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2020年整理).doc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2020年整理).doc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2020年整理).doc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2020年整理).doc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思想·创新·增长

近几年德国创新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2005-2008年间德国企业研发投资增加了19%;2008年研发人员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近12%;2008年德国研发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成为东、西德重新统一以来最高的年份;2009年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至2008年底,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而今,鉴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挑战日益严峻,德国政府决议,进一步发展高技术战略,使德国成为解决全球挑战的先行者,不仅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力。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为此,联邦和各州政府一致认为:至2015年,用于教育和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增至10%。而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将始终伴随高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新战略还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

五大领域

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聚焦在五大领域: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并在这五大领域提出各自行动计划和措施。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五大领域开辟未来的新市场,提高关键技术并改善创新相关条件,最终促进进步。

(一)气候/能源

新战略提出应当扩大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来改进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行动方案。联邦政府将深化政府同工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依靠创新,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同时扩大国际合作。具体行动详见表1。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pdf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思想·创新·增长 近几年德国创新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2005-2008年间德国企业研发投资增加了19%;2008年研发人员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近12%;2008年德国研发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成为东、西德重新统一以来最高的年份;2009年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至2008年底,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而今,鉴于金融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挑战日益严峻,德国政府决议,进一步发展高技术战略,使德国成为解决全球挑战的先行者,不仅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力。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为此,联邦和各州政府一致认为:至2015年,用于教育和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增至10%。而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将始终伴随高技术战略的实施过程。新战略还提出以5大需求领域开辟未来新市场,并重点推出11项“未来规划”,积极营造友好创新环境。 五大领域 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聚焦在五大领域: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并在这五大领域提出各自行动计划和措施。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五大领域开辟未来的新市场,提高关键技术并改善创新相关条件,最终促进进步。 (一)气候/能源 新战略提出应当扩大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来改进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行动方案。联邦政府将深化政府同工业和金融之间的合作,依靠创新,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有针对性地运用气候保护技术和调整措施,同时扩大国际合作。具体行动详见表1。

欧洲一体化进程

xx一体化进程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且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总结,加之欧盟以一体化的形式在欧洲加快内外整合,欧盟终于成为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主权国家联合体,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最大的区域组织,也是世界上最成熟、最成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 它以其成功经验提出治理全球的“欧洲理念”,欲在国际关系中扮演“一流角色”、“稳定器”和“方向标”。“欧洲理念”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发生“大碰撞”,在理念、国际法、外交改革、经贸等6个方面发生歧见,对此应予实事求是的估量。 大量事实证明,欧盟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独特和制衡作用,表明一体化与多极化进程并行不悖。欧盟在经历半个世纪的内外整合后,以一体化的形式,积厚而发,通过一整套战略理念和行动参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进程。 一、xx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1、欧共体成立前的准备孕育阶段(1946年~1967年) 二战结束后,经过战争洗礼的欧洲百待废兴。昔日的一流世界帝国变成了屈居美、苏之后的二流国家。为了重新找回自己的大国地位,欧洲主要大国都有了重新联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经济的思想。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率先提出需要建立起“某种类似于欧洲合众国的东西”,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最早构想。1951年,欧洲统一之父——让·莫内在设计欧洲煤钢共同体时也强调了欧洲统一的前景。从1951年开始至今,欧洲演绎着不断扩张和深化的历史。1950年5 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发表声明(史称“舒曼计划”),建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定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该条约于 1952年7月25日生效。

当涂县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考试答案100分—作业答案题库1

当涂县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考试答案100分—作业答案题库1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 1单选题(2.0分) 总书记在( )提出要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1. A. 2013年 2. B. 2014年 3. C. 2015年 4. D. 2016年 2单选题(2.0分) ()概念涉及到供求双方的作用。 1. A. 民营企业 2. B. 国营企业 3. C. 就业 4. D. 失业 3单选题(2.0分) 国内储蓄率呈()趋势。 1. A. 上升 2. B. 下降 3. C. 平稳 4. D. 波动 4单选题(2.0分)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影响,说明影响()。 1. A. 广泛的、深远的 2. B. 全面的、深远的 3. C. 全面的、持久的 4. D. 全面的、广泛的 5单选题(2.0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就业是迅速增加的。 1. A. 国有企业 2. B. 城镇私营个体劳动者 3. C. 集体企业 4. D. 私营企业 6单选题(2.0分) 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同时强化责任担当,监督落实()改革措施,确保改革不断

