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羽本纪 字词整理

项羽本纪 字词整理

项羽本纪  字词整理
项羽本纪  字词整理

《项羽本纪》

1.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判断句

2.初起时,年二十四。开始起兵反秦时

3.其季父项梁.叔父

4.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动句

5.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担任/被分封

6.学书不成,去学习认字和写字/离开

7.学剑,又不成学习剑法击刺之术

8.项梁怒之(为动)为…而怒

9.书足以记名姓而已能够

10.籍大喜十分

11.又不肯竟学最终

12.项梁尝有栎阳逮被动句/有罪相连及

13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监管狱囚的官吏/ n-v 写信

14.以故,事得已缘故/停息

15.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句

16.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同“徭”/和

17.项梁常为主办担任

18.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用/统帅

19.以是知其能凭借/了解/才能

20.秦始皇帝游会稽出巡

21.梁与籍俱观一起

22.彼可取而代也被动句/他,代秦王

23.毋妄言,族矣被动句/n-v 被灭族

24.梁以此奇籍因为/(意动)以…为奇25力能扛鼎举起

26.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敬畏

27.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在...之后

28.威震楚国,名闻诸侯省略句

29.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定语后置句

30.皆沉船,破釜甑(使动)使...沉/使...破

31.无一还心畏缩后退之心

32.九战多次

33.虏王离俘虏

34.当是时,楚兵冠诸侯n-v 居首位

35.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于后置句/营垒

36.莫敢纵兵没有哪一个敢放兵出战

37.诸将皆从壁上观依凭/依凭营垒观战

38.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宾语前置句

39.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害怕

40.于是已破秦军在...后/使动使...被攻破

41.无不膝行而前n-状用膝盖/表修饰

42.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担任

43.诸侯皆属焉归属/代词代项羽

44.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n-v 修营壁/完

45.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层

46.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n-v 唱楚歌

47.项王乃大惊曰于是

48.是何楚人之多也定语后置的标志

49.常幸从被动句/一直/被分辨

50.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在这时/慷慨激昂

5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力气/气势/奔跑

52.骓不逝兮可奈何怎么办

53.歌数阕,美人和之n-v 唱歌/多次/应和

54.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n-v 流眼泪/身边的人

55.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的标志

56.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当夜冲决重围

57.平明,汉军乃觉之才

58.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率领

59.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跟随

60.田父绐曰“左”。骗

61.以故汉追及之缘故

6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率领/n-v 东进

63.乃有二十八骑只

64.项王自度不得脱估计

65.身七十余战亲身

66.遂霸有天下n-v 称霸

67.然今卒困于此被动+状后句/然而/最终

68.愿为诸君快战痛痛快快的打一仗

69.必三胜之多次

70.刈旗割

71.四向宾语前置句/朝向

72.期山东为三处约定

73.汉军皆披靡草随风倒伏--汉军之溃败

74.项王瞋目而叱之瞪大眼睛

75.辟易数里退避

76.汉军不知项王所在...的地方

77.何如怎么样

78.如大王言遵照

79.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就/n-状向东

80.乌江亭长舣船待使船靠岸

81.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82.亦足王也n-v 称王

83.愿大王急渡赶快

84.无以渡没有/用来

85.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主谓取独/使...灭亡/宾语前置句

86.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表修饰/n-v 西进

87.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表承接/使动…称王

88.籍独不愧于心乎状语后置句

89.吾知公长者忠厚之人

90.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年/抵挡

91.以赐公省略句/把

92.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只

93.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创伤

93.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

94.若非吾故人乎你/旧友

95.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背向/指给…看/判断句

9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悬赏征求

97.邑万户,吾为若德n-v封邑/给

98.乃自刎而死表修饰

99.余骑相蹂践争项王践踏

100.五人共会其体拼合/部分

101.楚地皆降汉投降

102.独鲁不下降服

103.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杀

104.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因为/为…而死105.乃持项王头视鲁同“示”展示

