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

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

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
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

一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

(一)从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迁往人口稀少的边疆地区。

在古代,中原地区的经济发达,在全国占有主导地位。伴随着每一次战乱,黄河流域的人民就开始向边远地区迁移,他们中大部分迁向南方,但也有少部分向北方迁去,比较有影响的有唐末和元初。前者在安史之乱后一直持续到北宋初期,在唐朝的北部边境的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北迁,这些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契丹族的封建化,加速当地经济发展;后者是从南宋到元朝初期,中原人大量迁徙边疆,这次迁徙,形成了我国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另一种情况,为了巩固边疆,封建政府有组织地移民边地。最有代表性的是秦朝蒙恬打败匈奴迁30万户到河套地区。“汉承秦制”,继续奉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这些措施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既巩固了西北边疆,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河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明初,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也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二)从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往人口稀少的江南地区。

在中国古大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古代中国人口的重心所在。直至秦、汉之际,此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东汉末年至三国末年前后九十年间,中原地区战乱频多,此地区人民纷纷向相对安定的南方逃亡,使中原户口,十不存一。

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络绎不绝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再次导致中原人民南迁,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与历史上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相伯仲,其结果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最终完成了中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从此中国社会便进入南盛北衰的阶段。

这一类型的移民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移民,主体是汉族。其迁徙的原因主要有:

①逃避战乱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如东汉到两晋时期、唐末安史之乱后以及南宋到元初的北民南迁,都主要是这一原因。

②自然环境的变化

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开垦,生态破坏较严重,而当时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较好,气候适宜。南方相对好的自然环境就吸引诸多北方人民南迁至长江流域。

③人民心理。

拥护正统的王朝,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特别的心理,在中原王朝南迁后,北方人民也会抱定正统心理追随到南方,最明显的是东晋时期和南宋时期的北民南移高潮。

(三)从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往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

汉族政权为壮大实力,经常招募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入内地。三国时期,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

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不稳定性,黄河流域先进文化对北方民族的强烈诱惑力,使北方民族经常南下,特别在天灾人祸的时候,大量少数民族南下西北和华北地区,迅速与当地汉族融合,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当北方民族政权在黄河流域建立了统治后,也往往会出现一个边疆民族南迁黄河流域的高潮。比如北魏迁都洛阳、契丹夺取幽云十六洲、金灭北宋、元朝定都北京以及满清入关等这些重大事件后,均出现民族迁移高潮。

二中国古代典型的移民

1 北民南移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最早是北方的黄河流域,直到秦朝,?南方广大地区仍然十分落后,很多地方在农业上采取刀耕火种,生产力极低,?即使是西汉初年的文献,也有大量的南方落后的记载。《淮南子.主术训》有“夫民之为生也,一人跖耒而耕。”《盐铁论》有“百姓木耕手薅,?衣食不足。”这些记载,与当时繁华的北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移民改变了这个状况。

??中国古代向南方大规模的移民,有三次特别重要。??第一次是秦朝,这次的移民,揭开了开发南方的序幕。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在灭掉六国后,继续向南方用兵,征服了越族地区,打到南海边上,在那里设置郡县,?历史上第一次对珠江流域实行了有效的统治。为了加强对这里的管理,?秦始皇还迁徙了50万中原人到这些地区,与越族杂居,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随之传入珠江流域,?这些措施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不过,这次迁徙是政府的主观行为,?加之秦朝的暴政和很快的灭亡,所以对南方经济影响不是很大。

?第二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次移民,?促进了南方经济的极大发展。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一遍狼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当时中国北方的真实写照。而江南地区则相对比较安定,因此,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事实上这一统计由于流离混乱之际,户口多有隐匿流失而大大缩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民籍不立。”“时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这说明移民的实际规模当远在上述官方统计之上。期内移民的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福建两广移民也不少,据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北方人民的南下,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为南方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

三国的吴国,致力于对南方的开发,?南迁人民和当地山越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江南地区,到三国后期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三国志.陆逊传》载:江南地区“膏腴兼倍,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棉”。?随着经济的发展,世家豪族势力也壮大起来,对中国4--6世纪的政治局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晋后期开始,北方再次大乱,先是十六国纷争,?后是北朝不断的更迭,北方各族人民受到少数民族贵族的残暴统治。于是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从而进一步带来了北方农业的最新技术,也充实了当时南方迫切需要的劳动力。??南方政府对北来的人民最初采取侨立州郡的政策,后来统治者为了扩大剥削范围,推行“土断”政策,?即把北方流民和当地居民的户口编在一起,不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要负担国家的赋税徭役。?这在事实上就承认了北方移民的合法地位。

?在南北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南方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宋书》?载:姑苏“良田美跖,哇亩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扬州“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收,则数岁忘饥”。?东晋财政收入主要靠三吴(吴郡、吴兴、会稽)地区提供。

?在南方进一步开发的过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于是,一向落后的江南经济逐渐追上了北方的水平,?南贫北富的局面开始扭转。正因如此,隋灭陈统一南北后,?才有必要开凿大运河,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封建经济齐头并进,使全国范围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普遍发展,这样,?才产生出了比两汉更为强大的封建王朝--唐朝。不过,此时的南方,?经济实力仍然没有超过北方,北方仍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第三次是南宋时期,这次移民,使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

宋室南迁后,金政权统治黄河流域,北方人民再次饱受战乱的痛苦,?加上拥赵兴宋的正统心理,人们又纷纷南迁,据记载,1159年时,?南方人口为1684万,到1179年,人口达2950多万,?在短短二十年内,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对南方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南北人民共同努力,?进一步发展了南方经济。

?农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棉花开始在南方大量种植,梯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大大提高。

