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成为分析师-一个投行内部人士的心得

如何成为分析师-一个投行内部人士的心得

如何成为分析师-一个投行内部人士的心得
如何成为分析师-一个投行内部人士的心得

真正大公司高水平的分析师估计没什么时间泡论坛,也没有机会给别人讲这些。尤其是其中很多人都是很顺利的进入这个行业,或者发展的很好,没有体会到很多个中难处和迷惘。看来只能由我们这种比较闲暇的人来说一说了,如果您是某大行的分析师,我哪里说得不对请不要拿诺基亚拍我,至于大部分还没工作的同学们,希望能从我的废话中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早日成为分析师,或者发现分析师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避免误入歧途。

首先,什么是分析师,或者有些地方叫做研究员。不光在证券行业里,很多金融、财务、咨询等相关行业都有这个岗位,英文是analyst。其实国外的分析师大部分是指那些拥有指定机构或协会注册证明的分析师,比如RCA注册特许分析师、FRCA资深注册特许分析师、CFA金融特许分析师。仅仅通过考试的一般称为准分析师,必须其他条件也都合格,比如说3-5年的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才能正式在协会或机构注册,成为注册分析师,这才是真正的分析师。

国内的分析师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仅有证券业协会主办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以及相应的岗位注册制度。对应的分析师来说要考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分析这两门,通过后加上2年的工作经验,取得的是证券投资咨询的资格。这仅是个从业的资格,与国际的注册分析师来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尤其是国内的考试很简单,工作经验可以编一编啊。

有了这个从业资格之后,就可以在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从事证券投资咨询的业务了,但不能说就是大家所理解的分析师了,很多其实是股评和大客户经理。因此我们需要在这里应该把我国的分析师做个定义,或者说做个分类。

第一,分析师应该指的是任职证券公司,公墓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门,专业投资咨询公司(天相,万德),私募基金等主要从事证券投资或者为机构提供专业投资咨询的分析师。那些咨询公司的财务分析师,项目分析师,产业研究员就不算了,一般跟证券投资不挨边,不是仅专注于上市企业,非上市企业对他们同等重要。

第二,买方分析师和卖方分析师。这是最常见的分析师分类:买方分析师就是指购买其他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和天相这样的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然后为自己公司提出投资建议的分析师,一般隶属于证券,基金,私募,资管的投资部;卖方分析师就是销售自己报告的分析师,多数是证券公司的研究部门。这两者的具体区别以后介绍。

第三,经纪业务分析师。主要指的是针对大客户的或者证券公司各营业厅的分析师,主要面对散户进行服务。

提供买方分析师岗位的:各证券公司投资部(如东方证券,上海证券等等,没有中金公司,不过中金现在好像正在筹备这方面的事宜),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不是每个公司都有的),各公募基金(嘉实、易方达、南方,QFII,QDII等等),各私募基金,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如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这可是个大户),资产管理公司(除了几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外,还有很多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还有诸如联想控股的这类民营公司,实际上应该算私募。还有各大集团的财务公司,有证券投资资格的。),而很多企业也都在主营业务外利用闲钱投资证券市场,其中的投资人员还不能称为分析师。

提供卖方分析师岗位的:大证券公司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研发中心,如中金、中信,国金,国信,申万、国泰、海通,招商,平安,兴业,光大,中信建投,广发,长江,银河是做的比较久的,渤海、东兴、信达、民族、东北、联合、第一创业、安信也都不错,

还有外资那些高盛高华、UBS那种。国内券商太多了(超过100),当然有些公司并不具备投资咨询的资质,也有很多公司没有成立卖方研究所,剩下一些小的证券公司,国都、日信、东海、东吴、太平洋等,虽然有研究所,有卖方分析师岗位,但并不是以卖报告赚钱的,估计也没人会买,更多的是跟外界交流的渠道,或者让股市中有自己的一种声音,算是种对外宣传吧。此外,像山西、齐鲁、国元、这类地域性比较强的公司做做本地上市企业的卖方报告还是可以的。天相投资咨询也是做卖方,虽不是券商,不过做的还不错。

提供经纪业务分析师岗位的:各证券公司的总公司经纪业务总部,各营业厅可能都会招的,跟上面两种比,无论从声势上,从地位上都差点,但是水平不一定差,很多人炒股的能力,看盘看技术分析的能力很强的,很有感觉。不过这个也没法比,毕竟两者的客户不同,资金规模和风险偏好有明显差别,就好像我们不能拿男人喜欢的足球和女人喜欢的时装作对比一样。

不知道有没有落下的,下次讲一讲这几种分析师的工作内容,部门收益形式以及薪酬方面的事情吧。

前面有兄弟认为上文对卖方和买方分析师的定义有些怪,可能这只是我对两者的理解吧,主观性强一点了。但,大家谁也没法从百度知道或者百科里找到这两者的确切定义啊,姑且按照我这个来考虑吧,期待着证监会或证券业协会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给出官方标准答案来。

其实本文题目不好,光想着吸引眼球了,没有完全的切题。我想说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分析师,这里主要指性格和生活方式方面的,能力上的要求不高。我认为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样,首先你要相互了解才行。很多人仅是听说分析师挺漂亮又有钱,就过来追求,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么,即使真是这样,他适不适合你呢,而你又适不适合它呢?大家一定要从这个角度考虑,尤其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一定在找工作之前好好的自己了解下自己,分析下自己的性格,喜好,能力,体力,然后了解各种行业的各种岗位,考虑下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这样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其实工作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你与这份工作是否契合。

废话多了,上次说要谈谈分析师的工作内容,部门绩效以及收入的问题,当然我还是按照上文的那种方法,对不同三种类型的分析师作出具体的说明,就是买方、卖方和经纪业务分析师。

第一,说说买方分析师,基本上各个券商都有(我没仔细查过牌照,应该有些小券商没有投资的资格,中金以前也没有这个资格,现在好像在筹备这方面的业务),隶属于证券投资部,如果说的专业点就是自营业务部,这个部门是专门负责股市投资的。一般的流程是,自营的分析师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自己选择,购买报告,听从上级指示,按照市场传闻确定一家或者几家研究公司,对该公司的公开信息进行研究,在电话调研或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形势写出投资建议报告给本部门的投资经理,然后投资经理决定是否买入或卖出,什么价位买,买多少,当然不太正规的也可以先买入再写报告。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私募等等,他们的买方分析师或自营分析师都是这个样子,工作流程都很接近,只是名称都不太一样。

这种模式下,大家都理解,分析师对公司的投资是十分了解的,出于法律合规的要

求,他们是不能随意向外界公开透露(私下讲讲没什么)与该公司投资股票有关的事情。因此一般这种分析师不是很出名,基本上不接受采访,即使接受采访也不能说很多东西的,他们的报告多数属于内部报告,不能对外传阅的。

基金公司和大中型证券公司的投资部都配有很大规模的分析师队伍,基本上每个行业都有,覆盖全部A股,主要以分析公司为主,据说国*****证券的投资部分析师就有接近20人,为自己的投资经理服务,各个基金公司也差不多这个配置为基金经理们服务。而券商和基金的规模越小,自营分析师的数量就越少,有些证券公司甚至就没有,投资经理把活都包了。

首先,看看证券公司的买方分析师,由于其隶属于投资部,这个一般叫做投研一体,就是投资和研究是在一起的,投资的经营业绩成为了影响分析师收入的主要因素。投资占比越大的公司自营分析师的基本工资越高,越小的一般越低,很多小券商的自营分析师收入跟一般人力和财务员工的一致。但是绩效或者说奖金差距就大了。主要原因还是资金规模引起的投资偏好造成的:

大券商的投资资金规模要比小券商要大一些,但是可能占自己全部公司收入的比例不是最大的(经纪业务和投行更重要些),因此大券商在证券投资上都比较谨慎,注重风险,经常归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些业绩稳定的权重股,绩优股是主选,避免业绩出现过大的波动,收益比较稳定,分析师的提成也就不会很高,但是会比较稳定,15-40万左右吧;小券商就不同了,有些券商的营业部都不到十家,没有投行,指着这两个吃很快就完了,因此更加重视投资,投资理念也是十分的激进,最爱概念股、题材股(平安虽大,也有这个毛病),最出名的就是东方证券(其实规模也不小了),大家一查就知道了,非常激进,基本多少年来都天天满仓,好处是牛市大赚,坏处大家也都知道了,不过分析师们就爽了,熊市虽然拿的少点,而牛市拿的非常多,因此中小券商的自营分析师更多的是靠业绩混的,平均下来赚的不一定比大证券少,但是波动肯定大点,8-50万。(具体数字全凭猜测)

其次是基金公司和保险资管的买方分析师,这两者差不多,都是大资金,如果从个人的影响了来看要比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打多了,一个券商分析师顶多忽悠自己的投资经理买个1亿左右的,而这两家的分析师影响的都是上千亿的资金。当然了外人看来谁也不知道,没感觉,因为买方分析师不出名啊(跟水平没关)。由于资金规模过大,收益率就不会太高,能跑赢大盘就十分牛逼了,所以收入比较稳定,差一点的15-20万,好一点的20-40万,不过牛市再牛也没法分太多钱。(具体数字全凭猜测)