106.鲁父兄乃降才

107.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省略句

108.汉王为发哀省略句

109.诸项氏枝属宗族

110.乃封项伯为射阳侯于是

111.吾闻之周生曰代词代这件事

112.舜目盖重瞳子眼睛/大概/一只眼里有双瞳子113.羽岂其苗裔邪难道…吗

114.何兴之暴也为什么/快

115.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发难/n-状像蜜蜂一样116.然羽非有尺寸喻微小的权势

117.乘势起陇亩之中省略句/同“势”/民间

117.遂将五诸侯灭秦统帅

118.自矜功伐自夸/功劳

119.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逞/自己的

120.谓霸王之业认为

121.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武力

122.身死东城省略句

123.尚不觉寐而不自责宾语前置句/还

124.乃引“天亡我,非…也”,岂不谬哉竟然/灭亡/荒谬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情况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

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项羽本纪字词整理

《项羽本纪》字词整理 第一段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为…所:被) 第二段 书足以 ...记名姓而已(写字;足够;用来)又不肯竟.学(完毕) 剑一人敌.,不足.学(敌对,抵抗;值得)以故 ..(因为这个缘故) 项梁尝有栎阳逮.(dài,有罪相连及)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同徭) 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 ..栎阳狱掾司马欣(写信;送达)事得已.(停息)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不及项梁)以.是知其能(用,凭借) 阴以 ..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暗中;用;部署)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敬畏)力能扛.鼎(gāng,举起) 毋妄言 ..,族.矣(瞎说话;名作动,灭族) 第三段 皆沉.船,破釜 ..甑(沉、破:使动;锅)楚兵冠.诸侯(名作动,称冠,居…之首)诸侯军无不人人惴.(zhuì)恐.(恐惧)及.楚击秦(等到) 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诸侯皆属.焉(shǔ,隶属) 第四段 项王军壁 ..垓下(军队;名作动,驻扎)时不利兮骓不逝.(奔跑) 歌数阕.(曲子演奏终了为一阕) 第五段 直.夜溃围南出(同值,当)平明 ..(天刚亮)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用,率领)骑能属.者(zhǔ,跟随) 田父(fǔ)绐.曰“左”(dài,欺骗)项王自度.不得.脱(估计;能够) 期.山东为三处(约定)汉军皆披靡 ..(mǐ,溃败) 辟易 ..数里(同避,退避)亡.其两骑耳(损伤) 第六段 乌江亭长舣.船待(yǐ,使船靠岸)愿大王急.渡(快)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称王)无以 ..渡(没有办法)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chuāng,创伤)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若.非吾故人乎(你)吾闻汉购.我头千金(悬赏捕捉)吾为若德.(好处;翻译:我给你这个好处) 第七段 为主死.节(为…而死)乃持项王头视.鲁(同示)

项羽本纪文言字词整理

项羽本纪文言现象整理 一、字音练习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力能扛.鼎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绝其甬.道,大破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 歌数阕.,美人和.之骑能属.者百余人耳田父绐 ..曰项王自度.不得脱斩将,刈.旗项王瞋.目而叱.之 辟.易数里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舜目盖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岂不谬.哉 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秦始皇帝游会稽 ..皆沉船,破斧甑.乌江亭长舣.船待骏马名骓. 1.解释实词 学书不成,去.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以故 ..,事得以已.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阴.以兵法部勒 ..宾客及子弟 是.以.知其能力能扛.鼎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 诸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 田父绐.曰汉军皆披靡 ..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 ..数里乌江亭长舣.船待 汉军至,无.以.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然羽非有尺寸 ..,乘埶起陇亩之中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岂不谬.哉 2.解释虚词 以: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以.故事得已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梁以.此奇籍 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故以.鲁周公礼葬项王谷城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2)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 4.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 5.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意思。 项梁常为主办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期山东为三处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归纳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归纳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归纳 一、指出下列居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债务) 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曾经;“繇”通“徭”,服役) 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座位;“诎”通“屈”,) 4、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掠卤”通“掠掳”,抢人抢物;“憙”通“喜”,高兴;“解”通“懈”,松懈) 5、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通“安堵”,不迁动,不变更) 6、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无”通“毋”,不要;“内”通“纳”,接纳;“距“通“拒”) 7、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假意) 8、四月,兵罢戏下(“戏”通“麾”) 9、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乡”通“向”,面向)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大度:古远大抱负,今气量宽宏,能宽容人........ 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 生产作业:句中古义“所从事的谋生职业”今义“从事生产活动” (2)纵观,观秦皇帝古:任人自由观看今:从前往后看..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句中古义:规约,规章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古: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域今:山东省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句中古义: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三、找出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怪:意动 2. 及见怪形作名怪:怪现象 3.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善:形作动与??交好 4. 因家沛焉名做动安家 5. 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使动使??坐 6.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名作动用目示意 7. 公始常欲奇此女使动使??奇 8. 降章邯使??投降 9.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名作动驾着白车白马 10. 先入关者王之使动使??为王 11. 吾当王关中名作动称王 12. 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 13. 夜往见良连夜 14. 沛公从百余骑使动 15. 项羽遂西名作动

