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常见法律纠纷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常见法律纠纷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和风险包括委托人与资金管理人之间的委托管理的民法调整问题、基金的组织形式受到商法兼容问题、基金运行中受到相关证券期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制的问题、基金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及相关善后的法律法规规制问题、有关非法集资甚至刑事责任问题。律海扬帆法律编辑推荐下文主要对于常见的法律风险或纠纷予以简要阐述。 一.民事法律纠纷 (一)各方主体可能涉及的法律纠纷 此类问题层出不穷,由于尚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案件的处理往往会有差异,通常对各种有关纠纷会作出如下处理: 1、自然人之间的委托行为,是一方基于对另一方的信任委托其理财,只要不违反《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中禁止性规定,应按照当事人约定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如构成借贷关系的,按民间借贷处理,如为委托合同关系,委托理财的后果直接归属于委托人,当事人约定的保底条款应属无效,只要受托人在处理事务过程中履行了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委托人应承担理财带来的风险损失。 2、企业委托个人进行理财,属以理财为名,实为违法借贷行为,合同应认定为无效,按违法借贷处理。

3、对于没有经过审批的非金融机构从事受托理财业务,并且约定固定收益和亏损责任归于受托人的合同,应认定为以理财为名,实为非法融资行为,合同无效。 4、关于金融机构监管责任的认定。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接受委托理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或资金委托人的单方委托,承诺对委托资产的交易账户进行监管的,监管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监管义务,监管人违反监管合同的行为与受托人违反委托理财合同的行为在客观上同时存在,并因此造成委托资产损失的,监管人或者受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委托理财合同被确认为无效的,监管合同也应认定为无效,监管人在订立合同中有过错的,应根据其过错大小对受托人不能偿还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二)承诺收益的法律纠纷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其组织形式划分主要有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即“GP+LP”形式)、基金管理公司+有限合伙制企业模式、信托制、“公司+信托”模式、母基金(FOF)(母基金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也称为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其通过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而参与到其他股权投资基金中)等模式,而这几种形式中又以有限合伙制的形式最为常见。 伴随兑付风险的集中爆发,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进入了多事之秋。当年成就其井喷发展的保证预期收益等诱人承诺,如今成为困扰裁判者的法律难题。 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纠纷最为多发的情况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与投资者签订的有限合伙协议中确定私募基金的资金投资方向与双方权利义务,为便于推介,协议通常对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等条款做出明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操作全流程详解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操作全流程 一、项目选择和可行性核查 (一)项目选择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期限长、流动性低,投资者为了控制风险通常对投资对象提出以下要求: 1、优质的管理,对不参与企业管理的金融投资者来说尤其重要; 2、至少有2至3年的经营记录、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潜在的成长性、并有令人信服的发展战略计划; 3、行业和企业规模(如销售额)的要求,投资者对行业和规模的侧重各有不同,金融投资者会从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考察一项投资对其投资组合的意义。 4、估值和预期投资回报的要求,由于不像在公开市场那么容易退出,私募股权投资者对预期投资回报的要求比较高,至少高于投资于其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回报率。 5、3-7年后上市的可能性,这是主要的退出机制。 6、另外,投资者还要进行法律方面的调查,了解企业是否涉及纠纷或诉讼、土地和房产的产权是否完整、商标专利权的期限等问题。很多引资企业是新兴企业,经常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双方在项目考查过程中会逐步清理并解决这些问题。 (二)可行性核查对于PE,选择投资的目标企业,是整个基金投资行为的起点,这一“淘金”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足够多

的项目可供筛选,二是用经济的方法筛选出符合投资标准的目标公司。(1)项目来源项目中介:拥有大量客户关系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投资银行、行业协会等等,PE也会积极主动的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或目标公司),例如,帮助其在海外的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寻找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 (2)市场调研在获得项目信息后,PE团队中得分析员会着手进行调研,行业研究的首要工作是精确的定义目标公司的主营业务,从大行业到细分行业,再到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乃至目标客户,通过对产业链、市场容量、行业周期、技术趋势、竞争格局和政策等方面的分析,获得对目标公司所在行业的初步、全景式了解。 (3)公司调研主要包括: 1、证实目标公司在商业计划书中所陈述的经营信息的真实性; 2、了解商业计划书没有描述或是无法通过商业计划书表达的内容,如生产流程、员工精神面貌等; 3、发现目标公司在当前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PE前期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4、增进对行业的了解,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市场定位重新评价; 5、与目标公司管理层近距离接触,观察管理层的个性、价值观、经营理念、经验与能力,通过沟通建立相互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以及就投资额与股权比例等事宜交换意见。 (4)条款清单条款清单是PE与企业主就未来的投资交易所达成的原则性约定。条款清单中约定了PE对被投资企业的估值和计划投资