最后是私募(这里专指私募基金,不是私募股权),这个其实比较终极了,很多大券商的首席分析师最后都去做私募了。驱动的主要因素就是高收益,本来他们去基金都没问题,无奈基金的运作比较死,投资不灵活,提成也比较少,尽管可能地位名气比较有,但是谁又能面对私募动辄10-20%收益提成的诱惑呢。私募的买方分析师不太了解,接触过一些,感觉大多数都是十分有经验的分析师,在券商或基金干几年后跳出来赚大钱的。如果谁碰上了私募招聘不需要有分析师工作经验的,估计就是进来给分析师打下手的活,应该也不错,自己炒炒股什么的还可以,但是难进正规军。

至于为什么叫做买方分析师呢,并不是因为负责股票投资,而是相对于卖方分析师来讲的,就是大家天天能看到的那种券商报告,实际是卖方分析师的报告,很多公司的投资部,包括全部的基金公司都会买一个甚至多个券商的卖方报告,所以我们来再说说卖方分析师,再跟买方对比下,更明了。

第二,卖方分析师,主要是各大券商的研究部,研究中心,研究所,研发中心之类的部门,这个是要与投资部门完全绝缘的,不能由投资部的分析师来担当,两者甚至最好不

要经常交流。这个可以理解,卖方分析师是专门给别的公司和机构推荐股票的,如果跟自己公司投资部搞到一起的话,那不就很容易炒作自己公司重仓的股票了,所以两者间有防火墙。

买报告的主要是各证券公司的投资部(有些小公司也不买),全部的基金,大部分的保险资管和私募。其实他们多数也有自己的分析师,为什么要买别人的报告啊。关键就是个配置的问题,一般的公司分析师的配备根本不够,养不起太多人,十几个人盯不过来如此许多行业的,经常一个人看3-4个行业,几百只股票根本顾不过来,如果有专门的卖方分析师帮助挑选股票,买方分析师再自己研究重点的就可以了。通常大券商的研究所分析师(包括助理分析师)的配备都超过50人,中金、中信、海通、国信、国泰、申银、联合,国金,招商,中投,安信,广发是比较牛的,还有高盛高华、中银国际(其实我觉得高盛高华的水平一般,这个以后会谈谈的),他们的报告很有市场,对股市的影响力也很高,大家可以关注下新财富的分析师排名。他们的报告一般都卖的出去,但是这个赚不了多少钱,最赚钱的部分是分仓,就是让自己的客户在自己公司这边开户交易,自己的经纪业务部门收取佣金然后再分账,感觉就是个超级大客户经理似的。

先转移下话题,谈谈我对分仓的看法。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极不可取的,会严重影响分析师(卖方分析师)的独立性,使得分析师与自己的客户关系过于紧密,为了保证客户的利益很有可能不公正的发布公司研究报告,影响整个市场的正常秩序。

卖方分析师一般有几个岗位级别,首先是首席分析师,然后是资深分析师或高级分析师,分析师,助理分析师,一个行业至少有4-5个人,首席分析师定基调,找股票,跟客户交流;分析师们去调研;助理分析师在家里攒数据;最后分析师和助理分析师按照首席的思路写报告,然后签上首席的大名,分析师还能签个二作,助理分析师就基本上白忙活一场,当然会慢慢熬上去。收入上来看,助理分析师——这也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能混入的位置,15万以下吧,没什么提成;分析师20万+;首席的能到达50万+,我知道的某大证券的某行业首席年薪80万+,不算提成啊。

当然还有一些二线的卖方分析师研究所,兴业、平安、银河、渤海、民族、长江、规模都不小,但是报告的市场份额很小,未来倒是有做大的可能,可以说有潜力吧,而且进入这些证券的研究所再往大券商里跳也容易,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线的卖方分析师研究所,日信、东海、江南、太平洋什么的基本上就不是为了卖报告,主要就是个宣传,出出名,让大家知道还有我这么一个证券呢,以后往大券商跳的难度比二线的稍微大点。

二,三线卖方分析师的收入稍差点,有没有与公司自己的证券投资挂钩,也没有卖出报告,或者从基金那里分仓再在经纪业务那里提成,所以收入不高,10万左右吧。二线的资深或高级分析师会好点20-30万。

今天说的比较乱,主要是今天大盘严重影响了我的思绪,下次将谈一谈经济业务分析师以及几种分析师的工作方法和报告特点。

一家之言啊,按照我的理解说一说,争取帮到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今天简直成了IT了,给一大帮人修电脑,忙死了,一点正经事情都没干。看现在的形势10.1

后会大跌吧,然后明年年初随着重新抬头的信贷规模牛市再次来临,经济复苏什么的都是借口,2005年时经济那么好股市竟然创新低啊。股市就是在资金有需要的时候,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得泡沫,直到破灭。宏观经济形势、业绩只不过是亘古不变的宣传手段而已,是辅助的,并不是投资的实质。在我看来投资的实质就是资本逐利的本性在虚拟经济中的表现,相对的股市不过是资本在实体经济收益率下降的时期继续创造财富的工具,资源配置什么的根本就是骗人的,尤其在中国。

上面自己发发牢骚吧,单纯是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很正常。

前面说了卖方和买方分析师,现在对比着来说说经纪业务分析师。各证券公司营业厅啊,投资咨询公司啊,都有这个岗位,主要针对大客户和一般散户,大家在地方电视台上经常看的股评一般就是这类分析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因为入行的门槛要低一些,有些人可能认为经纪业务分析师的水平要低于前两者,实际上这种想法比较片面,两者直接的可比性不高。

首先,研究范围和深度不同。卖方分析师团队都在40-50人左右,基本上都能覆盖各个行业各个公司,刨除些st和烂公司,每人也就负责天天跟踪研究20家上市公司,把这些公司和行业研究得很透彻,当然其他行业的股票可能就稍微差点了,没有功夫看么。经纪业务分析师不同,在电视节目上能够侃侃而谈,不论什么股票他都知道点基本情况,大概做什么的,有什么新项目之类的问题难不倒他。一般是个美女主持坐在旁边,“X老师,现在手机尾号3408的观众询问您600335后市走势如何”、,“X老师,现在手机尾号5438的观众朋友说自己75元买入中国人寿,48元买入中国石油后市如何操作(俺老爹……汗)”,总之什么问题都有,什么股票都涉及,但是根本难不倒他,他也会说些模棱两可,左右逢源的话,逢高减仓,逢低加仓反复操作什么的。不过你要是让他深入说说这只股票就不行,至少肯定要比卖方和买方分析师差很远,没有办法,你不能让一个营业厅也组织个四五十人的团队吧,很多地方甚至分析师是全行业的,什么都看,好在平常面对的是散户们,随便知道点就比散户强,散户毕竟比基金机构好忽悠多了,博而不精是这类分析师的第一个特点,但是卖方分析师一般就是精而不博了。

其次,影响资金的规模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不同,所以重点关注的股票不同。卖方和买方的共同特点就是指挥大资金,而经纪业务分析师指挥的是小资金。大资金尤其是基金公司,保险资管什么的很注重投资的风险,一般都是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业绩有保障,或者预期能够达成的,流通盘不能太小的股票,而不能碰st,很少买概念和题材股,所以卖方和买方分析师更多的关注所谓的好公司和大公司,但是至少我个人感觉这类公司虽然涨跌的幅度属于股市中的平均水平,像赚取超额收益很难。中小散户们则不同了,资金少,都喜欢以小博大,高风险,高收益,st,概念,题材,所以那些容易炒作的小流通盘,基金份额较低,亏损的,重组的股票是他们研究的重点,这种股票的涨幅大家也是都清楚的,谁都恨不得抓个st,复牌后20-30个涨停的。

最后,研究范围的不同加上客户需求的不同必然导致研究方法不同。基金机构的资金动辄就是几千万,只要他们一动,股票的成交量就会上去,所以冲击成本很高。相对的分析师就更注重基本面的一些东西,研究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关系,预测未来行业的发展状况,做出些中长期的趋势判断,再在对上市公司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上市公司在所处行业的地位和

竞争力,作出业绩预测和敏感度分析,用各种估值模型给出股票的合理价值取值范围,最后根据目前的价格给出评级,这算作是价值投资(姑且这么说吧,我倒是认为中国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投资)。一般来说,分析师对企业都十分的了解,有名的卖方分析师跟上市公司的高管关系都很好,业绩什么的大部分还是能预测的比较清楚的。但如果普通散户照着卖方分析师的报告买股票的话很容易给别人抬轿子(其中的原因后面再说吧),这里只是强调买方和卖方分析师更多的从基本面着手,注重中长线的投资。经纪业务分析师就不同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公司实地调研,本来负责的上市公司就多,没法深入了解,所以技术面分析这个适用性较强的方法是他们的主要工具。而且他们为散户服务,做一堆估值模型,讲好多行业分析的人家也听不懂啊,不如就看趋势,分析趋势,时间长了,他们对市场十分有感觉,可能说不出什么成体系的道理出来,但是对走势的判断却很准,特别是短期的趋势,这个就是趋势投资。

