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重度贫血病人的护理1

急重度贫血病人的护理1

急重度贫血病人的护理1
急重度贫血病人的护理1

急重度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掌握】

1.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

2.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熟悉】

1.贫血的分类;

2.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缺铁性贫血的检查和治疗要点.

【了解】

1.骨关节疼痛病人的护理;

2.贫血的发病机制;

3.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4.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预后

一、贫血概述

(一)概念

(二)贫血的病因和病机

(三)贫血的分类

(四)贫血的临床表现

(五)贫血的诊断

(六)贫血的治疗

(一)概念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或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值的低限.其中以血红蛋白量最为重要,在判断是否贫血时应注意血液稀释和浓缩的影响

贫血是一个症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不同原因或不同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二)贫血的病因和病机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物质的缺乏:如IDA,巨贫造血功能障碍:如再障,白血病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各种溶贫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各种急慢性失血

(三)贫血的分类

1根据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严重度分类:

轻度血红蛋白大于90

中度血红蛋白60-90g/L

重度血红蛋白30-59g/

极重度血红蛋白<30g/

(四)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最突出和最早的症状:疲乏,无力

贫血最突出的体征:皮肤,粘膜苍白

神经系统的症状: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

消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其他:低热,感染

影响贫血症状轻重的因素:与贫血发生的急缓,程度,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有关.

(五)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红细胞计数;MCV,MCHC;RC(鉴别诊断,疗效的观察和评价)

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骨髓检查:涂片和活检

肝肾功能

病因相关检查

(六)贫血的诊断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贫血诊断步骤:

首先确定贫血是否存在

确定贫血的程度

确定贫血的类型

寻找贫血的原因

(七)贫血的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是治疗贫血的首要原则

2.一般治疗:休息和饮食,吸氧

3.药物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输血;预防控制感染;止血.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急性贫血Hb<80g/L或Hct<0.24

慢性贫血疗效差,伴感染Hb<60g/L或Hct<0.20

二.缺铁性贫血

(一)概述

(二)铁的代谢

(三)发病原因和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治疗要点

(六)护理

(一)疾病概述

1.定义

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发病情况

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儿童贫血率在50%左右,

成人贫血率在10%左右,

孕妇的贫血率则高达40%.

(二)铁的代谢

铁的分布

铁的来源和吸收

铁的转运

铁的贮存和排泄

1.铁的分布

(1)体内总量:男性50-55mg/kg,女性35- 40mg/kg

(2)类型:

功能状态铁

其中:血红蛋白含铁2/3;

肌红蛋白含铁15%;

各种酶含铁不超过10mg.

贮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2.铁的来源

内源性:衰老红细胞的破坏

外源性:食物(植物和肉类食物)

需要量:1-1.5mg/d

孕,乳妇:2-4mg/d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肝,瘦肉,蛋黄,豆类

海带,木耳,香菇等

乳类如牛奶含量最低

3,铁的吸收

吸收率: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可达20%)

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1-7%)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段

影响因素:

食物铁状态:二价铁较三价铁易吸收

胃肠功能:酸碱度

药物:VitC促进铁吸收

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形成鳌合物,铁吸收减少75%

体内铁的储存量

4,铁的转运

Fe2+ →经铜蓝蛋白氧化→Fe3+ →与转铁蛋白

结合→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幼红细胞膜表面)

→进入细胞内后铁与转铁蛋白分离→Fe2++原卟

啉+珠蛋白→血红蛋白

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浆中转铁蛋白能结合的铁的总量

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

5.铁的贮存

形式: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部位: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

血浆中有少量的铁蛋白,但可以通过测定血浆铁蛋白来了解铁的贮存情况.正常男性体内贮存

铁约为1000mg,女性约为300-400mg

6.铁的排泄

铁主要由胆汁或经粪便排出,育龄妇女主要经过月经,妊娠,哺乳而丢失

正常男性每日约丢失1mg

正常女性每日约丢失1-1.5mg,一次月经丢失

40-80ml血液,大约失铁20-40mg

(三)病因和病机

(一) 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1.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偏食;母乳喂养儿于6个月后如不添加辅食.

(二)铁吸收不良

1.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饶过铁吸收部位.

