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联改革归纳比较

苏联改革归纳比较

苏联改革归纳比较

苏联改革归纳比较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特点(1)、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利用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

(3)、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知识点与练习题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但是他将问题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这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和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以后,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其经济改革重点是重工业。这使得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他的改革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3.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 4. 苏联的解体 (1)历史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成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方面,从而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0年,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2)主要过程 1991年8月19日,一部分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扭转局面,但以失败而告终。 8·19事件齁,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成立“独联体”;12月21日苏联原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至此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的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主要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欧洲)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中国、朝鲜、蒙古、越南。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点:①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大都受制于苏联;②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它们先后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其中以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苏联经济体制与改革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复习学案 编号: (A)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层级编码: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忘掉那些过错和不被原谅的青春 主备人 审核 年级主任: 使用时间: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考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和“三夫”改革 【考点解读】 1.从考查题型看, 试题多以单选为主,也有主观性试题。命题往往采取新材料的形式,立意侧重于体现“以史为鉴”。 2、从考查内容上看, 对战时共产主义要立足背景结合措施辩证评价其作用; 新经济政策着重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 较中抓住“新”的内涵,评价其积极性;探讨斯大林模式与“三夫”改革的关系。 3.从命题趋势和频度看,在高考命题中对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尤为重视,本专题命题概率高 [复习目标]1、重点抓住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总结其中经验与教训;比较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 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留给后世的教训及启示. [学法指导]:1、阅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17课,巩固基础知识,尝试构建本专题知识结构。 2、独立自主完成复习学案内容,勾画出疑难问题,提交小组合作探究。 3、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后及时纠错,整理思路、方法、规律; 4,在高考复习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法剖析不同的历史事件,从而升华认识。 【自主学习】 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 材料四: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请思考: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请思考:列宁此时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跟踪训练】 1、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 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 A .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 .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 .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2、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 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考点二斯大林模式 史料一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 —《苏联史》 史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完整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并全面评价其给苏联经济建设带来的影响? 【跟踪训练】 3、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A .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 .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4、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 A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 .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 .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5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 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 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 .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辨一辩: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你认为正确吗?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何异同?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跟踪训练】 6.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7.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竞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罗斯福新政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

试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与理论创新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 摘要: 斯大林—苏联模式是斯大林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建立的,这一模式具有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没有社会与群众的参与、不讲法治、个人专权、对外封闭等弊端。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政治经验,并在其经验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斯大林—苏联模式;经验;理论创新; 引言: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所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若体制过于僵化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由于苏联国家的改革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致使剧变发生并葬送了社会主义成果。因此,总结苏联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苏联国家进行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主要参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做出初步的分析。 一、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历史功过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苏联模式的形成,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即列宁时期的探索和斯大林时期的定型。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实践形式,是世界上建立起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具体又可分为苏联经济模式和苏联政治模式两个方面。 1、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苏联模式的严重弊端 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教案1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1975年后,苏联进入经济停滞时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决议;苏共“二十八大”召开并通过决议、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2月21日“阿拉木图协议”签署;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2、能力培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3、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二、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导入1): (师):你知道图中人物是谁吗?他就是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 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解体。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苏联,探寻问题的答案吧! (问题情景导入2): (课件显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图片。) 师:红星陨落——当一个伟大的国家退出历史的舞台时,我们仿佛看到它开国时的辉煌,也看到了它谢幕时的凄凉。回顾这段历史,除了建国初期的两大著名领导人物——列宁和斯大林外,苏联的经济改革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时期。苏联没有因自身的改革变的强大而是走向解体,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苏联,探寻问题的答案吧! (讲授新课): (师): 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并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