私募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pdf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私募投资基金活动,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发展,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国境,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 非公开募集资金,以进行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其登记备案、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适用本办法。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私募基金业务适用本办法,其他法律法规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对上述机构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从事私募基金托管业务的机构(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托管人)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从事私募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以下简称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他私募服务机构从事私募基金服务活动,应当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 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恪守职业道 德和行为规。 第五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本办法和中国证监会的其他有关规定,对私募基金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和发行私募基金不设行政审批,允许各类发行主体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向累计不超过法律规定数量的投资者发行私募基金。建立健全私募基金发行监管制度,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以私募基金为名的各类非法集资活动。 建立促进经营机构规开展私募基金业务的风险控制和自律管理制度,以及各类私募基金的统一监测系统。 第六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本办法、中国证监会其他有关规定和基金业协会自律规则,对私募基金业开展行业自律,协调行业关系,提供行业服务,促进行业发展。 第二章登记备案 第七条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规定,向基金业

知名私募基金经理推荐股民必读书籍(大全)教程文件

知名私募基金经理推荐股民必读书籍(大全) 有好多人叫我们写点关于投资的文章了,反映说微博一言两语说不清楚。其实不是不想写,是觉得写这东西实在有难度。一来,是自己的投资方法基本是大众不适用的,也不是成熟拿得出手的,看看上市公司资料看看走势图来做买卖是绝大部分人的做法,而我们的方法需要一些别的知识;二来,我们上善若水基金始终认为,投资炒股的道理是和金庸武侠小说的一样,不管你是九阳神功还是九阴真经还是葵花宝典,只要你在这一派练到极致了,管你是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还是什么数理模型——只要你能赚大钱,那就是牛人。更重要的原因是,本人水平有限,写文章的写书的似乎都是大师,但是市场是专门灭各种大师的,市场里唯一需要敬畏的就是市场本身,它有时候乱来,但是长期来说它就是唯一的真理,唯一的神,能传道授业的只有它自己。不过写一些关于投资阅读的书籍还是能写的,读了许多金融类投资类的书,这些书真可谓是鱼龙混杂,把一些我们认为好的书挑出来推荐给大家,肯定也是起着积极作用的。所以,先声明,这里的文字都是个人心得而不是教科书,要辩证、批判、有选择性的阅读。就类别而言,炒股的书有三个门派,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量化分析。基本面分析说白了就是根据股票后面的公司的运营情况、财务数据进行

研究和预测的,属于武林的正派路子,有一点不好的是一提价值投资似乎都必提巴菲特,这一点是不对的,后文会说到;技术分析最基本的就是交易的价格和成交量,它假设市场任何东西都反映在价格和成交量上,各种看盘软件里面的一些所谓的技术指标(比如MACD、KDJ、RSI等)就是这个门派的武器,还有大家经常听说的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等,算是这个门派的开山鼻祖,个人认为学术领域研究的行为金融学其实也可以归类到这一类;至于量化分析,很多人也称之为数理模型分析,这一块都是一些学院派的人以数学工具来研究这一块市场,他们的基础也可以是财务数据,也可以是纯粹的价格和成交量,绝大部分人都不适用这一派,姑且把他们看成是练葵花宝典的,知道就行了。先说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在国外的网站上就直接缩写FA。这一派是江湖正道,就是所谓名门正娶的大房,有些搞投机的投资者也老说自己是做价值投资的,这分明是当婊子还要立着牌坊的做法嘛。跟大家分享一个小诀窍来辨别一个人是否价值投资:看他平均持股时间是不是不超过1年。按照价值投资的定义就是买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但是价格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格雷厄姆的说法)。有些人喜欢把基本面分析分为价值型的投资和成长型的投资,比如说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就是价值型的投资,就是找价格被低估的股票,比如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之法律环境及问题分析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d33572900.html,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之法律环境及问题分析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法律环境 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监管依托于私募股权基金所设立的整体法律制度。我国目前并未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问题进行专门立法,相关的部门规章也未能全面描述其相关基本问题。因此,私募股权基金的运行过程中不同环节将被纳入到不同的法律规范当中。当前,构成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法律大环境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基本法律 基本法律由《证券法》、《公司法》、《信托法》和《合伙企业法》构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证券法》为私募股权基金的合法性提供了基础。该法第10条划出了非公开发行的范围。因此,该条实际上承认了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私募基金的合法地位,为之后的法律规范的修补预留了空间。

