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M各类结构胶及其简介

3M各类结构胶及其简介

3M各类结构胶及其简介
3M各类结构胶及其简介

3M DP-460EG 灰白色结构胶粘剂高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优异的耐久性。受控的流动。4-5小时内达到操作强度。

3M 3549 B/A棕色结构胶粘剂快速固化胶粘剂,2-4小时达到操作强度,半硬质聚氨脂,3532B/A胶粘剂的更长操作时间型

3M 3535 B/A 灰白色结构胶粘剂快速固化胶粘剂,20-30分钟达到操作强度,半硬质聚氨脂,3532B/A 胶粘剂的更快速固化型

3M 3532 B/A棕色结构胶粘剂快速固化胶粘剂,15-20分钟达到操作强度,半硬质聚氨脂,快速固化,可用于许多种塑料,木材和橡胶的柔性粘接

3M 3501 B/A灰色结构胶粘剂快速固化胶粘剂,硬质环氧树脂,20-30分钟达到操作速度,快速室温固化材料,可粘接金属,木材,大部分塑料和砖石制品

3M 2216 B/半透明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胶粘剂,柔性环氧树脂,16-20小时达到操作强度,半透明型的2216 B/A(灰色)胶粘剂

3M 2166 B/A 棕褐色不

流挂结构胶粘剂

长操作时间胶粘剂,柔性环氧

树脂,8-12小时达到操作强度,

棕褐色型的2216 B/A(灰色)

胶粘剂

3M 2166 B/A 灰色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胶粘剂,柔性环氧树脂,8-12小时达到操作强度,可粘接塑料,金属和其他不同类的材料

3M 2158 B/A灰色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胶粘剂,硬质环氧树脂,8-12小时达到操作时间,通用产品

3M 1838L B/A半透明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胶粘剂,硬质环氧树脂,8-12小时达到操作时间,半透明低粘度型的1838 B/A (绿色)胶粘剂

3M 1838 B/A 棕褐色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胶粘剂,硬质环氧树脂,8-12小时达到操作时间,棕褐色型的1838B/A(绿色)胶粘剂

3M 1838 B/A 绿色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胶粘剂,硬质环氧树脂,8-12小时达到操作时间,满足MIL-A-23941A标准,优异的环境耐受能力

3M 1751B/A 灰色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胶粘剂,硬质环氧树脂,8-12小时达到操作强度,优秀的空隙填充剂,可机械施工,用于许多“主体焊接”应用场合

3M DP-8005 灰白色,

黑色结构胶粘剂

结构性粘接聚烯烃,无需表面

预处理,优异的环境耐受能力,

2-3小时达到操作强度

3M DP-820黄色结构胶粘剂高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可粘接稍带油质的金属,中等操作时间

3M DP-818 灰色结构胶粘剂对金属塑料和许多其他材料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室温快速固化,较好韧性,可粘接轻微油污的金属表面,不必表面处理。

3M DP-810 棕褐色结构胶粘剂可粘接许多种金属和塑料,无需表面预处理,能非常快速地达到粘接强度,6小时内完成固化

3M DP-805 淡黄结构胶粘剂高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温度性能好,可粘接稍带油质的材料,优异的塑料粘接力

3M DP-640 棕色结构胶粘剂不流挂,长操作时间,牢固而柔性的粘接

3M DP-605NS灰白色结构胶粘剂快速固化半硬质聚氨酯,15-20分钟达到操作强度,缝隙填充剂,用于木材和塑料时不流淌

3M DP-4XL 灰白色结构胶粘剂超长操作时间坚韧型环氧树脂,用于大型组件250℉时F5分钟达到操作强度

3M DP-460NS 灰白色结构胶粘剂不流挂型DP-460胶粘剂,可热固化,高性能

3M DP-460灰白色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的坚韧环氧树脂,2-4小时达到操作强度,满足MIL-A-23941A标准

3M DP-420黑色结构胶粘剂DP-420灰白色胶粘剂的黑色派生型,牢固耐久的结构粘接

3M DP-420灰白色结构胶粘剂中等操作时间的坚韧型环氧树

脂,1-2小时达到操作强度,高性能

3M DP-270 透明结构胶粘剂DP-270胶粘剂的透明型,可用于许多电子应用场合

3M DP-270黑色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封装化合物,8-12小时达到操作强度,硬质环氧树脂