?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棉纺织业兴起,造船技术明显进步,?海船有较大的抗风力,而且还装有指南针。

??海外贸易繁盛。有泉州、广州、明州等三大港口,?海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非洲一些国家。

?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起来。

?到这个时候,终于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此,?我国南方的经济超过了北方,直到现在。

二、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

(1) 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

北魏时期,在几百年民族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元朝初期,大量内地人迁往边疆,边疆居民迁往内地,由“汉人”取代了“契丹人”、“女真人”。中华民族的融合再一次形成高潮。

(2) 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以移民入川为例。明末清初的大战乱,四川大部分地区十室九空,十不存一,土地荒芜,民生凋敝,大量的移民奉旨或者逃荒,或者自愿(经商、游宦、习医等)入川,改变了整个四川的人口经济、风俗民情诸方面,其影响胜过历史上多次的移民四川的大活动,奠定了现代四川诸生活的由来与根基。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今天的江南,繁华锦秀,物产丰饶。但在秦朝以前,?这里却是中国最落后的地方之一。中国南方的繁荣,?是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方各民族人民辛勤劳动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南北人民共同的努力,?描绘出了今天的的鱼米之乡。

(4)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从表中看出。

?历史证明,人才的流动,技术的交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它能给当地带来新的活力,?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移民

中国古代的移民 四川省三台中学王俊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在各民族、各地区的长期交流中,不断地发展和升华。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看到,远离故土的移民,与当地人民一道,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一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 (一)从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迁往人口稀少的边疆地区。 在古代历史上,伴随中原地区每一次战乱,黄河流域的人民就开始迁徙,他们中大部分迁向南方,但也有少部分向北方迁去,比较有影响的有唐末和元初。前者在安史之乱后一直持续到北宋初期,在唐朝的北部边境的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北迁,这些人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契丹族的发展;后者是从南宋到元朝初期,中原人大量迁徙边疆,这次迁徙,形成了我国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另一种情况,为了巩固边疆,封建政府有组织地移民边地。最有代表性的是秦朝向河套地区的大量移民,比如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均达数十万人,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汉承秦制”,继续奉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这些措施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既巩固了西北边疆,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河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明初,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也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从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往人口稀少的江南地区。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黄河故道中、下游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直至秦、汉之际,此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体保持在80%左右。东汉末年至三国末年前后九十年间,中原地区战乱频多,此地区人民纷纷向相对安定的南方逃亡,使中原户口,十不存一。 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仍相望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再次导致中原人民南迁,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与历史上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相伯仲,其结果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最终完成了中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从此中国社会便进入南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一)王德宏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两大类。国内人口迁移划分为先秦、秦至元、明清、近代4 个时期。国际迁移则经历了古代移民、近代移民两个阶段,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国移民运动的发展波澜壮阔,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今天的人口分布有很大影响,并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经济文化交流。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政治、军事、自然、宗教等因素造成的。根据迁移的地域可划分为国内迁移、国际迁移两大类。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情况颇为复杂。国内人口迁移的流向、规模、距离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征。随着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展,还有部分人口移居国外,所谓“海水到处有华侨”,现在世界各地分布着3000 多万华侨,经历了古代移民和近代移民两个阶段,方式上也有自由移民、强迫移民的不同。 一、中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 1 、先秦时期的人口迁移 黄帝为诸夏部落群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他自己的氏族———有熊氏,兴起于关中平原中部的岐水流域上,逐步发展,东迁到嵩山之外,一度定居在新郑一带,与活动在大野泽(鲁西的沼泽地带) 周围的蚩尤氏发生了涿鹿之阿的大战。结果以蚩尤为首的夷族部落联盟失败了,诸夏部落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周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除活跃着以农业为主的华夏族外,还分布着以游牧、渔猎为主的戎狄和夷族。商人建国前后,在这里曾进行过十几次迁移。从成汤灭夏至盘庚迁殷,商朝前期有成汤前的8 迁和成汤后的5 迁,迁徙地都在黄河下游。 夏末,不之孙公刘为躲避夏桀,带领全氏族成员迁居到豳(今陕西邑县) 。“彻田为粮”,即治理田亩,种植粮食。“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生产有了剩余①。 西周初期“封藩建卫”,建立了71 个属国,其中以鲁、卫、晋、齐、燕等诸侯国为最重要。西周灭商后,很多分封之地存在着强大的敌对势力。如:封周王的舅舅姜氏师尚父(姜尚、太公望) 统治原薄姑的土地和人民,包括山东半岛地区,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太公就国,其初颇为不顺,通过对东夷的不断兼并,齐国才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东方大国。可见,那时的分封是以集团性迁移为基础的。人口迁移大多具有一定的规模。 春秋期间,各少数民族深入华夏族区域,而华夏族又散居到各少数民族区域,形成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打破了原来各族间的地域界限。由于军事、政治等因素,造成各民族频繁迁徙。如戎狄有往东、往东南迁徙之趋势,甚至在东周附近的伊川也能见到戎人。除自然流动外,还有强制迁移,晋惠公迁姜戎于晋“南鄙之田”,齐悼公“迁莱于”。各族杂居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北方民族游牧技术,南方冶铸青铜、制造漆器技术,以及东方种植的戎菽(大豆的一种) 等,也都传播到中原地区。 战国时期,大约有2000 万人口,分布在北起阴山和辽河下游、辽东半岛,东至于海,南到南岭山脉,西抵今陕西北部、甘肃洮河、四川盆地和湖南西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②。 2 、秦至元的人口迁移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都咸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总人口在70 万以上。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 派大将蒙恬率30 万大军向河套(即所谓“河南地”) 征伐。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 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设置34 个县,重设九原郡。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秦始皇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 年) 迁3 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 ,垦田生产,开拓边疆。当时称这里为“新秦”。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在经济上、军事上均有重要意义。以后又有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一起生活。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 ,秦始皇又派军队征服了南方的百越,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次年,又迁徙50 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③。 西汉初年,为了“实关中”,刘邦由关东向关中移民,总数不下30 万人。西汉时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节节胜利,汉武帝向西北边疆移民达70 余万。 建武二十四年(48 年)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令其入居云中,不久又徙居西河郡美稷县。南单于还分置诸部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西河等缘边8 郡,协助东汉防御北匈奴的侵扰。使原先撤消的缘边郡县得以恢复,内迁的民众复返故居。后来北匈奴的一部分西迁,越过中亚细亚移往欧洲。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人口陆续向内地迁徙。魏晋时,内迁活动更加频繁,主要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旧史上称为“五胡”。晋武帝时,塞外匈奴、“杂胡”又源源入塞,达20 余万之多,分布于今晋、陕、甘三省境内。魏晋时期,鲜卑族秃发一支数万人迁到雍、凉二州间,乞伏一支迁到甘肃的陇西一带。随匈奴入塞的羯族,聚居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为欧洲带来“移民红利”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为欧洲带来“移民红 利” 中新网3月21日电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撰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下称《报告》)19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向欧洲发达国家移民的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移民为当地带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报告》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欧洲的中国移民将在未来为当地带来更多“移民红利”. 中国持续第二年成为英国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报告》援引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称,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其中欧洲和亚洲的海外移民占世界移民的2/3.在2013年,欧洲成为全球移民首选的移民地区,有7200万海外移民生活在欧洲.对此,《报告》认为,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经济状况较好,是其吸引较多外来移民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自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等国家,成为英国的最大移民来源国,2013年中国再次成为英国外来移民的最大来源国,共有4.6万人,占外来移民总数的9%.《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在英国的中国移民总数为41至43万人,2010至2013年,新入籍英国的中国移民维持在7000人左右. 王辉耀指出,多种原因促使中国移民英国数量增大.他指出,在英留学的中国学生较多,投资移民继续成为重要移民群体,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长,中国经济形势向好,都促使中国移民英国的数量增加. “除英国之外,欧洲经济形势较好的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吸 引中国移民都保持稳定水平.”王辉耀还指出,中国有些地区有前往欧洲移民的传统,以法国、西班牙为例,来自温州的中国移民数量就比较多.