第二,《公司法》为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其第78条第3款中规定的“向特定对象募集”给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依据。此外,《公司法》对私募股权基金采取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形式作了原则性规定,包括股东法定人数、住所、名称及权利义务等。此外,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一般是结合《公司法》等的规定,制定公司章程来确定。因此,《公司法》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与运营环节有局部监管。 第三,《合伙企业法》明确承认了有限合伙制这一组织形式,但该法在监管与其他法律的存在冲突。例如《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一般不能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依此规定,公司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除此之外,《合伙企业法》甚少对合伙企业的法定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 (二)部门规章 规制私募股权基金的部门规章主要指“一行三会”、发改委和全国各地试点颁布的地方规章制度。 首先,《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将公司制以及有限合伙制

私募基金成立流程

私募基金成立流程及相关问题解答 1、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系指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包括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以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 2、登记方式:通过电子系统网上提交信息,网上审核。系统网址为:https://https://www.doczj.com/doc/d33572900.html, (建议使用IE浏览器)。 3、登记流程: 4、登记信息内容:填报基金管理人基本信息、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基本信息、股东或合伙人基本信息、管理基金基本信息。 5、登记时限:材料完备的,基金业协会应当自收齐登记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以通过网站公示私募基金管理人基本情况的方式,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办结登记手续。

6、公示内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称、成立时间、登记时间、住所、联系方式、主要负责人等基本信息以及基本诚信信息。 7、注销登记:经登记后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基金业协会应当及时注销基金管理人登记。--深圳吾思已被注销登记。 8、私募基金备案时点: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进行备案,并根据私募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注明基金类别,如实填报基金名称、资本规模、投资者、基金合同(基金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以下统称基金合同)等基本信息。 公司型基金自聘管理团队管理基金资产的,该公司型基金在作为基金履行备案手续同时,还需作为基金管理人履行登记手续。 9、私募基金备案时限:私募基金备案材料完备且符合要求的,基金业协会应当自收齐备案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以通过网站公示私募基金基本情况的方式,为私募基金办结备案手续。网站公示的私募基金基本情况包括私募基金的名称、成立时间、备案时间、主要投资领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托管人等基本信息。 10、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私募基金从业资格,具备以下条件之一:通过基金业协会组织的考试、最近三年从事投资管理相关业务、其他情形。

基金经理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工作指引(试行)(2020)

基金经理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 工作指引(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公募基金管理人(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以下简称投资经理)相关工作,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基金经理注册登记规则》等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基金管理人应当始终坚持诚实信用、恪尽职守、谨慎勤勉,充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对待不同投资组合。基金经理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 第三条基金管理人应当从严落实内控管理、公平交易、信息披露等有关规定,审慎评估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健全相关内部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系统设置,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完善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多个投资组合间的公平交易分析和异常交易监控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和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 第四条基金管理人应当具有良好的持续合规风控能力,最近1年未受到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未因内控缺失、投资管理违规、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等相关事项被采取暂停产品注册或备案的行政监管措施。 第五条基金经理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诚信记录,最近3年未曾受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行政监管措施和自律处

分;应当具有良好的投资管理能力,投资风格清晰稳定,具有5年以上权益类公募基金、权益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或年金社保组合的投资管理经验。 第六条基金管理人应当审慎评估投资者需求、产品投资策略、合规风控能力及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等因素,通过投委会或更高层级的内部决策,确定是否允许基金经理兼任投资经理,以及兼任产品的数量、规模和投资策略。合规部门应当加强相关决策及流程的监督。 基金管理人应当确保兼任基金经理具备充分履职能力,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只(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投资的产品除外)。 第七条基金管理人应针对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多个投资组合投资交易行为加强管理、监控和分析,防范不公平交易,主要包括: (一)加强投资指令管理。在投资指令下达环节,原则上应当做到“同时同价”。基金经理管理的多个组合同日购入或出售同一证券时,应当尽量同时发送投资指令,并通过公平交易系统进行价差监控管理。因产品策略、头寸变化等原因导致无法“同时同价”的,基金管理人应做好授权管理,加强事后分析。 (二)加强对交易行为管理。原则上兼任组合间不得进行同日反向交易(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投资的产品等特定情形除外),基金管理人应当对多个组合间同日及临近日同向交易的价差强化控制和监测。