3M DP-190 半透明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良好的剥离强度

3M DP-190 灰色结构胶粘剂长操作时间胶粘剂,柔性环氧树脂,8-12小时达到操作强度,可粘接金属塑料和其他许多

不同类的材料

3M DP-125 半透明结构胶粘剂中等操作时间,良好的剥离强度

3M DP-125 灰色结构胶粘剂中等操作时间,良好的剥离强度

3M DP-100 半透明结构胶粘剂30分钟达到操作强度,DP-110灰色胶粘剂的半透明型

3M DP-110 灰色结构胶粘剂快速固化胶粘剂,柔性环氧树脂,30分钟达到操作强度

3M DP-105 透明结构胶粘剂清澈透明,快速固化,极其柔性,优异的剥离强度

3M DP-100FR 白色结构胶粘剂25-30分钟达到操作强度,满足UL94V-0额定值,自熄型的DP-100胶粘剂

3M DP-100NS 半透明结构胶粘剂25-30分钟达到操作强度,半透明低流动性的DP-100胶粘剂

3M DP-100 plus透明结构胶粘剂清澈透明,快速固化硬质环氧树脂,良好的剥离和剪切强度

3M DP-100 透明结构胶粘剂快速固化胶粘剂,硬质环氧树脂,15-20分钟达到操作强度,可机械施工产品

聚氨酯胶粘接原理

A?金属?玻璃?陶瓷等的粘接 金属?玻璃等物质表面张力很高,属于高能表面,在PU胶粘剂固化物中含有内聚能较高的氨酯键和脲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粘接面上禁用词语,形成高表面张力胶粘层?一般来说,胶粘剂中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百分含量越高,胶粘层的表面张力越大,胶越坚韧,能与金属等基材很好地匹配,粘接强度一般较高? 含一NCO基团的胶粘剂对金属的粘接机理如下: 金属表面一般存在着吸附水(即使经过打磨处理的金属表面也存在微量的吸附水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一NCO与水反应生成的脲键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由于氢键而螯合形成酰脲—金属氧化物络合物,一NCO基团还能与金属水合物形成共价键等? 在无一NCO场合,金属表面水合物及金属原子与氨酯键及脲键之间产生范德华力和氢键,并且以TDI?MDI为基础的聚氨酯胶粘剂含苯环,具有冗电子体系,能与金属形成配价键?金属表面成分较为复杂,与PU胶之间形成的各种化学键或次价键(如氢键)的类型也很复杂? 玻璃?石板?陶瓷等无机材料一般由Ah09?S02?CaO和Na20 等成分构成,表面也含吸附水?羟基,粘接机理大致与金属相同o B?塑料?橡胶的粘接 橡胶的粘接一般选用多异氰酸酯胶粘剂或橡胶类胶粘剂改性的多异氰酸酯胶粘剂,胶粘剂中所含的有机溶剂能使橡胶表面溶胀,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分子量较小,可渗入橡胶表层内部,与橡胶中存在的活性氢反应,形成共价键?多异氰酸酯还会与潮气反应生成脲基或缩二脲,并且在加热固化时异氰酸酯会发生自聚,形成交联结构,与橡胶分子交联网络形成聚合物交联互穿网络(IPI),因而胶粘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用普通的聚氨酯胶粘剂粘接橡胶时,由于各材料基团之间的化学及物理作用,也能产生良好的粘接? PVC?PET?FRP等塑料表面的极性基团能与胶粘剂中的氨酯键?酯键?醚键等基团形成氢键,形成有一定粘接强度的接头?有人认为玻纤增强塑料(FRP)中含一OH基团,其中表面的一OH与PU胶粘剂中的一NCO反应形成化学粘接力? 非极性塑料如PE?PP,其表面很低,用极性的聚氨酯胶粘剂粘接时可能遇到困难,这可用多种方法对聚烯烃塑料进行表面处理加以解决?一种办法是用电晕处理,使其表面氧化,增加极性:另一种办法是在被粘的塑料表面上采用多异氰酸酯胶粘剂等作增粘涂层剂(底涂剂?底胶)?如熔融凹挤出薄膜在PET等塑料薄膜上进行挤出复合时,由于邢表面存在低聚合度的弱界面层,粘接强度不理想,使用底胶时,多异氰酸酯在热的聚乙烯表面上扩散,使弱界面层强化,复合薄膜则具有非常好的剥离强度? C?织物?木材等的粘接 织物?木材等基材由纤维组成,而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湿率,并且常含有醚键?酯键?酰胺键等极性键,以及羧基?羟基等?水和羟基容易与PU胶粘剂中一NCO基团反应,形成牢固的氨酯键和脲键等化学键,而纤维中的极性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胶粘剂的设计是以获得最终使用性能为目的,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要考虑到所制成的胶粘剂的施工性(可操作性),固化条件及粘接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1.聚氨酯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聚氨酯由于其原料品种及组成的多样性,因而可合成各种各样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例如从其本体材料(即不含溶剂)的外观性严主讲,可得到由柔软至坚硬的弹性体,泡沫材料,聚氨酯从其本体性质(或者说其固化物)而言,基本上届弹性体性质,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粘接强度,机械性能,耐久性,耐低温性,耐药品性,主要取决于所生成的聚氨酯固化物的化学结构,所以,要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首先要进行分子设计,即从化学结构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来认识,有关聚氨酯原料品种及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 从原料角度对PU胶粘剂制备进行设计聚氨酯胶粘剂配方中一般用到三类原料:一类为NCO类原料(即二异氰酸酯或其改性物、多异氰酸酯),一类为oH类原料(即含羟基的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等,广义地说,是含活性氢的化合物,故也包括多元胺、水等),另有一类为溶剂和催化剂等添加剂,从原料的角度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其方法有下述两种。 (1).由上述原料直接配制最简单的聚氨酯胶粘剂配制法是0H类原料和NCO类原料(或及添加剂)简单地混合,直接使用,这种方法在聚氨酯胶粘剂配方设计中不常采用,原因是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分子量较低(通常聚醚Mr<6000,聚酯Mr<3000),因而所配制的胶粘剂组合物粘度小,初粘力小,有时即使添加催化剂,固化速度仍较慢,并且固化物强度低, 实用价值不大,并且未改性的TDI蒸气压较高,气味大,挥发毒性大,而MDI常温下为固态,使用不方便,只有少数几种商品化多异氰酸酯如PAPlDesmodur RDesmodur RFCoronate L等可用作异氰酸酯原料。不过,有几种情况可用上述方法配成聚氨酯胶粘剂例如 1)由高分子量聚酯(Mr5000-50000)的有机溶液与多异氰酸酯溶液(如Coronate L)组成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用于复合层压薄膜等用途,性能较好,这是因为其主成分高分子量聚酯本身就有较高的初始粘接力,组成的胶粘剂内聚强度大; (2)由聚醚(或聚酯)或及水,多异氰酸酯,催化剂等配成的组合物,作为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粘合剂,用于保温材料等的粘接制造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NCO类及OH类原料预先氨酯化改性如上所述,由于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较低,并且TDI挥发毒性大,MDI常温下为固态,直接配成胶一般性能较差,故为了提高胶粘剂的初始粘度,缩短产生一定粘接强度所需的时间,通常把聚醚或聚酯多元醇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的类型、品种较多,分类方法也多,通常是按照反应组成与用途、特性进行分类。 (1) 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粘剂、含羟基聚氨酯胶粘剂和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2) 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粘剂、食品包装用胶粘剂、鞋用胶粘剂、纸塑复合用胶粘剂、建筑用胶粘剂、结构用胶粘剂、超低温用胶粘剂、厌氧型胶粘剂、导电性胶粘剂、热溶型胶粘剂、压敏型胶粘剂、封闭型胶粘剂、水性胶粘剂以及密封胶粘剂等。 国外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动态 聚氨酯胶粘剂在国外已广泛用于纺织、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元件、制鞋、包装等工业,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聚氨酯胶粘剂工业的技术开发。 (1)快速发展结构胶与密封胶汽车工业大量采用塑料零部伯,特别是高强度的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SMC(板材模塑料复合材料)需用聚氨酯结构与密封胶进行粘接装配,主要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密封、SMC车板的框架的粘接等。 聚氨脂密封胶对各种建筑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可应用于建筑领域中各部门,并且比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便宜。因此,聚氨脂密封胸前的需求超过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而占主导地位。 (2)开发无公害胶粘剂聚氨化胶粘剂在工业上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公害问题,水性聚氨脂胶粘剂、无溶剂聚氨脂胶粘剂、以及热熔聚氨脂胶粘剂可代替有毒的溶剂型聚氨脂胶粘剂,也可选用低毒溶剂、提高固含量以及密闭通风操作及溶剂回收以降低有机挥发物的逸出量。 (3)快速固化聚氨脂聚氨脂胶粘剂为适应自动化装配线,开发了快速固化反应型聚氨脂胶、辐射或紫外线固化胶以及反应热熔胶等。 (4)开发新型施胶设备聚氨脂胶粘剂在推广使用时,为了适应用户粘接施工的要求,研制开了发一系列相关设备如粘笛稠物料的计量、混合、输送和施胶设备等。 今后聚氨脂胶粘剂的开拓和扩展应用除关注胶粘剂的分子结构外,还应致力于施胶工艺和工具方面的开发。

