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抗战历史要点

重庆抗战历史要点

重庆抗战历史要点
重庆抗战历史要点

重庆与抗日战争

一九三五年

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

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一九三六年

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一九三七年

三月二十一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六月二十八日蒋介石电重庆行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设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以再次整顿川军,该会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主任委员,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第六路军总司令刘湘为副主任委员,贺图光、邓锡侯、刘文辉、唐式遵、杨森、潘文华、王缵绪、孙震、李家钰、范绍增、向传义、董宋珩、郭勋祺、许绍宗、张邦本、徐源泉、夏斗寅、李蕴珩、周浑元为委员,大体网罗了川康军队高级将领。

七月六日何应钦在重庆行营太礼堂主持川康整军会议开幕式。根据会议精神,川康各军于八月十日以前整编完成,计有;

(一)川康绥靖主任直辖部队(辖三军、两独立师、七独立旅),(二)二十四军;(三)四十一军;(四)四十五军;(五)四十七军。

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芦沟桥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成立专门机构,组织沿海沿江工矿企业内迁工作。

七月四川省政府拟订《四川后方国防基本建设大纲》。

七月十日川康绥靖主任兼四川省主席刘湘电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各省市军政长官,请缨抗战,主张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赴国难。

八月一日日本驻渝领事槽各连二率驻渝日侨二十余人离开重庆。

八月四日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电呈国民政府,请速颁布抗敌令,并厚恤华北抗敌阵亡将士遗族。

八月二十六日刘湘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大家集中精力,站在国家民族立场上,为民族抗战而效命。

九月一日川军出川抗战部队分东北两路同时出发。抗战时期,川军先后调入抗日前线共有六个集团军及部份独立师旅,约占国民政府抗战兵力五分之一。此外,还调出二百五十七万壮丁参战。一九三八年九月,四川各界集会,定“九一”为川军参战永久纪念日。

同时,重庆防空司令部正式成立。重庆行营委重庆警备司令李根固为重庆防空司令。

九月十五日川军出川抗战本年共需四八O万元,计由中央、中国银行借到二百万元,重庆金融界绅商垫支二八0万元。

十月二十九日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作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

十月四川省政府颁布《四川省抗战时期中心工作提要》。

十月十八日重庆市江巴两县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举行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

十一月九日刘湘奉命离开成都赴南京,请示抗战事宜等。后转至汉口,病重住院。

十一月十六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南京登永丰舰,次日启碇西上。到宜昌后,换乘民生公司民风轮,继续上驶。

十一月二十日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代表全川民众竭诚欢迎。

十一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以重庆高级工业中学(大溪沟学田湾)为驻渝府址,改建完成。

十一月二十六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乘船抵达重庆。重庆军政当局及各界代表十余万人前往码头热烈欢迎,盛况空前。

十二月一日国民政府在重庆大溪沟新址开始办公。

十二月七日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迁渝后的首次执监委员、常务委员联席会议。

十二月四川省主席刘湘、建设厅长何北衡、工业专家胡光镳先后到达汉口,向愿意迁川的各厂矿企业解说四川资源、设厂环境,以及四川急需的工矿行业。

一九三八年

一月一日国民政府改组行政院,蒋介石辞行政院长兼职,孔祥熙、张群继任正副院长。

一月三日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在重庆忠烈祠公祭四川先烈。

一月四川省政府决定:成立迁川工厂用地评价委员会,由重庆市市长、江北县县长、巴县县长、重庆市商会会长、省建设厅驻渝代表、建筑专家、工业专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属厂矿迁移监督委员会代表组成。规定:凡迁川工厂厂址地印契一律免收附加税三成(后减收五成),并协力解决运输问题。

一月十六日日本近卫内阁发表对华政策声明:宣称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

一月二十日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在汉口病逝。二十二日,国民政府任命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行政院副院长张群兼任四川省主席。张未到职前,由王缵绪代理。

一月二十八日由于刘湘逝世,川军动荡,蒋介石电川军将领及重庆行营,予以慰抚。并相继特予安顿刘湘直辖将领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王陵基,以及其他川军将领。

二月四日刘湘灵榇运抵重庆。九日移送成都。十四日,国民政府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明令国葬。

三月四日川康绥靖公署改组。国民政府任命邓锡侯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潘文华任副主任。另任刘文辉为重庆行营副主任.

三月二十三日台儿庄战役开始。四月六日,战役结柬,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四月一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闭幕。会议通过《抗战建国纲领》。

四月十七日迁川工矿厂家在重庆成立迁川工厂联合会,选颜耀秋.庞赞成为正副主任委员。

六月九日国民党驻武汉党政军机关开始撤退。党政机关移往重庆,军事机关移往湖南。

七月六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开幕。

八月一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改组四川省政府,接受张群辞职,调任重庆行营主任;王缵绪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八月二日重庆举行防空大隧道开工典礼,隧道共分七段,可容四万余人。

八月四日国民政府驻汉口各行政机关全部迁移重庆。

八月二十二日日军下令攻占武汉。

九月九日重庆行营为整理四川财政在重庆举行谈话会。

九月十五日《中央日报》由长沙迁重庆出版。

十月一日《扫荡报》重庆版发刊。

十月二十五日汉口失守。三日之内,武汉三镇全部陷落。

《新华日报》在武汉停刊,同日在重庆出版发行。

十月二十八日国民参政会迁到重庆后,举行第一届第二次会议。

十月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重庆机房街七十号设立,原联络处撤销。

工矿迁川暂告段落。据统计,迁入四川的工矿企业共计二百四十五家,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包括来自上海、汉口、南京、杭州、无锡、香港、青岛、天津、石家庄、郑州、长沙等地的钢铁、机械、电器、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

十月二十八日重庆行营主任张群及四川主要军政官员联名电请蒋介石驻节四川。十二月八日,蒋介石于南岳军事会议以后,从桂林飞抵重庆。

十二月十八日征精卫自重庆出逃昆明,转往河内,二十九日发表“艳电”,叛国投敌。

一九三九年

一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举行,决议组织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为委员长。

一月十日日本飞机十一架首次轰炸重庆。十五日,日机二十七架再度袭渝,投弹五十八枚,炸毁房屋二十余栋,炸死一二四人,炸伤一六六人。

一月根据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书记周恩来,常委周恩来、博古、凯丰、吴克坚、叶剑英、董必武。

二月一日由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移渝办公,委员长重庆行营奉命结束,另设委员长行辕于成都、西昌,由贺国光、张笃伦分任主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在重庆行营原址办公,张群任秘书长。

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一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重庆召开。议长蒋介石提议,设立川康建设期成会。期成会成立以后,又组织视察团,于三月底分赴各地视察。