最新最全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含高管)问题全解(附法条规定)

问题汇总目录 1、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能不能兼职? 2、副总经理、监事、财务总监等算高管吗? 3、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几名高管? 4、高管是否都需要具有基金从业资格? 5、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可以计入员工人数吗? 6、员工需要几人? 7、法律意见书要怎么写? 8、参考法规(高管员工问题相关法规全汇编)解析

1、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能不能兼职? 可以在存在关联关系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中兼职,不能在不存在关联关系的私募机构中兼职。另经检索,近期通过登记的案例中存在高管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关联公司中兼任董事乃至具体职位的情况。但笔者认为,根据基金业协会的监管精神,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尽快配备专人担任高管,加强监管,以提高投资管理质量,更好地对投资者负责。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二)》有如下容: 问: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相关高管人员提出变更申请时,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合规/风控负责人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有哪些要求? 答:为维护投资者利益,严格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义务,防利益输送及道德风险,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勤勉尽责、恪尽职守,合理分配工作精力,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相关高管人员提出变更申请时,应当遵守以下要求: (一)不得在非关联的私募机构兼职。 (二)在关联私募机构兼职的,协会可以要求其说明在关联机构兼职的合理性、胜任能力、如何公平对待服务对象等,协会将重点关注在多家关联机构兼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

(三)对于在1年变更2次以上任职机构的私募高级管理人员,协会将重点关注其变更原因及诚信情况。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与任职机构签署劳动合同。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相关高管人员提出变更申请时,应上传法定代表人、合规/风控负责人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高管任职相关决议及劳动合同。 已登记机构应当按照上述规定自查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的兼职情况。下一步协会将按照有关规定对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级管理人员的兼职情况进行核查,要求不符合规的机构整改。 2、副总经理、监事、财务总监等算高管吗?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指引》第四条规定:“高管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总经理、副总经理(如有)和合规风控负责人等”。另外,《中华人民国》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一)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3、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几名高管?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至少需要3名高管:法定代表人、风控负责人及基金经理。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至少需要2名高管:法定代表人及风控负责

私募基金监管框架全解析

私募基金监管框架全解析 截至11月底,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10.90万亿元,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183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4633只。私募爆发式增长的同时,监管机关陆续发布众多法律法规,对私募管理人的备案登记、私募产品的资金募集、信息披露、外包业务、合同指引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一法 《证券投资基金法》2013年6月1日——全国人大 修订法案首次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调整范围,这意味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获得合法地位。并且引入了基金行业协会的概念并赋予其相关监管和对行业进行自律的职权。 要点: 1、首次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调整范围。 2、详细规定了合格投资者制度、基金托管制度、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协会登记制度、基金募集的宣传推介禁令、基金合同范本制度与资金募集的事后协会备案制度等内容。 一条例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2017年8 月30日——国务院 意味着私募基金业顶层设计即将落地,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即将上升到行政法规层面。

要点: 1、明确私募基金覆盖范围,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由基金管理人管理,为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投资活动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非公开募集资金,以进行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公司或者合伙企业,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资金募集、投资运作和信息提供适用本条例。 2、分别从私募基金管理人、托管人的职责,资金募集、投资运作、信息提供、行业自律、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确立了监管规则。 二指引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2016年2月1日——基金业协会 主要从管理人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自律管理,构成了管理人内部控制的自律监管框架。要点: 1、不得兼营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存在利益冲突的其他业务。 2、建立完善的财产分离制度。私募基金财产与管理人固有财产之间、不同私募基金财产之间、私募基金财产和其他

私募基金重点法律条款解读

私募基金重点法律条款解读私募基金综合法规 1、《证券法》 重点条款:第三条本法所称证券是指代表特定的财产权益,可均分且可转让或者交易的凭证或者投资性合同。 解读:私募基金属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监管 2、《信托法》 重点条款:第二条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解读:私募基金的法律本质属于信托关系 3、《证券投资基金法》