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在电扶梯前沿板上的应用

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在电扶梯前沿板上的应用 介绍了电扶梯前沿板的生产工艺要求、材质构造和粘接工艺,并研究了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在单位面积上的施胶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当单位面积用胶量为1.0 kg/m2时,聚氨酯结构胶的粘接力可达相对最强,经济性相对最优。 标签:电扶梯;前沿板;聚氨酯结构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电扶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电扶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电扶梯亦称自动扶梯,是一种以运输带方式运送行人和物品的运输工具,广泛应用于百货商场、超市、宾馆、写字楼、机场及城市交通等领域。近几年国内相继开发出适应电扶梯轻量化且粘接性能优异的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 电扶梯的前沿板是过渡乘客从静止部分到动作部分的部件,起到支撑乘客和安装扶手入口的功能[1]。前沿板由表面材料和补强材料所组成,通常前沿板表面材料的材质有铝合金和不锈钢,补强材料采用的是厚实的钢板。对电扶梯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所用金属材料的特性,力求组件结构简单化、标准化和制作方法的统一化,以便使电扶梯前沿板高效率化生产。同时,借助高刚性补强材料及采用薄型表面材料,来满足电扶梯轻量化且节能的要求[2]。胶接结构与焊接相比,不存在薄弱的热影响区,密封性良好、受力均匀、制造成本低廉且适应性较大,于是,表面材料和补强材料之间的粘接就需要用到一种粘接性能较好、固化收缩率较低,并能常温固化、操作简便且耐候性能佳的结构胶粘剂[3,4]。 结构胶粘剂能够代替螺栓、铆钉或者焊接等形式,用来粘接金属、塑料、玻璃和木材等结构部件,并能长时间承受很大载荷[5~7]。这以丙烯酸酯胶、环氧胶和聚氨酯胶等几大系列为代表,其中,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耐水、耐油、耐冲击、柔韧性较好、粘接强度较大和抗震性能较好等优点,在国民经济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8~10]。 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耐久性、耐疲劳性和耐冲击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电扶梯前沿板的粘接工艺中[11]。新型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结构胶可不使用底涂剂,减少了施工环境的溶剂排放,对环境友好,并能简化生产工艺,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12,13]。 本文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电扶梯前沿板的工艺要求、材质、构造、对胶粘剂的要求和前沿板用胶粘剂的种类及特点、粘接工艺以及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的施胶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1 电扶梯前沿板的工艺要求 电扶梯前沿板的工艺要求为:①作为承载乘客进出电扶梯的结构件,刚性必须比较高;②在搬运及安装过程中不会因冲撞而变形;③兼顾轻量化,便于施工;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大类,用途广,用量大。通常由甲、乙两个组分组成,两个组分是分开包装的,使用前按一定比例配制即可。甲组分(主剂)为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的组分。也有的主剂为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固化剂为低分子量多元醇或多元胺,甲组分和乙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聚氨酯树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 (1)属反应性的胶粘剂在两个组分混合后,发生交联反应,产生固化产物。 (2)制备时,可以调节两组分的原料组成和分子量,使之在室温下有合适的粘度,可制成高固含量或无溶剂双组分胶粘剂。 (3)通常可室温固化,通过选择制备胶粘剂的原料或加入催化剂可凋节固化速度。一般,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有较大的初粘合力,叫加热固化,其最终粘合强度比单组分胶粘剂大,可以满足结构胶粘剂的要求。 (4)两个组分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一般存在着一定容忍度。两组分的NCO/OH摩尔比在一般情况下大于或等于l,当固化时,一部分NCO基团参与胶的固化反应,产生化学粘合力,多余的NC0基团在加热固化时,还可产生脲基甲酸酯、缩二脲等,增加交联度,提高了胶层的内聚强度和耐热性。对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来说,因各组分起始分子量不大,一般来说NCO/OH摩尔比等于或稍大于l,有利于固化完全,特别在粘合密封件时,注意NCO组分不能过量太多。而对于溶剂型双组分胶粘剂来说,其主剂分子量较大,初粘性能较好,两组分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NCO/OH摩尔比可小于1或大于1的数倍。当NCO组分(固化剂)过量较多的场合,多异氰酸酯自聚形成坚韧的胶粘层,适合

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缺点及应用介绍

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缺点及应用介绍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后,我国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更为活跃,但与国外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系列化大工业的水平相比仍处于开发阶段。90年代,各行各业引进了众多的生产线,一批三资企业相继建立,进口的产品迫切需要国产化。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加大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涌现。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或异氰酸酯基的胶粘剂。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黏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黏剂、含羟基聚氨酯胶黏剂和聚氨酯树脂胶黏剂。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黏剂、食品包装用胶黏剂、鞋用胶黏剂、纸塑复合用胶黏剂、建筑用胶黏剂、结构用胶黏剂、超低温用胶黏剂、发泡型胶黏剂、厌氧型胶黏剂、导电性胶黏剂、热熔型胶黏剂、压敏型胶黏剂、封闭型胶黏剂、水性胶黏剂以及密封胶黏剂等。但无论是哪种聚氨酯胶粘剂,都是体系中的异氰酸酯基团与体系内或者体系外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聚氨酯基团或者聚脲,从而使得体系强度大大提高而实现粘接的目的。 迄今为止,除了原有的胶种外,无溶剂聚氨酯结构胶、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等国外有的胶种,现在我国基本都有。虽然我国聚氨酯工业已有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产量不大,技术水平仍较低。聚氨酯胶粘剂究竟具有哪些特性?它又应用于哪些领域呢?今天就由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给大家做一些简单介绍吧! 一、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 1、粘结力强,初粘力大,适用范围广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分子链中的-NCO可以和多种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界面化学键结合,因此对多种材料具有极强的粘附性能。不仅可以粘结多孔性的材料,如泡沫塑料、陶瓷、木材、织物等,还可以粘接多种金属、无机材料、塑料、橡胶和皮革等,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胶粘剂。 2、突出的耐低温性能 在极低的温度下,一般的高分子材料都转化为玻璃态而变脆,而聚氨酯胶粘剂即使在-250℃以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剥离强度,同时其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降