《项羽本纪》字词整理(答案版)电子教案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为…所:被) .. . . ... . 剑一人敌,不足学(敌对,抵抗;值得)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项梁尝有栎阳逮(d ài ,有罪相连及)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同徭) .. . .... . .. .. .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敬畏) 力能扛鼎(g āng ,举起) . .. .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zhu ì)恐(恐惧) 及楚击秦(等到) 无不膝行而前(名作状,用膝盖) 诸侯皆属焉(sh ǔ,隶属) .. . . ..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用,率领) 骑能属者(zh ǔ,跟随) 田父(f ǔ)绐曰“左”(d ài ,欺骗) 项王自度不得脱(估计;能够) 期山东为三处(约定) 汉军皆披靡(m ǐ,溃败) .. . 乌江亭长舣船待(y ǐ,使船靠岸) 愿大王急渡(快) . ..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chu āng ,创伤)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 . . 《项羽本纪》字词整理 第一段 . . 第二段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写字;足够;用来) 又不肯竟学(完毕) . . .. . . 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写信;送达) 事得已(停息)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不及项梁) 以是知其能(用,凭借)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暗中;用;部署) 梁以此奇籍(意动,以…为奇) . . . 毋妄言,族矣(瞎说话;名作动,灭族) 第三段 皆沉船,破釜甑(沉、破:使动;锅) 楚兵冠诸侯(名作动,称冠,居…之首) . . . . . 第四段 项王军壁垓下(军队;名作动,驻扎) 时不利兮骓不逝(奔跑) 歌数阕(曲子演奏终了为一阕) 第五段 直夜溃围南出(同值,当) 平明(天刚亮) . . . . . . .. 辟易数里(同避,退避) 亡其两骑耳(损伤) 第六段 .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称王) 无以渡(没有办法) . . . 若非吾故人乎(你)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悬赏捕捉) word 可编辑

项羽本纪文言字词整理教案资料

项羽本纪文言字词整 理

项羽本纪文言现象整理 一、字音练习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力能扛. 鼎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绝其甬.道,大破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 歌数阕.,美人和.之骑能属.者百余人耳田父绐 ..曰项王自度.不得脱斩将,刈.旗项王瞋.目而叱.之 辟.易数里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舜目盖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岂不谬.哉 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秦始皇帝游会稽 ..皆沉船,破斧甑.乌江亭长舣.船待骏马名骓. 1.解释实词 学书不成,去.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以故 ..,事得以已.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阴.以兵法部勒 ..宾客及子弟 是以 ..知其能力能扛.鼎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 诸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 田父绐.曰汉军皆披靡 ..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 ..数里乌江亭长舣.船待 汉军至,无以 ..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然羽非有尺寸 ..,乘埶起陇亩之中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岂不谬.哉 2.解释虚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以: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以.故事得已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梁以.此奇籍 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故以.鲁周公礼葬项王谷城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2)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 4.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 5.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意思。 项梁常为主办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祖本纪文言文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大泽之陂(bēi)繇(yáo)乃以秦王属吏(zhǔ章邯(hán 徇(xùn) 献飨(xǐang)军士轵(zhǐ)道 垓(Gāi)下玉卮(zhī) 媪(ǎo)狎侮(xiáwǔ)酤(gū)箕帚(zhǒu)踞床(jù)长揖(yī)荥(Xíng)阳轘辕(Huányuán)黥(qíng)布炘(xīn)跂(qì) 崤(Xíao)山郦食其(Lìyìjī)贳(shì)酒雠(choú) 单父(Shànfǔ) 绐(daì)张(zhàng)饮 二、通假字