二月二十六日重庆各界举行献金竞赛。

三月四日重庆市政府为疏散人口,由社会局发布《告民众书》,敦促公务人员眷属、老弱妇孺、一切不必留在市区之团体,住户、商店、工厂、堆栈仓库,立刻自动疏散。四月十日,成立疏建委员会,着手开辟火巷。

四月二十四日重庆物价评定委员会成立。

五月一日根据国民党中央《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国民政府于晚七时在重庆军委会广场召开国民精神总动员宣誓大会。会后就地举行火把游行。

五月三日、四日“五三、五四重庆大轰炸”。五月三日下午一时,日机三十六架飞临重庆上空,投弹百余枚,大梁子、苍坪街、左营街、新丰街、陕西街等地被炸起火,死伤市民近千人。五月四日,日机再度狂轰重庆,炸死市民四,四OO 余人,炸伤三,一00余人,炸毁房屋一,二0O余栋。市民死伤流离,目不忍睹。两日之中,驻渝的英、法、德使领馆均无幸免,人员亦有伤亡。为此,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祺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五日,国民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救济难民,并统制公私船舶车辆疏散市民,三天之内,共疏散二十五万余人。

五月十二日、二十五日,六月九日、十一日,七月六日,九月三日日机数度空袭重庆,被中国空军和地面炮火击落六架。

五月五日国民政府命令:重庆由四川省政府直辖乙种市改为行政院院辖市。

五月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由市内迁至化龙桥龙隐路红岩嘴大有农场。

五月十五日贺国光就任重庆市长。

五月因日机连日轰炸重庆,各报出版发行困难,国民党当局下令各报停止单独发行,由十家报纸共出“联合版”。

七月一日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在成都成立。

八月十五日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秘书处成立。秘书长龙文治。

同日重庆香港间无线电话正式通话。

九月九日至十八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四次会议在重庆举行。川康建设期成会根据《川康建设视察团报告书》制成《川康建设方案》,由国民参政会议长兼川康建设期成会会长蒋介石提付大会,决议通过。‘

九月十九日由于四川省政府主席王缵绪率部出川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蒋介石兼任四川省主席。

九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十月一日重庆市临时参议会举行第一次大会。议长康心如。

十月三日蒋介石飞赴成都,兼理四川省政。十五日,发表《告四川同胞书》。十七日,飞返重庆。

十月国民参政会内的中间党派参政员梁漱溟、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人在渝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

十一月十二日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在重庆举行。

十二月五日由于重庆市长贺国光另有任用,国民政府任命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二处处长吴国桢继任重庆市长。

十二月二十六日行政院第四四五次会议决议通过新勘定的重庆新市区地界。

一九四0年

一月四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抵达重庆。

四月一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

四月二日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第二次大会召开。

四月二十日重庆市总工会成立。

五月至十月日本空军乘四川夏秋两季,晴朗无雾,倾其全部精锐,组成袭川部队,从五月到十月,对四川作长达六个月之久的疲劳轰炸,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目标。

五月二十日、二十二日、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日机五百五十余架次轰炸重庆,炸毁民房四百余栋。日机被中国军队击落击伤六十余架,中方损失十余架。

六日六日、十日、十一日、十二日、十六日日机一,一00余架次轰炸重庆,炸毁房屋一,OO0余栋,英国总领事馆全部被炸毁。敌机被击落击伤二百余架,中方损失十余架。

六月三十日重庆市临时参议会通电声讨日本帝国主义轰炸重庆的罪行。

七月一日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在重庆召开。

七月日机四OO余架轰炸重庆。重大等教育文化机关损失惨重。

八月日机六五O余架飞袭重庆。二十日,滥炸重庆商业及居民住宅区,市民死伤极其惨重,国民政府特拨赈款一百万元。

九月六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定重庆市为中华民国陪都。

九月十七日行政院决议组织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详细规划重庆建设事宜。

九月日机四OO余架轰炸重庆。十三日,中国飞机三十六架与日本飞机六十六架在重庆上空激烈空战,中方被毁十三架,伤一架,损失惨重。

十月一日行政院通过《重庆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组织规程》。该会直隶行政院,由孔祥熙任主任委员,周钟嶽、杨庶堪为副主任委员。当日,重庆各界三万余人举行庆祝陪都建立大会,晚上举行火把游行。

十月十五日重庆各界举行反轰炸大会,发表宣言,声讨日本暴行。

十月二十五日日机三十三架袭击重庆,炸伤泊于长江南岸的美国军舰杜杜伊拉号和太古轮船公司的万象、万流两轮。次日又轰炸市内贫民棚户区,损失惨重。

十一月十三日行政院第四九O次会议决定,接受蒋介石辞去理兼四川省主席一职,任命张群兼任,并任成都行辕主任。

一九四一年

一月十三日四川省第一次行政会议重庆区会议召开。

二月一日军政部发布全国各省市防空设施统计情况:重庆市有防空壕十五个,避难室十九个,防空洞六六四个,掩体三十八个,可以容纳二二三,六九五人。

二月九日奉行政院命令,重庆市临时参议会定九月六日为重庆陪都建立纪念日。

二月十三日重庆市政府通知:重庆浮图关已于最近由蒋介石改名“复兴关”,并刻石于关右。

二月十四日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及市政府,奉命疏散市区人口二十万。从三月十四日起执行。

三月一日国民参政会第二属一次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决定,继续设立川康建设期成会。中共参政员为抗议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拒绝出席会议。

三月十九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秘密成立。主席黄炎培。

三月二十五日全国粮食管理局制定《重庆市食米统购统销办法》。

五月一日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第四次大会开幕。

五月日机六批三百余架次袭渝,集中轰炸重庆市区,炸毁房屋七百余栋,死伤数百人。英法使馆全部炸毁。

六月五日日本飞机首次夜袭重庆。由于傍晚以后进城人数甚多,加以隧道通风不畅,以至秩序混乱,发生拥挤。当晚,发生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死伤数千人。

六月七日蒋介石下令惩办主管防空人员,将重庆防空司令刘峙,副司令胡伯翰,重庆市市长吴国桢革职留任。

七月二日任命贺国光任重庆防空司令。撤销谢元模的重庆防空司令部工程处副处长职务。

六月日机一百七十余架次袭击重庆市区,市民死伤损失惨重。美国大使馆全部炸毁。

六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续定重庆市为《非常时期违反粮食管理治罪暂行条例》施行区域。

七月日机五百余架次袭击重庆市区,陪都损失惨重。苏联大使馆部份被炸,美舰图图拉号被炸伤。

夏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在重庆成立。

八月八日至十四日日机数百架次不分昼夜,以不到六小时的间隔,对陪都重庆施行“疲劳轰炸”,市内饮水、灯光全部断绝,人民断炊失眠。

八月三十日蒋介石在重庆南岸的黄山官邸被炸。适蒋正在其间召开军事会议,房屋部份被毁,卫士伤亡六人。同日,浮图关下的国民大会堂被全部炸毁。

十月一日重庆各界举行陪都建立周年纪念大会.