聚氨酯粘接机理

聚氨酯粘接机理

————————————————————————————————作者: ————————————————————————————————日期:

聚氨酯粘接原理 一、金属、玻璃、陶瓷等的粘接 金属、玻璃等物质表面张力很高,属于高能表面,在异氰酸酯胶PU胶水固化物中含有内聚能较高的氨酯键和脲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粘接面上聚集,形成高表面张力胶粘层。一般来说,胶水中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百分含量越高,胶粘层的表面张力越大,胶越坚韧,能与金属等基材很好地匹配,粘接强度一般较高。 含一NCO基团的异氰酸酯胶胶水对金属的粘接机理如下: 金属表面一般存在着吸附水(即使经过打磨处理的金属表面也存在微量的吸附水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一NCO与水反应生成的脲键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由于氢键而螯合形成酰脲—金属氧化物络合物,一NCO基团还能与金属水合物形成共价键等。 在无一NCO场合,金属表面水合物及金属原子与氨酯键及脲键之间产生范德华力和氢键,并且以TDI、MDI为基础的聚氨酯胶水含苯环,具有冗电子体系,能与金属形成配价键。金属表面成分较为复杂,与PU胶之间形成的各种化学键或次价键(如氢键)的类型也很复杂。 玻璃、石板、陶瓷等无机材料一般由Ah09、S02、CaO和Na20 等成分构成,表面也含吸附水、羟基,粘接机理大致与金属相同。 二、塑料、橡胶的粘接 橡胶的粘接一般选用多异氰酸酯胶水或橡胶类胶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胶水,胶水中所含的有机溶剂能使橡胶表面溶胀,多异氰异氰酸酯胶酸酯胶水分子量较小,可渗入橡胶表层内部,与橡胶中存在的活性氢反应,形成共价键。多异氰酸酯还会与潮气反应生成脲基或缩二脲,并且在加热固化时异氰酸酯会发生自聚,形成交联结构,与橡胶分子交联网络形成聚合物交联互穿网络(IPI),因而胶粘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用普通的异氰酸酯胶聚氨酯胶水粘接橡胶时,由于各材料基团之间的化学及物理作用,也能产生良好的粘接。 PVC、PET、FRP等塑料表面的极性基团能与胶水中的氨酯键、酯键、醚键等基团形成氢键,形成有一定粘接强度的接头。有人认为玻纤增强塑料(FRP)中含一OH基团,其中表面的一OH与PU胶水中的一NCO 反应形成化学粘接力。 非极性塑料如PE、PP,其表面很低,用极性的异氰酸酯胶聚氨酯胶水粘接时可能遇到困难,这可用多种方法对聚烯烃塑料进行表面处理加以解决。一种办法是用电晕处理,使其表面氧化,增加极性:另一种办法是在被粘的塑料表面上采用多异氰酸酯胶异氰酸酯胶水等作增粘涂层剂(底涂剂、底胶)。如熔融凹挤出薄膜在PET等塑料薄膜上进行挤出复合时,由于邢表面存在低聚合度的弱界面层,粘接强度不理想,使用底胶时,多异氰酸酯胶异氰酸酯在热的聚乙烯表面上扩散,使弱界面层强化,复合薄膜则具有非常好的剥离强度。 三、织物、木材等的粘接 织物、木材等基材由纤维组成,而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湿率,并且常含有醚键、酯键、酰胺键等极性键,以及羧基、羟基等。水和羟基容易与PU胶水中一NCO基团反应,形成牢固的氨酯键和脲键等化学键,而纤维中的极性基团与胶中的极性基团之间形成氢键,并且异氰酸酯胶胶水分子还容易渗入纤维之间。PU对于这类材料一般能形成牢固的粘接。 异氰酸酯胶聚氨酯的粘接工艺 1.表面处理 形成良好粘接的条件之一是对基材表面进行必要的处理。 被粘物表面常常存在着油脂、灰尘等弱界面层,受其影响,建立在弱界面层上的粘接所得粘接强度不易提高。对那些与异氰酸酯胶胶水表面张力不匹配的基材表面,还必须进行化学处理。表面处理是提高粘接强度的首要步骤之一。 2.清洗脱脂 一些金属、塑料基材的表面常常易被汗、油、灰尘等污染,另外,塑料表面还有脱模剂,所以这样的塑料与胶粘层仅形成弱的粘接界面。对异氰酸酯胶聚氨酯胶水来讲,金属或塑料表面的油脂与异氰酸酯胶聚氨酯相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介绍及特点(精)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介绍及特点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大类,用途广,用量大。通常由甲、乙两个组分组成,两个组分是分开包装的,使用前按一定比例配制即可。甲组分(主剂)为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的组分。也有的主剂为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固化剂为低分子量多元醇或多元胺,甲组分和乙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聚氨酯树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 (1)属反应性的胶粘剂在两个组分混合后,发生交联反应,产生固化产物。 (2)制备时,可以调节两组分的原料组成和分子量,使之在室温下有合适的粘度,可制成高固含量或无溶剂双组分胶粘剂。 (3)通常可室温固化,通过选择制备胶粘剂的原料或加入催化剂可凋节固化速度。一般,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有较大的初粘合力,叫加热固化,其最终粘合强度比单组分胶粘剂大,可以满足结构胶粘剂的要求。 (4)两个组分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一般存在着一定容忍度。两组分的NCO /OH摩尔比在一般情况下大于或等于l,当固化时,一部分NCO基团参与胶的固化反应,产生化学粘合力,多余的NC0基团在加热固化时,还可产生脲基甲酸酯、缩二脲等,增加交联度,提高了胶层的内聚强度和耐热性。对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来说,因各组分起始分子量不大,一般来说NCO/OH摩尔比等于或稍大于l,有利于固化完全,特别在粘合密封件时,注意NCO组分不能过量太多。而对于溶剂型双组分胶粘剂来说,其主剂分子量较大,初粘性能较好,两组分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NCO/OH摩尔比可小于1或大于1的数倍。当NCO组分(固化剂)过量较多的场合,多异氰酸酯自聚形成坚韧的胶粘层,适合于硬材料的粘接;在NCO组分用量少的场合,则胶层柔软,可用于皮革、织物等软材料的粘接。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自问世以来,由于具有性能可调节性、粘合强度大、粘接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聚氨酯胶粘剂中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产品。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通用型聚氨酯胶粘剂是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为原料、以溶剂聚氨酯树脂为主成分(甲组分),以三羟甲基丙烷—T1)I加成物为固化剂(乙组分)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亦称101-聚氨酯胶粘剂,是上海新光化工厂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至今仍是国内生产量最大的聚氨酯胶粘剂,国内用户达千家以上,主要用于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复合膜、多孔材料、深冷保护材料等的粘接。 1.产品规格