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

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新鲜出炉无论是为了投资置业还是子女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踏上世界舞台。历经十几年的积淀和浮沉,中国移民行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市场口碑佳、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机构。中国移民行业协会最新发布了“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通过权威评测系统综合全国各大合法中介公司平台,详细可对比信息的网站,包括移民资质、联系方式、网址、所办项目、持牌律师、员工人数、注册时间、公司介绍等等,同时参考移民客户的评论、口碑,横向对比。最终产生中国十大移民服务计划机构最新排名,可以说上榜的这些机构都是中国目前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移民机构,可谓实至名归。 NO.1侨外移民 外集团是经国家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具有《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许可证》资格一家专事“出国移民定居”业务的机构,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首都北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侨外集团已经帮助成千上万个家庭及个人完成移民海外、出国留学的梦想,成为享誉国内出国移民行业的知名品牌。侨外集团的业务范围包括:为公民出国定居、投资移民、继承财产和其他非公务活动提供信息介绍、法律咨询、沟通联系、境外安排、签证申办及相关服务;其中移民、定居、留学服务涵盖了加拿大、美国、新加坡、英国、马耳他、香港、澳门等当前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NO.2善浦移民 善浦始创立于2007年,以“让移民创造更大价值”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

公民提供以瓦努阿图、美国、新西兰移民留学、安家置业、海外投资及高端商旅等服务为核心业务,是全球诚信移民服务领军品牌和中国投资理财诚信示范十强企业。善浦拥有成都、北京、新西兰、瓦努阿图4家全资子公司。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善浦已成功帮助上万名中国高净值人士移民瓦努阿图、美国、新西兰,成功率高达99%。善浦以专业诚信,客户为本的发展理念为立足之道,迅速成为全球移民服务行业中的翘楚!经过十年的专业沉淀和积累,善浦深深扎根于瓦努阿图、新西兰、美国等国,成为当地移民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企业,善浦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雄厚实力为每一位移民客户打造最完美的移民方案和海外投资计划,并提供丰富的后续服务和保障,确保让每一个移民客户都能实现出国无忧的梦想。 NO.3环球移民 环球移民专业品牌创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2002年获得了公安部较早颁发的因私出入境资格认证,是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理事单位。环球移民经过20多年的专业积淀,在广大客户中建立了诚信、公正、高效的良好信誉,是稳居中国移民行业前列的尊贵品牌。 环球移民是全球护照项目、海外购房移民、投资移民、创业移民的行业开拓者和领跑者,成功帮助超过358231个客户拿到各国签证、绿卡及全球护照,成功率在99%!各项目平均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有人类就开始有了移民,移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将透过历史与现实,考证、分析移民与中国疆域形成和巩固的关系、与中华民族构成的关系、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所在。从中会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国和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移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移民的界定 世界各国对移民的定义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在一个地方合法居留半年以上就可以称为是移民了;有的认为,在一个地方合法居留一年或几年,取得了居留权,并不一定改变国籍,即为移民。在中国则往往是要改变户籍登记才算是移民。但是现在中国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差异非常大。比如深圳户籍人口不到200万,实际人口为1000多万。上海号称1900多万,但根据抽样调查分析,上海有2200万到2300万人口,其中户籍人口只有1300多万。由此说来,根据户籍不能反映人口状况的实际情况。再比如说有的人在当地已经定居多年并且结婚生子,但是却一直没有户籍,其实他早已经符合移民的标准。所以,以实际地居留或者定居作为判定移民的标准更有现实意义。 (二)移民的类型 简单地说,可以将移民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存型移民。这种移民在历史上数量最多、最普遍。他们的目标就是生存,什么时候生存下来了就定居下来。历史上那些逃荒的、战争中躲避战乱灾难的难民、躲避官府迫害的逃犯、因为当地生态恶化活不下去的等等,他们在原来居住地没办法生存下去,只有迁移,都属此类;另一种是发展型移民。他们迁移的目标是追求物质或者精神的发展。比如有的人从农村到城市,并不是在农村活不下去了,而是认为城市发展机会多,因此就移民到城市;再比如说以前年轻人婚姻没有自由,就逃婚出来,这是追求精神上的发展;还有一些是因为科考、做买卖、当官到外地移民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移民所追求的都是原来居住地所没有的物质或是精神财富。这种发展型移民尽管数量与前一种比相对较少,但起的作用很大,因为他们的目的比较明确,不像生存型移民那样随遇而安。 事实上这两种移民往往很难区分。以生存为目标的移民到后来发展成功了,就成为了发展型移民;相反地,那些原本想发展而未能发展起来的移民,只是落到了维持生存的地步,就成为了生存型移民。 (三)移民与文化 今天你到上海,明天你到北京,后天你到深圳,这不算是移民,只能算是流动人口。移民是定居或者以定居为目的流动人口。流动的人口只有在当地定居了或者是以定居为目的才能产生一种文化归属感。在文化层面上,你认同跟不认同;想认同跟拒绝认同是有本质区别的。举个例子,在中国有各种方言,如果你对居住地没有文化归属感,你可以不要听懂、不要学会。但是如果你对居住地产生了一种文化归属感,你就会主动地去学,去讲。否则很难融入到要归属的文化圈中。在迁入地,你也会遇到自己完全认为不好的,想去改变的文化。因此,如果迁入者自身比较强势,就会实现自己用比较先进的文化改造迁入地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文化的愿望。所以移民是文化的载体。

移民与中国——从历史看未来

移民与中国——从历史看未来 移民与中国——从历史看未来 葛剑雄 我们讲统一和分裂,有一个具体的范围,主要是指我们这个国家,讲中国的统一和分裂。所以首先必须弄明白历史上的中国是个什么概念?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等于今天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显然不是。中国本身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来历。 中国的来历 “中国”这两个字出现在何尊上,其铭文云“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此外在《尚书·梓材》中有一句话“皇天既付中国民”,也讲到中国。但是这些讲法能不能等同于今天的“中国”?究竟“中国”的历史怎么来的呢?我们还是要从中国两个字的文字的本意看起。 首先看我们的“国”字。中国的文字相当一部分都是象形文字。“國”字中间一个口,表示眼睛,下面有一横杠,这个表示一片土地,这个人的眼睛注视着这一片土地,手里拿着一个戈,这样还不够安全,周围还围上一圈围墙,这就是“国”。所以国的本意是城墙、土地,还有拿着戈的人,就是说它是一个有围墙围起来的,有人警惕守卫着的这样一片土地。这其实就是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所以在我们古文中间的国的含

义跟城、邦、域没有什么区别。住在城里面的人称为国人,住在郊的人就是郊人,再远的地方就叫野。孔子周游列国,他遇见一个野人,这个野人不是说野蛮的人,而是说他住在离国很远的地方,有些人就自称山野、野人、野老。 在商朝、周朝的时候,这样的国相当多,所以慢慢地就产生一个词语叫万国。万国不是真的一万个国,但当时国的确很多,多到什么程度?比如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据说有八百个诸侯响应。到春秋的时候有名的国还有一千多个,但是以后国慢慢地少了,因为周天子失势,国和国之间就互相兼并了,大国兼并掉小国,大国变成更大的国,到了战国末期,主要的国只剩下七个,最后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把其他六国都灭了,到他儿子时把剩下几个小国都废了,这样天下就变一国了,这就是国。 什么叫“中”呢?“中”原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是商朝人用来召集他的军人聚集的,是一面很大的旗,这面旗就叫中。大家看这个“中”字原来作为象形文字的时候,就是一面旗帜。这个旗插在什么地方?往往就是人所包围的中心,时间长了这面旗的名称就变成中间、中心、中央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在很多国里面最中间、最中央,或者最中心的国,这就叫中国。 这个“中国”一般来讲怎么样算中央呢?当然就是天子住的地方。然而天子不能自己就是中国了,其他的,如附近的这些

论国际移民的趋势及对策 (2)