十月十四日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招待中外新闻界人士,报告陪都整建计划。宣布:陪都重庆在抗战时期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战后亦将为西南政治经济中心,因此,陪都建设以贯彻战时和平时两重性为原则。

十一月十六日纪念郭沫若五十大寿及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大会在重庆举行。

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事爆发。此后,日本空军因全力对付美国.故对四川重庆的轰炸袭击大为减少。据统计,抗战期间,日机轰炸重庆数百次,炸死九,二一八人,炸伤一三,九0八人,分别占全省被日机炸死炸伤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一和百分之五十三。

十二月九日国民政府发布文告,正式对日宣战。

十二月十一日粮食部统计:四川省完成本年度田赋征实定额百分之八十,计九五六万余石。

十二月十二日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在重庆召开。 (前两次在成都召开)

十二月十四日重庆市举行国际文化团体扩大反侵略大会,拥护国民政府向轴心国宣战。

十二月三十日“精神堡垒”在重庆都邮街广场竣工。此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单位联合建立。全高七丈七尺,共分五层,顶悬国旗及各种标志。

一九四二年

一月一日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在重庆两浮支路中央图书馆举办第一届陪都建设展览会。

一月十六日川康区食糖专卖局在重庆成立。

二月一日川康兴业公司在重庆军委会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该公司旨在“吸收民间游资,从事生产,开发矿藏,以利抗战大业”。董事长张群,官股理事顾翊群、卢作孚等十四人,商股董事钱永铭、刘航琛等十二人。另各有官商股监察人六人。三日,董事会、监察人就职,并举行第一次联席会议。

二月十五日中国第一个滑翔机场在北碚落成。

二月十六日国民党重庆市党部主任委员陈仿先辞职,杨公达继任。

四月三日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首次在渝公演。

四月四日中国第一个跳伞塔在重庆两路口落成。

五月一日国家总动员会议在重庆成立。五日,颁布《国家总动员法》。

六月十四日重庆各界庆祝“联合国日”。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盛赞重庆“象征中国不屈不挠之意志与决心”,“成为联合国家所为振奋之精神象征”,“成为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之一名词”。

八月六日国民政府委员杨庶堪在重庆南岸大石坝寓所逝世。杨庶堪,四川巴县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四川省长、大元帅府秘书长,广东省长等职。八月二十日,国民政府明令褒奖。十一月二十二日,杨庶堪追悼会在重庆夫子池新运服务所举行。

九月九日重庆市举行庆祝首届体育节大会。

十月二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由成都飞抵重庆,受到热烈欢迎。次日,会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十一月十七日四川省主席张群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上报告川省施政情况。

十二月八日国民政府任命贺耀组为重庆市长。免去吴国桢市长职务。十六日,举行交接典礼。

十二月十七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限制物价办法》。

十二月二十日重庆市社会局令饬重庆盐业、食油、棉花、棉纱、布匹、燃料、纸张同业公会,以上民生重要必需品,一律以当年十一月三十日的价格为标准,从新议定价格,一星期内呈核,以作正式颁布之依据。

一九四三年

一月十一日中英,中美新约分别在重庆、伦敦、华盛顿签字。

二月二十三日国民政府公布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第二届议长、参议员、候补参议员名单。议长康心如、副议长李奎安。

三月三日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出版。

同日重庆市政府管制蔬菜市场。

三月十五日重庆至宝鸡公路通车。

三月十六日三青团重庆支团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开幕。

三月二十九日三青团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开幕。

同日辛亥“三二九”革命先烈纪念日(黄花岗起义)。上午,重庆各界召开纪念大会,到遗爱祠公祭先烈;下午,在中央公园举行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奠基典礼。

四月十日重庆昆明间无线电传真开放。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政府调整限价办法:米煤等八种主要日用品继续限价,其他日用品改为议价;非日用品暂缓议价。凡议价物品,由物价评议会议定,报社会局审核。物价评议会改组,由市商会、工会、参议会、市党部及主要同业公会组成。

四月二十二日国民政府公布四川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议长、参议员、候补参议员名单。议长向传义、副议长唐昭明。

五日九日重庆区专科以上学校联合运动会开幕。

六月一日四川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开幕。

七月一日重庆粮价重新调整,每石米上涨一百四十至二百六十元,面粉亦相应上涨。

七月九日四川省重庆区行政会议开幕。十三日,蒋介石到会致训词。

七月十五日杨沧白先生纪念堂由原重庆府中学堂旧址改建完成,次日,举行揭幕典礼。

八月一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山洞双河街官邸逝世。当晚,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选任行政院长蒋介石代理国民政府主席。

八月七日四川各界在成都公祭林森。

八月十三日重庆银楼业公会评定黄金价格:售出每两一二,四OO元,收进一O,四00元。

八月十四日重庆市警察局发表户口统计:全市共一五五,五四九户,八八五,四八O人。其中男性五四八,一五三人,女性三三七,三二七人。

八月二十日川江民船商业同业公会及船员工会联合会在重庆成立。

九月六日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在重庆开幕。十三日,大会选举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十月十日,蒋介石宣誓就职。

十一月四日重庆市党政联席会议决议筹建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前在中央公园奠基者为总碑,另拟分建邹容、张培爵纪念碑。

十一月七日重庆布匹、食盐限价。白宽布由每尺一,三五O元提为二,六五O元,其他备色布匹另加漂染费用。食盐每斤提为十六点七元。

十一月十七日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葬于重庆山洞双河街官邸之前。

十一月十八日蒋介石夫妇离开重庆飞赴开罗与罗斯福、邱吉尔举行开罗会谈。十二月一日,返回重庆。

十二月二十五日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在重庆市炮台街沦白堂外举行奠基礼。当日,炮台街命名为沧白路,新生路命名为邹容路.