很难讲哪个更厉害,更有效,但是对大资金来讲(过亿的)还是多听听搞价值投资的分析师适合些,毕竟资金量太大,进出不方便;而对于散户来讲,趋势投资挺好,毕竟没有这多时间和机会去真正了解一家公司去,所以不同类型的分析师水平高低很难比较,只是卖方分析师比较拉风,影响的资金比较多,让人感到很有水平而已,你让他真去指导散户,散户还真接受不了一买就套的现实。

如果有机会读读各个公司分析师的报告,会觉得很有意思的,不同岗位的分析师,公司在行业所处地位不同,报告的内容和风格差异很大。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先讲讲大行业的报告吧

一、中金、中信、国信、国金等大行的报告。大家都看过吧,很好找到,没看过的可以看看。大行的特点就是把一堆模型放在最前面,各种估值模型,盈利模型,敏感度分析,一下子拿出玄乎的东西把你拍蒙了。在招聘的时候他们也非常重视这些,会问你会不会做什么财务模型,建模之类的。实际上我觉得这些东西一点用处都没有,基本上模型的预测就没有准过,也不可能准,做做宏观经济的也就算了,金融工程搞一搞是可以的,行业和公司分析是无法用模型来预测未来的。但是模型这个东西就给人一种高档,高水平,高理论性,高准确度的感觉,特别是从外国传过来的,更是让那帮留学归来的拿着当阳具似的图腾崇拜。

但我确实没见过多少准确的模型,有太多因素对实际会产生影响,但是你根本没法全部考虑进去,银行、地产还好点,有色、石化比大盘还变化莫测,并且很多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没法衡量,模型中的很多数据和逻辑关系都是分析师拍脑门想出来的,或者照搬某些大咨询的结论。大家可以翻看信达一篇有关钾肥的报告,由于分析师是学物理的,数学建模很厉害,用了40-50页的数学图形,模型,演算,公式试图证明2009年钾肥价格不会跌,看着真是很牛逼的,但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谈到需求的问题,以为农业对肥料的需求是稳定的,不会受到经济的影响,忽略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结果2009年钾肥的价格阴跌不止,生产商不断减产也无效。因为我本身是做化工行业分析的,所以这方面的事情比较清楚,2008年初无论大小每家券商报告里草甘膦的需求增速都在15%左右,这也是拍脑门得出来的,以过往的历史增长率来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本不现实。在这里也要跟大家说不要盲目的迷信模型,但如果你要去大行面试的话就最好搞懂各种估值模型、财务模型,敏感性分析什么的,其实建立这些东西的结构本身不难,难在各因素的比例和因素自身的发展趋势,面试时也不会问这么细。

大行的关键特点还有一个,注重行业分析,所以很多大行的分析师都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对行业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加上长年跟上市公司打交道,企业的情况比较清楚,也会从企业那里得到很多行业的信息。

其实最清楚企业的是谁啊,当然是企业的高管们啊,业绩都是他们说了算,跟他们搞好关系很重要,当然这些套到的消息不能写在报告里,或者我们能看到的报告里是没有的,但是他们是会跟自己的客户私下交流的。报告只是个形式,跟卖方利害关系最密切的客户(暂称为核心客户)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甚至会跟卖方分析师一起去调研,不用看报告就知道该建仓了,然后过了两天报告出来了,此时二级客户才拿到报告,感兴趣的可能会打电话问问分析师具体的情况得到消息,再传到网上让散户们看到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而在网上,像国金、高盛的报告你根本就找不到,但我确实在某板块启动之前听到老总说子看看的某某国际大行的报告,推这个行业呢。换句话说,如果真是个能赚钱的报告,谁会公开出来让大家都抢,拉好几个涨停,自己买不到呢。

大行报告的整体水平还是挺高的,这里说的是报告的结构性,逻辑性,数据的全面性,结论很难说了,大家对这个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这两年的策略报告基本上就是逆向的结论。

说跑题了,今天太困了,昨晚加班写报告来着,很不爽,搞得本文的观点太激烈了,局部地区还有主观臆断的可能,估计有人该扔砖头了,争取下回冷静些。下次讲讲其他报告的特点,以及什么样的个性和性格适合做什么位置上的分析师,还有学历和专业的问题。再次强调本文纯属抒发个人的感受,只不过起了个糊弄人的题目而已,但是应该还是能多少帮到大家的。

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能够帮助有志于进入分析师行业的兄弟姐妹们,当然我说的不一定都对,大家还是应该找行业内的熟人更加清楚明晰地了解下,尤其是多了解下自己关心的部分。我所阐述的都是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来说的,有些网友质疑我的身份,觉得我有些地方说的不对,特别是在分析师定义和分类上有问题,这很正常,毕竟没有一本人大出版社的教材或者证监会、证券业协会的官方规章能够做出权威的认定,如果有的话也就不用我在这写了,直接百度知道就可以了。有些网友觉得我细节说的不对,这也很正常,我又不是各种类型的分析师都做过,各个公司都呆过,而且有的时候确实说的也比较片面,并不代表全部。至于薪酬方面,我只能说不同的公司差距比较大,不同级别的分析师差距也比较大,总之公司最差级别最低的助理行业分析师,税后4000+没问题,分析师一般都年薪10万以上,高级别的应该是上不封顶的,而奖金就要看各个公司具体情况了,像中金、国金、国信这些公司的助理分析师都应该有10万左右,分析师20万左右,首席更多。当然了,要是新人进去好点到手也有10万左右吧,差点的小公司也就5-6万。

但大家也应该可以看出来,我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吧,不是在黑分析师,也不是在误导别人。至于我是不是券商或者私募还是基金的都不重要,相信我的人不会在乎这个问题,怀疑我的人更不会相信我的说法,我这里就凭着良心写吧,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行业,但是也不要完全拿我的话作为衡量和判断的标准,从多个渠道去了解一件事情才能避免盲人摸象。此外,我写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积分,也不是为了让大家都来学习到什么东西。其实我很自私,只是因为我现在工作比较郁闷,有力无处使,好似秀才去当兵,军爷去卖字;本来觉得自己至少是个韭菜,但人家把你当杂草;感觉不是棵人参也是根沙参吧,结果当胡萝卜榨成农夫果园了;做事左右掣肘,工作事倍工零;最初觉得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是破罐破摔永无出

头之日,想写写相关的东西抒发下感情,痛快哉。

有人说“卖方是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这句话也没错,基本上卖方分析师都是券商。但是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不一定都是卖方,买方的分析师也不一定都是非证券的。证券公司的投资部分析师怎么算呢,也许你认为他们叫研究员,只有证券公司研究所那些天天写报告给客户看的才能叫作分析师。这样也没错,算是狭义分析师定义吧,我这个就算是广义分析师定义吧,这里强调下,我说的分析师包括投资部门的研究员,和各种证券投资相关的研究员。不过即使在广义分析师定义中,证券公司投资部的研究员或分析师是不是全是买方分析师确实值得仔细商榷,但是分的太细的话讨论起来太麻烦了,暂且将证券公司内与研究所之间有层防火墙的负责证券投资业务的分析师或研究员也都算作买方分析师吧。

今天我争取口风不太粗俗啊,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怀疑我的人估计以大行的分析师居多吧,觉得我谈吐鄙俗,言语过激,不像圈内的,太给他们丢人了……,也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我也希望他们也能出来说一说,给后辈点经验,但是我也知道他们比较忙,如像我这般连续几日每天一篇这种东西的话,只可能是在准备跳槽或者在歇年假,产假,婚假。当然或许在大行分析师眼里,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分析师。也确实,很多投资经理、基金经理都只看那几家公司的报告,觉得别的都是噪音。

所以说除了那些大行的报告外,其他证券公司的卖方报告市场很小,实际上报告的市场就被新财富那几家些上榜券商垄断。现在大概说说这第二种报告吧。从报告水平上来说,我觉得一般券商的报告也都还可以,虽然可能没什么市场,基本没有客户,但是这部分研究员或分析师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数据,资料,信息什么的,很多情况下一篇报告都是一个人搞定的,但是有没有实地调研就不好说了。二线的研究员还好一些,研究所的配置能够全一点,一些中小券商就比较辛苦了,报告本身就不卖钱,所以搞研发的人不多,一个人要看好多公司,有时候根本顾不过来。有该行业工作经验的还好一些,或者负责煤炭、交运、银行这些同质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也还行,要是本身没有什么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甚至完全是文科或商科出身的研究员们,搞个医药、化工、钢铁、有色、机械、汽车、通信、电子什么的不累死才怪呢,公司多,专业性强,产品同质化程度低,短时期内把一个公司和行业搞明白根本不可能,预算也没有那么多,路子也不宽,很多数据完全查不到,所以有的时候报告就要“借鉴”一下。当然这个问题即使是大点的券商也有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我就曾经在光大、兴业、广发这种级别的券商报告中发现过直接拷贝的现象,报告的一段评述跟网上的某篇文章极为相似,数据完全一致,但是网文的发表时间更早一点,该段落中的数据单位与网文相同,都是“60百万”这种样子,估计这段网文也是从国外的信息翻译过来的,该报告其他部分的数据却全部是3000万,4000万这种单位,此处明显为我说的“借鉴”。也不能怨人家分析师到处借鉴,哪有功夫自己分析啊,又要看那么多的公司,又要写报告,每天点评什么的,开个会,调个研,很少时间去琢磨行业,就自己一个人哪里能查到这多资料,甚至有些分析员是刚毕业的学生,都没什么积累,硬攒报告。有时也挺有趣的,有份报告就是没什么可说的了,竟然连“抗雪灾先进集体”都要拿出来当做功绩说道说道。