论国际移民的趋势与对策 据总部设在美国的移民政策研究协会根据联合国、美国等多个机构的数据对全球移民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估,公布世界最大的10个移民国家移民人口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全球移民总人口逾2.1亿,美国、德国、俄罗斯联邦是三大移民国,全球最大的10个移民国的移民人口占全球移民的52%,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移民人口总数近4300万,远远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俄罗斯联邦和德国移民人口均超过1000万。国际移民问题已成为21 世纪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本文从国际移民的历史,当前特点及趋势,来分析目前移民新形势所应采取的对策。 一、国际移民的历史回顾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因自然环境变化、人口增长、生产发展、战乱和国家建立等原因而不断地流动和迁移。现代国际移民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 (一)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移民(1500 - 1800)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下, 西班牙殖民者首先在“地理大发现”后,征服了美洲大陆大片土地, 建立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殖民大帝国。随后葡萄牙占领巴西全境。荷兰、法国也都先后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新法兰西殖民地。 (二) 欧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800 - 1914) 这一时期是世界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工业化的进程从欧洲迅速扩展到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地; 资本主义完成了从手工业阶段向大工业的过渡后, 紧接着在19 世纪末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际移民呈现出历史上空前的盛况。(三) 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移民(1914 - 1960)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 发生了1914 -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0 世纪30 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1937 - 1945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一战中断了欧洲向外移民的高潮。战后移民虽一度有所回升, 但其规模只及战前的三分之一。1937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使得国际间的移民几乎无法进行了。当然, 这里主要指的是正常的经济移民停止了, 而政治性移民则空前增加。 (四) 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960 - 200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尤其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国际移民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移民再也不像工业化时期那样由少数欧洲国家流向少数欧洲人建立的定居地, 而是真正具有全球的规模。移民输出国和移民输入国的数量和种类也增多了, 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二、21 世纪国际移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国际人口的流动是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产物,它的流动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 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国际移民体系”。 (一) 五大国际移民体系的形成 美国社会学家Massey 认为, 到21 世纪初, 国际人口迁移已明显形成五大体系, 即北美体系、欧洲体系、波斯湾体系、亚太体系和美洲南角体系。 1. 北美移民体系这是最古老的也是至今仍大量吸收移民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美国吸收的外来人口数量为加拿大的5 - 6 倍。 2. 欧洲移民体系欧洲移民体系的形成是国际移民史上的新现象, 即首次大规模移民从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向人口稠密地区迁移, 而这种迁移还出自欧洲主动招募“客工”。欧洲人原本希望“客工”完成任务后, 依约返回原籍, 但事与愿违, 移民反客为主, 遂使人口稠密

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中的贫困现象分析

第36卷 第4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Vol.36 No.4 JOURNA L OF HENAN N ORMA L UNIVERSIT Y J ul.2009 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中的贫困现象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角度 康建英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给城市贫困带来输入性影响。农民移民群体与城市制度内人口、知识移民和财富移民相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水平的低下是其在城市贫困的主要致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加强积累个人资本的方法才能消除农民移民过程中的贫困化现象。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移民;贫困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9)0420084204 作者简介:康建英(1972-),男,河北定州人,博士,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历史经验表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必然伴随着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从农业向工业、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快速转移。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也出现了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这给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贫困现象的发生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由于政府相关制度的缺位和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移民流动速度的加快很有可能会在城市中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新的贫民群体,而这不仅给城市规划、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造成农村社区的衰败和农业经济的萧条。因此,减少、消除农村移民过程中的贫困化现象是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一、文献回顾 贫困问题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共同话题,目前对于已有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在方法上以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可行能力法和法国学者拉诺尔(Ren Lenoir)的社会排斥法最为流行。阿马蒂亚?森注重个体差异,强调贫困是收入与物质缺乏或其他因素造成的个体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1]。而拉诺尔的社会排斥法则强调贫困状况与群体、社会结构、制度、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关联,将分析重点从个体转移到社会关系与制度上[2]。社会排斥法研究丰富了贫困概念的内涵,强调贫困不仅包括收入低下与物质资源缺乏的状况,而且还包括人的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如文化歧视、群体排斥、社会隔离、权利缺乏等等。国内对农民移民贫困致因的分析多采用社会排斥法。其中李裕林等从劳动力市场歧视、户籍制度障碍和社会保障制度缺陷、贫困心理、权利贫困等视角分析了其在城市致贫的原因[3]。 与此相对应,反贫困研究也呈现出两条路径:即以人力资本投资和以社会制度与政策变革作为反贫困的实现策略。舒尔茨(Schultz)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人力资本投资机会遭到挫折的结果,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是改善穷人的质量[4]。阿马蒂亚?森则认为,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不仅能直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能提高获得收入、摆脱贫困的能力[1]。因此,通过教育、培训、医疗、流动等活动而赋予贫困者以人力资本的方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反贫困对策。 在汤森德(Townsend)开启了用制度政策分析、 收稿日期:2009202211 ? 4 8 ?