取得新成效。 1. A. “放管服” 2. B. “供给侧” 3. C. “结构性” 4. D. “体制” 7单选题(2.0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产值占全世界51%。 1. A. 英国 2. B. 美国 3. C. 德国 4. D. 意大利 8单选题(2.0分) 国际政治经济实力格局加速演变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1. A. 根本动力 2. B. 本质特征 3. C. 必然要求 4. D. 时代需求 9单选题(2.0分) 1719年是我们国家最强盛的一个(),当时是中国GDP产量全球最高的一个时代。。 1. A. 文景之治 2. B. 开元盛世 3. C. 康乾盛世 4. D. 贞观之治 10单选题(2.0分)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要坚持国有企业()方向不动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1. A. 资本结构优化 2. B. 新旧动能转换 3. C. 市场化改革 4. D. 创新性变革 11单选题(2.0分)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里,可能接近()的能源消费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 1. A. 0.4 2. B. 0.5 3. C. 1.6 4. D. 1.7 12单选题(2.0分) 在“不可能三角”中,新兴国家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 1. A. 环境不可持续 2. B. 经济不可持续 3. C. 社会不可持续 4. D. 文明不可持续 13单选题(2.0分) ()是我国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时期。

2020年(发展战略)外国历史世界历史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发展战略)外国历史世界历史含义起源历史和发展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壹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壹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关联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于中国,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要由于历史专业的分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对举,几乎把世界历史作为外国历史的代称。实际上,世界历史绝非把中国历史排除于外的域外史,而中国历史也和所有其他国家历史壹样,是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全过程的组成部分。 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至今仍没有完全壹致的意见。早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已有了把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这种主要基于欧洲历史的分期,于西方史学界长期沿用。有不少史学家又于三时期之后加上“当代”或“现代”,从而形成四阶段分期法。马克思主义史学也采用四阶段分期法,其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和以政治兴替或其他“重大事件”为分期标准者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世界史的分期,壹般均以“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现代”则是指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壹个新的时期。有的学者认为“中世纪”壹词只适用于西欧历史,没有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意义,所以改用“中古”壹词标示“古代”和“近代”之间的阶段。这种分期法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行的。可是人类历史的发展且不平衡,世界各不同地区进入某壹社会经济形态有早有迟,于某壹社会经济形态中经历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特别是自历史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很少见到绝对纯粹属于这壹阶段或那壹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很少见到绝对整齐的、单壹发展的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逐层向高级社会经济形态的过渡。因此于世界史的分期

2020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试(共50题,共100分)4

2020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试(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共40分) (D) 是国际上首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2分] A前苏联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2.无人遥控潜水器最早出现在(A),主要用于考古方面的研究。[2分]。 A 1953年 B 1973年 C 1993年 D 2003年 3在生命起源的理论中, (B)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2分 A特创论 B生源论 C泛胚种论 D化学进化论 4.海洋立体观测监视系统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海洋综台、立体观测监视的组合系统,下列不属于海洋立体观测监视系统的技术手段的是(B)。[2分] A调查船观测 B深海生物资源 C浮标监测 D卫星遥感 5.载人潜水器, 特别是载人深潜器是当代海洋科技的制高点之一。下列属于我国载人深潜器的是(D)。[2分] A“双鱼座”4号 B“深海6500"号 C”和平I”号 D“蛟龙”号 6.(B)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科技的新纪元,人类从此进入空间时代。 [2分] A 1947 B 1957

