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一)

(完整word版)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一)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

力复习提纲(一)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二、教育的概念: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四、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五、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②教育具有历史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七、教育的发展

Ⅰ、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Ⅱ、古代社会的教育

①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我国就出现了学校教育。西周时期出现了“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现象

②古希腊

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和武士(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

雅典教育:培养政治家和商人(读、写、算、音乐、文学、哲学)

③古印度宗教教育盛行

④古埃及文士学校(典型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Ⅲ、古代学下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产生了学校

②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③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

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④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⑤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Ⅳ、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新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Ⅱ、教育学的发展

①《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它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注重“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④教育学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3

4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④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Ⅱ、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④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Ⅲ、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Ⅰ、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Ⅲ、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①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楼梯)

②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婴儿……”)、斯金纳。

Ⅳ、遗传的意义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④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⑤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Ⅴ、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②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③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④个体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Ⅵ、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四、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基本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五节教育制度

Ⅰ、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Ⅱ、建立学制的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③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④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Ⅲ、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

双轨制:英国单轨制:美国

分支制(分支型学制):苏联

Ⅴ、义务教育制度

概念: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Ⅵ、德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第六节教育目的

Ⅰ、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

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Ⅱ、教育目的的理论

①宗教本位论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②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

③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④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

Ⅲ、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Ⅳ、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Ⅴ、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Ⅰ、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分类

①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依据: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

②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依据:是否借助仪器设备)

③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依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

④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依据:观察实施的方法)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分类

①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依据: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

②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依据:调查内容)

③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

三、历史法

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四、实验法

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究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分类

①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依据:实验进行的场所)

②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依据:实验的目的)

③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依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

五、行动研究法

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中学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Ⅰ、在西方,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Ⅱ、课程的类型

①分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②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③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

④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师生关系、校风、学风)

Ⅳ、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第二节课程组织

Ⅰ、课程内容

①课程计划

概念: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②课程标准

概念: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们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为课程目标)

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③教材

概念: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编写: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

基本方式。

螺旋式:各种知识在内容上不重复。

直线式: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Ⅱ、课程评价

①目标评价模式

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提出

②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

Ⅲ、课程开发

①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②目标模式

代表人物:泰勒

“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②核心理念

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①课程类型的调整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②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设置)

③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三大特点。

④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11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正确答案:B.培根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正确答案:A.《学记》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正确答案: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B.简捷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发展规模和 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开态 正确答案:B.生产力发展水平 7、我国字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织成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正确答案: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 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和参考答案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中学)试题 一、单填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敬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 答案: A。 2.关于图 I 反映的情形,正确的说法是() A.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B.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C.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D.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 B 3.桂老师专门找朱松谈话,告诉他:“你这段时间虽然学习效果不太好,但比以前刻苦多了,只要你改进学习方法,会有明显进步的。”桂老师的做法() A.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B.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C.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合作意识 D.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答案:A。

解析: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4.青年教师王老师为提高教学水平,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语言都严格认真模仿特级教师李老师的做法,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佳,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包括() A.王老师缺乏反思意识。 B.王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C.王老师缺乏教学创新 D.王老师缺乏诚恳学习态度 答案:D。 5.某中学非法招生获利 80 多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可以对该校采取的措施是()。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民事责任 B.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 C.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D.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财物 答案:B。 6、某中学规定,教师因体产假不能工作的,其工资由学校扣除用作其他代课教的代课费用。该学校的做法() A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B.不合法,代课教师的工资应由学校自筹经费予以保障 C.合法,学校享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享有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答案: A。 解析: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7、某足球学校是专门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足球专门调练的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该学校自行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具有审批权的主体是() A.市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教自行政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教自行政部。 答案:D。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小班同一个“娃娃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这反映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是()。 A、喜欢模仿 B、喜欢合作 C、协调能力差 D、角色意识弱 2 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哪种不妥?() 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与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的目标 D、应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3 为保护幼儿的脊柱,成人应该()。 A、推荐幼儿用单肩背包 B、鼓励幼儿睡硬床 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上跳 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 4 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 5 婴儿出生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生理性微笑 B、自然微笑 C、社会性微笑 D、本能微笑 6 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这反映了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什么原则?() A、兴趣性 B、时代性

C、生活性 D、发展性 7 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教育观点的是()。 A、注重感官教育 B、注重集体教学的作用 C、重视恩物的使用 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8 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的适宜做法是()。 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B、根据一次测评的结果评价幼儿 C、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评价幼儿 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评价幼儿 9 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 A、理解本质特征 B、理解功能性特征 C、理解表面特征 D、理解熟悉特征 10 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能感知到周围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C、能察觉到植物的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差异 二、简答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 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15分) 12 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15分) 三、论述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13 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2分)?试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和方法。(18分)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一) 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了石头。石头跺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朋友的 啊!”