(1)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卤”通“掳”“憙”通“喜”“解”通“懈” (2)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3)遂坐上坐,无所诎 “坐”通“座”“诎”通“屈”(4)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无”通“毋”“内”通“纳”“距”通“拒” (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7)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8)高祖常繇咸阳 “常”通“尝”,曾经。

“繇”通“徭”,服役。 (9)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堵”通“安堵”,不迁动,不变更。 (10)非有所侵暴,无恐“无”通“毋” (11)兵罢戏下“戏下”通“麾下” 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 2. 被动句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 状语后置句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4. 定语后置句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5. 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是以兵大败 四、古今异义 (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家人:“平民百姓” 今义:“家庭成员”

项羽本纪 知识整理

《〈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 项羽本纪 一、实词积累 1、古今异义词 (1)才气 ..过人:句中古义“勇武有力”今义“才华” (2)期山东 ..为三处:句中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 (3)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句中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区域” (4)欲以力征经营 ..天下:句中古义“统治”今义“筹划管理” 3、一词多义 属 诸侯皆属焉(归属,归顺)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 独 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仅) 二、虚词积累 乃 平明,汉军乃觉之(才) 乃有二十八骑(才) 左,乃陷大泽中(就,于是)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竟然、却) 以 梁以此奇籍(因为) 以示士卒必死(来)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率领) 三、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皆沉船,破.釜甑(使……破) 2、意动用法 梁以此奇.籍(认为……有奇才) 3、名词活用为动词 毋妄言,族.矣(灭族) 楚兵冠.诸侯(位居……之首) 项王军壁 ..垓下(驻军;安营) 左.,乃陷大泽中(向左走)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军) 马童面.之(对面细看) 4、名词作状语

无不膝.行而前(用膝盖)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在夜里) 直夜溃围南.出(向南) 豪杰蜂.起(像蜂一样)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项梁怒.之(对……发火)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怨王侯叛己,难矣 尚不觉寤不自责,过矣 2、被动句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然今卒困于此 3、状语后置句 与籍避仇于吴中 籍独不愧于心乎 乘势起(于)陇亩之中 4、定语后置句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5、固定格式 汉军至,无以 ..渡(没有办法)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为什么……呢) 乃分其骑以为 ..四队(以之为、把它作为) 五、其他重点词语 又不肯竟.学(终、完) 阴.以兵法部勒 ..宾客及子弟(暗中;部署,约束)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 九战,绝.其甬道(多次;断) 时.不利兮骓不逝.(时运;去,往) 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未尝败北.(失败)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纵使)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 舜目盖.重瞳子(语气词,表推测,大概)及羽背.关怀楚(放弃)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耀;施展)

项羽本纪文言实词文言虚词_一次多义_古今异义整理

《项羽本纪》 一、一词多义(实词) 扛:1、(gang)双手举 籍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项羽本纪》 2、(kang,第二声)用肩膀承担物体。 扛枪 期:1、动词,约定 期山东为三处——《项羽本纪》 2、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ji)周(年、月)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尚书?尧典》 4、(ji)期服,旧时为亲属服丧一年、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穷:1、尽,穷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 2、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君子亦有穷乎《史记?孔子世家》 3、困,处境艰难 穷来从我《史记?项羽本纪》 4、追究到底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属:1、连接,引申为跟随 项王渡淮,骑者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 2、托付,交给,特引申为交给官吏治罪。 乃以秦王属吏。——《史记?高祖本纪》 3、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4、类 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羽本纪》 5、亲属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6、从属,隶属,归属 诸侯皆属焉。——《项羽本纪》 拔:1、抽取,抽除 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2、攻下,攻克已拔,皆坑之 《史记?项羽本纪》 3、突出,越出 出乎其类,拔乎其卒(出类拔萃)《孟子?公孙丑上》纵 1、发放 莫敢纵兵《史记?项羽本纪》 2、耸,向上引 将身一纵,轻跳入瀑布泉中《西游记》