十二月三十日重庆市各界在罗汉寺公祭十一月二十日在桃源战役中牺牲的川军一五O师师长许国璋。

一九四四年

一月十日前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烈士公葬典礼在荣昌卧佛寺墓园举行。

二月十日重庆市黄金价格上涨,每两售出已达二O,五00元。

同日三青团重庆支团部正式成立。该部所辖重庆及川东四十县分团,有团员二六,三O0人。

二月二十二日重庆雾季将过,空袭堪虞,警察局特定从三月一日起,按户劝告市民自动疏散,并定期强制执行。

三月一日陪都体育场命名典礼在浮图关新建场址举行。体育场包括四百米跑道运动场、司令台、二十五公尺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运动场内可容观众六万人。

三月五日重庆市政府发表重庆人口数字,截至二月底止,共有一六四,四九O户,九五O,六一四人,其中男性五八九,四八九人,女性三六一,一二五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三,三六七人。

三月二十五日据四川省政府公布,四川全省现有工厂一,三七七家,资本总额五七九,四六八,一九五元,每家平均资本四二0,八一九元。主要分布在重庆附近,其次在成都、江北、乐山等地。

三月二十九日邹容烈士纪念碑奠基礼在重庆南区公园举行。

五月十八日交通部、四川省政府举行特种工程完工慰劳会。特种工程包括成都附近的四个轰炸机场,五个驱逐机场。

五月二十二日杨庶堪灵榇从南岸大石坝移奉朝天门码头公祭。三十日,在巴县东泉墓地安殡。

六月三日行政院发言人称:重庆零售物价指数较一九三七年上涨四五0倍。

六月十六日美国超级空中堡垒B一29轰炸机从四川基地起飞,首次轰炸日本本土——八幡钢铁工业中心。

六月二十四日川康经济建设服务社在重庆成立。张群为理事长,张群、徐堪、康心如、胡子昂、卢作孚为常务理事。该社旨在联合川康两省生产贸易金融交通等项事业,首求解除目前困难,进谋将来协调发展。

七月七日四川省第五次行政会议重庆区会议开幕。

七月十日国民党重庆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十四日闭幕。八月七日,国民党重庆市党部主任委员方治,暨全体执监委员宣誓就职。

八月三十一日行政院发言人答记者问:八月份重庆零售物价总指数较一九三七年上涨四四一倍。

九月二日重庆市调整区以下基层组织,撤销镇公所,划全市为十八区,四O八保,七,一七七甲。

九月八日重庆市政府组织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调查“九一八”以来,因日本侵袭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

九月十一日经济部公布:截至一九四四年六月底止,全国共有公私营工厂四,三四六家(已登记者),在重庆的最多,达一,二二八家.在四川各地有七二七家,其他散处湘桂陕甘滇赣各省。

九月十五日中共代表林伯渠、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三次会议上报告国共谈判经过。

九月二十二日三青团重庆支团部派员分三路出发,发动川东南各地学生青年从军。

十月一日重庆各界举行追悼邹韬奋大会。

十一月一日重庆市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成立。贺耀组市长兼主任委员。

十一月二十八日日军攻入贵州境内,有直逼四川之势,重庆人心紧张。

十二月五日日军攻陷贵州独山,全川震动。经中国军队猛烈反攻,八日,独山克复。

十二月十二日据统计,重庆参军的知识青年达八,一二一人,超过分配指标三,OOO人,约占全川数额的百分之四十。

一九四五年

一月二十四日据统计,截至一九四四年底,重庆共有公私银行七十五家。

二月十日。国民政府任命王缵绪为重庆卫戍总司令。免去刘峙此职。

三月二十九日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幕。

四月十五日重庆市物价不断跳涨,各业公会均采十日一议价的办法,议定后送主管机关审核执行。

五月五日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开幕。

六月重庆发生霍乱。

八月九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重庆市民,彻夜欢腾。

八月十一日日本投降后,重庆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黄金、美钞、百货猛跌。出口货物涨而后跌。

八月十五日中美英苏正式宣布,接受日本投降。

八月二十日重庆市八半比期虽已渡过,但市面银根仍紧,金价续跌。

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由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到达重庆,举行国共谈判。双方于十月十日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十一日,毛泽东飞返延安。

九月二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九月三日国民政府下令,褒恤抗战时期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褒奖全体官兵;停止征兵免赋一年;分别检讨废止各种战时法令。

十月五日重庆市出征军人家属互助联谊会举行大会,庆祝抗战胜利。蒋介石及征属代表数百人出席了会议。

十月十日国民政府向抗战有功文武官员授勋。吕超、王缵绪、邓锡侯、潘文华等川籍官员,分别获得胜利勋章和忠勤勋章。

十月二十四日重庆市政府决议编纂市志,以市长为主任委员。

十一月三日四川省政府奉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令:拟定四川为全国建设实验区,以为全国示范。

十一月二十日《中央日报》发表社论《国民政府移驻重庆第八周年》。

十二月一日新任重庆市长张笃伦就职。

十二月十二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令重庆市政府,草拟重庆十年建设计划。随后,重庆市政府成立重庆都市计划委员会,于次年五月提出这一计划。

一九四六年

二月五日蒋介石接见外国记者称:政府准备五月还都南京。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陪都。

四月二十日国民政府将于近期还都。为办理各机关在渝结束事务和还都事宜,以及与重庆党政军联系,特设“中央党政军机关留渝联合办事处”。二十五日,在军委会内正式办公。

四月二十三日国民政府令:前因政府迁驻重庆而撤销的重庆行营,因政府即日还都,现予恢复。原设之成都行辕撤销,有关事务,并入重庆。特派何应钦为重庆行营主任,张群兼代。三十日,重庆行营成立。

四月二十四日陪都各界在军委会大礼堂隆重举行庆祝国府恭送主席胜利还都大会。蒋介石等国民政府官员、重庆市党政军官员、川籍国大代表、重庆市参议员、各机关团体代表六百人出席了会议。重庆市参议会议长胡子昂致颂词,市长张笃伦献旗,蒋介石发表讲话。

四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飞赴成都,二十八日返渝。

四月三十日国民政府发表自重庆还都南京令。

同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飞离重庆。当日到达西安,五月二日到达汉口,五月三日回到南京。五日,南京各界举行还都典礼。

一九四七年

八月重庆各界建立的抗战胜利纪功碑落成。该碑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动工,建于都邮街广场“精神堡垒”原址。(节选自《重庆抗战纪事》1985年第一版)

抗战遗址

中美合作所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统计局(军统局)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在1942年共同创建的用于训练特工的场所,雄村中美合作所是中国最早举办的合作所。在40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寇“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为了从国民党当局那里获取对日作战的情报,双方签订了秘密协定,于1942年组建,1943年7月正式成立了一个情报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由国民党特务头子、军统局局长戴笠任主任,美国海军部派遣的少将梅乐斯任副主任。