对于这部分研究员,在他们写分析报告的时候,并不用考虑客户利益的问题,实际上他们也基本没有客户,主要还是考虑到能不能为公司积攒人气,同时也能让自己出点名,但求有日被人挖走。因此有的时候,如果他们真的发现了好公司会第一时间在别人还没有反应之前把报告公开发出来,不用考虑客户利益的问题,还真有可能及时发现好股票。

后面懒得写了,买方分析师的报告一般谁也看不到,内部自己用,部分都是应付差

事的,对付合规用的,整体上买方分析师的报告要更加谨慎点,不会乱忽悠自己人的。

经纪业务分析师有的也写报告,网站上很常见,多数分析技术面,趋势什么的,基本面就是一带而过。

性格上来讲,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必须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沉的住气。对于新人来讲,无论你是进大行给人做小弟,还是去小行自己独受一摊,或者找个买方岗位默默无闻,都需要你能稳当下来好好的进行研究,看好多信息,查资料,学习很多不同领域的新知识。大行的助理分析师最多要2年也就能混出来了,买方的要在跳槽前长期忍受无人知晓的状态。小行研发的还好些,很多新人刚进去就委以重任,没有经验也没关系,天天要求你发报告,如果能写好的话,出点小名气还是很容易的,剩下的就看运气了。天天看书头疼,坐不住的家伙们还是不太适合干这行的,直接搞销售好点。此外,独立性和自信心也很重要。

由于大行的分析师要为客户提供特殊服务,跟客户交流,路演什么的,所以招助理分析师的时候也会注意此人是否具有很好的交流能力,为未来做做准备,因此性格不能太内向,太木讷。小行的因为没什么客户,只是公开发发报告赚名气,所以估计对这个要求差点,只要能写就行。

学历和专业比较挑。硕士、名校是起点,当然什么算名校这个没有定论,也要专业同学校结合来看,现在即使营业厅的分析师都是以硕士为主了,不过对学校的要求就低些了。北方的北大,清华,南开,人大,天大居多吧,南方学校不太过来。上海的主要是华东五校吧。

不同的岗位对专业的需求不同,卖方主要分为宏观策略、行业和金融工程这方面的。宏观策略、金融工程方向的,需要经济、金融专业的,可能有的需要物理,数学,计算机系的来建模,这块不太清楚,没接触过,一般小行没有。行业这块对分析师的需求更大些,策略什么的加一起只占10%吧,可能还多说了。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医药、汽车、钢铁、有色的专业性比较强,没学过的研究起来比较费劲,本硕拥有复合学历背景的比较有优势,但是对于北大、清华这级别的学校来讲也不一定,纯理工科的都有很多进券商了,医药行业研究就好多北医大的学生,化工行业遍地清华化工系的,但是越往下越需要本科学理工,硕士学经商财管的,不过一些专业性太强的比如石油、有色什么的,一般名校也没有这些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和北科大这类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我感觉还是能吸引些眼球的,具体情况没统计过。纺织服装、传媒出版、消费品、旅游对专业的需求就更弱些了,对专业的要求不明显。这主要都是对刚毕业的人来见,还仅仅是简历层面的问题,如果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就会直接被刷。所以考研是必须的,还要尽量往名校考,谁让中国高学历产能过剩的,非名校的机会就很小了,关键是简历这关都不好过,除非能够被内推进去。这些都是纸上谈兵,谁知到人力mm们是怎么挑简历的,没准只找帅哥呢,不同的公司方法估计也不太一样。

最后一次写写职业规划吧,不过我自己还没规划好呢,有明白人还请帮我规划下吧。实在不想写了,没什么动力,也写不下去了,就到这里吧。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我按照个人的理解写的,一家之言,哪里不对,大家轻拍。

这次更新的比较晚,因为总是在敲击键盘间找不到合适的字母组合,确实也比较忙,相对于写来讲更没有功夫思考。也许这就正中了领导们的下怀,他们天天给你很多有意义和没意义的任务,目的可能就是想让你忙得无所适从,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你在做什么、做的有没有意义、对你有没有好处、怎样提升自己,好在他们也经常过来贴心地安慰你几句,有前途、well done、好好干、要西,皇军不会亏待你地。年轻的朋友们如何能抵挡得住这些糖衣炮弹,

在还没有明白过滋味的时候,已经一个个的开着大和神风撞向了美国军舰。

此外,讲到到职业规划,惭愧……我自己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现在的感觉是:女生宿舍里唯一跟男朋友拉过手的mm,跟其他mm们讲怎么接吻;师兄从洗头一条街路过,看到两个坐台小姐就跟几个小弟们大谈如何杀价出台费。汗!!今天只是随便说说我听到的,见到的和感受到的,当然我也没工作几年,但由于喜好与人胡侃,有大量的二手消息,此外还善于对各种素材进行加工,所以能多少系统的讲点有的没的,外行人看来就是精华,内行人看来就是伪科学(这比糟粕要严重一个层次)。废话比较多,词句的修饰也是毫无边界,大家可以把我的文章归于意识流的范畴,这里先把高帽给自己带上。

还是要强调下,我说的分析师范围比较广的,是广义定义,只要跟证券投资研究相关的都算这里面。

进入证券分析师行业有几个途径,第一种是各大型证券公司的卖方研究部门的新人招聘,如中信、中金、建投、国金、国信、联合(上次随便把联合放在第二梯队了,引发了相关人士的不满,在此表示十二万分之一的歉意)等等,如果能够顺利通过的话那基本上就等于搭上了直达终点的飞机了。当然刚进去时也不会很爽,我估计至多要干两年的助理分析师,这个比较累而且给人搭下手,收入还可以到手应该不低于10万吧,然后两年后看情况转成分析师,踏上稳定的发展道路。不过踏入这种路径难度挺大的,每年招的人不多,要求苛刻。学历必然是硕士,在职硕士比较悬;然后是名校,像我以前讲的那样,要与专业结合,越靠前的学校对专业的要求越松,越往下越是看专业背景,总的说来,理工的本科加金融、商科、经济这类的硕士比较吃香,至于什么算名校,大家自己去考虑吧,中国那么大,不同地方对这个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像武书连那个排名在全国来讲可接受性不大,但是放在武汉地区还是能得到认同的吧,而当地的公司(长江证券)在招人时也应该会这么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其他的就看你怎么把简历搞得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了。首先有证的当然要写,顺序上CPA>CFA>从业资格,当然你要是CFA三级都过了的话也不用这么着急找工作了。其次,英语并不重要,除非你投的是外资公司。证券行业相关的实习经历或工作经验最好有,没有也得编或者硬往上拽。最后也不一定非要强调自己有多少年的投资经验什么的,但是可以说自己会财务分析啊,建立公司估值模型什么的,还有比较善于与人沟通,踏实肯干什么的,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最好是有熟人能够帮你内推简历。

第二个是基金、证券、保险资管的买方分析师。其中证券和保险资管很少直接招新人,多数还是需要有投资经验的,基金公司比证券招的新人要多些,要求上跟第一种差不多,但是越小的券商和基金要求当然会越低。而且进入越小的公司独自承担的工作范围会更大,很可能一上来就要独挡一面,极其锻炼人,不过收入就比大公司差多了,招聘的时候估计也会更加看重你的经验而不是其他的那些东西,我同届的一位校友就是个纯理科背景,多年潜心研究股票最后毕业时进入一家小基金公司了。大基金公司新人的收入不仅比小公司的高,甚至估计比第一种路径的高,但是我觉得(仅仅是觉得)不太锻炼人,一开始好像领先了,不利于长远的发展。从性格上来看,我接触的大部分大基金行业研究员都比较内向,不太爱交流,这也许是跟大基金稳健,谨慎的投资风格是相同的。

第三个是小证券公司的研发分析师。这些分析师也可算做卖方分析师吧,但基本找不到客户买报告,部门存在的作用一般是作为一种宣传的方法或者对外交流的平台,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就要更低一些,只要你能侃,能忽悠,能写就行。这里没有贬义,只不过是工作需要而

已,尽可能的吸引眼球,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公司还有分析师自己,有利于打开公司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分析师自己出名跳槽的。如果想在分析这条路走下去的话,这个位置不是长久之际,多数还是会在有经验后跳到大点的公司。

第四个是经纪业务分析师,对学历和背景的要求就更低了,但是由于工作过于重视技术分析,所以想跳往前三种分析师的难度比较大。不过我认为在各地方营业厅做的比较好的话也不错,尤其是大证券公司的营业厅或者地方分公司,经验多了之后肯定能够经常上电视接受采访什么的,收入也好,虽不能像那些大公司的首席称霸全国,但占地为王还是很有可能的。

