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莫扎特传影评

莫扎特传影评

这是一部回忆性讲述电影,透过年迈后的回忆讲述。得知影片人物是历史上的音乐人。这无疑成了影片的亮点,取材占领优势,引领我们进入伟大人物的生命历程去。然而讲述者却不是传记本身,而是通过另一个人的感观去触摸另外一个世界。

故事内容简单,无非是在描述两位同样热爱音乐创作的人在灵魂边缘徘徊。不同的是,一个是天才,一个是庸才。庸才儿时自认为受主的提示,父亲本不愿他学音乐,但向主祈求后,父亲的突然去世。萨列里固执认为是上帝答应了他。但莫扎特的出现,才华横溢使萨列里嫉妒又崇拜。最后抛弃主对他心灵上的约束,用手段害死了年轻天才莫扎特。

同样被上帝赋予他俩的音乐热情,但作为庸才萨列里,影片最后运用镜头跟机在萨列里正面行径的精神病院里,他对左右掠过的病者说道:“我代表庸才宽恕你们。”结束整部电影的思考。

自然的,背景出自音乐之城维也纳。那么,影片的音响就极其丰富,观众从听觉渗透到视觉产生极大的满足。无论是影片中,他们投入音乐创作遐想时,随之产生的交响乐。还是每到紧张窘迫片段时,影片能及时配上相适应的音乐力达剧作效果。其中一段是萨里列在做欢迎莫扎特进宫的乐曲(运用平行剪辑),镜头剪辑至莫扎特选发式的情景,而音乐未停。从而看出,整部影片节奏明朗,轻巧。

影片立意新,通过两位人物的悬殊对比,传记不再显得单一。

一.叙述结构的连贯性。

影片开头萨里列的自杀未遂情形与影片最后莫扎特之死被抬出有几分相似之处--伴随着紧张而严肃的音乐抬送到某一地方。头尾相呼应的连贯性结构也为突出观众对两位主人公命运更加深的回味性思考.

在这之后,才是神父在精神病院里与萨里列面对面的交谈。事实上,从影片一开始的对话,就暗藏着整部影片的拍摄基调。它并非将人物的对话全景展现给我们,而是通过最常用的对话拍摄,一方完另一方的剪辑镜头,并且在这部影片里。效果却是恰到好处,清晰明显地让观众看清人物角色的属性方向。

如莫扎特与妻子的对话常常是在一个镜头里表现,突出他们和谐交融。而莫扎特和萨利列的对话有时镜头只打在的萨利列的半部脸上,透过半部脸和莫扎特的整张脸,观众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他们心灵沟通上所存在的问题。另外,无论是莫扎特在与皇帝的对话还是与权威人士对话,我们总是会看到对方的背面,在其身后,总是有一双双尖锐的眼神射击莫扎特,他面前的强烈阻碍。而莫扎特回击的工具便是用它的才能作为盾牌。可以知道,这是导演的一双冷俊旁观的眼来刻画这

一幕。它不仅体现出莫扎特的天才常常遭受碰撞,更多的是碰撞同时,一层一层犀利的眼神后,镜头会自然地剪辑到真正幕后主宰屠杀者——萨列里那双充满的愤懑嫉妒的眼神。有时画面直接剪辑到萨利列默默关注的神情(在莫扎特歌剧上皆有体现)。这双眼睛透露的眼神无疑让观众体会到了一个庸才的渴望和不满,但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而他又是最忠实的崇拜者。

影片的连贯性在于回忆与叙述相结合。实际上,神父就代表着观众。神父倾听时透露的不同眼神,不解,同情,怜悯。也象征着观众的心声。更是影片主旨,连贯于影片开始与神父的宗旨对话——“上帝真的答应他了么?”

即便神父的回答是上帝眼中人人平等。但那其实不过是人类所渴求的美好愿望。影片虽然叫《莫扎特传》。但以萨利列的视觉出发,充分富有戏剧化,一方面时刻感受到通过莫扎特的传记,传达萨列里庸才现象的心声,同而引发主题思考——“上帝答应你了么?”另一方面回忆结束时,神父不再用眼神传达内心情感,而是低着头,这里运用特写,引起我们和历史的注意,共同哀叹莫扎特天才的死亡。

总的来说,叙述结构的连贯性就在于贯穿这个问题,展开回忆性演绎。

二.影象结构的暗喻性。

影片开始是昏暗的场景,飘落的大雪。与影片尾声相重复。升华主题,暗示故事的悲剧性.

接着,当两位友人拿着蜡烛准备进屋看望萨里列时,机位并没有一直跟拍他们的步伐,而是展现在敲门全景上的停留。很明显由他们手里的蜡烛光,我们可以转移视线看到镜头上的三道光,除两道蜡烛光外,门旁边的那炉火炉光,与后面火炉烧毁主神像做了暗示。

所以,影片中,火的暗喻正是因他们强烈燃烧的热情,最终竟被烧毁。如神象(希冀),萨列里(精神),莫扎特(灵魂)……

另外,影片的精彩还在于它借助主的神圣来挖掘人们内心的本质渴望。第一次出现主的神象是在小萨里列跟父亲在教堂时出现的,近景拍摄主的神象然后再慢慢拉近距离接近特写主的神象。与后面长大后的萨里列出现的主的神象正好相反,不仅远距离拍摄主的神象,并且静止于主的画面,主的背景是雪白的墙壁。表现主是神圣,捉摸不透的。但最终萨列里反而因不解于主的提示,将它的神象仍进火炉里。我们再次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炉,主的神象就此抛弃。

萨列里未摆正心态,不明白儿时主为何做以提示,而音乐才能上的却又有着悬殊差异,令他痛苦不堪,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困惑中的萨列里,画面主的神象便从近景(信任)到停至(怀疑思考)至抛弃(内心放肆)。

并且,主的隐象也代表人类灵魂的正义。丢弃它,烧毁它,并也失去了内心的纯正。

当影片结局莫扎特被萨列里被谋害死了。他的棺材抬入泥坑里。这时,下得不再不是雪,而是倾盆大雨。好象是在告诉人们,上帝惋惜一位它创造出的人才就此逝去。和之前几次出现雪的场景有了明显的比较。雪和雨的自然景象,前者冷冻严肃,后者洒脱透明。这时,女仆在葬场上以特写的方式出现,她脸庞上的泪和雨混淆在一起的悲哀,也是导演想表达天才的逝去的悲哀。

影片作为传记而言虽不显单一,但有些地方个人认为可构造得更加深入人心。

个人见解:

若要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理感触效果。影片开始可先演绎萨列里小时候在热爱音乐,但父亲未同意他深造。一次,小萨列里祈求上帝后,父亲便突然去世,他开始了音乐之旅。这一片段处理可在开头稍加演绎。如果仅是在回忆中简要演绎,那么会导致观众刚刚开始思考“难道上帝真的答应他了么”这一问题时,会因太仓促而被中断。观众来不及品味就要被下面的画面切换到另一个视觉里了。

接着可再画外音年迈的叙述。再跳转萨里列自杀未遂情景。如此而来,观众一眼看遍他的整个人生感叹。带着他悲悯的感受去体验他人生中与莫扎特的冲突。

也许会更富吸引力。



有人评论说,导演正因为以萨列里的视觉出发,是在同情这位庸才,同情现实生活中的庸才。事实,导演并未有偏袒哪一方。只是仍旧在反映一个问题:“上帝真的答应他了么?”如从歌剧中,我们看到,无论是萨里列还是莫扎特都在无比投入酣畅淋漓的指挥。

可相同的热情不同的才能,但塑造一样的悲剧。因为我们无法诠释主的正义是否答应了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