“中美合作所”设于重庆西北部歌乐山下纵横10余公里的群山之中,建筑房屋800余间,将包括渣滓洞、梅园、杨家坪、造石场、白公馆、五灵观、红炉场、王家院子、熊家院子、小扬公桥、朱公馆、步云桥、岚垭等地在内的大片土地划为禁区。在这个特殊禁区内,有戴笠、梅乐斯的宅院,有2000多名中美特务的宿舍、办公厅、餐厅、跳舞厅、大礼堂、军火库、仓库,以及关押革命进步人士的渣滓洞、白公馆等多处监狱。当时,这儿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中美特务如狼似虎,横行一时。

“中美合作所”一方面对日进行“特种战争”和“心理作战”,另一方面则是由美国为国民党当局训练特务。该所除在其举办的两期正式训练班中培训了具有特种技能的专门特务1000多人外,还集训了军统局的“忠义救国军”、别动军的武装特务三、四万人。自抗战胜利后,这里便完全成了国民党政府专设关押、刑讯、残杀革命人士和共产党人的罪恶机构。

1943年底,“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看守所,设牢狱20余个,白公馆和渣滓洞为其中最大两个。在这两座牢狱旧址内,有大量的实物和国片,记载着美、蒋特务大肆迫害革命人民的罪行。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在这两座牢狱里杀害的知名人士中,有当时的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中共川西特委、军委负责人车耀先,华蓥山武装起义领导人邓惠忠,优秀共产党员江竹筠、许晓轩;还有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及其妻、儿3人,国民党中央原候补监察委员、在共产党影响下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薛传道;有归国华侨廖瑞卿等。新四军第一任军长、抗日名将叶挺,也曾被秘密

关押在这里,1949年11年27日,国民党撤离大陆以前,对被囚禁在这里的331位革命人士进行了残酷的集体大屠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一一·二七”大血案。

重庆解放后,人民政府在这里修建起烈士墓,屹立起革命烈士纪念碑,搜集整理了烈士们的革命事迹,并将原“中美合作所”旧址辟为展览馆,以供人们缅怀和学习烈士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是程尔昌于1920年开办的,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

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

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后,所关押政治犯必须外迁。军统总务处长沈醉亲自开着一辆吉普车到处察看,最终选中了渣滓洞作为关押原白公馆看守所内犯人的新址。

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息烽、望龙门、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合为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并将原息烽、望龙门监狱兼看守所的全体在押人员撤并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

中美合作所撤销后,犯人于1947年4月回迁,渣滓洞监狱被合并至白公馆看守所,但暂时废弃。

1947年12月,渣滓洞重新关押犯人,称“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关押的人员主要是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抓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最多时关押过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曾在此关押过。

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国民政府"沿长江节节败退至重庆。此后,重庆不仅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而且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最主要的空袭目标。1987年7月6日,为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日本侵略者轰炸重庆纪事碑"落成仪式在此举行,并将该处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质教案

第16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以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组在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录制过程中关于“你听说过中国远征军吗?”的街头随机采访导入新课:当年数十万远征军将士为保家卫国而埋骨异域,可他们大多数人至今无法魂归故里。抗战的烽火硝烟过去不及百年,我们的脑海里却已无丝毫关于他们的记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新课教学】 一.走进历史之日军罪行 1946年5月到1948年11月,由美苏中等11国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理,国际检察局向法庭提交了对日本战犯的起诉书。 设问:你认为国际检察局会起诉日本战犯在二战尤其全面侵华战争时期触犯哪些罪名? (学生自主学习P74-P75页并简单归纳侵华日军的罪行) 1.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制造_______,也称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抗战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2.1937年8月13日,制造_______,进攻上海。 3.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后,对_____和平居民进行_____。 4.1941年河北省丰润县_______惨案。 5.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即_______,用活人进行实验。 教师: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又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从而威逼南京。这幅图反映的是八一三事变后,遭到日机轰炸后的上海南站的情景,图中一个幼儿孤独的坐在废墟中哭泣,他的亲人在轰炸中应该不幸离他远去。而这幅图则是日本国内媒体《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正是当年国际检察局起诉日本战犯的三大罪名(破坏和平罪、杀人罪、普通战争罪及反人道罪)共55项罪行之一部分(见下图)。

重庆抗战历史

重庆与抗日战争 一九三五年 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

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一九三六年 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一九三七年 三月二十一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六月二十八日蒋介石电重庆行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设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以再次整顿川军,该会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主任委员,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第六路军总司令刘湘为副主任委员,贺图光、邓锡侯、刘文辉、唐式遵、杨森、潘文华、王缵绪、孙震、李家钰、范绍增、向传义、董宋珩、郭勋祺、许绍宗、张邦本、徐源泉、夏斗寅、李蕴珩、周浑元为委员,大体网罗了川康军队高级将领。 七月六日何应钦在重庆行营太礼堂主持川康整军会议开幕式。根据会议精神,川康各军于八月十日以前整编完成,计有; (一)川康绥靖主任直辖部队(辖三军、两独立师、七独立旅),(二)二十四军;(三)四十一军;(四)四十五军;(五)四十七军。 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抗日战争 教案1(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 【三维目标】 1.知识: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中共全面抗战路线、日军的侵略罪行、抗战的胜利 2.能力:对片面和全面抗战路线本质及结果的认识,培养学生用阶级的观点和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思想:认识抗日战争是在统战旗帜下,全民族的抗战,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教材分析】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难点: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因。抗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地位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2)合作教学法 【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是星期一,同学们刚刚参加完升旗仪式回来,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升国旗唱的国歌原名叫什么? 学生:《义勇军进行曲》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段国歌吧!(文娱委员领唱,学生齐唱国歌) 教师: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里,民族危机意识始终笼罩在国民心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是这种意识的集中反映。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看,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学生:华北事变或日本侵华;抗日救国或救亡图存。 教师: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请大家翻开课文第30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著名战争──抗日战争。 【讲授新课】 一、全民族抗战

