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助剂免水洗染色新技术

无助剂免水洗染色新技术

无助剂免水洗染色新技术
无助剂免水洗染色新技术

无助剂免水洗染色新技术

作者:陈水林

作者机构:东华大学,上海,201620

来源:针织工业

ISSN:1000-4033

年:2009

卷:000

期:001

页码:62-64

页数:3

中图分类:TS19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免水洗;无助剂;微胶囊技术;分散染料;染色

摘要:文中介绍了用于分散染料染色的无助剂免水洗新型染色技术的意义和组成,分析了该技术的无助剂、免水洗的工艺原理,指出此技术关键在于使分散染料微胶囊化再进行染色.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五大染色新技术

五大染色新技术 生态染色 未来染色加工将建立在更加安全完善的生产加工链上进行,纤维材料、染料和化学品是环境友好的,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生产加工是安全、生态的,不会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高效和高度自动化的;产品是安全、有益健康和多功能的,以及整个生产链是受到严格监控的。为了建立清洁染色加工链,需要从原料、产品设计、加工和应用整个过程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清洁染色生产体系。 新纤维和新组织结构染色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纤维,特别是多种纤维复合纺织材料会愈来愈多,纺织品的组织和结构会愈来愈复杂,要求的性能会愈来愈新,愈来愈多,它们的加工,包括染色会愈来愈复杂。目前国外的纺织布料纤维种类已达5-6种,将来我国的纺织产品所含纤维种类也会愈来愈多。与此相适应的染料和化学品种类也会增多。因此,染色工艺和染色方法也将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对染色理论也会不断深入研究。 一些目前正在开发的染色新技术将逐步成熟和得到应用。例如高效短流程染色、电子束和紫外线等的射线固色、喷墨印染和电子成相印染等,更新的染色技术还将不断出现。 非水和节水染色 目前,水仍是染色不可缺少的介质,而且用水多,排放的污水也多。节水染色,包括各种小浴比、低带液率的染色会继续不断发展,此外就是循环用水,加工后的水溶液通过净化,使水得到重复利用。 开发非水染色将更加被重视,目前研究的超临界CO2流体染色,虽然希望它完全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是不现实的,但在一些特殊的染色体系有望应用。另一种非水染色介质,即离子液体也有可能开发作为一种染色介质,由于它无蒸汽压力,在常压下进行染色,染色设备简单,而且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的疏水组成,可以作为多类染料的染色介质。我们试验证明,不仅直接、酸性、活性染料等离子染料有很好的溶解性和上染率,非离子染料,例如分散染

特殊染色技术的应用

特殊染色技术的应用 特殊染色技术的应用现代病理学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其它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这些技术要求一定的实验条件以及所需的试剂价格较为昂贵,对于一部分病人以及某一些基层医院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而组织化学技术则具有无需复杂的实验条件以及较为昂贵的试剂操作又比较简单的优势,在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比如,当细胞中出现色素,是黑色素还是含铁血黄素以及当组织中出现均一化学物质是否为淀粉类物质等,用组织化学技术区别起来很简单,所以组织化学技术,虽然已有几年到几百年的历史,仍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技术。 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很多,我们仅介绍几种常用的组织化学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一.胶原纤维的染色凡是间叶组织细胞都可产生网织纤维,也可产生胶原纤维,纤维母细胞是产生胶原纤维的主要细胞。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纤维,是结缔组织中起支持作用的重要部分,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坚固性,能抵抗一定的牵引力而不致撕裂。胶原纤维是原胶原互相错开1/4平行排列交联成胶原原纤维,胶原原纤维再聚合成较宽的结构。按胶原的化学成分可分为15种,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主要由I.Ⅱ.Ⅲ型胶原组成,新鲜时呈白色,故又称为白纤维。在HE染色中呈均一的粉红色,与周围间

质区分不是很清楚。染色后,便可明显区别开来,易于观察病变时胶原纤维的变化。 应用: (1)器官硬化性疾病的观察:如肝硬变.心肌瘢痕的观察,胶原染色更易于观察诊断。 (2)瘢痕与淀粉样物质鉴别:前者胶原纤维染色为阳性,后者为阴性。 (3)骨纤维异常增殖病与骨纤维化的鉴别:利用胶原纤维染色可较易观察前者胶原纤维紊乱,纵横交错,后者较规则。 二.网状纤维染色网状纤维是非常细而短的纤维,大量堆积时则形成致密的网状,故有网状纤维之称。疏松组织中网状纤维比较少,它多分布在结缔组织与其它组织交界处,如在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交界处的基膜内,毛细血管周围以及造血器官,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团索和外分泌腺的腺末房周围等处均有丰富的网状纤维。 网状纤维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不同过程,对疾病的诊断有极大意义。网状纤维的多少.粗细紧密.疏松或断裂,都是病理检验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可根据其存在和分布来鉴别癌与肉瘤。而在HE染色标本上,网状纤维不易显色。所以网状纤维的组织化学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上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应用: (1)癌与肉瘤的鉴别:在网状纤维染色下可清楚显示出肉瘤每一个细胞周围有网状纤维围绕,或似为团状或巢状的瘤

几种天然石材染色方法介绍

几种天然石材染色方法介绍 介绍几种目前主流的天然石材(石板材)产品的染色方法,及其相关原理、加工工艺和操作流程。 一种经药水染色的石板材及其加工制作方法 专利号: 20061005089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药水染色的石板材及其加工制作方法,其加工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1.将天然花岗岩石进行切割、磨平,制作成一定规格的石板; 2.将初步加工好的花岗岩石板放入烘烤炉进行烘干处理; 3.在色液池中放入色液; 4.将烘干后的花岗岩石板放入色液池中浸泡; 5.将浸泡后的花岗岩石板取出自然晾干; 6.将晾干后的花岗岩石板放入烘烤炉内烘烤

7.将烘烤后的花岗岩石板冷却,再取出 8.根据所需颜色的深浅来决定重复浸泡和烘烤的次数; 9.根据需要将浸泡、烘烤好的花岗岩石板进行打磨、抛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弥补天然石材本身所缺乏的颜色,可制作出更多种不同颜色的石材染板,使石板材更富有美感,用途更加广泛。 一种经药水染色的石板材及其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方法包括色液的选择制备以及包括天然石板材用药水染色的加工制作过程。 1.色液的选择制备:其主要成分为:硝酸铁、硝酸锰和水,各主要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硝酸铁:26。8~32%硝酸锰:8~13。2%水:60% 2.天然石板材用药水染色的加工制作过程具体为: 1)将天然花岗岩石进行切割、磨平,制作成一定规格的石板; 2)将初步加工好的花岗岩石板放入烘烤炉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的时

间控制在1至4小时,烘干的温度值控制在145度至205度之间。烘干后,等待花岗岩石板冷却再取出; 3)色液池中放入硝酸铁和硝酸锰按一定比例配制的色液; 4)一次浸泡烘烤工序: a)将烘干后的花岗岩石板放入色液池中浸泡,色液要完全淹没花岗岩石板,浸泡的时间控制在1至4小时; b)将浸泡后的花岗岩石板取出自然晾干; c)将晾干后的花岗岩石板放入烘烤炉内烘烤,烘烤的温度为:145度至205度之间,烘烤的时间为:1至4小时; d)将烘烤后的石板材冷却再取出; 5)据具体颜色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进入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浸泡烘烤工序; 6)花岗岩石板进行打磨、抛光即得成品。图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