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春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19春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19春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19春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1: 归因指的是(??? )。

A: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B: 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C: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标准解答:

(单选题)2: 利他行为是指(??? )。

A: 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B: 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C: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D: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标准解答:

(单选题)3: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

A: 维纳

B: 奥斯古德

C: 奥利多斯

D: 李凯特

标准解答:

(单选题)4: 心理学家()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A: 洛伦茨

B: 多拉德

C: 奥斯本

D: 米尔格莱姆

标准解答:

(单选题)5: ()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A: 档案法

B: 调查法

C: 现场研究

D: 模拟实验

标准解答:

(单选题)6: 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 洛伦茨

B: 多拉德

C: 米尔格莱姆

D: 阿希

标准解答:

(单选题)7: 社会心理学起源于()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标准解答:

(单选题)8: ()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A: 随机分配

B: 分组分配

C: 条件分配

D: 随时分配

标准解答:

(单选题)9: 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A: 1939

B: 1940

C: 1938

D: 1937

标准解答:

(单选题)10: ()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A: 自我价值保护

B: 自我阻抑策略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D: 自我安慰策略

标准解答:

(单选题)11: 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英尺

A: 1.5~2.5

B: 12~15

C: 2.5~4

D: 4~7

标准解答:

(单选题)12: 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A: 社会环境

B: 个人的特征

C: 最突出的态度

D: 情感性

标准解答:

(多选题)13: 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 )途径形成起来的。

B: 本能需要

C: 条件作用(学习)

D: 自我超越

标准解答:

(多选题)14: 沟通的意义有:

A: 沟通是社会概念形成的途径

B: 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

C: 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

D: 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

标准解答:

(多选题)15: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三类。

A: 真从众

B: 权宜从众

C: 不从众

D: 假从众

标准解答:

(多选题)16: 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有()

A: 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B: 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C: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D: 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深度

标准解答:

(多选题)17: 印象的定向作用包括: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光环效应

D: 久因效应

标准解答:

(多选题)18: 人际关系发展有(??? )阶段。

A: 定向阶段

B: 情感探索阶段

C: 感情交流阶段

D: 稳定交往阶段

标准解答:

(多选题)19: 人们的行为受制约于二个方面因素:

A: 性格

C: 外部情境压力

D: 行动

标准解答:

(多选题)20: 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阶段:A: 分歧

B: 收敛

C: 冷漠

D: 逃避

E: 终止

标准解答:

(多选题)21: 个人特征包括()

A: 才能

B: 外貌吸引力

C: 个性品质

D: 口才

标准解答:

(多选题)22: 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A: 逻辑的违背

B: 文化价值的冲突

C: 观念层次的冲突

D: 新旧经验的矛盾

标准解答:

(多选题)23: 从众的原因有()

A: 盲目崇拜

B: 行为参照

C: 对偏离的恐惧

D: 群体的凝聚力

标准解答:

(多选题)24: 伦理性原则包括:

A: 自愿参加原则

B: 接近真实生活原则

C: 有利研究设计原则

D: 自由终止原则

E: 充足补救原则

标准解答:

(多选题)25: 沟通能力自我提高的途径有()

A: 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B: 编制改善沟通的自我计划

C: 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D: 评价他人的沟通状况

标准解答:

(多选题)26: 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有:

A: 客观原则

B: 分析与综合原则

C: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标准解答:

(多选题)27: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这三个阶段包括()。

A: 依从

B: 认同

C: 内化

D: 同化

标准解答:

(多选题)28: 人们通常运用的自我防卫策略主要有:

A: 笼统拒绝

B: 贬损来源

C: 歪曲信息

D: 论点辩驳

E: 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御方式

标准解答:

(判断题)29: 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0: 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1: 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2: 沟通过程的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四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3: 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外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内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4: 脑力激励法是由心理学家扎琼克1957提出。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5: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6: 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差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7: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8: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9: 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0: 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不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1: 外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2: 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3: 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4: 信息的重复可以增加人们的好感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5: “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6: 社会角色关系等同于普遍情感联系性质的人际情感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7: 所谓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8: 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A: 错误

B: 正确

(判断题)49: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50: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单选题)1: 归因指的是(??? )。