C 1967 D 1977 7.(A)由一层石墨层片卷曲而成,是结构最简单的碳纳米管。 [2分] A单壁碳纳米管 B多壁碳纳米管 C石墨烯 D富勒烯 8.海岸带生境具有独特的生物群落和极高的生态价值,下列不属于海岸带生境的是 (A )。[2分] A热液口 B珊瑚礁 C湿地 D三角洲 9.相比传统燃油车,以下哪点不属于纯电动汽车的缺点: (C)。[2分] A续航里程短 B充电时间长 C车辆能耗高 D仅适用于市区内通勤 10.1948年,(B) 物理学家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该模型取得巨大的成功。[2分] A前苏联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11.近年来, -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设施农业中的结合应用,颠覆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出了智能高效的设施农业。以下哪项信息技术与设施农业的智能化发展无关: (D)。(2分] A物联网 B云计算 C人工智能 D集成电路 12.载人潜水器,特别是载人深潜器是当代海洋科技的制高点之一。下列不属于载人深潜器的是(A)。[2分] A“海翼”号 B“蛟龙”号 C“深海勇士”号 D“鹦鹉螺”号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真正起步是在二战以后。 二战以后,欧洲各界对欧洲联合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热情,各种统一运动风起云涌。为协调各组织的行动,1948年5月800名来自西欧各界的热衷欧洲联合的人士在海牙举行了由温斯顿·邱吉尔主持的的“欧洲大会”。大会制定了欧洲组织的最低纲领,并决定把各种力量统一成“欧洲运动”。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也行动起来。1948年3月,英、法、荷、比、卢五国签定《布鲁塞尔条约》,加强集体防卫,并派生了西欧联盟;1948年4月奥地利、比利时、丹麦、

法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英国、瑞典、瑞士、土尔其和德国西占区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5月,布鲁塞尔条约成员国和丹麦、爱尔兰、意大利、挪威、瑞典共十国组建了欧洲委员会。 上述组织虽有全欧性质,但都是政府间的合作组织,并不具有超国家的力量。1951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才是向欧洲一体化迈出的最具实质性的一步。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一手策划的。1950年5月9日,在征得政府同意后,舒曼公布了他的计划。其主要内容为:

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管理机构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负责整个制度运转的共同高级管理机构将由各国政府指定的独立人士组成。机构的决定在法国、联邦德国和其他参加国具有效力。由于不愿接受一个超国家机构的存在,英国拒绝了法国的建议,而荷兰、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表示欢迎。经过艰苦的谈判,1951年4月18日六国在巴黎签订有效期为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共同体不仅有独立于各国政府的自己

2020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级提高答案分

2020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级提高答案分 单选题 1.1912年,()提出了着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Theory)。√ A熊彼特 B李斯特 C凯恩斯 D弗里德曼 正确答案:A 2.()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A改革

C均衡 D创新 正确答案:D 3.创新与()密切相关。√ A经济繁荣 B人类文明 C产品供给 D技术进步 正确答案:D 4.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是()。√

B消费者 C学者 D所有人 正确答案:A 5.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理论领域复兴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正确答案:B 6.罗默把技术和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A外生因素 B内生因素 C内生的独立因素 D独立因素 正确答案:C 7.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上。√ A人力资本 B技术创新

C经济周期 D供求均衡 正确答案:A 8.()认为,技术和知识具有或者部分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个人对知识的运用并不妨碍其他人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而且这种运用的成本相对较低,即知识具有外溢效应。√ A制度创新理论 B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C新经济增长理论 D凯恩斯经济理论 正确答案:C 9.技术的“外溢效应”使个人或厂商的知识积累能够通过非市场交易

【世界历史重大事件】欧洲一体化

【世界历史重大事件】欧洲一体化 欧盟、申根、欧元区的区别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声称美国将竭尽全力帮助恢复世界经济正常秩序,并提出了旨在重建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为欧洲的战后恢复提供经济援助。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在美国的敦促下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 Organiz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其作用主要是协调欧洲各国经济政策,以努力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1948年,一个非政府论坛性质的欧洲大会在海牙召开。会上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倡议,例如建立欧洲议会、制定人权宪章、设立人权法院等等。在舆论上为欧洲一体的正式开始作了充分准备。1949年,英、法、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爱尔兰以及荷比卢三国共10个国家签订了《欧洲理事会章程》,设立欧洲理事会。严格地讲,这次行动只是一体化的前奏,但是欧洲理事会的工作仍然被认为是卓有成效的。一些重要的协定和《欧洲人权公约》、《欧洲社会安全公约》、《欧洲社会宪章》都是由欧洲理事会主持签署的。真正的欧洲一体化开始于1951年。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

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也被称之为《巴黎条约》。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 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文件。《巴黎条约》规定欧洲煤钢 共同体设立4个机构,分别为:高级权力机构(执行机关)、共同大会(咨询监督机关)、特别部长理事会(成员国代表 机构)和欧洲法院(审查执行机关的决定并审理违反条约的诉讼)。《巴黎条约》明确规定煤钢共同体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这三个共同实际上是今后的欧共体以及今天的欧盟所确立的长远发展目标的雏形。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4年,欧洲防务共同体(European Defence Community)的建立以失败告终,一体化进程受挫。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政府的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为《罗马 条约》;。条约规定: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建立共