3、连词,即使,纵然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幸:1、宠爱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 2、幸运,幸福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3、欢喜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 4、希冀,期望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 持:1、一只手从下托扶 左手据膝,右手持颐《庄子?渔父》 2、控制,挟制 持吏长短《史记?酷吏列传》 3、掌握 悖乱不可持国《吕氏春秋?察今》 4、对之,对峙 楚汉久相持未决《吏记?高祖本记》 当 1.抵挡,抵抗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2.对着,朝着 木兰当户织 3.主持,执掌 北邀当国者相见 4.往昔,过去的 遥想公瑾当年 独 1.只有,唯独 今独臣有船 2.独自,单独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难道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 引 1.借口 乃引“天亡我” 2.率领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3.拉开(弓) 将军夜引弓 4.延请 引赵使者蔺相如 5.退回,调转 相如引车避匿 故 1、缘固,原因,所以

高祖本纪字词整理及重点句子翻译(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祖本纪 司马迁(约前145-前87 年)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起始共3000 多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重点词解】 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 2.摄衣谢之,延上坐(道歉) 3.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4.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 5.还军霸上(驻扎) 6.去辄烧绝栈道(断) 7.汉王复入壁(营垒) 8.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 9.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 10.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水的北面) 11.父兄不能给(供给,使充足) 12.可四千余人(大约) 13.意豁如也(……的样子) 14.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曾经)(休息)(水边,堤岸) 15.是时雷电晦冥(天色昏暗;冥:昏暗) 16.已而有身(不久) 17.隆准而龙颜(鼻子)(上额) 18.常有大度(平常)(气度,抱负) 19.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 20.廷中吏无所不狎侮(戏弄耍笑) 21.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去)(赊欠) 2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买酒)(售、卖出) 23.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债(年终;竟:完毕,终了)(毁掉)(同“债”,债务) 24.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同“尝”,曾经)(同“徭”,服役)(任人自由观看) 25.避仇从之客(做客,名次活用作动词) 26.乃绐为谒曰(于是)(欺骗,诈说)(写)(名帖) 27.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 28.引入坐(引领)(同“座”,座位) 29.遂坐上坐,无所诎(同“座”,座位)(同“屈”理亏,此有不安的意思) 30.酒阑(将尽、将终) 31.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色,名次活用作状语)(坚持) 32.高祖竟酒,后(酒席散罢)(留下不走) 33.无如季相(面相) 34.臣有息女(亲生女儿;息:生) 35.公始常欲奇此女(起初)(异,使与一般人不同,使动用法)