从发展角度来讲,第一种是最好的平台,但也是最难进的,即使是已经成功进入行业的第二、三种研究员也会往第一种里面跳,争取成为大型证券公司研究所的分析师,然后熬到高级分析师、首席分析师、甚至所长之类的(现在这个行业的历史还很短,我也不确定这个路径是通达的,尤其是未来的情况)。成为分析师后也可以往基金经理的方向发展,有的直接就发展到私募基金赚钱去了。

第二个平台比较大,但经验很重要。也有很多第一平台的助理分析师干了2年后就往第二个平台跳,常见的是女性往这里的保险资管和基金跳,这两个岗位的性价比比较好,是行业里最轻松的岗位,但向上的发展空间不大,适合追求稳定的人。此外,我觉得从大型证券公司卖方研究所里成长成为基金经理比从一开始就在基金里混的要快,不知道对不对,基金的同志们来谈谈。

第三个平台就明显是个跳板了,不过也有很多的优点,前两种都算是为别人服务的,不论你是卖方还是买方都要为投资经理服务,写报告做推荐时掣肘的情况就比较多,像申银万国前几天闹出的那件事情,由于没有提前客户商量就直接多翻空,造成了客户不满,甚至不交佣金(参照:https://www.doczj.com/doc/0914747857.html,/a/20090829/000821.htm);做买方时你也要根据自己部门投资经理的投资喜好和理念去找股票。而小券商的研究所分析师自由度真的是很大的,想看什么公司就看什么公司,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给什么评级就给什么评级,工作做起来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据大伙的反应我发现很多人向往分析师的最主要理由是为了自己炒股方便,这个想法本身没什么错,只是实现起来不容易。毕竟这是个工作,尤其是前两种,是要为别人服务的,报告是你工作的重点,而且规定上是不允许分析师炒股的。尽管实际上分析师们都在炒股,也肯定比小散们自己炒方便很多,档次也有较大程度上升,不过当你成为分析师后就不会再按照现在小散们的思路去想问题了,也不会再有现在这种当分析师为了炒股的想法了。有这种情况的朋友建议从第三个平台开始发展。

性格外向,爱出风头,一天不得瑟都不行的最好去做卖方;性格内向的宅男宅女们还是做买方更合适些;不想做小散,准备组团炒股的去第三种平台;想成为赚大钱的目标定在私募投资经理吧;想出大名的,去奔首席吧;想稳定的去保险资管了;想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证券市场的去考公务员进证监局吧……

此外,我不建议没有经验的新人去高盛高华这种外资公司。我不是嫉妒,而是几件事情让我感到在这种公司发展只能提高自己简历的水平,而不能提升自己能力。看过高盛高华对某公司的报告,快到出年报的时候了,但是报告中的业绩预测与其他公司差的很多,他

预测1块多,别人都是几毛钱。报告就那么两页,没有什么正文,没有任何分析,能看的主要就是业绩预测部分,我用小学五年级的知识发现,盈利预测中的收入和利润不过是按照一定的增长率简单计算得出的,估计就是拿一直以来的模板套的,收入也就算了,但是研究这个企业的都知道,即使我不负责这个行业都清楚,该公司当年要有大量的计提,利润要大减,事实就是该公司年报就几毛钱,高盛高华是预测差距最大的公司,他们过于自信并且依赖于在国外行之有效的模型了,在缺乏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了解下闭门造车啊。在这里我宣传一下我的观点,中国绝大多数的股份制公司都是伪股份制,中国的股市也是伪股市,是山寨的,是强盗,是太监,是人妖,以后有机会我会好好写篇文章说明一下(当然不会发在本版添乱),所以拿分析国外证券市场的东西来分析中国市场就像是极不合适的。

…………有人回复到说我对于模型的看法过激了,这点我承认,但也要澄清。我不认为模型都是万恶的,尤其是财务模型、估值模型、盈利预测模型这都是必须的,我只是讨厌将模型神化,万能化,这不是模型能够胜任的,当然也不是模型大兄弟自己好高骛远想黑白通吃的,而是被利用来吓唬别人,震慑群众的,使不明就里的人以为自己找到了耶稣、真主。“模型很美好,但使用请谨慎。”

混乱,迷惑,不知所云,望大家海涵。此时我深刻体会到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夸下海口说写写职业规划,却只能硬掰这些乱七八糟的了,最后更像是在声讨和谴责。奶奶的,老娘我写不动了,写不下去了,也本不该写的,文中主观臆断,胡乱揣测太多了,明白人看见了不知道该怎么想,如何成为分析师这个话题就到这里吧。

图书馆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图书馆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图书馆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图书馆不仅是传播知识、产生思想、 成就人才的知识殿堂,而且是文化的所在,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之一,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念与根本使命。 本人所在的岗位是少儿借阅,每天所面对的是少儿。如何处理与少儿之间的关系呢?在系统学习之后,我懂得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宗旨,就是在读者服务中要以人为本,同时也 是对读者在图书馆工作中主体地位的认可。读者作为主体,其能动 性体现在他们不断地对图书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转化为图 书馆工作新的起始点和落脚点,从而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读 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主题,没有了读者,就没有了图书馆生存的根基,就不能谈图书馆的发展。随着图书馆的竞争由馆藏与建筑转向管理 与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的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做好图书馆管理员的本职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踏实做起: 一、保持图书馆的环境卫生,读者所还的图书及时上架,图书报纸排列整齐,努力给读者一个优雅的阅读环境。图书馆是个高雅的 场所,环境氛围显得很重要,平时每一天的时时刻刻,都要让走进 图书馆的人产生幽静、干净、舒适的感觉,这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 第一职责。 三、帮助读者查找资料,向读者提供查找资料的最佳方法,读者在本馆查不到某项资料时,我们可建议读者到书店或互联网上去找。有时少儿只能说出要看哪方面的书,从书名上往往看不出书中内容 是否合适,这时作为图书管理员,应主动走上前去,为其挑选合适 的书。

证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

证券公司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范文 号角相闻,告别2004业界风云;战鼓催发,迎来更富挑战的20xx。站在新一年的起点,**证券继往开来,正确把握券业发展大势,振奋精神、周密运筹,以必胜的信心和有效的准备积极应对挑战,拉开了抢占券业新的战略制高点、以资源深度整合为突破口、以发展缔造新希望的序幕。 回首20xx年,**证券面对券业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对重大政策变化和券商大规模分化、重组、兼并等因素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审时度势,认定“非固实之基无以铸广厦千尺,非坚韧之躯无以搏沧海巨澜”的道理,按照“规范发展,做精做强”工作指导思想和年初股东会、董事会提出的工作任务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以增收节支、业务转型、强化风险控制等管理工作、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侧重点,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同舟共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些业务和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过去的一年,**证券投行在严峻的证券市场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勇于探索与创新,摸索出一条“以重点行业形成特色经营、做优质项目打造公司品牌”的经营思路。经过不懈的努力,**证券投行实现了股票承销、债券承销、收购兼并三大业务的协同发展,并逐步培育了在基础行业特色与品牌。20xx年**投行业务又上一新台阶,1-12月主承销家数排名第三,IPo主承销家数排名第二,总承销金额在行业排名第十二,取得了历史最优成绩。其中,我们承销的开滦精煤项目筹资金额达到10.5亿元,这标志着我司在承揽大型投行项目上实现历史性跨越。经纪业务扭亏为盈,市场份额逐步上升,从

交易所公布的20xx年1至11月股票基金交易量同业排名统计数据看,我公司股票基金总交易量的排名为21位,比20xx年提高了3位。同时,业务转型取得一定进展,仅今年前11各月,基金销售就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5倍,8月份基金代销资格的取得,使我司基金业务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作为拓展市场、抢占客户资源、实现经纪业务转型的另一项工作,经纪业务今年大力推广了以银证通为主的非现场业务,并初见成效,20xx年在银证通客户开户量、交易量上都有大幅增长,银证通交易在营业部交易中的比例比2003年提高了一倍。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按照业务归属,公司精简管理机构与管理岗位,整合资源,充实一线业务部门,提高了公司工作效率。风险控制以审计部牵头,成立了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建立了从立项、决策到执行、反馈的科学流程与一体化风险控制体系,使风险控制覆盖各项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一定成效。公司加大IT平台建设投入,启动了集中交易、cRm、广域网升级、办公自动化、公司网站升级等大型项目,投资规模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对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开展创新业务具有重要意义。告别20xx年,回首载浮载沉、激荡变换的业界风云,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证券广大干部员工风雨与共、顷尽全力奋斗过,众志成城、满怀喜悦收获过。尽管有些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尽管前程还颇多艰险,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过去留下的缺憾正是我们今后攻坚的着力点。展望20xx,**证券必定会开创更具希望、更富前景的明天。为什么如此断言?这是由外围环境和内在

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知识与技巧并重 教育与服务同行 XX年2月29日,xx博物院宣教部组织的关于秦文化知识和讲解技巧的培训学习,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 钟声。对于这一阶段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影响终生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 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的体会。下面,我 将自己在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谈谈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一部分,做为讲解员,应该不断充电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我加入讲解员这个队伍已经五年了,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堪堪入门,从第一次讲解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出口成章,我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不能满足于一成不变的出口