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

德国政府发布《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报告 2010年7月,德国政府发布《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报告,战略汇集了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研究和创新举措,重点关注气候/能源、保健/营养、交通、安全和通信5个领域。 1. 背景 未来几十年,德国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财政问题,德国经济需要挖掘现有的潜能和新的发展视角。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知识竞赛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加剧,技术和市场的竞争也将增加。通过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气候变化、人口问题、常见疾病传播、世界粮食短缺、矿物资源保护、能源需求等一系列全球挑战。基于这一情况,德国应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潜能,以提供应对国际国内挑战的方案。德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研究,保障物质、文化与社会的繁荣。 2. 高技术战略 目前,联邦政府正在制定高新技术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的整体方案。高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德国在创新过程中形成了国家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不同领域创新目标的优先顺序和新方式,如集群竞争、创新联盟等。高技术战略还关注联邦政府忽略的创新政策问题,如资金问题及相关政策改善。具体的技术领域将有助于解决重要的社会和政治目标,推动其他技术(关键技术) 领域的创新和技术知识带来的社会变化。 3. 新领域 (1)关注全球挑战 创新驱动、新技术、服务与社会变化等全球挑战如何解决,在气候/能源、保健/营养、交通、安全和通信领域显得尤为重要。高科技战略旨在让德国在应对全球挑战及获取21世纪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案上走在前沿。这不仅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好,也为德国的经济增长、创造技术就业、合理使用人才提供了新的增值潜力。 2008年,联邦及州政府在德雷斯顿召开教育峰会并达成了一致目标,到2015年,社会总支出中教育和研究的比例增加至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也纳入了里斯本战略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的3%用于研发。 (2)关键技术 技术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新产品、流程和服务的基础。德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微电子与纳米电子、光学技术、计算机系统、材料与生产技术、服务研究、空间技术及信息与通

学习《欧盟2020发展战略》及应对策略

学习《欧盟2020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欧盟2020战略指的是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3月3日公布的未来十年欧盟经济发展计划,该战略旨在加强各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什么是欧盟2020战略 欧盟2020战略指的是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3月3日公布的未来十年欧盟经济发展计划,该战略旨在加强各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欧盟2020战略具体内容 “欧洲2020战略”可以说是欧盟近几年来最具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概括起来有3大发展重点、5大量化目标和7大配套计划。 三大发展重点 一是实现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型增长。为实现智能型增长,欧盟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增加研发费用和调整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为私营部门研发投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强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确保创新理念成功地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目标。 二是实现以发展绿色经济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主的可持续增长。欧盟认为自己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倡导者和领先者,但这些优势正在或很可能被主要竞争者赶超。因此,欧盟提出要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保障在绿色技术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三是实现以提高就业水平、消除贫困和加强社会凝聚力为主的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旨在加大技能培训投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市场、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帮助人们预测和应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创建一个更具凝聚力的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地区聚合的高就业增长。 五大量化目标 为完成上述3大重点发展任务,“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的5大量化目标: 一是使20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就业率从现在的69%提高到75%,提高妇女、年长者的就业率,更好地吸纳移民加入欧盟的劳动力市场。 二是增加研发投入,把研发经费在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目前的1.9%提高到3%,特别要提高私营部门的研发投入,创建一项能够反映创新和研发集中度的新指标。 三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20%,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比例提高到20%,将能效提高20%。 四是将未能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人数比例从现在的15%降至10%以下,使年龄在30岁至34岁年轻人获得高等教育文凭的比例从目前的31%提高至40%。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Horizon2020-DragonStar

CHINA-EU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中国-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 CHINA-E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motion Office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317484363.html,/ceco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 (Horizon 2020)

中国-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 (Horizon 2020) 钟蓉(温州大学)徐离永董克勤夏欢欢 编译整理 2014年7月 www.dragon-star.eu 本指南由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龙星”项目支持编制