2.长期腹泻和呕吐,肠炎,Crohn病等

3.茶叶,咖啡,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

(三)铁损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成人缺贫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

老年人慢性贫血警惕胃肠道肿瘤

消化道:溃疡,肿瘤,钩虫病,痔疮及其他

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宫内节育器

咯血:肺结核,肺癌,支扩等发病机制铁缺乏引起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发生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细胞内含铁酶或铁依赖酶活性下降单胺氧化酶活性下降上皮蛋白质角化变性胃酸分泌减少运动后骨骼肌乳酸堆积增多,体力下降,疲乏

(四)临床分期

根据缺铁病程,可将缺铁性贫血分为三期

1.铁减少期:缺铁隐匿期

2.无贫血的缺铁期:隐匿性缺铁

3.缺铁性贫血期

贫血的一般表现

特殊表现-含铁酶及铁依赖酶活性降低所致

1. 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脱落,指甲变平,易脆,甚至反甲

2. 粘膜:口腔炎,舌炎,胃炎,严重者引起吞咽困难

3. 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易激动,烦躁,头痛等,少数出现异食癖:表现为喜食生米,泥土,石子等

4. 感染率升高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5. 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五)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27pg, MCHC<32%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红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多正常,少数减低

2.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细胞系统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粒系,巨核系正常;

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3.铁缺乏的检查

血清铁(SI)64.44 μmol/L(360mg/dl)

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浆铁/TIBC×10%)<15%

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未被结合的转铁蛋白)增高

血清铁蛋白(SF)0.9 μmol/L (50μg/dl)

(六)诊断

1.缺铁(潜在性缺铁期)

仅有体内贮存铁的消耗,SF和骨髓铁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正常,无贫血临床表现.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红细胞铁的摄入较正常时减少,除SF和骨髓铁明显减少外,TS,FEP等也有异常,但血红蛋白正常。

3.IDA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病因诊断

(七)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关键补充铁剂中医中药补充铁剂治疗

目的:

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

2补充被消耗的贮存铁.

方法:

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

口服铁剂(首选)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力蛮能,速力非

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可莫非,山梨醇铁

一般原则口服为佳

慎用注射铁剂

补足贮存

防止复发营养失调

饮食护理

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

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促进食物铁的吸收

加强口腔护理,增进食欲

有效指标

Ret升高,5-10d达到高峰

2w后Hb升高,2m达到正常

注意事项:

餐后服药

忌与咖啡,茶,牛奶等同服

可加用Vit C

Hb恢复正常后,仍需服药3-6m

1.若口服铁剂三周后仍无效,应考虑下列可能:

(1)病人未按医嘱服药.

(2)诊断错误.

(3)有继续出血灶存在,损失铁量大于补铁量

(4)吸收不良.

(5)药物失效或含铁量

2.注射铁剂-应慎用. 适应症:

(1)口服铁剂有严重消化道反应无法耐受.

(2)消化道吸收障碍,如胃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慢性腹泻.

(3)严重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服用铁剂后加重病情.

(4)需迅速纠正缺铁,如妊娠晚期贫血严重,或需及时外科手术者.

计算公式注射用铁总需要量(mg)

[需达到Hb-患者Hb] (g/L) ×体重(kg)×0.33

第一天:50mg,以后每天100mg

注意:过敏反应

肌注部位局部刺激,需深部肌注

美国最近一项研究表明,牛奶加蜂蜜疗法,就能使儿童贫血大大改善.

(八)贫血病人的护理

【常用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有感染的危险

口腔黏膜改变

知识缺乏

潜在并发症--贫血性心脏病

【护理措施】

营养失调

饮食护理

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

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促进食物铁的吸收

加强口腔护理,增进食欲

口服铁剂的护理:

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可从小剂量开始,饭后服用避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同时服用液体铁剂可使牙齿染黑:可使用吸管消除黑便的顾虑:

注意补足贮存铁:Hb正常后再服用3-6月

注射铁剂的护理:

深部肌肉注射,可促进吸收,减轻疼痛

强调注射技术:不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更换针头注射;可采用\"Z\"型注射法或留空气注射法注意不良反应:局部疼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应备好肾上腺素活动无耐力

病情监测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

休息与活动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

给氧严重患者给氧

输血或输血成分的护理控制输液速度与量潜在并发症-----贫血性心脏病

相关因素

重度贫血引起心功能不全. 心率增加,心脏扩大.

主要表现

心率增加,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脏扩大,心率功能不全.