A: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B: 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C: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标准解答:

(单选题)2: 利他行为是指(??? )。

A: 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B: 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C: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D: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标准解答:

(单选题)3: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

A: 维纳

B: 奥斯古德

C: 奥利多斯

D: 李凯特

标准解答:

(单选题)4: 心理学家()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A: 洛伦茨

B: 多拉德

C: 奥斯本

D: 米尔格莱姆

标准解答:

(单选题)5: ()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A: 档案法

C: 现场研究

D: 模拟实验

标准解答:

(单选题)6: 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 洛伦茨

B: 多拉德

C: 米尔格莱姆

D: 阿希

标准解答:

(单选题)7: 社会心理学起源于()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标准解答:

(单选题)8: ()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A: 随机分配

B: 分组分配

C: 条件分配

D: 随时分配

标准解答:

(单选题)9: 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

A: 1939

B: 1940

C: 1938

D: 1937

标准解答:

(单选题)10: ()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 自我价值保护

B: 自我阻抑策略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D: 自我安慰策略

标准解答:

(单选题)11: 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英尺

A: 1.5~2.5

B: 12~15

D: 4~7

标准解答:

(单选题)12: 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

A: 社会环境

B: 个人的特征

C: 最突出的态度

D: 情感性

标准解答:

(多选题)13: 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 )途径形成起来的。

A: 印刻

B: 本能需要

C: 条件作用(学习)

D: 自我超越

标准解答:

(多选题)14: 沟通的意义有:

A: 沟通是社会概念形成的途径

B: 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

C: 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

D: 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

标准解答:

(多选题)15: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三类。

A: 真从众

B: 权宜从众

C: 不从众

D: 假从众

标准解答:

(多选题)16: 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有()

A: 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B: 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C: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D: 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深度

标准解答:

(多选题)17: 印象的定向作用包括: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光环效应

标准解答:

(多选题)18: 人际关系发展有(??? )阶段。

A: 定向阶段

B: 情感探索阶段

C: 感情交流阶段

D: 稳定交往阶段

标准解答:

(多选题)19: 人们的行为受制约于二个方面因素:

A: 性格

B: 态度

C: 外部情境压力

D: 行动

标准解答:

(多选题)20: 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阶段:A: 分歧

B: 收敛

C: 冷漠

D: 逃避

E: 终止

标准解答:

(多选题)21: 个人特征包括()

A: 才能

B: 外貌吸引力

C: 个性品质

D: 口才

标准解答:

(多选题)22: 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A: 逻辑的违背

B: 文化价值的冲突

C: 观念层次的冲突

D: 新旧经验的矛盾

标准解答:

(多选题)23: 从众的原因有()

A: 盲目崇拜

B: 行为参照

C: 对偏离的恐惧

D: 群体的凝聚力

(多选题)24: 伦理性原则包括:

A: 自愿参加原则

B: 接近真实生活原则

C: 有利研究设计原则

D: 自由终止原则

E: 充足补救原则

标准解答:

(多选题)25: 沟通能力自我提高的途径有()

A: 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B: 编制改善沟通的自我计划

C: 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D: 评价他人的沟通状况

标准解答:

(多选题)26: 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有:

A: 客观原则

B: 分析与综合原则

C: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标准解答:

(多选题)27: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这三个阶段包括()。

A: 依从

B: 认同

C: 内化

D: 同化

标准解答:

(多选题)28: 人们通常运用的自我防卫策略主要有:

A: 笼统拒绝

B: 贬损来源

C: 歪曲信息

D: 论点辩驳

E: 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御方式

标准解答:

(判断题)29: 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

A: 错误

B: 正确

(判断题)30: 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1: 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2: 沟通过程的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四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3: 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外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内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4: 脑力激励法是由心理学家扎琼克1957提出。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5: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6: 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差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7: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8: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9: 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0: 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不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1: 外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2: 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3: 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4: 信息的重复可以增加人们的好感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5: “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6: 社会角色关系等同于普遍情感联系性质的人际情感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7: 所谓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8: 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9: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50: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 ?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 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A. 北欧的尼德兰 B. 捷克的夸美纽斯 C. 法国的斯图谟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满分:2??分 2.??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____ A. 赫尔巴特 B. 瓦o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满分:2??分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____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满分:2??分 4.??____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A. 教育 B. 教学 C. 德育 D. 智育 ??????满分:2??分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满分:2??分 6.??____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A. 课程大纲 B. 课程安排 C. 课程计划

