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进展和难点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进展和难点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进展和难点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进展和难点

Ch i nese Journa l ofH ealth Po licy ,July 2011,V o l 4N o 7

医院管理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进展和难点

李 华*

俞 卫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 issn .1674 2982.2011.07.006

P rogress and proble m s on ad m inistration syste m and operation m echanis m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 i n Chi n a:Revie w on t he sy m posia of public hospital reform and develop m ent

LI H ua,YU W ei

School o f Public E cono m ics and Adm inistration,Shangha i University of F inance and E cono m ics ,Shanghai 200433,China

2011年5月13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 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暨卫生政策上海论坛[四] 在上海召开,内容涉及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现将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综述如下。

1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进展与挑战

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发布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简称 指导意见 ),选定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专家指出,改革试点一年多来,各试点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问题脉络开始清晰,改革思路逐步厘清,形成了一些模式和改革路径。

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进展有:一是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方面,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加强薄弱区域和领域的能力建设;建立公立医院之间以及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探索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及有效合作的实现形式。二是管理体制改革形成4种模式: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之外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三是治理机制改革方面,通过探索多种模式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作为办医主体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合理

界定和调整政府与医院管理者的权责,既往 所有者 职责不到位的问题开始改变。四是补偿机制改革方面,加强预算管理,落实政府投入政策,进行支付方式改革和服务价格调整。五是运行机制改革方面,通过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机制、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探索医师多地点执业方式、实现形式和管理办法改革。六是医疗服务提供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善。七是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医的途径和形式,建立解决医疗服务体系竞争和差异化服务问题的机制,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规模。

但公立医院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试点地区进展不平衡,个别地区的改革方向和形式存在问题。二是认识上的分歧对行动产生了影响,其主要问题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想法不同,政府相关部门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对办医职能究竟放在那个部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立医院定位和治理手段如何,如何实现公益性以及公立与私立医院的定位等问题存在争论。三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还没有找到,改革试点方案与顶层设计的关系不明确。四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够。

28

*

作者简介:李华,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保障、卫生经济与政策。E m a i:l li hua9166@yahoo .co https://www.doczj.com/doc/d23995569.html, 上海财经大学刘柏惠、杨柳、张舒睿、黄婧、罗琦、宋伟、黄静、李媛媛等协助整理了会议综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年7月第4卷第7期

2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事关政府和公立医院的合理定位,以及公立医院发展的方向,只有在管理体制确定的前提下,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指导意见 指出 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到底在哪里,值得深思。

专家提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四大关系:中央与地方、不同举办机构、不同管理机构、管办关系。正确理解和实行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无法回避的重大政策和实践问题,目前管办分开主要有三种理解:一是公立医院的举办和经营管理分开,这种理解与政事分离混淆;二是公立医院的举办和监管分开,这是问题,不是方向;三是公立医院的举办和私立医疗机构的监管分开,这种理解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举办和监管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管办分开必须与大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相衔接。卫生行政部门承担着组织和动员卫生资源、发展卫生体系、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权益的重大职责,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解决现实问题最可行的选择是在中央或地方政府层面成立公立医院办医机构,同时设立办公或执行机构,挂靠在卫生行政部门或与卫生行政部门合署办公。

专家认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非常难:一方面是因为体制问题最容易涉及到各方利益格局的调整,政府、医院、病人之间的利益很难平衡;另一方面,体制问题不可能脱离整个政府大的管理体制而独自改动。管理体制问题的核心是各方的权责配置问题:一是政府和公立医院之间的权责配置,二是政府各部门之间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权责配置问题,三是各级政府之间对公立医院管理的权责配置问题。关于分级医疗问题,这一轮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要建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机制,要加强上下联动,非常必要,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供方即医疗机构之间共享和协同的问题,二是需方就医秩序的引导和调控问题。因此,要形成合理的诊疗秩序,一靠经济手段,二靠行政手段,目前这两个手段力度都不够。从经济手段上来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价格与支付差距没有拉开;从行政手段上来说,一方面目前医保没有建立分级医疗制度,另一方面是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缺乏细化清晰的行政界定。因此,解决诊疗秩序的问题,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都要利用,但这些措施涉及到各方利益调整,在策略上可以考虑小切口先行,逐步推进。比如,对于拉开补偿水平差距方面,可以单病种为切入点,选择部分二级医院确实能解决好的小手术病种,大幅度拉开二、三级医院的医保支付差距;对于医保定点方面,不一定要强制社区首诊,目前老百姓很难接受社区医疗服务的水平,是否可以探索区县首诊,目前区县的中心医院基本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粗筛能力,老百姓比较容易接受。