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欧洲经济萎靡不振,为恢复欧盟成员国的经济活力,欧盟委员会制定了“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三大战略优先任务、五大量化目标和七大配套旗舰计划,其中构建创新型社会居七大旗舰计划之首。作为落实该旗舰计划的创新政策工具,“地平线2020”于2014年正式启动实施,主要包括三大战略优先领域和四大资助计划。为了让读者迅速把握欧盟政策和科研计划的脉络,本篇主要以图表结构的形式介绍了欧盟框架计划“地平线 2020”。 摘 要 地平线 2020 Horizon 2020 欧盟 发展 计划 关键字

CONTENTS 前言 (6) 一、历史背景 (7) 二、“地平线2020”框架内容 (9) (一)“地平线2020”概况 (9) (二)“地平线2020”四个主要特点 (9) (三)总体框架介绍 (10) (四)战略优先领域一:卓越科研 (12) 1.欧洲研究理事会(ERC) (13) 2.未来和新兴技术(FET) (15) 3.玛丽.居里计划(MSCA) (16) 4.欧洲基础研究设施,包括e-基础设施 (17) (五)战略优先领域二:产业领导力 (19) 1.保持使能技术和工业技术领先(LEIT) (19) 2.风险融资通道 (20) 3.中小企业创新计划 (22) (六)战略优先领域三:社会挑战 (22) 1.健康、人口变化和福利 (23) 2.粮食安全、可持续农业、 海洋海事和内陆水研究及生物经济 (24) 3.安全、清洁和高效能源 (26) 4.智能、绿色和综合交通 (28) 5.气候行动、环境、资源效率和原材料 (29) 6.变化世界中的欧洲——包容性、 创新型和思考型社会 (30) 7.安全社会——保障欧洲及其公民的自由与安全 (31) (七)人才广泛化,参与扩大化 (32) (八)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社会 (33) (九)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IT) (34) (十)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 (35) 三、申请与审批流程 (38) (一)申请流程 (38) (二)审批流程 (40) (三)资助授权 (40) 四、“地平线2020”的参与规则 (42) (一)欧盟整体规则 (42) (二)国际合作规则 (43) (三)中方参与规则 (45) (四)中国信息渠道 (46) 参考资料 (47) 目录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目录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最完整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最完整试题及 答案 B、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在我国,()既受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或经济基础的制约,又对前者有能动的反作用。 B、道德自主创新是指()。 C、自己组织研发,主导整个创新过程很多的科技项目都有大量国家企业的投入,还有独立投资人的投入。投入科技产业就要产生()效益。 C、现实根据“财经专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讲课,社会主义财经道德基本原则主要是()。 C、为民理财和廉洁公正本讲提到,创新活动主要是指前期的()。 C、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如何开展创新--国外案例”的讲课中提到的研制质谱仪团队中的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人员田中耕一,是一个()。 A、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人关于金融职业道德规范,在“财经专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讲课谈到了()以外的三项。 B、胸怀全局,统筹兼顾在“创新的概念及理论”的讲课中提到,技术创新包括()。

C、技术的发明过程和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过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关键在()。 C、人才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国的专业工程师团体在制定技术章程的同时引入了()章程。 C、伦理现有技术集合在一起,开发出一种新的产品,而不是单纯的模仿,称为()。 D、集成创新汉字照排系统的技术难点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解决()问题。 D、汉字大容量字模库的存取1987年12月,历尽千辛万苦改造而成的()系统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基本步入商品化的坦途。 C、华光Ⅲ型田中的团队是()的手段解决了大分子量的测定问题。 D、利用激光使用甘油和钴60的液体我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 C、科技创新的能力还不够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活动的目的是()的。 A、一致财经职业道德是:财经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用以指导和调整财经工作者行为()的规范的概括与总结,其具体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D、及其与他人和社会关系关于工商行政监督职业道德规范,在“财经专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的讲课谈到了()以外的三项。