D. 课程实施 ??????满分:2??分 7.??()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A. 课程实施 B. 课程评价 C. 课程教学 D. 课堂反馈 ??????满分:2??分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__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满分:2??分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____ A. 杜威 B. 怀特海 C. 布鲁纳 D. 克伯屈 ??????满分:2??分 10.??()是指个人完成某种体力或脑力活动的主观条件。 A. 体力 B. 智力 C. 能力 D. 创造力 ??????满分:2??分 11.??()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而不是普通职业。 A. 1965 B. 1964 C. 1966 D. 1967 ??????满分:2??分 12.??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____ A. 六三制 B. 双轨制 C. 分支型 D. 五四制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 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 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 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 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 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 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 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 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 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 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 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 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 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 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 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 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 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 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 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 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 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 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 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 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 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 际的特点与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 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 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 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 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 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 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 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 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 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 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 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 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 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 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 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 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 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 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 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 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 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 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 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 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 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 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 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 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 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 收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 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 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 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 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 会产生“洋泾浜”“混合 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 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 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 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 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 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 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 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 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 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 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 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 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如“黑板blackboard,"球 "footba1l等。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 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 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 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 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 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 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 “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 [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 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 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 叫做板生简称板。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 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 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 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 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 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 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 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 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 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 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 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 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 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 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 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 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 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 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 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 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 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 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 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 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 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 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 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 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 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 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 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 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 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 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 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 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 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 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 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 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 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 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 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 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 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 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 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 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 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 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 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 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 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 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 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 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 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 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 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 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 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 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 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 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 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 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 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 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 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 势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 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 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 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 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 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 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 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 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 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 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 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 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 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 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 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 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 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 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 的面上铺开。 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 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 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 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 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 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 变化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 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 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 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 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 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 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 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 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 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 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 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 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 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 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 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 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 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 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 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 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 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 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 ad:被动语态,进行时。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 A. 音位 B. 语素 C. 词 D. 句子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 元音和辅音的本质区别在于: A. 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B. 紧张与否 C. 气流强弱 D. 舌位高低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偏正式的是: A. 眼花 B. 脸红 C. 地震 D. 雪白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4. 普通话中的“好”用国际音标记为()。 A. [ hɑo ] B. [ xɑu ] C. [ hɑu ] D. [ xɑo ]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5. 下列选项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A. 阿哥 B. 语言 C. 电灯 D. 是非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6. 关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核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 B.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结合而成的统一体。 C. 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一切要素都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 D. 语言学有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之分,历时比共时重要。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7. 研究某个具体语言的语音,即研究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的语音情况的的语音学是: A. 普通语音学 B. 专语语音学 C. 历史语音学 D. 实验语音学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8. “闻”的音节如何拼写?() A. wen--w u e n B. wen--w e n C. wen--u e n D. wen--w u e i n.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9.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A. 生理属性 B. 物理属性 C. 心理属性 D. 社会属性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0. 借词“啤酒”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 A. 音译 B. 音译加意译 C. 半音译半意译 D. 意译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 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共同点在于: A. 随意约定 B. 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 C. 复杂性 D. 强生成性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2. 文字与语言的差异性: A.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B. 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会存在。而文字对社会来讲不是必需的 C. 文字与语言变化的速度不同 D. 文字可以改革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 汉语大量吸收借词的两个历史时期: A. 秦汉 B. 汉唐 C. 明代 D. 晚清到“五四”前后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福师考试《语言学概论》题目及参考答案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高”与“矮”有无明确的界限?应如何辩证地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 二论述(40分) 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在使用中的规范与不规范,试举例具体阐述。 第一题答: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2)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3)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4)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第二题答:.“高”与“矮”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把一类现象与一个名称联系起来,从而使这类现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词义的概括性有3个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是没有明确的界限。辩证地看待这类现象,就是要既看到词义对一类有相同特征的现象的界定,又要看到词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的事实。