专家指出, 四个分开 不能解决 看病难、看病贵 的问题:管办分开与政事分开,并未改变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实质关系;医药分开,导致医院收支缺口无法填补;营利与非营利分开,并没有改变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这些问题绝对不只是通过公立医院改革能够解决的。公立医院改革只能尝试解决下列问题:一是通过合理改变补偿机制,消除医院和医生的趋利行为,让医疗行为回归科学和人文道路;二是通过医疗机构体系调整和医师培养,提高医师同质性,引导病人流向。另外,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医院关心的是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从以往改革的结果看,公立医院主观上没有太大的改革动力。面对改革政策带来的影响,公立医院也有相应的对策:原先医院通过招标采购高值耗材让利于病人,但现在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为应对药品加成降低的情况,纷纷将耗材价格调整到政府的最高限价;医保费用控制后,自费耗材、自费药品随之增加;面对大型设备检查费用降低,出现了分解检查等现象。

3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公益性、绩效管理与财政补偿

3.1公益性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要真正落实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目标,首先需要对公益性进行界定。

专家指出,可以利用治理理论进行公立医院公

29

Ch i nese Journa l ofH ealth Po licy,July2011,V o l 4N o 7

益性的评价,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责任、政策导向、执行工具、政策目标与组织结构和文化的适应性、信息和智慧、各方的发言权和渠道、改善公益性的程度这六个维度进行公益性评价。建议营造公益性评价的氛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评价相结合;通过政府规制,改善政府治理与监管;通过绩效评价,建立以公益性为主导,包含质量、效率和可及性等综合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病人反馈,了解社情民意;通过信息公开,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等。

但也有专家认为,国际上没有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做一个统一的界定。对于这些公益性指标,或许可以换一下思维,公益性实际上就是政府代表公众出钱买东西,而不是将医院提供的服务界定几大类,然后算出政府应承担的成本,而且这些指标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医院的公益性。

3.2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由绩效规划、绩效评价、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等过程构成的系列管理活动。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政府和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与管理。在医疗机构绩效评价与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国公立医院内外部管理过程中,逐步引入绩效评价与管理理念和方法。 指导意见 提出要 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疗安全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

专家认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不能代替内部管理,绩效考核主要考核服务提供效率、资产运营效率和公益性责任履行情况;绩效考核只是手段不能代替竞争机制;考核指标有限,绩效考核的核心是社会功能,因为在任何所有制条件下,作为所有者都要考核管理者的服务提供效率和资产运营效率,但是政府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必须要考核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即公益性,这是公立医院存在的价值;绩效考核要与医院治理机制改革相结合,不仅要考虑满意度的问题,更要进行信任度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服务质量、业务量和医疗费用控制等内容和指标,可以通过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透明度建设和引入竞争等途径,来解决绩效评价问题。

3.3财政补偿

专家认为,公立医院改革运行机制的核心是解决补偿机制问题,主要手段有:一是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二是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三是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实行总额预付制、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四是在收入分配上,实行不直接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的医院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五是加强评价、考核和监管。并从公共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和政策性亏损方面提出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赋予公立医院的义务,范围包括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应该按成本进行全额补助;公益性服务应该以绩效的形式进行奖励式的补偿,就是要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通过财政投入和医疗保险基金进行补偿;政策性亏损应该采取差额性财政补助的方式进行补偿,首先根据政府定价和平均成本确定这些项目的平均亏损,然后用医院其他盈利项目补助平均亏损,最后财政补助净亏损。

随着医改的深入,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是否应该考虑政府卫生财政支出的效果,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卫生财政支出水平,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专家指出,公立医院改革中关于财政投入和公立医院的关系有两个假设:一是财政支出规模越大,对公立医院投入就越大,公立医院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就越高,居民的满意度就会提高;二是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提高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业务水平,减少供方诱导需求。这两个假设可能不一定完全正确。第一,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有限,预算是有约束的,不可能对公立医院和医改无限地投入;国际经验表明,公共支出对公立医院投入是有最大值的,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投入的边际效益存在递减趋势;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的偏好很难寻找,对公立医院的偏好更难找到;公共选择中有阿罗不可能定理,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方案的选择不可能满足各方的需求和偏好。第二,国际经验表明,公共支出与医生业务收入水平的相关性不大;只要医生是理性人,诱导需求的情况就会发生,公立医院改革的制度设计不一定能保证理性人做出合理的选择。

[收稿日期:2011 05 30 修回日期:2011 06 19]

(编辑 何 平)