【教师资格证真题】2018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解析(完全版)

2018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解析(完整版)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与评分。 一、单填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敬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 答案:A。 2.关于图I 反映的情形,正确的说法是() A.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B.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C.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D.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 B 3.桂老师专门找朱松谈话,告诉他:“你这段时间虽然学习效果不太好,但比以前刻苦多了,只要你改进学习方法,会有明显进步的。”桂老师的做法() A.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B.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C.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合作意识 D.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答案:A。 解析: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4.青年教师王老师为提高教学水平,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语言都严格认真模仿特级教师李老师的做法,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佳,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包括() A.王老师缺乏反思意识。 B.王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C.王老师缺乏教学创新 D.王老师缺乏诚恳学习态度 答案:D。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和能力》[中学]真题和答案及解析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导读,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赞可 D.布鲁纳 2.教育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展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的转换和调动。这种教育的功能是( ) A.社会流动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 D.人口控制功能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7.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学习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1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12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13.图1是由三个扇开和三条折现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怏的知觉特性是( )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二)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 力复习提纲(二) 第三章中学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Ⅰ、教学的内涵 ①定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②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Ⅱ、教学的任务 ①形式教育 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基本观点:通过开设各类学科发展学生智力,学科内容的实际意义无关紧要。 ②实质教育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基本观点: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智力发展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③教学任务的内容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 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平是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与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表现在: ①知识与能力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②知识与能力的区别 (1)能力与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2)在个人身上,知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Ⅲ、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Ⅰ、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①备课的要求 (1)钻研教材(备教材) (2)了解学生(备学生) (3)设计教法(备教法) ②写好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Ⅱ、上课 一、上课是教学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 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 ⑤组织严密⑥气氛热烈⑦板书有序⑧态度从容 二、课的组成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Ⅲ、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①信度: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实施后所得到的分

2018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1.答案:B。环境决定论 2.答案:A。相对独立性 3.答案:B。《大教学论》 4.答案:C。清朝末期 5.答客:A。数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6.答案;D。白我修养法 7.答案:C。教育性和基础性 8.答案:C。校本课程 9.答案:B。诊断性评价 10.答案:D。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1.答案:A。思想政治误和其他学科教学 12.答案:B。替代强化 13.答率:A。双趋式冲突 14.答案:D。发敞思维 15.答案:B。同一性对角色混阶线 16答案:A。两极性 17.答案:C。抑症 18.答案:A。心境 19答案:B。形象性道带情感体验 20答率:D。教学操作能力 21答案:C。仁慈专断生 22 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23 总体而言,学校课程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构成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4.参考答案 此说法错误。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 25 学习材料的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 答:片面。学习材料对学习迁移桔优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完全的越难的材料越难以迁移。学习的迁移主要由情景因素,学习主体因素。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而并非难度大的材料就难以迁移。 26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社会统治、维系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27 简述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 答案 留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老师资历考试教导教学学问与能力真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题 2 分,共 58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惟独一个合乎题目要求。错选、多项选择或者未选均无分。 1 、学而不思那末罔,思而不学那末殆。这句话出自: A. 《学记》 B. 《论语》 C. 《大学》 D. 《师说》 [答案]B 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办法是: A.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 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 学问份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 教导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3 、小学生时常好心办坏事,其原由主要是: A. 道德情感不深 B. 道德意志不强 C. 道德认识缺乏 D. 道德自律不够 [答案]C 4 、我国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导法》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导的时间为: A.1982 年 B. 1986 年 C. 2000 年 D. 2022 年 [答案]B 5、优秀运发动的胜利,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表明老师劳动具有 A.发明性 B.长久性