苏联解体与当今中国改革

?
苏共政权解体引发的多方面灾难!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掌控国家的社会主义 政权,又是昔日除美国外全球最具实力的超级大国,苏联这位社会主义“老大哥”仅 仅存在近七十年,便寿终正寝。回顾过去的三十年,“两超”之一的苏联在步入暮年 之际和正式瓦解之时,在其加盟共和国所释放出的破坏威力远远不是急切摆脱苏共 控制的国家、个人所能预料到的!
?
一,经济崩溃,动摇国家之根本。苏联衰落的征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 代初。 历经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苏联虽在六七十年代取得一定的经济成果, 但进入八十年代后,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弊病越加显现,后继发展乏力,这 可从苏联人民在三年的时间内连续为三位国家最高领导人举行国葬(苏联体制上领 导终身制埋下的祸根),以致国家政策朝令夕改,政出无,而被西方媒体讥笑为“病 夫治国”一见端倪!年轻气盛的戈氏掌权后,雄心勃勃,准备有所大为,面对经济持 续低迷,弊病百出的苏联模式,戈氏深知只有来一番够彻底的改革才能从根本挽救 苏联于危难之间改革之势锐不可挡,戈氏在党内改革派的支持下,首先在经济领域 动起了手术!遇阻后转向政治领域,试图拿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开刀,戈氏弃苏共 根本指导思想于不顾,提倡变相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动摇了苏 共执政的合法性,而面对随后而来的政治反对潮,苏共却只能在一片质疑身中迅速 流失大量的合法性资源。与此同时,各方面的改革却导致苏联经济愈加困难,经济 增长一路滑坡,改革开始后,苏联连续多年经济衰退,加大了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 国在多方面的差距,并引起了国内民众的普遍不满,以及授予反对者以口舌,更加 剧了执政合法性权威的流失。在跌跌撞撞的改革道路上,改革效果不佳,经济频临 崩溃,苏共终于在进入九十年代后走向自我灭亡之路!
?
二,政治内耗,经济崩溃,俄罗斯不得已走向十年衰退之路。苏联解体后, 苏共随之从从前的前台手,沦为大打选举策略的反对党,与叶利侵等“谋权篡位”者 相比, 单凭“日暮黄花”的苏共已难以重掌大权, 但“尝尽丧家之痛”的苏共和其它形形 色色的反对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以叶利钦为首的执政联盟(彼时的俄共<苏共随 苏联的崩溃而瓦解>早已雄风不再)。自此,刚刚实现国家独立的俄罗斯政坛进入 了纷争不断,内耗不休的新时期。政坛地震时有发生,总统炮轰国会大厦白宫,政 府高级官员如同走马灯般……, 针对叶利钦上任之初最为头疼的经经济问题,盖达 耶夫出任政府总理后,着手实行经济改革,采用急于求成的“休克辽法”。其结果是, 俄罗斯在没有各项配套基础制度建设(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济体,为保障各项改革 措施的有序良性推行,需要有法治、法制,相对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作保障)下使用 的“休克辽法”,让俄罗斯的市场转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休克疗法实行后的前几年, 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经济规模大副缩水,通货膨胀千倍高企,失业率剧增, 生活水平大副下挫…比起苏联解体前的状况,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个九十年代, 俄罗斯普通人民都是在政治动荡,高通货膨胀的“压迫下”度过的,迷失了十年!
?
三,国际影响力严重弱化,势力范围急剧收缩,国家安全环境恶化。俄罗斯 立国之初既继承了前苏联 70%的庞大遗产, 也承接了苏联境内外原本层出不穷的问 题!在国际影响层面上,俄罗斯从沉浸在苏联时期世界超级大国的高人一等到迅速 沦为世界二三流国家,只能依靠庞大的核武器维持其大国地位。参与国际事务能力 迅速弱化,未能有效地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唯美国等西方国家马首是瞻,

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异同

论中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与苏联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的改革背景,过程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探索过程的差异又使中国与苏联有了不一样的命运,在现在看来,苏联最终已解体,中国还在发展社会主义并已步入稳定状态,最终将会成功。但这并不意味苏联的社会主义整个都是错误的,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都是对的,他们各个的探索道路曲折而艰辛,都为现代社会主义的探索总结了经验。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中国与苏联泰索社会主义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首先,中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的背景的比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险恶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这要追溯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其实是在二月革命的基础上爆发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农民革命运动。在之前的二月革命中,俄国沙皇的封建统治已经被推翻,但是由于工人和农民的力量比较弱小,加上缺乏革命警惕性,想当然的认为资产阶级会和他们分享胜利果实,结果却受到排挤,压迫,迫不得已的工人、农民发动了世界史上最伟大的革命,诞生了社会主义。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所处的国际形势十分险峻,一直处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国际反共战争逼近的状态中。而中国的背景是二战刚结束,由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刚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苏联改革背景里资本主义的实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很多资本家并不配合社会主义的改造而,中国几乎是从封建社会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势力不大,有点甚至把自己的资产对政府拱手相让以支持国家。 在中国与苏联进行的各自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也有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关键的过程也决定了结果。在苏联发展时期,有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伯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多位领导人,但都不能力挽狂澜。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还提出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在经济方面,他推行物质刺激原则,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取消义务交售制,改组机器拖拉机站,开垦荒地、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在对外关系上,赫鲁晓夫提出两个社会经济体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原则。后来其他的领导人在决策上也都本末倒置,把过多精力发在重工业上忽略了轻工业的发展,使得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制度僵化却没有改正。而中国的探索路途也是曲折的。在经济方面,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它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在社会建设方面,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在经济方面,针对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倾向,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建设的中国式工业化、现代化思想;针对急于求成的“左”的冒进倾向,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搞好综合平衡的思想;针对党内存在的要取消商品经济