30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4-07-22T15:18:57.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脱雨陇丁晓彤 [导读] 现有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确立的,自形成以来一直采取政府管理、政府操作的方式。脱雨陇丁晓彤 (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办公室 830002) 【摘要】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存在困难,外部管理上存在“管办不分”和“多头管理”问题,国家所有权和经营权同时拥有的现状很难使监督工作实现公平;内部管理上存在“缺乏自主权”和“权力滥用”问题,权力的滥用导致了资产的浪费。对于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在外部管理上应采用“管办分开”的策略,转变政府职能,重点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监督和宏观调整,避免医政职能的错位;在内部管理上,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实现执行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权的权力制衡。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70-01 1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困难 1.1 外部管理上存在“管办不分”,“多头管理”问题 现有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确立的,自形成以来一直采取政府管理、政府操作的方式。对于国有资产,国家掌握着所有权,还拥有经营权[1]。“管办不分”的体制亟需改革,国家所有权和经营权同时拥有的现状很难使监督工作实现公平,为依法行政添加了阻力,使行业管理和监管工作无法公平的运行和展开。 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的困难导致医院没有出资人,使得公立医院的财政收入、管理规划、人力资源、资源储备分别由不同的行政部门分别管理。这种“多头管理”的方式使隶属关系冗杂,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运行成本。由于各部门关心的重点和想要实现的利益都不同,使部门之间很难实现统一的组织协调,导致了医院的功能出现分裂现象。这种“多头管理”方式降低了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成本。而面对这种状况,医院将部分成本转移到病人身上来保证公立医院的工作体系正常运行[2]。医疗成本向病人的转移也是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部分成因。 1.2 内部管理上存在“缺乏自主权”,“权力滥用”问题 公立医院自主经营的权力缺失,公立医院的管理权把握在政府卫生管理部门手中。责任和权力的分离导致公立医院本身难以根据社会需要去制定经营策略[3]。例如管理规划、人力资源、资源储备等方面不能根据社会现状及时进行调整,降低了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也影响了员工工作和医院实现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权力下放,同时对公立医院院长行为缺乏相应的约束条例,导致我国公立医院重要发展项目、资金分配和资产处置的决策均由公立医院院长决策,权力的滥用导致了资产的浪费,并且使各部门各职位之间缺乏权力制衡[4],同时还极易导致决策失误。 2解决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困难的策略 2.1 外部管理上采用“管办分开”策略 “管办分开”的改革实质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国家卫生部门与公立医院不再是隶属关系,而转变为行政监督关系。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重点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监督和宏观调整,从而避免医政职能的错位[5]。 对于如何实现“管办分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除原有的政府机构外增设一个平行的政府机构来实现“管办分开”,另一种将医院管理转变为企业化的管理方式,政府来实现行政监督的职责。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方式多采用第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管办分开”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医院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反而增加了行政成本,使行政管理更加复杂化,而医院本身并没有得到自主经营的权力。在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已采用第二种方式来进行“管办分开”,真正实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2.2 内部管理上建立法人治理机制 在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上建立法人治理机制的目的是使公立医院的执行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权分开,使三种权力之间互相制衡,避免滥用权力现象的出现,并且使医院的工作更加有效率的运转。这种法人治理机构可以理事会的形式出现,在公立医院的重要决策、投资和监督上实现权力制衡,促进我国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公立医院现已实现的改革案例中,公立医院院长以经理人的身份对医院工作的运转进行管理和指导,卫生局以行政管理的身份对公立医院的业绩进行监督考核。公立医院院长的选聘工作由医院管理中心完成,并且对院长的工作绩效和医院的发展策略进行考核监督,公立医院本身设立管理层,选聘各部门职能人员,形成理事会来实现权力制衡,避免了公立医院在权力使用上的泛滥[6]。 3 小结 目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存在多重困难,外部管理上存在“管办不分”和“多头管理”问题,内部管理上存在“缺乏自主权”和“权力滥用”问题。从而将进一步导致医院成本向病人转移,医院效率低下,医院管理层公权力滥用等一些列问题。中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但是笔者相信,将医院管理转变为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将医院放入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将有利于体制改革的转变,将会早日实现我国公立医院体制的完美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继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与管办分离目的及本质[J].中国医院管理,2010,28(3):8-10. [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国际经[J].中国卫生,2011(3):68-71. [3]郝模,陈立今,马安宁,等.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策略和障碍[J].中国医院管理,2011,24(1):2-5. [4]谢水明.重新审视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10-12. [5]蔡江南,徐昕.公立医院究竟应当如何进行“管办分离[J].医院领导决策与参考,2011(11):16-20. [6]赵明马进,潍坊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剖析[J].中国卫生人才,2011,6(12):135-136.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比较