第三题答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而社会的组织和成员都要求语言有稳定的成分,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否则就会影响交际。因此,语言规则在语言稳定中起了“语言纠察”的作用,人们使用语言得遵守语言规则,一定的语言规则得维持相当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但稳定并不等于排斥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没有变异就没有规范,没有规范也就看不出变异。”变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新词大量产生。如“下岗”,“下海”,“代沟”等。再如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一些有关的专业述语,如“登陆”,“下载”,“连接”,“点击”,“聊天室”,“宽带”,“浏览器”,“服务器”,“搜索引擎”等,有的甚至进入全民语言的词汇库。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 义乌张佳丽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它是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低级动物的根本特征。 言语:是个人对语言运用的行为和结果。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二是指人说出来的话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又称现代语言学。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他首先区别了语言和言语。其次,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第三,他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批判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观点,建立了生成语言学。他认为,人脑有一种天赋的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当输入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它会加以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生成新的句子。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 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就是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这里的语言指的是“人类语言”,或称“自然语言”,与之相对的是“动物语言”、“人工语言”等。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本体,但是语言学所关心的又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语言,其他同语言相关的领域,也是语言学关心、研究的对象。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 2.语言学的任务 古代,书面语成了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研究的任务也只是给古代留传下来的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这就是所谓传统的语文学。在我国,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自从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纪元以来,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发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一1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____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正确答案:C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正确答案:B 3.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正确答案:A 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C 5.____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物质因素 D.学校因素 正确答案:A

6.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____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C 7.自然主义教育目的的主要倡导者是____。 A.加德纳 B.卢梭 C.斯金纳 D.华生 正确答案:B 8.____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正确答案:B 9.()是指个人完成某种体力或脑力活动的主观条件。 A.体力 B.智力 C.能力 D.创造力 正确答案:C 10.____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 A.课程安排 B.课程大纲 C.课程设计 D.课程计划 正确答案:C 1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____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 语 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第三章语音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1分) 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节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3.音素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4.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5.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6.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7.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9.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0.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11.自由变体一个音位包含多个变体,各个变体出现需要一定条件,这样的音位变体就是自由变体 二、填空(9分,每空0.5分)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判断正误(8分,每小题0.5分)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重不同。(×)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 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11.音素[a]和[ɑ]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四、单项选择题(13分,每小题1分)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A )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5.下列说法,只有(D )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 )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2016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分解

2016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 A. 音位 B. 语素 C. 词 D. 句子 2. “骄”,原指高大健壮的马,现成为表“自高自大”义的语素。这属于: A. 词义的扩大 B. 词义的缩小 C. 词义的转移 D. 词义的增加 3. 借词“苏打(soda 英)”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 A. 音译 B. 音译加意译 C. 半音译半意译 D. 意译 4. 研究某个具体语言的语音,即研究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的语音情况的的语音学是: A. 普通语音学 B. 专语语音学 C. 历史语音学 D. 实验语音学 5. “嘴”,本指身体的口,后来变为指一切动物的口(甚至比喻一切事物的出入部分,如“茶壶嘴”。),这属于: A. 词义的扩大 B. 词义的缩小 C. 词义的转移

D. 词义的增加 6. 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是: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 B. 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 C. 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关系、影响 D. 社会发展 7. 下列短语结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哥哥弟弟是联合短语 B. 牛皮鞋子是偏正短语 C. 管理公司是动宾短语 D. 说得明白是主谓短语 8. 元音和辅音的本质区别在于: A. 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B. 紧张与否 C. 气流强弱 D. 舌位高低 9. 现代语言学建立于十九世纪初,以()的产生为标志。 A. 结构主义语言学 B. 转换-生成语言学 C. 历史比较语言学 D. 共时语言学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A. 阿哥 B. 语言 C. 电灯 D. 是非

免费在线作业答案15秋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15秋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15秋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____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 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 要看情况而定正确答案:C 2. ____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A. 德育目标 B. 德育 C. 教育目标 D. 教育正确答案:A 3. ____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 A. 课程安排 B. 课程大纲 C. 课程设计 D. 课程计划 幼儿教育学作业二答案 正确答案 :C 4. ()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A.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B. 文化素养 C. 专业素养 D. 职业素养正确答案:A 5. 在1951年提出 A. 赫尔巴特 B. 瓦o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正确答案 :B 6.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__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正确答案 :B 7.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源于() A. 拉丁语 B. 汉语 C. 德语 D. 英语 正确答案:A 8. ()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A. 课程实施 B. 课程评价 C. 课程教学 D. 课堂反馈 正确答案 :B