成章,而要进入更深层次的实施和成熟阶段,熟悉掌握讲解内容,了解讲 解环境,因人施讲,具有良好的观众驾驭能力。在讲解之外,还要刻苦专研,发掘和文物有关的深层次的知识点,丰富自己专业 知识量,仅仅是靠刚进博物馆时候的那一点讲解词那点内容是完全不够的,否则在讲解时候就是反复在重复,造成讲解内容呆板 、枯燥、乏味。 幸运的是,这次培训中,中国社会学院赵超老师、xx博物院田静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的严艳老师、谭钱学老师和xx博物院的党 士学、郭向东、马生涛老师,xx考古队张卫星、许卫红、蒋文孝、刘占成等老师从各个方面给我们讲解了“秦文化”及相关文化 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的知识,为我们的讲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正弥补了我的短板。作为一名xx 博物院讲解员 ,我们不应局限于学习秦俑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该了解更多关于“秦”的其它知识,也要及时了解了xx考古新动态,把这些新 动态的情况增添到自己的讲词中,以丰富讲解内容,提

银行投行业务实习总结

银行投行业务实习总结 银行投行业务(一) 实习初期,主要协助部门的同事完成委托贷款和准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基础工作,比如核查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合同的印章以及系列文件的扫描等,同时在部门老师的细心指引和帮助下,学习了项目的交易结构流程和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知识。随着知识的掌握以及业务的推进,开始协助小组同事完成部分项目合同要素的修改工作,期间完成了2个从分行到总行资产上收项目的合同修改。在实习收尾阶段,以企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为主题,做了两个专题研究报告,并向部门领导和同事汇报。 通过这段为期近一个月的实习,收获颇大。一方面,了解了商业银行投行部所做的业务,投行部总共有四个

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的业务,如产业基金组主要做产业基金优先和夹层基金的投资,债券承销组主要负责债务融资工具的推广和承销,房地产组主要通过银信以及银信证形等式给房地产企业融资,而证券化组主要做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企业资产证券化私募产品的投资。在实习初期,很荣幸被分到证券化组,所以整个实习过程主要接触和学习证券化方面的业务和知识。另外,通过研究两个不同方向的专题报告,首先对公募市场企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行业分布、价格、发行规模等方面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对当前资产证券化运行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有了认识。综合国内外现状及国内该业务的发展历程,企业资产证券化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商业银行在转型期应重视并加大对证券化业务团队的投入力度。 期间,通过与部门各位优秀老师进行接触和交流,发现自己有很多方面的不足。首先是知识的储备不足,目前对资产证券化领域很多细小的问题还没精准掌握,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另外,研究报告期间没有考虑到研究的实际意义,仅仅以自己的主观思维布局报告的内容,而应以公司和部门的实践意义为出发点。这使我想起之前在某个信托公司实习时,公司领导常教导:一切的研究、一切的业务、一切的工作都要以公司的营利为落脚点,脱离了营利就是脱离了公司;最后是自己的业务的承做能力有待提高,投行部

参加纪检监察综合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纪检监察综合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纪检监察综合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提高认识强化素质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的纪检工作者 作者冶炼公司:文钢雷 5月7日至11日,我非常荣幸地在集团公司纪委组织下到省纪检监察宣教基地参加xx年第13期纪检监察干部综合业务培训。 这次培训内容广、层次高,有法律法规、有党规党纪、有具体业务,授课老师站位高、专业精。培训中感悟很多,主要体会可归纳为"两项提高、三个增强". 一、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是对依法治国重要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道路与监察制度"、观看《法制中国》纪录片后,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已经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二是对以规治党、从严治党有了新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建立、发展中,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监察制度的演变中,我认识到监察体制的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公布实施,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吸取历史文化之智慧,保持肌体健康、开辟出的与时俱进之新路。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反腐败斗争法制化的重要探索。三是对发挥监督执纪问责作用,把握"四种形态"有了新的认识。学习"如何在监督执纪问责中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

",使自己认识到"四种形态"是管党治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新要求,在运用中要把握好"治标与治本"、"惩治与保护"、"多数与少数"的辩证统一。消除运用"四种形态"放缓了反腐败节奏、执纪力度变小、自由裁量权可以大事化小的思想误区。 二、法纪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一是对监察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列入监察范围,使国有企业纪委行使监督职能有了一定的法律法规和党规党纪依据,对企业纪检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企业纪检人员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高、更严的要求,要主动研究企业反腐败工作与法律法规、党规党纪的关系和要求,依法依规开展纪检工作。二是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理解与运用"一课,使我认识到《条例》是依据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与实践,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党的各项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条例》为每各共产党员提出了更严、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规不正,不可以为圆;矩不正,不可以为方。"作为一名纪检工作者要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走样,执行党的纪律不动摇,把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基层落实。三是对"纪挺法前"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中授课老师讲了很多贪腐的典型案例,这些鲜活的案例证明了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党员守住了纪律的红线,就不至于滑向犯罪的深渊。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工作者,要纠正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是"小节"的错误想法。要用纪律衡

【知识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心得体会_2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心得体会吴小莲 人行黔东南中支 人总行为了全面提高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中级职称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在郑州培训学院举办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干部(经济师)培训班。7月,我有幸参加了XX年第二期经济师培训班学习,短暂的10天,150位学员凝聚在一起,共同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聆听专家教授生动、风趣、幽默的讲授金融知识;共同在绿荫场上流汗、呐喊;共同欣赏中原大地优美的自然风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风采,让人几分激动,几分感慨。现将我的一些学习感悟,汇报如下: 一、相信自己、坚决果断、相信队友、向前看。这是我在郑州培训第一堂课---拓展训练课程的感受。在拓展训练课程中我们选队长、政委,定队名、队训和队歌,很快就融入到团体中,让我感受到了久违了的团队的力量;在挑战自我-克服心理障碍时,小组同学的鼓励的眼神、支持的掌声,使我们克服了心中的恐惧,没有退缩、没有放弃,通过了考验,增强了勇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强化了团队合作的意识。拓展训练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压力和困难面前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尝试、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二、丰富的授课内容,灵活的授课方式,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员工的培训,就是对员工最大的福利”。面对新形势、

新任务,我们需要熟悉和了解的东西很多,我们在理论知识、政策掌控、业务知识等方面都需要更新、学习。这次培训涉及人行业务的许多方面,既有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又有反洗钱、征信与存款准备金等金融服务类业务;既有团队意识与自我塑造,也有国家公务人员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既有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历史背景与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金融研究工作,还有当前国际局势的热点透视。较为切合当前人民银行中级职称人员的工作与心理压力的实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在工作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压力。这次培训除了总行司、处长授课和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外,还有调研考察以及座谈讨论等培训方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运用不复合式、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效果,使整个培训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学习使人进步,学习开启智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有端正的态度,才能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着眼实际,紧紧围绕当前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使自身素质尽快更新;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才能在立足本岗位、履行好本岗位职责的同时,认真研究和解决岗位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只有主动学习,才能有长远的目光、规划和创新精神,才能为本部门的发展提供好的建议和措

证券投资学的心得体会_1

证券投资学的心得体会 证券投资学期中考试 姓名:××× 学号:×××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工商1103班 证券投资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以前学的专业和现在所开的课程几乎联系很少,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自己学习中的每一段辛酸。记得来学校上的第一节证券投资学课时,老师说了那么多本要自己下去学习的书时,我真的想放弃,当时眼泪都差点出来了,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不会。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现在所学的课程相对还是比较满意。我明白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已经开始对这些有了大概认识。 经过了这一学期的证券投资学的学习,让我对证券投资有了初步的了解,打破了我对证券原有理解。以往我以为证券就是股票,然而通过学习,我发现原来股票只是证券之一。证券还包括债券、基金以及各种的金融衍生工具。 证券是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凭证的

通称,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人或第三方当事人有权按照证券记载的内容获得相应权益的凭证。它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狭义上的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而投资就是指货币借助于投资媒介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是为获得可能的不确定性的未来值做出的确定的现值牺牲。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得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得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证券投资宏观分析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法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基本分析认为股价波动不可能被准确预测,而只能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技术分析法是以传统证券学理论为基础,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历史图表入手,对股票市场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股价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

业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业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业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业务学习心得体会(一) 一、广泛学习,在修养方面求突破 歌德曾说过“人不光是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作为一名财政监督检查人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但要掌握检查工作流程,还要掌握检查技巧,只有广泛学习,不断的“充电”,提升学习潜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否则即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即使是一个工作上尽心尽力的人,如果不理解新的知识,也难以胜任新形势、新状况下的岗位。 学习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修养提高,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既学习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提高履行岗位职责潜力,也要广泛

涉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基本知识,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自身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修养全面提高。 二、自我加压,在工作方面求突破 人生需要懂得自我加压,过分的安逸会使人变得懈怠,变得“弱不禁风”,经不起生活的击打,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人生的步履才会迈得更坚实、更稳健、更有力。我虽然参加工作二十年,但时过境迁,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多,深层次思考工作少。透过学习,结合自身从事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当前工作面临的压力大、肩负的职责重,我要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学习的收获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开展工作的本领。 1、克服消积情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生存、要发展、要成功,学历、资力、某个阶段的潜力早已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不断修炼自己、勇攀高峰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明确奋斗目标。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就没有工作压力,也就很难产生工作动力,没有动力很难取得工作实效,只有自我加压,才会创造无穷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给自己树立明确的工作目