在我国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讨论中, 补偿机制不合理往往被认为是公立医院诸多趋利表现 的根源。为此,国务院于年月发布《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号)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作出了具体要求, 提出“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将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财政补偿作为公立医疗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年月发布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发改价格[] 号) 对医疗服务定价要求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 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种医疗服务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考虑到基本医疗服务内容多、覆盖面广, 直接影响国民的健康水平, 而我国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体必须体现“公益性”要求, 同时医疗保障水平还发展不均, 为了向全民提供可获得的基本医疗服务, 政府在制定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时, 必须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水平和医疗保障的承受力, 于是造成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低于实际服务成本, 形成政策性亏损。因此, 新医改明确提出“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 基本医疗服务亏损在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将成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的政府补偿重点。政府必须对这部分亏损制定科学的补偿方法, 以避免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其他不合理手段进行成本转移, 提高其公益性。 然而, 一些研究指出, 现有政府对公立医院补偿结构和方式存在一定不足, 如财政补偿在地区和医院间分配不合理; 补偿数量和范围与医院工作绩效没有挂钩, 影响基本医疗服务提供的积极性等。另一方面, 在有关政府补偿方式的讨论中, 研究者多从公立医院整体角度探讨政府补偿的内容和形式, 涉及公共卫生、人员劳务、学科发展等多个方面; 或从公共卫生角度总结不同的政府补偿策略, 较少针对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提出具体的补偿方式。 在新医改进一步铺开, 政府财政投入内容明确、投入量逐步加大的背景下, 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府财政补偿方式, 对于当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实现公立医院改革 目标而言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考虑到对公共卫生的政府补偿已趋于成熟, 其他专项经费保障逐步落实, 本文将主要针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 总结当前政府主要的补偿方式, 并分析各种补偿方法的优缺点, 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主要补偿方式分类 从政府补偿依据的角度, 可以将现有各种补偿方式分为基于成本和基于服务产出两种类型。其中, 基于成本的补偿是指政府部门根据公立医院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人员 和物资成本支出与实际收入的差距作为财政补偿的依据; 基于服务产出的补偿方式则是将 补偿与医院基本医疗服务产出挂钩, 针对服务提供情况确定补偿额。这两种方式的目的都在于补偿基本医疗服务的政策性亏损, 但在具体操作方式及其对医院和医务人员行为的影响 上有所差别。 1.基于成本的补偿方式 . . 差额补偿法。传统经济体制下, 我国对医疗机构补偿曾采用全额管理下的差额补助方式, 将医疗机构收支纳入国家统一管理, 由国家完全补偿医疗服务产生的收支差额。由于政府承担了主要的经济责任, 医院的财务负担较小。此外, 通过统筹管理, 国家对医院财务收支情况把握较好, 补偿方式操作简便, 管理成本较低[] 。然而运用该方法补偿基本医疗服务最大的问题在于其默认所产生的收支亏损即为由价格等因素产生的政策性亏损, 而忽略了医院 不合理运行及管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因此无法把握差额的合理性。当前研究者较关注于基于成本核算的差额补助, 试图解决不合理亏损问题[] , 但由于成本核算方法要求较高, 还未得到普及使用。此外, 差额补偿属于后付制, 缺乏对医院实施成本控制的引导, 不利于医院及其医务人员提高服务绩效。 . . 价格补贴法。造成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服务价格低于实际成本, 医院无法通过提供服务来直接弥补全部成本[ ]。因此, 有学者提出对服务价格进行补贴从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青岛市机构编制部门按照市医改领导小组的部署,积极推进即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组建了即墨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是明确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办医机构的职责界定。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代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负责市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指导所属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对市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行为、成本核算、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内部治理等实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市卫生局从“办医院”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强化宏观管理、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负责卫生事业的全面规划,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行业规范,研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依法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等医疗服务要素以及相关健康产品的准入和监督管理;监督医疗服务市场,规范社会公共卫生秩序等。 二是明确了办医机构的管理范围。改革要求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即墨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除管理即墨人民医院等三所市级综合医院外,还应包括即墨市精神病院等三所专科医院及辖区内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上述医疗机构的隶属关系由即墨市卫生局管理变更为即

墨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管理。

三是明确了办医机构的管理体制。按照管办分开的原则,即墨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为即墨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工作初期为便于开展工作,由即墨市政府委托即墨市卫生局管理。 即墨公立医院管理机构运行一年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有不少难点,需要进一步研究思考。 一是如何处理好办医机构职责与现行管理规定的关系。政府办医机构履行的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四大职责中,资产管理和主要负责人的任用是难点,难就难在与现行的相关管理规定有冲突。按照2006年实施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应由各级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再比如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是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执行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办医机构的职责界定与剥离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难点,涉及到卫生局多条行政管理职责需划归办医机构。因此,要真正将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的职责落到实处,做到权责一致,需要在省级乃至中央层面协调好,解决好。 二是如何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疗机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是财政补偿、医保结算、院长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的收入分配挂钩。当前,除加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督、医疗机构自我管理等传统管理方式外,继续探索建立社会第三方的公立医院评价制度,完善医疗服务监督管理制度,将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实行实时监管。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指标定期公示。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1]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1]