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舒曼计划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于1950年提出声明:“立即在一个有限的、但有决定性的方面开始行动,”即“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个高级机构的任务是“在最短期间内做到生产现代化,提高质量,以同等条件像发疯的几其他成员国销售煤钢,促进对其他国家的共同出口,均衡地改善这些工业部门工人的生活条件。”为实现这些任务,声明提出:“必须采取某些过渡性的措施,其内容是,实行一项生产和投资计划,制定一些价格平衡的办法,设立一项为生产合理化布局的专业基金;”“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并不受递减运价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自然地使生产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和最高生产效率的条件。”评价:主要是为维护法国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在权衡了各方面的轻重后提出来的。它从控制战争的物质条件着手,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设想。这一计划不仅标志着1945年以来法国队的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西欧联合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谋士和基础,它在战后欧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0年6月到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代表在巴黎就舒曼计划举行会议,会上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包括以下四个机构: 1高级机构 2部长理事会 3共同体议会 4法院欧洲煤钢共同体于1952年7月25日正式开始运行,在以后几年里,煤钢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成员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了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罗马条约》 1955年6月,欧洲煤钢共同体六国外长集合于意大利的墨西拿,决定将经济一体化措施从煤钢领域扩展到所有经济部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著名的《墨西拿决议》。 1957年,法,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代表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两条约合称《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1月1日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它宣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是通过逐步消除欧洲各国政治疆界对于经济的影响,为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一个持久和更加紧密地联盟奠定基础。”共同体的任务是,“在整个共同体内赢得经济和谐发展,促使经济不断地和平衡地扩展,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加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成员国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从《罗马条约》的条文看,它是经济合作性质的,没有明确提及政治一体化的问题。但六国外长在谈判和草签条约时,曾达成原则协议,待经济一体化实现到一定阶段时,就开始规划政治一体化问题,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共同体筹委会主席斯巴克根据此精神发表过一个声明称:“从根本上讲,罗马条约的制定者并不将其视为一个经济条约;他们把它看作是走向政治联盟道路上的一个阶段。”形象地比喻来说,就是第一级是关税同盟,第二级是经济同盟,第三级是政治同盟。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关税同盟计划:共同体成员国之间取消全部关税及贸易限额,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关税,以建立工业品和农业品两个排他性的商品市场。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四个实施原则:自动性,不可逆转性,渐进性,柔软性共同农业政策: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将采取政策性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我国科技发展现状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我国科技 发展现状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9九上·揭东月考) 2018年10月16日,中科院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完成了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科考任务,第三次万米深渊科考,表明我们有能力引领世界深海深渊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这表明() A . 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B . 我国在一些重要科学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C .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D . 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2. (2分) (2019九上·临颍期末)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大桥在设计、建造、施工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体现了世界科技强国风范 B . 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的重要枢纽。 C . 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D . 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 3. (2分)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呈“喷发”态势,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如“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这说明我国() ①科技整体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A . ①② B . ③④

2020年(发展战略)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文档

(发展战略)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文档

创新: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世界经济史表明,美国经济曾多次遇到风险或陷入困境,但美国总是率先突破难关,百年来壹直保持世界第壹经济大国的地位。美国不断进行体制和政策改革和创新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国和国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差距。美国能够保持科技和经济领先地位,主要受益于美国壹贯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竞争的直接参和者。和其他大国相比,美国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较少,政府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于二战期间其他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特殊背景下,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地位极为突出,可谓“鹤立鸡群”。随着日本和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到80年代初,美国于汽车、半导体等重要产业领域的头把交椅让位给了日本,德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于他1988年出版的《大国的兴衰》壹书中惊叹美国正于“相对地衰落”。 从90年代初起,美国经济奇迹般地持续增长近10个年头,成为美国经济史上最长的扩张时期,被称为西方经济中的“壹枝独秀”。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主要表当下: 第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24.2%上升到1998年的28.6%,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左右,美国唯壹超级大国的经济基础进壹步加强。 第二,于其他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或者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降至4%以下,基本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目标。和此同时,美国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1995年到1999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2.8%,相当于1973年

2020年(发展战略)先进制造技术的状态和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先进制造技术的状态和发展方向

浅谈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xxx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壹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于战略优先地位,且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壹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于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于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1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地吸收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管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且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和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敏捷制造,且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且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且将它们结合成壹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于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

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和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壹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成的。它是壹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同壹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内涵和构成。从目前各国掌握的制造技术来见可分为四个领域的研究,它们横跨多个学科,且组成了壹个有机整体: 2.1现代设计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包括:有限元法,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模糊智能CAD等。 2)性能优良设计基础技术包括: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动态分析和设计;断裂设计;疲劳设计;防腐蚀设计;减小摩擦和耐磨损设计;测试型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等3)竞争优势创建技术包括:快速响应设计;智能设计;仿真和虚拟设计;工业设计; 价值工程设计;模块化设计。 4)全寿命周期设计包括:且行设计;面向制造的设计;全寿命周期设计。 5)可持续性发展产品设计主要有绿色设计。 6)设计试验技术包括:产品可靠性试验;产品环保性能实验和控制。 2.2先进制造工艺 1)精密洁净铸造成形工艺;2)精确高效塑性成形工艺;