1.日本侵华的原因 为了全面掌握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适当地补充资料,从世界史的角度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 ⑴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现实原因: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有利条件: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2.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外敌当前,国共两党捐弃前嫌,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两个战场。 3、中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组织四次会战 中国广大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日军曾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仅仅一个上海,日军就打了三个多月。日军恼羞成怒,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已经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群野兽!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 (播放纪录片、幻灯:南京大屠杀片段及照片、影片《屠城血证》片断、潘家峪惨案、七三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 重庆市档案馆 文章来源:《重庆抗战纪事》1985年第一版 1935年 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1936年 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 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1937年 三月二十一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构筑重庆抗战名城印象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构筑重庆抗战名城印象 一、规划区风貌区特征及现状问题 1.1历史沿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南京危急,同年11月,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1939年,蒋介石迁往重庆,正式确立重庆为陪都,开始了国民政府在重庆的中央工作。国民政府将歌乐山划分为“防空疏散区”,大批军政机关,如行政院、监察院、考试院、水利部、军政部、陆军大学等迁驻于此,国民党许多要员,如于右任、孔祥熙等一大批军政要员曾居住在此。此外,歌乐山林园还是当年“重庆谈判”的中心地点,曾经留下过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的足迹。 1.2规划区概况 歌乐山地处沙坪坝区中部,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因大禹治水,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歌乐山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而闻名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是重庆市两大"肺叶"之一。歌乐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山、水、林、泉、溶洞于一体,植被红岩魂陈列馆葱笼,逶迤百里,树茂林密,四季长青,有"渝州第一氧吧"之称,历来为巴渝名胜风光游览胜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歌乐山为政府及其军政要员居住的"迁建区"而盛极一时。陪都遗址,名人旧居,烈士陵园,"渣滓洞"、"白公馆"吸引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本次规划区范围由歌乐山镇及山洞街道组成: 歌乐山镇坐落在歌乐山上,距沙坪坝中心区5公里,距重庆大学城8公里,幅员面积36.6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农村居民2.3万人)、3个社区居委会(城镇居民1.1万人),地区总人口8万余人。森林覆盖面积1677公顷,常年气温较市区低3-5度。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络便利,社区服务体系成熟,辖区内有40多家社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金融、电信机构。 山洞街道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东南部,东经106.25°、北纬29.2°。东邻覃家岗新桥村,西南接歌乐山镇山洞村,北邻歌乐山镇新开寺村。东西最宽处900米,南北最长处约3000米,面积1.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400余人,辖山洞路、平正、林园3个社区,办事处驻平正村5-2号。东高西低,群山环抱,海拔最高点沙坡顶(寨子山)595米,最低点龙井475米,平均高度在500米以上。成渝公路与山白路、山田路在此交会,是通往川北、川西、川南的必经之路。 1.3风貌特征概述 歌乐山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抗战时期成为国民党众多军政机构所在地,许多国民政府要员和文化名人聚居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陪都文化、抗战文化。同时,歌乐山承系了历史修就的巴人居民的生活劳动史,因而还有悠远的巴民族文化底蕴。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随着工业采矿业的发展,该风貌区内生态安全和历史肌理遗存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携手浩丰规划设计集团,对歌乐山抗战风貌区编制保护规划。 在规划时,我们旨在保护现存文物遗址,整合遗址本体空间,显现真实历史线索,同时保护区域风貌特征,来构筑重庆抗战名城的印象。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概述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历史、永续发展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概述 何智亚 重庆是中国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建城3000多年,得名800多年,1986年国务院公布重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重庆形成了包括巴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开埠文化、抗战与陪都文化在内的诸多地域文化要素。重庆江水环抱、山势起伏,山地和丘陵占到了重庆市总面积的95%,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强烈的城市个性色彩和典型的山地建筑风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工作也紧紧围绕着重庆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开展。 一、重庆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特色 (一)重庆城市母城——渝中半岛 渝中半岛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流处,是重庆母城和城市的发祥地(插图1),历史上先后称江州、垫江、楚州、巴州、巴郡、渝州、恭州、重庆。民国三十五年《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记述:“重庆城核心,从两汉至今,均在两江汇流处。最初时期,城市中心偏居今日之陕西路、林森路一带,以其接近江边,有航运和取水之便利,故居民聚集甚密,此为本市发展之第一期。嗣后城内外开辟公路,建立自来水厂,人口重心乃渐向城中转移,今之都邮街遂取城南之中心地位而代之。” 重庆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筑城。第一次是公元前314年,秦国大夫张仪在江北嘴和现渝中半岛尖端修筑土城,史称“仪城江州”;第二次是三国蜀汉建兴四年(226年)筑城,城市范围向西扩大到大梁子、小梁子和较场口一线;第三次是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城池西移北

拓至今较场口、临江门一带,范围扩大近两倍,开通了千厮、洪崖、薰风、镇西四道城门;第四次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的格局,城墙围合周长据清乾隆王尔鉴纂《巴县志》记载为二千六百六十丈又七尺(合8890米);第五次筑城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四川总督李国英下令补筑城墙,修补长度达12华里。现在人们通常说的“重庆城”,指的就是明代戴鼎主持扩建、清代李国英主持补筑的十七道城门内的区域(插图2)。 1921年11月,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刘湘在重庆成立重庆商埠督办处,1922年8月改商埠督办处为市政公所。1926年6月,重庆市政公所改为商埠督办公署。1927年11月,督办公署改为市政厅。1929年2月15日,国民政府正式批准重庆成立特别市政府,潘文华出任首届市长。1929年7月颁布《重庆特别市市政府暂行条例》总则第一条明确:“重庆特别市依照国民政府公布之特别市组织法第三条第三项之规定,为中华民国特别市行政区域,直隶于中央政府,不入省县行政范围。” 1927年至1935年,在潘文华担任重庆商埠督办和市长期间,用了6年半时间向城外扩展新城区,城区面积从原2.35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0平方公里。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之后,重庆由一个西部区域性商业城市,一跃而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和经济、金融中心。国民政府总统府设在渝中区。 重庆城近现代历史沉淀深厚,大量开埠至陪都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抗战遗址、名人旧居留在了重庆城。 (二)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众多

抗日战争教案(一)

抗日战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 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 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 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 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全方位介绍了中国抗战艰辛历程。要充分认识中共在面对复杂形势之下,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策略推动着全民族抗战局面的

重庆历史复习资料(两宋抗战时期)

二、抗战时期的重庆 一:重庆定为陪都 重庆建市是在1929年2月15日,1937年,重庆成为抗战时的首都,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逐渐成为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二:抗战时期的重庆经济 1.抗战时期重庆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和沿海工厂 内迁,上海北平、天津、广州、南京等大批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迁入内地,成为重庆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 2. 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中,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工业区是:重庆. 3.抗战时期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除太原外,还有重庆. 4.抗战时期,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是:重庆. 三:日本对重庆的轰炸 1.概述情况:从1938年2育18日日本飞机首次空袭重庆市区到1943年8育23日, 日机对重庆空袭工210此,出动飞机 9500架次,投弹2.1万多枚,炸死市民近1.2万人,伤1.4万多人,炸毁房屋3万余棟。重庆人们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2.日本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亡最多的两次大轰炸:是1939年的:五三和五 四大轰炸(造成重庆市民2600多人死亡,3600多人受伤,1200多棟民房被毁。).