XX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专家: 我院自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按照上级医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实现“全县人民满意、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满意、全院职工满意,以全院各项工作得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按照2011年省卫生厅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相关工作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的通知要求,我院的医改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自开展县级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以来,院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立即成立了相关的各项组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我院按要求制订了实施方案,并按时上报卫生主管部 二是根据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步骤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三是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组织实施机构、明确负责部门的责、权、利,有承担具体工作的人员。 四是医院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责任科室与责任人, 并制订了相关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五是层层签定了责任状,六是医院多次召开相关的会议,部署了我院医改工作,七是医院各部门和科室召开相关会议并落实医改各项工作要求。

二、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便民惠民多措并举我院自开展 “三好一满意”活动以来,推出了多项便民惠民措施: 一是为了从根本 上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加大基础建设投入, 方便病人就医,让病人看好 病,今年医院斥巨资3000余万元修建门诊医技大楼,有望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今年我院还对手术室进行了改建。 二是在门(急)诊大厅开展节假日门诊开诊,有节假日门诊开诊时 间和医生安排公示,检验科、功能检查科室安排人员照常值班,有节假 日人员安排表; 三是医务科、后勤科等部门制订了节假日门诊工作预案;四是规定 了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的节假日检查结果须在 当日完成。 五是我院按照县卫生局制订的诊疗服务“一卡通”实施计划, 进行了相关的宣传。我院拟定在近期启动“卡通”的相关工作(签订协议、施工、运行)。 六是制订了预约诊疗工作方案,开展了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专家门诊预约率达到20%以上(含出院病人病房诊疗)、乡镇卫生院转诊预约占门诊就诊量比例达到20%以上、本地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50%以上、口腔科、产前检查、术后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60%以上。 七是制订了缩短门诊挂号、交费、取药等候时间的工作方案和门诊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并落实了相关措施;对门(急)诊流程、布局、设施进行了改进及调整。 八是医院开展并启动了信息化过程,该系统与新农合平台实现了无 缝对接,新农合住院费用实现了“当天出院,当天补偿”。 九是晋升技术职称人员,须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半年以上。有人员 安排表、制订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计划与目标,已组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摘要】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乃至关键环节,只有把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到体制改革的层面,实现政府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职能的重构与转变,才能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改革,从而实现全社会医疗福利最大化的医改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政府职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变社会管理方式,构建公共政策框架与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公立医院是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性组织,公立医院改革不仅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依据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两个导向:优化管制和破除管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点,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治本策略不在于优化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而在于取消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取消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实际上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放权让利,但绝对不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放权弃责,从而让公立医院陷入无政府状态。所以,取消行政管制本质上是下放管理权和上收监督权的双向变动过程。如果将取消行政管制片面理解为下放管理权,那么必然在解放公立医院生产力的同时,极易造成公立

医院陷入“一放就乱”的局面。 (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以供需矛盾为形势、以管制失灵为原因、以放权搞活为关键、以监督治乱为保障的制度安排。行政管制的“失灵”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扩大医疗资源增量的关键,不在于加大政府的人财物投入,而在于引入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盘活医疗资源存量的关键,不在于优化政府的分配制度,而在于公立医院内生激励机制和外生竞争机制。政府对公立医院下放管理权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二、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公立医院外部管理上的“管办不分”与“多头管理”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较长时期内一直实行政府管、政府办的管理模式。在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下,由于出资人缺位,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导致较高的组织和协调成本。而由于各个部门关心的侧重点不同,同时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医院各个功能的条块分割。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医院服务效率的提高,这也就部分地解释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二)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上的“自主权不足”与“权力滥用” 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权过分集中在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致使公立医院缺乏自主经营的决策权,其局部利益同生产和经营效益无直接联系,责、权不明确,院长难以发挥自己的经营管理才能。长期以来,公立医院院长由政府任命,院长作为公立医院法人代表负责经营管理