2020年(发展战略)潜艇重大技术发展动向

(发展战略)潜艇重大技术发展动向

潜艇重大技术发展动向 2005年世界潜艇领域有几个大的技术发展动向很值得我们关注,壹是美国下壹代攻击型核潜艇关键技术的开发论证工作正式启动;二是美国海军拟为下壹代弹道导弹核潜艇装备战术武器;三是常规潜艇纷纷瞄准AIP技术,尤其是我国周边国家,例如,韩国和印度相继购买AIP潜艇,而日本则是引进AIP技术加装到自建艇上;四是潜艇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壹、美海军着手开发新壹代攻击型核潜艇关键技术 2005年是美国海军新壹代攻击型核潜艇关键技术有实质性进展的壹年,6月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分别和通用动力XX公司、诺·格XX公司和DRS技术XX公司签署合同,开始这些技术的开发和论证工作。 早于批量建造“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同时,美国海军就于探索未来攻击型核潜艇概念。美国海军期望新壹代攻击型核潜艇的尺寸和建造费用均仅是“弗吉尼亚”级的壹半,但作战能力却和之相当。2004年11月,美国海军就发展新壹代攻击型核潜艇所需的关键技术制定出详细计划,该计划称作唐格·布拉沃(Tango-Bravo)。这项为期4年共投资9700万美元的计划主要于5个关键的潜艇技术领域开展研究:①无轴推进;②艇外武器储存和发射; ③艇体共形声纳阵;④艇体、机械和电气(HM&E)基础结构的简化;⑤指控中心高度自动化。这5项关键技术如果均能实现,对潜艇技术的发展将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无轴推进。目前潜艇尾部的推进系统占据了整个艇长的50%左右,支配了整个设计。如果这些设计约束被解除,将为动力装置和艇内其它设备的布置带来极大的方便,潜艇的设计和建造将比当下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为了解除这些设计约束,美国海军打算于未来攻击型核潜艇上不采用当下的核动力-齿轮传动方式,而是采用核动力-电力推进方式。采用电力推进就可去掉减速齿轮装置和推进轴系,使艇体尺寸大大减小,且保证新壹代攻击型核潜艇的最高航速达到“弗吉尼亚”级的水平。

2020年欧洲国防科技管理领域发展综述

2020年欧洲国防科技管理领域发展综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骤然爆发和全球肆虐深刻冲击了现有国际秩序。世界主要经济体围绕抗疫或借疫情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引起世界科技发展战略和格局的深刻变化。伴随人工智能、量子技术、5G等新兴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欧盟以及欧洲其他主要国家继续从战略规划、机制管理与改革、跨国家合作、研究计划开展和人才吸引与培养等多方面采取行动,推动欧洲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一、出台相关战略规划,加强国防科技战略管理与顶层筹划 (一)出台各类战略规划文件,加强国防科技战略牵引 欧盟继续向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关键竞争领域提供战略倾斜和资金支持。2020年2月,欧盟发布《追求卓越和信任的人工智能发展之道》白皮书和《欧洲数据战略》,提出在政策监管层面构建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卓越生态系统”,明确未来十年2000亿欧元的投资,旨在推动欧盟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安全领域发展。5月,欧盟“欧洲量子技术旗舰计划”发布《战略研究议程(SRA)》,推动建设欧洲量子通信网络。6月,欧盟宣布将投入52.05亿欧元支持包括无人机技术在内的16个泛欧国防工业项目和3个颠覆性技术项目。