中国历史移民论文

移民与中国文化论文 姓名:申国营 班级:美术学五班 学号:101014165

根据主流移民特征的变化,中国移民史可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期、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期、近代沿边多方向移民期。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主流移民特征的变化与地区开发重点的转移互为因果。 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历史分期,是中国移民史研究中的一个实践和理论意义都十分重要的课题。它极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移民史的运动规律的认识。 1、先秦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多向移民 从一些零散文字简略而间接的记载中,我们对秦统一以前一千三百多年间的移民运动的了解,较商代以前要具体丰富得多了。商、周的迁都,西周分封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战所导致的疆域变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认识那个时期移民运动的一些线索。因为这些政治、军事行动必然引发移民运动的出现。虽然这些只是当时实际存在的移民运动的一部分,要依此谈论主流移民的特征、迁移的规律,条件尚不充分。但是,它们毕竟反映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首先,黄河中下游是移民最频繁的地区。 其次,这些迁移大多具有一定规模。第三,移民由甲地到乙地的迁移时间比较短。如楚国都城由郢迁陈,就是在公元前278年这一年完成的。同时,迁都、分封的迁移距离又比较长。姜太公就是由黄河中游的关中“东就国”于黄河下游的山东半岛。楚国迁都也是由长河中游到淮河上游。 第四,在这一千多年间,上述移民不像后世移民那样存在一个持续、稳定的主要流向。 另外一些未被文献记载而又实际存在的移民的情况,虽然目前我们对之极不了解,但是从如下两个前提可以作点合理的推断。(1)到战国中期,人口约在二千万以上。(2)他们分布在北起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辽东半岛,东至于海,南到南岭山脉,西抵今陕西北部、甘肃洮河、四川盆地和湖南西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地旷人稀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当然,在此地域之外肯定还有人类活动存在,但人口密度只会更小。从商、周都城以及绝大部分诸侯国地理位置来看,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为又一突出特点。那么,在人口分布比黄河中下游稀疏得多的其他地区内所发生的移民运动,因人口规模小,空旷地更多而谋生容易,其迁移规模、迁移距离理应比发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移民要小要短,而且更为繁杂无序。 2、秦统一到宋朝由北向南的移民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社制度为基础统一了全国的户籍管理制度,首次进行了全国性的人口调查,加强了对人口这种最基本的战略资源的管理。于是,有关人口运动的记载,秦及以后各朝日益丰富、详细,移民运动也随之生动而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到两宋的一千多年间,移民运动频繁而复杂。 在西汉,关中地区有关东迁入关中和关中向外迁移的移民,西北地区有汉民族的徙边屯戍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内徙,东南、西南、东北也都有移民运动发生。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使中原民众纷纷外逃,大致有七个迁移方向:益州、荆州、江东、幽州、辽东、鲜卑、交州。而河陇一带的羌族则内徙关中等地,参与逐鹿中原。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魏、蜀、吴为了巩固其政权,相互掠夺交界地带的汉族和羌、氐等族民众,强制向冀州、江东、益州迁移。 西晋统一时期,中原因连年战乱,人口锐减,田园荒芜,北方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慕化”降附,请迁内地,与部分从南方返迁的汉族民众一道,为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魏晋时期,东北的鲜卑族一批又一批迁到了西北地区,改变了当地的民族构成。 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推动了北方人大批涌向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南移潮一直持续

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每一个姓氏都有故乡

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每一个姓氏都有故乡 中国有很多地方被人们认为是某些姓氏的起源地。逢年过节,中国人有祭祖思宗的传统。而在国人心目中,扬名建业,不但是个人生命的追求,更是有关家族的荣耀。 姓氏变迁的背后,是一部人口迁徙、发展的大史书。 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俗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年),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年),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600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移民姓氏,几乎涵括了北方常见的一百多个姓氏。 洪洞大槐村移民,多来自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移民流向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而后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600余年来,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江苏苏州阊门 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朱氏、周氏、姚氏、杨氏,泰和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江西瓦屑坝 江西瓦屑坝也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是当今安徽安庆一带众多姓氏所公认的始迁祖籍。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地处南北要冲的安庆府即成为群雄逐鹿的必争之地。