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第四章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5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6指出/实行医药分开管理,探索有效 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 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 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0"卫生部要求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取 消药品加成政策,取消以药补医的机制,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0问题"因 此,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降低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建立!健全科学! 合理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己经是 大势所趋"那么,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如何建立对公立医院补偿的新机制笔者认 为,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改革" 一、加强政府对卫生事业重要性的认识,保证财政合理投入 政府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负有重要责任,卫生事业投入水平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卫生部长高强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卫生事业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但有三条基本原则不能变,其中一条为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仍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国家的财政投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主渠道"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公立医院的补偿主要依靠提高诊疗收费价格和政府财政补助,而政府财政补助可能是取消药品加成后最现实的选择,要保证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部长陈竺明确表示,政府应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住院医师培训!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公立医院紧急救治!援外等公共服务经费=2"但是在对公立医院进行财政补助时,应改变原来的粗放式补助,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0为主的补偿机制"要严格按照5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6规定,/对非营利性医院的补助以-定向补助.为主0,切实改革按人头的/定额补助0为/定向拨款0,建立/养事不养人0的投入新机制"一是改变补助对象,财政补助应从以机构为对象转变到以任务为对象,按承担任务多少给予补助而是从补助人员经费为主转变到以补助业务工作经费为主三是从综合项目补助转变到单项目补助,切实加强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合理测算补助基数2"按照公立医院的级别和规模,实行分开补助"三级公立医院由于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可以逐步减少其财政补助,一是有利于遏制卫生资源的高度集中,二是有利于诊治疑难重症,把多发病!常见病的病人向社区和县以下医院分流对城市社区公立医院和二级以下公立医院的人员经费实行足额财政补助,随着大医院病人的分流,城市社区医院和二级以下公立医院的医疗任务将逐步加大"为了确保医务人员 的收入有可靠的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医疗工作,应对其基本工资给 以足额的财政补助对县及县以下乡镇医院加大财政补助"由于县及县以下乡镇医院 人员工资普遍偏低,而且不能保障及时和足额发放,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普遍偏低, 现有的人才留不住,急需的人才引不来,同时医疗设备短缺陈旧,检查治疗手段不足, 所以财政补助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在补助方式上按照公立医院承担任务多少!提供服 务的质量给予补助,财政补助的额度应根据公立医院承担的基本卫生服务和教育科研 职责范围!数量确定,其增长幅度不应低于当地财政支出的增长水平" 规范财政补助方式和范围,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财政补助办法"进一步科学 合理地确定享受财政补助的公立医院的范围,避免有限的卫生资源面面俱到,结果是 面面不够"要形成对公立医院补偿的良性循环,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要有成文的 法律规定,使补偿机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有健全的评价监督体系,对公立医 院的医疗服务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其合理补偿健康发展,三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23995569.html,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作者:张洁 来源:《财经界·下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要:按照国家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公立医院的积极性,确保可持续发展,现行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和落实,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对医保制度也进行了完善,让医保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补偿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公立医院 ;补偿机制 ;对策研究 为了能够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得到增强,充分调动公立医院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医院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于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对策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确保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一、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现状 (一)取消了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调整 目前公立醫院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对于补偿机制的调整也在逐步完善,一方面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偿力度的增加以及医院内部加强精细化管理来消化。政府对于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与专项资助,同时对于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给与了政策支持,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财政情况不同,补偿到位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初步建立了医保联动机制 为了配合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在现在医院医保收入增长逐渐放缓的条件下,为了确保患者的就医需求和医院的正常运行,在医保政策上各地都有了相应的政策调整,而付费方式仍然是按照项目收费,各地医保为了确保医保基金不出现亏损,仍然采用的是总额控制的方法,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开始按照病种付费,但是药品降价的压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同步以及医保支付方式滞后等三医联动环节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二、目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通知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通知(全文) 2010年02月23日18:14卫生部网站我要评论(84) 字号:T|T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卫生部和相关部门报告。 卫生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一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指导各地切实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

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 二、试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三)总体目标。 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为全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奠定基础。 (四)主要任务。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改变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落实财政补助政策。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 ——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疗安全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

关于县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汇报材料

关于县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汇报材料 自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县人民医院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医改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实践,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虽然我县人民医院不是公立医院试点单位,但县人民医院作为我县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在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起着“龙头”作用,为充分体现县级医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医院在医院管理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及配合医改工作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创新的工作,现将医院改革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面 在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县人民医院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手段,逐步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体系,2010年全面实施院科两级负责制,加大了院科两级的成本核算力度,实现了从分配形式到注重实效、从考核措施趋向规范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经营理念和成本意识,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实施院、科两级管理摸式。年初出台《关于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的决定》,制定实施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完善了院科两级质控体系,赋予了临床一线科室主任更大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充分调动了各科自主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力推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业务量的增长。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将中层管理干部由任命制度改为聘任制,实行