护理措施

向家属讲解引起贫血性心脏病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其发生.

环境:安静,舒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病情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及贫血的改善状况. 必要时吸氧. 控制输液速度及总量,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教育

休息与饮食指导

用药指导

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卫生知识宣教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B 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E.手背 14.缺铁性贫血患者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会出现 A.面色苍白 B.疲乏 C.头晕 D.耳鸣

贫血病人的护理

贫血病人的护理 肾内科李彬 2019.7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 难点 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及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2.铁的代谢 (1)铁的分布 (2)来源和吸收 (3)转运和利用 (4)贮存及排泄 概述 体内铁代谢示意图 病因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有无失血或影响铁丢失的相关病史 2.饮食习惯 3.年龄、特殊生命周期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铁营养不良表现营养缺乏、黏膜损害、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2.缺铁原发病表现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1.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核老质幼”、骨髓涂片示骨髓细胞外铁消失 3.铁代谢的生化检查 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2.口服补铁首选,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琥珀酸亚铁等 3.注射铁剂

二、巨幼细胞贫血 1.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指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酸代谢药物的作用,导致细胞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其中90%是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2.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代谢 病因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吸收或利用障碍的相关疾病 2.饮食及烹饪习惯 3.年龄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血液系统表现贫血为主,可有全血细胞减少 2.消化系统表现黏膜损害为主 3.神经、精神系统表现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1.血象呈大细胞性性贫血 2.骨髓象“核幼质老” 3.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测定 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2.补充叶酸 3.补充维生素B12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类贫血 2.临床特征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和全血细胞减少 病因 发病机制 1.造血干细胞缺陷(“种子”学说) 2.造血微环境异常(“土壤学说”) 3.免疫异常(免疫学说) 护理评估

重度贫血患者的护理常规

重度贫血患者的护理常 规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重度贫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了解引起贫血症状的疾病类型:缺铁性、巨幼细胞性、再、生障碍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2. 临床主要表现:乏力、皮肤粘膜苍白;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表现;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口腔炎等消化系统表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表现。 3. 评估贫血程度:轻度Hb>90g/L,中度Hb60-90g/L,重度Hb30-59g/L,极重度Hb<30g/L。 4. 评估检查:血常规、骨髓检查、病因相关检查。【护理措施】1.休息:重度贫血应卧床休息;中度贫血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活动量以不增加症状为度;轻度贫血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2.吸氧:中度贫血伴心悸气促时应给予吸氧。3.饮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新鲜蔬菜、海带、紫菜、木耳等,注意色香味烹调,促进食欲。4.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症状如早期乏力、疲倦;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5.输血护理:做好查对工作,严密观察输血反应,给重度贫血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6.感染预防:因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抵抗力降低,保持皮肤、口腔、肛周清洁。 7. 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详见各章。8.观察检查结果:血常规复查结果等。

【健康指导】 1. 疾病预防:引起贫血疾病类型及原因,做到日常生活预防。 2. 饮食指导: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合理膳食。 3.嘱患者定期复查,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病情加重的任何表现应及时就医。4、指导患者遵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老年人贫血患者的护理

老年人贫血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1015 知识点:口服铁剂的护理、注射铁剂的护理、抗贫血判断疗效 关键词:贫血;铁剂;营养风险 李某某,女,70岁,退休工人,因“晕倒15分钟”急诊入院。患者15 分钟前在买菜途中突然晕倒,路人扶起后清醒,120急救来院。自诉近半月来感乏力、头晕、心悸、嗜睡,上腹隐痛,食欲下降,未曾就医。半年前有慢性胃炎病史。体检:神志清,精神稍软,T 37.2℃,P72次/分,R16次/分, BP118/80mmHg,血常规:血红蛋白(HB)72g/L,红细胞压积(HCT)27.3%,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18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286 g/L。拟“缺铁性贫血”收入院。 情境1 入院处置 问题1:如果你是责任护士,如何为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1.初步筛查:从4个方面来评定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及程序,是否有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及预后:①BMI值是否﹤20.5?②患者在过去3个月中是否有体重下降?③患者在过去一周内是否有摄食减少?④患者是否患有严重疾病? 如果上述任何一项为“是”,就进入第二次筛查;如果全部回答为“否”,则每周重新筛查一次。 2.最终筛查项目:从3个方面进行:①疾病的严重程序评分;②营养状况受损评分;③年龄评分。总分为0~7分(附表)。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2008版)