聚氨酯胶黏剂总结

聚氨酯胶黏剂 一、聚氨酯胶黏剂的特性【26】 1、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强极性和化学活泼性的异氰酸酯基(-NCO)和氨酯基(-NHCOO-),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和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合力。而聚氨酯与被粘合材料之间产生的氢键作用使分子内力增强,会使粘合更加牢固。 2、调节聚氨酯树脂的配方可控制分子链中软段与硬段的比例以及结构,制成不同硬度和伸长率的胶粘剂。其粘合层从柔性到刚性可任意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材料的粘接。 3、聚氨酯胶粘剂可加热固化也可室温固化。粘合工艺简便,操作性能良好。 4、聚氨酯胶粘剂固化时一般没副反应产生,因此不易使粘合层产生缺陷。 5、多异氰酸酯胶粘剂能溶于几乎所有有机溶剂中,而且异氰酸酯的分子体积小,易扩散,因此多异氰酸酯胶粘剂能渗入被粘材料中,从而提高粘附力。 6、多异氰酸酯胶粘剂粘接橡胶和金属时,不但粘合牢固而且能使橡胶和金属之间形成软硬过渡层,因此这种粘合应力小,能产生更优良的耐疲劳性。 7、聚氨酯胶粘剂的低温和超低温性能超过所有其他类型的胶粘剂。其粘合层可在-196℃(液氮温度),甚至在-253℃(液氢温度)下使用。 8、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臭氧以及耐细菌等性能。 然而,聚氨酯胶粘剂也有缺点,在高温高湿下易水解而降低粘合强度。 二、聚氨酯的结构 目前复合薄膜用胶粘剂用量最大的是聚氨酯胶粘剂,90%以上的软包装袋用复合膜采用了聚氨酯胶粘剂【3】。 聚氨酯(PU)胶黏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黏剂【1】。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和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着优良的化学黏合力【2】。 聚氨酯树脂的结构对其性能起决定性作用。聚氨酯是一种由软硬段镶嵌而成的线性有机聚合物,其结构如下所示【3】: ~软段~硬段~软段~硬段~软段~ 聚氨酯树脂的软段由一般由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构成,这类多元醇的分子量通常约为600~3000。一般来说,用于制备胶粘剂的聚氨酯树脂的硬/软段比例都较低,其性能也主要由软段决定。聚氨酯的硬段由多异氰酸酯和小分子扩链剂生成的异氰酸酯基、氨基甲酸酯基,及异氰酸酯与水或胺类扩链剂产生的脲基【4】,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拉伸强度、硬度和抗撕裂强度等性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聚氨酯胶水简介

1聚氨酯胶水 聚氨酯胶水是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和异氰酸酯基的胶水,由于含有强极性的异氰酸酯和氨基甲酸酯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能够室温固化,因而对金属、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木材、织物、皮革等多种材料都有优良的胶粘性能。聚氨酯的主链柔性很好,其最大特点是耐受冲击震动和弯曲疲劳,剥离强度很高,特别是耐低温性能极其优异,在现有的胶水中独占鳌头。聚氨酯胶水工艺简便,室温和加热均能固化,不同材料胶粘时热应力影响小,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聚氨酯胶水耐水性和耐热性较差,选用时需要注意。 2特点 聚氨酯胶水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单组分包装。本产品具有高强度,耐磨性。高弹性,耐低温性等优势。其软硬度可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但其耐热性不佳,通过改性将耐热基团引入聚氨酯的硬段中,制造出一种耐热将近120℃的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并且在150℃高温还有很好的黏附性能,扩大了聚氨酯胶粘剂的适用范围. 3用途 聚氨酯胶粘剂因本身具有较强的活性,因此对各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对金属,大理石,陶瓷,玻璃,水泥制品,木材及大多数的塑料制品均有良好的粘接性和密封性。可广泛应用于船舶,高铁,地铁建筑,塑料制品,喇叭的中心胶,家用电器,古玩等的粘接与修复。 4使用方法 1.表面处理将粘接物表面用砂纸打磨去锈,再用丙酮清洗晾干待用。 2.涂胶JL-6810耐高温单组分聚氨酯胶水可用滚,涂,刷,喷等各种形式均匀涂布于被粘接物表面,再刮平.1KG胶粘剂约可涂布4-5㎡被粘接物表面,操作时间约0.5H. 3.加压将已涂布的物品在其表面上加压0.1Mpa挤出多余的胶,擦净。 4.固化冬季初初步固化时间约为7-8H,夏季初步固化时间为3H,若加入催化剂固化时间克加快,一般二天便可达到使用强度。 5.使用强度在100℃左右可长期使用,短期使用为为120℃,瞬间使用时间为150℃.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摘要:介绍粘合胶粘剂树脂薄膜固化强度复合材料半挂车车轴的密封件SKF将向广东富华供应用于传送带辊子和汽车轮毂的SKF 径向轴密封件CR 106205清棉机密封圈捏炼机的转子端面密封SKF 密封保护用耐磨轴套CR 99092SIMRIT盒式组合油封高速型(Cassette HS)SKF机械密封CR 74310搅拌机、矿场设备、碾磨机、压路机及磨耗污物可能引起密封故障的SKF BMB-6205/048S2/EA002A 电瓶叉车上的交流电机用传感器轴承SK F BMB-6205/048S2/EA002A电瓶叉车上的交流电机用传感器轴承SIMRIT盒式组合油封高速型SIMRIT盒式组合油封3型OILES500SP1 SPB系列SL-4轴套强力黄铜基固体润滑剂镶嵌轴承OILES 500SP SPF-5030 金属类法兰轴套SIMRIT盒式组合油封2型SKF电瓶叉车上的交流电机用传感器轴承用于矿场设备的SKF CR 机械密封OILES 铝青铜基固体润滑剂镶嵌轴承500ABOILES 500SP SL-4 金属类法兰轴套SPF-5030OILES500SP1 强力黄铜基固体润滑剂镶嵌轴承SPB系列CR 87054 CR 85038 CR 89947 CR 89948 CR 907 86 CR 81826 CR 85123 CR 81753 CR 86840 CR 86973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用型聚氨酯胶粘剂是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为原料、以溶剂聚氨酯树脂为主成分(甲组分),以三羟甲基丙烷—T1)I加成物为固化剂(乙组分)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亦称101-聚氨酯胶粘剂,是上海新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通用型聚氨酯胶粘剂是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为原料、以溶剂聚氨酯树脂为主成分(甲组分),以三羟甲基丙烷—T1)I加成物为固化剂(乙组分)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亦称101-聚氨酯胶粘剂,是上海新光化工厂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至今仍是国内生产量最大的聚氨酯胶粘剂,国内用户达千家以上,主要用于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复合膜、多孔材料、深冷保护材料等的粘接。 产品规格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要制订国家标准,目前正在起草行业标准,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产品的规格 胶粘剂的贮存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组分中含有机溶剂(丙酮、醋酸乙酯等),按易燃品规定贮运。乙组分中含活泼的异氰酸酯基团,要避免与水等活性基团物质接触。甲组分在冷天会产生结晶或形成絮状沉淀,属正常物理变化,只须在温水中或采用适当的加热装置(避免明火)温热即可熔化使用。甲、乙组分贮存时间分别为一年和半年。产品包装有听装和玻璃瓶装两种。 使用方法

