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薯种植方面的综述

红薯种植方面的综述

红薯种植方面的综述
红薯种植方面的综述

红薯种植技术的文献综述

引言:

为了方便我们的本次课题《两型视角下红薯种植与销售的网络化研究》研究学习,我通过阅读大量有关红薯种植方文面的文献,旨在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当前红薯的种植技术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新品种的培育、引进,相关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储存技术和一些成功种植红薯的例子。

正文:

(一)红薯的种植现状及问题

看完所有下载文档及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得出我国以下红薯目前主要的种植现状和问题;

1、南方红薯种植已副食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划种植。

2、栽种技术落后,红薯生产的水平低,产量偏低。

3、交通不便,销售受阻,难以形成商品化。

4、加工、储藏技术不够。资金缺乏,初级产品外销,利润低。

5、加工增值少, 浪费多

(二)国外的优质品种举例:

1、美国HAS9408红薯

该品种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遗传基因稳定,连年繁育不退化。叶茎绿色,心脏形,蔓长约I米,结薯早而集中,薯块长筒形,薯皮深紫色,皮光滑,薯块大小适中,整齐度好,晒干率34%一39%,淀粉含量24%一26%,淀粉洁白优质。春薯每667平方米栽4000—4500株,单株结薯5—8块,重2—4千克,夏薯6 12块,重1.5 3千克,每667平方米产春薯6000—7000千克,夏薯4000—6000千克。耐肥,耐瘠薄,耐贮存。高抗薯类三大病害。熟食味浓,香甜,面沙,食后不发生胃酸,不胀肚,营养丰富。常年食用可延年益寿,减肥降压和通便。具有好种、易管、省水、省肥、省药,不翻秧等特点。二、短蔓黑薯王

萌芽性强,分枝较多,蔓长60—80厘米,顶,-I-3—5片为紫红色,‘叶心脏形,无缺刻,中下部叶片及茎秆为绿色,叶脉和叶基为紫色,薯块圆柱形,紫黑皮光滑,肉色紫黑鲜亮,结薯集中,花青素含量75毫克/100克鲜重,干物率达34.4%。夏栽4500株/每667平方米密度下单株结薯4~6个,单株重0.9~1千克,每667平方米产量2500—4000千克。适合烧、烤、蒸、煮,熟后浓香,味甜。该品种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薯类,赖氨酸及钾、锌、锰、钙、铁栽培要点:深耕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土杂Hg5—6立方米,红薯专用肥75千克。春栽4月13日至5月10日,夏栽5月24日至6月24日。株距28厘米,行距70厘米。起垄栽插较好,早栽是红

薯高产的关键。一般红薯不需施氮肥,常规施肥以土杂肥、磷钾肥为主如果施肥不当红薯易旺长。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5—4旰克,于定植前30天育苗,种薯下床温度35~40~C,保持24小时高温催芽随后降至30~35℃。出苗后降温到25~28℃。待苗高l6—26厘米时栽插。春薯每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夏薯每667平方米栽4ooO一45oo株。不用翻秧,加强后期管理,于霜降前收获,分级上市超短蔓抗癌香黒薯一号:萌芽强,分枝多,黑皮滑,肉黑色,结薯集中。每667平方米可产3000—4000千克,适合烤、烧、蒸、煮等方式食用,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薯类,是最具有推广价值的黑薯。(三)国内红薯优质品种介绍:

国内总的来说,新品种还是较多的,但是和国外的比起来,我们的产量和质量还和人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经常需要引进国外的品种和种植技术。下面国内当前相对来说比较优质的一些品种,虽然例举的较多,但不要就认为我们技术比国外先进。

新农一号、新农四号、苏薯八号(黄皮)、脱毒北京553、川山紫等等

“川山紫”红薯是由我国科技人员从El本川崎农场 l进繁育的新品种红薯新品种——红瓤王红瓤王是从苏薯8号变异单株中筛选,经多代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稳产、超短蔓优质食用型红薯新品种。公斤以上、夏薯一般667m 产3000公斤以上,分别比对照品

种北京553 增产4O%以上,比对照普通食用品种增产5O%以上,居示范品种之首一、特征特性:短蔓、半直产量表现:经2001年、2002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春薯一般667rn2产5000千克

(四)红薯高产种植技术总体综述

首先是备耕

1)、深耕

土壤板结会造成甘薯生长缓慢,就算多施肥料也难增产。深耕能加深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增强土壤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根系向深层发展,从而提高甘薯产量。

对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或表土黏厚的应深翻,但一般不要超过40厘米,过度深翻反而容易招致减产。一般深耕30厘米比浅耕15厘米增产20%左右。宜在晴天深耕,切忌在土壤粘湿时耕作,以免造成泥土紧实。深翻要结合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2)、起垄

甘薯主要是起垄种植,垄作优点是,比平作栽培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面积,增加土体与大气的交界面,昼夜温差大,且有利于田间降湿

排水。在起垄时要尽量保持垄距一致,如宽窄不匀会造成邻近的植株间获得的营养不同,造成优势植株过分营养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及养分,生长不匀影响产量。

接下来育苗选苗

1、品种要纯

甘薯生产应尽量采用同一品种和种苗质量一致,当不同品种或优劣种苗混栽时,极易导致减产,这是目前南方甘薯低产劣质的主因之一。

2、壮苗

用壮苗,剔除弱苗,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30%。因为壮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长出的根多、根壮,吸收养分能力强。要求薯苗粗壮,有顶尖,节间不太长,无病虫害症状。采苗时如乳汁多,表明薯苗营养较丰富,生活力较强,可作为诊断薯苗质量的指标之一。接着是红薯的田间管理、然后是红薯病害防治技术。

(五)国内成功案例

国内成功案例之一:

桃源县车湖垸乡农牧技术服务,他从国内外花10 万多元引进红薯品种资源近40 个。在有关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种苗脱毒、嫁接、

杂交等技术,筛选出红皮红肉、红皮黑肉、红皮花肉、黄皮黄肉、白皮白肉、红皮白肉和黑皮黄肉等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打破了普通红薯的口味,生吃如梨子,熟食似香蕉。种植技术经过近两年的探索, 他种植的红薯、马铃薯采用新颖的生理技术栽培法终获成功此技术通过使用特制刺刀,在红薯、马铃薯特定生长阶段对特定部位进行生理刺激, 既减少了水分和无机盐过多向蔓叶输送, 从而抑制其“疯长”、“徒长” , 又增强了光合作用的效率, 使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输送并贮藏于块根. 促使薯多、薯大、产t 高。刺茎后的红薯、马铃薯增产4 0 % 一8 0% 以上。运用这项新技术, 当年李应超的红薯地终于创造了奇迹: 平均每66 7 平方米产量5 5 00 千克, 产值30 0 0 元

国内成功案例之二:

他家乡的土质以沙质土壤为主,种植红薯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经多年的培植选育,该村种植的高产红薯黄皮黄瓤,品质好,甜度高,有“黄金薯”之称,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深加工。多年来深受浙江、广东、南宁等地的客商和消费者喜爱,每年收获季节,外地客商和本地经销商纷纷到地头收购。种植红薯生长期仅4个多月,既省时又省力,我们老年人也能像年轻人一样种他个三亩五亩的,还累不着,经济效益还不错。今年我这3亩地,上半年种水稻,下半年种高产红薯,单红薯纯收益9000多元。面村高产红薯种植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村共高产红薯种植面积1 0 0 多亩,亩产红薯2000~

2500公斤,每亩直接经济效益达3000多元,仅此一项,全村农民每年可增加收入30多万元,高产红薯已成为增产增收项目。

文献综述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