适用对象:18-90岁,住院1天以上,次日8时未行手术者,神知情者。 不适用对象:18岁以下,90岁以上,住院不过夜,次日8时前行手术者,神智不清者。 该患者初步筛查:身高157cm,体重48kg,BMI19.5,比过去三个月体重下降了3 kg,并食欲下降,符合条件。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②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 ③了解铁的代谢。 2.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教学重点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教学难点 铁的代谢——铁的吸收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二、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1.贫血的概念 2.贫血的一般表现 三、新课讲解(问题引导法) (一)概述(问题引导法)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

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2)铁的吸收 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 (3)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广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3.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二)护理评估(问题引导法)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病史;有无需铁 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幼儿及儿童病人有无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身体评估 (1)贫血共有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的代谢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 铁吸收不良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铁丢失过多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病史、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儿童患者有无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二、身体评估 1.一般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 力病人自觉工作能力下降而感到不安 易激动和烦躁。因宗教信仰而素食、饮食结构不合理、知识缺乏、生活异常贫困是其社会因素。 四、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血清铁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血清铁蛋白降低。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五) 治疗要点 1.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方式,预防性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铁强化食物;积极治疗原发病。 2.口服铁剂:硫酸亚铁 注射铁剂:对口服铁剂后胃肠反应严重而无法耐受、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及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的病人可注射铁剂。常用科莫菲和右旋糖酐铁。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体内铁不足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第二节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存在于骨髓、肝、脾等组织中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人体铁有2种来源:外源性铁主要来自食物,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食物中铁必须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或在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才能稳定在溶解状态而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肠粘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铁的吸收量由体内贮存铁量来调节,当体内铁贮存量不足时,铁的吸收就增多,反之则减少,以保证体内铁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普通饮食每日含铁量约10~15mg,其中约10%被吸收(动物铁较易吸收)。被吸收的铁与血浆转铁蛋白相结合,形成转运铁蛋白复合体,将铁转运到全身组织中。正常人每日排铁量甚微,主要通过胆汁、粪便排泄;育龄妇女主要因月经、妊娠、哺乳而使铁的丢失增多。 临床表现包括贫血的一般表现,缺铁所致的营养障碍而出现的特异性表现,以及缺铁性贫血原发病的表现。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病因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积极预防缺铁的有关病因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补充铁剂包括食物和药物,口服铁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琥珀酸亚铁及富马酸亚铁等,每日服元素铁150~200mg。特殊情况下可使用注射铁剂。常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在严格计算总量后,成人首量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加到100mg,之后每周2~3次,直至完成总的注射剂量。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月经量过多、钩虫病、痔出血等;其次是铁吸收不良,如胃肠手术、萎缩性胃炎、慢性胃肠炎等;也见于需铁量增加者如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此外,铁补充不足如偏食、挑食等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因此应询问病人的既往健康状况、饮食习惯、进食情况等,婴幼儿要了解喂养情况。 (二)身心状况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缺铁加重时才出现贫血表现。①贫血的一般表现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重度者可形成贫血性心脏病;②严重缺铁而出现的特殊表现如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或反甲、薄脆易裂;口腔炎,舌炎,甚至吞咽困难或咽下时有梗阻感;易怒、兴奋、烦躁、头痛、多动等;少数病人有嗜异食癖,喜食泥土、石子、煤炭、生米、冰块等。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大多对疾病未给予足够重视,部分病人可因记忆力差、工作效率低而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又常引起病人焦虑不安、容易激动。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典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比红细胞减少更明显。血片中可见成熟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形态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血小板多无改变。 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骨髓铁染色检查示体内贮存铁减少,可见细胞外含铁血黄素消失,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3.其他血清铁降低(血清铁即血浆转铁蛋白复合体);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总铁结合力即为