科主任一年一聘,科室副职的聘任由科主任根据工作能力等综合考核自行决定,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逐步完善用人机制。重新设置科室和岗位,加大向临床一线倾斜力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成本核算制,体现效益优先、按岗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经过2年来的改革,在推行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形式、实施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加大了科室全成本核算力度,实现了从分配形式到注重实效、从考核措施趋向规范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成本意识和经营理念,充分调动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医院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在管理考核上按《kpi考核细则》进行,做好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引进kpi系数,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进一步完善奖金分配办法,将kpi考核结果与操劳补贴挂钩;各科按照pdca管理要求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实施科主任、护士长、职能科室主任、近三年毕业本科生、硕士生等人员的年度考核排位,对年轻医师的快速成长,发挥主任、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已产生了预期的效果。根据医院目标管理要求,有20个科室完成了年初制订的经济指标任务数,占全院全成本核算科室的90%以上,平均增幅在20.8%;全年完成各类创新达355项;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面

公立医院章程

公立医院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县级公立医院(包括丰南区人民医院和丰南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公立医院)管理,建立有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管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促进公立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公立医院是由丰南区人民政府设立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承担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第三条公立医院经费来源是财政补助、服务收费和其他收入。 第四条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的原则,实行医管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强化经营管理责任,由院长依法依规经营、管理。 第五条公立医院法人登记管理机关是丰南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第二章宗旨和任务 第六条公立医院的宗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第七条公立医院主要承担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一般疑难疾病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接治和转诊;适宜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承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

第三章组织架构 第八条公立医院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依法独立承担经济、民事和社会责任。丰南区人民政府设立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会),代表市政府行使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为公立医院管理决策监督机构。医管会在区卫计局设立专门办公室(简称医管办)。 医管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和现代医院制度建设。决定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规划、章程拟订和修订、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院长选聘与薪酬制度等事项。审定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资产运营和年度工作报告。按规定程序对医院报告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和重大业务进行审查。 医管办主要职责是:负责承担医管会日常工作,监督县级公立医院运行。制定考核评价方案,报医管会批准后,组织实施绩效考核。联系市财政部门对市公立医院进行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管。 公立医院管理层执行医管会决策,履行医院日常经营管理职责,执行过程中接受医管办、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分工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四章管理层 第九条公立医院管理层执行医管会决策,履行医院日常经营管理职责,定期向医管会报告工作。 第十条公立医院管理层由院长和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是医管会的执行机构。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作者:胡燕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7年第4期 【摘要】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乃至关键环节,只有把公立医院改 革提升到体制改革的层面,实现政府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职能的重构与转变,才能推动公立医院 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改革,从而实现全社会医疗福利最大化的医改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政府职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变社会管理方式,构建公共政策框架与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管理 体制改革的核心。公立医院是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性组织,公立医院改革不仅是我国医疗卫生 体制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以及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依据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两个导向: 优化管制 和破除管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点,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治本策略 不在于优化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而在于取消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取消政府对 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实际上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放权让利,但绝对不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放 权弃责,从而让公立医院陷入无政府状态。所以,取消行政管制本质上是下放管理权和上收监 督权的双向变动过程。如果将取消行政管制片面理解为下放管理权,那么必然在解放公立医院 生产力的同时,极易造成公立医院陷入“一放就乱”的局面。 (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以供需矛盾为形势、以管制失灵为原因、以放权搞活为关键、以监督治乱为保障的制度安排。行政管制的“失灵” 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扩大医疗资源增量的关键,不在于加大政府的人财物投入,而在于引入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 盘活医疗资源存量的关键,不在于优化政府的分配制度,而在于公立医院内生激励机制和外生竞争机制。政府对公立医院下放管理权是公立医院管 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二、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公立医院外部管理上的“管办不分”与“多头管理”。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是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较长时期内一直实行政府管、政府办的管理模式。在沿袭了计划经 济时期的模式下,由于出资人缺位,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导致较高的组织和协调成本。而由于各 个部门关心的侧重点不同,同时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医院各个功能的条块 分割。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医院服务效率的提高,这也就部分地解释了“看病难、看病贵” 的成因。 (二)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上的“自主权不足”与“权力滥用”。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 权过分集中在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致使公立医院缺乏自主经营的决策权,其局部利益同生产和 经营效益无直接联系,责、权不明确,院长难以发挥自己的经营管理才能。长期以来,公立医 院院长由政府任命,院长作为公立医院法人代表负责经营管理医院。而代理国有资产的政府在 对公立医院的所有权上存在一个矛盾,即代理出资者的政府官员拥有剩余控制权而没有真正的 剩余索取权。这种不匹配的安排导致代理国有资产的政府官员不承担公立医院剩余收益风险, 也没有积极性去收集有关证据对经营者施以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最终可能是院长和医院职工控 制了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西丰县第一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为总体原则,紧抓医保资金总额预付制试点改革契机,围绕医院总体工作思路,力争在公立医院改革领域取得新突破,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努力让医院发展更具活力,患者就医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 (二)改革目标 通过实施改革工作,加快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满意度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医疗服务模式,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解决医院运行瓶颈问题,保持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施药品零差价,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推广经验。 (三)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根据卫生部、财政部等五部委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供给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诊疗、预防保健、慢性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在医疗服务收费方面予以倾斜。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 1、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少药品费用。 在西丰县第一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根据情况,由县卫生主管部门按规定制定县域总控药品目录(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增补药品目录)和医保甲类药品目录,应严格使用总控药品,全部实行网上招标采购,并按实际进货价零差价销售。县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品品种不低于基本品种总数的25%;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在业务总收入中的比例,控制在45%以内。二级甲等公立医院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药品零差价,成立药品采购及使用领导小组,按照新农合和医保要求严格控制门诊次均费用及住院次均费用,推行高价药品及大处方使用的监督审批,根据病情需求合理使用药品,大幅度降低药占比。同时,对临床及药、检、放科室提高质量控制标准,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及技术规范,合理控制检查项目。 2、优化医疗服务的收费结构,调整收费标准。