C.示范性 D.冗杂性 [答案]B 6 、在教导讨论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看属于 A.显性观看 B.参加性观看 C.隐性观看 D.非参加性观看 [答案]D 7 、假如发觉有人煤气中毒,首先应实行的正确措施是 ①立刻翻开门窗,给房间通风;②给中毒者饮水,防止口渴;③给中毒者盖上衣服保暖;④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国家老师资历考试网提供 8 、在板书写字时,老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局部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留意,所运用的感觉逻辑是: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个知识点,推荐文档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个知识点 学习是一种习惯,更应成为一种积累。提前备考,下半年教资笔试才能得高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 NO.1 教育教学观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NO.2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NO.3 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四)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四) LT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 力复习提纲(四) 第七章中学德育 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Ⅰ、品德概述 (1)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3)品德的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的核心) ②道德情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事业感、义务感等) ③道德意志(信心、决心和恒心) ④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4)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①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 ②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③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富贵不能淫……) Ⅱ、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由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一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 (2)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最后,应强调内部奖励。 (3)价值辨析 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好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真题及解析2018 分)分,共 58 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铭铭问吴老师“天上哪颗星星最亮?”吴老师说:“老师也不知道、回家后我们 都去想办1. )。好?”这说明吴老师能做到(法找答案,好不 公平对待幼儿 B. 尊重个体差异 A. 引导幼儿探索 D. 面向全体幼儿 C. 刚进园时,小朋友们试图用旋转的方法打开水龙头,不出水就大声叫老师、这时 蒋老师没2. 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试、很快小朋友们发现,提起开关,水就流出来,按有急 于出手帮助,)。下去,水就关上了、小朋友们高兴得不得了、这体现了蒋老师 注重( B. 游戏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主体作用 A. D. 环境的积极影响 C. 幼儿的亲身体验)班有一个现象:一个孩子向杨老 师“告状”其他孩子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告状”,中(13. 。)(方式是恰老师当的处理、成,孩子们少如嚷嚷班上乱 一锅粥杨 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再行处理问题 B. A.不理所有“告状”的孩子选取部分 孩子的“告状”予以解决 D. C. 所有“告状”的孩子重“学习和掌握幼儿身 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对做好工作极为4. 沈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要、” 沈老师强调的是()通识性知识的学习 B. A. 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领域知识 的学习。 D. C. 保教知识的学习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5. 信仰自由权 B. 人身自由权 A. 教育自由权 D. 通信自由权 C. 6.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指的“儿童”是() B.16 岁以下的任何人岁以 下的任何人 A.18 D.6 岁以下的任何人岁以下的任何人 C.10 展某房产开发公司在所建小区引入了一家由某教育发 7. 为解决新建小区幼儿 入园难的问题,体集团独资羊办的幼儿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 定,有权确立该幼儿园管理 制的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B. 当地人民政府A. 该房产开发公司 D. C. 该教育集团 元用于订阅专业刊物。该园某幼儿园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所有教师工资中 扣除 100 8. 合法,幼儿园有权管理和使用本单位经费A. 合法,幼儿园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B.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C.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D. 该并对他进行了强制搜身。 9. 未成年学生孔某在逛超市的时候,管理人员怀疑 他偷拿物品,超市侵犯孔某的权利是()隐私权生命健康权 D. 人身自由权 B. C. A. 名誉权某幼儿园在上学期为大班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课程。该 幼儿园的做法()10.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复习提纲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综合素 质材料分析题复习提纲 一、“学生观”类似题型答题技巧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老师的教学行为 答:……老师的教学行为,践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分析材料中的具体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提高。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分析材料中的具体行为)……充分鼓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个性化成长。……(分析材料中的具体行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并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履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道德”类似题型答题技巧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育行为。 答:……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分析材料中的具体行为)……体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②……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分析材料中的具体行为)……体现了其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③……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分析材料中的具体行为)……体现了作为教师应当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 ④……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认真负责。……(分析材料中的具体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一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 能力复习提纲(一)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二、教育的概念: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四、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五、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②教育具有历史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七、教育的发展 Ⅰ、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Ⅱ、古代社会的教育 ①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我国就出现了学校教育。西周时期出现了“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现象 ②古希腊 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和武士(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 雅典教育:培养政治家和商人(读、写、算、音乐、文学、哲学) ③古印度宗教教育盛行 ④古埃及文士学校(典型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Ⅲ、古代学下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产生了学校 ②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③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 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④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⑤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Ⅳ、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新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Ⅱ、教育学的发展 ①《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它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注重“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④教育学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完整word版)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综合素质》附答案

中学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的认识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除了给学生减负与增加课外活动之外,还要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题目中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答案选择A。BCD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答案】C。解析:周老师是典型的重智育的体现,是不合理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的做法 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 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B。解析:学生观中要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正确答案选B。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 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真题及参考答案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 2、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无类 B.道法自然 C.绝圣弃智 D.以史为师 3、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0 A.癸卯学制 B.五四三学制 C.壬寅学制 D.“六三三学制” 4、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 A.稳定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5、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A.马斯洛

C.柯尔伯格 D.罗森塔尔 6、在发生火突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是0 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 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 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④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A.更具客观性 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8、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这属于()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游戏活动 D.主题活动 9.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博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 10、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 )

完整word版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 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答案 ,?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考点教育的起源与开展 分值2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 育问题的著作。 2,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开展具有〔〕 答案 ,阶段性 B,连续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考点中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 分值2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人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即在一定年龄阶 段, 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 出 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由于年轻一代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职其根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表达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答案 ,选择功能 B,开展功能 ··

~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 考点教育的功能 分值2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教育可以对文化进 行 “简化〞并消除不良因素而非全盘接 受, 表达了教育对 文 化的选择功能。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答案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全面开展论与个性开展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考点教育目的的理论 分值2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上, 存在的两个典型的理论主张是个人本位论和社 会本 位 论。 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根本途径是〔〕答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分值2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根本途径。

2018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犹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的这种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主导论 D.主体能动论 2.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出现新教育的萌芽;新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A.相对独立性 B.历史局限性 C.社会制约性 D.社会能动性 3.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论》 D.《教育漫话》 4.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期 D.民国初期 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6.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养法 7.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与竞技性 B.普及性与文化性 C.教育性与基础性 D.全体性与全面性 8.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社会课程 9.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 A.确保学生的独立地位 B.维持正常课程秩序 C.维护教师的中心地位 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1.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政治和其它学科教学 B.课外和校外活动

(完整word)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