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篇

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篇 Model work summary of investment bank in probation period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篇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文档(规范版) 2、篇章2: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模板通用版 篇章1: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文档(规范版) XX月份就要过去了,时间过的非常的快。单位策划的期货大赛,作为招商工作成员之一的我,联系了好长一阵子。其中有很多的感触。先前金融组和传统组都在联系,只是联系了好一阵子,效果并不是很好。后来,公司直接主管部门的副总裁决定压缩人员,成立四人小组。我是其中一人。 北京的期货公司,外地的期货公司我们按约定一一打电话联系,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期货大赛。从刚开始客户反应比

较好,我们策划的比较不错,说着到价格方面,客户感觉贵。我和领导,和期货频道的同事,和策划部的同事都拜访过客户,也很多问题也有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6 月中旬我们要正式开始大赛前期的投资者教育活动。 同事也在联系。我也在联系。北京的期货公司大部分都 是我在联系。宏源期货公司,首创期货公司,安信期货公司,中粮期货公司,中期期货公司,天汇期货公司等都联系了。从目前看来,宏源期货领导说客户不参加了,中期期货也不参加了。这不是我想要听到与看到的结果。 北京期货公司见得多,也参加过很多的什么这大赛那仿 真交易大赛等,最终的效果不太好。于是对于我们的活动有很多的质疑,常常报的观望态度。我在努力着改变。因为我在为自己做,也是为了这次活动的主要发源地是北京,具有了非常多的政治意义了。 同成员间的客户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思维反应是非 常的不灵活。就事论事了,没有放开思维。不会变通,不能很好的领会。联系了好一阵子了,每天都是很忙,有时候还搞的头晕晕的,但是效果在哪儿呢?目前还是没有看到。下午临下 班前,组长组织我们开会介绍介绍彼此联系的期货公司的情况,

业务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业务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职责,这是每个教师务必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好教师务必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好处,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做到博学多才。

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显然很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务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此刻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理解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我们是直接应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个性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这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 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资料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教育是一个发展性的职业,它要求从事这个职

投行工作心得

说起投资银行家的生活,浮现在你眼前的或许是紧张的工作节奏、舒适优 越的工作环境和极其丰厚的收入等激动人心的场景。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真实 人生的全部。成功的背后,每个人都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付出了异乎常人 的巨大努力。 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领域,业内领先者的普遍共性是:精 力充沛、热情向上、学识丰富、高度自律与具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 投资银行的职业背景要求 以跨国投资银行的证券销售人员为例,他必须每天浏览包括《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财富》(Fortune)、《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福布斯》(Forbes)等在内的大量专业财经报刊;同时还要关注来自彭博资讯(Bloomberg)、路透社(Reuters)、CNBC 和CNN的最新金融报道。在仔细研读、消化和吸收后,他需要分析出这些新 闻将如何影响客户投资组合(Portfolio Holdings)中的资产,将自己对信息 的领悟与见解传递给客户。 这种每周平均工作50到90小时、不分昼夜、黑白颠倒的生活几乎打乱了一个人所有的社交生活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一旦进入这一行,你就必须对自 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所以,职业银行家应该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调 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尽最大努力获得学习经验,保持坚持不懈的专业精神。 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和政府发行证券,帮助投资者购买证券、管理金融资产,进行证券交易与提供金融咨询等服务。因此,投行从业人员需要极为熟悉欧美 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的解读及其在投资银行具 体行业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就业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零售指数、 新屋开工/营建许可、耐用品订单及领先经济指标的含义与分析用途;并对综 合产业、房地产、技术、电信、交通、公用事业、银行、能源、原材料和消费 品等主要产业部门的推动因素和财务评估方法反应敏锐。 在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刚进入投资银行时都是从分析 员做起。要想成功地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具有特别的技能,如处理电子表格技 能和思路清晰地分析问题,接下来才有可能会成为高级经理。这需要同样的技能,只是要求更高一些。在事业的中期,你的成功取决于你能否和客户交流并 顺利做成交易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市场情况,政治和宏观经济情况以及运 作机制。 投资银行的一些工作要求很强的数学功底。如果你数学很好,不妨考虑在 理工类学科中再拿一个更高的学位(如随机演算和微分方程学),然后继续在 财务分析和股票评估等学科中选修几门更深的课程,最后在华尔街申请一个研 究部门。在大多数分析员的工作中,正确地分析财务数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

员工参加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员工参加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公司组织的这次业务培训,对于我们刚入职不久的员工来说,可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能更好的去了解自己岗位的工作,清楚如何的去做,才能更好的去把业务做好让自己得到进步,而此次的业务培训,我也是感触挺深的。 做好业务,不但是要懂得如何的去做,同时也是要有一个好的积极态度,只有自己更加的主动去做,那么业务才能是做好的,而不是领导布置了什么任务,我们去完成就够了,其实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多自主的去做才行,而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去学到,收获的不但是可以让自己能去完成业务,同时也是积累了经验,得到成长,工作里头,很多的事情虽然是要求我们去做的,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个态度,是自己自觉要去做的,那么其实对于我们是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收获,而主动的做也是把效率去得到提升,改变的不但是我们工作的态度,其实结果也是会不一样,培训也是讲了很多关于做好业务,不但是技巧方面,其实更多也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尽责的做好才行。 业务除了态度,必要的技巧也是不可缺少的,而此次的培训之中也是讲了很多,老师也是从实际的例子之中告诉我们该如何的做业务,又是有哪些方法,我也是认真的听讲去了解了,让我对于这份工

作有了更深的体会,而且结合自己工作里头发生的事情,也是感觉到如果当初选择的方式不一样,那么结果可能也是会不同的,业务也是能做得更好一些,而这也是此次培训的一个目的,让我们更清楚该如何的来做好业务,而不是光靠自己之前的想法去做,那样是不够的。工作是有方法的,以前我也是不太懂的,虽然也是有同事带,但是那些方法其实自己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此次的培训,老师也是讲得特别的细,让我更能去理解为何要如此的做才行的。 培训结束,我也是更加的清楚,业务要做好,自身的态度很重要,同时也是要有好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去把工作做好,而自己经过此次的培训,也是掌握了一些技巧,今后要去运用尝试,变成自己的,来让自己工作的能力提升,效率更高的去做好业务,而培训之中的笔记我也是要反复的去看,去彻底的掌握,以后也是多学多做。

投资银行总部工作总结(共4篇汇总)

第1篇投资银行总结 资料整理不保证是全部重点,拿到资料的同学自行判断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在中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在线等。 证券承销:证券承销是证券经营机构代理证券发行人发行证券的行为。它是证券经营机构最基础的业务活动之一。 兼并:兼并是指通过产权的有偿转让,把其他企业并入本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使被兼并的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 收购一家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多数或者全部股份的方式来控制另一家公司 风险投资:简称是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 公开发行:指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广泛地发售证券。在公募发行情况下。所有合法的社会投资者都可以参加认购。 私募发行:又称不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是指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人发行证券的方式 溢价发行:是指发行人按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因此可使公司用较少的股份筹集到较多的资金,同时还可降低筹资成本。溢价发行又可分为时价发行和中间价发行两种方式。折价发行:又称低价发行,是指以低于面额的价格出售新股,即按面额打一定折扣后发行股票,折扣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业绩和承销商的能力。平价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 注册制:即所谓的公开管理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开制度,以美国联邦证券法为代表。它要求发行证券的公司提供关于证券发行本身以及同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说明书为核心。 核准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以欧洲各国的公司法为代表。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 保荐制度:由保荐人(券商)对发行人发行证券进行推荐和辅导,并核实公司发行文件中所载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承担风险防范责任。

专业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专业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专业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专业知识学习心得】 专业知识学习心得: 为了提高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我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这次培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究实效,提高了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使我了解了本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必须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工作方法,活跃思维,激发自己更深一层的潜力;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做起业务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 一、所学到知识对我工作的帮助 通过知识更新的培训,使我的实践能力有了理论依据,俗话说理论指导实践,我觉得此次更新培训更重要的是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使我茅塞顿开,这是以前传统工作方式是无法比拟的。通过所学到的知识,对我的现实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了学习观念。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终身学习观念得到切实增强。 (二)拓宽了知识视野。这次培训,不仅安排了营林业务等内容,还在更深层次上学习了创新思维训练等课程,使我扩展了知识层面,开阔了视野,增强了驾驭新时期营林工作的能力。

(三)提高了理论水平。系统地学习了营林方面知识,改善了我的知识结构,在营林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了有益的收获。 (四)增强了实践能力。通过学习课件的启发和引导,进一步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工作效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今后工作的一些想法 通过知识更新的培训,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产生了一些想法。利用本次的知识更新培训的收益,以后的工作我要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思维活跃度,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一切才能之源,要读有字之书,理更要读无字之书,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如不加强学习,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今后一定要注意在工作岗位上、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积累工作经验,“读有字之书,更读无字之书”把学习当作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当今专业的技术不断更新,如果不经常的进行学习,就无法跟上当前的发展,所以,学学尤显重要,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吸取所属领域最新成果,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利用经济下基层指导工作的便利条件,虚心向基层同志学习,好实践这本字之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2、要崇尚敬业、乐业、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敬业乐业关键是要强化先进性意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迫切要求,从小事做起,善于做小事,提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掌握信息化的前沿技术,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只有健康的心理,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心态;;良好的自信,对自己的能

