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浅析“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浅析“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发表时间:2016-09-06T11:07:22.88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4月作者:何娇娇

[导读] 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旅游、网上银行等,都是“互联网+”思维与行业深度融合的产品。

何娇娇江苏省洪泽县图书馆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图书馆引入“互联网+”思维,必将有助于其服务创新,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形势,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问题,简述了互联网+时代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

摘要:“互联网+”;图书馆;创新

在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互联网+”已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掀开了我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新的一页。鉴于此,本文拟在阐述“互联网+ ”的内涵及其对图书馆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中,以促进图书馆事业更好的发展。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简单来说,“互联网+ ”就是指互联网和各个产业相加,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充分利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目前,“互联网+ ”战略已被应用到多个行业,带来了行业的创新,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旅游、网上银行等,都是“互联网+”思维与行业深度融合的产品。

二、“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影响

在传统概念中,图书馆是信息文化中心,起着传播信息、查询信息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得以在互联网中存在并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图书馆作为信息文化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为此,图书馆亟须根据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对服务方法进行创新,以保证图书馆信息文化中心的地位。而“互联网+ ”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将使图书馆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从而实现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转型。

三|、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实行文献资料数字化转化,建立专用数据库。计算机技术对信息的最大贡献就是实现了信息的归类,并建立了数据库,使信息的存储和查询变得非常便捷。图书馆资料和文献的数量是巨大的,传统的保存和查询方式不但效率低下,并且占用了太多的物质资源。数据库技术的出现,为图书馆的信息数据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方式。采用计算机手段,可以将图书馆的纸质印刷资料变成数字信息,按照资料的分类方式,存入特定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与互联网对接,实现图书馆资料的网络共享。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资料要想通过网络传播,就必须采用现代化计算机手段将其进行转换。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将图书馆内收藏的大量文献资料实行数字化转化,建立专用数据库,使图书馆资源成为有效的网络资源。

2、增加图书馆的信息存储量。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手段就是购买图书提高馆藏量。这种方式不但资金耗费巨大,并且同一资料在不同图书馆中都有储藏,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互联网+时代,许多信息都在互联网中得以共享,这就为图书馆提高馆藏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直接从网络数据库下载有用的资源。网络资源的优势在于不但可以减少图书馆购买图书的投资,而且还可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增加馆藏不但要对实体馆藏进行一定补充,还要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增加一定数量的虚拟馆藏,使图书馆的各项信息存储量都有所增加。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对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和归档,保证用户能够实时查询信息,使虚拟馆藏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存储量,要从虚拟馆藏下手,注重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提高数字化信息存储量的比例。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早已习惯网络阅读和从网络上获取资料。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使人们不再依赖于纸质文本。阅读方式从单一的纸质文本阅读向网络阅读转变。基于人们的这种需求,数字化图书馆成为了必然的选择。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是图书馆内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纸质文本变成了电子出版物。由于电子出版物采用的是数字化信息存储技术,便于管理和查询。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要逐渐提高电子出版物的收藏比例,对现有的传统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转化,提高纸质文献的使用效率。图书馆在提高数字化信息存储比例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的管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使电子出版物和纸质文献都得到全面有效的利用。

4、构建图书馆的查询体系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查询业务,由过去的对实物信息的查询变成了对虚拟信息的查询。这一转变,就需要图书馆对自身的业务进行系统的调整和规划,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构建图书馆的查询业务体系。此外,图书馆还要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深度的整理和开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要目的,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特色服务,满足不同用户对文献资料的深度要求,不断改进查询业务方式,加快信息查询速度,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

5、注重服务手段创新。图书馆丰富的服务内容必须依靠先进的服务手段来实现,除了传统的服务手段外,图书馆当前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服务手段创新。一是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可以建立一个面向手机终端访问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器系统,开展手机在线参考咨询服务、手机阅读服务、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等。例如,可利用手机上网的功能,检索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阅读在线全文书刊,用手机的短信功能或电子邮件功能,接收图书馆发出的图书借阅逾期通知或咨询图书馆藏情况,以及通过手机公众微信号了解图书馆的资讯等。二是开通24 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服务。在读者集中的地区安装24 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为市民提供阅读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现场给读者示范具体的操作办法,并张贴自助图书馆具体操作流程,以方便读者使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 ”时代,图书馆应把握机会,引入“互联网+ ”战略思维,进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的主动性、专业性,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为国家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