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你来我往,征伐攻杀,致使安庆一带战乱不已,屡次易帜,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形之下,江西饶州路之鄱阳、万年、乐平、景德镇则较少受战乱波及,人口稠密。明政府为鼓励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饶州路贫民纷纷北迁到安庆所属各县,形成一股移民浪潮。 此次移民,虽然史无明文记载,但在方志族谱中却有大量资料足以证明。如安庆市图书馆所藏36种族谱中,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姓氏即达18个,迁自饶州和江西的达26个,占72%以上。据移民史专家葛剑雄等调查考证,今江西鄱阳县之瓦燮岭即为当年瓦屑坝故地。 广东南雄珠玑巷 广东南雄珠玑巷是宋元时期北方移民迁徙岭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众多姓氏念念不忘的发祥祖地。 据说,珠玑巷原为北宋京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当宋室南渡时,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后,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将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玑巷。这是效法东晋以来,偏安江南的历代王朝,侨置郡县的传统作法。 据曾昭璇、鲁宪珊两位先生对家谱、方志等有关资料的统计和实地考察,列出珠玑巷移民家族多达797支。因而珠玑巷也就成为无数岭南人精神上的故乡,成为维系他们桑梓之情、宗族之谊的根之所在。 湖北麻城孝感乡

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实际上,移民一词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种人或人群,一是指一种行为或社会现象.前者是指参与上述迁移活动的人或人群,后者是较大数量的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从而定居地发生变化的一种行动或社会现象.移民问题在当今绝大多数国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移民既是全球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移民输出国社会和接受国社会进一步变化的强大推动力量,它不但在经济方面的影响立竿见影,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关系、文化、国家政治和国际关系。由于当今英国移民问题的尖锐化, 人们在论及移民对英国的影响时, 将太多的眼光放在了移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际上,移民对于英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要通过正反两方面来加以论证。 Who benefited? 移民输出国 "移民进入英国,不可避免地还要与祖籍国发生联系"一方面,移民可以将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国内,这有利于移民输出国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移民将部分收入所得寄回国内的亲人和朋友,这些汇款日益成为移民输出国家重要的资金来源和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补充。据世界银行估计,在过去20多年中,寄往发展中国家的汇款从1980年的177亿美元骤升到1990年的306亿美元,再到2002年达到800亿美元,这相当于发达国家当年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总额的2倍,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移民输入国 移民为英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在全球化日益强化的今天,国际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移民是英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一方面,高技术移民给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使其在经济、科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是英国宝贵的人力资源。相比英国工人来说,新移民在技能、诚信和工作的努力程度均超过本地工人,并对英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004、2005年,英国经济增长总额的17%由移民创造。此外,调查显示:1999、2000年,英国移民缴纳的税款为312亿英镑,花费的公共服务和补贴为288亿英镑,其对英国经济实现了净贡献;而且,来自移民的这一贡献还呈逐年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大量劳工移民对经济也是有贡献的,劳工移民从事的均是社会地位相对较低、长期受“本地人”歧视的行业,因而部分缓和了这些行业长期存在的劳动力供需不平的状况。2006年,移民行业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在制造业、建筑业、零售旅馆和餐饮以及交通运输业,来自东欧新入盟国家的移民与英国本地人的就业比率分别为21%比13%、14%比9%、24%比19%以及10%比7%。劳工移民的这一从业特征,可以使英国本地人从事或者垄断技术需求更高的工作。移民填补了英国劳动力和技术空缺,消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英国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https://www.doczj.com/doc/d31792766.html,/statbase/Product.asp?vlnk=15053 https://www.doczj.com/doc/d31792766.html,/hub/ https://www.doczj.com/doc/d31792766.html,/StatBase/Product.asp?vlnk=94 另外,移民的到来也缓解了英国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当今英国人口形势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与老龄化并存,由此导致人口总数在不断减少”。劳动力短缺,肯定将造成劳动力价格上涨、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影响英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目前的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英国人口的严峻形势,但还远远不够。移民的到来,填补了英国劳