关于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关于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22T17:08:11.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作者:杨光利 [导读]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医务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杨光利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医务部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断优化公立医院管理组成结构,才能真正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水平,最终促进我国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应采取的有效策略,以促进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创新。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376-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必须根据公立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等,制定合适的改革方针和策略,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最终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1.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当前公立医院的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两个方面:1.1 公立医院外部管理方面 总体上来说,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采用的是政府管、政府办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因此,国家是国有资产的代表者,可以对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等,致使公立医院的行政行为和经营行为混合在一起,最终出现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等多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管理受到国家监督机构的影响,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出现管理失职、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全面等情况。与此同时,公立医院的资源利用、整体规划、收入分配和人事安排等都有多个部门管理,导致各个部门的协调性非常差,给公立医院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提高带来极大阻碍,最终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普遍现象1.2 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方面 根据公立医院的运行情况可知,公立医院的管理权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导致公立医院没有足够的自主经营决策权,并且,局部利益和生产、经营效益等没有联系,从而出现权责不明、院长无法正常发挥管理才能等多种问题,大大降低公立医院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公立医院的实际管理中,很多应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管理的权利没有得到真正履行,如服务项目开展、人员使用、发展资金投入和相关费用的调整等,致使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需求出现不相符的情况,最终影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产品等创新,是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应采取的有效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2.1 公立医院外部管理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管理必须注重管理权力和办理权力分开行使,才能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管理的整体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公立医院实行“管办分开”主要是快速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是公立医院的举办者,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之间的关系应该转变为行政监管关系,以真正发挥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作用,从而实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监督指导、社会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职责,最终有效解决公立医院存在的医政职能不明确、医政职能错位等多种问题。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实行“管办分开”是一种重要的改革手段,因此,各个地区的公立医院都必须高度认识“管办分开”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才能确保其在公立医院正常运行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落实。 在实践过程中,改变以往由政府集中管理公立医院的形式,将公立医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政府部门上,并注重行政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在卫生行政部门外部设置一个与其平行的事业单位,从而代表政府进行公立医院的管理、投资和运营等。在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管办分开”要尽量避免出现受到两个政府机构限制的情况,才能在确保医院经营活动控制权的基础上,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2.2 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在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应采取的有效策略主要是构建合适的法人治理结构,即在卫生部、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共同协商的情况下,提出合适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对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进行科学界定,从而构建多种形成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这样的管理机构,公立医院的重大事项的职责可以得到明确,从而实现监督、执行和决策的相互制衡。由于我国公立医院构建的法人治理机制是在实行“管办分开”政策以后,因此,公立医院理事会总的来说有两种形式:一是,公立医院集团理事会;二是,公立医院内置的理事会,即独立的公共实体。目前,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组成是:政府代理者、卫生服务消费者和医院职工共同组成理事会,其中,理事长和副理事长是由政府部门直接任命,医院院长由理事会聘请,监事会成员则由医院职工和出资方共同组成,是当前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注重公立医院外部治理机制、内部管理机制的有效完善,才能真正实现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因此,根据公立医院的运行情况实现“管办分开”策略,并明确公立医院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才能在监督权责、执行和内部决策等相互制衡的情况下,促进公立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建国,廖藏宜.我国基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模式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4,12:123-130. [2]方鹏骞,闵锐,邹晓旭.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医院管理,2014,01:4-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