聚氨酯胶黏剂进展

聚氨酯胶粘剂研究的进展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胶粘剂研究开发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动态和几类主要的聚氨酯胶粘剂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今后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1 前言 聚氨酯胶粘剂Polyurethane Adhesive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 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粘剂它具有优异的性能且应领域广泛德国Bayer公司的聚氨酯胶粘剂专家Gunter Festel指出聚氨酯胶粘剂的多样性几乎为每一种粘接难题都准备了解决的方法[1] 聚氨酯胶粘剂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2大类因含有极性很强化学活泼性很高的异氰酸酯基-NCO和氨酯基-NHCOO-它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 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和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着优良的化学粘接力而聚氨酯与被粘接材料之间产生的氢健作用会使高分子内聚力增加从而使粘接更加牢固此外聚氨酯胶粘剂还具有韧性可调节粘接工艺简便极佳的耐低温性能以及优良的稳定性等特性近年来在国内外成为发展最快的胶粘剂[2] 2 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 聚氨酯胶粘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适应环保工业卫生资源等政策法规的要求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降低有机溶剂型产品的比重研制开发反应热熔型水分散型和无溶剂型产品和技术但是溶剂型胶粘剂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部取消解决的方法是选用低毒溶剂提高固含量及密闭通风操作并进行溶剂回收等[4] 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汽车构件轻量化因此大量采用塑料零部件特别是高强度的ERP 玻璃纤维增加塑料和SMC片状模塑材料而塑料零部件需用聚氨酯结构胶和密封胶进行粘接装配在建筑行业中由于聚氨酯密封胶对各种建筑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且价格比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便宜因此从90年代开始聚氨酯密封胶超过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而占据主导地位[5] 为了适应自动化装配线的要求胶粘剂的固化速度必须大幅度提高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开发了一些新的胶种如快速反应性聚氨酯胶辐射或紫外固化胶及反应热熔胶等可使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化速度成倍加快同时还注重施胶工艺和工具方面的开发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的技术发展动态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首先是引进胶种的国产化其主要品种有快速固化的汽车挡风玻璃用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低模量高弹性单组分聚氨酯建筑密封胶食品工业用低粘度高强度耐高温双组分聚氨酯复膜胶贮存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胶粘剂快速固化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等第二是对现有品种的质量改进 3 国内外研究开发进展 3.1多异氰酸酯胶粘剂 多异氰酸酯胶粘剂是由多异氰酸酯单体或其低分子衍生物组成的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的早期产品属于反应型胶粘剂粘接强度高适用于金属与橡胶纤维等的粘接但由于含有较多的游离异氰酸根基团对潮气敏感有毒性且通常含有机溶剂因此较少以单体形式单独使用而是将它混入橡胶类胶粘剂或用作交联剂其主要品种有三异氰酸酯胶粘剂四异氰酸酯胶粘剂多异氰酸酯胶粘剂三羟甲基丙烷-TDI加成物等其工艺比较成熟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和应用(精)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和应用 多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反应得到线型(热塑性)或体型(热固性)聚合物叫做聚氨酯(PU)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由甲乙两个组分构成,分开包装,用前按一定比例调配。一般甲组分(主剂)为含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异氰酸酯基团组分。也有的主剂为异氰酸酯封端的聚酯预聚体,固化剂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元醇或多元胺。甲乙两组分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经室温或加热固化可生成聚氨酯。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与应用。 1、由于含有氨酯键,初粘性好,粘接力大。 2、可调节性好,改变原料组成和相对他子质量,可制成无溶剂或高固含量胶粘剂,两组分用量可调范围 大。 3、可室温固化,也可加热固化,粘接强主度较高,可用作结构胶粘剂。 4、柔韧性好,剥离强度较高,耐冲击、耐振动、耐疲劳性很好。 5、耐低温性能极佳,低湿时粘接强度比室湿高出2~3倍 6、耐磨性突出,耐油、耐溶剂、耐臭氧等。 7、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电绝缘性和耐侯性。 8、双组分混配后工艺性好容易湿润适用期长(1~5d) 9、粘接范围广、能够粘接多种材料。 10、对水和湿气敏感,胶层易产生气泡。 11、耐水、耐湿热性能差。 12、耐热性不够高,一般为60~800C。 13、耐强酸和强碱性能比较差。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品种最多、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产品,可用于金属、橡胶、塑料、织物、皮革、木材、陶瓷、玻璃等自身或相互之间的粘接。甚至对难粘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也有一定的粘接强度。但粘接金属的强度不如改性环氧、酚醛—丁腈、酚醛-缩醛、改性丙烯酸酯等胶粘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主要用于软质材料或其与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耐冲击振动或低温场合的粘接。广泛应用于船舶、机械、汽车、家具、扬声器、磁带、电器、仪器表、制鞋、包装、文体用品等行业。近年来特别是用于汽车FRP部件与金属的粘接,如SMC车身板、行李箱盖、顶盖、挡泥板、侧护条、挡风玻璃、缓冲器等粘接。还可用于修补飞机舱板的裂缝.