马邑移民,明代山西人的一场重要迁徙

马邑移民,明代山西人的一场重要迁徙 在中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移民发源地,大概要算山西洪洞大槐树了。著名移民专家葛剑雄在《山西移民史》的序言《家山何止大槐树》中指出,明初大量的“移民迁自山西各地,不可能都来自洪洞县,更不会全部出于大槐树”。大槐树移民影响再广、意义再深,也只是移民史的一部分,大槐树只不过是对明初山西百万移民潮的一种集体追忆,而更多的迁徙仍然鲜为人知。 有意思的是,在明朝遗留下来的大量官方文献中,如《明实录》《明经世文编》等,并没有特别提到山西洪洞县的移民,更不用说大槐树了,而《明太祖实录》却清晰地记载了朔州马邑圪针沟移民。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进占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以扩廓帖木儿为代表的元朝军队残部在长城一线活动,时常向明朝守军发动攻击,并掳掠边境居民。同时,以“四大王”为首的蒙古贵族残余势力逃入山西太原西北部的静乐、岢岚山中,以管涔山区为中心,聚众结寨,四处攻掠。两股势力内外呼应,一度十分活跃,严重威胁到明朝的统治。为了达到釜底抽薪、斩草除根的目的,明太祖朱元璋一方面调集大军武力解决,一方面将移民作为清除关外忧患的重要手段。 《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故元四大王寇大同、武州,太原卫指挥桑桂等击之……桂与指挥郑亨等率兵击之,追至牛尾庄(今忻府区牛尾庄),四大王遁走,或其三大王脱忽的帖木儿,送京师(今南京)”。“辛酉,太原都卫奏获胡寇张成等十六

人,上命询胡人潜伏之所,欲用兵剿绝,勿容再聚其寨,外夷人皆令迁入内地”。按照“外夷人皆迁入内地”的政策,朱元璋把归降和被俘虏的蒙古人,全部迁入到京师(今南京)、彰德(今河南安阳)、卫辉(今河南汲县)等地,后来又对蒙古人进行集中安顿,除“隶军籍”外,一般“占籍为民”,即等同于汉民,就地安顿下来。据《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七年四月乙巳,大将军徐达已获故元官属一千三百二十三人,并招致河曲府山谷军民二千九十二户,计五千九百八十八人入奏。上命官属送京师,军民居之塞内”。河曲府又称火山军,据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火山,在河曲旧城北五里,黄河东岸。山上有孔,以草投孔中,焰炎上发,可熟食,不生草木,上有赤砂窟,下有气砂窟,高五六丈”。这也就是许多家谱称其祖先是于明洪武年间从火山县移民而来的缘故,如五台县康氏。 由于蒙古贵族的胁迫,许多地处北边境域的平民百姓也参与了叛乱活动。对此,朱元璋先是采取了既往不咎的态度,如洪武六年八月,他下令:“民人无罪,悉送大同府隶籍,仍以所获牛驴给之”。(见《明太祖实录》),但到了九月,大都督府上奏太原卫官兵捕获从胡寇为乱之民39人后,为断绝“四大王”集团的后援,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朱元璋又下令:“边民被胡寇抄?,因从其为益,不得已也。悉贷之,徙与内地”。据《明太祖实录》载:“(洪武)六年八月,大将军徐达之师至朔州,徙其边民入居内地”。《明史》把此情形之移民称为“漠北移民”。