9.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____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正确答案:C 10.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 A. 认识活动 B. 教师教的活动 C. 学生学的活动 D. 课堂活动 正确答案 :A 11.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____ A. 主体 B. 客体 C. 教的主体 D. 学的主体正确答案:B 12.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__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正确答案 :B 13.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A. 北欧的尼德兰 B. 捷克的夸美纽斯 C. 法国的斯图谟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正确答案 :B 14.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____ A. 六三制 B. 双轨制 C. 分支型 D. 五四制正确答案:D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正确答案 :B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评价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有____ A. 评价概念是否合适 B. 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 C. 评价过程是否科学 D. 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正确答案:ABD 2.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____ A. 社会政治的需要 B.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 文化传统的影响 D. 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正确答案:ABCD 3. 学校文化的特性有() A.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A. 北欧的尼德兰 B. 捷克的夸美纽斯 C. 法国的斯图谟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满分:2 分 2.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____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A. 赫尔巴特 B. 斯金纳 C. 皮亚杰 D. 弗朗斯 满分:2 分 3. ____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A. 遗传素质 B. 环境因素 C. 物质因素 D. 学校因素 满分:2 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满分:2 分 5.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____ A. 六三制 B. 双轨制 C. 分支型 D. 五四制 满分:2 分 6.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____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 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 要看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7. ()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而不是普通职业。 A. 1965 B. 1964 C. 1966 D. 1967 满分:2 分 8.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 A. 认识活动 B. 教师教的活动 C. 学生学的活动 D. 课堂活动 满分:2 分 9.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 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 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____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满分:2 分 10. ____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工 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及活动方式的总称。 A. 教学策略 B. 教学方法 C. 教学过程 D. 教学原则 满分:2 分 11.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__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满分:2 分

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 1:[单选题]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A:聚合关系 2:[单选题]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D:谱系分类3:[单选题]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D:内部曲折D 4:[单选题]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C:上下义关系参考答案:C 5:[单选题]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参考答案:D 6:[多选题]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 A:是对立关系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参考答案:AD 7:[多选题]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 A:开口度的大小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参考答案:ACD 8:[多选题]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参考答案:BCE 9:[判断题]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参考答案:错误 1:[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 3:[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B:中美洲的马雅文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 4:[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 5:[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A:都是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6:[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音 7:[单选题]4、"洋泾浜”()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8:[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A:意译词 9:[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A:组合规则的发展 10:[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1:[判断题]10、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语替换。正确 2:[判断题]9、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参考答案:正确 3:[多选题]8、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C:词序很严格E:虚词的作用很重要 4:[多选题]7、书面语和口语() B:基本上是一致的D:是一种语言的不同风格变异E:可以互相转化参考答案:BDE 5:[多选题]6、"读书”、"写字”、"打乒乓”中的"书、字、乒乓”() A: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D:语法意义相同参考答案:AD 6:[单选题]5、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C: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7:[单选题]4、中古英语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单位明晰性 2.任意性 3.结构二层性 4.开放性 5. 传授性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际的特点与原因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__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正确答案:B 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____ A. 杜威 B. 怀特海 C. 布鲁纳 D. 克伯屈 正确答案:C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____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正确答案:A 4.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____ A. 是同时的 B. 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 说不清楚 正确答案:C 5. ()是指个人完成某种体力或脑力活动的主观条件。 A. 体力 B. 智力 C. 能力 D. 创造力 正确答案:C 6.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____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正确答案:B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正确答案:B 8.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____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C 9.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__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正确答案:B 10.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____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正确答案:C 11. ____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A. 遗传素质 B. 环境因素 C. 物质因素 D. 学校因素 正确答案:A 12.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____ A. 六三制 B. 双轨制 C. 分支型 D. 五四制 正确答案:D 13.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 A. 认识活动 B. 教师教的活动 C. 学生学的活动 D. 课堂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