3.1939年至1944年5月,日本飞机轰炸万县29次,炸死民众1332人, 伤1500多人. 4.1941 年6余5日,日本制造了“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造成2500多人的伤亡,这是日本对重庆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地点:渝中区十八梯至两路口) 四:概述重庆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1.踊跃参军参战 2.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3.保证抗战运输(爱国实业家卢作孚1 925年创办的民生轮船公司,为抗战做了重要贡献)。 4.广泛开展现金献机和慰劳活动。 五:党在重庆的活动 1.1939年1月,党中央决定在重庆设立中共中央南方局,以周恩来为书记.1939年5月,八路军办事处迁到红岩嘴13号和曾家岩50号办公。(八路军办事处驻地就是南方局的驻地) 2.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新华日报>> 它是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办,后迁到重庆。 六:国民党的统治和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1.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在重庆歌乐山下设置渣滓洞监狱和白公馆监狱, 1943年,又建立中美特制技术和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专门囚禁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1940年,共产党员罗世文、车耀先被捕,被关在渣滓洞长达6年后被杀。 2.1945年2月,重庆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胡世合惨案,由此引起了重庆人民开展 了一场反特抗暴斗争. 3.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于在重庆成立,黄炎培被推举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执行委员会主席.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会议,决定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张澜被推为主席。 七:重庆的教育和文化 1.抗战时期,重庆著名的中学有爱国教育家建张伯苓创的南开中学,人民教育家陶 行之创建的育才中学(1939年,在合川创立),以及无上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创建的清华中学.. 2.被誉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四坝中,在重庆地区的有沙坪坝,北碚夏坝,江 津白沙坝. 3.1942年4月3,郭沫若创作的大型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国泰 大戏院上演,获得成功.其他戏剧:杨翰笙的《天国春秋》,郭沫若的《屈原》、《虎符》、《孔雀。胆》,夏衍的《法西斯细菌》。 4.抗战时期重庆的两个著名的少年儿童剧团是七七剧团和孩子剧团. 5.利用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合法身份、团结文化界的爱国 人士开展抗日宣传的著名活动家是:郭沫若。 6.重庆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重庆大学,创办时间:1929年。

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 址观后感

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址观后感 歌乐山位于重庆西北郊,整个歌乐山由一种红色岩石组成,这种岩石象钢铁一样坚硬,当地的人们又叫这种岩石为“红岩”。 刚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红岩魂陈列馆六个大字。走入大门,左侧是步道,台阶上一阶一阶摆满了鲜花,右侧是一座雕塑,她为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此处发生的一刻时光。这便是红岩魂广场! 红岩魂广场是全国第一个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广场,在纪 念“11?27”革命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在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的基地上修建而成。红岩魂广场,分为瞻仰区和纪念区两个部份,占地22000平方米,一座宽21米,长18米的人行桥廊凌空架设,将两个部分上下贯通,浑然一体。广场气势恢宏,格调沉稳。 瞻仰区主题为“浩气长存”的赤色花岗石烈士群雕耸拔入云,伟岸雄奇,犹如镶嵌于万绿丛中的巨型红宝石,体现出“在那青翠的歌乐山颠仰望黎明”的意境,瞻仰区的顶端是覆斗形的“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与此相呼应,还有烈士诗文碑林和《血与火的洗礼》大型壁画。 广场纪念区西端有一水晶汉白玉砌成的碑体,上面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纪念区中轴线外两侧列有18根花岗石纪念柱,柱顶红梅怒放,取形“牢破梅开”,挺拔的柱身象征着烈士们不朽的人格,柱壁四边镌刻有烈士的遗诗遗言。纪念柱南北两侧宽敞的斜面草坪,寓意“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先烈遗愿。轴线收头的广场东端,《不朽》浮雕墙衬托着刻有《红梅赞》词曲的喷泉音乐壁,与瞻仰区的烈士群雕遥相呼应,寓意时间虽在不停地流逝,但红岩英烈的精神却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 步入陈列馆,那种恢弘、浩然之气油然而生,馆里的气氛让人顿时心潮澎湃、激情满怀。邓小平爷爷的题字,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给予绝对肯定和高度赞扬。那遒劲有力的字迹、深情怀念的语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那视死如归、不畏强权的凛然气概 陈列馆里,真实地重现了当年这些共产党人被关押的监狱的状况。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着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先烈的惨无人道的镇压和迫害。渣滓洞与香山别墅、白公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暗无天日的牢笼里,我们可爱的共产党人承受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生活。阴暗潮湿,这样的外在恶劣环境之外,他们还面临着被严刑拷打的残忍遭遇。老虎凳、脚镣、铁链等刑具深深地折磨着他们,但他们决不泄露任何革命秘密,任反动派惨无人道地虐待着。 牺牲的革命者里,年龄最小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牺牲时仅九岁,与此类似地,多数烈士都是在极为年轻的时候被杀害,在那个黑色的1949

《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

《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 付庭磊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复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发展史,掌握中考有关考点。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复习抗日战争史,使学生勿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归纳综合等,提高学生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考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难点是把屋好抗日战争历史的发展线索。 教法: 讲练结合,精讲巧练 宏观把握,了解线索 纵横联系,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复习内容:直接导入抗日战争史专题复习。 二、复习以下内容 1、宏观上把握抗日战争史,用“一、二、三”来概括: 一指一种矛盾,即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指两条战线、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三指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2、微观上把握中考知识点: 战略防御阶段(1937.7.7—1938.10) 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间是:标志是: 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①“八一三”事变时间:地点: ②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是: 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的战役是:指挥者: ④1937年日本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达万人以上。 ⑶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4) ⑴在日本的诱降下,伪国民政府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 日本“部队”在中国制造和投放细菌武器。 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②枣宜战役中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 ③中国派遣军人缅作战,与军配合,痛击了侵缅日军。 ⑶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百团大战时间:指挥者: 意义: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8) ⑴分析: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时间:地点: 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②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是: ⑶综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又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

论城市文化的发展——抗战时期的重庆

论城市文化的发展——抗战时期的重庆 余妮彗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2013120704 【摘要】民国时期的重庆文化进入了一个兼容并收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随 着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有245家工厂及大批商业,金融, 文教,科研机构迁渝,加上战时需要兴建的大批工商企业及科教文卫单位,使重 庆由一个地区性中等城市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 中心。从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国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 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还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间,重 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 【关键词】重庆文化陪都时期发展 八年抗战时期,重庆是中国政治与文化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重庆发展为西南的工商业和金融业的中心。当时,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就在重庆,美军顾问团也常驻重庆。1942年,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为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担任指挥中国、泰国、越南等地联合部队的指挥任务。当然重庆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所在地。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抗战时期重庆地区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他们为重庆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改变,再加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使重庆文化发生了巨大转变。所以,此时期的重庆文化受外来因素影响非常深刻,这也为后来的重庆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从外来人口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1)饮食文化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我国许多地方相继成为沦陷区,内迁成为保存中国抗战力量唯一而正确的选择,而重庆则成为内迁人口首选的聚集地和落脚点。从1937年开始,陆续从各地迁移到重庆的流亡人口数以万计,他们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武汉等城市和地区。那时,重庆人习惯把这些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称呼为“下江人”,自己则称为“上江人”。随着大量“下江人”涌入重庆,“下江人”成为了当时获得广泛认同且有明显文化特征的社会群体。随着“下江人”云集重庆,各地风味饮食也不断涌入,重庆也打破了以前川菜较为单一的饮食风味。内迁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口味,于是标明自己特