苏联的发展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 (1)实施时间:1921年 (2)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方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 (1)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 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①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制定。 ②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③形成背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④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的状况;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启示:1.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三、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 赫鲁晓夫改革 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 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 (2)先经济,没有取得成效;后政治,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3)后果:政治体制急剧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3. 苏联解体 时间:1991年底(1922——1991年)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同步测试题和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同步测试题和答案 最新资料《苏联的发展与改革》同步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第二中学董婷婷 一、选择题 1.(2009年淄博模拟)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①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忽视消费品生产④长期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考点:苏联经济发展弊端的具体表现。②③④均是其表现。而①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题意不符。答案:a。

2.(原创)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从长远来看,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一半是成功的。这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改革在农业方面成效明显 b.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赫鲁晓夫的改革积极意义是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体制,同时有长远的影响。a、d不符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b是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但全面否定斯大林体制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答案:c。 3.(原创)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a.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强盛的工业国 b.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农业 【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积极意义是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体制。但归根结底是失败了。答案:c。 4.(原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日益暴露弊端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 【解析】考点: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片面发展重工业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答案:a。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框《苏联的改革与发展》同步检测试题(浙江椒江区洪家第二中学)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2009年淄博模拟)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①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忽视消费品生产④长期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考点:苏联经济发展弊端的具体表现。②③④均是其表现。而①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题意不符。答案:A。 2.(原创)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从长远来看,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一半是成功的。这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改革在农业方面成效明显B.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赫鲁晓夫的改革积极意义是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体制,同时有长远的影响。A、D不符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B是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但全面否定斯大林体制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答案:C。 3.(原创)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A.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强盛的工业国 B.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农业 【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积极意义是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体制。但归根结底是失败了。答案:C。 4.(原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日益暴露弊端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D.斯大林的逝世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

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第二学期教学案 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年级高一备课组:历史执笔:陈海珠 2009-5-19

资料附录: 一、必背内容: 斯大林模式虽然在当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后来,弊端越来越突出,接下来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重点进行农业的改革、爆裂日涅夫进行工业的改革,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和政治的改革,但由于没有根本打破此模式,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二、【备课资料】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 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初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在当年苏联其他农业区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乌克兰的玉米丰产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让赫鲁晓夫振奋不已,从此对玉米刮目相看。同年底,赫鲁晓夫调任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兼莫 斯科第一书记。一上任,他便打算推广种植玉米。为此,他首先在自家 菜园进行了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1953年,他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 种玉米,使该农庄一下由“过去搞得很糟”成了“全国最先进和最赢利 的农庄之一。”这些成功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苏 联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这一想法终于找到了实现的机会。1953年 3月,斯大林逝世;9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当月, 赫鲁晓夫就正式提出了应该大面积播种玉米的倡议。以后,只要逮到机 会,赫鲁晓夫都会为推广玉米种植鼓吹一番。在赫鲁晓夫看来,解决苏 联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而“畜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粮食”,玉米的奇迹效应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良药。 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推动下,苏联兴起了一股“玉米热”,不仅出现了《玉米》期刊、玉米研究所、玉米展览厅;还有各种播种玉米的专门设备;而且社会上流行起“玉米话题”、“玉米食品”,甚至在一些晚会舞台上,还出现了模仿玉米果穗的舞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含反思)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 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展示图文材料 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设问:图一情景反映了彼得一世什么改革措施?图二情景是近代中国哪一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