聚氨酯胶黏剂

聚氨酯胶黏剂 的应用和分类 聚氨酯胶主要由异氰酸铵,多元醇,含烃基的聚醚,聚酯和环氧树脂,填料,催化剂和溶剂组成。具有反应活性高,常温能固化,耐冲击等很多优异的性能。 聚氨酯胶一般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基本类型,单组分为湿气固化型,双组分为反应固化型。单组分胶施工方便,但固化较慢;双组分有固化快、性能好的特点,但使用时需要配制,工艺较为复杂。两者各有发展前途。按是否有流动性,聚氨酯胶又可分为不垂挂型(non-sagging))和自流平行(self-leveling)。不垂挂型用于垂直面、倾斜面、天花板等场合,固化之前不会由于胶条自重而发生偏移、滑动或流动;而自流平型专门用于水平场合。按使用后的性质还可以分为不干型、半干型和全固化弹性体型。 主要应用: 1.复合材料与金属框架之间的粘接; 2.汽车的粘接填缝; 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与金属粘接; 4.xx粘胶剂; 5.反应性热熔胶; 6.次贷粘胶剂; 7.还可以在宇航,电子电气,金属材料,包装材料,造船,纺织,橡胶,塑料,陶瓷,建筑,汽车等行业中的应用; 8.可用于挤塑聚苯乙烯泡沫与钢板,铝板,硅酸钙及水泥墙壁粘接。 聚氨酯树脂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聚氨酯树脂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作为防腐漆应用的主要特点。

由两组分混合后交联成膜,分子结构规整、排列紧密,涂层的透水性和透氧性小,能耐水、石油、盐液等浸泡,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附着力好,因涂料的树脂结构中含有能构成强极性基团的氢键。另外,因聚氨酯树脂的吸水性小,涂层在浸水的环境下附着力也变化不大。 涂层刚柔均宜,可调节涂料配方,既可制成聚氨酯刚性涂料,也可制成弹性涂料。一种无溶剂双组分的高厚膜弹性聚氨酯防腐漆,一次喷涂可达 400~500μm厚度,可应用于许多既要求具有重防腐性能,又要求缩短施工周期的场合,例如港口的钢柱、污水处理场、废水处理槽、石化设备等。 可制备在低温潮湿环境条件下应用的防腐漆。 具有优良的耐大气老化性,已成为目前应用在大气段重防腐漆体系中首选的面漆品种。 可与多种树脂混合或改性制备各种有特色的防腐漆产品,如与煤焦油沥青混合,制成耐水优良、价格低廉的防腐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制成耐候性好,又耐化学腐蚀和抗污,复涂性好且价格适合的面漆等。聚氨酯与氟树脂制备的含氟聚氨酯漆,可常温交联固化,具有超常的耐候性,优异的耐盐雾性以及良好的高档建筑装饰面漆上获得推广应用并成为一类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防腐漆。 聚氨酯密封胶应用及常识 聚氨酯密封胶是以聚氨酯橡胶及聚氨酯预聚体为主要成分的密封胶。此类密封胶具有高的拉伸强度、优良的弹性、耐磨性、耐油性和耐寒性,但耐水性特别是耐碱水性欠佳。它可分为加热硫化型、室温硫化型和热熔型三种,其中室温硫化型又有单组分和双组分之分。 聚氨酯密封胶广泛用于建筑物、广场、公路作为嵌缝密封材料,以及汽车制造、玻璃安装、电子灌装、潜艇和火箭等的密封。 聚氨酯密封胶有如下特点:

聚氨酯结构胶发展历程

聚氨酯结构胶发展历程 聚氨酯结构胶是指应用于受力结构件胶接场合,能承受较大动负荷、静负荷并能长期使用的胶粘剂。结构型胶粘剂就是代替螺栓、铆钉或焊接等形式用来接合金属、塑料、玻璃:木材等的结构部件,下面小编具体为大家介绍下聚氨酯结构胶发展。 结构型聚氨酯胶粘剂从开始用于汽车的FRP(纤维增强塑料)至今,20多年来取得很大进展。目前除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应用外,还广泛用于水上运载工具[用于FRP甲板与船壳的粘接以及粘接SMC(板材模型复合材料)塔架、SMC水闸等,这些粘接件具有优异的耐振动性和耐冲击性],电梯(电梯间的门、壁镶板的粘接),净化槽(FRP凸缘、隔板的粘接),浴池(SMC-瓷砖、天花板—瓷砖的粘接),以及住宅(外装饰材料水泥预制件之间的粘接)等领域。 (1)汽车部件的粘接最初成功地作为聚氨酯结构胶用于汽车者是美国Coodyesr公司的pliogrip它系无溶剂双组分反应型胶粘剂,1967年用于载重汽车的5MC型发动机罩的粘接。随后GM、Ford、Mack等公司相继于大型载重卡车的SMC部件上以其进行粘接。接着又椎广到FRP部件。 日本从美国引进技术,并进行了改性。1984年用日产聚氨酯胶粘接丰田汽车塑料结构件,效果令人满意。它可随端异氰酸酯基严渠禄主剂和多元醇固化剂