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业务培训心得体会1 通过这几天的业务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将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必须具备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道德。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爱岗敬业,只有真心的喜欢这份工作我们才会用心的去做,才能做好。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份工作有兴趣,才会有热情,才会努力。所以要想干好这份工作,就先让自己真心的喜欢它。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现代教学已经有权利教学转化为能力教育。作为老师我们要慈爱。这一点我以前就做的不够好,我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会对他们大吼大叫,总是用一种权力去约束学生。学生犯了错误我就会很生气,严厉的批评他们。事后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很后悔。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允许我们大人犯错误,也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我们应该冷静的对待学生的错误,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学会尊重学生,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对学生要宽容,要给学生解释的机会,真正俘获学生的心。新的学期我打算改变自己的管理策略,做到三不“不生气,不大声说话,不盲目批评”,真正实现关爱教学,不依靠

压力和权力来逼迫学生学习,要用关爱去打动学生,让他们从心里佩服老师,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相信我的努力会有所收获,我很期待,也很有信心。相信我的关爱教学一定能成功。 二、终身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老师更应该如此,我们要给学生新鲜的水,所以我们必须使自己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就必须时刻学习。做一个成功的教学者,我们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我知道我们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时,我以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结束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工作也是一种学习,工作中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在这任教两年,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都是我在学校中学不到的。开学以后我将教五年,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要广泛阅读课外书,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有丰富的课外阅读量。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除了完成必要地教学工作外,我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认真学习,随时给自己充充电。让自己不至于知识枯竭,不要让自己成为一潭死水。 三、学会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可能说出来大多数不会相信,他们会说,你就是老师,怎么还要学做老师呢?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老师,只要上好课,批改好作业,辅导好学生就可以了。但是我这样认真做了这些以后,我发现只能给自己打70分。经过这次学习之后,我才知道自己一直不会做老师,如果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要想在教育事业上作出点成

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

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 时间飞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颇丰,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工作总结了。可是怎样写工作总结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投行试用期工作总结1 XX月份就要过去了,时间过的非常的快。单位策划的期货大赛,作为招商工作成员之一的我,联系了好长一阵子。其中有很多的感触。先前金融组和传统组都在联系,只是联系了好一阵子,效果并不是很好。后来,公司直接主管部门的副总裁决定压缩人员,成立四人小组。我是其中一人。 北京的期货公司,外地的期货公司我们按约定一一打电话联系,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期货大赛。从刚开始客户反应比较好,我们策划的比较不错,说着到价格方面,客户感觉贵。我和领导,和期货频道的同事,和策划部的同事都拜访过客户,也很多问题也有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6月中旬我们要正式开始大赛前期的投资者教育活动。 同事也在联系。我也在联系。北京的期货公司大部分都是我在联系。宏源期货公司,首创期货公司,安信期货公司,

中粮期货公司,中期期货公司,天汇期货公司等都联系了。从目前看来,宏源期货领导说客户不参加了,中期期货也不参加了。这不是我想要听到与看到的结果。 北京期货公司见得多,也参加过很多的什么这大赛那仿真交易大赛等,最终的效果不太好。于是对于我们的活动有很多的质疑,常常报的观望态度。我在努力着改变。因为我在为自己做,也是为了这次活动的主要发源地是北京,具有了非常多的政治意义了。 同成员间的客户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思维反应是非常的不灵活。就事论事了,没有放开思维。不会变通,不能很好的领会。联系了好一阵子了,每天都是很忙,有时候还搞的头晕晕的,但是效果在哪儿呢?目前还是没有看到。下午临下班前,组长组织我们开会介绍介绍彼此联系的期货公司的情况,大家都说了。现在我们这儿必须马上就要见一个单子,价格不再是主要的,就是为了一个“脸面”,一个荣誉。 我,我们都很清楚这一点。上海,在三个分公司内面是做的最好的一个。我也同上海的同事交流了,也没有问出来个所以然。看来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没有抓住期货公司真正的需求或者所要的东西。总结,善于总结。至关重要。这么多年来,我进步的比较慢,很大一部分都跟不善于总结有关。从这个地方摔倒了,就要从这个地方爬起来,

“业务知识强化”学习心得

“业务知识强化”学习心得 近日,局组织学习了“业务知识强化专题学习”,通过此次的系统学习,使自己在业务知识学习的方向得到明确以及巩固加深,受益匪浅,具体心得如下: 学习对于一个人或者一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我刚刚接触办公室工作,对于等工作一窍不通,每项工作都有待于学习和提高。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在学习上,我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我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通过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二是重点学习知识。我始终坚守“想要做什么,先要会什么”的工作理念,为更好的掌握和做好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写作、特别是相关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从相关业务书籍、报刊杂志及网络上,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使自己真正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需求;三是拓宽学习途径。在工作和生活中,低调做人,扎实做事,处处留心,绝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向领导学、向同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找准存在的不足,并明确努力

的方向,进一步加强学习,克服不足。针对自已存在的不足,一是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我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识和魄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三是虚心的向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虚心接受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指正,始终把做好工作作为努力的方向。

最新业务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业务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燃气公司业务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第二篇:特岗教师业务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第三篇: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第四篇: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第五篇: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燃气公司业务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燃气公司为全体员工开展了一堂名为彻底转变观念,完善自我,争创第一的业务技能培训课,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每天进步1%,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每一位员工的脑海中。 在当下这个竞争的社会,如果我们的员工仍抱有以前那种吃大锅饭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观念,是行不通的,

那样的人是会被企业清除,被社会淘汰的 。植物界有自生植物和寄生植物两种现象。自生就是依靠自己,靠自生的能力来汲取各种所需营养,同时不惧并适应各种恶劣的条件,才能生存下去。而那些依附于其他,不能自给自足营养而靠吸取别人的养份来生存的植物,无法适应各种未知的恶劣条件时,必然会被植物界所抛弃。我们要像自生植物一样,让自己与时俱进,积极地、彻底地转变旧观念,(来源:好范文 http:///)接受新时期新体制的转换,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各种知识构架和业务技能,努力适应这个变化的社会,力争成为自生的人,而不是寄生的人。同时必须紧跟上公司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才能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世界500强之一的通用汽车公司的20,70,10的人员培训制度,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只有20%的人是最顶尖的,最特殊的优质人才,70%的人属于中间的,是一般人,10%的人是差的,是庸才。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不会是那20%的顶尖人才,当然也不希望自己变成剩余的10%的人,那只能让自己成为70%的人中的一份。这70%的人虽属于中间部分,但是通过努力可有提升的空间。这需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完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争取向更优秀的人才队伍迈进。

资深投行人工作总结

资深投行人工作总结 以前做投行以及准备转型做投资的时候,总有人跟我说,投行思维与投资思维是不一样的,但没有人说清楚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很多人都说投行被某会的条条框框禁锢了思想,主要是关注合规性,没有什么发挥空间。我总觉得这只是现象,可能还不是事情的本质。 今天试着把一些心得记录下来,我知道肯定不是最终答案,只是投资心路上的思考。 投行思维和投资思维,相同的都是要挖掘企业的价值。如果说投行只关注合规性,我相信这是走入了歧途。一个优秀的投行人员当然要关注合规性,但这只是投行业务的基础。合规性肯定不是投行思维的本质。投行思维的本质是卖方思维,投行无论是面对监管部门,还是面对投资者,目的都是要告诉大家,我的客户(发行人)是如何的优秀,如何的值钱。 也就是说,投行是要说发行人的好话,小优点发掘成大优势,招股书的优势写上一堆。遇上投行新手,老保代们还要语重心长地私下教育一番,咱们先要说服自己相信这是一家好企业,才能落笔生辉,让投资者相信这是一家好企业。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我觉得无可厚非,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也是一样。

至于监管部门的条条框框,本质上是防止发行人和投行吹牛吹过了,最后让信息不对称的投资者吃亏。所以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招股书通常是律师写的,这样比较严谨,挑不出错,而且律师也不负责卖股票。等到真正销售股票的时候,投行们再闪亮登场,让你相信即将IPO的发行人是一个真正的未来之星,行业空间不是一般的大,行业壁垒不是一般的高,国家政策不是一般的支持,企业管理层不是一般的有经验,研发技术不是一般的领先,甚至地理位置离潜在客户近一点,也是一个必须要广而告之的优势。总之,这家企业是好好好,大家赶紧买买买。 投资思维的本质是买方思维,说服别人没有任何意义,掏出真金白银的是自己,而且对错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检验。作为买方,当然要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关注,但是与卖方不同,买方要找出企业真正的优势。所谓真正的优势,应该是行业内普通的竞争者无法做到的。 我们团队在撰写投资分析报告的时候,我对“竞争优势”这部分内容要求特别高,经常挑刺。有同事不理解,说报告里面总要写几个优势,这是典型的卖方思维。我则希望真有优势就写,没有就不写。这个报告是我们掏出真金白银的决策依据,不用给外人看的,优势写的再多也没用,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调查、研究和分析清楚。如何才能把这个优势搞清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