欧盟面对疫情挑战从国家安全角度制定一系列有关生物安全的战略规划。2020年6月,欧盟发布《欧盟疫苗战略》,以加速开发、生产和部署新冠病毒疫苗。同月,欧盟发布《欧盟203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10月,欧盟生物基产业联盟发布《战略创新与研究议程(SIRA2030)》草案,提出在欧洲建立适应未来的循环型生物社会,力图使欧洲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立可持续生物链方面成为国际领导者。 欧洲其他主要国家也纷纷出台战略规划、路线图文件,布局国防科技重点领域发展。2020年6月,法国陆军公布《2030年战略计划》,指出法军必须提高电磁环境、太空、网络空间和信息技术等方面能力以获得作战优势。7月,英国议会发布报告《国防能力与装备计划》,提出须制定一份以经济可承受性和长期可持续性为核心的装备计划,切实提升国家国防能力。10月,英国国防部先后发布《战胜对手技术优势的战略》和《2020年科技战略》,提出英军未来军事发展侧重的五个新兴技术领域,并强调应采取行动获取先发优势,以加强国防部科技能力,为下一代军事能力奠定基础。 (二)关注伦理监管、个人数据保护等问题,维护国家数字利益安全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和性质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战后发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具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性:经济一体化的先导作用,一体化政策的弹性适用, 政府间主义与超国家主义的动态平衡, 一体化利益均摊原则, 精英驱动的一体化进程, 主权的集合与共享。这些特点和性质实际上表明了战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走出高度发达和疆域相对狭小的困境以及抗衡外部政治经济竞争压力而寻求区域一体化的创新。可以预见, 欧洲一体化的这种特点和性质仍会体现在未来的一体化进程中, 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联盟发展的新特点。 一、任济一体化的先导作用 回顾欧洲一体化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 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经济一体化主导了整个一体化的发展脉络。尽管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动因有多种, 即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等等, 但最能将西欧国家或者说欧洲国家整合起来的是经济领域的一体化。当经济一体化发展至一定程度需要政治引导或政治调控时,某种程度的政治合作乃至一定程度的政治一体化才会发生。有关政治合作或政治一体化的决策及其实践活动是经济一体化发展及需求外溢的结果。经济一体化先行,在经济一体化达到相当的程度后将政治合作甚或一体化作为补充或保障手段提上日程是欧洲一体化的一个既有规律, 它体现了欧盟国家主权让渡先经济后政治的显著特征, 这种特征明确显示了主权国家对政治主权让渡较之对经济主权让渡更为敏感的心态, 也说明了特定经济领域的一体化能为成员国带来最为明显的收益。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等重要条约的批准情况来看, 欧洲民众最为关心的也是其切实的经济利益。那些与其目前的实际利益相距甚远、甚至可能具有某种潜在负面影响的宏伟蓝图和冠冕堂皇之词, 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政治一体化并非有悖成员国及欧洲民众的普遍利益, 只是现存民族国家的藩篱对其有更为苛刻的要求, 政治一体化的发生需要更丰富的土壤, 会产生更强烈的现实与长远影响。 二、一体化政策的弹性适用 欧盟成员国不同的国家利益通常会导致对一体化政策发展的不同需求, 强求一致则有导致政策发展停滞之虞。由于任何成员国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政策问题上永远处于多数, 或说处于有利地位, 故妥协与规避就成为一体化政策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所谓规避, 即在特定政 策提案对某个或某些成员国可能具有潜在不利后果的情况下, 可考虑对该政策提案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条款进行例外处理, 也即可以不适用于这些成员国, 以换取持反对意见的成员国同意该项政策发展。这种一体化政策的弹性适用或者说灵活性贯穿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始终。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创建了欧洲货币体系中的汇率机制以来, 欧洲一体化进程就包括了某些灵活性要素, 即不是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加入一体化进程的所有方面。80年代中期确立的申根体系明确认可不介入这些机制的成员国。20世纪90年代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阿姆斯特丹条约继续依循并极大地扩展了这种弹性原则。如马约将两个新的政策范畴—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内政领域的合作游离于欧共体的政策制定机制之外, 而由各国政府商定。这是由于一些成员国认为这两个支柱涉及敏感的国家主权, 在现阶段难以适用超国家的决策机制。这种特殊政策特殊处理的方式既照顾了成员国对其主权利益的考虑, 又保证了一体化向外延扩展的方向发展, 进而为成员国实现其整体国家利益提供了现实基础。 此外, 马约第一次将成员国不包括在某些政策领域以条约的形式给予特别的阐明。如社会政策在马约谈判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困难。尽管有11个成员国希望给予社会宪章以坚实的条约基础, 但由于英国希望该政策领域不扩展到欧共体现存政策职责中, 导致马斯特里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