重度贫血患者的护理常规

重度贫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了解引起贫血症状的疾病类型:缺铁性、巨幼细胞性、再、生障碍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2. 临床主要表现:乏力、皮肤粘膜苍白;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表现;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口腔炎等消化系统表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表现。 3. 评估贫血程度:轻度Hb >90g/L,中度Hb60-90g/L,重度Hb30-59g/L,极重度Hb<30g/L。 4. 评估检查:血常规、骨髓检查、病因相关检查。 【护理措施】1.休息:重度贫血应卧床休息;中度贫血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活动量以不增加症状为度;轻度贫血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2.吸氧:中度贫血伴心悸气促时应给予吸氧。3.饮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新鲜蔬菜、海带、紫菜、木耳等,注意色香味烹调,促进食欲。 4.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症状如早期乏力、疲倦;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 5.输血护理:做好查对工作,严密观察输血反应,给重度贫血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6.感染预防:因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抵抗力降低,保持皮肤、口腔、肛周清洁。 7. 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详见各章。8.观察检查结果:血常规复查结果等。

【健康指导】 1. 疾病预防:引起贫血疾病类型及原因,做到日常生活预防。 2. 饮食指导: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合理膳食。 3.嘱患者定期复查,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病情加重的任何表现应及时就医。4、指导患者遵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妊娠合并贫血病人的_护理

妊娠合并贫血病人的护理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的范畴。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而其中血浆的增加比红细胞增加相对的多,因此血液被稀释,产生生理性贫血。贫血在妊娠各期母儿均可造成一定危害,在贫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以致摄入的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因平素月经过多或寄生虫病、或消化道的慢性失血所致。 一、贫血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①孕妇的抵抗力低下。②对分娩、手术、麻醉的耐受力低下。③并发症发生率增高。④感染。孕妇因重度贫血会引起贫血性心脏病,贫血也使孕妇抵抗力降低,故在妊娠期、产时或产后易发生其它炎症。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贫血。 2.对胎儿的影响:轻、中度贫血对胎儿影响不大,重度贫血时可造成胎儿生长手限、胎儿窘迫、早产和死胎。 二、诊断标准: 孕妇外周血血红蛋白<110g/L及血细胞比容<0.33为妊娠期贫血。我国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标准是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计数<3.5x1012/L或血细胞比容<0.30. 妊娠期贫血的程度一般可分为4度,轻度:RBC(3.0-3.5)x1012/L, Hb91-100g/L;中度:RBC(2.0-3.0)x1012/L,Hb61-90g/L;重度:RBC(1.0-2.0)x1012/L,Hb31-60g/L;极重度:RBC≤1.0x1012/L,Hb≤30g/L。 三、分类: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 1、发生机制:铁的需要量增加是孕妇缺铁的主要原因。引起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急重度贫血病人的护理1

急重度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掌握】 1.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 2.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熟悉】 1.贫血的分类; 2.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缺铁性贫血的检查和治疗要点. 【了解】 1.骨关节疼痛病人的护理; 2.贫血的发病机制; 3.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4.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预后 一、贫血概述 (一)概念 (二)贫血的病因和病机 (三)贫血的分类 (四)贫血的临床表现 (五)贫血的诊断 (六)贫血的治疗 (一)概念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或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值的低限.其中以血红蛋白量最为重要,在判断是否贫血时应注意血液稀释和浓缩的影响 贫血是一个症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不同原因或不同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二)贫血的病因和病机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物质的缺乏:如IDA,巨贫造血功能障碍:如再障,白血病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各种溶贫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各种急慢性失血 (三)贫血的分类 1根据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严重度分类: 轻度血红蛋白大于90 中度血红蛋白60-90g/L 重度血红蛋白30-59g/ 极重度血红蛋白<30g/ (四)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最突出和最早的症状:疲乏,无力 贫血最突出的体征:皮肤,粘膜苍白

神经系统的症状: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 消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其他:低热,感染 影响贫血症状轻重的因素:与贫血发生的急缓,程度,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有关. (五)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红细胞计数;MCV,MCHC;RC(鉴别诊断,疗效的观察和评价) 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骨髓检查:涂片和活检 肝肾功能 病因相关检查 (六)贫血的诊断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贫血诊断步骤: 首先确定贫血是否存在 确定贫血的程度 确定贫血的类型 寻找贫血的原因 (七)贫血的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是治疗贫血的首要原则 2.一般治疗:休息和饮食,吸氧 3.药物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输血;预防控制感染;止血.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急性贫血Hb<80g/L或Hct<0.24 慢性贫血疗效差,伴感染Hb<60g/L或Hct<0.20 二.缺铁性贫血 (一)概述 (二)铁的代谢 (三)发病原因和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治疗要点 (六)护理 (一)疾病概述 1.定义 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发病情况 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儿童贫血率在50%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