文言文字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词盘点 01.与官职有关的词语 (1)表被任以官职的: 荐、举、辟、征、拜、除、授、起、拔、赏、封、进、选、察、当、点、简、就(2)表提升官职的: 擢、拔、陟、升、迁、加 (3)表调动官职的: 转、调徙、补、改、移 (4)表兼职代官的: 兼、领、权、行、假、署、摄、判 (5)表降职免官的: 贬、谪、出、罢、免、黜、废、夺、放、绌、革、去、左迁、逐、蠲 (6)表其他的: 乞骸骨、复、下车、用事、赠、视事、退 (7)表主管的: 知、典、主、宰、掌、行、省、守、制、用事 02.常用实词 (1)跟俸禄有关的: 俸、禄、秩、饷、薪 (2)跟科举考试有关的: 贡举、中举、进士第、及第、中第、落第、登第、登科、状元、解元、乡试(3)表赞扬的: 多、嘉、称、誉、与、许、叹 (4)表责备的: 过、责、咎、诛、让、谴、刺、折、尤 (5)表示追究、探究、追查之意的: 按、查、原、穷、迹、查、征、问、追 (6)表示才能遭嫉妒或受迫害、诬陷类的词语: ①害:嫉妒。例:冯敬之属尽害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短、毁:说某人的坏话。例: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新唐书.郭子仪列传》 ③隙:与某人有隔阂。例:融与郗虑有隙。《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④谮:谗言;说别人的坏话。例: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韩非子·奸劫弑臣》 ⑤中:zhònɡ 中伤,诬蔑. ⑥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7)表示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的词语。; ①坐:因犯错而定罪。例:滂坐系黄门北寺狱。《后汉书.党锢列传》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 ②案(按):考察、审问。例: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同上) ③论:判罪。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④当:定罪。例:顺等罪当死,勿论。《明史.于谦传》 ⑤狱:案件。例: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续资治通鉴。钱若水办案》 ⑥辜:罪行。例:既伏其辜也。《刚说》 ⑦系:拘囚。例:累及好人,无故系狱。关汉卿《裴度还带》 03.语气助词 (1)句末语气词 乎、与、欤、哉、焉、耶、邪、为 (2)句首疑问词,可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怎样、哪里、谁” 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 (3)表示“……的样子” 然、如、尔、焉、乎 04.表示年龄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记,了解人物行事,学会从行事去分析人物; ②理解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种手法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用圈点的方法,圈出文章的文言重点字词,并掌握其意思和用法; ②用辩证的方法总结分析项羽的性格及其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学会对人物进行客观辨正评价; ②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某些有价值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教学重点】 1、梳理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2、通过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鉴赏,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学难点】 学会辩证地分析项羽性格及其成败 【教学设想】 《项羽本纪》是《<史记>选读》的第五单元《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的讲读课文。在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我试图借助于学习本课刻画人物的手法,(在必修课程中也涉及一些《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因而学生对《史记》的人物刻画有了一些认识)进而鉴赏《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从而掌握鉴赏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预习字词,疏通课文,制作PowerPoint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梳理文言知识,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用我们学过的《鸿门宴》中大家对项羽的看法来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正音,并解决学生课前预习中遇到的字词问题。 (二)按段落进行字词总结 1、第一、二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杀死全族) 梁以此奇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 2)通假字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 3)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③以是知其能。 4)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5)重点句 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③与籍

《史记》常考文言文整理

《史记选读》常考疑难文言实词(一) 班级姓名 1.司:掌管。例如:命南正重以司天。(《太史公自序》) 2.绍:继承。例如:绍复先王之大业。(《尚书》) 3.典:①掌管。例如:司马氏世典周史。(《太史公自序》) ②典当,抵押。例如:民间质典,利息重者五、七分(质:典当,抵押) 4.徇:①巡行,攻占。例如: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太史公自序》) ②示众。例如: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高祖本纪》) 5.害:妒忌。例如: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贾生列传》)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高祖本纪》) 6.惟:思。例如:退而深惟曰(《太史公自序》) / 惟草木之零落兮。(《离骚》) 7.次:①按次序排列。例如: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太史公自序》)/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②处所,地方。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8.仍:①沿袭。例如: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太史公自序》) / 仍旧贯,如之何?(《论语》) ②重复,屡次。例如:今大将军仍复克获。(《汉书?五帝纪》) ③因而,乃。例如:初帝平齐,仍有定关洛意。(《南史?宋武帝纪》) 9.襄:漫上,冲上。例如:浩浩怀山襄陵。(《夏本纪》)/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10.岳:①高大的山。例如:势拔五岳掩赤城 ②古代传说中四方诸侯之长。例如: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夏本纪》) 11.摄sha,代理。例如:成王既幼,周公摄政。(《鲁周公世家》)/ 禹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夏本纪》) 12.殛jí杀。例如: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夏本纪》) 13.行:兼代官职。(唐宋指大官兼小官之事)例如: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欧阳修《泷冈阡表》) 署:代理,暂任。例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大将军府事。(《三国志?诸葛亮传》) 守:暂任某职。(唐代以品级较低的人任职责较高的官为“守某官“) 14.居:担任,当。例如: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便居官。(《夏本纪》)/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15.给jǐ:语言敏捷。例如:禹为人敏给克勤。(《夏本纪》) 16.克:①能够。例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②完成。例如:前恐跋胡,后恐疐zhì尾,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传》) ③战胜,攻下。例如:既克,公问其故。(《左传》) ④限定,约定。例如: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武帝纪》) 17.笃:①忠诚,厚道。例如:旦为孝子,笃仁。(《鲁周公世家》) ②病重。例如:而刘病日笃。(《陈情表》) ③深厚。例如:女勤俭,有顺德,琴瑟甚笃。(《聊斋志异?红玉》) ④十分,一心一意。例如:子良笃好释氏。(《神灭论》) 18.翼:①翅膀。(或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例如:以身翼蔽之(《鸿门宴》) ②辅助,辅佐。例如:以翼天子。(《汉书?晁错传》)/ 旦常辅翼武王。(《鲁周公世家》) 19.集:①群鸟停在树上,泛指停留。 ②安定。例如: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史记?秦始皇本纪》)/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鲁周公世家》) 20.豫:安适,快乐。例如:武王有疾,不豫。(《鲁周公世家》)/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21.用:介词,因,由。例如:用此定汝子孙于地下。(《鲁周公世家》)(定:使……安定)