2019年中国十大移民公司

2019年中国十大移民公司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海外侨胞的数量已超过4730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 尤其是近几年,移民浪潮正盛,越来越多的中产人群加入移民大军,移民市场缺口大导致很多移民机构涌入,移民机构实力良莠不齐,有安全可靠的实力品牌,也有浑水摸鱼的皮包公司。在中国,有哪些实力强口碑好的移民机构?移民时应该怎么选择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2019年中国值得信赖的十大移民机构。 第一名:联鸿海外(广州联鸿海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广州市联鸿海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公安部(粤公境准字【2012】029号)和广州市公安局(注册号440106000498586)北京公安局、上海公安局、深圳公安局、成都公安局和工商部门核准的专业从事公民因私出入境的中介服务机构。联鸿海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由知名投资移民专业人士早期海归MBA邹丽娟女士主创。主要从事美国、香港、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地的投资移民、留学、签证、亲属移民、商务文化交流等业务。 联鸿团队从2004年从事移民留学行业至今,秉承诚信为本的理念及过硬的专业水平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公司拥有经验丰富、从业十几年以上在美加等国有相当高知名度的律师团队、大法官、前任移民官、海归精英人士和国内外业界知名的金融专家、会计师和投资专家。公司获得美、加、澳、新等各国政府移民机构的大力支持,多年来和美国权威的林肯律师所建立了良好的紧密的合作关系。联鸿移民本着诚信、专业、和高效的服务精神及务实的作风,深受广大客户的赞誉和信赖。 第二名:环球移民(北京环球中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环球移民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最早一批获公安部颁发因私出入境资格认证的机构,是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理事单位。环球经营业务包括欧亚美等20多个国家移民办理、留学教育和投资置业等,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环球已成一门市场的顶尖品牌,在广大客户中建立了诚信、公正、高效的良好信誉。 环球服务未曾止步于国内,6家海外接待中心不仅为客户提供涵盖落地安家、子女教育、海外税务规划等定居服务,还组建海外俱乐部,定期举办同城会,为客户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 第三名:侨外移民(北京侨外出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侨外始终坚持“只做真正安全的投资移民”,创立6大项目审核标准,甄选安全且投资价值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四次浪潮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四次浪潮 08级世界历史学号:080210257丁万晓 摘要: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历史,根据其历史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移民不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虽然推动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各有其不同的国内外因素,但就四次大规模移民潮而言,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和合作都是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前往东南亚的移民仍将继续。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移民经济原因 一:中国移民东南亚的原因 生存与发展,一直都是整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问题。对生存环境改善的强烈渴望,就几乎成为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本能。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大批迁移到外地或外国定居的人,叫做移民。大凡较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发生,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第一,产生移民的地区是生活资料匮乏、谋生条件窘迫,或因政治变动造成寻求新的生存空间的压力与意愿,如土地的超负荷人口载量、战乱造成的经济残破、政治迫害等。第二,必须存在得以移居的新的生存空间,即有能力吸收移民的地区,如东南亚。第三,尚需使人民迁徙得以实现的条件,如海外移民所需要的运输手段,对新的生存空间的认识等。 1.经济原因 一般百姓移居海外,大都是迫于生活无着,处于饥寒交迫之下,不得已而被当做“苦力”、“猪仔”之类卖到异国他乡。 我国古代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土地超负荷人口载量,古代的政府,横征暴敛,造成

了农村生产日益凋敝。特别是清朝后期,白银的大量外流,加上鸦片战争,给了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铁路的修建,蒸汽机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和工业的创办,中国古代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也随着瓦解,同时可以安插比较稠密人口的那一切陈旧的社会制度,也开始崩溃。处在我国这种形式下的我国农村,破产加速,地权日益集中,各种繁重的地税和敲诈勒索,使广大农民一无所有。同时,生产落后,工业未兴,国内也无法容纳浩大的农业劳动力,因此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飘扬过海,出国谋生。 此外,旧中国经常发生灾荒和战乱,同时,旧制度也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机问题。 2.政治原因 这里的政治原因不是指华人的侨居国,而是指中国方面,我们可以从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所造成的海外移民来进行论述。例,明清两朝交替之际,有许多明代遗民不服清政府的统治,纷纷逃往海外;或者在台湾举兵相抗,失败后逃往南洋各国。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时清廷海通之禁,沿海居民迁徙者万家,皆陆续赴台湾受一为氓,或由台湾乘海外贸易之船,转赴南洋各岛。”①此外,宋末元初和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华人移居东南亚。 19世纪70 年代以后,日、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海疆和边疆,加深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化,民族遭受了空前未有的灾难,人民的生存环境经一部恶化,贫苦人民被迫离乡出海。 3.侨居国经济上的需要 侨居国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而本国的劳动力不足或劳动技能不够,需要大量的华工。例如,拉者二世执政沙捞越时期,允许华工入境,并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华人入境,例如,颁布《土地法令》和《鼓励种植条例》 二: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四次高潮 1.第一次移民高潮(17世纪初—19世纪中叶)

移民与中国发展

移民与中国发展 摘要:移民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流出国,庞大的华人体系在全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循环流转,世界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华人标签,随着华人而流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口迁徙,而是更为复杂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移民,原因,发展 1840年前后,中国饱受列强凌辱和战争侵扰,与此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和信息的流入,关于西方社会的财富和温暖的幻想激发了无数中国人历尽艰辛远渡重洋前去淘金,而随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开展,留洋求学逐渐成了当时有志之士和富商乡绅竞相追求的目的,这些人组成了中国对外输出的第一代移民的庞大队伍。 近代历史上,中国经历了一百年的战争洗礼,在此期间,不少原本留学移民的有志之士纷纷回国支持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特别是在建国后,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学者大家纷纷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在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又迎来的新的移民潮,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热潮似乎愈演愈烈。纵观中国移民浪潮的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如果说一百年前中国人移民是为了另寻出路,救亡图存,解放前中国人移民是为了避开政治争斗,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移民是为了追求温饱,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日益庞大的移民大军中,上到官绅富豪,下到平民百姓,争相追求移民出国又是为何呢? 一、发达国家尊重人才,尊重产权,市场经济成熟,发展机会较为公平,使得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多年来,中国有许多的高素质人才纷纷流向了海外,他们当中有我们叹为观止的北大清华的高级人才,在中国,他们可能没有太大的施展机会,而在国外,他们是勤奋好学的代表,是社会发展的先驱,此外,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多年,市场机制十分成熟,市场竞争较为平等。然而在中国,人情社会充分发挥着它可怕的魔力,中国社会由上到下无不充斥这人情、金钱、关系的魔爪,偷税漏税蔚然成风,后台保护伞无处不在,还有一层比一层高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把控市场,操纵行情,没有了平等的发展机会,没有公平的发展机制,人们渐渐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纷纷向外逃离。 二、发达国家有着相对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人们的生活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