重点条款:第八十七条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前款所称合格投资者,是指达到规定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其基金份额认购金额不低于规定限额的单位和个人。2013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在加大基金持有人保护力度的同时,首次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私募基金)纳入调整范围,这意味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获得合法地位。 4、《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重点条款: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非公开募集资金,以进行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其登记备案、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适用本办法。 解读:私募基金可以采用合伙企业、公司以及契约等方式设立。 基金业协会规则

5、《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 重点条款:第二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国证监会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机构(以下统称募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机构,在中国证监会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以下简称基金销售机构)可以从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动,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动。 本办法所称募集行为包含推介私募基金,发售基金份额(权益),办理基金份额(权益)认/申购(认缴)、赎回(退出)等活动。 解读:私募基金募集主体只有两种,在协会登记过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直销;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为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代销。且私募基金管理人只能为其自行设立的私募基金募集。 6、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1号(契约型私募投资基金合同内容与格式指引)

私募基金常见问题

私募基金常见问题 Q1、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阳光私募基金产品的资金都是由第三方(是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监管,不存在挪用的可能。 Q2、私募基金产品的合格投资者认定?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有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年个人平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同时,以下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一)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二)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三)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四)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Q3、私募基金产品管理型份额的认购起点是多少?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投资者应为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的单位或个人,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Q4、产品的净值公布频率及时间 产品净值公布的频率为每周一次,一般每周三上午更新上周五的净值。 Q5、管理型产品的存续期和封闭期分别为多久,封闭期满后是怎么开放的? 主动管理型产品的存续期一般为5年,管理型产品封闭期一般为基金成立日起6个月,封闭期满后每季度开放一次。 Q6、如何申购基金? 基金申购是指投资者到基金管理公司或选定的基金代销机构开设基金帐户。申购基金份额的数量是以申购日的基金份额资产净值为基础计算的。 Q7.基金申购流程

Q8.基金里相关费用 认购费:投资者在基金发行募集期内购买基金单位时所交纳的手续费,计算公式:认购费用=认购金额×认购费率,净认购金额=认购金额-认购费用。 申购费:投资者在基金成立后的存续期间,基金处于申购开放状态期内,向基金管理人购买基金份额时所支付的手续费。根据规定,申购费率不得超过申购金额的5%。 赎回费:在开放式基金的存续期间,已持有基金份额的投资者向基金管理人卖出基金份额时所支付的手续费。赎回费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其他基金持有人安排一种补偿机制,通常赎回费计入基金资产。根据规定,赎回费率不得超过赎回金额的3%。赎回费用=赎回总额x赎回费率。

私募管理人如何填报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

私募管理人如何填报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 为落实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中对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提供投资建议的条件和要求,中基协要求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填报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君华汇为大家整理了一下操作要点,请阅: 一、适用对象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管理人员。包括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投资总监,以及经机构授权承担投资决策职能的其他人员。 二、投资业绩填报内容 基本信息 主要社会关系: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 投资业绩信息:产品/账户名称、产品/账户类型、产品/账户代码、产品投资类型、投资管理起始日、投资管理终止日、估值日、单位净值、累计净值、分红(元/份)、累计净值增长率(%)等信息。 业绩表模板可从从业人员管理平台下载哦~ 三、投资业绩初次填报流程 在从业人员管理平台填报。 投资管理人员应取得基金从业证书资格证书,从业岗位应为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或投资经理。 具体操作流程参考文末《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填报操作手册》,或至协会网站下载(下载路径:协会官网—从业人员管理—资格平台—从业人员管理信息)。 四、投资业绩更新流程 分为两种途径: 已备案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的,其投资业绩信息将按基金产品季度更新数据,经所任职机构确认核实后自动同步至从业人员管理平台进行更新。未担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基金经理的,其投资业绩信息可通过从业人员管理平台中投资业绩维护功能进行更新。 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填报操作手册