(完整版)项羽本纪完全解析

《项羽本纪》 二.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三. 学习过程: (一)概括介绍: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 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 自然段)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 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 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 自然段)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 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 自然段)(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四)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 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思考:

《项羽本纪》最终版

项羽本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1、课外通读全文,朗读重要语段,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学会独立翻译重要文言句子。 2、了解项羽一生的事迹,认识项羽这一英雄形象,探究悲剧英雄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及其体现出来的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3、精读赏析重要语段,探讨作者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手法,探究文中体现出来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教学重难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仔细阅读下面两首诗,请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哪些信息可以看出? 明确:项羽。乌江亭、壮士、江东子弟等。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这一事实的看法有何不同? 明确:杜牧这首诗体现了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敏锐视角和非凡气度。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而真正的男子汉是不怕失败,而能忍辱负重,虽败雄心在。(正如刘欢所唱《从头再来》)诗句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包羞忍耻,不肯总结教训,惋惜其英雄事业归于覆灭。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王安石则看重“能不能”,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楚汉相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此时刘邦已稳定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定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辉煌。其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 启示: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如何在困境中奋起。 二、初步感知: 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三、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高祖本纪 字词归类整理

高祖本纪 一、加点词 其先刘媪尝息 ..大泽之陂.(曾经)(休息)(水边,堤岸) 是时雷电晦冥(天色昏暗;冥:昏暗) 已而有身(不久) 隆准而龙颜(鼻子)(上额) 常有大度(平常)(气度,抱负)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 廷中吏无所不狎侮(戏弄耍笑)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去)(赊欠)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意动)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买酒)(售、卖出)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债(年终;竟:完毕,终了)(毁掉)(同“债”,债务)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同“尝”,曾经)(同“徭”,服役)(任人自由观看)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交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避仇从之客(做客,名次活用作动词) 因家沛焉(安家,名词活用作动词) 素易诸吏(看不起) 乃绐为谒曰(于是)(欺骗,诈说)(写)(名帖) 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 引入坐(引领)(同“座”,座位) 刘季固多大言(本来) 遂坐上坐,无所诎(同“座”,座位)(同“屈”理亏,此有不安的意思)酒阑(将尽、将终)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色,名次活用作状语)(坚持) 高祖竟酒,后(酒席散罢)(留下不走) 无如季相(面向) 臣有息女(亲生女儿;息:生) 公始常欲奇此女(起初)(异,使与一般人不同,使动用法)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妇女小子) 卒与刘季(最终) 沛公引兵西(率领)(向西进发,名次活用作动词) 可四千余人(大约) 昌邑未拔(攻克,攻取) 乃求见说(劝说,进言) 沛公方踞床(正) 摄衣谢之,延上坐(提起)(道歉)(请)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来)(示众)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凭借)(终于)(夺取) 诸将黥布皆属(归属) 降章邯(使……投降,使动) 欲约分王关中(称王,名次活用作动词) 啖以利(利诱)(用)

《史记选读》文言实词复习整理#(精选.)