的不同结构和组成,制造出具有不同甲化这友、不同粘度和不同抗下垂性等特性的胶粘剂,而其粘合强度不变;其剪切强度与环氧树脂相当,同时又显示出较高的剥离强度。 (2)电梯镶板上的应用电梯间的壁、门等用的镶板,近年来向着轻量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轻量化是借助高刚性轻质辅助材料的采用及表面材料的薄型化实现的。电梯镶板的材质有表面贴PVC膜的钢板(简称PVC钢板)、钢板、镀锌钢板、不锈钢板及有色不锈钢板、黄铜板、红铜板等。镶板通常是由表板里部粘接上镀锌钢板或钢板等补强材料构成的。 镶板对胶粘剂的要求如下:①能够适用各种材质,如钢板、PVC钢板、不锈钢板、镀锌钢板等;②剥离强度>150N/25mm;③冲击强度>1.98j/cm2;④剪切强度>15MPa;⑤破坏状态为胶粘剂的内部破坏;⑥耐湿性,在60℃、90%RH的环境中放置60天后,其强度保持率在70%以上,且吸湿老化后再行干燥,胶粘剂的恢复性好;⑦耐蠕变性、耐疲劳性优异;⑧即使是薄板也不会因胶粘剂固化收缩引起歪斜等变形;⑨具有耐烤漆烘烤温度(最高175℃)的耐热性;⑩因PVC钢板耐热性差,故固化温度要求在80℃以下;⑩固化时间在20min以内;⑩适于自动化。 日本开发成功电梯镶板用结构型聚氨酯胶粘剂和底涂剂。先以磷酸酯系改性剂为主成分,添加微量PVC聚合物(提高耐湿性),制成溶剂型底涂剂,用喷雾器在被料材料表面薄薄喷一层,待溶剂干燥后、涂布胶粘剂进行粘接。该结构型聚氨酯胶粘剂是由聚醚多元醇和MDI预聚物组成的双组分型胶。 目前结构型聚氨酯胶粘剂不仅能用于粘接塑料与金属,还广泛用于其他材料的粘接;不仅能用于汽车装配,且已推广到建筑、机械等工业领域。为使结构型聚氨酯胶更具有竞争力,各国正继续致力大量的改进工作,如降低成本,改双组分为单组分,进一步提高耐热性及其强度,取消底涂剂直接使用,简化混胶、挤出等施工操作,丰富品种、晶级,以适应更多种类被粘材料和更多领域的应用。 更多聚氨酯结构胶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变宝网资讯中心。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胶粘剂的设计是以获得最终使用性能为目的,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要考虑到所制成的胶粘剂的施工性(可操作性),固化条件及粘接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1.聚氨酯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聚氨酯由于其原料品种及组成的多样性,因而可合成各种各样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例如从其本体材料(即不含溶剂)的外观性严主讲,可得到由柔软至坚硬的弹性体,泡沫材料,聚氨酯从其本体性质(或者说其固化物)而言,基本上届弹性体性质,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粘接强度,机械性能,耐久性,耐低温性,耐药品性,主要取决于所生成的聚氨酯固化物的化学结构,所以,要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首先要进行分子设计,即从化学结构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来认识,有关聚氨酯原料品种及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 从原料角度对PU胶粘剂制备进行设计聚氨酯胶粘剂配方中一般用到三类原料:一类为NCO 类原料(即二异氰酸酯或其改性物、多异氰酸酯),一类为oH类原料(即含羟基的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等,广义地说,是含活性氢的化合物,故也包括多元胺、水等),另有一类为溶剂和催化剂等添加剂,从原料的角度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其方法有下述两种。 (1).由上述原料直接配制最简单的聚氨酯胶粘剂配制法是0H类原料和NCO类原料(或及添加剂)简单地混合,直接使用,这种方法在聚氨酯胶粘剂配方设计中不常采用,原因是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分子量较低(通常聚醚 Mr<6000,聚酯Mr<3000),因而所配制的胶粘剂组合物粘度小,初粘力小,有时即使添加催化剂,固化速度仍较慢,并且固化物强度低, 实用价值不大,并且未改性的TDI蒸气压较高,气味大,挥发毒性大,而MDI常温下为固态,使用不方便,只有少数几种商品化多异氰酸酯如PAPlDesmodur RDesmodur RFCoronate L等可用作异氰酸酯原料。不过,有几种情况可用上述方法配成聚氨酯胶粘剂例如 1)由高分子量聚酯(Mr5000-50000)的有机溶液与多异氰酸酯溶液(如Coronate L)组成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用于复合层压薄膜等用途,性能较好,这是因为其主成分高分子量聚酯本身就有较高的初始粘接力,组成的胶粘剂内聚强度大; (2)由聚醚(或聚酯)或及水,多异氰酸酯,催化剂等配成的组合物,作为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粘合剂,用于保温材料等的粘接制造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NCO类及OH类原料预先氨酯化改性如上所述,由于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较低,并且TDI挥发毒性大,MDI常温下为固态,直接配成胶一般性能较差,故为了提高胶粘剂的初始粘度,缩短产生一定粘接强度所需的时间,通常把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TDI或MDI单体反应,制成端NCO基或OH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作为NCO成分或OH成分使用。 3. 从使用形态的要求设计PU胶从聚氨酯胶粘剂的使用形态来分,主要有单组分和双组分。 A.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点是可直接使用,无双组分胶粘剂使用前需调胶之麻烦?单组分聚氨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大类,用途广,用量大。通常由甲、乙两个组分组成,两个组分是分开包装的,使用前按一定比例配制即可。甲组分(主剂)为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的组分。也有的主剂为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固化剂为低分子量多元醇或多元胺,甲组分和乙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聚氨酯树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 (1)属反应性的胶粘剂在两个组分混合后,发生交联反应,产生固化产物。 (2)制备时,可以调节两组分的原料组成和分子量,使之在室温下有合适的粘度,可制成高固含量或无溶剂双组分胶粘剂。 (3)通常可室温固化,通过选择制备胶粘剂的原料或加入催化剂可凋节固化速度。一般,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有较大的初粘合力,叫加热固化,其最终粘合强度比单组分胶粘剂大,可以满足结构胶粘剂的要求。 (4)两个组分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一般存在着一定容忍度。两组分的NCO/OH摩尔比在一般情况下大于或等于l,当固化时,一部分NCO基团参与胶的固化反应,产生化学粘合力,多余的NC0基团在加热固化时,还可产生脲基甲酸酯、缩二脲等,增加交联度,提高了胶层的内聚强度和耐热性。对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来说,因各组分起始分子量不大,一般来说NCO/OH摩尔比等于或稍大于l,有利于固化完全,特别在粘合密封件时,注意NCO组分不能过量太多。而对于溶剂型双组分胶粘剂来说,其主剂分子量较大,初粘性能较好,两组分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NCO/OH摩尔比可小于1或大于1的数倍。当NCO组分(固化剂)过量较多的场合,多异氰酸酯自聚形成坚韧的胶粘层,适合于硬材料的粘接;在NCO组分用量少的场合,则胶层柔软,可用于皮革、织物等软材料的粘接。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自问世以来,由于具有性能可调节性、粘合强度大、粘接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聚氨酯胶粘剂中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产品。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通用型聚氨酯胶粘剂是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为原料、以溶剂聚氨酯树脂为主成分(甲组分),以三羟甲基丙烷-T1)I加成物为固化剂(乙组分)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亦称101-聚氨酯胶粘剂,是上海新光化工厂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至今仍是国内生产量最大的聚氨酯胶粘剂,国内用户达千家以上,主要用于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复合膜、多孔材料、深冷保护材料等的粘接。 1.产品规格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要制订国家标准,目前正在起草行业标准,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产品的规格 2.胶粘剂的贮存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组分中含有机溶剂(丙酮、醋酸乙酯等),按易燃品规定贮运。乙组分中含活泼的异氰酸酯基团,要避免与水等活性基团物质接触。甲组分在冷天会产生结晶或形成絮状沉淀,属正常物理变化,只须在温水中或采用适当的加热装置(避免明火)温热即可熔化使用。甲、乙组分贮存时间分别为一年和半年。产品包装有听装和玻璃瓶装两种。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使用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的粘合性能,在粘合前需注意甲乙组分是否过期变质。尤其是乙组分,因容易发生缩聚反应而变质,宜在低温密闭条件下保存。聚氨酯胶粘剂的施用一般分为表面处理、胶的配制与涂布、固定与固化以及整饰等步骤,各步骤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会影响粘接的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