一、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管理个人端 (一)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管理——投资业绩填报 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可就历史投资业绩进行填报。 在进入投资业绩填报页面后,首先需填写社会关系信息,社会关系填写包含但不限于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证件号码含字母的需区分大小写,含括号的需使用英文括号,如没有护照可填写无。填写完成后点击保存,可开始进行投资业绩填报。 进行投资业绩填报可分为手动填写和通过模板附件上传(可通过下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管理人员业绩表》获得模板)每位填报人在新增投资业绩时至少填写一条投资业绩信息,填写完成后需要上传相关证明文件。各栏均支持多附件上传。 其中投资间隔说明文件是指在每段投资经历之间间隔小于一年时需要上传相关说明,如果不需要可不填。信息填写完后点击保存提交至机构资格管理员审核。在业绩新增列表页面可查看提交的投资业绩填报所处当前步骤及具体业绩信息。 (二)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管理——投资业绩维护: 在完成业绩新增流程后,如有需要个人可进行投资业绩维护。 点击新增按钮可修改已完成审核的投资业绩信息。 修改完成后可提交至机构的资格管理员进行审核。 (三)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管理——投资业绩信息更新 如果投资管理人员需要对投资业绩信息进行更新的,可通过系统投资管理业绩填报功能进行新增。离职人员在新机构任职并完成从业资格注册后,填报投资业绩信息可查看到之前审核确认过的投资业绩信息。 二、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管理机构端 (一)投资管理人员投资业绩管理——投资业绩填报机构审核: 机构的资格管理员可登入机构账号对投资管理人员填报的投资业绩进行审核。机构内的投资管理人员提交的投资业绩填报均在投资经理业绩机构审核列表内,机构的资格管理员可根据个人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 审核页面:机构的资格管理员可选择通过,拒绝,返回重填三个选项。机构的资格管理员选择拒绝或者返回重填时,需要填写拒绝理由,否则无法提交。机构的

完善私募基金监管的建议及对策

四、完善私募基金监管的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准入阶段的审核制度 可以通过对比中美关于私募基金准入阶段的审核制度来寻找完善我国私募基金审核的建议与对策。 首先将美国的私募基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美国在证券的发行以及基金的私募方面相关法律规定的由来主要是注册时能够获得豁免权,同样这一规定在基金私募方面同样是适用的,基金私募同样能欧得到豁免。美国的相关法律并未明确的限制私募基金发起人的相关权利,也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私募基金发起人既可以是没有任何身份的自然人,也可以使各类企业的法人和合作伙伴等,主要包含的对象有一般的合伙机构、商业协会、信托机构甚至是申请破产的人员均能进行基金私募。而唯一一点限制的条件就是私募基金的发起者或者发起机构的主要组成人员不能有不良的犯罪记录或者存在过不诚信的行为,这种情况将会被强行停止基金的私募。 想要让我国的基金私募活动真正制度化和规范化,美国对于基金私募发起人员的相关限制和私募活动的相关规定我们均可以进行借鉴,需要做到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合理的审查,不必拘泥于仅以核准制进行市场安全评估和发行效果限定,将私募基金快速简便的特点展现出来。当前阶段我国私募基金应该将小额豁免引入进来,先进行资金募集然后再进行登记报备,等这一制度发展较为成熟以后便可以选择合理的时机全面推行私募基金的全面豁免制度,这是我国私募基金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关于审查的主体应该实行以政府为主要导向,各级市场进行层层管理和审查,由政府来统一的制定管理制度从而保障市场的安全和有序发展。各级市场的管理人员和机构应该着力保证自己这一层级的证券市场的安全性,着力打造出安全有序的市场发展情况,同时应制定该层级的管理规定来保证市场竞争力的良性发展,制定标准的准入制度同时上报证监会进行登记备案。 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连同各级银行自2017年以来已经来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证券管理办法,先后有诸如《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四)》、《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的决定》(2018年3月27日发布)、《严正声明》(2018年5月24日发布)等有关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规定进行发布,大大提高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准入门槛,不仅事前审批趋严,并且改变了以往只是事前监督的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私募投资基金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暂行暂行暂行办法 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私募投资基金活动,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发展,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 非公开募集资金,以进行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其登记备案、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适用本办法。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私募基金业务适用本办法,其他法律法规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对上述机构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

用原则,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从事私募基金托管业务的机构(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托管人)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从事私募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以下简称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他私募服务机构从事私募基金服务活动,应当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 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第五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本办法和中国证监会的其他有关规定,对私募基金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和发行私募基金不设行政审批,允许各类发行主体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向累计不超过法律规定数量的投资者发行私募基金。建立健全私募基金发行监管制度,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以私募基金为名的各类非法集资活动。 建立促进经营机构规范开展私募基金业务的风险控制和自律管理制度,以及各类私募基金的统一监测系统。 第六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本办法、中国证监会其他有关规定和基金业协会自律规则,对私募基金业开展行业自律,协调行业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