《史记选读》 文言实词复习整理 《高祖本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水边,堤岸 已而 ..有身,遂产高祖不久常从王媪、武负贳.酒赊欠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买酒售,卖出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等到终了同“债”,债务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交好 高祖为亭长,素易 ..诸吏向来看不起乃绐.为谒曰“贺钱万”欺骗,诈说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遂坐上坐,无所诎.同“屈”,理亏,不安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 酒阑.,吕公因目固 ..留高祖 将尽,将终用眼睛示意坚持,坚决 卒.与刘季终于沛公引.兵西率领昌邑未拔.攻克,攻取乃求见说.沛公劝说,进言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整理,提起道歉邀请 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率领一起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夺取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啖.以利利诱 益张 ..疑兵旗帜增加设置,部署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欲止.宫休舍居住还军.霸上驻扎 诽谤 ..者族.,偶.语者弃市 .. 非议国政灭族相对,相聚处死非有所侵暴.,无.恐损害不要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巡视,巡察说明,告诉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 沛公又让.不受推辞,谦让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同“纳”,接纳逐步增强同“拒”,抵抗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 因以文谕.项羽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带着,使……跟从谢罪,道歉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曰:“如.约。”按照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同“佯”,假意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违背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使……为王流放日夜跂.而望归踮起脚尖及.其锋而用之趁着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军垒,营垒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抵挡项羽之卒可.十万大约淮阴先合,不利,却.后退示.鲁父老项羽头给……看 诸侯及将相相与 ..共请尊汉王为帝共同,一起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嫉恨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供应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依恃不能治.产业经营不如仲力.勤奋,努力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挑选,征调游子悲.故乡思念,怀念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免除赋税徭役唯.陛下哀怜之希望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只是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

高祖本纪文言字词整理

《高祖本纪》 一、一词多义(实词) 1、相 吕公者,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名词,面相) 相与共尊汉王为皇帝(共同、一起) 苟富贵,无相忘(互相)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辅助、帮助) 2、固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坚持) 3、引 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 沛公引兵西(率领) 4、辄 去辄烧绝栈道(就)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 5、解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 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 秦人憙,秦军解(同“懈”) 6、让 沛公又让不受——(推让)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谦让)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礼节) 7、易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高祖本纪》(轻视、看不起)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容易)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鲁周公世家》(和悦)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交换)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改变)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更替)《愚公移山》 8、比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比较) 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本纪》(及,等到) 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朋比(勾结)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靠着) 9、壁 汉王复入壁——《高祖本纪》(营垒) 项王军壁垓下——《项羽本纪》(驻扎) 10、属 乃以秦王属吏——《高祖本纪》(zhǔ交付,委托)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shǔ官属;部属) 诸侯皆属焉——《项羽本纪》 (shǔ从属) 11、数 12、谢 二、一词多义(虚词) 1、则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连词就)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连词如果) (2)因 高祖因狎侮诸客(介词趁机)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介词凭借) 因家沛焉 / 因与俱攻秦军(副词于是) (3)以 乃以秦王属吏(介词把)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介词因为) 啖以利(介词用)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动词,认为)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连词而,表承接) (4)然 然恐,不敢不服耳(连词表转折,“但是”) 不然,籍何以生此(代词这样) 喟然太息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沛公然其计(动词认为……正确) (5)之 杨雄走之荥阳 / 驱之鸿门(动词去、到) 汉击楚军,大破之(代词代楚军) (6)为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介词,对、向) 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动词,做) 三、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债务) 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曾经;“繇”通“徭”,服役) 3、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桀”通“杰”) 4、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座位;“诎”通“屈”,) 5、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掠卤”通“掠掳”,抢人抢物;“憙”通“喜”,高兴;“解”通“懈”,松懈) 6、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通“安堵”,不迁动,不变更) 7、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无”通“毋”,不要;“内”通“纳”,接纳;“距“通“拒”) 8、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假意) 9、四月,兵罢戏下(“戏”通“麾”)

项羽本纪原文及其翻译

项羽本纪 原文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 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项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乃进兵击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