中国抗战史概述

中国抗战史概述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参观重庆抗战遗址有感

在寒假的宝贵时间里,我参观了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生态带黄山景区内 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馆内一幅幅 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基本的史 实和丰富的资料准确地再现了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的故居和生活。这些 都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台湾光复纪念碑石碑直入云霄,傲然挺立 于正前方,代表了我国人民对抗战胜利、收复台湾的骄傲与自豪。 走进展馆,我们还可以看见许多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实物和还原的场景,甚 至有不少外国的反法西斯军人的遗物,它们同曾经的主人一起为他们所奋 斗的目标而留在了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令人唏嘘。 遗址中还记录了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蒋介石参加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 的重要活动时的重要照片。而松厅内令人感触最深的是这样的照片:鉴于 一致的国家利益,宋氏家族成员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相聚在 重庆,共赴国难、参与抗敌救国活动。宋氏三姐妹的身影一起出现在重庆 各公众场合,鼓舞了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民,表达了她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参观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当面对外来侵略时,包括国民党在内 的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团结的精神。全国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一股不可抵挡的抗日洪流。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到平型 关大捷、百团大战,从国共内战,到共赴国难。在这关系民族存亡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 量源泉。 这令我想起王树增的《抗日战争》。 书中既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抗日是艰难的,国民党的付出难以 估量,而远非那些抗日雷剧中所展现的如此潇洒与轻松。但尽管面临种种 困难,数次面临民族存亡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依然没有被征服,而是在 持久战的战略指导下拖垮了侵略者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华民族之所以能 够取得抗战的胜利在于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有这样的韧性与忍 耐力,至少从1931年到1940年是中国独自在抗击日本的侵略,在这段中国人最苦难的时候中国是孤立无援的。 走出博物馆,心中充满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一个个 鲜明的数字让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在这场战争中,民族承载了 许多的苦难,付出了许多的代价。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谨记团结奉献的 抗日精神,同时要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不懈努力奋斗。

抗日战争教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 【复习目标】1、掌握日本侵华史实、中国军民抗战史实2、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复习过程】 ——单元感知—— 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面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日军的暴行(1937、12南京大屠杀)——中国军队的进攻(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战的胜利(中共七大、日本投降)一、自主复习(基础知识) ☆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 1、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日军炸毁了哪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然后 进攻哪里?炮轰哪里?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当局下达什么命令?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3、事件发生后,全国人民的态度?东北是怎样做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组织抗战的?这 件事的发生标志着什么的开始? ☆国共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哪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和要求?张学良和杨虎城对这种主张是什么态度?蒋介石是什么态度?) 2、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谁发动的?扣押了谁?提出什么要求? 3、中共从什么出发?主张怎样解决西安事变?怎样做的?事变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 ☆全国性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或者“七七事变” 1、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2、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 3. “卢沟桥事变”又称什么事变?它标志着什么的开始? 4. “卢沟桥事变”中负责抗击日军的是哪支部队?先后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是谁? 5、面对日本侵略,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国共两党是如何合作的呢? ☆日军暴行——“南京大屠杀” 1、日军发动什么事变进攻上海? 2、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屠杀人数?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北碚原是重庆嘉陵江小三峡中的一个普通乡场,位于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交界处,仅有两条主要街道,面积0.198平方公里。辛亥革命后,由于该地区盗匪猖獗,先后设置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营、警备队、峡防司令部、峡防团务局等峡防机构,负责嘉陵江三峡地区的治安清匪任务。1927年,著名民族实业家卢作孚出任峡防团务局局长,一方面继续加强地方治安秩序,一方面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建成了嘉陵江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平民公园(北碚公园)、民众体育场(北碚体育场)、兼善中学、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地区成立的第一家科学院)、北川铁路(四川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三峡染织工厂,天府煤矿(四川省最大的煤矿)等。并整修街道,发展贸易,治理险滩,疏通航道,到1936年北碚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成立时,北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实力,教育文化相对发达的西部小城镇。卢作孚也成为建设北碚的奠基人,发展北碚的开拓者。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由于北碚风景优美,距市区仅数十公里,并有嘉陵江水路和碚青公路可通,很快被确定为重要的迁建区。一时间,在北碚及其附近乡镇,迁入上百的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云集了上千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北碚从此闻名遐迩,被人们称之为“陪都之陪都”、“小陪都”,北碚也成为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区,当时北碚的夏坝,与

市区的沙坪坝、江津的白沙坝及成都的华西坝并称为大后方的“文化四坝”。据1940年人口普查统计,实验区共有人口97349人,比1936年净增32065人。1942年2月,为适应战时北碚的发展形势,四川省政府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将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改设为北碚管理局,“照一等县设置,组织和权责与一般县政府相同”,隶属四川省政府领导,受第三区专员公署监督,至此,北碚列为正式行政区,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管理的加强,城市建设也加快了速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沟防洪、修建改建下水道,扩宽道路,陆续建成了中山、中正、林森等新路,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面貌大为改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市政基础、公共设施较为齐全、城市环境较为优美的卫星城镇,成为民国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一个典范。 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不仅是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区,而且也是陪都重庆的重要能源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和一些重要事业的试验基地。据1945年统计,北碚有天府、宝源、华蓥、全济、复兴隆、三才生等大大小小60多座煤矿,专用煤码头7个,储煤坪130多座,煤炭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原煤70多万吨。北碚生产的煤炭,通过嘉陵江“黄金水道”,上达南充、达县、遂宁等地,下抵重庆并经长江可达江津、泸州、宜宾、乐山等地,主要保证重庆地区兵工、纺织、机械、冶炼、航运、电力等1228家企业的70%的工业燃煤和近100万市民的民用煤的供应,是大后方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抗日战争爆发后,1930年建立的北碚三峡染织厂与内迁常州大成织布厂、汉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9月2日上 午9时, 标志着二 战结束的 日本投降 的签字仪 式,在停 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 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 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 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 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 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 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

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延安 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 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目标导学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学生归纳:①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③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④1945年8月,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目标导学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 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 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 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课堂总结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